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提供搜尋: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
搜索結果:頁數1/8

巧讀封神演義

出版日期:2019-06-11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封神演義》是一部集傳奇性、故事性、歷史性於一體的優秀長篇神話小說。它兼具了《 ...

酸甜苦辣鹹(新版)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日期:2020-01-13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本書作者是滿洲世家,精於飲饌,自號饞人,是有名的美食家。又作者足跡遊遍大江南北,對南北口味烹調,有極 ...

巧讀楊家將

出版日期:2020-07-08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楊家將演義》是英雄傳奇小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該書敘述的是北宋楊家將抗擊遼 ...

巧讀聊齋誌異

出版日期:2020-07-08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聊齋志異》是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五百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 ...

藏在唐詩裡的趣事

作者:朱建軍
出版日期:2019-09-1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創作源遠流長,到了唐代,詩的創作更是達到了高峰。唐代誕生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如「斗酒詩百篇」的李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風流天下聞」的孟浩然等,他們在把酒言歡、壯遊干 ...

藏在宋詞裡的趣事

作者:王月亮
出版日期:2019-10-17
本書以文化繁榮的宋朝為時代背景,精選宋詞中的經典之作,將李煜、柳永、晏殊、李清照、蘇東坡、秦觀、辛棄疾等二十位宋詞大家的生平事蹟娓娓道來。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詳細解讀,在古意盎然的敘述中融入清雋的感悟,讓 ...

時光浸染

作者:楊逸
出版日期:2009-07-05
二手書徵求
. ...

葡萄熟了

作者:王鼎鈞
出版日期:2006-01-01
二手書徵求
散文名家王鼎鈞先生,繼《風雨陰晴》後另一本全新的散文集,《葡萄熟了》由大地出版。  「鼎公」散文技巧圓熟,境界圓融,態度圓通,風格圓潤,信手拈來、渾然天成,不帶矯揉造作。他的散文呈現「澇水盡而寒潭清」 ...

黃霖說金瓶梅

作者:黃霖
出版日期:2007-06-22
二手書徵求
「實在是一部可詫異的偉大的寫實小說」,甚至是「中國小說發展的極峰」。千秋功罪,眾說紛紜,且請金學名家黃霖先生帶我們走進《金瓶梅》的世界裡一探究竟。 本書配百餘插圖,賞心悅目,讓您閱讀本書感受更加深刻. ...

赤壁

作者:史杰鵬
出版日期:2008-06-25
二手書徵求
2008年超級巨片《赤壁》同名小說史杰鵬全新力作長篇小說配有16幅精美劇照本書為由電影劇本改編而成的長篇小說,脫離了劇本的局限,有情境想像、氣氛鋪陳,更適合大眾閱讀。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 ...

無怨的青春

作者:席慕蓉
出版日期:1983-02-01
二手書徵求
. ...

永樂王朝(上)

作者:宋福聚
出版日期:2004-09-21
二手書徵求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長子早逝,臨終之際傳位與皇孫,史稱建文帝。雄踞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不甘心皇權落入侄手,蠢蠢欲動。而建文帝亦對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們心存疑懼。矛盾迅速激化,終於引出一場叔侄爭奪 ...

說東道西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日期:2000-01-25
二手書徵求
唐魯孫說饞的文章,他最初的文友後來成為至交的夏元瑜說,唐魯孫以文字形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山水風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這是說唐魯孫的饞人說饞,不僅寫出吃的味道,並且以吃的場景,襯托出吃的情趣 ...

霓夢:西施

作者:金斯頓
出版日期:2003-09-30
二手書徵求
西施--這位江南女子是水的精靈,罩著一個含露的霓夢。她像一道彩虹,升起在春秋的天空,洞穿了歷史漫長的幽暗,把整個時代妝扮得五彩繽紛,也把范蠡、勾踐、夫差、伍子胥、文種,這些燦若星斗的名字點綴得更加燦爛 ...

江山風雨情(下)

出版日期:2005-10-11
二手書徵求
明朝末年,三日並舉,以崇禎皇帝為首的明政權;以皇太極為首的清政權;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在這個故事裡,同時具有一位亡國之君,兩位開國帝王,非凡的太監王承恩,一代名妓陳圓圓……   知名作家朱蘇進,以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