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遠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清朝,就有那麼多西方人到過台灣。這些各行各業的人士,有些是牧師,有些是收稅員,有些是探險家,也有軍人和商人;他們有些在台灣長達數十年的時間,為台灣竭心盡力,有些只是路過,甚或只在台灣待了短短幾天的時間,但這些人,都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留下了許多精彩的台灣故事。
這本書選錄並註解了十九世紀期間,台灣港口正式開埠前,十四個西方人留下的二十篇台灣遊記、書信或調查報告,這是當時歐美人士對台灣人民、景物、資源各方面極基本,卻很獨特的調查。
這十四個西方人所留下的文字,有相當的部份是從未在台灣發表過的,也有已出現過的重要人物,但本書選輯過去被遺漏的重要文章。他們旅行的地點遍佈全台,連當時極少人去的東台灣及中央山脈原住民部落都留下他們的足跡。記錄的範圍包括原住民的神話、傳統習俗,台灣的地質調查,婦女教育狀況,都是現今較少留下記錄的部份。甚或還收錄了當時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的福爾摩沙詞條,足以瞭解當時西方人對台灣最基本的背景瞭解。
本書中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當時遊記中所有提到的地名,都經調查,復原目前的地理位置,並附有地圖標示。當時的記錄中,對各地點的記錄多半只有當時當地的發音,要復原地點,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而此書做到了,這讓它的閱讀價值,更提高了一層。
這些早期來福爾摩沙訪問的旅行家中,許多很可能都是非常敏銳且仔細的觀察者。他們應用其時代所獨有的思考模式、專業,或訓練,來瞭解那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福爾摩沙現象。瞭解他們的認知,會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同時亦可使我們得到啟發。
作者簡介: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博士,現為理德學院(Reed College)歷史系教授,主要教授東亞史與人類學。費德廉大學時期在台灣留學,曾就讀於台灣大學歷史系,對台灣的歷史及地理環境有深刻的理解,自十餘年前即開始系統性地搜集並研究十九世紀末西洋人對台灣的記載,並經營「福爾摩沙:十九世紀的圖像」(academic.read.edu/formosa)網站,目前已達一百多篇,可說是目前研究十九世紀後半葉西洋人對台灣描述最完整且詳盡的人。
羅效德(Charlotte Lo),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語言學博士候選人,曾譯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藝術的故事》(聯經)、《二十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前六章)(聯經)、《精神成長之路》(遠流)、《愛、醫藥、奇蹟》(遠流)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展讀這些西洋人的文字,總會令人低迴不已。這幾乎是傳統的漢文史料所不及措意的。
──吳密察(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推薦
名人推薦:展讀這些西洋人的文字,總會令人低迴不已。這幾乎是傳統的漢文史料所不及措意的。
──吳密察(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推薦
商品資料
出版社:如果出版出版日期:2006-12-21ISBN/ISSN:9789868241664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9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