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認知、感受、思考、語言、記憶……是如何運作的?
「意識」的精密度,遠遠超過生物學範疇;
禪修觀照——對於身、心世界的實證經驗,
為腦科學開啟嶄新的研究視野,
而認知神經學透過顯微、顯像科技,
進一步將東方心靈科學應用於:
心智啟蒙、創傷療癒、學習障礙治療等多重生命領域。
佛教的「心」與科學的「心」,有何異同?
這兩種心的觀點,是否能互相學習、彼此互補,
揭開一幅更完整的心之全貌?
對佛教而言,「心」是指覺識;對科學而言,「心」則是作用中的機械,一種可藉由分析其過程與組成而加以了解的機器運作。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之間,是否有值得彼此互相學習之處?
本書作者以認知神經科學家身分,與數位知名佛教修行人展開對談,企圖探討東方的佛教心識觀與西方的神經科學在探討感知、思維和覺知方面的異同。他提出了兩者在研究方法、假設及目的上的差異,並發現:雙方的觀點對彼此皆有極大的啟發,能幫助對方應用新的研究方法,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本書論點清晰,說明了佛教心識學與科學兩個體系皆有值得尊重的洞見與共通的主張,彼此是互補而不矛盾的,對有心從不同觀點切入,以全面探究「心」之現象的讀者而言,是必讀的佳作。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德查姆斯(Christopher deCharms),認知神經科學學者,致力於研究感知、思維與主觀經驗如何從大腦的生物機制生起,探討在經驗與神經運作兩種層次上,何謂覺知的狀態。他近年來專注於研究一系列能即時掃描大腦,將大腦活動視覺化的技術,並創立Omneuron生技公司,進行磁振造影科技的研發與應用。
譯者簡介:
鄭清榮,台灣雲林人,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譯有《太虛》(法鼓文化)、《抓住心靈時刻》(天下)。著有《郭正道八段錦與淨坐》(原水)、《鐵漢慈顏》(上游)。興趣為寫作、翻譯、品茗與氣功。
王惠雯,現任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專任副教授、藏傳佛教文化研究室負責人,圓光佛學院兼任教師。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碩士,政治大學學士(主修哲學,輔修新聞)。譯著:《邁向解脫之路》(夏春梅合譯,台北:聯經,1997)、《大乘佛教教育實踐理論論文集》(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
章節試閱
西藏佛教的心識觀
在開始更詳細地描述「心」之前,我想先用「初探、瞥見」(glimpse)的方式開始探討。我設計這種方式來介紹西藏佛教,是想讓讀者知道西藏佛教對於心的看法,不論從概念方面,或其觀念陳述的特殊方式,都和我們西方人對心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我希望透過這個章節的介紹,能夠讓讀者不要再有這樣的想法─從西方文化的觀點來看,以為西藏佛教似乎就只是直覺式的。我猜許多西方的讀者,尤其那些初次接近西藏佛教思想的人士,一開始都會認為那是令人感到神祕、屬於異質性的思想。甚至如同我自己以前的經驗一樣,認為那是不可思議的。
根據個人的經驗,我想建議讀者,要從西藏佛教個別部分獲得實質的洞見力,既不需要接受,也不必了解整個西藏哲學的學科綱領。如果你發現西藏哲學的某些特定部分,在剛開始看起來很難理解、很不可能、或甚至判斷有誤時,那麼,這極可能是由於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而不是哲學思辨上的重大錯誤。往往看起來像是觀點上的代溝,事實上則是來自對於語言使用的極大落差,以及在翻譯這些概念時,受縛於文化差異的困難所致。
同時,在剛開始也很難評斷出:到底西藏佛教思想的哪個文化和哲學的基礎部分是應當被忽略的。這種情形很容易對於西藏佛教哲學造成不夠成熟的判斷,那樣的立場或許從西方的觀點看來似乎不證自明,其實,卻是基於誤解所致。接下來的例子中,我希望能鼓勵讀者們以一個審慎初學者的態度開始學習它,不論自己過去對西藏佛教曾經有過多少的接觸。
源自兩種不同文化觀的小小哲學遊戲
(1)現象存在(有其個別的存在性)。
(2)現象不存在。
對許多西方人來說,上面這兩個句子的陳述,似乎包含了所有各種相關的可能性。其中必然有一個陳述是正確的(但並不會兩個都對)。但是,從西藏佛教的觀點來看,另外還有兩個可能的(具有哲學上的重要性)觀點:
(3)現象既存在,又不存在。
(4)現象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就一個既有的現象(譬如像簡單的實物)來說,上面的說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剛開始看時,第一個陳述顯然是正確答案。但是,若那個簡單的客體,指的是獨角獸、仙子,或是其他虛構的東西,又會如何呢?此時,第二個陳述是真確的,而第三個陳述也可能一樣是真的(那是指這些事物真的存在於我們的想法中)。那麼,如果(那個簡單的客體)是指我們所經驗的「自我」又將如何呢?即便從西方的觀點來看,也會發現問題馬上會變得相當棘手、難以判定。那麼,西藏佛教又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從西藏佛教的觀點,上述問題的答案可以被接受(從哲學上可以「被證明」)。即使是簡單的物體,上述的四個陳述也無法包括所有的各種可能性。而正確的理解是─上述這四種陳述,每一個答案都是錯的。
這如何說得通呢?在西藏佛教的形式邏輯中,認為「錯誤」反而可以讓人了解經驗的本質,而這些經驗正是來自堅守並護衛 這些看法(無論是哪一種看法)。錯誤基本上有著下列的立場:經驗現象是由上述四種陳述觀點之一所解釋的各種事物。這並非是虛無主義式的主張,而是認為:被經驗的現象必須用不同的方式加以理解。關於這一點,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完全加以解釋,也不想提出另一種非此即彼的看法,我只想指出:就連西方的邏輯、推理中,最基本、最顯而易見的原理,都無法經常明智地用在西藏佛教的思想上。我們的推理本身是在特殊的文化脈絡中形成的,所以,想要試著運用在某種不同形式的邏輯系統中,我們有時就會因為誤解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西藏佛教的心識觀
在開始更詳細地描述「心」之前,我想先用「初探、瞥見」(glimpse)的方式開始探討。我設計這種方式來介紹西藏佛教,是想讓讀者知道西藏佛教對於心的看法,不論從概念方面,或其觀念陳述的特殊方式,都和我們西方人對心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我希望透過這個章節的介紹,能夠讓讀者不要再有這樣的想法─從西方文化的觀點來看,以為西藏佛教似乎就只是直覺式的。我猜許多西方的讀者,尤其那些初次接近西藏佛教思想的人士,一開始都會認為那是令人感到神祕、屬於異質性的思想。甚至如同我自己以前的經驗一樣,認為那是不可思...
推薦序
導論
西藏哲學與腦神經科學?
有許多的書明白指出,亞洲某些思想部分與西方的某些思想相當類似,這大概是錯不了的。聲明中多次提及,包括佛教的密法傳承等,在本性上終究是科學的,而現代的物理學則變得和過去的密乘教法愈來愈有一致性。本書希望採取極為不同的看法,想要追問:藉由這兩種思想系統的比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而不是要探問其是否能夠支持另一方的信念。本書最初的著重點並不在於兩種思想系統是否可藉其一致性地贊同,而證成雙方彼此的結論,因為沒有任何思想系統是需要被證明的。每種思想系統在其自身所處的範圍中皆已被完整地建立。重點應當是在於:藉這兩種看待「心」的不同觀點中,我們所能學到的究竟是什麼?在本書中,我嘗試以簡單的方式分享一些有關於「心」的觀念,來源是從以下這兩個可能是有史以來對該主題談得最多的人類文化貢獻者:自古以來的佛教與當代經驗科學。
為什麼要學習有別於您自己本身的思想傳統呢?對於來自本身傳統之外的一些探究「心」的觀點,人們通常有著兩種極端的態度,若不是站在懷疑論立場,不然就是採取狂熱主義。我個人的看法是:多樣性會產生創造性;學習某種不一樣的外來方式去面對熟悉的難題,會有助於自己重新釐清問題。
另一方面,不切實際的期待常會希望落空。西方讀者並不熟悉亞洲思想,可能會認為西藏的心靈哲學只是另一種心靈哲學體系,如同傳統中所教授的西方哲學,本身有其不同看法和難題、方法和答案,一旦觸及那些與經驗和精神生活有關的基本問題時,往往稍微加上新的洞見而已。同樣地,讀者並不熟悉當代科學的發現,可能會找到一堆流行的關於大腦的事實,對於心靈的本性以及身心關係所做的令人乾著急、前所未聞的洞見,卻又引來比答案多更多的問題。我發現要讓兩種傳統同時變得更為有趣並發揮用處,必須對於「心」的思考提出新方法,而不是提出決定性的、定義性的新答案。從花時間研讀經典、和西藏佛教老師討論心靈意識,以及在腦神經科學的實驗室中,我總覺得由於不易理解之故,往往使外圍者(非圈內人士)對這兩種系統敬而遠之。根據我本身的經驗,我發現絕大多數情況是,困難並非來自於觀念本身,而是源自於想要完成(get through)異質性的(外部式、無關的)論述系統。
本書的基本目的則是想要看看,西藏佛教對於意識(conscionsness)方面的了解(以簡單的語詞說明),能否有助於一般研究心靈問題的學習者,同樣地,也看看西方科學的見解是否能夠有所互補。本書也是我對於西方心靈科學家與佛教學者正開始形成對話的獻禮,希望到目前為止,對話能夠觸及其最初的原點。過去這樣的對話主要在於考量佛教和西方物理學在理解「心」方面的關連性,但其研究領域並不是以佛教的核心目的為主。最近幾年,認知科學有幸開始投入這個課題。依個人所見,西方思想領域會與佛教思想形成更密切的結盟體即在於認知神經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其訓練的成果可以在此書中展現出來。
本書題材的呈現方式
西藏的心學論述是個活的傳承,其傳承被保存在錯綜複雜的典籍中,而且現存於一套教育體系中,包括對這些典籍的各種研究,伴隨著研討、辯論,以及來自於教學者的論述。為了嘗試傳達此一系統的重要特性,以及我的西藏上師們所傳授的智慧,我將過去與一些西藏喇嘛談論西藏佛教「心識觀」的部分,和從認知神經學所獲知的觀點一起含括進來。希望我的努力奮戰—經由言談、翻譯所提的問題,以及努力理解上述這些名師們的(通常很難懂的)見解,能令人稍微感受到:西藏佛教生動活潑的教法,和西方的科學文化之間有著相容並存的一致性。
另外,我呈現了經過高度濃縮、簡化的一些類似主題的陳述,是取材自西藏佛教已有的英譯版著作,還有西方科學的研究論文(我試著將其譯為較易理解的英文)。當然,本書不應被當成是西藏佛教或認知神經學中具決定性之典據資料,只能做為簡單概論式的作品。
最後,我將提出許多觀念,包括源於那些在此提出的,從兩種傳統的交界點中所浮現的討論,以及容許將這些各式各樣的想法暫時地安放在一起。如果有人對本文所含括的某個單一論題感到興趣,則本書的目次將可助其直接探討該領域。而對於只想要閱讀某位師長言教的人來說,其內容在內文中會被單獨引述出來。
本書有四個主要論題:佛教與立基在科學的西方心靈觀點彼此間的相融性;我們如何理解真實;我們如何思考真實;我們如何記得我們的想法和經驗。上述每一個主題都以嚴謹的方式呈現,大致包括了西藏原文的資料、西方神經科學觀點的主題介紹、西藏師長對這些觀點的種種討論。
本書的取材來源
為了將上述龐大的論題縮小範圍,各篇章中所述的西藏佛教觀點,主要僅限於:格魯派經院對於佛教史中「經量部」的論述觀點。經量部是佛教眾多宗義之一,佛教各宗派多有自己一套關於「心」的教學。我在此所呈現的經量部觀點,特別是概念形成的相關議題,被西藏佛教的師長們認為是十分重要的入門起點。在傳統西藏佛教教育中,印度佛教的四部宗義是根據論述見解的精微度而判分的,上述這套經量部教學是屬於第二部,學僧們經過這套訓練之後,才會進入較「上乘(上部)」的宗義。
西藏佛教的師長分屬四大派(或僧院教團),每一派在論述印度佛教四部宗義的教法時,多少有些不同的見解來源依據。本書的題材資料取自「格魯派」,它是十四世紀時由宗喀巴大師所創立的教派,現今由西藏人的政教合一領袖—達賴喇嘛所領導。在某些基於比較觀點的情況下,我會選取不同的見解予以表述,這些資料都有充分適當的引註。
本書大部分的題材是在1992年整年期間 ,於印度達蘭莎拉由多位西藏上師對我進行一系列的教學、討論所歸結的內容。這些討論通常建立在藏傳僧院教材中,傳統辯經主題的基礎上,也同時建立在當代神經學共通的論辯主題之基礎上。必須再次強調,本書所呈現的重點,特別在佛教哲學方面,是從二手資料及口傳教授中翻譯出來的,因此,這些資料應被視為對上述重點的對照式概說,而非權威式、學術內容豐富的論述。
至於此處所呈現的科學知識,則被限定在當代的認知神經學—西方自然科學的領域,其在處理「心」的自然科學之基礎議題方面相當精深,也是我個人接受研究訓練的本科(譯註:本書中對於 mind的譯文,依思想系統的特色、前後文脈絡的不同,分別譯為「心」、「心識」、「心靈」等)。
導論
西藏哲學與腦神經科學?
有許多的書明白指出,亞洲某些思想部分與西方的某些思想相當類似,這大概是錯不了的。聲明中多次提及,包括佛教的密法傳承等,在本性上終究是科學的,而現代的物理學則變得和過去的密乘教法愈來愈有一致性。本書希望採取極為不同的看法,想要追問:藉由這兩種思想系統的比較,我們可以學到什麼?而不是要探問其是否能夠支持另一方的信念。本書最初的著重點並不在於兩種思想系統是否可藉其一致性地贊同,而證成雙方彼此的結論,因為沒有任何思想系統是需要被證明的。每種思想系統在其自身所處的範圍中皆已被...
目錄
第一篇 本書目的
導論 7
第一章 交流的好處:與達賴喇嘛對談 11
第二篇 初探西藏的心識觀
第二章 貼近西藏佛教的心識觀 17
第三章 心之隱喻大不同:達賴喇嘛的觀點 23
第四章 與洛桑嘉措法師對談:心識與心智因素 25
第三篇 佛教與科學
第五章 佛教是科學的?非也 41
第六章 與康楚仁波切對談:不同的權威性基礎 55
第四篇 感知真實
第七章 西藏的阿毘達磨和西方神經科學中的感知 61
第八章 與達賴喇嘛對談:感知的境相 99
第九章 與拉諦仁波切對談:感知和心的明了性 109
第五篇 對於真實性的想法
第十章 西藏的阿毘達磨和西方神經科學中的概念 121
第十一章 與唐卻法師對談:思維的對象 183
第十二章 與拉諦仁波切對談:觀念、概念和名言 205
第六篇 經驗的記憶
第十三章 與康楚仁波切對談:回憶以及心的自由 231
第十四章 與拉諦仁波切對談:記憶和心的精微氣脈 239
第十五章 與唐卻法師對談:心識與記憶的客體 249
第七篇 結論:我們能夠學些什麼?
第十六章 透徹了解裡裡外外的心 259
致謝辭 267
全書註釋 269
第一篇 本書目的
導論 7
第一章 交流的好處:與達賴喇嘛對談 11
第二篇 初探西藏的心識觀
第二章 貼近西藏佛教的心識觀 17
第三章 心之隱喻大不同:達賴喇嘛的觀點 23
第四章 與洛桑嘉措法師對談:心識與心智因素 25
第三篇 佛教與科學
第五章 佛教是科學的?非也 41
第六章 與康楚仁波切對談:不同的權威性基礎 55
第四篇 感知真實
第七章 西藏的阿毘達磨和西方神經科學中的感知 61
第八章 與達賴喇嘛對談:感知的境相 99
第九章 與拉諦仁波切對談:感知和心的明了性 109
第五篇 對於真實...
商品資料
出版社:法鼓文化出版日期:2010-11-01ISBN/ISSN:957598540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