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善良、勇敢、負責任……在起伏不斷的人生中,仍能自信、愛人、信任、有勇氣
這些好品格、一顆美麗的心靈,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只是,要怎麼樣才能養出孩子的好品格、美麗心靈?又要從哪裡開始?
答案是--從孩子小時的「肌膚接觸」開始
本書原文為日文。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順其自然地養育孩子,就能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的年代。身為身體心理學家的作者山口創先生,希望能運用最新的皮膚理論--肌膚接觸,告訴父母們如何在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美好「心靈」。
根據一項母黑猩猩和小黑猩猩的關係的研究指出,母黑猩猩只要抱起小黑猩猩之後,就再也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分開。這是透過母子之間的肌膚接觸來產生愛。人也是一樣。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被接受的,也因此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對自己產生了自信以及「人類是能夠信任的」強烈信念,並學會愛。因此,父母親應該及早觸摸孩子,使這些好品格在孩子的心靈中生根成長茁壯。
擁抱是增加親子之間緊密聯繫的一種方法。透過父母的擁抱,將使得孩子產生安全感,而這種透過親密的肌膚接觸所獲得的安心感,將成為孩子探索世界時穩固的基礎。這樣的孩子,心中自然會產生一種對他人的信賴感,將來他們也會去相信人,並與人保有長久親密的關係。日後,即使被人背叛,也能夠重新站起來、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且能夠在自己的要求與對他人的依存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良好的親膚關係,使得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因而也能讓孩子及早學會獨立自主。
親膚關係對培養孩子的情緒也有很重要的影響。作者從一項研究調查中,發現母親與孩子的親膚關係愈頻繁,比較不會養成孩子衝動的個性,情緒也較安定;不會突然歇斯底里地哭鬧、亂發脾氣,個性較沉穩安靜。尤其,經常讓母親抱在懷裡的孩子,情緒愈是穩定。
在肌膚接觸中,按摩也是一種增進親膚關係的好方法,不但能增進親子間的了解,還能培養孩子善解人意的心。因為,當父母對孩子按摩時,能夠確實察覺到孩子內心的狀態,自然會用最舒服的方式來觸碰孩子覺得最舒服的部位。相對地,孩子將透過身體感受到父母的貼心與溫柔,並學習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另外,父子間的親膚關係,總會令人連想到「飛高高」、「背小孩」或「騎在肩頭上」等畫面。當父親背著孩子時,孩子的眼睛是用與父親身體同樣高度的視線在移動,而這種方式,將培養孩子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能力。
聰明才智並不是孩子一生幸福無虞的保證,愛己愛人、自信、體貼、善良、信任、良好的情緒……這些美好心靈的因子,更能幫助孩子為自己創造健康、快樂的人生。培養孩子的好品格、美麗心靈,不是用說的,必須付諸行動,而且就從孩子小時的「肌膚接觸」開始!
章節試閱
在「撫摸」下成長的孩子更有自信
孩子不是機器人
屬於靈長類的人類,就跟人類的始祖人猿一樣,是透過互相接觸來建立與他人的關係。我們可以把人猿彼此互相整理毛髮的模式看做是人類交往的原型,並由此得知人跟人在進行肌膚接觸時,不管接觸時的感覺是好是壞,都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波動。要說這是人類的本能,一點也不為過。
但自從十九世紀文明急速發展以來,不僅一般人之間的接觸變少了,就連親子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這樣的發展,甚至影響了育兒的教養方式。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強調要給孩子溫暖的愛,隨時待在孩子身旁、與孩子有親密的接觸,但在近代,這種方法卻被視為非理性的育兒方式。
進入二十世紀後,這股反對風潮更加強烈。美國行動主義先驅,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就曾經推行不能接觸嬰兒的育嬰方法。這裡的行動主義指的是,只有透過孩子的行動,才能掌握孩子的全部。孩子的慾望和情感等內在本質,全都被這個理論所捨棄。
約翰.華生曾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書中提到:「不可以擁抱也不可以親吻孩子,更不可以讓孩子坐在你的膝蓋上。如果非要親吻孩子,只能在睡前親吻孩子一次。早上的時候,也只能握手說早安。」書中將孩子描述成家電或機器人一般,父母只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孩子,而不能給予溫柔、慈愛等情感性的對待。
但是不能碰自己孩子的教養方法,對母親們來說,簡直像是要剝了她們的皮一樣,因為抱抱孩子、親親孩子,本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約翰.華生所提倡的育嬰方法,很明顯地和傳統方式互相衝突,這使得所有母親們頓時備感矛盾。但「不可以抱孩子,也不可以疼孩子」,畢竟是權威專家學者們的理論,母親們為了不想害了孩子,只好任憑孩子哭泣,即使孩子比預定時間提早肚子餓,也非得等到預定的時間才給孩子喝奶。
那麼,在這種育兒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後來又成為什麼樣的孩子呢?
五年、十年後,約翰.華生所推行的育兒法的影響逐漸顯現。在這種方法下成長的孩子,許多人的個性出了問題,甚至造成社會上的問題。
同是美國心理學家的普萊斯考特(Presscott)曾指出,這些孩子長大後,心中的不安與壓抑將十分強烈,尤其是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因為對周遭環境缺乏感受性、不懂得給予關懷的孩子愈來愈多,將對社會帶來許多問題。
當然,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歸咎於這個行動主義的育嬰方法,但在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時期,父母卻不能碰觸他們,勢必對孩子的心靈造成某種不良影響。關於這個部分,我將在稍後的章節以分析數據來證明其中的關聯性。
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
過去的日本採取的是「寸步不離」的育嬰方式,這是一種母子之間親密不可分的育嬰方法。譬如,母親做家事時會將孩子背在背上,即使無法抱孩子時,也會請阿嬤幫忙抱著。晚上,大家一定會睡在同一間房間裡,將孩子放在大人中間,如同「川」字形,好加以照料;而當孩子想喝奶時就讓他喝,絕不會有讓孩子落單的時候。
觀察日本古時候的育嬰方式,我們會發現那是一種更為強烈的親膚關係。在日本江戶時代,有一種「嬰兒按摩」法,那是一種幾乎每天對孩子按摩的方法。但是這種日本傳統的育嬰方式,從明治時代進入戰後時期,就被歐美傳來的科學育嬰法認定為不科學而加以否定。從此以後,即使孩子在哭,父母連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都不行,必須暫時不予理會,好讓他能提早獨立。這和我們先前提到的不能觸摸孩子的育嬰方法完全一樣。
受到這股歐美風潮的影響,當時的日本家長也開始對孩子採取嚴格的態度。任職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的三砂千鶴,做了許多很有趣的相關研究。比如,目前她正在研究埼玉縣的名栗村裡,各年齡層女性的育嬰方式。
根據她的研究,現今已屆八十高齡的戰前女性和七十高齡的戰後女性,兩者的育嬰方式就截然不同。八十歲的女性在當時還會經常觸摸孩子的身體,但七十歲的女性已不使用這種方法,而是依照美國所傳入的育嬰方式來教養孩子。而現今大約六十歲左右的女性,則不再向自己的母親學習育兒技巧,大多是依照育嬰書籍來教養孩子。
依照三砂的研究,生產及哺餵母乳都是對母體具有高度衝擊性的行為,但在現今六十歲以下的女性身上幾乎看不到了。想想,我們所失去的傳統育嬰知識恐怕無以計算吧!
幸好,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美國卻吹起一股反動的風潮。受到這股風潮影響的日本,也因此開始重新審視觸摸嬰幼兒的重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育兒法就是美國和日本都很風行的撫觸照料法(Touch Care)和袋鼠育兒法(Kangaroo Care)。
所謂「撫觸照料法」,就是將嬰兒的全身裹上一條毛巾,溫柔按摩嬰兒的一種方法。袋鼠育兒法則是將嬰兒垂直地包挾在媽媽胸前,讓嬰兒充分感受到肌膚與肌膚之間親密接觸的一種方法。
今天,不管是在美國、法國或義大利等國家的育嬰書籍中,都可以看見強調親子之間的身體接觸,對於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因為,擁抱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緊密聯繫,也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時時擁抱孩子、辛勤地照顧孩子,這種做法之前被認為會導致孩子「任性妄為」的個性,但這個觀念現在已慢慢被拋棄。現在的學者反而認為透過親密關係所獲得的安全感,將成為孩子探索世界時穩固的基石。
及早觸摸孩子,親子情感更親密
人類的情況又是如何呢?目前有一種育嬰方式,稱為「母子同室制度」(rooming-in),就是將剛出生的嬰兒馬上送到母親身邊和母親相處的一種方法。這種方式現在正受到檢驗中。
根據瑞典的報告指出,接受母子同室的母親和未採用這種方式的母親,前者在養育小孩上比較有自信,也較有當母親的真實感,而且對孩子哭泣的行為也會有較強烈的感受。原本在泰國和菲律賓,棄嬰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然而,在兩國政府刻意推動實施讓母親一生產後就見到寶寶的母子同室制度後,棄嬰問題很快地便明顯減少。
上面這兩個例子就是肌膚接觸的融合效果。
很多母親在孩子出生、離開自己的子宮後,都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對母親來說,小寶寶的肌膚就好像是自己的內壁一樣;也就是母親覺得小寶寶根本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這種感受稱為「間接主觀的經驗」,是指母親還無法將剛出生的孩子當成其他人來客觀地對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主觀地投射在孩子身上,並主觀地去理解、感受孩子。愈早接觸剛出生的小寶寶,這種經驗就愈容易產生,否則時間一拉長,對於孩子的感覺就會變得較客觀、疏離。因此,趁著仍把孩子當做自己肌膚的一部分的感覺還在時,愈早接觸孩子,就能愈快了解孩子,對孩子的疼愛也會更加踏實。
同樣地,父親也是這樣。孩子一出生時,如果父親能馬上去觸摸孩子,將很容易產生一股強烈的情緒波動,「全心投注」在孩子身上。這時做父親的將很自然地沉溺在孩子的可愛中而忘了工作,或是興奮到忘了自己,並開始建立自己身為人父的自尊心。這就是父親與孩子的聯繫所形成的一種特別情感。
回想我自己的經驗。記得我初次抱到自己的孩子時,對於從小嬰兒那薄薄的皮膚裡所傳來的溫度,以及透過自己的雙手所傳遞出來的力量,實在是欣喜得無法言喻;但在感受到喜悅的同時,卻也體會到生命的重要,以及教養他成人的重責大任,那真是一股既強烈卻又五味雜陳、令人難以形容的情緒啊!
對於父親早期接觸孩子的重要性,實際上已有不少相關研究。
在瑞典,有兩家婦產科醫院,對於是否要讓父母觸摸剛剖腹產的嬰兒有著不同主張。從這兩種情況,我們觀察到父親「可以馬上觸摸」和「不能馬上觸摸」的嬰兒的差異性:
一邊是能觸摸剛出生的小寶寶的父親,另一邊是小寶寶出生後被放到保溫箱裡,不能馬上觸摸到小寶寶的父親。經過三個月的觀察,我們發現較早接觸到孩子的父親比較常跟孩子接觸,甚至連抱孩子時,也經常會把孩子的臉朝向自己。
透過這個觀察,我們發現要在父親與子女之間建立聯繫是有方法的。因此,如果讓母親獨自在娘家待產,使得父親錯過了提早接觸孩子的機會,那麼將使父親失去這是「自己的孩子」的真實感。這對父親與孩子的親密互動是莫大的損失。
儘管孩子不是從父親的身體裡生出來的,即使父親再怎麼努力觸碰孩子的肌膚,也無法產生出像母親那樣好像碰到自己的肌膚的感覺,但是愈早讓父親接觸剛出生的小寶寶,仍有助於培養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聯繫。
父親想要產生這是「自己的孩子」的感覺,絕對不能光靠理性的認知,因為這種感覺不透過身體實際去感受是無法獲得的。因此,想要深深建立這種感受,就必須靠肌膚接觸,產生融合的效果。
然而,這種感覺與理性的認知不同,不是接觸過一次就會牢牢記住。如果父親沒有長期和孩子互動,這種「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感受將變得愈來愈薄弱,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光輝也將慢慢蒙上灰塵。因此,做父親的必須經常費心地與孩子做肌膚上的接觸。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肌膚關係,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等到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後,這份肌膚之親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
最顯而易見的是孩子對父母的親暱程度表現。關於親暱,每個人都希望能與他人建立安定的關係,但實際上卻未必盡如人意。
一九八三年,美國發展心理學者愛因史瓦斯(Ainsworth)曾研究,當孩子追著媽媽到處跑,或者以又哭又鬧的方式向媽媽表現親暱行為時,媽媽們的反應。研究結果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1.第一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會立即回應孩子的需求。經由這類型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因為知道母親會隨時回應自己的需求,所以他們會把母親當成是安全的依靠基地,就算母親暫時消失在自己的眼前,也十分確信母親馬上就會回來,而不會有任何害怕或不安,而且會藉這個機會來探索周遭環境。我們把這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安定型」。
2.第二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對孩子的需求幾乎完全沒有回應。被這類型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將因為總是擔心、害怕而時常哭泣。這樣的孩子也不會信任母親的任何行為,因此一旦母親離開身邊,就會立即表現出對分離的懷疑與不安,更別說獨自去探索世界了。我們把這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矛盾型」。
3.第三種類型的母子關係:這類型的母親對於孩子的需求幾乎都是直接拒絕。在長期被母親拒絕的情況下,孩子們因為提早體會到被拒絕的痛苦,而產生了避免接觸母親、與母親保持距離等防禦反應。我們把這一類型的母子關係稱為「迴避型」。
愛因史瓦斯觀察了許多的母子關係後,發現安定型、矛盾型、迴避型等三種類型所占的比例分別為: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十九和百分之二十一。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三種母子關係對於孩子成人後的人際關係的影響。
同樣是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菲立普.歇瓦(Shaver Philips)和海彰(Hazan),在一九八五年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他們以丹佛的六百二十位居民以及一百零八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依附型態」(attachment)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安定型的人對自己的評斷是:容易與人親近;喜歡依靠別人,也喜歡被人依靠。這些人大約占全體的百分之五十六。
2.矛盾型的人寫的答案大都為:別人總是不會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樣親切地對待自己;想要親近人,但對方卻總是躲開。這些人大約占了百分之二十四。
3.迴避型的人的答案是:不喜歡跟人親近;無法完全信賴別人,也不能放心依賴別人。這類型的人大約占了百分之二十。
這三種類型的比例正好與我們所提到的母子關係類型的比例幾乎吻合。由此可見,母親(或是取代母親一職的人)對待幼兒期孩子的親暱程度,的確會影響孩子成人後的人際關係。
個人的戀愛型態早在嬰幼兒階段就決定了
母子關係的親暱程度對孩子將來的戀愛關係也會產生影響。
前面才提過的菲立普.歇瓦和海彰,他們在成人的戀愛行為和幼兒時期的親暱關係上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他們請受試者從這三種依附型態(安定型、矛盾型、迴避型)中,選擇一項最接近自己平日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如資料1-2,一九八七年)。
結果發現,屬於安定型的人因為對他人的信賴感較強,所以在戀愛關係中比較能夠體驗到幸福、安心、親切以及信賴等多種感情,而且認為「儘管愛情有得有失,但永恆不變的愛情終究是可以期待的。」
矛盾型的人由於兩極化的情緒,所以經常感到惶惶不安,且容易受他人的情緒所左右。譬如,矛盾型的人容易對對方一見鍾情、投注所有的感情,或是嫉妒心太強,這種情感起伏強烈的現象,就是矛盾型的特徵。
至於迴避型的人,因為對他人的不信任,經常忽略他人的好意與關心,對於和人保持親密的關係更是感到不安、恐懼。因此,即使他們已身在戀愛中,卻常常不覺得自己真的在談戀愛。
資料1-2 三種依附型態
安定型
我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也很容易相信別人或是接受別人的要求。我不曾擔心自己會被拋棄,也不會害怕那些對自己過於親切的人。
矛盾型
當我跟對方親近時,我會以為對方覺得我很煩。我也經常擔心男(女)朋友是不是真的愛我,會不會不想跟我在一起了。每當我想要跟對方打成一片時,對方卻總是離我而去。
迴避型
跟人親暱地相處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我無法信賴或依靠任何人。我不喜歡超過一定界線的親暱感情,就連情人也一樣。
請受試者從上述三項中,選出自己平日最常出現的情感。
沒想到親子之間的親暱關係,竟然會對孩子成長後的戀愛關係產生這麼大的影響。由此看來,在必要時,父母寸步不離的照顧方式以及隨時回應孩子需求的重要性已十分明顯。
當孩子有需要時,父母能立即回應,孩子的心中就會產生基本的信賴感,將來他們也會願意去相信人,並與人保有長久親密的關係。這樣的孩子,日後即使被人背叛,也能夠重新站起來、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且一定能夠在自己的要求與對他人的依存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這樣的孩子,相信他們一定也能夠清楚分辨什麼樣的人能夠信任,什麼樣的人不能信任。
綜觀上述,我們會發現,人格的培養要素早在幼兒時期、且幾乎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已經在我們身上紮根,並且影響到我們對人或對這個世界的觀感。
當然,光憑幼兒時期的親子關係並不能完全決定孩子將來的交際能力。由於人際關係會變化、會擴大,如何從中學習並修正原本的感覺,正是我另外想補充的部分。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膚關係,一個也不能少
在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的因素中,我們也不能忽視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親膚關係。下面我將為讀者介紹我曾做過的相關研究。
首先,是針對大學生與父母的親暱程度進行心理測驗調查,並將他們分類為前述的安定型、矛盾型與迴避型,同時也請學生的父母描述,在孩子小的時候,曾對孩子做過什麼樣的親膚行為。
結果相當有趣。譬如,和母親之間的親膚關係體驗較多的學生,大都是屬於安定型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不太會有矛盾型的傾向。這是因為與母親有較多親膚關係的學生,比較容易對自己產生自信心,也容易信賴別人、和別人打成一片。
如同精神分析家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1994)所說的,母子間的親膚關係可以提升親子間「基本的信賴感」。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被接受的,也因此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而母親正是他們生命中第一個給予溫暖的人,使他們產生「人類是能夠信任的」強烈信念。
接著,我們進一步來看孩子與父親之間的肌膚接觸,結果就有些許的差異。
不管孩子與父親的接觸有多頻繁,也不會產生與母親一模一樣的結果,最多只能避免孩子成為迴避型的孩子而已。從經常與父親有親膚關係的學生的答案來看,我們發現與父親的親膚關係能夠提高孩子與人之間互相協調的能力。
從這裡我們就能更加確認,母子間的親膚關係與父子間的親膚關係有些許不同。如前面所說的,母子間的親膚關係讓孩子有被細心呵護的感覺,而使他們對自己產生了自信,並從母親的溫暖中感受到「人類是能夠信任的」。相對於母子間的親膚關係,父子間的親膚關係則能引導孩子意識到這個世界,並建立起彈性自如的社交能力。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父親與母親表現親膚關係的形式,有極大的不同。母親經常透過「擁抱」、「陪孩子睡覺」、「哺餵母乳」等照料起居的方式來與孩子互動。父親則是經常使用「有肌膚接觸的遊戲」或是「孩子哭時就抱抱他或摸摸頭」等溝通方式來與孩子互動。
然而,父子間親膚關係的頻率絕對比不上母子間親膚關係的頻率,也就是孩子與母親的肌膚接觸更頻繁。不過,這並不會影響親膚關係的效果,因為雖然孩子與父親間的親膚關係的次數較少,仍能夠給予孩子不同於母子間親膚關係正面的影響。
由此看來,我們可說孩子的身心要達到均衡的發展,與父母雙方的親膚關係缺一不可。
順帶一提,時常聽到有人這麼批評母子間的親膚關係:「加強母子之間同為一體的感覺,反而造成孩子的過度依賴。」針對這項說法,筆者做了些調查,並依照前面問卷的方式,請大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另外回答相關的問題。
未料竟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筆者調查所得的結果與這個說法完全相反:母子親膚關係的頻率和孩子的依賴性呈負相關。換句話說,密切的母子親膚關係反而能夠避免孩子過度依賴。這項結果另有十分可信的數據予以佐證。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母子間的親膚關係能夠避免造成孩子的依賴。受到母親完善照顧與回應的孩子,因為慾望獲得滿足而產生的安全感將使他們產生自信,在人生路上,即使沒有他人幫助,也能夠自動自發地向前邁進。
柔軟舒適的肌膚刺激,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才有幫助
看到這裡,我們已經了解觸碰肌膚對腦部發育很有幫助,不過刺激也分成很多種。那麼,應該要給予肌膚什麼樣的刺激才是好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直接觸碰皮膚的棉衫。
九州大學的綿貫茂貴等人於一九九九年,以三到五歲的幼兒為對象,進行了以下的實驗:他們分別讓幼兒穿上市售的棉衫及增加百分之二十五柔軟度的棉衫,然後取穿著兩種棉衫時的幼兒的唾液及尿液進行分析。
首先,就唾液的分析結果來看,穿著硬質棉衫會使幼兒的免疫機能降低。穿著市售棉衫時,1毫克唾液裡,防禦病原體的免疫成分「免疫球蛋白A」的平均值為139.42 微克(一微克=一百萬分之一公克)。相較之下,穿著柔軟棉衫時的唾液平均值為164.75微克,約增加兩成以上的數值。簡單說來,免疫球蛋白A的增加代表對抗疾病的免疫力提升。
另外,從尿液的分析來看,硬質棉衫會增加幼兒的壓力。穿著市售棉衫時,1毫克尿液裡,「皮質醇」的壓力激素的分泌平均值為119.34奈克(一奈克=十億分之一公克)。皮質醇是一種會抑制成長激素及免疫機能的荷爾蒙。穿著柔軟棉衫時的平均值為96.69奈克,約減少兩成。
在其他方面,穿著硬質棉衫,會對孩子腦部的運作產生負面的影響,像是體溫調節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影響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或集中力下降等。除此之外,實際進行算數解題的實驗時,穿著舒適棉衫的受試者的計算能力有略微提高的傾向。
穿上棉衫時,你可以立即感覺到它的柔軟度,但經過十分鐘後便不會再有特別感受。然而,這樣的刺激卻會經由皮膚持續地影響腦部。即使是眼睛無法分辨出來的不舒適感,仍會在無意中對腦部造成不良的影響。
綜觀上述,我們了解到觸覺對於腦部的發展非常重要。在腦部各個部位發育完備之前,尤其在新生兒期到三歲左右,儘量給予舒適的接觸刺激,以促進孩子的腦部機能的統合非常重要。
「撫觸」對於孩子教養的好處
近年來,對於按摩(撫觸)給予皮膚「舒適的刺激」的效果開始備受矚目。有關給予新生兒及嬰幼兒撫觸的效果及理由,目前有個科學性的研究調查,並且積極地將嬰兒撫觸的方法活用於兒童教養上。
一九九六年,邁阿密大學小兒科費爾德教授(Tiffany Field)等人的研究成為這個領域的開端。費爾德在第九回小兒科會議上,發表了對嬰兒進行按摩的效果:將早產兒分成兩組,相較於未施行按摩組別,施行按摩的組別的嬰兒體重明顯增加,且增加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一。費爾德認為,透過這樣的接觸能夠刺激迷走神經(主要支配胸腹腔內臟的副交感神經),促使嬰兒的活動性大增,進而增加胰島素等可促進食物吸收的激素。
接著,我們將進正步說明,為什麼接觸嬰兒皮膚能夠獲得上述的成效。
在發育生物學領域裡,皮膚與腦部及中樞神經系統同樣都是由外胚葉所形成,並藉由其廣大的面積來認識外界的刺激。另外,從分布於皮膚的感覺接受器所接收到的刺激,會從脊髓經由間腦到達大腦皮質層,接著再傳送到大腦邊緣系統、視床、視床下部和腦下垂體等部位。我們曉得,這些部分雖然會對情緒波動與自律神經、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但仍是照著精神神經免疫學來發展。因此,我們可以確定接觸皮膚並給予刺激會帶給身心有益的影響。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撫觸的行為還有很多其他的效果。例如,在家中給剛出生三個月的嬰兒進行撫觸六個月後,再比較撫觸前後嬰兒的情況,會發現嬰兒的社會性增高,認知、適應的能力也增強了。此外,從調查當中的談話記述得知,撫觸還有其他方面的效果,像是「有益身體健康」,譬如,改善入睡及半夜哭醒的情況、解決便秘問題;或是「有益心理健康」,像是安定情緒及活絡感情表達等;又如「有助提升母子關係」,建立親暱的情感……
母親的擁抱可以滿足新生兒重回子宮的慾望
接著,我們以新生兒的角度來探討親膚關係的心理效果。
若以嬰兒的角度來看生產這件事,出生就像是從悠閒浸泡十個月的羊水裡,突然被人放到空中一樣。
羊水指的是與體溫相同的液體。人的身體有九成是液體,因此嬰兒浸泡在和體溫相近的液體中,皮膚並不會感受到其他壓力的刺激,而是只感覺到身體膨脹的狀態。
舉例來說,當你悠閒地浸泡在溫度和體溫相近的溫泉裡時,身體的肌膚與外界的分隔作用將變得麻痺,感覺身體好像膨脹起來似地非常舒爽。而胎兒在子宮裡的身體感覺,也就是像這樣放鬆、舒適。
然而,嬰兒一旦離開母體後,所處的環境便不再安樂,而且還是被較體溫低的氣體所包圍。相較其他方面的感覺,新生兒的觸覺是最早發育成熟的部位,再加上氣體帶來的不適刺激著皮膚,造成新生兒全身的皮膚非常敏感。正因如此,當母親緊緊摟住新生兒時,新生兒就會感受到一種重回媽媽的子宮裡安樂的舒適感。
因此,當母親緊緊摟住嬰兒時,那種緊抱的感覺就像子宮一樣地柔軟舒適,再加上母親所給予的溫暖肌膚的刺激,因而能夠滿足嬰兒重回子宮的慾望。
缺乏「撫觸」的孩子,將產生許多行為問題
養成孩子沉默寡言的父母
為了調查親膚關係不足對孩子的影響,筆者特別針對「沉默寡言的孩童」進行了相關研究。
這裡的「沉默寡言的孩童」,是指與父母之間的親膚關係或視線相交等溝通方式不足,而不會使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情緒的孩子;也就是「過於早熟的幼兒」。孩子之所以會這樣沉默寡言,是因為有個沒能和自己好好進行溝通的「沉默寡言的母親」。
首先,筆者請一百二十名家中有零至五歲孩子的母親,協助進行這項調查。調查內容是:詢問母親平時與孩子之間有何種程度的親膚關係,以及孩子的個性與行為。
調查結果顯示,母親與孩子的親膚關係愈頻繁,比較不會養成孩子衝動的個性,情緒也較安定;不會突然歇斯底里地哭鬧、亂發脾氣,個性較沉穩安靜。尤其,經常讓母親抱在懷裡的孩子,情緒愈是穩定。
這樣的孩子經常會與母親四目相對,而且在玩必須使用到身體的遊戲時,反應也很熱烈。親膚關係可以安定孩子的情緒,且能夠時常以身體來回應對方,甚至可經由親膚關係來培育人際關係基礎的社會性。
接著,我們進一步來分析,有哪些親膚關係可以培育孩子的社會性。例如,前面提到的「抱抱」能夠培育孩子的安定性,「與孩子手牽手」或是「需要很多接觸的遊戲」等的親膚關係,能夠培育孩子良好的社會性。不過,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地去加強親膚關係,只要在平日的一些動作或遊戲中,自然地增加身體接觸的機會就可以了。
從這份研究中,我們也了解到,不同形式的親膚關係,帶給孩子的影響也不同。譬如,抱抱孩子可促進彼此肌膚融合一體的感覺,而且孩子也能透過肌膚感覺到自己是完全被接納的,情緒也會較安定。此外,平時在做溝通時,若能增加彼此的接觸,偶爾刺激一下肌膚的隔閡感,那麼孩子在身體方面的回應將更熱絡,有助培育孩子良好的社會性。
一被觸碰就會「緊張」的大學生
幼兒期的親膚關係不足所帶來的影響會延續到什麼時候呢?筆者針對此問題進行了以下的調查。
首先,依照問卷調查的結果,從二百六十二名大學生當中,挑出幼兒期與父母親膚關係較頻繁與較少的學生,再從中分別挑出十名參與本次的實驗。實驗內容為,同性的受試者去觸摸其他受試著的手腕及肩膀,然後請受試者逐一回答被觸摸時的感覺。
結果,幼兒期與父母間親膚關係較頻繁的學生表示,被觸摸時,對對方會有「親近」與「鼓勵」等正面看法。相反地,對於同樣的觸摸,幼兒期親膚關係較少的學生則抱持「很緊張」等否定的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為了建立與他人間的親密關係、形成社會聯繫,養育者在孩子的幼兒時期,給予充足的親膚關係,是有必要的。」舉例來說,有些人在長大成人後,能夠輕鬆地觸碰親友及家人,有些人則沒辦法,而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就是來自於幼兒時期親子間親膚關係的多寡。
從筆者等人的研究中得知,幼兒時期親子間的親膚關係也會影響一個人往後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研究中,將健全者(大學生)與身心醫學科的門診患者(抑鬱症與高度不安患者),依照成長的各個階段,來比較兩者過去親子間身體接觸的多寡。比較結果如資料1-6所示,我們得到了以下的判斷:身心醫學科的患者,在幼兒時期獲得親子間身體接觸的次數,較健全者少。此外,受影響的程度又以女性較男性來得強烈。
親膚關係不足的孩子易怒、具言語攻擊性
接著筆者以相同的方式,針對幼兒時期親子間的親膚關係,與進入青春期時的攻擊性,特別是「抓狂」的情緒進行相關調查。接受協助調查的對象是一百六十三名高中生與他們的母親。
調查的內容是訪問孩子(高中生)是否具有衝動的攻擊傾向,並訪問母親們與孩子幼兒時期親膚關係的情形。調查結果如所預期的,幼兒時期與母親的親膚關係不足的孩子,上高中之後果然容易在一時的衝動下攻擊他人,也就是屬於「易怒」的個性(參照資料1-7)。這項調查顯示出兩種程度的攻擊性:易有「言語攻擊性」的舉動,以及平時容易焦躁不安,因而產生攻擊性;特別是「焦躁不安」的情緒,在進入青春期之後仍會持續存在。
資料1-7 幼兒時期的親膚關係與攻擊性的關聯
身體接觸少者
身體接觸多者
言語攻擊性 情緒焦躁
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呢?
一九七一年,美國心理學家普萊斯科特博士(James W. Prescott)針對多數的不良少年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身體接觸與撫觸的體驗不足,是導致抑鬱、自閉、過動、暴力、攻擊與性行為脫軌等情感障礙的主因。換句話說,幼兒時期在感覺方面的刺激不足,長大成人後,對於感覺方面的刺激便會有強烈的需求。」所以若幼兒時期五感(譯注:五感是指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及觸覺)方面的刺激不足,長大以後為了尋求未被滿足的刺激,將會採取更激烈的行動。
舉例來說,如果在孩童時期皮膚感覺方面的刺激不足,長大成人後就會陷入渴望皮膚接觸的狀態;由於過度渴求皮膚感覺的刺激,因而在不知不覺中耽於追求刺激的皮膚感覺之中。許多案例顯示,這些人容易在身體各個部位穿環、刺青,甚至做出割腕(手腕自殘症候群)等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以喚醒身體的感覺。
如果將「易怒」視為控制「情緒」的腦部機能異常,我們可以推測那是因為在嬰幼兒時期,缺乏能夠刺激感覺發展的親膚關係,才造成了「易怒型腦部」。
接著,我們再從其他的觀點來切入。文化人類學者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1978)對世界各種不同文化的人之間,互相接觸的程度進行相關調查時,針對新幾內亞的兩個部族,比較兩者扶養孩子的方式及族人的個性。其中一個部族的母親是把嬰兒放進從頭罩下的小網子裡,因此嬰兒與母親經常肌膚相親。另一個部族的母親則是把嬰兒放進籃子裡帶著走,因此肌膚之間並沒有太多接觸。在「撫摸」下成長的孩子更有自信孩子不是機器人屬於靈長類的人類,就跟人類的始祖人猿一樣,是透過互相接觸來建立與他人的關係。我們可以把人猿彼此互相整理毛髮的模式看做是人類交往的原型,並由此得知人跟人在進行肌膚接觸時,不管接觸時的感覺是好是壞,都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波動。要說這是人類的本能,一點也不為過。但自從十九世紀文明急速發展以來,不僅一般人之間的接觸變少了,就連親子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少。這樣的發展,甚至影響了育兒的教養方式。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強調要給孩子溫暖的愛,隨時待在孩子身旁、與孩子有親密的接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