雜誌兩本79折長照動不動就發脾氣多巴胺大塊商業書展賣故事的人AI五十強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翻譯研究十二講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20-07-29
本書集結「余光中人文講座」有關翻譯研究的部分成果共12篇,不僅每篇作者均為翻譯領域成就卓越的譯者、學者、教育工作者,文論同時也展現了臺灣譯學研究三十年的若干樣貌。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涵蓋翻譯策略、文本 ...

亞際南方:馬華文學與文化論集

出版日期:2022-08-01
本論文集以「亞際南方」為出發點,一來是藉此思考馬華文學的「南方」意義,無論是從文化、語系或文學地理想像,有意在全球南方思維下辨識所謂屬於「南方的聲音」。另則帶著期待一種亞際間的互相看見與理解,重新思考 ...

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

出版日期:2018-11-01
出版社:漢學研究中心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於2017年11月25至26日假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舉辦「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馬華、新華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為針對全球漢學重要研究主題,進行深 ...

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

出版日期:2020-06-20
──馬來班頓詩(不敢說是首次)鄭重於中文世界曝光,讓我們終於有幸窺見馬來民間詩歌之形式與精神。──收錄由學者、作家

張錦忠

精選三十七首馬來班頓,含愛情、學習、古老智慧等多方面向。──繪圖版的馬來班頓詩: ...

望鄉牧神之歌:余光中作品評論與研究

出版日期:2018-10-01
★ 紀念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主編蘇其康、王儀君、

張錦忠

廣邀各方學者以余光中先生作品為題,從不同角度賞析,進入余光中先生的文學世界。持續筆耕超過一甲子的余光中,作品眾多影響華文世界不同的世代。他的詩傳頌 ...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ry and Cultural Texts

出版日期:2022-10-04
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閱讀、認識馬華文學與文化的最佳導引走入新馬華人社會的必讀之書王德威:華語世界體例最為宏闊、內容最為豐富的讀本。最龐大的跨國作者群66位學 ...

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說選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04-09-01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徵求
. ...

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

作者:

張錦忠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徵求
. ...

重寫臺灣文學史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07-08-24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徵求
如何重寫?怎樣臺灣?這一部文學史?書寫臺灣文學史,書寫的是「臺灣文學」的「歷史」或「過去」,也就是對過去發生的文學事實的敘述與詮釋。究竟什麼是「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內容又屬於哪一些範疇?臺灣文學史 ...

疆界敘事與空間論述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16-04-01
本書為國立中山大學雯雯研究中心「疆界敘事與空間論述」跨校群組(2011-2014)成員的研究成果。. ...

西灣文庫1-關於馬華文學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09-12-01
西灣文庫1-關於馬華文學. ...

離散、本土與馬華文學論述

作者:

張錦忠

出版日期:2019-06-01
書從籌編到問世,歷經何止十年,絕對是「時延的產物」。因此馬華文學研究到了二OO八年,應該要有「新論述」出現,才能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往前探索,也應該要有新的範事,故有必要彙編以二OO八年為分水嶺的馬華 ...

中山人文學報論文格式小冊

出版日期:2018-09-01
人文社會科學各學門論文注釋、參考與徵引標示方式繁多,可謂眾式紛紜,各行其是。《中山人文學報》是綜合性學術刊物,刊載文章來自不同的人文領域,作者所採用的體例也不盡相同。因此編者參考MLA、 APA、芝加 ...

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說七十年

出版日期:2019-03-29
二手書徵求
「華馬文學」一詞作為馬來西亞族裔文學的學科術語迄今仍然不穩定,論者不是罔顧我們(錦樹和我)在再論述馬華文學/馬來西亞文學時已應用該詞多年的事實,就是多半不知其指涉為何。相對而言,用「馬華文學」來統稱馬 ...

冷戰、本土化與現代性:《蕉風》研究論文集

出版日期:2022-04-01
《蕉風》作為馬來西亞最具地位及影響力的純文藝雜誌,出版迄今六十七年,將其作為馬華文學與文化的研究重心可說是極其適合。而本論文集即以《蕉風》研究為主軸,共收錄十二篇研究論文,分別以「冷戰與國族想像」、「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