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大春
定價:NT$ 240
優惠價:88 折,NT$ 211
已售完,補貨中
《我妹妹》是九O年代風靡台灣書市的《少年大頭春生活週記》續作,雖是續作,但整體風格迥異於張大春作品裡向來以男性為主的基調,透過家喻戶曉的角色少年大頭春寫其妹妹的故事,這本銷售突破十多萬本的暢銷書並非以逗趣搞笑贏得讀者,它深入處理少年的青春困擾,觸及少有的兩性問題。主角藉著觀看妹妹0歲到19歲的生命旅程,穿插對自己家庭父母關係的感受,思索自己(男性)對兩性問題的迷惘與坦承的悔悟。張大春透過本書給台灣的少年啟蒙書做了一次強大影響力的示範,通俗卻不落俗地寫出台灣高中到大學生世代青春的騷動與不安。更有人以台灣版的《麥田捕手》形容之,十多年來多次被中學老師選為新生必讀書單,因為性別議題,北一女等女校老師們更推崇有加。
近年寫作邁入成熟期的作者張大春當年捕捉青少年的內心,幽默怪誕,自成風格,一時引領風潮,十多年過去這本書不但仍趣味橫生,更讓人注意其主題的深刻,就像小說裡主角大頭春曾自道:男性的誠懇是如此艱難的啟蒙經驗;它可能來得很晚,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作者簡介:
張大春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任教輔大、文化等大學、亦曾製作主持電視讀書節目,現任電台主持人。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等。
名人推薦:
【附錄】旁觀我妹妹靈魂活著的謎 /陳美桂(北一女教師)
辛波絲卡有一首詩〈頌讚我妹妹〉:「我妹妹不寫詩/她絕不可能突然提筆寫詩」,就是這樣寫詩以及不寫詩的不同,詩人姊姊說:「在我妹妹書桌裡沒有舊的詩/在她手提包裡也沒有新的詩/而當我妹妹邀我共進晚餐/我知道她並沒有為我唸詩的打算/她不需稍試,即可做出絕佳的湯/她的咖啡不會濺到手稿上」。詩中頻頻出現的「我妹妹」三個字,原本口語地登不上「詩」之檯面,但那確是人人成長過程中最左鄰右舍的一句:「我妹妹如何如何」……。 小說家張大春《我妹妹》就更恣意、更不簡單了,除了以「我妹妹」為核心外,還有「我爺爺」、「我奶奶」、「我爸爸」、「我媽媽」,一家看似正常的人卻各個懷藏著「多事的靈魂」,敘事者二十七歲的年輕作家,就這樣直溯生命源頭地旁觀著「我妹妹」──一個活著的謎,書本封面中聚焦於「我妹妹」的一雙長腿,因為「我妹妹」說:「只有在這樣走走走走走的時候,我知道我活著。」
書中就是這樣連續五個「走」字的語態,表示「我妹妹」活著的一種樣式,她是被動醒覺的人,才華洋溢、隨心所欲、言詞犀利、眼神斜睨,在不斷「聽、聽、聽」的環境中,大膽質疑「有什麼意義?」的活著的人。敘述者「哥哥」透過一篇作文描繪一個正常的「我妹妹」:「她很漂亮、很聽話、很像一個公主」,她小時候的一切──裝扮、神情、聲調、態度,甚至模樣,儼然是一個哥哥心目中標準的「我妹妹」。然而,什麼是妹妹逐漸改變的關鍵?是高中的性別意識啟蒙嗎?還是更早在小學班上成為異端呢?是家庭中瀰漫著偽善的莊嚴氣氛?又或是日漸長大的騷動心緒?十八歲,未婚懷孕三個月的我妹妹,以健忘的逃避、懵然的笑容,成為另外一種難以理解的「活著的謎」。敘述者「哥哥」從妹妹出生開始,就一路好奇著、呵護著、探問著,關於這件當初因乖乖養病而被大人賜贈的「我的禮物」——一 個表情悲傷的妹妹。哥哥說:
「我妹妹悲傷過嗎?」、
「我妹妹還沒學會說話的那些時日裡她究竟想些什麼?感受些什麼?察覺些什麼?認識些什麼?」
「我妹妹的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那種嫣然的力氣呢?」
八歲的年齡差距,及「做哥哥要有做哥哥的樣子」,在這些看似溫柔的問句當中,讓我們不禁跟著懷疑自己是否也大意遺忘了生命的細節,失去了啟蒙的關懷。而敘述者「哥哥」時而懺悔自省;時而關心傾談;又多半旁觀解析,終無法理解「孕育生命的機關不宜輕易開啟?飽藏無限母體動能的裝置已經封閉?——那麼,她為什麼又懷孕了呢?」這是書中最令人困惑的誕生與死亡。而作家身分的哥哥,卻輕易地將貧乏生活中的一點點這個加一點點那個拿來「創作」或真或假的事實。所以作者在序言中說:「謹以此書獻給我妹妹,她以面對無比殘酷的現實的勇氣,提供了我寫作此書的許多珍貴素材。」我想,這應是年輕的張大春在27歲鳴放於文壇所提出的辯證吧!
此外,成長小說的作者刻意著墨於故事背景的年代,有意在書中腳色不同的知識水平、文化座標下,以輕鬆調笑的口吻,充滿荒謬的現實節拍,來凸顯時代的衝突、不安,一些「元素」的攝入,成了這本書的時代符碼、歷史印記:
.我有生以來第一個女朋友,她?我認識沙特和他的《嘔吐》,她極有耐心地向我解釋:卡繆加上沙特並不等於卡特,還唸了一段《嘔吐》給我聽。
.佛洛依德初來我們家時的確造成了某種慌亂,我爸爸必須同時教育我和我爺爺好些詭異的學說,那些學說連他自己也一知半解。
.約翰.藍儂被一個瘋子開槍射殺的事對我還有我妹妹絲毫不該有什麼影響,即使是在他還活著的時候,我們也從來不曾認識過這個人以及他和披頭合唱團的音樂。
.我爺爺很喜歡唱這齣〈四郎探母〉;大概他那一個世代所有的人都喜歡唱〈四郎探母〉。我問我爸爸四郎是誰?我爸爸說大概是四郎真平漫畫裡那個四郎罷?我爺爺一邊拉著胡琴一邊扭頭衝他說:「放你個臭狗屁!」
存在主義及心理分析皆只是皮毛與時髦:西方樂團與東方戲曲分別有不同的認同與鄉愁,這些一一走過的社會圖象;再加上家庭中的種種變異:爺爺嚴肅的滑稽、奶奶認分的傳統、爸爸膚淺的世故、媽媽有節制的神經質,與「我妹妹」0歲出生到十九歲動手術拿掉小孩的生命旅程,形成某種對應,混亂、崩解、懷舊、新創、出生、死亡,一代人又一代人,家庭結構與生命根源的神聖性被質疑以及被顛覆了。全書末章,面對荒謬的質疑,「你,瘋了?」時,「悲傷」的我妹妹直指出「那是遺傳!」
這是一本「青春的哀愁」之書,但是又充滿誠摯的矛盾與天真的變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首章結尾的畫面:大夥張狂有力地「一窩蜂衝上去高喊『地球號要起飛嘍!』一群流著汗的小學童,以體內殘餘的能量「推動一個在惡意下飛向宇宙盡頭的世界」,這「地球號」遊戲中的歡笑與哭號、旋轉與靜止,似乎就意味著一則懵懂的「靈魂活著的謎」。敘述者「我」抱著我妹妹到學校裡玩,「地球號穿越土星的時刻我妹妹哇啦哇啦大哭起來,我跳落地面,讓地球號自動減速,甚至我還猛伸手攔住那根紅色的子午線幫它煞住車。」八歲小哥哥拍著、哄著妹妹回家,在臨近家門時,「我放緩腳步,她笑了起來。那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見她笑,我再也不曾忘記那笑容。」故事在我腦中倒帶,不知怎地,希望以此作為Ending!
【附錄】青春的哀愁是怎麼一回事?讀大頭春的《我妹妹》 /楊照
1.
首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雖然同樣由大頭春掛名,以第一人稱敘寫,《我妹妹》卻絕對不是《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的續集。如果帶著閱讀《生活週記》續集的期待。乍然進入《我妹妹》的世界,你不但會驚訝地發現:故事的敘述者「我」怎麼從一個計畫逃學去??流浪的國中生,搖身變為年滿二十七歲的作家;更重要的,你還一定會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被《我妹妹》書裡大量滲冒出來的憂鬱哀愁氣氛深深凍傷。
《我妹妹》在一點上算是和《生活週記》前後一致,那就是兩本書的故事主題都是青少年期在破碎環境裡成長的經驗。然而在處理這個共同題材時,《生活週記》和《我妹妹》所採取的策略、方式,卻顯得大相逕庭。
《生活週記》裡,大頭春將自己化身為青少年,用週記的形式當下代言,呈現青少年的生活、社會、世界視野,並且利用週記這種特殊文體在「應然/實然」間的模糊、弔詭性質(被設計為學生向老師「交心」的管道,然而又充滿了最僵硬、最固定的形式),發洩青少年在重重權威制約下的不滿與叛逆。這樣一種寫作方式,好處是可以直接、立即代替青少年向成人世界發言抗議;然而其壞處則在作者的成人身分與角色的青少年經驗難免仍有扞格齟齬,不時引來青少年讀者:「大頭春能代表我們嗎?」的質疑。
相較於《生活週記》這種直接的代言形態,《我妹妹》裡的敘述風格顯然就複雜多了。《生活週記》按週定期書寫現實、記錄現在,《我妹妹》卻不斷追索過往、召喚記憶,並且在反覆嘮叨從前中,總是帶著或濃或淡的懺悔意味。
西方文學傳統裡的懺悔錄(Confession),一般表現為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聖.奧古斯丁式的,在終於望見其理之光、掌握了神聖終極意義之後,回過頭來細繹自己在悟道前的生活何其荒唐、何其虛擲;另一種則是盧梭式的,冠冕堂皇地活過一生,臨近死亡時醒悟到:其實世人從表面上看到、知道的我,其實不是真正的我,那只是一個化 過的空空軀殼,確確實實躍動過的生命根本不在那裡。於是奮而執筆記錄,保留不被社會道德觀念包裝、檢查的種種事跡。
《我妹妹》的懺悔意味,介於這兩種形式之間。一方面是敘述者拋開社會陳規,暴露自己及家人扭結、反常的執念,戳破表象的風平浪靜,細看底下的波濤洶湧;而另一方面貫串全書一次次回到過往情境的記事,有一股若隱若現的伏流,不斷嘗試要賦予這些零星、片段經驗一個完整的意義聯結,有頭有尾的因果串連。一次又一次,相同的事件出現在不同的敘述脈絡裡,一次又一次,敘述者「我」努力地想解釋這背後到底有什麼超然、絕對的意義鎖鏈。
然而不同於聖.奧古斯丁的是,《我妹妹》書中追求的這個完整意義,卻始終沒有清楚呈現。應該說,書裡記錄的其實是一次次想解釋記憶往事,卻一次次失敗的嘗試。這種搜尋不得的焦慮、悵惘,更加深了書裡凝重、憂傷的色調。
除了回憶自己少年、青少年往事之外,敘事者另外一個未曾間斷的努力,則是解讀妹妹種種行為表象背後終究的訊息。在這點上,敘事者「我」更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從妹妹出生前,「我」便開始猜測,一直猜到書末最後一段,卻還是無法肯定知道什麼,必須高高掛上一個問號。
《生活週記》明白、肯定地告訴我們一個國中男生如何生活、如何思考;《我妹妹》卻給了我們兩個青少年成長的謎團。敘事者「我」二十八歲時,用作家的敏感想像回溯童年往事,卻一而再地陷入無法肯定其意義的猶疑裡;至於「我妹妹」則更像是一個吊在樹頂的蛹,我們只能盡可能地觀察其外表的層層質地、紋路,卻無從測探內裡所包藏的動物究竟有著怎樣的結構、怎樣的生命形態?
和《生活週記》相比,《我妹妹》裡的大頭春顯然是相當謙虛的。他不再自信滿滿地說青少年的話,他只拿出不斷試圖瞭解成長是怎麼回事的迷離。
2.
《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狂飆賣完十萬本,所明白標點的社會意義正是:不論青少年自己、或成人家長們,對青少年成長的過程都充滿了焦慮不安,而我們的大環境裡可供發洩、抒解這種焦慮的工具、管道,卻明顯匱乏不足。
《生活週記》所表現的是青少年面對種種權威模塑時的叛逆衝動,以及伴隨叛逆意識而來的不在乎、裝酷。這類情緒想必在青少年群裡有其代表性,不過也當然不是青少年文化的唯一模式。《生活週記》捕捉、反映的情緒,在性別上絕對是以男生為中心,而嚴重忽略女生觀點的。為了凸顯叛逆拒斥的表達,《生活週記》裡更是漏失了青少年意義世界裡另一項重要的反應-寂寞孤僻及莫名的憂鬱感傷。
叛逆反抗與憂鬱感傷可以說是青少年期最典型的兩種情緒。許多青少年次文化的現象,都能用以這兩種情緒為兩極所鋪陳的光譜來分析。不過分析並不就代表理解,只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套趨近去描述青少年經驗的修辭罷了。
《我妹妹》在這點上修補了《生活週記》中對青少年世界的偏頗呈現,認真而努力地試圖建立起光譜另一端的極點。《生活週記》裡的叛逆意識是以接近吶喊的姿態向成人世界發散,然而《我妹妹》的憂鬱哀愁則是靜默、孤絕的,我們反而只有透過一些最為熱鬧、戲劇性的場合才能對比感受到這份抽離冷漠。在《我妹妹》裡,大頭春一次又一次挖掘生活中的悲喜情境,生老病死以及爭吵、背叛、戀愛、瘋狂,描述參與其中的成人們的種種乖張行為,而襯底的背景卻總是「我」及「我妹妹」的窺看、冷眼旁觀。那種態度彷彿是不明瞭,其實更接近不屑。
因此而營塑起的孤絕、憂鬱氣氛讓人讀了哀傷不忍。在這點上,《我妹妹》的確是走到了青少年世界的另一個端點。把《生活週記》和《我妹妹》併讀,我們就有了青少年世界的兩端,而且更重要的,我們會開始反省過去習慣看待青少年成長經驗的方式。
西方文化傳統中,對「人」的認識到了文藝復與時代,有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首先是發現了人其實比神更複雜、更值得研究;繼而更發現了人是有成長階段的,兒童不只是小型的大人。後者影響所及,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像裡,開始出現了寫實寫真的兒童。過去在中古時代,教堂彩繪玻璃上的小孩都只是在形體上縮小,可是其五官表情、肢體比例卻完完全全抄襲成人。一直要到文藝復與時代,人們才訝然察覺,其實除了尺寸大小之外,兒童還自有其截然不同於成人的身體形貌。
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及《我妹妹》,從一個角度看,似乎也正足以提醒我們,青少年的意義世界恐怕不只是大人以為的那樣無聊騷動,更不只是過了就算了的。
不管是叛逆或憂鬱,青少年往往都會有一段經營自己的意義世界的過程。青少年的成長,其實就是不斷被別人訂好的遊戲規則侵逼,然後不斷讓步的慘痛經驗。面對外來的規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總會試圖保有一點「自我」。「自我」的範圍究竟應該劃在哪裡,應該保護多少、暴露多少,這是青少年世界核心的關懷。
環繞著這個核心而發展了一套青少年獨特的文化。在與制式既成的社會面面相覿時,這套文化不應該被看成是成人世界的小型複製,而毋寧比較接近瘋狂。青少年和被歸類為瘋子的人,其實都是不願或無法照人家定的規則玩遊戲,因而格格不入的。從這個角度切入,我們會驚心發現,《我妹妹》裡面幾個與瘋狂如此接近的人,其實都是一種漠視個人空間的權力宰制下的犧牲者,他們是一顆顆被粗糙、無趣的父權架構扭曲後封閉糾絞的心靈。
3.
最後讓我們回到文學的脈絡上來,至少回到大頭春(張大春)寫作的發展脈絡上。
張大春在八○年代台灣文壇的發跡成名,最主要的關鍵點就在他對舊有敘事形式的強烈不滿,導引出一系列實驗新敘事的優秀作品,替台灣小說文類打出一個過去不曾存在的新的自由、活潑空間。從《公寓導遊》開始,張大春就不曾掩飾過他對老式敘事陳規的不耐煩。他反對以前敘述者應受的陳規限制、更質疑敘述者、作者獨享的真理權威。《公寓導遊》以後一連串的作品,其背後的問題意識,往往都集中在:敘事是可靠的嗎?虛構與真實如何切劃分辨?如果敘事根本就不可靠,那為什麼還要「訴說」?為什麼「訴說」還是具有逼迫別人「傾聽」的權力地位?這樣的問題追問下去,最極端處就問出了一部希冀徹底混淆現實與虛構的新聞小說《大說謊家》。
張大春利用小說來梳理的這套問題,正好是解嚴前後台灣社會共同的疑惑。過去強勢意識領導(hegemony)塑建了許許多多的大敘述,用不容置疑的語氣灌入民眾耳中腦裡,要人家相信那就是事實、就是真理。威權崩潰後,這些事實、真理也隨而陷入一團混亂裡,什麼話是「真」的,誰的話可以相信,在台灣成了幾乎無解的難題。
張大春在文壇興風作浪,和這波威權崩潰的迷離互為因果、彼此加強,到《大說謊家》而臻至幾乎要「打倒一切敘述」的極點。
然而這樣「打倒一切敘述」其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至少有個尾巴會一直回來魅惑作者:如果說的都是謊言,為什麼還要說?如果一切都是謊言,那「怎麼說」是不是就不再值得注意、也無從評價?由作品上大膽猜測,我們可以說《大說謊家》完成後,這個尾巴就緊緊纏繞住了張大春。在一些場合裡他開始對敘事陳規打破後冒頭的光怪陸離顯現出相當程度的焦躁不安。他也開始在文學獎評審會議上支持敘事手法平實的作品,並且力斥某篇實驗性極強的小說為「不知伊於胡底的任意書寫」。「伊於胡底?」這不但是張大春對該篇最終還是獲獎的作品的質疑,恐怕也是他對整個敘事問題最急切的反省。
在這個時期內出現的「探子王」系列、《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開了頭沒有繼續下去的「尋人散事」系列,都可以讓人感覺到:對這一套敘事問題,張大春似乎要在「打倒一切敘述」、「一切皆說謊」之外,尋找新的答案。這個新的答案,終於在《我妹妹》書裡露出明顯的端倪。認真講,《我妹妹》提供的也許不是新答案,反而是問問題的新的角度。對陳腔濫調舊修辭的不耐煩當然還是張大春的招牌,不過這次他似乎反省到這種不耐煩真正更深層的原因。不耐煩並不是像以前想的。因為敘事就一定裝腔作勢勺一定說謊扯白。換個觀點反省,舊修辭之所以令人難耐,其實是因為無從負載生命中日日在發生、日日在折磨人的殘酷現實。舊敘事、舊修辭陳腔濫調麻木了我們的感官,反而成為我們逃避面對日常經驗的港灣,掩飾了我們的怯懦。
《我妹妹》在修辭上。因而不再承襲張大春慣常的譏嘲顛覆,卻表現出一種少見的沈重。張大春不再像在《大說謊家》裡那樣大手筆地推翻、改造舊詞語的意義。戲詫恣意玩弄。《我妹妹》的調子是遲疑反覆的,許多過去會被張大春拿來製造反諷笑話的詞語。在《我妹妹》裡總是先認認真真地提出來,例如生命、死亡、愛情、性以及權力關係。張大春耐心地在其上附加自己新穎不同流俗的解釋,然後再在另一段裡拆穿自己的說詞,讓意義回復到不穩固、不確定的狀態。
沈重的大字眼充斥,細細碎碎的肯定、否定往往復復,這是《我妹妹》非常不像張大春其他作品的特色。而如此細膩經營的結果是:我們會發現生命中的無常冷酷真的超過所有找得到的修辭模式。真正的哀愁悲傷是無從明白的,跳過修辭、跳過肯定否定,我們才勉強捕捉到生命現實的殘酷光影。
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往往習於躲在修飾、語言的陳規裡,以為那就是其實。徹底反省這些陳規,經歷了「打倒一切敘述」的否定階段,張大春才終於能夠回到青少年未被模塑前的憂鬱狀態,透過《我妹妹》告訴我們面對生命中無窮騷動、焦慮的種種哀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9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2 |
5折 | 2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4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大春
優惠價: 88 折, NT$ 211 NT$ 240
已售完,補貨中
《我妹妹》是九O年代風靡台灣書市的《少年大頭春生活週記》續作,雖是續作,但整體風格迥異於張大春作品裡向來以男性為主的基調,透過家喻戶曉的角色少年大頭春寫其妹妹的故事,這本銷售突破十多萬本的暢銷書並非以逗趣搞笑贏得讀者,它深入處理少年的青春困擾,觸及少有的兩性問題。主角藉著觀看妹妹0歲到19歲的生命旅程,穿插對自己家庭父母關係的感受,思索自己(男性)對兩性問題的迷惘與坦承的悔悟。張大春透過本書給台灣的少年啟蒙書做了一次強大影響力的示範,通俗卻不落俗地寫出台灣高中到大學生世代青春的騷動與不安。更有人以台灣版的《麥田捕手》形容之,十多年來多次被中學老師選為新生必讀書單,因為性別議題,北一女等女校老師們更推崇有加。
近年寫作邁入成熟期的作者張大春當年捕捉青少年的內心,幽默怪誕,自成風格,一時引領風潮,十多年過去這本書不但仍趣味橫生,更讓人注意其主題的深刻,就像小說裡主角大頭春曾自道:男性的誠懇是如此艱難的啟蒙經驗;它可能來得很晚,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作者簡介:
張大春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任教輔大、文化等大學、亦曾製作主持電視讀書節目,現任電台主持人。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等。
名人推薦:
【附錄】旁觀我妹妹靈魂活著的謎 /陳美桂(北一女教師)
辛波絲卡有一首詩〈頌讚我妹妹〉:「我妹妹不寫詩/她絕不可能突然提筆寫詩」,就是這樣寫詩以及不寫詩的不同,詩人姊姊說:「在我妹妹書桌裡沒有舊的詩/在她手提包裡也沒有新的詩/而當我妹妹邀我共進晚餐/我知道她並沒有為我唸詩的打算/她不需稍試,即可做出絕佳的湯/她的咖啡不會濺到手稿上」。詩中頻頻出現的「我妹妹」三個字,原本口語地登不上「詩」之檯面,但那確是人人成長過程中最左鄰右舍的一句:「我妹妹如何如何」……。 小說家張大春《我妹妹》就更恣意、更不簡單了,除了以「我妹妹」為核心外,還有「我爺爺」、「我奶奶」、「我爸爸」、「我媽媽」,一家看似正常的人卻各個懷藏著「多事的靈魂」,敘事者二十七歲的年輕作家,就這樣直溯生命源頭地旁觀著「我妹妹」──一個活著的謎,書本封面中聚焦於「我妹妹」的一雙長腿,因為「我妹妹」說:「只有在這樣走走走走走的時候,我知道我活著。」
書中就是這樣連續五個「走」字的語態,表示「我妹妹」活著的一種樣式,她是被動醒覺的人,才華洋溢、隨心所欲、言詞犀利、眼神斜睨,在不斷「聽、聽、聽」的環境中,大膽質疑「有什麼意義?」的活著的人。敘述者「哥哥」透過一篇作文描繪一個正常的「我妹妹」:「她很漂亮、很聽話、很像一個公主」,她小時候的一切──裝扮、神情、聲調、態度,甚至模樣,儼然是一個哥哥心目中標準的「我妹妹」。然而,什麼是妹妹逐漸改變的關鍵?是高中的性別意識啟蒙嗎?還是更早在小學班上成為異端呢?是家庭中瀰漫著偽善的莊嚴氣氛?又或是日漸長大的騷動心緒?十八歲,未婚懷孕三個月的我妹妹,以健忘的逃避、懵然的笑容,成為另外一種難以理解的「活著的謎」。敘述者「哥哥」從妹妹出生開始,就一路好奇著、呵護著、探問著,關於這件當初因乖乖養病而被大人賜贈的「我的禮物」——一 個表情悲傷的妹妹。哥哥說:
「我妹妹悲傷過嗎?」、
「我妹妹還沒學會說話的那些時日裡她究竟想些什麼?感受些什麼?察覺些什麼?認識些什麼?」
「我妹妹的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那種嫣然的力氣呢?」
八歲的年齡差距,及「做哥哥要有做哥哥的樣子」,在這些看似溫柔的問句當中,讓我們不禁跟著懷疑自己是否也大意遺忘了生命的細節,失去了啟蒙的關懷。而敘述者「哥哥」時而懺悔自省;時而關心傾談;又多半旁觀解析,終無法理解「孕育生命的機關不宜輕易開啟?飽藏無限母體動能的裝置已經封閉?——那麼,她為什麼又懷孕了呢?」這是書中最令人困惑的誕生與死亡。而作家身分的哥哥,卻輕易地將貧乏生活中的一點點這個加一點點那個拿來「創作」或真或假的事實。所以作者在序言中說:「謹以此書獻給我妹妹,她以面對無比殘酷的現實的勇氣,提供了我寫作此書的許多珍貴素材。」我想,這應是年輕的張大春在27歲鳴放於文壇所提出的辯證吧!
此外,成長小說的作者刻意著墨於故事背景的年代,有意在書中腳色不同的知識水平、文化座標下,以輕鬆調笑的口吻,充滿荒謬的現實節拍,來凸顯時代的衝突、不安,一些「元素」的攝入,成了這本書的時代符碼、歷史印記:
.我有生以來第一個女朋友,她?我認識沙特和他的《嘔吐》,她極有耐心地向我解釋:卡繆加上沙特並不等於卡特,還唸了一段《嘔吐》給我聽。
.佛洛依德初來我們家時的確造成了某種慌亂,我爸爸必須同時教育我和我爺爺好些詭異的學說,那些學說連他自己也一知半解。
.約翰.藍儂被一個瘋子開槍射殺的事對我還有我妹妹絲毫不該有什麼影響,即使是在他還活著的時候,我們也從來不曾認識過這個人以及他和披頭合唱團的音樂。
.我爺爺很喜歡唱這齣〈四郎探母〉;大概他那一個世代所有的人都喜歡唱〈四郎探母〉。我問我爸爸四郎是誰?我爸爸說大概是四郎真平漫畫裡那個四郎罷?我爺爺一邊拉著胡琴一邊扭頭衝他說:「放你個臭狗屁!」
存在主義及心理分析皆只是皮毛與時髦:西方樂團與東方戲曲分別有不同的認同與鄉愁,這些一一走過的社會圖象;再加上家庭中的種種變異:爺爺嚴肅的滑稽、奶奶認分的傳統、爸爸膚淺的世故、媽媽有節制的神經質,與「我妹妹」0歲出生到十九歲動手術拿掉小孩的生命旅程,形成某種對應,混亂、崩解、懷舊、新創、出生、死亡,一代人又一代人,家庭結構與生命根源的神聖性被質疑以及被顛覆了。全書末章,面對荒謬的質疑,「你,瘋了?」時,「悲傷」的我妹妹直指出「那是遺傳!」
這是一本「青春的哀愁」之書,但是又充滿誠摯的矛盾與天真的變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首章結尾的畫面:大夥張狂有力地「一窩蜂衝上去高喊『地球號要起飛嘍!』一群流著汗的小學童,以體內殘餘的能量「推動一個在惡意下飛向宇宙盡頭的世界」,這「地球號」遊戲中的歡笑與哭號、旋轉與靜止,似乎就意味著一則懵懂的「靈魂活著的謎」。敘述者「我」抱著我妹妹到學校裡玩,「地球號穿越土星的時刻我妹妹哇啦哇啦大哭起來,我跳落地面,讓地球號自動減速,甚至我還猛伸手攔住那根紅色的子午線幫它煞住車。」八歲小哥哥拍著、哄著妹妹回家,在臨近家門時,「我放緩腳步,她笑了起來。那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看見她笑,我再也不曾忘記那笑容。」故事在我腦中倒帶,不知怎地,希望以此作為Ending!
【附錄】青春的哀愁是怎麼一回事?讀大頭春的《我妹妹》 /楊照
1.
首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雖然同樣由大頭春掛名,以第一人稱敘寫,《我妹妹》卻絕對不是《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的續集。如果帶著閱讀《生活週記》續集的期待。乍然進入《我妹妹》的世界,你不但會驚訝地發現:故事的敘述者「我」怎麼從一個計畫逃學去??流浪的國中生,搖身變為年滿二十七歲的作家;更重要的,你還一定會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被《我妹妹》書裡大量滲冒出來的憂鬱哀愁氣氛深深凍傷。
《我妹妹》在一點上算是和《生活週記》前後一致,那就是兩本書的故事主題都是青少年期在破碎環境裡成長的經驗。然而在處理這個共同題材時,《生活週記》和《我妹妹》所採取的策略、方式,卻顯得大相逕庭。
《生活週記》裡,大頭春將自己化身為青少年,用週記的形式當下代言,呈現青少年的生活、社會、世界視野,並且利用週記這種特殊文體在「應然/實然」間的模糊、弔詭性質(被設計為學生向老師「交心」的管道,然而又充滿了最僵硬、最固定的形式),發洩青少年在重重權威制約下的不滿與叛逆。這樣一種寫作方式,好處是可以直接、立即代替青少年向成人世界發言抗議;然而其壞處則在作者的成人身分與角色的青少年經驗難免仍有扞格齟齬,不時引來青少年讀者:「大頭春能代表我們嗎?」的質疑。
相較於《生活週記》這種直接的代言形態,《我妹妹》裡的敘述風格顯然就複雜多了。《生活週記》按週定期書寫現實、記錄現在,《我妹妹》卻不斷追索過往、召喚記憶,並且在反覆嘮叨從前中,總是帶著或濃或淡的懺悔意味。
西方文學傳統裡的懺悔錄(Confession),一般表現為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聖.奧古斯丁式的,在終於望見其理之光、掌握了神聖終極意義之後,回過頭來細繹自己在悟道前的生活何其荒唐、何其虛擲;另一種則是盧梭式的,冠冕堂皇地活過一生,臨近死亡時醒悟到:其實世人從表面上看到、知道的我,其實不是真正的我,那只是一個化 過的空空軀殼,確確實實躍動過的生命根本不在那裡。於是奮而執筆記錄,保留不被社會道德觀念包裝、檢查的種種事跡。
《我妹妹》的懺悔意味,介於這兩種形式之間。一方面是敘述者拋開社會陳規,暴露自己及家人扭結、反常的執念,戳破表象的風平浪靜,細看底下的波濤洶湧;而另一方面貫串全書一次次回到過往情境的記事,有一股若隱若現的伏流,不斷嘗試要賦予這些零星、片段經驗一個完整的意義聯結,有頭有尾的因果串連。一次又一次,相同的事件出現在不同的敘述脈絡裡,一次又一次,敘述者「我」努力地想解釋這背後到底有什麼超然、絕對的意義鎖鏈。
然而不同於聖.奧古斯丁的是,《我妹妹》書中追求的這個完整意義,卻始終沒有清楚呈現。應該說,書裡記錄的其實是一次次想解釋記憶往事,卻一次次失敗的嘗試。這種搜尋不得的焦慮、悵惘,更加深了書裡凝重、憂傷的色調。
除了回憶自己少年、青少年往事之外,敘事者另外一個未曾間斷的努力,則是解讀妹妹種種行為表象背後終究的訊息。在這點上,敘事者「我」更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從妹妹出生前,「我」便開始猜測,一直猜到書末最後一段,卻還是無法肯定知道什麼,必須高高掛上一個問號。
《生活週記》明白、肯定地告訴我們一個國中男生如何生活、如何思考;《我妹妹》卻給了我們兩個青少年成長的謎團。敘事者「我」二十八歲時,用作家的敏感想像回溯童年往事,卻一而再地陷入無法肯定其意義的猶疑裡;至於「我妹妹」則更像是一個吊在樹頂的蛹,我們只能盡可能地觀察其外表的層層質地、紋路,卻無從測探內裡所包藏的動物究竟有著怎樣的結構、怎樣的生命形態?
和《生活週記》相比,《我妹妹》裡的大頭春顯然是相當謙虛的。他不再自信滿滿地說青少年的話,他只拿出不斷試圖瞭解成長是怎麼回事的迷離。
2.
《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狂飆賣完十萬本,所明白標點的社會意義正是:不論青少年自己、或成人家長們,對青少年成長的過程都充滿了焦慮不安,而我們的大環境裡可供發洩、抒解這種焦慮的工具、管道,卻明顯匱乏不足。
《生活週記》所表現的是青少年面對種種權威模塑時的叛逆衝動,以及伴隨叛逆意識而來的不在乎、裝酷。這類情緒想必在青少年群裡有其代表性,不過也當然不是青少年文化的唯一模式。《生活週記》捕捉、反映的情緒,在性別上絕對是以男生為中心,而嚴重忽略女生觀點的。為了凸顯叛逆拒斥的表達,《生活週記》裡更是漏失了青少年意義世界裡另一項重要的反應-寂寞孤僻及莫名的憂鬱感傷。
叛逆反抗與憂鬱感傷可以說是青少年期最典型的兩種情緒。許多青少年次文化的現象,都能用以這兩種情緒為兩極所鋪陳的光譜來分析。不過分析並不就代表理解,只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套趨近去描述青少年經驗的修辭罷了。
《我妹妹》在這點上修補了《生活週記》中對青少年世界的偏頗呈現,認真而努力地試圖建立起光譜另一端的極點。《生活週記》裡的叛逆意識是以接近吶喊的姿態向成人世界發散,然而《我妹妹》的憂鬱哀愁則是靜默、孤絕的,我們反而只有透過一些最為熱鬧、戲劇性的場合才能對比感受到這份抽離冷漠。在《我妹妹》裡,大頭春一次又一次挖掘生活中的悲喜情境,生老病死以及爭吵、背叛、戀愛、瘋狂,描述參與其中的成人們的種種乖張行為,而襯底的背景卻總是「我」及「我妹妹」的窺看、冷眼旁觀。那種態度彷彿是不明瞭,其實更接近不屑。
因此而營塑起的孤絕、憂鬱氣氛讓人讀了哀傷不忍。在這點上,《我妹妹》的確是走到了青少年世界的另一個端點。把《生活週記》和《我妹妹》併讀,我們就有了青少年世界的兩端,而且更重要的,我們會開始反省過去習慣看待青少年成長經驗的方式。
西方文化傳統中,對「人」的認識到了文藝復與時代,有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首先是發現了人其實比神更複雜、更值得研究;繼而更發現了人是有成長階段的,兒童不只是小型的大人。後者影響所及,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像裡,開始出現了寫實寫真的兒童。過去在中古時代,教堂彩繪玻璃上的小孩都只是在形體上縮小,可是其五官表情、肢體比例卻完完全全抄襲成人。一直要到文藝復與時代,人們才訝然察覺,其實除了尺寸大小之外,兒童還自有其截然不同於成人的身體形貌。
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及《我妹妹》,從一個角度看,似乎也正足以提醒我們,青少年的意義世界恐怕不只是大人以為的那樣無聊騷動,更不只是過了就算了的。
不管是叛逆或憂鬱,青少年往往都會有一段經營自己的意義世界的過程。青少年的成長,其實就是不斷被別人訂好的遊戲規則侵逼,然後不斷讓步的慘痛經驗。面對外來的規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總會試圖保有一點「自我」。「自我」的範圍究竟應該劃在哪裡,應該保護多少、暴露多少,這是青少年世界核心的關懷。
環繞著這個核心而發展了一套青少年獨特的文化。在與制式既成的社會面面相覿時,這套文化不應該被看成是成人世界的小型複製,而毋寧比較接近瘋狂。青少年和被歸類為瘋子的人,其實都是不願或無法照人家定的規則玩遊戲,因而格格不入的。從這個角度切入,我們會驚心發現,《我妹妹》裡面幾個與瘋狂如此接近的人,其實都是一種漠視個人空間的權力宰制下的犧牲者,他們是一顆顆被粗糙、無趣的父權架構扭曲後封閉糾絞的心靈。
3.
最後讓我們回到文學的脈絡上來,至少回到大頭春(張大春)寫作的發展脈絡上。
張大春在八○年代台灣文壇的發跡成名,最主要的關鍵點就在他對舊有敘事形式的強烈不滿,導引出一系列實驗新敘事的優秀作品,替台灣小說文類打出一個過去不曾存在的新的自由、活潑空間。從《公寓導遊》開始,張大春就不曾掩飾過他對老式敘事陳規的不耐煩。他反對以前敘述者應受的陳規限制、更質疑敘述者、作者獨享的真理權威。《公寓導遊》以後一連串的作品,其背後的問題意識,往往都集中在:敘事是可靠的嗎?虛構與真實如何切劃分辨?如果敘事根本就不可靠,那為什麼還要「訴說」?為什麼「訴說」還是具有逼迫別人「傾聽」的權力地位?這樣的問題追問下去,最極端處就問出了一部希冀徹底混淆現實與虛構的新聞小說《大說謊家》。
張大春利用小說來梳理的這套問題,正好是解嚴前後台灣社會共同的疑惑。過去強勢意識領導(hegemony)塑建了許許多多的大敘述,用不容置疑的語氣灌入民眾耳中腦裡,要人家相信那就是事實、就是真理。威權崩潰後,這些事實、真理也隨而陷入一團混亂裡,什麼話是「真」的,誰的話可以相信,在台灣成了幾乎無解的難題。
張大春在文壇興風作浪,和這波威權崩潰的迷離互為因果、彼此加強,到《大說謊家》而臻至幾乎要「打倒一切敘述」的極點。
然而這樣「打倒一切敘述」其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至少有個尾巴會一直回來魅惑作者:如果說的都是謊言,為什麼還要說?如果一切都是謊言,那「怎麼說」是不是就不再值得注意、也無從評價?由作品上大膽猜測,我們可以說《大說謊家》完成後,這個尾巴就緊緊纏繞住了張大春。在一些場合裡他開始對敘事陳規打破後冒頭的光怪陸離顯現出相當程度的焦躁不安。他也開始在文學獎評審會議上支持敘事手法平實的作品,並且力斥某篇實驗性極強的小說為「不知伊於胡底的任意書寫」。「伊於胡底?」這不但是張大春對該篇最終還是獲獎的作品的質疑,恐怕也是他對整個敘事問題最急切的反省。
在這個時期內出現的「探子王」系列、《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開了頭沒有繼續下去的「尋人散事」系列,都可以讓人感覺到:對這一套敘事問題,張大春似乎要在「打倒一切敘述」、「一切皆說謊」之外,尋找新的答案。這個新的答案,終於在《我妹妹》書裡露出明顯的端倪。認真講,《我妹妹》提供的也許不是新答案,反而是問問題的新的角度。對陳腔濫調舊修辭的不耐煩當然還是張大春的招牌,不過這次他似乎反省到這種不耐煩真正更深層的原因。不耐煩並不是像以前想的。因為敘事就一定裝腔作勢勺一定說謊扯白。換個觀點反省,舊修辭之所以令人難耐,其實是因為無從負載生命中日日在發生、日日在折磨人的殘酷現實。舊敘事、舊修辭陳腔濫調麻木了我們的感官,反而成為我們逃避面對日常經驗的港灣,掩飾了我們的怯懦。
《我妹妹》在修辭上。因而不再承襲張大春慣常的譏嘲顛覆,卻表現出一種少見的沈重。張大春不再像在《大說謊家》裡那樣大手筆地推翻、改造舊詞語的意義。戲詫恣意玩弄。《我妹妹》的調子是遲疑反覆的,許多過去會被張大春拿來製造反諷笑話的詞語。在《我妹妹》裡總是先認認真真地提出來,例如生命、死亡、愛情、性以及權力關係。張大春耐心地在其上附加自己新穎不同流俗的解釋,然後再在另一段裡拆穿自己的說詞,讓意義回復到不穩固、不確定的狀態。
沈重的大字眼充斥,細細碎碎的肯定、否定往往復復,這是《我妹妹》非常不像張大春其他作品的特色。而如此細膩經營的結果是:我們會發現生命中的無常冷酷真的超過所有找得到的修辭模式。真正的哀愁悲傷是無從明白的,跳過修辭、跳過肯定否定,我們才勉強捕捉到生命現實的殘酷光影。
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往往習於躲在修飾、語言的陳規裡,以為那就是其實。徹底反省這些陳規,經歷了「打倒一切敘述」的否定階段,張大春才終於能夠回到青少年未被模塑前的憂鬱狀態,透過《我妹妹》告訴我們面對生命中無窮騷動、焦慮的種種哀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4 |
4折 | 2 |
5折 | 2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4 |
7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9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