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HBO影集「慾望城市」裡的經典一幕嗎?嗜鞋如命的女主角凱莉寧可懇求搶匪拿走她的芬迪(FENDI)包包,也不願他搶去她的「瑪諾洛」(鞋)。從此,「瑪諾洛」成為無數時尚追逐者夢寐以求的收藏精品。
到底什麼是「時尚」?是名模主持的三十分鐘帶狀節目,串起全球時尚發表會片段與生活風格新知?或是派對、Lounge吧裏,隨著沙發音樂搖擺的時髦男女?…時尚的樂趣與範圍顯然不只如此。設計師菲利浦.崔西曾經這麼說:「時尚不僅只是衣服,時尚的內涵比那有趣多了;那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而不只是把衣服做出來而已。」
自二十世紀九○年代以降,英國一批擁有顛覆、創新性格與靈活商業手腕的時尚設計師,吸納倫敦多元文化的養分,掌握歐陸品牌年輕化的趨勢,掀起了一股英倫設計浪潮,成為國際時尚舞台最前鋒,重塑了英國流行文化的氣勢。
本書藉由生動引介12位英國當代傑出時尚設計師,包括「搖滾之女」史黛拉.麥卡尼、「時尚海盜」約翰.加里安諾、「英國壞男孩」亞歷山大.麥昆、具「哲學性格」的胡辛.恰拉揚以及「永遠的時尚革命家」薇薇安‧魏斯伍德等人的創作軌跡,探索其設計內涵以及品牌經營背後的行銷策略故事,同時也全面觀照英國設計能量在全球崛起的精彩歷程,讓讀者從流轉不定的時尚潮流中,得到創意的啟發。
作者簡介:
他,不是時尚人,卻總愛放大Fashion與Design,堅持每個人都有詮釋流行的權利與角度,除了在「觀看」與「消費」中得到物質慾望的滿足,也應該從浮光掠影的潮流表象得到創意的啟發。
繼倫敦/雪梨/墨爾本三城的博物館隨筆、哥本哈根的設計觀察書寫,這回熱愛挑戰的李俊明,將目光轉向了英國十二位獨特的時尚設計者,繼續探索生活美學的旅程,為他的文化雜食症候群,加進以往未見的嶄新元素。
作者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曾任遠見、Career雜誌資深記者以及世界地理、雅砌雜誌總編輯,現為自由作家,專致旅行、建築、設計、博物館、文化創意等題材,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出版書籍包括《驚艷上海》《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見藝思遷 雪梨 墨爾本博物館私旅行》《哥本哈根 設計現場》《雪梨風格旅行》等,另譯有《創意之島》《創意英國》等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1.本書希望能讓讀者瞭解時尚而不盲從時尚,因此有別於流行雜誌大多偏向當季品項的介紹,本書特別著重在探索時尚設計師的創意內涵以及精品品牌經營的行銷策略等背後的故事。2.曾經赴英國研習的作者,對於九○年代中期起,英國時尚新浪興起,甚至帶動英國創意文化產業在全球全面崛起的動力過程特別感興趣,深入追蹤後,提出最完整深刻的第一手觀察:包括英國設計師如何掌握歐陸品牌年輕化的趨勢、將豐富的文化符碼遺產翻轉為流行文化的元素,並吸納倫敦多元文化的養分,形成創作動能、如何擅與電影和時尚雜誌等名人、媒體合作,將時尚商品資訊直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1.本書希望能讓讀者瞭解時尚而不盲從時尚,因此有別於流行雜誌大多偏向當季品項的介紹,本書特別著重在探索時尚設計師的創意內涵以及精品品牌經營的行銷策略等背後的故事。2.曾經赴英國研習的作者,對於九○年代中期起,英國時尚新浪興起,甚至帶動英國創意文化產業在全球全面崛起的動力過程特別感興趣,深入追蹤後,提出最完整深刻的第一手觀察:包括英國設計師如何掌握歐陸品牌年輕化的趨勢、將豐富的文化符碼遺產翻轉為流行文化的元素,並吸納倫敦多元文化的養分,形成創作動能、如何擅與電影和時尚雜誌等名人、媒...
章節試閱
前言──>作者導讀 Cutting Edge UK Fashion Design
對你來說,到底什麼是「時尚」?
是一節電視新聞結束前,十五秒鐘驚鴻一瞥的巴黎春夏時裝秀?
是名模主持的三十分鐘帶狀節目,串起全球時尚發表會片段與生活風格新知?
是健身房裡輕盈踩著史黛拉.麥卡尼(Stella McCartney)最新款運動鞋的俏女郎?
還是派對、Lounge吧裡,隨著沙發音樂搖擺的時髦男女?
這些答案,當然都沒錯。不過時尚的樂趣與範圍絕對不只於此。著名的愛爾蘭裔英國設計師菲利浦.崔西(Philip Treacy)曾經這麼說:
「時尚不僅只是衣服,時尚的內涵比那有趣多了;那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而不只是把衣服做出來而已。」
那麼,到底是什麼感覺?什麼心緒?講求什麼樣的創意?又是什麼樣的人把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伸展台上可供穿著的作品?
這就是本書想要分享的故事,我們期待與您一起更深入體會時尚與創意之間的美妙關係。
體驗,讓時尚變得更真實
這幾年,時尚逐漸走出了精品旗艦店,踏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進入美術館的藝術殿堂中,跟人群變得更接近。不知不覺,原本很不時尚的我,竟然已經陸續看過不少跟Fashion相關的展出,而變得對時尚的發展脈絡愈來愈有興趣。
最早讓我窺見時尚設計堂奧,並對它產生興趣的,要屬倫敦這個城市;不論是義大利設計師亞曼尼(Giorgio Armani)於倫敦皇家學院舉行的回顧展、倫敦設計博物館為女鞋設計大師瑪諾洛.布拉尼克(Manolo Blahnik)舉辦的三十年生涯回顧展,還有倫敦時尚與織品博物館別出心裁的「我最喜歡的衣服」特展,霎時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視界,讓人可以在展覽當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尋個人的時尚觀點。
時尚已經演變成全球的文化消費風潮,因此隨後發生的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回顧展、法國設計師拉克華(Christian Lacroix)在曼谷展出的時尚設計精選、法國時尚攝影家姬.布端(Guy Bourdin)在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的精選展…都成了我記憶中非常美好的經驗。
甚至,這樣的展覽也來到了台北,成為我們自己城市的文化活動場景,像是票房大獲成功的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 Westwood)時尚展以及當代藝術館的「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等展出,都吸引了大批參觀人潮,引發大眾對於時尚與設計議題的高度興趣。這些愈來愈被認真看待的商業設計,一樣一樣慢慢進入了我們的腦海,讓我開始思考起「時尚」這件事。
有意思的是,在這麼多的時尚流派當中,也許大家都還將焦點集中在巴黎與米蘭,此時我的眼光卻恰好與倫敦四目相接。
時勢,創造流行新勢力
認真說起來,儘管年年發表的倫敦時尚週有其重要性,但畢竟無法與巴黎、米蘭,甚至紐約這些流行之都的大型盛會相比。那麼,這群英國設計師最大的優勢除了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大膽顛覆的實驗性設計之外,是什麼將他們推向全球時尚的最前線?
其實,好的設計不但能夠走在時代的前端,引領、發現當代的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切合時代氛圍,「卡位」至適合自己的位置,創造出自身的商業價值。
我一向對於英國人在談文化時一點也不避諱「商業化」的坦然態度印象深刻,因為他們深知所有的文化與藝術活動,最終還是必須得存活下來才算數。
在英國前文化部長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於二○○五年底來到台北訪問的那次機緣當中,由於擔任他的著作《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譯者之故,我有了短暫機會可以跟這位見證英倫九○年代以降「文藝復興」的長者討論創意之謎。
這位英國前文化部長,非常在意創意產業所帶動的經濟力量與文化升級,因此他任內還曾邀請時尚設計師保羅.史密斯以及電影人、音樂人等文化界賢達,一起與部會首長討論文化政策該如何進行,才能重塑英國的文化動力。
英國人運用了靈活的商業手腕以及骨子裡那種既顛覆又創新的性格,讓新與舊、時髦與復古、文化與商業可以兩相結合;英國也從而在設計、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建築…各種面向取得成功,將文化創意產業的能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點。
就時尚設計來說,克里斯.史密斯認為個人的才情固然很關鍵,可是這群設計師更抓住了「時機」,獲得了躍上國際舞台的機會。於是造就了本書中執掌Chloé、迪奧(Christian Dior)、紀梵希(Givenchy)、古馳(Gucci)等歐陸大品牌的英國明星設計師。
我們可以發現,從英國設計師尼爾.巴瑞特在一九八九年以及一九九五年分別擔綱古馳以及普拉達(Prada)男裝設計大任,加上加里安諾(John Galliano)也於一九九五年入主紀梵希、繼而轉至迪奧擔任設計總監開始,一波又一波的傑出設計者與歐陸精品品牌年輕化的趨勢結合後,所掀起的英倫設計風潮,至今大約已有十多年的時間,時間的向度剛好長得足夠讓我們可以觀察到這群英國設計師發展的軌跡。
這段時間以來,這群設計師有起有落,有些選擇留在大品牌效力,讓影響力持續發酵;也有人決定自立門戶,發展個人品牌或與其他廠商結盟。
從這裡頭可以很微妙地觀察到,當代時尚的商業機制與運轉極為快速,每季新裝發表就是一個生命的輪迴,成績高下立見;設計者的才華也就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經過淘洗,如同鑽石一般,經過時光與外在的焠鍊後,更顯光芒。
時間的流逝與市場的考驗讓設計者的思維更成熟、更圓融,我們介紹的幾位設計者,除了有發展超過三十年的瑪諾洛.布拉尼克、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an Westwood)、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等人,令人欽佩於他們對時尚的執著與多變的創意;另外本書中挑選的新生代設計者,也多半有五年以上經歷,讓人可以將他們曾經辛苦走過的時尚軌跡,看得更清楚透徹。
遊戲,玩弄文化圖騰
說起英國人的創意,他們不但從古來就非常善於玩弄文字遊戲,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語言幽默,也相當能充分利用本身的文化圖騰與代表英國歷史的符碼,不斷玩出各種英式的意象與趣味。
相當富有幽默感的保羅.史密斯就相當擅長此道,不論是英國的米字旗、傳統絨呢或是小碎花,乃至饒富英國風味的小玩具、小細節,他都能將之融入在設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另外,像是Pringle of Scotland的獅子徽紋、菱形格紋(Argyle)針織品,充分展現來自蘇格蘭的老牌歷史背景。
「時尚女王」薇薇安.魏斯伍德也不時將皇冠、盾牌、格子裙以及對於英國古典女裝的考證融入設計當中。而Burberry註冊在案的紅、駝、黑、白色線條交織而成的格子圖紋,更是名聞全球的英式風格經典之作,至今風行不輟,運用的範圍愈來愈廣泛,設計的手法更顯新潮。
除了符碼之外,「針織」與「男裝裁縫」同樣也是英國服裝工業裡相當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從本書的英國時尚大事紀年表中發現,知名的英國男裝品牌Gieves & Hawkes,早在一七七一年,就以高級裁縫店的形式開始為上流社會服務,後來更因獲得皇家特許狀而成為經典品牌,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同樣的,針織品成為英國流行時尚元素也開始得相當早,像是現在仍繼續行銷各國的品牌John Smedley、近年努力轉型的針織名品Pringle of Scotland,都是分別於一七八四、一八一五年即創立,發展歷史也將近兩百年,因此英國流行文化與時尚工業實際上有著深厚的歷史,絕非表面上看來一蹴可及。
這些流行的元素與底蘊都成為今日英國時尚持續深耕的基礎,而且還在不斷延伸下去。你可以看到,本書中著名的英國設計師,像是奧茲華.波騰(Oswald Boateng)、史黛拉.麥卡尼(Stella McCartney)、甚至狂放不羈的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其實都是師承自倫敦高級裁縫店家林立的薩維爾巷(Savile Row)精湛剪裁訓練而來,在他們早慧的外表之下,其實都扎下了厚實的訓練基礎。
而像是朱利安.麥克唐納(Julien Macdonald)以及二○○五年甫接任Pringle of Scotland創意總監一職的設計師克萊兒.薇特.凱勒(Clare Waight Keller)等人,更是最早都專攻「針織」這門相當專精的領域,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鑽研針織品在現代時尚上的應用,後來才將設計的版圖逐漸擴大。
多元,豐富設計內涵
倫敦的時尚場景,有著多元文化的特色。本書中介紹的十二位重要設計者,就有五位出生地並非在英國,也就是說他們是後來才進入英國發展的移民;如果將血緣的因素考慮進來,那麼十二位裡頭甚至就有六位非屬傳統的盎格魯薩克遜白人血統。
如果你仔細研究最近一次於二○○一年所進行的大規模人口普查,就會發現倫敦居民每十名當中,就有三人的出生地是在英國境外,換算成實際人口數量,也就是將近兩百二十萬人,這還未包括成千上萬未填完普查表格的居民,也沒算進那些非法移入的黑戶。
另外,根據英國《衛報》報導,二○○五年倫敦可能「擊敗」了紐約與多倫多,榮登全球多元文化之都,因為光是在倫敦及其周邊,根源自其他文化的少數族裔社區即高達五十多座,使用的世界各地語言也多達三百多種;只要是存在地球上的人種與語言,幾乎在這裡都可能找得到;我們在本書時尚場景中所看到的多元文化組成,多少也反映了這樣的社會結構。
現任法國品牌迪奧設計總監的設計師加里安諾,來自英國在西班牙南方的屬地—直布羅陀,因此他的作品中散發著一種屬於南歐的不羈以及對於色彩的大膽運用。
創立Jimmy Choo品牌女鞋的周仰傑,來自英國的前殖民地馬來西亞,他將本來就學會的製鞋「手藝」帶到英國,再加上他在倫敦新學到的「設計」概念,於是致命的高跟鞋誘惑,就這麼誕生了。
另一位手工高級女鞋大師瑪諾洛.布拉尼克,出身自西班牙加納利群島,他將童年時期就對於製鞋產生的熱愛,同樣在倫敦發揚光大,讓所有嚮往布拉尼克品味的闊綽仕女,都得來到倫敦尋找神奇的鞋履。
讓英國時尚變得更具「哲學性格」的胡辛.恰拉揚(Hussein Chalayan),來自地中海小島賽普勒斯,他將童年的流徙經驗,融入他在英國學到的建築、設計與形而上思考,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前衛新潮。
以女帽自成一派的菲利浦.崔西來自與英倫只有一海之隔的愛爾蘭,他將自家頂上的奇巧功夫,變成從此讓英國女人美得「帽」泡的絕世創意。
男裝設計新勢力—奧茲華.波騰(Oswald Boateng)雖然從小在倫敦長大,不過父母來自西非迦納(Ghana),也是本書中唯一一位非洲裔設計師,他將英國傳統的精湛裁縫技術,搭配大膽的用色與細部設計,開創出英國男裝新風貌。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以種族與膚色來歸類設計「血統」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些來自異國的設計者,在吸納了倫敦豐沛的設計養分後,也紛紛被納進英國設計動能的一部分,代表英國向全球發聲,創造出驚人產值。
不論膚色為何、無分出身高低,英國時尚界這幾位成功者的故事,最能激勵人心的就是透過他們的努力與才華,讓創意也可以成為一種商業機制的試金石,成就「英國夢」的傳奇。
媒體,催化明星效應
在時尚被高度曝光的現代社會,媒體除了將設計者塑造為社交名流,使得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受到高度矚目,進而將設計者的角色催化得更具明星光環之外,最耐人尋味的就是歐美在時尚圈擁有強大隱形勢力的媒體人,對於設計師的「提拔」與「賞識」。
由於時尚這個產業的封閉性,很少記者或是媒體從業人員可以輕易跨越門檻,進入時尚書寫與傳播的領域。因此,在掌握時尚報導的無冕王地位之後,歐美時尚媒體人發展出強大力量,左右著閱聽受眾對於每一季設計的認知與好惡。
這種現象的起源,在於歐美媒體通常扮演「第一手」時尚報導者角色,尤其在大型媒體朝向跨國集團化之後,歐美時尚「雜誌」,特別能直接影響每個國家的授權版本;因為除了部分頁面能在發行當地國家製作拍攝之外,資源最豐沛、呈現效果最精緻的,通常還是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這些地方的版本,因此他們所傳播的資訊廣為各國版本採用,在時尚圈的勢力也最為「呼風喚雨」。
由於擁有這樣的個人權力與傳播網絡,因此歐美時尚媒體人與設計師逐漸形成一種共生結構,「我幫你的設計在媒體上強力曝光,你協助我的雜誌做出最佳創意呈現…」就這樣,設計的創意與媒體的行銷曝光,變得難分難解。
我們在本書提出了幾個例子,像是加里安諾、亞歷山大.麥昆、史黛拉.麥卡尼等人,都是因為媒體的報導與「認可」,使得他們能夠年紀輕輕便迅速打開知名度,邁向國際舞台。
另外更為直接的合作,就是媒體人幫助設計師創業,甚至改變他們的設計生涯;具體的例子像是七○年代美國版《Vogue》雜誌總編輯黛安娜.瑞蘭(Diana Vreeland)給瑪諾洛.布拉尼克的建言;九○年代美國版《Vogue》總編輯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對加里安諾的提攜;英國版《Vogue》流行編輯伊莎貝拉.布羅(Isabella Blow)對亞歷山大.麥昆、朱利安.麥克唐納的知遇之恩等。
更為經典的,還有周仰傑與合夥創業的英國版《Vogue》雜誌時尚配件編輯塔瑪拉.耶爾戴.梅倫(Tamara Yeardye Mellon)以及前述伊莎貝拉.布羅與女帽設計師菲利浦.崔西(Philip Treacy)所發展出的私人情誼;兩方都是因為互為表裡,所以進而激發出許多時尚火花來。
置入,切進當代流行文本
談到媒體,就不得不提到大眾文化常常表現在時尚設計的潮流中,而時尚設計也往往自大眾文化中擷取靈感;尤其是電影與時尚這兩個領域,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有著愈來愈分不開的趨勢。
除了設計師從老電影當中「回收利用」的經典螢幕形象不勝枚舉,將歷史宮廷、西部牛仔、歷史人物…信手拈來都能化作伸展台上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演出之外;另一方面,設計師的創意也逐漸「直接」走入大眾文本當中,完全不再隱藏「置入性行銷」的意圖。
從五○年代開始,人們就對法國設計師紀梵希成功打造奧黛莉.赫本在《龍鳳配》(Sabrina)、《甜姐兒》(Funny Face)、《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等名片的不朽形象而驚艷不已;另外一位義大利設計師亞曼尼也很喜歡與好萊塢合作,李察吉爾在一九八○年代主演的《美國舞男》(American Gigolo),就是這位設計師的電影「名作」。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記得布魯斯.威利所穿的那件橘色的亮眼背心嗎?那是法國設計師尚.保羅.高第耶(Jean Paul Gautier)為盧貝松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所打造的未來感鮮明形象…二○○四年舊片新拍的《阿飛外傳》(Alfie)中,英國演員裘德•洛(Jude Law)所呈現的瀟灑造型,你知道是哪位設計師的手筆嗎?電影的服裝設計師畢雅翠絲(Beatrix Aruna Pasztor)為他找來比利時設計師馬汀.馬傑拉(Martin Margiela)的精采極簡作品…
英國服飾品牌與設計師,在這種潮流下,當然也會頻繁出現在行銷全球的電影當中。史黛拉.麥卡尼就在二○○五年推出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明日世界》(Sky Captain and the World of Tomorrow)當中,為裘.德洛以及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兩位主角分別設計出充滿復古情調的「飛行員」以及「幹練女記者」戲服。
同年以倫敦溫布頓網球賽羅曼史為發展主軸的《網住愛情》(Wimbledon),主角保羅.貝特尼(Paul Bettany)與克莉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在運動場景當中,穿戴英國著名的Fred Perry服飾,為這個五○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品牌做了絕佳的宣傳,讓亮眼的「桂冠」商標透過活潑輕快的喜劇節奏,在年輕消費者眼中再度變得時髦起來。
《哈利波特》改編成充滿特效的賣座電影後,每一集都找來了許多英國傑出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打造這一系列英國風味濃厚的幻想小說;帽飾設計師菲利浦.崔西也曾為該劇設計充滿奇幻風格的帽飾,讓影片的幻想世界更添風采。
HBO頻道的《慾望城市》在推出六季引爆全球收視熱潮的自製影集當中,藉由反覆的曝光與鋪陳,塑造出瑪諾洛.布拉尼克的高跟鞋神話,讓女人對於華服美鞋的慾望投射成為當紅話題;二○○五年由好萊塢女星卡麥隆.迪亞茲(Cameron Diaz),所主演的喜劇片《偷穿高跟鞋》(In Her Shoes),也直接把Jimmy Choo的時髦女鞋融入片中的文本,將女人與高跟鞋的權力慾望關係,做出有趣的演繹。
時尚創作,至此也跟其他的當代設計,諸如摩托羅拉手機、蘋果的Ipod、Nike球鞋、可口可樂、BMW跑車等商品一樣,直接成為流行文本的主角。
風格,造就審美的開始
漫談了這些英國時尚工業在近年表現特別突出的原因,當然可能還會有遺漏之憾,有些可能也僅止於作者自身的偏狹觀點。不過,希望你在看過這些設計師的故事與他們的精湛創意之後,也能對一個國家的設計能量崛起有著不同的思考。
在寫作本書的時候,並非想去鼓吹某個品牌或是設計師的作品,因為每位設計者與品牌設計團隊的創作能量,總是隨著時間與時機而迭有消長,並不是成名的設計師總是永遠最好。期待在我個人試圖尋找這些設計師的創作軌跡過程中,也能陪伴讀者更接近這些讓人欽佩的創作心靈。
瞭解時尚而不盲從時尚,是寫作本書的最終目的。在進入本書的各個篇章之前,我想以自己最欣賞的一位設計師胡辛.恰拉揚所說過的話,來作為序言的結尾。
「我不認為設計師或是媒體應該決定人們應該怎麼穿著打扮…任何獨斷於某種意念的服裝都是一種陰謀,最終人們應該穿著自己覺得舒服、也最符合當下情境的衣服。」
衷心祝福每位讀者都能在了解時尚的精神後,找到心中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本書承蒙許多朋友的鼓勵與協助,才得以完成,在這裡特別感謝我的前同事謝可真小姐,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與協助;另外還有木馬文化的前任主編劉美欽以及負責企劃、監製本書的現任編輯蔡盈珠,也為本書的催生付出不少心血,在此特別向她們致意。
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的呈現。
李俊明二○○六年三月寫於台北
前言──>作者導讀 Cutting Edge UK Fashion Design對你來說,到底什麼是「時尚」?是一節電視新聞結束前,十五秒鐘驚鴻一瞥的巴黎春夏時裝秀?是名模主持的三十分鐘帶狀節目,串起全球時尚發表會片段與生活風格新知?是健身房裡輕盈踩著史黛拉.麥卡尼(Stella McCartney)最新款運動鞋的俏女郎?還是派對、Lounge吧裡,隨著沙發音樂搖擺的時髦男女?這些答案,當然都沒錯。不過時尚的樂趣與範圍絕對不只於此。著名的愛爾蘭裔英國設計師菲利浦.崔西(Philip Treacy)曾經這麼說:「時尚不僅只是衣服,時尚的內涵比那有趣多了;那是一種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