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各級學校推薦書目!
◆紐約時報暢銷書,引起全美討論關注熱潮!
等到校園霸凌、槍擊或自殺發生已經太晚了!
情感表達能力,是我們能給男孩們最好的禮物。
一個十六歲的男孩殺死了五名家庭成員後,他的祖母卻說:
「他跟其他同年齡的男孩一樣……他很安靜,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自己房間裡。」
一個十五歲的學生持槍自戕後,他飽受驚嚇的老師回憶說:
「他獨來獨往,常悶悶不樂,但跟其他同年紀的孩子沒兩樣。」
男孩們情感表達能力的不足隨處可見!如何看出孩子身上的警告信號?
丹.金德倫與麥可.湯普森博士是兩位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男孩心理相關問題超過三十五年,並將這些經驗透過《該隱的封印》一書與讀者分享。
他們所揭示的是一個憂傷男孩的國度,說明男孩子是憂傷、害怕、憤怒與沉默的。統計數據也揭露了警訊,數字告訴我們,許多男孩暴露在自殺、酒精、吸毒、暴力與孤獨的風險。金德倫與湯普森博士試著要為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找答案,這個問題就是:男孩子需要而又無法獲得的是什麼?
丹.金德倫與麥可.湯普森博士找出了讓男孩們承受這些壓力的重要關鍵:我們的社會告訴男孩們,要表現得很「酷」,要作大男人,要咬緊牙關撐下去。他們兩位揚棄傳統「母親的責備」、「男孩生物學」與「睪丸酮素」等解釋男孩行為的過氣理論,強調男孩子的行為肇因於接受了具破壞性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書中所說男孩的錯誤情感教育。
藉由動人心弦的案例研究與先驅的學術研究,《該隱的封印》一書明白指出,男孩子被有系統地帶離情感生活,帶離的力量有兩種:一是成人,另外一種則來自於男孩同儕的「殘酷文化」,在殘酷文化中的男孩子很少被鼓勵,少有機會發展出熱情、敏感與溫暖等特質。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仍有許多可以努力的地方,防止讓這些慘事發生在男孩身上。金德倫與湯普森博士指出,情緒表達能力是我們能給男孩們最珍貴的禮物,並要為人父母者體認,如果我們為男孩設下太高的標準,他們將要付出何等的代價。同時,兩位作者也找出男孩們在學校所遭遇的情緒以及社交挑戰,指出父母可以協助男孩培育情緒知覺與同理心,讓男孩在面對青年時期的社會壓力時,也能夠游刃有餘。
《該隱的封印》一書筆觸有力、感受深刻,足以改變我們看待男孩的眼光與協助男孩的方式,讓他們變成快樂而充實的年輕人。
作者簡介:
麥可.湯普森 Michael Thompson
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專授關於男孩發展的問題,並在全美各地推動由父母、老師以及學生一同參與的問題解決工作小組。他是位學校樂於諮詢的心理顧問,目前也在波士頓一所獨立男校任職。
丹.金德倫
金德倫博士為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已於該校任教近二十年,教授兒童心理學與行為研究。金德倫博士是一位先驅的研究者,本身也從事男孩與家庭的心理治療,十餘年來,他一直擔任波士頓地區一所獨立學校的男童心理諮商顧問。他參與寫作的《該隱的封印》”Raising Cain”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目前與妻子及兩個女兒定居波士頓。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不該走的路:男孩與其內在生活的疏離
盧克,十三歲,站在辦公室門口,反覆思索到底要把棒球帽戴著,還是脫掉好。他最後把帽子一把抓了下來,走進辦公室,這是學校心理諮詢辦公室。
「盧克,請進。你就坐那張大椅子吧!」
一張過大的、古老的、棕色的皮沙發靜靜地擺在辦公室一角,剎時使得學校裡最偉大的運動員變得渺小許多。有些男孩選擇將身子整個陷在沙發裡,看起來像是希望能與探查的眼光保持一些距離;有些則斜坐在一旁,很明顯地對於被叫進這間辦公室顯得非常不安。不管在學校裡或是私人辦公室,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總不時看到類似的肢體語言。男孩們貼近情緒時總是帶有一些不自在,他們寧願選擇將自己深深地藏起,或是在一旁冷眼旁觀自己的情緒,因為「感覺」讓他們深受威脅,像是要滅頂。
盧克是一個所謂的「乖孩子」,在學校的樂隊擔任鼓手,功課中上,但目前有退步的現象。在學校裡,他不是鋒頭很健的人物,但是他有自己的朋友。他也不是那些帶頭鬧事群中的一員,相反的,總是離他們遠遠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到這裡報到?過去幾個月以來,盧克在與父親相處時變得尖酸、抑鬱,並經常發生爭辯。幾天前,由於考慮到盧克的成績一直退步,盧克的父母禁止他參加放學後的課外活動,盧克為此大發了一頓脾氣,像是暴風雨一樣搗亂整個房間,重重地摔上了房門,並不停地踢著牆壁。他的母親嚇呆了,父親氣得臉色發青,但他們決定不去管他,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第二天一早父親就上班去了,盧克因為頭痛,向學校請了一天假。盧克的母親很擔心,特地打了個電話到學校,想知道到底盧克怎麼了,而盧克的導師建議他到諮詢室來。
現在,我們都坐下來了,盧克看來既緊張又憤怒,他不想談論發生的事情,尤其是他自己的感覺。他往後移,斜坐一旁,盡量將自己的距離拉遠;他所發出試圖保持距離的信號非常明顯。
學校功課退步,在家中表現出敵意(特別是那天突如其來的爆發),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警訊,但盧克並不以為然。「我很好。」他說,帶有反抗的敵意。對於被送到這裡,盧克的眼裡充滿了憤怒。
在我們開始交談後,話題漸漸帶入他的日常生活,關於他的學業表現、音樂愛好、朋友與家庭等等。他的答案非常簡短、謹慎,甚至是非常吝嗇的。盧克常常用聳肩作為回答,並強烈地表現出避免對話更深入的企圖。對於近來的表現,盧克沒有任何解釋。雖然,他不得已地同意說出感覺可能會好一些,但總是閃避。「我只要再用功一點就好了。」他這樣說,把重點拉到分數上。「我不需要協助,我沒有瘋!我的父母才有問題。」
而我們在此要討論的是盧克自己的感覺。對於家庭與學校,他一向是用率直、敷衍的態度去面對。盧克有一個姊姊讀八年級,人不太聰明;哥哥是個混蛋。他的父親是個生意人,在家的時間不長,每天早出晚歸;母親當他是個小男孩,總是不斷地拿些小事來煩他。而且,雖然盧克在學校裡有朋友,也有一些老師喜歡他,但整體而言,學校是一個很無趣的地方。
「說說那天晚上的事吧!就是你發脾氣、踢打牆壁那天。你一定很生氣自己發那麼大的脾氣吧?」
盧克看起來很奇怪,甚至是有一點驚嚇的表情。他還是一樣地聳聳肩。
「你看起來很難過。你覺得很不好過嗎?」
他很快地低頭,看著地板,接著,他的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很明顯的,他受傷了,但他仍然用強悍的聲音武裝起來,告訴我們:「我不知道。或許吧!我想。」
「來,看看我們能不能找出來什麼原因讓你不好過。」
**
每一個有麻煩的男孩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們的故事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情感上的忽略與疏離。每天,我們都試著與像盧克這樣的男孩溝通,他們不擅於使用精巧的感情語言,也無法表達出情感的複雜性對他們所造成的威脅。當我們希望他們打開心房時,大部份的孩子和盧克一樣,所採取的都是「對抗或逃離」的反應。看過許多因家庭不合而受傷的孩子,他們所體驗的情緒,不是排山倒海的憤怒,就是被激怒到希望所有人都「給我滾得遠遠的!」由於為了學業問題感到羞辱或被批評所刺傷,許多孩子都選擇逃離感覺。
男孩的世界是充滿衝突的。父母常不知如何找出最佳的辦法,來協助這些男孩。一個母親問起,要如何才能給八歲大的兒子提供最好的建議;如果她的建議是以「說」的形式、而不是具體的方式來表達時,只會引起他的嘲弄以及他同儕的羞辱。另一個母親,則想了解當她的十一歲男孩拒絕溝通時,她要如何打開對話的空間。「現在家裡每一個人都在爭辯,吵架多於對話。即使我知道他有事煩心,但他不肯告訴我他的感覺,就像我丈夫一樣!」另外一位父親問,當他的青春期男孩「不聽話」或是公開挑釁時,要如何協助他?
當一個男孩覺得他需要從情境中抽離時,同時,他也渴望溝通,這就是情感分歧的開端。在溝通的需要與自主的需求之間苦苦掙扎,使男孩在成長的經歷中很難去表達需求。而在不考慮年紀的狀況下,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上大部份的男性都沒能準備好成為一個情感健全的成人。在區隔男性與女性的情感表達方式上,不論先天的影響有多大,環境的因素影響更大;一個鼓勵女孩、阻礙男孩發展情感的文化會加重性別的歧異。刻板印象中,男性是堅強的,這阻止了男孩承認本身的情緒,也妨礙了男孩的情感發展。對於這樣一個引導男孩遠離自我內心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男孩的錯誤情感教育(emotional miseducation of boys)。這是一種訓練,使男孩們遠離健康的溝通、情感的認知及表達。即使是年紀很小的男孩,因為學習快速,也深受影響;舉例來說,他必須將害怕的感覺隱藏起來,以沉默對之。在有限的情感模式下,小男孩必須學著去應付生活中的衝突、分歧以及變化。如果你的工具箱中只有一把槌子,只要機器運作情況良好,或是所有維修工作只是敲敲打打,一切都不會有問題,但一旦工作變得更複雜,就可以清楚看出限制了。
●情感表達能力:教育與無知
如果問一個男孩:「什麼原因讓你有這種感覺?」他多半不知如何反應,而只是談他做過什麼,或是計畫要為問題做什麼。許多男孩無法使用如悲傷、憤怒或是羞愧等描述情感的字眼。在我們的工作內容中,有一大部份是在協助男孩與男人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並發展出情感語言。一開始,我們協助他們釐清自己的感覺,並承認感覺、說明感覺,以及找出這些感覺從何而來。我們試著教導他們情感的表達方式,建立探知與了解情緒的能力,包括對自我與他人。
這個過程聽起來像是閱讀訓練。一開始,我們教字母跟發音,之後才教片語跟造句。一旦我們開始了解、並喜歡較複雜的思考時,就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與人進行溝通。最後,閱讀能力為我們開展更寬廣的視野,超脫我們個人自身、經驗與想法的限制。
同樣的,學習語言表達方式也包含認知、觀察與感覺情緒,之後利用這些習得的技巧,使我們更了解自己與他人。我們學習欣賞情緒的複雜性,這可以增進我們的能力與人際關係,同時,加強我們與外界的連結,豐富我們的生命。
在發展情感表達能力時,首先,必須要先能區辨情緒、說出情緒;第二,要體認情緒的內容,以及它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或是肢體語言。第三,要了解產生某種情緒狀態的情境或是反應哻;也就是說,要將失落與悲傷、沮喪與憤怒、威脅與驕傲、或是自我尊嚴與恐懼相連。在我們進行家庭訪談的經驗發現,許多女孩在早期就被鼓勵發展情感的表達能力,被鼓勵盡量表達自己的感覺,並對別人的感覺做出回應。大部份的男孩並沒有這種機會,在年紀很小時,他們所表現出的情感表達就是忽略他人,不管是在家、在學校或是在遊戲場。母親常會被小男孩所表現出的暴怒所震驚,在四歲或五歲時,這些小男孩就會當著母親的面大吼大叫、直呼母親的名字,或是毆打母親。
大家最常抱怨的男孩行為是「一點都不在乎別人」,從一些資深教師的口中,我們聽過太多次,他們總是這樣描述班上那些易怒的、吵鬧的男孩們。對於類似的行為,我們常用的解釋是無傷的「不成熟」,聽起來好像是總有一天他們會自動成熟,轉化男孩的情感生活。如果採取這種忽略與迴避自覺的態度,對於男孩而言並無益處。男孩情感的忽略無疑地會影響他人,但他們自己也會受傷,必須以自己作為代價。由於缺乏情感教育,男孩們在青春期遇到壓力或是遇到殘酷的同儕文化時,他所能習得與採取的反應──他也知道這是社會普遍認同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男人」的方式,包括憤怒、激動以及情緒的抽離。
當我們開始工作、討論關於男孩的感情時,我們絕大部份的任務,是說服那些帶著懷疑的父母與教育工作者,告知他們我們從治療經驗裡所探究出的事實:男孩們的苦苦掙扎,是因為我們的文化一直從事著破壞情緒的訓練,並將這些訓練強加諸於男孩身上;許多男孩面臨危機,極需要協助。或許,因為男性在社會中總是享有權力與權利,男孩被視為理所當然會是未來的成功者,而幼年時期所遭受的問題微不足道。這種態度假設每一個男孩都是自尊的、自信的、成功的,沒有情感與需求。人們經常看到的男孩形象,是他們充滿力量的樣子,經常忽略許多顯示男孩們已經受傷的證據。
統計數字所提供的是粗略的印象。約有九十五%的少年殺人犯是男孩,在少年法庭中每五個罪犯中有四個是男孩;在十個煙毒犯或是因酒鬧事的青少年中,有九個是男孩。在青春期的中、後期的男孩中,自殺是第二大主要死因(意外死亡與被殺分居第一、三位)。在試圖自殺者中,成功的大部份是男孩。與同齡的女孩相較,十五歲男孩自殺率多出七倍。
雖然謀殺是一種非常極端的男性作風,大部份的男孩即使感到憤怒或痛苦,也不會輕易殺戮。大部份的男孩,是安安靜靜承受情緒折磨的學生。他們需要父母與同儕的愛、接納與讚賞,他們奮力地尋找自尊;他們容易衝動,而且被他們所不了解、所不知道的情緒引導行為。男孩們經常以殘酷地對待其他人或女孩,來學習忽略情緒。他們內在的風暴會表現在學業成績不佳、沮喪、藥物上癮、酒癮、混亂的關係,甚至是犯罪上。
在一個中學為父母舉辦的指導會上,校長要求為人父母者扮演積極的角色,盡量不要鼓勵女孩們之間結黨結派、或是在社交活動上競爭。相反的,在為男孩所舉辦的指導會上,校長卻豎起了大拇指說:「我們不擔心這個年紀的男孩,因為他們充滿彈性與力量,足以應付一切。他們可能玩瘋了,在河邊的微風中互相推擠嬉鬧,但也就只有這樣了。他們不會產生怨恨或嫉妒。」
但是,男孩們同樣地在失敗與拒絕的情緒中掙扎,就像女孩們所遭遇的一般;只是,當他們不能再承受苦痛的時候,男孩們會展開行動。不管在任何年紀,男孩常被迫從有意義的關係中抽離,因而錯過了情感成長的重要時機。許多因素使我們必須關心男孩的情緒發展,因為一個困惑的男孩會長成一個憤怒、情感上孤立的少年。可以預期的,他會變成一個孤獨的中年男子,不斷承受沮喪的風險。
為什麼男孩需要學習情感的表達?答案很清楚。一個男孩學會情感語言後,才能擴展能力,更清楚地表現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只有憤怒與激進等有限的選擇。他們需要在家裡與學校練習,並受到鼓勵使用情感語言,就像他們在發展良知、道德觀時一般。對於情感上的連結,男孩的需要並不比女孩來得少。終其一生,特別是在青春期,他們需要親密、支持的關係,使他們可以免於成為混亂、沮喪情緒的犧牲者。最重要的是,一個男孩需要一個具備豐富情緒生活的男性,作為他的角色模範(role model)。從父親或是其他的男性的身上,他必須學得感情表達的方法,就像他在母親與其他女性身上習得的一般;將來,他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感情生活與語言,並以男性的身分進行溝通。他必須要看到、並且相信,在男性的生命中,情緒的確占有一席之地。
丹與馬利歐、羅比、傑克和其他朋友
我坐在一個小房間裡,跟八個七年級的男孩一起。他們唯一相似的地方是年紀,各人有不同的特色。其中的一位名叫馬利歐,個子很高,身材發育得很好,看來青春期發展得不錯。他的頭髮又直又黑,剪成噴射狀,有幾撮垂在額頭上。在我年輕的時候,這種髮型一定會被人當作是剪壞了,但對馬利歐而言,這是流行的象徵。相較之下,他的朋友傑克看起來就像個孩子。傑克有一頭柔軟、漂亮的金髮,藍色的眼睛活靈活現,看起來特別的天真無辜。傑克牙尖嘴利,一副很聰明的樣子,在團體中居於主導地位。馬利歐經常與傑克競爭,要搶下他的寶座,卻經常變成了傑克的侍從。第三個男孩叫羅比,他的經驗是今天討論的重心,他帶了一個背包,就放在傑克與馬利歐之間。羅比看起來有點胖,不像其他男孩那麼喜歡運動,但是事實上除了馬利歐之外,他比誰都高。他的頭髮是棕色的,髮型看起來是漫不經心、隨機剪的,而他的衣服看起來像是昨晚穿著睡覺的衣服。
這些男孩聚在一起,並不是為了要進行團體治療,至少不是傳統意義的治療。他們之中,沒有一個被診斷出有特殊的情緒問題,也沒有誰是特別惡劣、家境貧窮或是麻煩學生,成績也都還不錯。事實上,他們沒有一點不尋常,而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在這兒的原因。他們代表各班,由校長挑選,來跟我談一般關於「惡意嘲弄」(cruel testing)的問題。在這個學校中經常發生,看來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
在這碼戲中,他們每一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傑克經常是發動攻擊的人,如果他找到了別人的瑕疵或缺點,無論真實或想像,他都會直接說出並變成綽號,一有機會就拿來取笑別人,並以此為樂。馬利歐經常助紂為虐,因為他的身材與傑克的機巧,使他們所向無敵。班上的男孩經常發現自己很難保持中立;有時候,他們是目標,有時,卻又變成加害者。這就像是在叢林裡討生活,只有強者才得以生存。羅比經常變成箭靶,有一天,當他在數學課上做不出習題時,他又成為嘲弄的目標。而羅比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並跑出教室。
我試著與他們討論嘲弄所帶來的傷害,一開始我直接先問羅比跟他的朋友爾司脫。
「嘲弄別人好玩嗎?」
羅比:「沒什麼不好啊!我經常笑爾司脫,他也會笑我,但我們仍是好朋友。」
「你們怎麼嘲笑對方的呢?」
羅比:「我不知道。我常嘲笑他的鞋子(大家看看爾司脫那雙舊的不成樣的鞋,忍不住也笑了。顯然,他們對這個把戲非常熟悉。隨著大家的笑聲,羅比說得更起勁兒了。)你看,那麼舊了,而且他的鞋子還是家裡做的喔!他爸爸做給他的。他們全家都有自製的鞋子,包括他妹妹。」
「爾司脫,如果羅比像這樣笑你,你會很不舒服嗎?」
爾司脫:「我的鞋子才不是自製的呢!我很喜歡我的鞋。」
羅比:「對啊,你的鞋子看起來像是木製的。」
爾司脫:「金德倫博士,你知道羅比的媽媽每天都幫他帶起司三明治嗎?那是因為這是他家僅有的起司,而她就拿這個給他當午餐。他妹妹每天都吃麥當勞,但每天都把起司留給他。」
「好了。大家對這些有什麼感想?朋友之間這樣嘲弄彼此對嗎?」
傑克:「很好啊!只是好玩嘛!又沒有人真的介意。」
「什麼時候會變得過分?你怎麼知道你是否已經傷害別人了?怎樣是太過分了?」
接下來是一陣的沉默,他們彼此乾瞪著眼。雖然我知道這是比較好的狀況,但我對於這些孩子完全不知他們的言語或行動會產生什麼影響,感到非常驚訝。
「你們的嘲弄曾經傷害過別人嗎?」
有些男孩說是。
「那你怎樣才能分辨出已經傷害別人了?就拿羅比來說吧!那天大家都在教室裡,你們覺得如何?」
更多人沉默不語。他們沒有假裝看起來很酷或很堅強,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體會羅比的感覺,甚至,他們根本不覺得應該了解他的感覺。另一個在中間手足無措的男孩,朗狄,終於有了回應,而這個行為似乎讓他成為團體中最深沈的情緒思考者;但是他為自己的直覺似乎反應沒有任何的信心。他反問道:「當有人開始哭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太過分了嗎?」
「是的。但如果我們在有人開始哭泣之前就能停止,那不是更好嗎?難道一定要用眼淚,你才了解傷害別人了嗎?你還能從哪一方面知道別人不高興?」
仍舊沉默。或許,即使對於最常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學生而言,這個問題都太難了吧!他們顯得侷促不安,想要說些什麼來結束討論,但沒用,他們被困住了。
如果,這樣年紀的男孩還無法辨別字母或是閱讀能力低落,每一個成人都能意識到:這個孩子需要協助。但男孩們情感表達能力的不足隨處可見,直到發生戲劇性的轉變之前,都沒有人意識到!必須因為學校槍擊事件、酒醉駕車被捕獲自殺等事件發生後,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發現男孩們需要感情上的協助。對於成人而言,問題可能是:「那個男孩為什麼哭(為什麼跑開、或撞車、或殺人、或自殺)?這是因為我們不覺得有什麼事情不對勁,也無法理解他們可能受到了傷害。」
但是否有人想過,為什麼這麼多男孩的情感遭到剝奪或限制?他們如何能輕易遺忘別人的感覺?到底是什麼原因,使男孩無法進入感情的世界?
第一章不該走的路:男孩與其內在生活的疏離盧克,十三歲,站在辦公室門口,反覆思索到底要把棒球帽戴著,還是脫掉好。他最後把帽子一把抓了下來,走進辦公室,這是學校心理諮詢辦公室。「盧克,請進。你就坐那張大椅子吧!」一張過大的、古老的、棕色的皮沙發靜靜地擺在辦公室一角,剎時使得學校裡最偉大的運動員變得渺小許多。有些男孩選擇將身子整個陷在沙發裡,看起來像是希望能與探查的眼光保持一些距離;有些則斜坐在一旁,很明顯地對於被叫進這間辦公室顯得非常不安。不管在學校裡或是私人辦公室,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總不時看到類...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9-06-08ISBN/ISSN:97898664727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