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人可以無視於種種阻礙,不斷進步而成功呢?有些人生來具有必定成功的特質嗎?成功是基因中某種成分,還是後天所學之能力的產物呢?或者,成功既是得自遺傳、出於本能的天賦,又能透過利用後天所學的技能和能力,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予以強化的混合體?隨著人類基因圖譜浮現,科學家已經開始解答這些問題。相關人類行為中,多少是後天所學,多少又是與生俱來?
成功者如何善用得自遺傳的人格特質,以及學習彌補個人不足之處。書中訪談的對象很多正巧是創業家,但是他們所具備的特質其實是任何人立足商場所不可或缺的。即使你遺傳了重要的潛能,還是需要學習相關技巧和心態,協助你將它轉換成發展事業生涯最有力的創業態度。無論擔任何種職務,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工作生涯視為經營一個一人企業,努力追求一幅個人的成功圖像。
假如你認為自己在遺傳樂透上運氣不佳,你依然會成功,前提是,你必須清楚自己的起跑點,更重要的,你必須曉得如何彌補先天上可能欠缺的。本書提供一份路徑圖,指出哪些態度與行為能夠協助你善用天賦,彌補自覺先天不足之處。本書讓你瞭解如何活化你的「成功基因」,彌補自身弱點,以及根據本能做出更理想的決定。企業要有行銷計畫,你也同樣需要。成功基因也就是個人行銷計畫。這麼做會協助你、你的員工及你的組織有最好的表現,發揮最大潛能。
作者簡介:
湯瑪士‧哈里遜(Thomas L. Harrison)
全球最大廣告商歐尼康集團(Omnicom Group)多元廣告服務執行長湯瑪士‧哈里遜的這本新書絕對創下新例。他讓大家看清楚,原來成功創業家的人格特質可能源自遺傳,沒有這些遺傳的人又該如何自我修練,以彌補不足之處。本書同時挑戰一些大家熟悉的疑問,有些人的成功真的是來自天生的人格特質嗎?商場成功可能是受基因影響嗎?遺傳性人格特質有可能經由「開」、「關」裝置,好讓我們成功地成為創業家嗎?哈里遜將在書中一一解答。在這本高度原創性的新書中,哈里遜對個人成功提出全新的看法。他相信導致個人成功的行為和性格,很大程度受到細胞分子、演化和遺傳因素左右。他讓讀者看到,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運氣好,遺傳了這些基因,如果先天不足,又該如何彌補。在商業和科學領域,本書所提出的觀點絕對將引發突破性影響。
章節試閱
1關鍵的百分之五十
清點你的遺傳庫存
•基因可以是隱性的。
•基因的運作並非處於真空狀態。
•基因不是複製版。
•基因影響你的環境——反之亦然。
•基因可能因遺傳自父親或母親而有不同表現。
柯普羅維茲(Kay Koplovitz)三歲時,央求能跟姊姊一同上幼稚園。「我問媽媽,『為什麼我不能也上幼稚園?我知道怎麼去;我找得到路。』於是,我就自己一個人出發了。」老師們試著把她送回家,可是沒有用,柯普羅維茲說:「我會一轉身,馬上又走回去。」
同樣的決心讓柯普羅維茲後來以創新做法走在時代前沿,她創辦了美國衛星電視網(USA Network),成為第一位電視聯播網的女性領導人。柯普羅維茲並不具備成為企業領導人的傳統背景;就像我,她大學學的是理工。但是理工背景讓她察覺到一個機會:透過衛星把節目傳送給有線電視公司,而不是像三大廣播電視公司利用電話線的做法。
柯普羅維茲沒讀過商學院,但是她的想法和能力中有一種把事情做成功的創業家的信念。她說,「我當時並不認為是在冒險。對一般人而言,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個機會。對我而言,即使還未發生過,也像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它就像是一個歷史事實。比起其他很多事情,我更確定它將會成功。我真的認為,人們能容忍風險的程度是天生的。」
很多事情會決定一個人的性格,但是科學家開始發現,性格中與生俱來的部分其實遠多於原本想像。科學家也發現,性格差異大約百分之五十來自遺傳。根據多年來接觸創業家和創業理念者(entrepreneurial thinker)的經驗,我開始相信,要判斷一個人最後能否成功,離不開他得自遺傳的人格特質組合。
成功DNA其實是你專屬的成功DNA。不論你的生涯道路看來多麼另類,瞭解DNA會讓你做出更好的生涯決定,持續朝能成功的方向發展。成功DNA對想成為創業家的人尤其重要。任何一項創業都需要從一個機會、一個人及一個點子開始。如果當事人不具有創業DNA,那個點子可能很快就無疾而終。
創業家是天生或後天培養的?
有些證據顯示,創業理念通常會在家族中世代相傳。在一些例子中,家族確實是創業家的溫床。伯格父子(John Bogle Senior與John Bogle Jr.)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父子在共同基金產業各自創辦自己的公司。過程中,他們其實也是延續一個幾代以來的傳統。老伯格的外祖父阿姆斯壯(Philander Bannister Armstrong)創立了鳳凰壽險互保公司(Phoenix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老伯格的祖父當年則是一家罐頭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而新一代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小伯格表示,他在女兒身上看到一種逆向操作、勇於冒險的態度。兒子則比較謹慎,但是也展現出父親和祖父特有的分析傾向。
伯格家族只是具有創業傾向的家族之一。在西雅圖,有個家族前後三代共出現九位創業家:毛格(Larry Mounger)、他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以及四位第三代晚輩。孿生兄弟泰德•克雷斯納(Ted Kleisner)和佛瑞德•克雷斯納(Fred Kleisner)則是另一個例子。佛瑞德是溫丹國際集團(Wyndham International)的董事長兼執行長,也曾是喜達屋國際飯店集團(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的總裁和營運長,旗下包括威斯汀(Westin)、喜來登(Sheraton)、聖瑞吉(St. Regis)等連鎖飯店。泰德則是世界知名的綠薔薇酒店(Greenbrier Resort)的總裁兼總經理。他們不僅是同一個產業的企業領導人,也是第三代的旅館經營者。
我也在自己家人中看到這種傾向。我的兩個兒子都展現出創業本能。身為大一學生,他們努力考取不動產執照,在學生時代就賺到一些錢,一個兒子還告訴我,他想在畢業後創辦一家公司。我的女兒則把她的音樂製作成光碟販售。事實上,我的三位子女可能都是天生的創業家。他們從小就在紐澤西州開普梅海邊(Cape May)販售貝殼。人們在沙灘上漫步,撿貝殼,也向我的孩子們買貝殼。
很多研究顯示,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老闆的話,孩子將來自己創業的可能性較高。這是否與基因的作用有關?如果是的話,這種作用又是如何產生的?或者,這純粹是有樣學樣的結果,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印記現象(imprinting)。創業本能是在嬰兒呱呱墜地前就已形成,或是像我和內人當年為三位子女所做的,老媽或老爸在自家前院幫孩子設冷飲攤子時出現?
小時候有機會接觸創業情境顯然十分重要,其中產生作用的方式和原因將留待第二章探討。此外,有些創業技能也確實必須經由學習而來。沒有人生來就曉得如何整理出完善的創業計畫、取得財源或應付新創企業內部所有相關作業。
不過,環境並不能說明一切。本書所訪談的成功人士中,很多人表示自己從小看著家人創業長大,也有很多人的說法正好相反。當你碰上一位天生的創業家時,你通常感覺得出來。
密西根大學澤爾路利創業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Michigan’s Zell Lurie Institute for Entrepreneurial Studies)執行主任金尼爾(Thomas Kinnear)指出,「我認為那些一次又一次創業的人,可能有些與生俱來的特質。他們的染色體中必定有特別之處。我的兄弟是創業家,我的祖父是創業家,曾祖父也是創業家。即使在不刻意的情況下,我也參與過九家新創企業。我雖然從事教職,冥冥中似乎也擺脫不掉。」
我不斷看到人們熱切地踏進我的辦公室,推銷不錯的點子。他們的提案可能很棒,也可能都比我聰明,甚至還具有個人魅力。但是,最終會成功的人似乎都還有某種獨特之處——不光只是聰明才智、好點子及勤奮工作的意願而已。
那究竟從何而來?要解答這個問題,不妨先思考創業行為和創業性格之間的差異。我的老爸當年經營一家地方性食品雜貨店,這是一個創業行為。表現創業行為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他們的創業行為也未必會遺傳給後代。創業精神其實會表現在很多與創辦企業無關的方面。
金尼爾表示,「科學上雖然尚未證實創業與遺傳的關聯性,但是,從一些趣聞軼事中,你多少可以看出它確實存在。有些創業家子女的能力可能退化到與一般人差不多,可是他們的創業精神還是比一般人強,並且至少維持幾代。當然,如果他們坐擁金山,也有可能變成另一個芭莉絲•希爾頓(Paris Hilton)。」(譯註:巴莉絲•希爾頓為希爾頓飯店集團繼承人,身兼模特兒、演員、歌手等,常因放浪形骸的行徑引發爭議。)
生物學的貢獻就是為性格提出遺傳學的基礎。本能地抓住機會,為追求某個願景鍥而不捨,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點子有價值,這些都是能像創業家般思考的特徵。無論你是經營一家食品雜貨店,領導開發某項重要產品或創辦某個部門,重整一家經營不善的企業,還是帶頭推動一項社區計畫,它們也是今天能幫助你當下成功的特質。
科學界尚無法明確回答,創業特質是先天稟性或靠後天培育的問題。我當然也做不到。但是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我多年來接觸數百位創業家和成功者的疑問:那些行為並非全靠後天的學習。在一九五○年代,很多科學家認為,人類根本就是環境的產物——箱子裡被訓練壓下控制桿以取得獎賞的白老鼠。不過,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性格中某些部分多少與先天遺傳有關。你即使不是出身創業家家庭,仍然可能具有某些基本的人格特質,讓你在創業思考上享有優勢。
不意外地,基因在我們的性格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畢竟,每個人從眼球顏色到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都是由基本的遺傳密碼所控制。那些遺傳指令(genetic instruction)會影響每個人的大腦對周遭事物的理解與反應,也是很合理的推論。
創業性格遺傳性的科學依據
要瞭解創業精神是如何遺傳,不妨先看看基因如何影響我們。基因中含有我們體內每個細胞的發展藍圖。每個細胞都有一份製造整個人體所需要的全部資訊,而這也是為什麼桃莉羊能憑著單一細胞複製完成。基因不只關係到髮色、身高及會不會禿頭。在導致罹患癌症、糖尿病及心臟病等疾病風險上,基因的角色也日益明朗。
顯然,基因影響著生理問題和性格特點。不過,科學家開始發現到,基因還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的成功,使科學家能把細胞和大腦的運作連結起來。他們發現基因和酗酒、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肥胖症、憂鬱症,甚至抽煙習慣之間,存在關聯性。
今天,科學界才剛起步探究基因如何創造出這類行為傾向。有些科學家相信,基因會指揮腦部發展,包括從出生之前到呱呱落地之後。基因可能設定某些人大腦中的某些部分,發展出比其他人更多的連結網絡。比方說,研究發現女性左半部和右半部大腦之間的連結比男性多。有些人則認為,機械過程(mechanical process)比發展過程(developmental process)更重要。因為基因會指揮腦部製造和傳導多巴胺(dopamine)等影響心情的化學物質。還有些人則相信,兩種過程其實是相輔相成。
不論真正的過程如何,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對基因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如何形塑人類日常行為的瞭解,都還在起步階段。隨著人類基因體的解碼,我們才剛解開這些謎。然而,企業已經開始向消費者推銷基因檢測(genetic test),以滿足顧客想知道自身罹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或體內處理營養成分、藥物或環境壓力的能力的需求。我相信,等我那襁褓中的孫子到了我的年紀時,我們會知道自己的某些遺傳密碼,以及它們對我們的生命所代表的意義,就像我們現在知道自己的膽固醇高低一樣。
基因與性格
我不久前聽到一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基因的奧祕。有位男士看著四歲的兒子做一件任何小孩都會做的事情:表演跳舞。觀賞的同時,他覺得小男孩的舞蹈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突然意識到,男孩的動作和他當年看過年邁父親所表演的一模一樣。而男孩的祖父已經過世三十年了,當時男孩尚未出生,根本不可能學到那些舞步。
正如我先前提到科學家的發現,性格差異約有百分之五十與基因有關。為人父母者都知道,有些子女生來性格開朗、體態優雅或求知慾強,而其他子女即使出生在同一家庭,就是不一樣。子女小時候表現出來的性格,未必能用所受的教養來解釋(我可以聽到為人父母者正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新興的行為遺傳學也開始提出一些有趣案例,證明性格具有強烈的遺傳特性。多起研究證實,一出生就分離兩地的雙胞胎之間存在驚人的相似性。以下就是科學家近年來提出的種種研究發現:
• 在一個著名的案例中,被分開扶養的同卵雙胞胎通常擁有類似的職業、幽默感、習慣及意見。
•一個人的整體快樂程度似乎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研究人員發現,要預測一位雙胞胎的快樂程度,觀察另一位雙胞胎的快樂程度的準確性,高於參考教育程度、收入或身分地位。
•基因似乎會影響一個人開始和持續抽煙的傾向。
•每個人的焦慮程度,可能是受到某一特定基因在複製方式上的差異影響。科學家發現,就這個基因而言,某種變異與自信和愉悅有關;另一種變異似乎會促成長期焦慮。
•另一個基因的排序轉換則可能影響當事人長期憂鬱。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擁有估計多達二萬到三萬個基因,而其中近半數被視為「垃圾基因」(junk DNA)。
•在紐西蘭一項針對童年受虐的男性所做的研究中,某一特定基因的活動力似乎會影響這些男性後來會不會成為罪犯。研究發現,體內這個基因非常活躍的人表現還不錯,這個基因活動力低的人,成為罪犯的可能性則高達四倍。
•科學家可以藉由終止某一基因的功能而使老鼠變得有攻擊性。恢復該基因的功能,老鼠又會平靜下來(在你說「我是人,不是老鼠」前,別忘了我們有大約百分之九十八的基因與老鼠相同)。
•一項針對七百位青少年及其父母所做的研究發現,在青少年的反社會行為、憂鬱、學業表現及社會責
任方面,遺傳因素佔了百分之七十一至八十九不等的比重(諷刺的是,這項研究早先試圖證明,影響青少年行為的是朋友和其他影響力,而非基因)。
有些科學家甚至試圖突破性格受基因影響的說法。他們把性格中的某些層面與特定基因連結。比方說,追求新奇事物的興趣被認為與D4DR基因的變異有關,不過這項發現至今尚未被完全證實。
最近一項研究尤其令人玩味。研究人員在比較雙胞胎的領導行為和人格特質時發現,人們在領導表現上的差異,基因的影響大約是百分之三十。其他因素幾乎全屬所謂的「非共通的環境影響」(non-shar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也就是人生歷練、事件及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的影響。家庭在統計數據上的關聯性似乎微乎其微。
我離開實驗室已經很久,因此,我沒有立場從科學的角色論斷這些研究計畫的準確性。但是,它們說明了人們對基因的影響力瞭解還很膚淺。它們也為基因對性格和行為的影響提出有力的證明。
這些研究也支持我多年來的觀察。有些人生來具有創業成功所需的創業傾向、工作習性、風險的承受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可能學過強化那些傾向的技能,也可能擁有透過正向或反向作用,助長那些傾向的環境。但是,就像牆上攀爬的常春藤,後天學得的技能和環境還是需要建立在某種基礎上。擁有基礎的幸運兒並不保證就會成功。那只意味他們可能在起步時,因某些促進成功的特質而多了一份助力。
教父披薩(Godfather’s Pizza)前總裁凱恩(Herman Cain)說,「我的媽媽喜歡說,『你年紀愈大,愈像你爸爸。』我的父母都是善於與人相處的人。我遺傳了那種對人感興趣的傾向。家父比家母更好交際,他就像一塊磁鐵。他一走進房間,人們都會被他吸引過來。坦白說,我遺傳了那一點。」
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之所以出名,就是他敢以驚人之舉行銷英國維京集團(Virgin Group)。布蘭森的母親年輕時也以大膽作風著稱。她當過歌舞喜劇演員(讓父母震驚不已),說服一位飛行教練讓她駕駛滑翔機(「對方說,我只要能夠穿著看來像個男人,就可以做那件事」)。為了賺錢貼補家用,她還製作藝術品販售。
家庭倉庫(Home Depot)的共同創辦人亞瑟•布蘭克(Arthur Blank)的母親莫莉•布蘭克(Molly Blank)說,「亞瑟是個堅持的人。」她自己就是如此。她在丈夫過世之後,接掌亡夫生前創辦的藥品供應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直到最後才賣掉它。
珍•史考特(Jane Scott)談到兒子,飲料集團Nantucket Nectars的共同創辦人湯姆時,也說,「湯姆是個煽動家,他總是那個帶頭的人。」
「那多少是遺傳,」克蘭道爾(Robert Crandall)說。這位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公司前總裁提起《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一篇十七歲女孩不屈不撓精神的報導。報導中描述她儘管出身貧寒,仍在學校努力保持好成績。「或許,她是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the Hun)的後裔,那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
我要表明的是,這一切與智能完全無關,至少我認為如此。就某方面而言,智能受學習和環境因素影響的程度甚至比性格高。智能也不等同於「成功基因」(success genes)。以我個人為例。我在整個求學過程中拚命讀書,但是,我能成功不完全仰賴好成績,可以說,當我解決企業問題時,其實比參加紙筆考試更快樂。我要強調的是,一個人要逐夢成功,贏在起跑點的其實是人格特質。
你的起跑點如何?
這一切的一切跟一本商業書籍有什麼關係呢?我的回答是,考量所有關於基因如何影響性格和行為的科學資訊,善用你的遺傳背景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才是商場勝出的合理做法。如果你與生俱來善於分析、豪邁率直或感情豐富的性格,善用這些天賦的長處,而非試圖把自己放進一個違反本性的框框,難道不是明智的做法?
1關鍵的百分之五十清點你的遺傳庫存•基因可以是隱性的。•基因的運作並非處於真空狀態。•基因不是複製版。•基因影響你的環境——反之亦然。•基因可能因遺傳自父親或母親而有不同表現。柯普羅維茲(Kay Koplovitz)三歲時,央求能跟姊姊一同上幼稚園。「我問媽媽,『為什麼我不能也上幼稚園?我知道怎麼去;我找得到路。』於是,我就自己一個人出發了。」老師們試著把她送回家,可是沒有用,柯普羅維茲說:「我會一轉身,馬上又走回去。」同樣的決心讓柯普羅維茲後來以創新做法走在時代前沿,她創辦了美國衛星電視網(USA Network),成...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關鍵的百分之五十:清點你的遺傳庫存
第二章 歡愉烙印:創造成功癮
第三章 界定未來的挑戰:為自己畫一幅逐步成形的圖像
第四章 抗拒恐懼的挑戰:相信你有過關的能力
第五章 四下察看的挑戰:發揮直覺,把握機會
第六章 戰勝恐懼的挑戰(第二篇):瞭解、相信你的產品
第七章 擁抱拒絕的挑戰:學習喜愛聽到「不」
第八章 實做的挑戰:拆解問題
第九章 關鍵點的挑戰:做出更好的決定
第十章 當個好人的挑戰:打造有力的聲譽
第十一章 從領導他人當中解碼成功DNA
導論
第一章 關鍵的百分之五十:清點你的遺傳庫存
第二章 歡愉烙印:創造成功癮
第三章 界定未來的挑戰:為自己畫一幅逐步成形的圖像
第四章 抗拒恐懼的挑戰:相信你有過關的能力
第五章 四下察看的挑戰:發揮直覺,把握機會
第六章 戰勝恐懼的挑戰(第二篇):瞭解、相信你的產品
第七章 擁抱拒絕的挑戰:學習喜愛聽到「不」
第八章 實做的挑戰:拆解問題
第九章 關鍵點的挑戰:做出更好的決定
第十章 當個好人的挑戰:打造有力的聲譽
第十一章 從領導他人當中解碼成功DNA
商品資料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1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