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唯一授權傳記 重新定義成功
除了股票,巴菲特更教你投資自己
他一生拼命賺錢 6歲開始賣口香糖 12歲買第一張股票
他一生拼命省錢 現在還住在40年前買的老房子
現在 他拼命把錢捐出去 走遍世界號召更多富人一起捐錢
榮登《紐約時報》、Amazon等排行榜第1名,國內外重要媒體一致推崇
本書回顧世界首富巴菲特的生平經歷。巴菲特從未寫過任何一本回憶錄,但此次他破天荒同意讓本書作者艾莉斯‧舒德(Alice Schroeder)為他立傳,除了撥出時間親自接受採訪,也讓舒德小姐訪遍他的家人、朋友、生意夥伴,忠實記下他過去的事蹟、他對世事的看法、他的挫折與勝利、他犯過的錯誤,以及他的人生智慧。
投資精準度為世人所稱道的巴菲特,儘管一舉一動受到媒體緊迫釘人,卻從未詳實地對媒體披露他的一生;就名人的標準來看,他的私人生活低調、非常注重隱私。巴菲特是矛盾的綜合體,他證明了做個和善的好人,也能在競爭中出頭。他對待投資人向如平起平坐的事業夥伴,並且以幫投資人管錢的「管家」自居。不管是身為投資專家、公司的CEO、董事、演說家,他都以誠信為最高原則;這樣的成功秘訣說來簡單,結果卻一點也不簡單,讓他從美國中部平凡小城Omaha崛起,成為舉世知名的富商。
忙碌的巴菲特若不是遇到艾莉斯‧舒德,恐怕也不會有機會透過一本書分享他的生命。舒德是幹練的保險產業分析師,向以觀察敏銳、和商業判斷精明在業界中聞名,她在金融題材的寫作上引起巴菲特的注意。舒德發現,儘管現有的書籍對巴菲特的投資手法多有著墨,卻從未有人把巴菲特這個人寫得更深入,談到他更大面向的哲學,以及這些哲學如何造就了巴菲特的性格與種種決策。因為這些原因,巴菲特同意與舒德合作,寫下這本書。
巴菲特從未花這麼多時間回答任何記者或作者的問題,但他數度與舒德長談,回顧他的兒時、他過去的點點滴滴。巴菲特這樣做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因為從這本書可看出,巴菲特也不過是個人,他有強處、也有弱點。雖然巴菲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財富,但他對別人最大的影響,不是他在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是他的處世原則和智慧。這本書將告訴你,何以華倫‧巴菲特的故事,是世界最值得閱讀的成功故事。
作者簡介:
艾莉斯‧舒德(Alice Schroeder)
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因為寫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結識,而巴菲特也因為賞識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題的能力,願意讓舒德書寫他的人生故事。舒德生於德州,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學士及MBA學位。她擁有會計師執照,目前與丈夫居住在康乃迪克州。
章節試閱
解讀巴菲特- 成長歷程
天賦異秉
從小數學與記憶力就過人,熱愛機率的計算,開學前就把課本全部讀完
優異傑出的數學能力,正是巴菲特天賦異秉的好根基。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從小便遺傳母親的數學天分,對數字抱有高度興趣,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數字。他尤其熱愛機率的計算,甚至還研究每個英文字母在《聖經》和報紙上出現的頻率。從那時起,他便學會蒐集大量的資料,來計算各種機率,也奠定他將來分析投資對象的基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是巴菲特令人難望項背的獨特能力。
小學五年級那年,巴菲特得到了1939年版《世界年鑑》這本書,他馬上將這本書內容通讀,甚至還一一背下每個城市的人口數,並且和朋友競賽,看誰能將人口超過100萬的都市全部背出。
17歲進入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就讀後,室友總是看他不太順眼。一方面是由於他生活習慣的儉樸邋遢,另方面則因為他總是在學期剛開始就能把課本全部讀完,輕輕鬆鬆地成功應付課業。
錙銖必較
巴菲特從小就熱愛金錢,如果望著北斗七星,他看見的會是一個錢的符號
今天的巴菲特名滿全球,給人慈祥和藹、慷慨解囊的慈善家形象。但幾十年前的股神卻也曾是個愛錢如命、個性叛逆的問題少年。
熱愛金錢,可說是巴菲特的天性,他甚至一度請太太蘇珊(Susan Buffett)用美鈔圖案的壁紙貼滿整個辦公室。因為他相信「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後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其實,巴菲特小時候家境雖不算富裕,卻也衣食無虞。但巴菲特從小便喜歡賺錢,自六歲那年兜售口香糖、可樂開始,他便不斷發掘各種可能賺錢的工作來累積財富。加上錙銖必較的個性,不僅讓他在26歲便累積了17萬美元的財產,也讓他身邊瀰漫不少有趣的傳聞,如「不買嬰兒床,讓剛出生的女兒睡在抽屜做的代用床」「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長期租用一間沒有窗戶的廉價小房間」「帶孩子看電影卻不願付爆米花的錢」等。
叛逆青春
以各種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偷竊、說謊、惡作劇……,年輕的巴菲特樣樣都來
中學時期的少年巴菲特,積極送報紙賺錢之外,也渴望獲得同儕的重視與喜歡。但是,除了在數學課上可以展現他對數字的出眾才華外,內向的巴菲特始終找不到一個拓展人際關係的好方法。
加上正逢青春期的叛逆,巴菲特開始以各種極端的方法來證實自己、希望獲得大家重視。偷竊、說謊、惡作劇讓同學赤裸游入高爾夫球場池塘裡等,巴菲特樣樣都來,但是,他對這些惡行也始終耿耿於懷。1946年那年,轉機降臨了。…
感情世界
個性內向、不擅表達感情,亡妻生前照顧他生活起居,妻兼母職
每當談起投資,巴菲特總是光芒四射,宛若夜間燈塔吸引眾人目光、指引方向;但只要一離開投資,巴菲特便黯淡無光、沉默寡言,宛若瑟縮樹梢上的貓頭鷹,靜靜觀望樹下人們的一舉一動。
個性內向的巴菲特,對於男女間的情感一向不擅表達。《雪球》書中提及,高中時的巴菲特曾與一名麵包店老闆女兒約會,但兩人走在街上,「就像在比賽看誰比較害羞,兩個人尷尬地在費城市區散步,一句話也沒說。」
或許是將全身心力貫注在投資上了,投資以外的巴菲特,幾乎像個老小孩,對家庭生活相當疏遠。朋友甚至曾對巴菲特說,「那邊的三個小朋友,是你的小孩。還認得嗎?」
解讀巴菲特-致富秘訣
雪茄屁股投資法 摘自《雪球》第20章
從50幾年前直到今天的全球金融風暴,巴菲特最重要投資哲學之一,總在挑選便宜、被遺棄的股票,就像你在路邊看見的黏糊鬆軟的雪茄菸蒂。他考慮一家公司死亡時的價值,只要能低於這個價值買入,就符合他所謂的「安全邊際」
巴菲特在1954年8月1日到達紐約,隔天就到葛拉漢紐曼公司報到,比他正式上任時間早了一個月。
這家公司只有八名工作人員:葛拉漢、紐曼、紐曼的兒子米基、出納華納、許羅斯、兩位女祕書,現在再加上巴菲特。巴菲特一直希望穿上的實驗衣風格的灰色薄外套,終於是他的了。「他捫把外套給我時,對我是個重要時刻。葛拉漢和紐曼也穿同樣的外套,穿著它時我們是平等的。」
其實不完全是。巴菲特和許羅斯坐在沒有窗戶的房間,房間內有股票行情機、連接券商的專線電話,還擺了一些參考書籍和檔案。
許羅斯坐在專線電話旁,多半是他打電話給證券公司。葛拉漢、米基和紐曼有時會出現在這個房間,檢視行情機上的股票價格。
找雪茄屁股,買低於清算價值就能獲利
「我們會找東西來讀,會翻閱標準普爾和穆迪投資手冊,尋找股價低於營運資金的公司,那時這樣的公司很多,」許羅斯回憶說。
這些公司是葛拉漢所謂的「雪茄屁股」(cigar butt):便宜、被遺棄的股票,就像你在路邊看見的黏糊鬆軟的雪茄菸蒂。葛拉漢善於找出這些食之無味的雪茄屁股,把它們點起火,吸上最後一口。
葛拉漢知道,有些雪茄屁股一點也沒用,但是花時間逐一細查每根雪茄屁股的品質並不合算;由平均法則得知,大多數雪茄屁股都能吸上一口。他總是考慮一家公司死亡時的價值,也就是清算價值。只要能低於這個價值買入,就符合他所謂的「安全邊際」;就算這家公司可能破產,也還有一道防護網。為了更保險,他運用「分散投資」的原則,購買許多不同的股票,每種股票都買很少。他的分散投資很極端,有些股票的部位小到只有1000美元。
選股:集中購買安全邊際最高的股票
巴菲特私底下對分散原則不以為然,他對自己的判斷深具信心,認為沒有必要以這種方式避險。他和許羅斯從穆迪投資手冊上蒐集數據,填滿數百張用來評估與判斷的簡單表格。巴菲特先瞭解每家公司的基本資訊,全面過濾之後,把範圍縮小到少數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股票,然後把錢投資在其中勝算最大的標的。
他喜歡長期持有投資 摘自《雪球》第21章
多數投資者喜歡短期操作、套利,但是,巴菲特半世紀以前就知道長期擁有的好處,並且將這個投資策略奉行一生。
1954年,巴菲特加入葛拉漢紐曼公司不久,開始進行一項複雜的新案子,開啟他日後的發展。
可可價格突然由每磅5美分暴漲到50美分以上,讓布魯克林一家利潤微薄的巧克力製造商羅克伍德(Rockwood)遇到難題。它最主要的產品是用來製造巧克力餅乾的碎巧克力,這種日用食品無法大幅漲價,導致該公司虧損連連。但是可可豆價格高漲,羅克伍德如果賣掉庫存的可可豆,將可大賺一筆,問題是,這樣做一半以上的利潤必須用來交稅。
羅克伍德的股東願意將公司賣給葛拉漢紐曼,但葛拉漢紐曼公司不願意付他們要求的價格,所以他們找上投資人普利茲克(Jay Pritzker),他有辦法迴避巨額稅款。據他所知,依據1954年美國稅法,公司縮小業務範圍而「部分清算」存貨,不需付稅。普利茲克買下足夠的股票,取得羅克伍德的控制權後,決定繼續生產碎巧克力,但退出可可奶油市場。他將1300萬磅可可豆歸入可可奶油業務,這批可可豆將被清算。
普利茲克不將可可豆變現,而是拿來和股東交換股票,以增加他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他提供優惠的條件吸引股東,每股羅克伍德股票可換得價值36美元的可可豆,但股價卻只有34美元。
葛拉漢看見一個獲利良機:購入羅克伍德股票,拿股票和普利茲克交換可可豆,然後出售可可豆獲得每股2美元利潤。這是套利(arbitrage):兩樣幾乎等同的物品卻有不同價格,精明的生意人可以透過買進賣出,賺取差價,而且幾乎沒有風險。
套利高報酬,深入研究才能降風險
巴菲特後來寫道,「有句老格言在華爾街被改寫了:給人一條魚可以餵飽他一天,教他套利可以餵飽他一輩子。」
不過,「幾乎」沒有風險,意思是「仍有一些風險」。如果可可豆突然跌價,倉儲憑證有可能只值30美元,不僅沒有2美元的利潤,還損失了4美元。為了消除風險,葛拉漢賣出可可豆「期貨」。套利的目標就是盡可能買進最多羅克伍德股票,同時賣出等量可可期貨。
葛拉漢紐曼公司指派巴菲特負責羅克伍德的案子,這對他再適合不過,他已做了好幾年的股票套利,買進可轉換公司債,賣空同一家公司的普通股票。
他已經仔細研究過去30年來的套利報酬,通常1美元投資可獲利20美分,而一般股票的獲利只有7、8美分。一連數週,巴菲特每天坐地鐵往返布魯克林,到許洛德信託(Schroder Trust)將股票換成倉儲憑證。
表面上看來,羅克伍德對葛拉漢紐曼公司是一樁單純的交易:成本只有地鐵車錢、思考和時間。但巴菲特認為還有更多「財務煙火」可繼續綻放,他不做套利,因此不必出售可可期貨;他為自己買進並持有222股羅克伍德股票。
巴菲特仔細考慮過普利茲克的優惠條件,他把羅克伍德所有庫存可可豆(不僅是歸入可可奶油業務的可可豆)除以所有股數,得出每股擁有的可可豆數量,結果大於普利茲克給股東的80磅。所以未將股票交換可可豆的股東其實獲得更多可可豆,並且已交換的股東所留下多出來的可可豆也將歸其他股東所有,使每股所擁有的可可豆更多。
繼續持有股票的人還可以分享公司的廠房、設備、客戶應收帳款,和其他繼續經營的業務。仔細計算後,他發現不該賣股票,而是應該站在普利茲克那一邊。
解讀巴菲特- 人生哲學
摘自《雪球》第62章
他本身就是一團雪球
巴菲特給自己人生的註腳就是雪球。他形容自己站在高山上逐漸滾雪球下山,愈滾愈大。只是滾的不只是金錢、人脈,還有對社會的熱情,和對下一代的關心。最後他將85%股票、值370億美元捐回給社會,再創奇蹟。
灌輸學子觀念,幫助新樹苗生根
樹不會長到天上去,巴菲特卻覺得他可以幫助新樹苗生根。他不曾一日不關心公司的業務,卻在思索如何度過餘生才理想時,被好為人師的衝動給撩撥起來。一段時間以來,他常向美國各地的大學生發表演說,到他們的學校去,或者在奧馬哈接待他們。他喜歡和學生對談,因為他們的習慣還沒養成,仍然年輕,能夠充分利用他所說的話。
「我很早就在捏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再捏,情況會和現在它在山坡上的位置很不一樣。所以我建議學生,如果你比別人早一點起步──不必早太多,但總比晚起步要好很多。而信用卡使你落後別人許多。」
2008年,他首次成為世界首富。在這之前,學生們來自亞洲、拉丁美洲,每次都有兩、三所學校的學生團體一起抵達奧馬哈,有時人數多達200人以上,有時一個月長達數天。前來朝聖,拜見奧馬哈賢哲的學生,得到完整的接待。他們會參觀布太太的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在波霞珠寶店的走道上閒逛。巴菲特在辦公室接見他們。他教的東西,是他走過此生得到的教訓。
學習機器,選擇成為那團濕雪球
他樂於慷慨分享個人所知,所以願意花幾個月的時間,一年寫一次致股東信;他愛表現,所以想在股東大會放置移動式房屋;他頑皮淘氣,喜歡玩樂,所以願意為床墊代言。他內心的記分卡促使他堅守安全邊際。他純粹出於熱愛,成了孟格所說的「學習機器」。
巴菲特過77歲生日時,想到自己活過的歲數,占美國歷史的1∕3。他無法像以前那樣整天閱讀,因為有一隻眼睛的視力減弱,後來戴上助聽器。他講話的速度遠比從前要快,更容易感到疲累,但商業判斷力依舊快速且銳利。
「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面,它一定會滾下去。我就是這樣。我的意思不是只指錢滾錢,就瞭解這個世界和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來說,也是這樣。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必須做選擇,而且你必須是雪花願意掉落在身上的那種人。其實,應該說你必須是本身的那團濕雪。你最好是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的運作方式就是這樣。」
解讀巴菲特- 成長歷程
天賦異秉
從小數學與記憶力就過人,熱愛機率的計算,開學前就把課本全部讀完
優異傑出的數學能力,正是巴菲特天賦異秉的好根基。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從小便遺傳母親的數學天分,對數字抱有高度興趣,腦子裡無時無刻都在想著數字。他尤其熱愛機率的計算,甚至還研究每個英文字母在《聖經》和報紙上出現的頻率。從那時起,他便學會蒐集大量的資料,來計算各種機率,也奠定他將來分析投資對象的基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更是巴菲特令人難望項背的獨特能力。
小學五年級那年,巴菲特得到了1939年版《世界...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