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長照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

作者:林建德
出版日期:2020-11-27
世界佛學研究進入21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 ...

性善論的誕生:先秦儒家思想史的一個斷面

作者:末永高康
出版日期:2023-08-15
1998年「郭店楚簡」的公布,原本讓學界對中國古代思想史之重建充滿期待,然而,至此已過二十五年,主要研究成果迄今還只留在竹簡編聯、文字隸定及訓詁等文獻方面的研究;藉此建構新的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過程,則恐 ...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出版日期:2022-11-02
宗教不該被視為透過客觀科學定義所框限出來的知識對象,而是社會論述所建構的對象。臺灣是個充滿包容力的移民社會,新宗教與舊宗教並存、宗教輸入與輸出共現、多元宗教綜攝與融合,這些不同層面交織出臺灣的宗教奇觀 ...

心學《易》鉤沉

作者:賀廣如
出版日期:2024-01-03
本書耙梳了宋明學術思想史中一個特殊的途徑——以心學詮釋《易經》。全書由質疑《四庫全書總目》開端,推翻了心學《易》流別之始的認定;其次,以楊慈湖、王龍溪、季彭山、管東溟、孫應鰲等數個重要個案,建構了自宋 ...

周易王韓注

出版日期:2016-07-04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周易繫辭》上《周易》自漢代已被列為《五經》之首,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曰:「《 ...

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

出版日期:2017-04-06
本書是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家柯雄文(Antonio S. Cua, 19322007)的遺著。柯雄文是英語世界裡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於先秦儒家倫理學領域貢獻卓著。在本書中,他主張以「君子」為典範 ...

即凡見聖:唐君毅人學論

作者:趙敬邦
出版日期:2023-03-30
唐君毅先生是近代中國最受人注目的一位思想家,惟大部分關於他的討論均忽視了其思想背後的問題意識:唐先生的思想實是對「唯物主義」所作的一個回應。至於唐先生回應唯物主義的方法,並非純然破斥唯物主義的不足,而 ...

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出版日期:2022-05-13
現在,我們在那裡遇見神?現代社會中的宗教樣貌一直是令人好奇的問題。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一定可以感覺到當代宗教的樣貌似乎愈來愈複雜多變,不易以傳統的理論說明。雖然虔信的教徒仍不少,但是那種仰賴清楚制度 ...

西方之未來(平裝版)

作者:德貝吾
出版日期:2024-04-03
二十世紀上半葉,人類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洗禮,深感前景茫茫,特別是西方的知識菁英,對於西方文明的前景,更有諸多反思。殷海光翻譯德貝吾(J. G. De Beus)的《西方之未來》一書,正具有向國人介 ...

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出版日期:2021-05-04
基督教在臺灣雖是外來的宗教,但其起源與發展與西方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別,並不一定適合放在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學術脈絡中來討論。然而,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 ...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

作者:周志文
出版日期:2021-12-10
黃宗羲曾說晩明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思想領域繽紛離奇,變化極大。王陽明良知學對晩明思想家影響甚廣,不僅思想界,對文學與藝術創造也有作用,而且爭議不斷,其中包括良知的性質,致良知的方法,以及判斷是非 ...

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

作者:徐聖心
出版日期:2021-11-18
本書顯示作者長期的學術深願與文化關懷。「心之無對性」的視角淵源於唐君毅,啟發於譚家哲,除正面慧解孔、孟的相關經典文本,亦從對反端入手,如先秦法家重國失人,或後世詮釋孟子人性論的誤解,組織為一正一反的論 ...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林聰舜
出版日期:2013-07-31
儒學如何進入體制,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又如何苦心孤詣保留些許理想?本書透過對漢代儒學的解析,並以西方理論為佐證,對以上提問作出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與回應,立論別出 ...

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

作者:佐藤將之
出版日期:2021-12-14
西元前256年,周赧王被秦昭襄王所征服。由此,戰國時代最後階段的華夏世界進入三十五年的「後周魯時代」。本書提出:在此時期周天子不在的政治權威空白時期,實為《荀子》和《呂氏春秋》兩書之出現的主要契機。以 ...

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

作者:林鴻信
出版日期:2009-12-01
本書主要採用19世紀基督宗教思想家齊克果強調宗教信仰的優先性之觀點,作為重視倫理道德的東亞儒學傳統之參照對比,以釐清信仰與道德的關係。儒學宗師孔子在倫理道德「有限性」的踐履中體證了「無限性」的生命意義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