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改朝換代總不免出現藩鎮割據現象,昔日的所謂藩鎮,就是近代的軍閥。從宏觀史學來看,軍閥割據是我國轉型期中一個偶然現象。
唐德剛先生長期鑽研民國史,數十年如一日。其早期的著作主要是口述傳記,均為傳誦一時的經典之作。晚期作品則特別著重撰寫民國通史,氣魄恢宏,觀點獨到;而且極力打破繁瑣、枯燥的學院派傳統,以「唐派新腔」的散文下筆,幽默、流暢,亦莊亦諧,妙趣橫生,為兩岸千千萬萬的讀者所熱烈歡迎。
唐氏故世之後,「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開始整理他留在紐約的手稿、論文、詩詞、書信等資料,首先把其中若干遺稿重新編譯,終使本書得以問世。全書分為「袁後中國」、「段祺瑞政權」與「外編:民國史軍閥篇餘緒」三部分,主要描繪袁世凱死後的政治亂象,闡述北洋軍閥和政客的爭權奪利,實力派段祺瑞脫穎而出,掌握大局的經過,綜論黎段府院之爭、參戰案、宣統復辟、孫中山南下成立護法政府等歷史問題,兼而探討桂系、奉系軍閥的興衰始末。作者抽絲剝繭,條分縷析,言人所未言,值得細讀。
作者簡介:
唐德剛(一九二○~二○○九)
一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安徽省合肥縣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歷史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李宗仁回憶錄》(中英文版)、《顧維鈞回憶錄》(英文原著,紐約時報系發行,大陸有中譯本)、《胡適口述自傳》(中英文版)、《胡適雜憶》(中文版)、《中美外交史1844-1860》(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袁氏當國》、《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張學良口述歷史》、《五十年代底塵埃》、《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戰爭與愛情》(遠流)等書,另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包括歷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病逝美國舊金山,享壽八十九歲。
章節試閱
摘自〈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糟亂的一段時期,應該就是民國初年的所謂軍閥時期了,而軍閥時期實在是從袁世凱死亡之後才正式開始的。因為在帝制前,袁氏主政下的北京政府,還是一個可以號令全國的政府。地方軍頭還不能目無國家法紀,隨意橫行的。野心政客雖然也難免結黨營私,但是在大一統的國家之內,縱橫捭闔,多少還有些顧慮。可是到袁氏一死,那才是真正的王綱解紐,全國皆兵,政客縱橫,中國近現代史才正式進入一個所謂「軍閥時期」了。這也就是筆者在拙作裡,不厭其煩的一再解說過,我國史上第二次大轉型,從帝制向民治轉去,這個總方向是必然的,不會變動的;但是在各小階段中的變動,則往往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和反覆無常的。這個偶然出現的軍閥階段,就是個很標準的說明。
所謂「軍閥」者,便是一個軍人,擁兵自重,甚或割據一方(一區、一省、一縣,乃至一城、一鎮、一鄉、一村),在名義上,他還是國家軍政體制上一個有名分的單位,但在實際的權力運作上,則是個不受政府法令約束,而自作自為的獨立王國。在中國的傳統歷史裡,通稱為藩鎮。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這樣的一個軍人就叫做軍閥了。「軍閥」這個現代名詞,似乎是早期日本人從西文Warlord翻譯過來的。所以軍閥有大有小。大的可以統兵數十萬,占地數省,自成派系。有時甚至可以暫時取得國家元首的地位,如曹錕、段祺瑞、張作霖等等皆是也。次一級的,如山西的閻錫山、廣西的陸榮廷、新疆的楊增新,和後來國民黨時代的山東的韓復?、四川的劉湘、新疆的盛世才等等也都是軍閥。再小的,有的只有槍兵數十人,占領區域不過一兩個小城鎮,但他也可徵夫抽稅,自治自為,不受任何法令的約束,做個最小最小的土皇帝。
李宗仁先生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說的那些廣西地方軍頭劉日福、陸雲高、陸福祥、蒙仁潛、林俊廷、陳天泰、張春如、梁華堂等等,「人槍較多的,自封為『自治軍總司令』,或師長、旅長。人槍較少的,則自稱為司令、幫統、營長不等,各視本身勢力而定。割據一方,派縣長,設關卡,徵錢糧,各行其是。」(見《李宗仁回憶錄》第十三章)這些都是當年在廣西省內,土生土長的小軍閥。筆者回憶幼年時期在安徽家鄉就知道一些割據鄉鎮的小軍閥。記得有個諢名叫魏三鬧的「司令」兼個小鎮的鎮長,他一共只擁有槍兵二三十人。但是他攤夫派稅,「保護」一鎮的治安竟至數年之久。上級的縣政府中的縣長,在動亂時代,皆存五日京兆之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對他也不聞不問;他對上級也向不買帳。彼此河水不犯井水,相安無事;雖然他們平時也有些禮貌上的往還。上級的縣長來來去去,而魏三鬧卻能在本縣之一角,穩坐釣魚台,不受太多的影響,而一鎮居民的生命財產,卻多賴他的「保護」呢。你能說魏三鬧不是個土皇帝、軍閥?
據張學良將軍,英雄不論出身低的告訴我,張作霖早年當「鬍子」時代,也是個在東北地方上收「保護費」的張三鬧。後來愈鬧愈大,才被招安當了管帶(營長),以後由團長、旅長、師長、軍長,而總司令,而大元帥。割地為王,他在東北所統治的地區,加上後來「入關」所占領的地盤,竟遠大於歐洲史上有名的神聖羅馬帝國;最後主政中樞,竟然變成了全國一人的國家元首,雖然他只能統治「九省三市」。
長話短說,地方軍閥之形成,在一個國家強於社會的帝國之內,中央政府一旦失控,古史上所謂「王綱解紐」,一解到底,全國頓成無政府狀態,「遍地黃花開」(這是太平天?時代地方成無政府狀態,群雄並起時的安徽土語,倒頗能道其實況),就形成大小地方軍閥割據的局面了。所以這些軍閥也不一定全是壞人。農民領袖乘機起義,打天下,固無論矣。有些游離軍隊(像李宗仁在六萬大山中落草)和正常士紳,組織武裝自衛,也未必全是壞事。這樣,「始割據,終兼并」(三字經上的話),野心家或革命政黨,再乘機逐鹿中原,逐漸兼并的結果,終成兩強的劉項之爭,或國共之戰,中國政局就再次從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了。這個循環,在古代中國如此;在近代中國還是如此;在轉型期的中國,尤其如此。我國近現代史上,從袁世凱死後的分裂,到毛澤東生前的統一,就是這個循環很標準的現象。
軍閥趣事舉隅
在我國社會文化轉型期中,一轉百轉,沒個規矩繩墨以為限制,有權便有一切,因此有權的人就可以胡作非為了。像上述魏三鬧那個小軍閥,便有生殺之權。他就可以隨便殺人。在那個無法無天的軍閥時代,有趣的故事是說不完的。就以現代化的奢侈品的汽車為例吧,哪個大軍閥能沒有專用汽車呢?但是內地省分,既無公路,又無維修設備,如何是好呢?所以他們的汽車都是動用整連整營的士兵民夫,從江邊駁船上抬了上去的。汽車?錨了,電瓶沒電了,輪胎沒氣了,再抬下駁船,運往「下江」去修理。
有些嚮往現代享受的四川軍閥,那時還特地從上海雇用「網球祕書」呢。這些少年英俊的網球選手,有時被軍閥們的年輕漂亮的如夫人們看中了,曾發生過私奔被捉回槍斃的慘事。想不到某軍閥某次,醋海興波,竟為私奔者同生共死的愛情所感動,不但未判他們死刑,反而資助情奔,成全好事,一時傳為「佳話」呢。
上述這些荒唐的小故事,都是顧維鈞、李宗仁、張學良等等三朝元老,和他們之下的文武僚屬們所親口告我的;有的也是筆者朋輩之間,包括許多「鳳子龍孫」和「高幹子弟」所轉述的真實故事。較之司馬遷所根據的「街談巷議」,可靠多矣。略記一鱗半爪,以概其餘,作為時代的見證罷了。
摘自〈段祺瑞和所謂「皖系」是什麼回事?〉
段祺瑞的小檔案
段祺瑞是繼袁世凱而起的,我們民國政治史上第二個強人。皖系便是以他為中心的一窩軍人和政客所形成的,有利害政綱的政治派系。袁世凱死後的四個年頭(一九一六~一九二○),中國政權,就抓在段的皖系之手。但是段祺瑞是何等樣人?他又如何崛起,而變成民國一人呢?我們首先得查查他底背景,把他的家世、童年,和青少年期所受的教育,編個簡單扼要的小檔案。
段祺瑞(一八六五~一九三六),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比孫中山大一歲,比蔣介石大二十二歲;比毛澤東大二十八歲。在段的當權時代,人多尊稱之為「段合肥」。亦如清末李鴻章之被稱為李合肥也。合肥市現在是安徽省會所在地。但是在清末民初,它只是個大縣,可能也是中國最大,或次大的一個縣,其區域除包括今日的合肥市之外,還包括今日的肥東、肥西和長豐三個縣。
合肥也是清末內戰時,李鴻章所統率的「淮軍」的老家。鄉人好武,淮軍的士兵和高級將領,泰半是合肥人。段祺瑞的祖父段佩,便是個農民出身的,最後官至記名總兵(師長銜)的淮軍戰將。段祺瑞的父親段從文,也還是個農民,可是當段祺瑞出生時,段家已成為官宦之家,他就是個小衙內了。在家鄉啟蒙讀書之後,年方七歲,就被當時駐防江蘇宿遷的祖父段統領,接往宿遷上學。在祖父的期望和督導之下,祺瑞又認真地讀了八年的私塾。使他對儒家的典籍,打下個很扎實的根基。段後來可寫出很可一讀的舊體詩文。其後在民國政壇上,像曹錕、張作霖、馮玉祥、張宗昌等人,都無法和他相比了。
可是,段祺瑞十五歲時,祖父突然病死,不久他更是父母雙亡。因此他底幸福的童年,也就一去不復返了。在太平軍和捻軍亂後,淮軍的薪餉是極其微薄的,段氏家無恆產,而有寡婦孤兒,嗷嗷待哺,青少年的段祺瑞,要養家和自給,他只有回營當兵,這也是對一個有志青年的磨鍊吧。
當段氏年已雙十,在舊制淮軍裡,正是四顧茫茫之時,北洋大臣李鴻章,為改革軍制,在外國顧問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 1833-1885)和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 1855-1925)等洋將的設計之下,忽然於一八八四年在天津創辦了一所西式的「北洋武備學堂」(亦名「天津武備學堂」),在舊制的淮軍中招考,有教育文化的青年士兵為軍校學員。這是近代中國,軍制轉型期中的第一所現代化的陸軍軍官學校,段祺瑞報名參加考試,竟以第一名的榮銜,考進了這所陸軍官校。這時正是所謂「同治中興」的高潮期。這所現代化的中國軍校,辦得十分認真。三年的基本軍事教育,把一些像段祺瑞那樣的有志青年,教育成一批扎扎實實的現代軍人。
軍校畢業之後,經過一番實習,段祺瑞又於一八八八年被遴選前往德國留學,入德國軍校深造。其後再被派往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克虜伯」(Krupp)兵工廠見習,學習使用和維修當時世界上最尖端的武器。所以當段氏二十五歲,從德國學成歸國時,他就成為當時落後的中國鳳毛麟角的、也是史所未有的現代化青年軍人了。
德式的軍事教育,對段祺瑞後來的為人、從政、練兵、帶兵,都太重要了。第一是在心理上,他一生崇德。據說他以後偶爾生病,要服食西藥時,他首先要問明,是否是「德國製造」?連小小的阿斯匹靈,他都堅持非德製不服云。近現代中國崇德的最高領導人,非段一人也。後來的蔣介石、毛澤東都害有崇德癖。蔣氏當政後,他治軍組黨,都以德意志為理想模式。毛澤東也最看重普魯士,並且說過:「如果中國是德意志,湖南就是普魯士。」德國人的好處是苦幹、誠實、愛國、重規矩、守紀律、做事有效率,歐洲大陸,無與倫比者。但是任何民族,有其長必有其短。德國人為人處世,過社會生活,往往也就獨斷專行,對「絕對主義」(Absolutism),有其偏好。朋友,我們的「老蔣總統」和「毛故主席」,都是如此呢。成也由它,敗也由它。我們的「段老執政」,也是如此也。沒啥稀奇吧,此是後話。
可是在段氏從德國回國之時,卻懷才不遇,被冷落了好一段時間,始學有所用。因為大清帝國雖有此現代化的陸軍人才,而無此現代化的陸軍軍制。有新式訓練的回國留學生,就只好在舊制軍隊的「隨營學堂」裡,去做做學非所用的低級教官了。這一尷尬,不但是段祺瑞的遭遇,連晚一輩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都還有說不盡的類似經驗呢。(見拙作《李宗仁回憶錄》第二、三編)這也就是筆者近數十年來,曲不離口底「轉型論」的重點所在了。從舊制轉新制,其過程是長期的,也是十分艱難困苦的。孫中山所謂「破壞難於建設」是也。不破不立,可是「破」往往就更難於「立」了。
甲午敗後,清廷在德籍洋員漢納根策畫之下,乃決定練「新軍」十萬人來重建國防。當袁世凱受命至小站(一八九五)出任此艱鉅時,他就要尋覓現有的陸軍專才,來幫助建設新軍。這樣,那批從德國歸來的陸軍留學生,就被袁世凱一網全收,進入小站,作其基本的幹部了。其中佼佼不群的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三人,漸漸地也就變成袁世凱「新建陸軍」的三大支柱,所謂「北洋三傑」的龍、虎、狗了。
摘自〈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糟亂的一段時期,應該就是民國初年的所謂軍閥時期了,而軍閥時期實在是從袁世凱死亡之後才正式開始的。因為在帝制前,袁氏主政下的北京政府,還是一個可以號令全國的政府。地方軍頭還不能目無國家法紀,隨意橫行的。野心政客雖然也難免結黨營私,但是在大一統的國家之內,縱橫捭闔,多少還有些顧慮。可是到袁氏一死,那才是真正的王綱解紐,全國皆兵,政客縱橫,中國近現代史才正式進入一個所謂「軍閥時期」了。這也就是筆者在拙作裡,不厭其煩的一再解說過,我國史上第二次大...
目錄
□編者序 禤福煇
□他序 人文親切:唐德剛史學著作的獨特魅力 于仁秋
【袁後中國】
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005
──袁後中國政壇掃描
袁死後各省督軍省長一覽/軍閥趣事舉隅/地方政府中迴避制的徹底破產/為佛洛伊德作實驗豚鼠/社會政治轉型的中間階段/矛盾重重的爛攤子/段氏談虎色變的國會/黎元洪依法承繼/重新統一後中央政局掃描/人事糾紛,無「法」解決/孫徐之爭升級為黎段之爭/政客縱橫與黎段交惡/美國模式是什麼回事?/且看民元老國會
袁世凱留下的爛攤子/045
是誰搞垮了袁世凱?/宏觀有其必然;微觀難免反覆/從較好制度、可行制度到破產制度/袁的爛攤子變軍閥溫床
◎附錄:漢代地方政治之研究
民國史軍閥篇四圓四方圖解/067
──海外教授民國史經驗淺介之一
四個小圓圈,十二年大混戰/平行內戰,還有兩次/軍閥大事,分段編年/袁氏當國/段祺瑞也可作四年歷史的重心/直系曹吳也自成一單元/安國軍總司令對抗革命軍總司令
「護國運動」的宏觀認知與微觀探索/093
──「紀念雲南起義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講辭節要
宏觀認知,微觀探索/共和崩潰是歷史的「必然」/三峽之水,不可倒流/雲南鬧垮洪憲
【段祺瑞政權】
段祺瑞和所謂「皖系」是什?回事?/107
──皖系始末之一
一扇玻璃窗,四個方框框/一場混戰,四個圓圈/段祺瑞的小檔案/陸軍轉型,晚於海軍/從新建陸軍師長到六鎮副帥/袁氏當國時的段祺瑞/四個堅持,兩個凡是,皆為必需/段氏謝絕黃袍,擁黎繼承大位/「北洋系」是何種怪物?/「研究系」、「政學系」也是北洋外圍/兼論袁世凱、汪精衛之覆轍/武義親王不受封/兩岸現勢,源於黎段
皖系政權的發展與「參戰」的糾紛/133
──皖系始末之二
近現代中國的兩大根本問題/土郎中亂用西藥/恢復《民元約法》的政治經緯/既非「內閣制」,也非「總統制」/四無的總理,粗心的總統/絕對服從vs.依法分工/王綱解紐,藩鎮跋扈的現代版/不受國家法令管束的「軍閥」/府院和國會的三頭馬車/從「無法無天」到「法令如毛」/老國會是怎樣恢復的?/早年國會的特點/不是議會政治,是幫會政治/顧維鈞vs.唐紹儀/制憲、參戰,兩大政治皮球
/「參戰案」是怎樣開始的?/參戰利弊大辯論/反參戰也另有理由/幕後的經濟暗盤/孫中山也受賄百萬馬克
再造民國,段閣復起/175
──皖系始末之三
政治皮球沒完沒了/不但要絕交,還要宣戰/「制衡制」在中國的折磨/段總理被黎總統撤職/從督軍造反到張勳復辟/新舊軍轉型的一樁「個案」/張段是軍事轉型前後期/宣統復辟鬧劇始末/馬廠誓師,收京討逆/復辟君臣的末路/思想轉型雜亂的實例/再造民國,一切從頭來起/梁啟超政治智慧試評/從宏觀視角看黎段在爭些什麼?/意氣之爭和黎、段其人/人事和利害之爭/無法解決的政策之爭/鬥爭的類別和解決的方法/帝制轉民治急不得也/人治轉法治同樣困難/國共兩黨目無憲法的實例/意氣之爭加人事糾紛/民主不是忍讓,是法律之前,實力平衡
談談打打的護法戰爭/225
──皖系始末之四
一國兩府,禍延至今/孫中山是反段主力/德國檔案中的賂華巨款/德使辛策對中山的接濟/參戰案的另一面:軍火貿易油水最大/內外債也是熱門股票/有關太炎先生的傳聞/借外債與反外債的是是非非/中山南下廣州/孫公開府西南計畫試釋
外編:民國史軍閥篇餘緒
民國軍閥概述/249
論桂系/261
從北京政變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277
──為「紀念『九一八』六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而作
□編者序 禤福煇
□他序 人文親切:唐德剛史學著作的獨特魅力 于仁秋
【袁後中國】
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005
──袁後中國政壇掃描
袁死後各省督軍省長一覽/軍閥趣事舉隅/地方政府中迴避制的徹底破產/為佛洛伊德作實驗豚鼠/社會政治轉型的中間階段/矛盾重重的爛攤子/段氏談虎色變的國會/黎元洪依法承繼/重新統一後中央政局掃描/人事糾紛,無「法」解決/孫徐之爭升級為黎段之爭/政客縱橫與黎段交惡/美國模式是什麼回事?/且看民元老國會
袁世凱留下的爛攤...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