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淑華
定價:NT$ 350
優惠價:9 折,NT$ 31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2010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推薦理由:「一如筆下所介紹的家常菜,尋常而日常,作者文字也以平實的、平凡的、平淺的風格,透過食物訴說生命的經驗、生活的人情味。書中引經據典,查察食物掌故也能深入淺出,有畫龍點睛之妙。(果子離)
小小的餐桌,無邊的田野
牽動你我生命記憶的尋味之旅
這真是一趟又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那些母親經年累月煮著的菜,我們吃來平淡無奇的菜,竟道道說得出故事,而自己偶爾下廚做的菜,雖稚嫩而無名,卻不知不覺融入自身成長的滋味,一個接一個的時代氣味也在其間穿梭流轉。
於是,從母親做的菜開始,在一段段舌尖味蕾的回憶裡,一則則田野文獻的爬梳裡,種種料想不到的網路世界的共鳴裡,一張屬於台灣土地滋味的餐桌不知不覺浮現了出來……
〈Part1:尋常的口味〉炒飯、湯麵、肉豉仔、筍乾、蕹菜湯……經年累月出現的飯菜,看似可有可無,但吃來卻有無法取代的味道。而白菜滷、扁魚肉羹、排骨飯……,儘管已成街頭小吃攤上的名物,但母親煮的總是多一味,有時是兒時的鄉愁,有時是母親的智慧……。還有,連走過美國南方與法國普羅旺斯廚房的油粕仔哲學與美味,也被嚐出來了……
〈Part2:歲時的滋味〉沒有捲潤餅的清明節,沒有包粽子的端午節,沒有搓湯圓的冬至,是什麼滋味?有誰還記得立夏要吃蒲仔麵,七夕要煮麻油雞和油飯呢?一張平凡的閩南家庭餐桌,因為母親,還守著祖先傳下的歲時滋味。清明的春,端午的夏,七夕的秋,冬至的冬,四時流轉,縱使光陰無情,餐桌卻有味!
〈Part3:時代的氣味〉煎餃,煎啊煎,卻飄來兒時鄰居山東人家蒸籠裡的包子氣。餛飩湯、獅子頭還有牛肉麵,湯汁裡總浮著母親在江浙餐館打工的身影。莎莎醬在舌間沉澱著墨西哥電影《巧克力情人》裡既魔幻又遙遠的想像。數著一道道菜,二十世紀過去了,封閉的戒嚴時代已是過眼雲煙、全球化時代席捲。一張平凡的島嶼餐桌不知不覺也記下這些時代的氣味。
作者簡介:
陳淑華
資深報導人,自由撰稿者。
台灣彰化人。台大農業推廣學系,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文化資產組。
曾任《經典》雜誌採訪召集人;《大地地理》雜誌撰述;宜蘭縣蘭陽博物館叢書專案主編;胡氏圖書、創意力等出版社特約主編。報導曾獲雜誌類金鼎獎;台灣永續報導獎文字報導獎。
大學畢業沒多久,趕上台灣開放大陸探親與觀光的浪潮,報導撰稿生涯從海南島開始,環島後轉進珠江三角洲;又從北大荒穿過大興安嶺深入內蒙草原。之後投入台灣的田野,或走過淡水河流域;或走進南方護水的故事裡;或傾聽台灣老人的心聲;或駐足蘭嶼、屏東好茶、花蓮馬太鞍等原住民部落,流連在南島的世界……。一晃二十年過去,這回終於回家了,回到自家的餐桌上,在一道道平凡的菜色裡,找尋母親的滋味。
著作有:《噶瑪蘭族》、《掌中天地寬》、《台灣檜木》(與林玉如合著)、《攜手造家園:社區》(與蔡佩熒等合著)、《發現南島》(與林志恆等合著)、《台灣原住民學習知識庫》(文字部分)、《「問候台灣」明信片全集》(文字部分);其他作品散見《大地地理》、《經典》等雜誌。
2007年秋,部落格「我家的餐桌」 http://blog.roodo.com/morningperson開始上菜,獲2008第四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部落格】決選入圍。2009年冬,以「餐桌」的豐富菜色為基礎,匯集成更深刻尋味的《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遠流)。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餐桌上的尋味之旅
二○○七年的秋天,陳淑華在網路上擺起了她家的餐桌。她原本是在媒體工作的資深報導人,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台灣全島各地,寫過編過不少和土地、文化、生態、歷史相關的書籍和文章,但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種因緣的促動,她開始了飲食寫作。
也許是因為過去訓練有素的田野調查背景,淑華的飲食書寫有她自成一格的文化脈絡,她不但認真追究她家餐桌上的菜餚,也很自然地開始追尋媽媽做菜的手路與滋味,當然更免不了的,廣閱文獻,開啟了飲食上的田野踏查旅行。
幸運的是回首兒時滋味,她的母親仍在身旁,母女每天輪流上菜,當她端出一道菜來,母親也還能端上三道菜,好學愛做的陳媽媽,即使自己不吃牛肉,但仍會為孩子們燉煮一碗牛肉麵,而這份手藝終於最後被淑華接手,她實驗了不同版本的牛肉麵的作法,也變化了一些日式或西式料理,並且帶領著姪輩們一同動手,而她勇於嘗試製作新式料理的母親,更是從她那裡學到了義大利麵的麥香彈牙風格,做出一盤一盤風味獨具的pasta,母女甚至一起參加義大利麵美食競賽,陳媽媽還得到了獎項呢。
雖然她的母親原本不過是一般的家庭主婦,端出的菜色大多是六○年代閩南家庭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蕹菜湯、菜頭粿、蒲仔麵、麻油雞、鹹小管、魯肉飯、炒豆芽,但是在八○年代之後,她家裡的餐桌偶爾也出現一些「淮陽名菜」,有時候端出大盆子的獅子頭或小碟子的腐皮捲,過年時還有一品鍋。原來她的母親曾在台北著名的江浙菜餐廳「秀蘭小吃」打過工,她的阿姨更是秀蘭開創時期的主廚。但不論做哪一種菜色,她的母親卻始終堅持遵循該有的步驟。
以往不起眼的古早味,在今天卻顯得異常珍貴。油粕仔(豬油渣)、扁魚肉羹、清明潤餅、尾牙的米糕糜,或是用水打出來的手工獅子頭等等,甚至當淑華再度回想或品嚐一些以往無法吸引她下箸的菜色,突然發現許許多多童年時未曾珍惜的平凡食材,有著不一樣的滋味。例如大年初一早上母親為他們準備的「春飯」,白米飯配上幾株長長帶紅根的菠菜、豆腐、荷蘭豆和幾粒花生米,味蕾在她成年之後重新在母親的餐桌上被啟動。她愈吃愈嚼愈有味道,逐漸體會出蘊含在食物裡的意義與其中深層的好滋味。
這本《島嶼的餐桌》,記錄的不止是作者家庭餐桌上的日常飲食,也敘說了台灣六七○年代典型的家庭餐桌上的故事,作者除附上簡單的食譜與製作的小撇步,還延伸出一篇篇旁徵博引的飲食典故,讓讀者更清楚的明暸這些食材或佳餚的孕育環境與來歷。
我自己極嗜吃台菜,在雜誌上推薦的美食餐廳小店一半以上都是台菜餐廳或小攤,因此當我捧著這本書稿閱讀或到淑華「我家的餐桌」部落格瀏覽時,常常讓我飢腸轆轆到極點,想立刻拋下書稿到廚房去複製陳媽媽的菜色,當然如果能有機會到她家的餐桌上吃碗鹹粥更好,還有不能錯過筍乾、雞捲、白菜滷……。若能撒點油粕仔一定更香!
王宣一(作家,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天香樓餐飲顧問)
推薦序二
油粕仔香,憶童年
前陣子,北上和孫越先生共同參與一場中小學祖孫週的溫馨座談會,讓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欣慰同年輩的阿公、阿嬤為著這時代最需要的這塊幸福基地「家庭」來重整,讓孩子們學習懂得心存感恩、知恩惜福,付諸具體行動、落實生活,達到三代同堂的和樂景象--這也是我十多年來一直在推廣的理念,真是不虛此行。返回台南之前,我以此份喜悅心情與好友夏瑞紅小姐分享,沒想到她與遠流的編輯黃靜宜、張詩薇提出想請我為《島嶼的餐桌》這本書寫推薦序,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邀約,一時間不免感到有些壓力。
回程在高鐵車廂內,翻閱著書稿,一頁一頁間,翻見了「油粕仔」這一品的出現……噢!好香呀!一晃七十多年前的畫面在眼前浮現,自個兒一笑置之……寫序沒問題,就來寫肉油粕仔吧!
七十年前我五、六歲時,阿嬤、阿母忙著準備常備菜,其中有這道「油粕仔」,當阿嬤、阿母把肉油放入鍋中的那一剎那,哥哥姐姐霸「站」在大灶邊,當時的我無奈的拿起一把竹椅子,蹬在他們身後,等著油粕仔浮上來,阿嬤一撈起浮上來的油粕仔,哥哥姐姐就不怕燙的一手抓,剩下的一條,就是唯一的一條油粕仔香又脆,讓我永生難忘,回味著年幼的味蕾。十多年前,家庭的課程圓滿修完,在結婚五十多年後開始有計畫的整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家庭料理,整理料理的作法、時代背景,來和現代接軌的健康吃法。
在這十年間,看見了現代人的忙碌生活,外食者多,長久以來,不但在多油、重鹽的外食文化中失去了健康,也疏離了家庭親密關係。二○○一年成立了「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透過台菜精髓的推廣,傳承台灣阿嬤的智慧、愛心、關懷、勤儉樸實的精神,創造美味可口的主流台灣料理。這些台灣料理蘊含台灣母愛,其勤儉樸實之特色,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以這道充滿老祖先智慧的烹煮底材、配合當令之蔬菜,宛如調色盤般應用無窮、輕鬆自在地讓餐桌增添多樣的佳餚,減輕煮食人的負擔,也可以隨時享受美妙的台灣滋味。
就在不久前,我才在一群外國學生面前示範怎麼榨肉油,而榨完油的「油粕仔」搭配澎湖的小魚乾、七股的蒜頭酥,伴著翠綠的韭菜、鮮紅的烤番茄,只要加點醬油調味、麻油提香,就變身成一道色香味俱全又營養均衡的「好菜」,一下子老外學生就一搶而光,我想要留一點當晚餐也沒有,就好像重現了七十年前的那一幕。
書中作者的母親,年歲與我相仿,一樣走過勤儉刻苦的年代,自然也深諳如何靈活運用手邊有限的食材,為家人張羅出一頓頓美味的飯菜。看完此書內容後,非常欣慰這代的年輕人,好像又走回阿嬤時代的意味。「回歸家庭」響應三代同堂的氣勢已浮現,希望讀者細心的看這本書,細嚐每道菜的味道,也許你/妳也會想動筆寫寫阿嬤、阿母的故事呢!
Super A-ma 李金娥(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8折9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0 |
4折 | 1 |
5折 | 8 |
7折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淑華
優惠價: 9 折,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2010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
推薦理由:「一如筆下所介紹的家常菜,尋常而日常,作者文字也以平實的、平凡的、平淺的風格,透過食物訴說生命的經驗、生活的人情味。書中引經據典,查察食物掌故也能深入淺出,有畫龍點睛之妙。(果子離)
小小的餐桌,無邊的田野
牽動你我生命記憶的尋味之旅
這真是一趟又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那些母親經年累月煮著的菜,我們吃來平淡無奇的菜,竟道道說得出故事,而自己偶爾下廚做的菜,雖稚嫩而無名,卻不知不覺融入自身成長的滋味,一個接一個的時代氣味也在其間穿梭流轉。
於是,從母親做的菜開始,在一段段舌尖味蕾的回憶裡,一則則田野文獻的爬梳裡,種種料想不到的網路世界的共鳴裡,一張屬於台灣土地滋味的餐桌不知不覺浮現了出來……
〈Part1:尋常的口味〉炒飯、湯麵、肉豉仔、筍乾、蕹菜湯……經年累月出現的飯菜,看似可有可無,但吃來卻有無法取代的味道。而白菜滷、扁魚肉羹、排骨飯……,儘管已成街頭小吃攤上的名物,但母親煮的總是多一味,有時是兒時的鄉愁,有時是母親的智慧……。還有,連走過美國南方與法國普羅旺斯廚房的油粕仔哲學與美味,也被嚐出來了……
〈Part2:歲時的滋味〉沒有捲潤餅的清明節,沒有包粽子的端午節,沒有搓湯圓的冬至,是什麼滋味?有誰還記得立夏要吃蒲仔麵,七夕要煮麻油雞和油飯呢?一張平凡的閩南家庭餐桌,因為母親,還守著祖先傳下的歲時滋味。清明的春,端午的夏,七夕的秋,冬至的冬,四時流轉,縱使光陰無情,餐桌卻有味!
〈Part3:時代的氣味〉煎餃,煎啊煎,卻飄來兒時鄰居山東人家蒸籠裡的包子氣。餛飩湯、獅子頭還有牛肉麵,湯汁裡總浮著母親在江浙餐館打工的身影。莎莎醬在舌間沉澱著墨西哥電影《巧克力情人》裡既魔幻又遙遠的想像。數著一道道菜,二十世紀過去了,封閉的戒嚴時代已是過眼雲煙、全球化時代席捲。一張平凡的島嶼餐桌不知不覺也記下這些時代的氣味。
作者簡介:
陳淑華
資深報導人,自由撰稿者。
台灣彰化人。台大農業推廣學系,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文化資產組。
曾任《經典》雜誌採訪召集人;《大地地理》雜誌撰述;宜蘭縣蘭陽博物館叢書專案主編;胡氏圖書、創意力等出版社特約主編。報導曾獲雜誌類金鼎獎;台灣永續報導獎文字報導獎。
大學畢業沒多久,趕上台灣開放大陸探親與觀光的浪潮,報導撰稿生涯從海南島開始,環島後轉進珠江三角洲;又從北大荒穿過大興安嶺深入內蒙草原。之後投入台灣的田野,或走過淡水河流域;或走進南方護水的故事裡;或傾聽台灣老人的心聲;或駐足蘭嶼、屏東好茶、花蓮馬太鞍等原住民部落,流連在南島的世界……。一晃二十年過去,這回終於回家了,回到自家的餐桌上,在一道道平凡的菜色裡,找尋母親的滋味。
著作有:《噶瑪蘭族》、《掌中天地寬》、《台灣檜木》(與林玉如合著)、《攜手造家園:社區》(與蔡佩熒等合著)、《發現南島》(與林志恆等合著)、《台灣原住民學習知識庫》(文字部分)、《「問候台灣」明信片全集》(文字部分);其他作品散見《大地地理》、《經典》等雜誌。
2007年秋,部落格「我家的餐桌」 http://blog.roodo.com/morningperson開始上菜,獲2008第四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部落格】決選入圍。2009年冬,以「餐桌」的豐富菜色為基礎,匯集成更深刻尋味的《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遠流)。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餐桌上的尋味之旅
二○○七年的秋天,陳淑華在網路上擺起了她家的餐桌。她原本是在媒體工作的資深報導人,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台灣全島各地,寫過編過不少和土地、文化、生態、歷史相關的書籍和文章,但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種因緣的促動,她開始了飲食寫作。
也許是因為過去訓練有素的田野調查背景,淑華的飲食書寫有她自成一格的文化脈絡,她不但認真追究她家餐桌上的菜餚,也很自然地開始追尋媽媽做菜的手路與滋味,當然更免不了的,廣閱文獻,開啟了飲食上的田野踏查旅行。
幸運的是回首兒時滋味,她的母親仍在身旁,母女每天輪流上菜,當她端出一道菜來,母親也還能端上三道菜,好學愛做的陳媽媽,即使自己不吃牛肉,但仍會為孩子們燉煮一碗牛肉麵,而這份手藝終於最後被淑華接手,她實驗了不同版本的牛肉麵的作法,也變化了一些日式或西式料理,並且帶領著姪輩們一同動手,而她勇於嘗試製作新式料理的母親,更是從她那裡學到了義大利麵的麥香彈牙風格,做出一盤一盤風味獨具的pasta,母女甚至一起參加義大利麵美食競賽,陳媽媽還得到了獎項呢。
雖然她的母親原本不過是一般的家庭主婦,端出的菜色大多是六○年代閩南家庭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蕹菜湯、菜頭粿、蒲仔麵、麻油雞、鹹小管、魯肉飯、炒豆芽,但是在八○年代之後,她家裡的餐桌偶爾也出現一些「淮陽名菜」,有時候端出大盆子的獅子頭或小碟子的腐皮捲,過年時還有一品鍋。原來她的母親曾在台北著名的江浙菜餐廳「秀蘭小吃」打過工,她的阿姨更是秀蘭開創時期的主廚。但不論做哪一種菜色,她的母親卻始終堅持遵循該有的步驟。
以往不起眼的古早味,在今天卻顯得異常珍貴。油粕仔(豬油渣)、扁魚肉羹、清明潤餅、尾牙的米糕糜,或是用水打出來的手工獅子頭等等,甚至當淑華再度回想或品嚐一些以往無法吸引她下箸的菜色,突然發現許許多多童年時未曾珍惜的平凡食材,有著不一樣的滋味。例如大年初一早上母親為他們準備的「春飯」,白米飯配上幾株長長帶紅根的菠菜、豆腐、荷蘭豆和幾粒花生米,味蕾在她成年之後重新在母親的餐桌上被啟動。她愈吃愈嚼愈有味道,逐漸體會出蘊含在食物裡的意義與其中深層的好滋味。
這本《島嶼的餐桌》,記錄的不止是作者家庭餐桌上的日常飲食,也敘說了台灣六七○年代典型的家庭餐桌上的故事,作者除附上簡單的食譜與製作的小撇步,還延伸出一篇篇旁徵博引的飲食典故,讓讀者更清楚的明暸這些食材或佳餚的孕育環境與來歷。
我自己極嗜吃台菜,在雜誌上推薦的美食餐廳小店一半以上都是台菜餐廳或小攤,因此當我捧著這本書稿閱讀或到淑華「我家的餐桌」部落格瀏覽時,常常讓我飢腸轆轆到極點,想立刻拋下書稿到廚房去複製陳媽媽的菜色,當然如果能有機會到她家的餐桌上吃碗鹹粥更好,還有不能錯過筍乾、雞捲、白菜滷……。若能撒點油粕仔一定更香!
王宣一(作家,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天香樓餐飲顧問)
推薦序二
油粕仔香,憶童年
前陣子,北上和孫越先生共同參與一場中小學祖孫週的溫馨座談會,讓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欣慰同年輩的阿公、阿嬤為著這時代最需要的這塊幸福基地「家庭」來重整,讓孩子們學習懂得心存感恩、知恩惜福,付諸具體行動、落實生活,達到三代同堂的和樂景象--這也是我十多年來一直在推廣的理念,真是不虛此行。返回台南之前,我以此份喜悅心情與好友夏瑞紅小姐分享,沒想到她與遠流的編輯黃靜宜、張詩薇提出想請我為《島嶼的餐桌》這本書寫推薦序,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邀約,一時間不免感到有些壓力。
回程在高鐵車廂內,翻閱著書稿,一頁一頁間,翻見了「油粕仔」這一品的出現……噢!好香呀!一晃七十多年前的畫面在眼前浮現,自個兒一笑置之……寫序沒問題,就來寫肉油粕仔吧!
七十年前我五、六歲時,阿嬤、阿母忙著準備常備菜,其中有這道「油粕仔」,當阿嬤、阿母把肉油放入鍋中的那一剎那,哥哥姐姐霸「站」在大灶邊,當時的我無奈的拿起一把竹椅子,蹬在他們身後,等著油粕仔浮上來,阿嬤一撈起浮上來的油粕仔,哥哥姐姐就不怕燙的一手抓,剩下的一條,就是唯一的一條油粕仔香又脆,讓我永生難忘,回味著年幼的味蕾。十多年前,家庭的課程圓滿修完,在結婚五十多年後開始有計畫的整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家庭料理,整理料理的作法、時代背景,來和現代接軌的健康吃法。
在這十年間,看見了現代人的忙碌生活,外食者多,長久以來,不但在多油、重鹽的外食文化中失去了健康,也疏離了家庭親密關係。二○○一年成立了「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透過台菜精髓的推廣,傳承台灣阿嬤的智慧、愛心、關懷、勤儉樸實的精神,創造美味可口的主流台灣料理。這些台灣料理蘊含台灣母愛,其勤儉樸實之特色,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以這道充滿老祖先智慧的烹煮底材、配合當令之蔬菜,宛如調色盤般應用無窮、輕鬆自在地讓餐桌增添多樣的佳餚,減輕煮食人的負擔,也可以隨時享受美妙的台灣滋味。
就在不久前,我才在一群外國學生面前示範怎麼榨肉油,而榨完油的「油粕仔」搭配澎湖的小魚乾、七股的蒜頭酥,伴著翠綠的韭菜、鮮紅的烤番茄,只要加點醬油調味、麻油提香,就變身成一道色香味俱全又營養均衡的「好菜」,一下子老外學生就一搶而光,我想要留一點當晚餐也沒有,就好像重現了七十年前的那一幕。
書中作者的母親,年歲與我相仿,一樣走過勤儉刻苦的年代,自然也深諳如何靈活運用手邊有限的食材,為家人張羅出一頓頓美味的飯菜。看完此書內容後,非常欣慰這代的年輕人,好像又走回阿嬤時代的意味。「回歸家庭」響應三代同堂的氣勢已浮現,希望讀者細心的看這本書,細嚐每道菜的味道,也許你/妳也會想動筆寫寫阿嬤、阿母的故事呢!
Super A-ma 李金娥(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0 |
4折 | 1 |
5折 | 8 |
7折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8折9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