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一個遊方僧,藉由自身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但他的心中始終居住著一個小和尚,他的命運一直受到其性格的羈絆,他出身寒微,所以了解人民的痛苦,痛恨貪官污吏;
也正因為他來自社會的底層,突然之間擁有了莫大的權力,對權力的不安全感使他開始不相信任何人,他離周圍的人愈來愈遠……
人們總說,「時勢造英雄」,最混亂的時代往往造就最了不起的人物。
元末大亂,民不聊生,群雄蜂起,四方割據,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黑暗年代,也是渴望英雄出世的年代。
但這是一段創造時勢的英雄故事:原本一無所有、在社會底層打滾的小和尚朱元璋,如何聚集了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湯和等文臣武將為他效力?
朱元璋運用了什麼樣的策略,逐步建立自己的力量?為什麼他能夠一個接著一個,拔除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的勢力,推翻元朝的統治,開創了明朝長達近三百年的基業?
英雄從來不只有一種面貌,朱元璋也不例外。
取得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後,他開始誅殺功臣、廢除宰相、實施廷杖、設置錦衣衛,他是權力的暴發戶,他是權力的守財奴,他要消除任何危及其權力的因素,他要緊緊捉權,他要將權力放在他的保險箱裡……
在龍袍之下,朱元璋還是當年那個流浪的遊方僧。
【本書特色】
★ 本書附錄明太祖朱元璋及洪武年間大事年表,明朝開國記事一覽無遺。
★ 本書收入元末群雄割據圖、明初諸王分封圖、明太祖、明成祖及劉基、宋濂、徐達、常遇春等重臣畫像十餘幅,表現以圖說史的特色。
★ 元末群雄割據圖(1356年)
作者簡介:
毛佩琦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明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研究,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明史,為明史熱潮的主要推手。主要著作包括:《毛佩琦細解明朝十七帝》、《永樂大帝朱棣》。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明史權威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在本書中,講述了這個不一樣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無師自通,又善於玩弄人物,於是仗著自己的組織才幹,將各種因素收集綜合起來。他花了十二年的功夫,既經過忘命的戰鬥又靠胸中的計謀,終將其他諸人所掌握的地盤接收歸併,從今之後他的名位已無可抗衡。 ──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開國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農村,貧無立錐之地,一度還出家為僧,遊方四海。後來,朱元璋展現運籌帷幄的軍事長才、果敢的決斷能力,歷過經年征戰,驅逐蒙元的異族政權,一統天下。明太祖一方面分封諸皇子,另一方面在南京重建強大的官僚體系,透過組織地方上的大地主,完善農村的社會制度。明太祖性格暴躁,行事極端暴烈,但也以精明幹練、眼界開闊聞名。 ── 史景遷,《前朝夢憶》作者序
朱元璋說,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員,將他們派往全國各地。沒想到剛剛提拔任用的時候,這些人既忠誠又堅持原則,可是讓他當官當久了,全都又奸又貪。我嚴格執法,決不輕饒,結果,能善始善終幹到底的人很少,身死家破的很多。 ── 吳思,《潛規則》
名人推薦:明史權威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在本書中,講述了這個不一樣的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無師自通,又善於玩弄人物,於是仗著自己的組織才幹,將各種因素收集綜合起來。他花了十二年的功夫,既經過忘命的戰鬥又靠胸中的計謀,終將其他諸人所掌握的地盤接收歸併,從今之後他的名位已無可抗衡。 ──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開國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農村,貧無立錐之地,一度還出家為僧,遊方四海。後來,朱元璋展現運籌帷幄的軍事長才、果敢的決斷能力,歷過經年征戰,驅逐蒙元的異族政權,一統天下。明太祖一方面...
章節試閱
朱元璋如何壯大自己的力量?
九字箴言
朱元璋打下了徽州,一入駐到徽州城內,就聽說了朱升的名字,此人被稱為山中宰相,了解天下大事,很有謀略,朱元璋決定去拜訪他。朱元璋「親臨其室」,親自到朱升的家去請教他。朱元璋當時也已經是一方豪傑,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去請教,大有當年劉備三顧茅蘆的遺風。
朱升見到朱元璋向他親自登門請教,也誠心相告,他送給朱元璋九個字,我把它叫做「九字箴言」,是哪九個字呢?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別小看這區區九個字,它的含義太深刻了。它是一套完整的策略,其中包含著深刻的理念,涵蓋了成就一統天下之霸業的各個方面:既有基礎,又有理想;既有步驟謀略,又有實施的辦法。概括地說,就是要加強軍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盤,在防守中立於不敗之地;加強經濟實力,以充足的給養支持軍隊和政權;不要過早地暴露稱王稱帝的意圖,不到時機成熟決不輕易出擊,避免遭到競爭對手的嫉恨和攻擊。
古代的謀略可以為今人所用,關鍵在於賦予它們新的理念。所以,我們現在回顧歷史,不是要倒退,不是向後看,而是要發現古代智慧中蘊含可為現代社會所用的那些價值。這九個字怎麼這樣神啊?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高築牆」。有了一定的地盤,就要加強自己的地盤建設,不要讓別人輕易地侵犯你,不能夠失掉你的基本地盤。「高築牆」,把牆築得高高的,這是象徵性的說法,意思是要加強自己的軍力和防守。
「廣積糧」。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支軍隊幾萬人、幾十萬人,不吃糧行嗎?沒有糧食,你怎麼作戰?沒有糧食,你怎麼安撫百姓?你統治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是飢寒交迫,你還能統治下去嗎?但「廣積糧」不僅僅指的是糧食,而是泛指各種供給。廣積糧,就是要發展經濟。
「緩稱王」。剛才我們說過,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所有拉起隊伍的人都想得到王位,誰想得到王位,就肯定會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目標。你想稱王,我也想稱王!誰想稱王,大家聯合起來先把他滅了。
「緩稱王」歸根究底是不要過早地暴露自己的目標,不要過早地成為大家攻擊的對象,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就自然可以消滅群雄,自然可以稱王。但是如果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提前稱王的話,恐怕會遭到攻擊而失敗。
朱元璋對朱升所提出的九字箴言深表贊同。這九字箴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最後朱元璋按照九字箴言的指示,一步一步奪取勝利。
高築城牆,確保地盤
朱元璋是怎麼樣落實這九字箴言的?
元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二月發生了一件大事。紅巾軍領袖劉福選把一個叫做韓林兒的人,從碭山夾河迎至亳州,立為皇帝,號稱小明王,建國號為宋,年號為龍鳳。不久,元軍攻亳州,劉福通又奉韓林兒居於安豐。如此一來,大宋皇帝小明王韓林兒就成為紅巾軍的一面旗幟。郭子興等在名義上也就成為大宋皇帝小明王旗下的一支隊伍。
同年三月,郭子興的軍中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郭子興病逝了。小明王韓林兒傳檄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郭子興的妻弟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任左副元帥。論官職地位,朱元璋位居第三。一開始,朱元璋拒絕接受,說:「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
但是,看到小明王氣勢正盛,有他這面旗幟也可以作為依靠,就接受了任命。然而,郭天敘年紀還小,缺乏作戰經驗,而張天佑又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朱元璋身經百戰,又有李善長等一批謀士,所以這支軍隊實際上就控制在副元帥朱元璋的手中。
雖然這支軍隊名義上是由大宋政權統轄,而實際上,他們並不完全聽從小明王指揮。第二年,也就是元至正十六年(一三五六年),在這支軍隊攻打集慶的時候,由於內部將領陳埜先的叛變,郭天敘和張天佑被殺。集慶被攻克後改名為應天府,前面說過,朱元璋在這裡建立了江南行中書省,假小明王的令命,朱元璋自任平章政事,郭子興的小兒子郭天爵當了中書右丞。郭天爵認為自己才是郭子興的直接繼承人,因此對這種權力格局極為不滿。他企圖除掉朱元璋奪回權力,但最終被朱元璋處死。從此,朱元璋就完全成為了這一支軍隊的主人,也成為以應天府為中心的政權的主人。
這時候的應天,還在各種勢力的包圍之中。朱元璋奪取了應天,很多人也想奪取應天。元朝政權當然也想奪回應天。應天的地位並不穩固。
在朱元璋的東面,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就是張士誠。張士誠在元至正十三年(一三五三年)在高郵建立了周政權,自稱誠王。與朱元璋攻克集慶的同時,張士誠占領了通州(今南通)、常熟、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這些地方都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張士誠把平江改為隆平府,把政權中心遷到隆平。朱元璋羽翼未豐,對張士誠無可奈何。他寫信給張士誠要求「睦鄰守境」,「信使往來,毋惑讒言以生邊釁」,但是張士誠不予理睬。
這時候朱元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加強防守,防止敵人進攻。「高築牆」就成為朱元璋的首要策略。所以朱元璋從此就開始加強應天府的城池建設,把城牆建得高高的、牢牢的,保住這個根據地是朱元璋的當務之急。
發展經濟,廣積糧食
那麼有了城牆,敵人打不進來,僅僅保住了地盤,這還不行,還必須有糧食,還必須有經濟力量予以支持。
由於連年戰亂,農業荒廢,軍費開支過大,造成了糧食短缺。糧食問題怎麼辦?軍隊不產糧,要向百姓徵收,農民種糧食,軍隊吃糧食,似乎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朱元璋打下了婺州路。從寧國經過徽州的時候,一位叫做唐仲實的儒士前來拜見。朱元璋重視儒士,見到有學問、有知識的人,就要向他們詢問治國謀略、詢問時務。他問道,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他們在平定天下的時候?他們都用了什麼辦法呢?
唐仲實回答說:「此數君者,皆以不嗜殺人,故能定天下。」他的建議和馮國用、馮國勝兄弟以及李善長的話如出一轍。
接著他稱讚了朱元璋不妄殺人,但是隨即就對朱元璋提出了批評。他說,你現在向百姓徵收的糧食太多,使民不得休息,不能好好過日子。用他原來的話來說就是「民未遂生息」。這是什麼意思呢?朱元璋的軍隊不斷擴大,地盤不斷擴大,官員隊伍不斷擴大,都需要糧食,而這些糧食無不來源於百姓。隊伍大了,需要的糧食增多了,百姓的負擔也就重了。
朱元璋聽到這裡,不由得同意:「此言是也。」但他自我辯解:我也天天發愁,這麼多糧食都取自於百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的積累很少,我的開支很大,向老百姓增加徵收,是很不得已的。但是我所徵收的都是軍需、公費所用,「未嘗以一毫奉己」,沒有一絲一毫是為了我個人的私利。我也常常在憂慮那些勞苦的老百姓們,怎麼樣才能夠使他們得到休息、才能減輕他們的負擔呢?「民之勞苦,恆思所以休息之,曷嘗忘也」,這些事我哪裡曾經忘過呢?這是我天天想的事。
朱元璋說的也是實話。因為他在經過了儒者的改造之後,已經形成了仁義愛民的理念,他坦承向百姓徵求大量的糧食,會給百姓帶來痛苦,然而這是萬不得已的事。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他問,如果我不向百姓徵收糧食,怎麼樣解決糧餉問題?唐仲實說,一是靠軍隊自給,一是靠發展經濟。
朱元璋聽了唐仲實的意見以後,開始考慮在自己的地盤內發展經濟。他任用了康茂才為都水營田使,負責興修水利、種植糧食,供給軍需。康茂才不負所望,一年以後,軍隊屯田所得糧食一萬五千石。除了食用以外,還剩了糧食七千石。幾年下來不但軍隊有了充足的糧食,而且有了一些儲備。
因為有了充足的糧食,朱元璋一再明令減少自己所控制州縣的賦稅,減少百姓負擔。這樣做不僅消除了百姓的恐懼,而且得到了百姓的擁護。百姓以前見了兵就害怕。過去是兵匪一家,兵見了百姓就是徵收甚至搶奪。現在朱元璋的軍隊不僅不搶奪,而且減低賦稅、減少徵收,所以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朱升所說的「廣積糧」,不僅僅要多存糧,還要全面增強經濟實力。於是,在李善長等人的規劃下,朱元璋在自己所轄區域內,還設立了鹽法局,以增加財政收入。大家知道中國歷代都以控制食鹽買賣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如果百姓想得到買賣食鹽的權利,要向國家交稅,取得憑證。
朱元璋建立了鹽法局以後,規定商人販鹽二十取一,你得到了利潤二十份,我取你一份,這不算多。可是賣鹽賣得多了,朱元璋政權的收入就多了。他還建立了茶法,規定了販賣茶葉的法令。商人賣茶,要憑茶引,什麼叫「引」呢?引就是證明,茶引就是販賣茶葉的證明。商人每賣一百斤茶,要交納二百錢。
朱元璋政權開始懂得財政經營,他在所管轄的區域內設立了寶源局。寶源局是做什麼的?這是鑄造錢幣的機構。在這期間他鑄造了大中通寶錢,允許歷代錢幣與大中通寶錢同時使用。通過這些措施,朱元璋政權不僅有了糧食,還有了錢,有了經濟支柱。所以,廣積糧就是發展經濟實力,就是加強自己的經濟基礎。
那麼,對於朱升提出的「緩稱王」,朱元璋又是怎樣做的呢?
奉小明王旗號,暫緩稱王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相當的勢力了。他不僅是大宋政權小明王旗幟下一路軍馬的都元帥,而且是江南行省的平章。雖然朱元璋實際統領著自己地盤中的一切,但是在使用公文和發布告示的時候,還要用大宋政權的龍鳳年號,因為小明王韓林兒是朱元璋的君主。
《明史.韓林兒傳》評論這件事,說道,「時太祖以孤軍保一城」,朱元璋只有一支很孤單的、很薄弱的軍隊控制了滁州這樣的小城。「而林兒稱宋後,四方響應」,而韓林兒聲稱自己是大宋皇帝的後裔,很有號召力,各路起義軍都歸在他的旗幟之下。在朱元璋的羽翼還不夠豐滿時,「用其年號以令軍中」,不能不借用小明王的年號發號施令。
朱元璋攻下集慶以後,又先後奪取了鎮江、廣德等地,地盤不斷擴大,實力進一步增強。隨著他的實力增強,小明王也不斷地提高朱元璋的地位。
元至正十九年,也就是大宋龍鳳五年,西元一三五九年,朱元璋被提升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一個省的丞相,一省最高長官。元至正二十一年(一三五一年),朱元璋又被封為吳國公,成了公侯了。後來朱元璋的記載說是諸將奉他為吳國公,想掩蓋這個吳國公是小明王所封的事實。而實際上,此時他還無法擺脫小明王的大宋旗號,他也不願意擺脫小明王的旗號。
大家知道,公、侯、伯是很高的榮譽爵位。朱元璋此時的勢力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朱元璋是有心計的人,他不想過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所以他一直甘居於小明王的旗號之下,使用龍鳳年號,就是後來他當吳王之後,發布命令都是寫「皇帝聖旨、吳王令旨」,這就是所謂的「緩稱王」。
這個時候,在朱元璋政權周圍情況怎麼樣呢?一些豪傑紛紛自立,除了前面提到的張士誠的周政權外,還有人稱王。
元至正二十年(一三五○年),徐壽輝的部將陳友諒以洪都(今南昌)為中心,自立為漢王。
明玉珍在四川地區自立為蜀王,在元至正二十二年(一三五二年)又自立為帝,建立了大夏國。
朱元璋身邊的這些人,不論是張士誠、陳友諒,還是明玉珍,都紛紛稱帝的稱帝、稱王的稱王。可是朱元璋牢牢記住朱升給他的話──「緩稱王」。不到時機、不到火候,不能夠稱王,所以僅僅被小明王封了一個吳國公,表面上看起來他很滿足,實際上他想得更遠,因為他想要的更多。
朱元璋當然也有稱王之心,他不想當皇帝嗎?他當然想當皇帝。但是他要實行「緩稱王」的策略,避免自己過早地成為各路豪傑攻擊的目標。而且,他遵奉小明王為主,也是利用了小明王的皇帝名分,利用他的聲望,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強自己的號召力。
朱元璋如何壯大自己的力量?
九字箴言
朱元璋打下了徽州,一入駐到徽州城內,就聽說了朱升的名字,此人被稱為山中宰相,了解天下大事,很有謀略,朱元璋決定去拜訪他。朱元璋「親臨其室」,親自到朱升的家去請教他。朱元璋當時也已經是一方豪傑,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去請教,大有當年劉備三顧茅蘆的遺風。
朱升見到朱元璋向他親自登門請教,也誠心相告,他送給朱元璋九個字,我把它叫做「九字箴言」,是哪九個字呢?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別小看這區區九個字,它的含義太深刻了。它是一套完整的...
作者序
【系列序】
英雄、歷史與大明王朝
歷史是一部英雄史,卻又不只是英雄的歷史,它是人開創時代,又被時代限制,不斷嘗試與時代對抗,又成為時代的傀儡的故事。
人類從來無法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人們總是以其主觀的意願,企圖實現他們的理想。在客觀的現實下,有些人看準時機、乘勢而起,有些人因緣際會、水到渠成,有些人隨波逐流、平淡庸碌,有些人不合時宜、卻不放棄。有些人成功了,功成名就、人人稱羨;有些人失敗了,依然令後世永遠懷念。
而歷史的精彩多變、絢麗多姿,在於如此;讀史的趣味,引人入勝、欲罷不能,也在於如此。
因此本事文化規劃出版Heroes書系,希望以「英雄」作為線索,閱讀、梳理那些我們曾經很熟悉或是不那麼熟悉的歷史。這個系列的書目都是史學界權威學者的代表作品,都是有本有據的正史,但以現代的語言、現代的觀點,重新理解、重新詮釋,說出一個個精彩好看的故事。
這個書系首先推出【大明王朝系列】,將以明朝帝王、名臣等英雄人物為軸線,試圖描繪這個時代的光亮與陰影。
明朝是傳統中國邁向現代中國的關鍵時期,始於西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即位,迄於一六四四年,明思宗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經歷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七年,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民族建立並統治的君主制王朝。
明史可說是整個中國歷史的縮影,中國歷史上最光明與最黑暗的面貌,都在這個朝代發生。它有勤於政事、勵精圖治的明主,也有耽於逸樂、拒不上朝的昏君;有閹宦干政,也有名臣變法;有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國威,也有瓦剌部落入寇,皇帝被俘;有太平盛世,也有農民起義,這是最好的年代,卻也是最壞的年代,交織出最具吸引力、最具震撼力的史詩。
明朝是中國史的切片,讀中國史,就要從明史入手。
歷史是一個個的個案,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有其偶然性,但我們經常面對與歷史人物同樣的抉擇:「這件事沒有利益,也不會成功,那麼我還要不要做?」如果現在是那個歷史時刻,我們又會如何選擇,「這一刀到底要不要砍下去?」
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答案,也會有屬於那個時代的英雄。
而終究會有人記得,那個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就是歷史。
【系列序】
英雄、歷史與大明王朝
歷史是一部英雄史,卻又不只是英雄的歷史,它是人開創時代,又被時代限制,不斷嘗試與時代對抗,又成為時代的傀儡的故事。
人類從來無法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人們總是以其主觀的意願,企圖實現他們的理想。在客觀的現實下,有些人看準時機、乘勢而起,有些人因緣際會、水到渠成,有些人隨波逐流、平淡庸碌,有些人不合時宜、卻不放棄。有些人成功了,功成名就、人人稱羨;有些人失敗了,依然令後世永遠懷念。
而歷史的精彩多變、絢麗多姿,在於如此;讀史的趣味,引人入勝、欲罷不能,也在於如此。
...
目錄
第 一 章 王侯將相本無種
第 二 章 一個窮孩子,卻有那麼多故事
第 三 章 當和尚是為了吃飯
第 四 章 鬼使神差地投了軍
第 五 章 這支隊伍底子不錯
第 六 章 猛將鐵軍,都是他帶出來的
第 七 章 秀才見了兵,說的還是理
第 八 章 先漢後周,決戰決勝
第 九 章 北伐中原,成就帝業
第 十 章 咱們的大明國
第十一章 以禮樂政刑治理天下
第十二章 平民皇帝的治國理想
第十三章 首重農桑學校
第十四章 大明朝的官不好當
第十五章 只要忠臣,不要權臣
第十六章 重典治國
第十七章 權力不容分割
第十八章 開國皇帝的統治術
第十九章 分封諸子為王
第二十章 家務事就是國事
第 一 章 王侯將相本無種
第 二 章 一個窮孩子,卻有那麼多故事
第 三 章 當和尚是為了吃飯
第 四 章 鬼使神差地投了軍
第 五 章 這支隊伍底子不錯
第 六 章 猛將鐵軍,都是他帶出來的
第 七 章 秀才見了兵,說的還是理
第 八 章 先漢後周,決戰決勝
第 九 章 北伐中原,成就帝業
第 十 章 咱們的大明國
第十一章 以禮樂政刑治理天下
第十二章 平民皇帝的治國理想
第十三章 首重農桑學校
第十四章 大明朝的官不好當
第十五章 只要忠臣,不要權臣
第十六章 重典治國
第十七章 權力不...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本事出版日期:2011-03-30ISBN/ISSN:978986611804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