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同於坊間泛論城市觀察或拆解建築型態的「聚落觀察誌」。
橫跨地理、文化、歷史、社會、考古學、人類學的寬廣視野
深入世界各地聚落,用空間的新觀點,解讀人類生存本能的終極意義。
人不是為了某種抽象思考或發展風格才蓋建築,
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生存之道,這些生存之道的體現就是聚落。
◎關於王昀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博士
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中國當代國際性重量級建築師
師承日本研究聚落的建築師原廣司
談到中國當代幾個在國際發光卓然有成的重量級建築師,王昀肯定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佼佼者。他的建築設計充滿感受性的經驗,特別強調「人的空間感」,這與他在東京求學期間周遊世界,進行長達十年的聚落研究,有密切的關係。
為什麼要研究聚落
聚落是昨日的城市,代表人類為適應環境體現生存本能的成果,身處台北這個高度發展的城市,隨著文明發展,我們發現越來越多人回歸環保意識、訴求生態的綠建築。其實從聚落來探索人與空間的互動,強調人的概念,反而更能貼近真實的相貌。
◎王昀的聚落新觀點
本書介紹包括伊斯蘭國家具落、希臘米克諾斯島聚落、北非摩洛哥聚落、中國雲南聚落、義大利威尼斯聚落,甚至是四川大地震後已消失的汶川聚落……以迷路、階梯、廣場、幾何學、塔、擺飾、光孔等有趣概念,王昀翔實的觀察記錄以及充滿感受性的文字,顛覆讀者對「老聚落」的固有認知,並產生某種奇異的心理感受,這就是王昀在建築中所體會到的人味與感動。
關於迷路,他說:
中國的聚落空間構造大多是比較明晰的,一看就一目了然,但希臘米克諾斯島上村落的通路卻是轉來轉去,我將之詮釋為一種「迷路空間」。迷路還分成街道錯綜複雜的平面迷路,和層疊建築的立體迷路,甚至威尼斯聚落中,還有水陸雙重交錯與穿插所造成的迷路。當你對空間認知完全難以掌握時,就會產生一種有違期待而造成的複雜心理感受,加上遊走和迷途之間,觀察角度和風景視野不斷轉換,無形中便增加了迷空間的豐富度、新鮮感,以及生命力。
關於樓梯,他說:
樓梯是聚落中聯繫不同空間層面的扭帶。帶你從一個空間層面(一種狀態)轉到另一種。聚落中的樓梯和大台階不僅對空間起了切割的作用,而且營造出強烈的街道空間蒙太奇效應。許多部落中喜歡將室外樓梯作重複地使用,讓整體內部空間產生強烈的韻律和節奏。。。
王昀是近幾年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他的建築觀充分體現在建築實踐中,風靡了無數建築迷,名聲斐然。他窮十年的光陰走遍世界各角落,傾心於聚落觀察研究,並利用空間學觀點,深刻探究了人與空間的奇妙互動,想像力十足。本書展示的,不只是一場精彩的聚落巡禮,一個建築師對人本觀點熱烈的回應,更是對時下讀者一窩瘋崇拜英雄建築師,一味鑽研所謂風格和型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風潮進行反思。他鼓勵有意從事建築的人應開拓視野,跳脫建築學窠臼,而從人的角度來對聚落進行考察,如此才能體會到人的存在與價值,也更能從中得到啟發,而這也是進行聚落調查的終極意義。
作者簡介:
王昀
北京「方體空間工作室」創辦人、現職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昀,是近幾年頻頻代表中國躍上國際舞台的建築師之一,於1998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博士學位,師承研究世界聚落而出名的設計大師原廣司。他將東大學求學期間周遊世界、研究人類聚落的心得形諸文字,精闢分析聚落的形成、建築樣貌、人與空間的互動,旁及社會與人文交織的文化層面及集體意識的風景,鮮明反映了大陸新一代建築師在面對歐美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下,除了不盲從跟隨新思潮,更反思傳統,在理論與實務上獨出蹊徑闖出一條路的豐碩成果。
現任
北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方體空間」(Atelier Fronti)主持建築師,並擔任《建築師》與《華中建築》雜誌編委。曾出版《傳統聚落結構中的空間概念》、《空間的界限》、《從風景到風景》、《一座房子的哲學觀》、《空談空間》、《空間穿越》等著作,並於國內外雜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學經歷
一九八五年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畢業
一九九五年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碩士畢業
一九九九年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博士畢業
獲獎紀錄
建築設計競賽獲獎經歷
一九九三年 日本《新建築》第二十回日新工業建築設計競賽二等獎
一九九四年 日本《新建築》第四回S×L建築設計競賽一等獎
主要建築作品
善美辦公樓門廳增建、六十平米極小城市、石景山財政局培訓中心、住宅A+B、廬師山莊、百子灣中學校、百子灣幼兒園、玻璃廠辦公樓、西溪濕地「離散式會所」等。
參展經驗
二○○四年 狀態:中國青年建築師八人展
二○○四年 首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
二○○六年 第二屆中國國際建築藝術雙年展
二○○九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心造:中國當代建築前沿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專業推薦
夏鑄九 台灣大學城鄉所所長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兼所長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夏鑄九 台灣大學城鄉所所長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兼所長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章節試閱
緣起
上世紀八○年代初正是我讀大學的時期,那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當閉鎖了幾十年的國門朝世界開啟時,眼前所呈現的繽紛景象令人無所適從。在「國力強大,建築也必然強大」的信念驅使下,我們將眼光聚焦在美國。
那時是一九八一年底,不少在一九七○年代末赴美國考察的建築師們陸陸續續地回國,並帶回成千上萬張主題為國外建築的幻燈片。記得當時對我們建築系來說,倍受歡迎的活動,就是請那些外國建築師給我們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學生「拉洋片兒」。瞬間我們所有的觀念都被「洋片兒」洗腦,不時謹記著「高樓大廈就是現代化,就是我們未來的生活」。
然而, 這些建築是在怎樣的理論下完成的? 在視覺饕餮後的理性驅使下,一連串的疑問接踵而至。這時,一個稱為「後現代主義建築」(Postmodernism Architecture)的概念伴隨而來,它主張「現代主義建築」(Modernism Architecture)已成過去,世界已進入「後現代」了。於是我們被這個「後現代」理論搞得更加無所適從。我們太落後了,世界已經「後現代」了,我們該怎麼辦?所以我們必須疾起直追,趕上這個後現代的潮流。
所幸我們很快找到了出口,仔細研讀當時范裘力(Robert Venturi,1925)的理論,似乎很多是從傳統中找靈感,特別是那本《建築的矛盾性與複雜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的後現代經典著作,裡面居然還有一張在中國園林中所拍攝的圓形門的照片。
對!我們應該從中國傳統中尋找出路,用現代的材料來表現傳統的形式,或加入「文脈」和「符號」,就可以讓中國的建築現代化,趕上後現代的潮流。於是,從傳統中尋找「文脈」和「符號」,就成為當時建築師的「主攻」方向,而對於我們這些學生,向傳統學習自然地成為主流。
在向「文脈」和「符號」進行主攻的過程中,由於對於傳統建築的研究對象不同,事實上呈現出兩種趨勢。一種是從傳統的宮殿、廟宇、府邸和陵墓這些官制的、宏大的、正統的建築中去尋找形式與文脈,而另一種趨勢,則是從傳統民居中去尋找。記得當時有一本《浙江民居》(二○○七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重新出版)的研究著作,據說是五○年代的研究成果卻至八○年代才出版,由於前輩們的多年心血結晶。這本書一出版立即引起民居研究的熱潮。加上當時建築系的學生和老師並沒有更多新建築可以「參觀」,於是「民居」便成為從那個時代乃至今天的一個「活的」,並能從中抽取多樣性文脈和符號的對象物。
然而縱觀這一系列「民居」研究的體系,我們發現學者儘管在關注民居或宮殿廟宇及陵墓,有著對象上的不同,但其實研究的根基和期待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關注「個體」、關注村落中大宅院和有錢人的「好房子」。這一視點和立場正是受正統建築史的研究視點的影響,希望在民間體系中尋找出民間的「官制」建築。其結果也就是,我們仍將觀察的視點放在個體建築上,力圖在村落中尋找村落中的宮殿和府邸廟宇。儘管所有這些個體建築均隸屬於一個群體之中,但由於我們長年受到正統建築史的薰陶,所以容易對群體的特徵視而不見,仍然力圖從單一的對象物中尋找出材料、作法以及形式上的內容。
自八○年代末開始,一股新的「解構」風潮出現,「後現代」被迅速送入墳墓。我們曾經狂熱地追隨並試圖超越的風潮,突然之間喪失了生命與魅力。
而我們這些剛畢業不久,自認已找到些世界建築發展方向的建築系學生,又重新被送上了思想的迷途。此間「符號」、「文脈」的意義已不再像幾年前那麼重要和榮耀,甚至顯得有些老土;反而是如何將結構拆散和分裂,成為大家工作和學習的重點。這種突變對我們這些在努力摸索「後現代」脈搏的學生而言,無疑的再度感到混亂。記得那時雜誌上出現的很多建築,已經是一個我看不懂的東西了。然而建築究竟是什麼?建築僅僅是一個「風格」的遊戲,還是一種生活的容器?作為建築師應該如何設計建築?建築師與其所設計的建築之間究竟又有怎樣的關聯?帶著諸多迷茫及對於建築的不解,我開始了近十年的聚落之旅。
聚落和聚落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對於聚落的興趣最初還是緣於學生時代對民居的思考。記得畢業設計時,我曾經走訪雲南的一些村落,那時便感到村落中有一種生活,比起那些「人去樓空」的宮殿、已成為博物館的府邸,或已成為陰宅的陵墓,聚落是活生生的,建築與生活在裡面的人是有關聯並相互照應、互為一體的,而宮殿府邸則如同沒有生命的蠟像。同時我也發現,聚落的魅力並非來自其中的某棟房子,因為聚落中所有房子集合起來所形成的整體關係,遠比單一的民居更有意義。由於以往我們的研究多以民居個體為著眼點,為了分辨群體和個體在關係上的不同,我們將「聚落」—這個更能體現人們某種生活聚合狀態的概念—加以引進,以區別以往作為突出個體的「民居」概念的思考。
聚落與我們以往認知的村落,看似沒有多大區別,但實際上從定義及內涵上來理解,其指涉的卻不僅是村落。如前所述,所謂聚落,指的是人類聚集生活的一個集合體。因此聚落概念的外延實際上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村落,也就是那種小的鄉村,還有一部分—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城市。村落是我們「昨天的人類聚集生活的集合體」,而城市則是我們「今日人類聚集生活的集合體」。如果從這點來看,那麼相對於「今天的城市」,聚落可以說是「昨日的城市」。
然而昨日和今日的城市又有哪些差別?從一個最為本質的角度來說,今天的城市多半是在法律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是以某些眾多的人在聚集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共性特徵,並通過法律的形式來約束和造就的;而村落則是依村落使用者的自身要求「自發」地建設而成。這兩個部分的共通點,就是兩者都是由人類居住的群體,並依據相互關係所產生的形態,它們共同構成了「聚落」這樣的一個概念。有所不同的是,村落是自發的,而城市則是被制定的。儘管城市的早期形態有時也是以自發的情形居多,並在後期逐步為法律所建制,但現代的城市從大的範圍上看,往往還是以人為的規劃產生為主。
我們在這裡所談到的「聚落」,儘管它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但是具體落實到我們的現實中時,由於聚落外延所包含的「城市」的部分出現了「城市研究」的分野,於是聚落研究所指的「聚落」這個概念,就變得非常窄小。這裡的聚落,實際上是指那些自然形成的人類共同聚居集合體,而我們之所以會著眼於「昨日的城市」—聚落—而非今日的城市,是因為聚落本身保留了一種相對穩定的形態,處於一個不活躍期,這點對我們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在觀察一個人類聚集的場所時,若要研究那裡的生活狀態,是以一個動態的生活狀態為研究對象,還是以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狀態為研究對象,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點是不同的。
而聚落中所呈現的「狀態」,實際上是聚落生活中的人在一種「無意識」的經驗下完成的,不管是街道的寬度、房間的佈局和尺度,都體現了人的本能表現和需求。例如在現存的聚落中,你會發現很多人共同生活,並參與當地的建築活動(即村落的營造活動),都是出於自發性的本能,而不是建築師事先為他們設計好、規劃好的。而現在的城市則帶有某種偶然性,並具備大量規劃性的產物,因為城市有法規約束,是受人為限制而形成的東西,其中有多少人「本能」的東西,實在值得思考。反觀聚落的形成卻很少有人為限制,它們往往是一種自然的、沒有規則的狀態,即沒有所謂人為的規定,完全是靠居民自身的需要、約定俗成而形成的。甚至住居大小和規模也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和對空間的支配感,以及自己的家庭人口等因素來考量的。因此,今天在建築逐漸地脫離了人的本能需求,而趨向「視覺化」和「表演化」的現實情況下,聚落本身或許能給我們更多的「本質」層面的啟示。
為什麼研究聚落
世界各地的聚落形態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有的時候甚至兩個僅僅距離十分鐘路程的聚落,其形態就有可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呢?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保存完好的聚落一定是處於交通和資訊不發達的地方,一定是「很難去」的地方,因為很好到達的地方也許有特殊形態的聚落,但那往往也是被「保護」的結果,而不是自然生存的結果。所以,聚落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地域和文化的鮮明特徵,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只有在比較封閉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夠形成特殊性的文化。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荷蘭是中立國,周圍的國家都被戰火波及,事實上這個中立也是被戰爭下包圍的中立。由於與周圍國家和地域之間的交流受到影響,在一個相對閉鎖的情形之下而產生了「風格派」的藝術。這種藝術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封閉所造成的一種文化在國家內部的發酵。再比如中國,在六○年代至七○年代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由於封閉產生了特有的文化—文革文化,至今人們還在研究這種特定的文化現象。
現在的中國伴隨著國際化的趨勢,表面上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逐漸走向趨同。然而世界無論怎樣走向趨同,其內部其實如同聚落一樣,存在著一種微差,這種微差是構成現代社會和未來世界的一個非常具啟發意義的東西。因為追求特質必然要封鎖交流,而當全球化思潮來襲的強迫交流下,文化的微差就是這個大同中的不同,學會從大同中發現微差,需要現代人的智慧。從聚落的角度來說明便更容易理解以上的觀念。比如你會發現在雲南這個地方的聚落非常豐富而有魅力,因為這裡山勢地形複雜,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交通困難,因此每個區域都相對獨立和穩定,不同的民族反而能維持一個較獨立的生活區域,這與平原上所產生的文化完全不同。所以即使到了現代,你仍然能在雲南看到不同的民族生活和聚落,這是歷史上曾經的封閉與穩定造成的。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相同地域的人會採用相同材料,建造出相似造型的建築,卻組織出不同生活的作法。例如,你可能會看到傣族的房子、愛尼族的房子、基諾族的房子,比較一下愛尼族和基諾族的房子,表面上你不會覺得這兩個民族的房子造型上有何不同,但經過仔細觀察,房子內的空間佈局及其住宅在整個聚落中所處的位置,實際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愛尼族聚落的整體佈局是沿地形的等高線方向排列,而基諾族住宅卻依傍著直通山頂道路的兩側排列。所以儘管兩個民族處在同一地域中,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使用了類似的建材,似乎蓋出了具相似性的房子,但從最根本的生活及文化角度來看,這種相似中卻存在著非常大的微差。這一點體會對我們今天的建築設計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在全世界的材料、作法和工序都逐漸趨同的現實條件下,如何體現不同的生活,或說如何體現「微差」是很重要的功課,而這些聚落所呈現出的狀態,給了我們多方的啟示。
以往我們對聚落的觀察,往往局限於地域的概念,聚落研究的範圍也常以中國、印度、地中海地區、非洲等區域來劃分,比如認為四合院只有北京才有,院落式的住宅形式只有中國才有︙︙等諸如此類封閉的研究視點下的理解,然而實際通過世界範圍的聚落調查發現,西班牙的住居也同樣採用院落式的居住系統;而窯洞並非只有中國才有,還出現在西班牙南部。這說明了同種居住狀態,可以分佈於世界上其他地方,而這種很強的類似性也表明,人類在面對自然而選擇生存空間時,正如同蜜蜂築巢般,除了具有某種本能性特徵外,在實際解決生活問題時所採取的手段,也具有類似性。從這點出發來進一步推想,如果世界上的人們在解決生活困難時,都採用相似的技術和材料,那麼一個不同於封閉時代的新風景,就可能由此展開。
另外,雖然聚落本身是地域性的產物,但當我們就整個世界聚落的地域性進行觀察後發現,不同地域的聚落所形成的多種形態,會在我們觀察者的頭腦中形成一種「世界風景」。而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也清楚意識到,以往我們常常提及所謂「東方」和「西方」的概念並不存在,那種以所謂西方教堂來比對中國寺廟而得來的優劣概念也不復存在。當我們的視點從那些作為「視覺性」建築而存在的宮殿、廟宇及陵墓回歸到因應人類基本需求而產生的聚落時,才發現根本沒有西方聚落、中國聚落或非洲聚落之分,其間也無文化高下或優劣之分,存在的只有人類在面對大自然創建家園時運用智慧的不同,
或說為解決與自然相對抗時所採取的手段不同(例如人類所處的地點不同,所以能夠採集到的應用材料也不同)。
世界各地聚落中所呈現的建築形式具有非常豐富的多樣性,這是因為人們所處地域狀態不同,造成人們在解決生活問題時也產生了差異。因此,身為建築師,不能單純從形式上看待聚落,而應從理解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關係,或人類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範例,來對聚落進行研究,這或許對日後的設計有所啟發。
聚落確實與我們今天的生活,特別是現代化的生活距離得越來越遠,而正逐漸地成為昨日的遺產,但是這個「昨日的城市」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卻能提供指標性的啟示。當我們研究聚落時,如果只把聚落當成一個村子來看待,當成與現代城市不同的場所來看待,當成懷舊和釋放鄉愁情緒的場所來看待,或許能夠獲得一種情緒上的愉悅、滿足或惆悵。但若從一個更理智和整體的角度來觀察,便能獲得更多對於今天具有啟示性的元素。聚落是昨日的城市,舊的東西往往就是新的。如果我們能夠從辯證的角度去觀察聚落,從聚落中發現具有現代意義的特徵,或從中挖掘豐富的內涵作為我們日後在進行建
築和城市設計的養分來看待,便能找到聚落研究的意義。
聚落研究與民居研究的區別
前面的討論實際上已涉及這個議題,但在這裡有必要再進一步說明。在我看來,聚落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對存在於聚落中的物及人的觀察,以完成對其生活狀態的理解。
身處不同聚落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感覺,並不僅僅因為某個房子的造型讓你產生了不同的感覺,而是生活在房子中的人,他們的生活經驗轉化到房子上之後造成造訪者不同的觀感。房子在這個層次上來理解,就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媒介物的存在,因為通過房子,你應該進一步瞭解那裡的民族、居民的文化,以及生活狀態。只有意識到這點時,聚落研究才會產生意義。從這層意義上講,聚落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個「直觀」的過程。這裡我所謂的「直觀」,並不是指調查者一定要分析出很多聚落中所謂的人文或歷史意義,而是必須以一個建築師,或說以將來準備從事建築設計的人的視點來對聚落進行觀察。這種觀察之所以不同於歷史學家或人類學家,就在於建築師在觀察聚落時,是從空間的角度及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作為出發點,而這正是我們進行聚落研究的本質和最終目的。
通過聚落研究來瞭解和體會到聚落中的人的存在和價值,以及認知到不同房子和不同背景下的人存在狀態的不同,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實際上,聚落中的房子是人的另一件外衣,是人的顯現物。也就是說,當你遠看一個聚落時,每個房子與房子間的關係,其實就是聚落中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表現;而聚落中的房子,是人的外殼。如果我們設想,當這個顯性的外殼不見時,置身於聚落中一個個的居民,便是以一組組家庭的方式,分佈在一個空曠的荒野上。在這種情形下,房子本身便喪失了意義,真正的聚落呈現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房子是遮蔽這些居民身體的外衣,人的身體與房子之間所存在的密切關聯性正是聚落的特徵。
緣起上世紀八○年代初正是我讀大學的時期,那時中國改革開放不久,當閉鎖了幾十年的國門朝世界開啟時,眼前所呈現的繽紛景象令人無所適從。在「國力強大,建築也必然強大」的信念驅使下,我們將眼光聚焦在美國。那時是一九八一年底,不少在一九七○年代末赴美國考察的建築師們陸陸續續地回國,並帶回成千上萬張主題為國外建築的幻燈片。記得當時對我們建築系來說,倍受歡迎的活動,就是請那些外國建築師給我們這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學生「拉洋片兒」。瞬間我們所有的觀念都被「洋片兒」洗腦,不時謹記著「高樓大廈就是現代化,就是我們未來的...
作者序
向世界聚落學習
序
聚落是由人類聚合而形成最基本的生活環境,呈現著人類最基本的生活狀
態,而其建造的過程,則展示了人類生存的本能和源於這種本能而適應環境的
過程。換句話說,人類構築聚落以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基本問題,而聚落也抒發
了人類的本能欲望。聚落從來沒有在正統的建築史上出現過,因為聚落本身既
不輝煌,也沒有「尊貴」的主人,更不存在著會隨時代而變遷、所謂適合或表
現統治者趣味的風格。有些聚落的風格延續了千年,而時至今日卻依然適應著
人的生活。
聚落不是「視覺性」的,而是「身體性」的。它們的存在是在「得體」與
「合適」的基礎上作的平衡判斷,所以也不存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差異或風格
上的不同,只代表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人類解決生存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智慧,
而這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建築設計仍然富有啟發性的教育意義。
正當整個視覺世界和思維都被捲入「巴洛克」狀態的現今此刻,在聚落中
慢慢地散步,體驗空間,並思考建築的基本問題,是我寫就這本書的初衷。
王昀二○○九年六月六日於北京大學祿島
向世界聚落學習
序
聚落是由人類聚合而形成最基本的生活環境,呈現著人類最基本的生活狀
態,而其建造的過程,則展示了人類生存的本能和源於這種本能而適應環境的
過程。換句話說,人類構築聚落以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基本問題,而聚落也抒發
了人類的本能欲望。聚落從來沒有在正統的建築史上出現過,因為聚落本身既
不輝煌,也沒有「尊貴」的主人,更不存在著會隨時代而變遷、所謂適合或表
現統治者趣味的風格。有些聚落的風格延續了千年,而時至今日卻依然適應著
人的生活。
聚落不是「視覺性」的,而是「身體性」的。它們的存在是...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思考
1.為什麼關注聚落
2.兩種不同的建築史
3.聚落的風景與居民的共同幻想
4.人與聚落
聚落中的人體尺度/ 聚落是人的空間概念的體現
第二章 聚落空間中的現代性的表象
1.迷路 2.梯段 3.廣場 4.幾何學 5.塔
6.重複 7.光、孔、氣 8.色彩、裝飾、擺飾
9.地形 10.封閉的構造
第三章 聚落散步中的思考
作為調查者和設計師雙重身份的散步
聚落風景的解讀與風景的投射
關於人的身體與聚落的調查
關於經驗與判斷
自序
第一章 思考
1.為什麼關注聚落
2.兩種不同的建築史
3.聚落的風景與居民的共同幻想
4.人與聚落
聚落中的人體尺度/ 聚落是人的空間概念的體現
第二章 聚落空間中的現代性的表象
1.迷路 2.梯段 3.廣場 4.幾何學 5.塔
6.重複 7.光、孔、氣 8.色彩、裝飾、擺飾
9.地形 10.封閉的構造
第三章 聚落散步中的思考
作為調查者和設計師雙重身份的散步
聚落風景的解讀與風景的投射
關於人的身體與聚落的調查
關於經驗與判斷
商品資料
出版社:積木文化出版日期:2010-04-20ISBN/ISSN:978986659545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