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因為我想要追求真相而憎恨我。」──朱利安‧亞桑傑
2012大選前,維基解密爆出AIT秘密電文,意外引發台灣政壇連鎖反應。克雷‧薛基誇讚:「維基解密三年內所揭露的秘密比華盛頓郵報三十年來揭露的還要多。」維基解密自詡照亮陰暗角落的明燈,專門揭發政府、企業的腐敗與欺瞞。而大量外流的美軍情資,更是讓歐巴馬總統氣得跳腳。
隨著維基解密逐漸為人熟知,創辦人亞桑傑引發的爭議愈來愈多。2010年底,亞桑傑涉嫌在瑞典犯下強姦與性騷擾罪,遭瑞典和國際刑警組織通緝。數月之後他雖以天價交保,但至今仍被英國警方嚴密監管。
這本自白正是從他被倫敦警察逮捕的那天講起,一路回顧他在澳洲居無定所的童年、癲狂的駭客同儕、網路世界給他的衝擊,及至維基解密的出現、個人性格的缺陷和其後所遭遇的種種打壓與誤解。「我站在牢房裡,就像個充滿鬥志卻手無寸鐵的鬥士。」熱情且憤怒的亞桑傑明言:「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可以解釋,我們的努力如何改變了全球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關於亞桑傑
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
維基解密因公開美伊戰爭日誌、阿富汗戰爭日記和美國使館機密電文震驚全球,並於2011年由亞桑傑代表提名諾貝爾世界和平獎
得獎記錄:
2011,澳洲的普立茲獎──沃爾克雷新聞獎、雪梨和平獎
2010,《時代》讀者票選年度風雲人物、法國《世界報》年度風雲人物(提名)
2009,國際特赦組織國際傳媒獎
2008,《經濟學人》新媒體獎、山姆‧亞當斯獎的情報從業道德獎
他與德弗斯(Suelette Dreyfus)合著有《地下網絡》(Underground)一書,探討駭客的瘋狂傳奇。
譯者簡介:
趙琰
曾任奧美公關副總經理,天下雜誌行銷副總,以及工研院行銷傳播處處長等職務,具有多年媒體、傳播以及行銷相關經驗。
現專職擔任行銷傳播管理顧問。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這本書充滿狂熱、煽動性又自以為是,就像它的作者一樣。我們對於可以出版本書感到非常驕傲。──Canongate Books(原英國出版社)
值得一讀。縱使他是一個充滿爭議、一心一意朝自己理想、不顧他人的傢伙,但世界就是需要他這樣的人。他和他的創意團隊「維基解密」,讓世界更開放透明。~經濟學人(Economist)
這本書寫出亞桑傑獨特的人格特質,鼓舞人心卻又不乏缺點,也說明了「維基解密人」為何都是神祕靦腆、矛盾且真實。~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本書的結構美妙,寫出了亞桑傑的特點:鬥志旺盛、性格鮮明,才智過人。~泰晤士報(The Times)
故事情節精采非凡,高妙的文筆和離經叛道的英雄,誰抗拒得了?引人入勝的一本書。~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媒體推薦:這本書充滿狂熱、煽動性又自以為是,就像它的作者一樣。我們對於可以出版本書感到非常驕傲。──Canongate Books(原英國出版社)
值得一讀。縱使他是一個充滿爭議、一心一意朝自己理想、不顧他人的傢伙,但世界就是需要他這樣的人。他和他的創意團隊「維基解密」,讓世界更開放透明。~經濟學人(Economist)
這本書寫出亞桑傑獨特的人格特質,鼓舞人心卻又不乏缺點,也說明了「維基解密人」為何都是神祕靦腆、矛盾且真實。~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本書的結構美妙,寫出了亞桑傑的特點:鬥志旺盛、性格鮮明,才智過人...
章節試閱
孤獨
在牢裡,你會告訴自己一些事情並嘗試著聚焦。用他們的話來說,我的律師正在外面加班熬夜,努力想辦法把我弄出去,但是他們的世界與我之間好似光年般那麼遙遠。當我在牢房裡踱步繞圈時,開始對「孤獨」的意義跟實質,有了全新的感受。
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生在一個對周遭事物充滿著好奇與問題的環境裡。有一天,我總會碰到我的敵人,他們因為我想要追求真相而憎恨我。人在相互指責聲中,有時會忘了自己是誰,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是誰,而且能夠透過這本書親自告訴大家,我的名字是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當我被倫敦警察逮捕的那一天,如果不是因為錯雜了時間、歷史以及個人等複雜的狀況,這個故事很可能會在當時就畫上了句點。
有人說「過去」是另一個國度,「未來」又何嘗不是?隨著載運我的英國警車加速前進,你可以更看清楚這個世界。
他們不停地吼叫著我的名字、呼喊口號,攝影記者則緊靠著車窗,就好像籃子裡的螃蟹一樣緊抓不放。感覺上車子不斷地被敲打,甚至有可能會翻車,只因為記者想要拍到可以刊登的新聞照。我不得已彎下身子把頭埋在雙腿膝蓋間,因為我不想被塑造成罪犯。從一個小洞中看上去,我看到攝影鏡頭甚至重重的擊在車窗玻璃上,想要捕捉角度扭曲的我。我用手臂把頭護住,突然之間車子開始加速離去,有些囚犯雖然搞不清楚我是誰,也在囚車裡叫囂起來,顯然是因為汽車受到撞擊而變得激動,其他的人則在騷動中狂笑。
終於,這場秀結束了,大約四十分鐘後我們抵達了萬司沃斯(Wandsworth)監獄,那一天是二○一○年的十二月七日。走到監獄的大門口,我感到莫名的有信心,我想是因為我知道我的境遇將會被公開檢視。全世界都正在看著它如何發展,能夠高調的成為眾矢之的,這就讓我的遭遇值回票價了。某部分的我當然對於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竟要被貼上罪犯的標籤而感到不愉快,但是我完全理解它正凸顯出這整個事情的正當性。處在目前的景況,充其量也只有狡猾吧,完全沒有英勇可言。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被要求登記我的私人物品,算起來也只有一支吸水筆和250塊英鎊(編案:約合台幣一萬兩千元)。按照他們的規定,我必須脫光衣服,我照做了,但隨即套上全套的灰色獄服。奧斯卡‧王爾德曾在1895年時被移送到同一所監獄,當他發現自己的背心不見時,他創造了一場高尚的混亂。他對獄卒說:讓禱告寬恕我沸騰的情緒吧。我絕不會說我像王爾德,對自己可憐的背心也不想多提,但是這位愛爾蘭佬的心中難道就沒有火氣嗎?我的律師說,我恐怕會在王爾德的牢房裡鬱鬱消沉下去。我不能確定是否會這樣,但是王爾德的精神,他對抗偏見的方式深植我心。獄中其他的囚犯,他們因為覺得痛苦,所以曾以非常可怕且不人道的方式對待王爾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只要在萬司沃斯監獄,這一點才是我所憂心的。
我常常想到那年輕的士兵曼寧(Bradley E. Manning,編案:伊拉克戰爭日誌的提供者),他在監獄裡遭受凌虐。因為他想提醒大家這場戰爭不合理,所以被粗糙的定罪。在我被監禁的日子裡,我老是想到他。
有一種狀況很自然地就出現了,囚房裡的步調變得忽快忽慢,就像是獵豹被囚禁在牢籠中,你必須要為受限的行動去找到一個出口。我不斷忽快忽慢地踏步同時想著該做些什麼,我想要找出一個在生理上可與這方寸之地和諧相處的方式。
這裡很醜陋而且挺恐怖的,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不會太長久。在牢裡,你會告訴自己一些事情並嘗試著聚焦。用他們的話來說,我的律師正在外面加班熬夜,努力想辦法把我弄出去,但是他們的世界與我之間好似光年般那麼遙遠。當我在牢房裡踱步繞圈時,開始對「孤獨」的意義跟實質,有了全新的感受。
也許是想要隔絕噪音,或者是為了驅除寒意,我的前任獄友用A4影印紙遮住了通風口,當獄卒把所有的燈光都關閉後,我才瞭解到最糟的情況就是與外界完全隔絕。「聯絡」對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在這裡我突然發現要做這件事是何其困難。我無法聽到別人,別人也聽不到我,這對於維基解密的現況而言非常糟糕:我們正在與許多的反對者打一場溝通的仗,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需要密切的聯繫與即時指揮。第二天天一亮,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對外聯繫的方法。說不定,他們會允許讓某個人用網路吧?我知道,這應該行不通。但是我的想法是,雖然看來不可能,但應該還是有可為的。
我不斷地這樣想,心中不斷期望,終於,我按下了緊急按鈕。
他們讓我去見了典獄長,他認為我應該和其他有風險的犯人關在一起,叫我搬到翁斯洛區的牢房。這裡的牢房有高有低,自成一格。根據典獄長的說法,我住到這裡的原因是我有被其他囚犯攻擊的風險。老實說,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假設,因為就我先前所遇到的囚犯,他們明明都是站在我這一邊的。反而是翁斯洛牢房裡都是一些強姦犯、孌童癖、黑社會老大,偶爾也會有些名人。我一個人住一間,但是仍然沒被批准打電話。我沒有電話、沒有紙筆,也沒有機會和外面的同事交談。我站在牢房裡,就像是個充滿鬥志卻手無寸鐵的鬥士。
我的新牢房是在地下室,約有六十乘一百二十公分吧,那裡有床、水槽、馬桶、書桌、衣櫃以及幾乎變了色的白牆。大部分的牆面上都被泛黃的塑膠管給占據,這些結構是馬桶和水槽的排水與通風系統。為了減低犯人自戕的可能性,所有的設備都被設計得很乏味、沒有稜角,還都是隱藏式。水槽沒有外接水管,馬桶沒有沖水把手,也沒有水箱。屋裡的每樣東西都是自動或是觸動式。床的旁邊有一個緊急按鈕,另外有一片簾子可以用來遮蔽馬桶。有面牆的最上方有個小窗戶,小窗上雖然每隔四公分就豎了一支鐵柱,但我還是可以看到外面就是囚犯的運動場。那是一塊被圍籬高聳包圍的狹小空間,圍籬上布滿鋒利的鐵絲網。有時一大早,囚犯經過我的窗前時,我會看到他們的腿,聽到他們的叫聲,以及簡短的對話。在牢門的上方,有一個對著屋內的紅外線監視器,兩旁則是一整排發出黯淡紅光的LED燈,整夜照著。牢門的中間有個窺視孔,孔外還罩了一片金屬板。
其他的囚犯似乎對我非常好奇,我門上的那一片金屬板常常發出聲響,他們總想要瞧瞧我都在做什麼?有一部法國著名導演羅伯‧布列松(Robert Bresson)所執導的電影「死囚逃生記」(A Man Escaped),那是一部很美的電影,根本是一場音響工程的藝術,其中有一段用湯匙敲打磚房的情節,簡直就像是管弦樂的演奏。在萬斯沃斯監獄裡,每個聲響都好像充滿了回聲與空虛。只要聽到金屬板被掀起的摩擦聲,我感覺好像正被一隻眼睛盯著。是的,他們想要知道我在牢房裡做什麼,或者我像什麼樣子。現在,從他們觀賞名人的眼中,沒有什麼狀況是可以免疫的,很快的,我的牢房門口出現了低語聲,他們用足以讓我聽見的音量低語,「在這裡講話要小心!」、「安啦!你會沒事的」、「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以及「在這裡不需要擔心任何事」等等。
我覺得自己簡直像是影集「上空英雄」女主角芭芭拉一樣的脫離正軌。我想要出去做我記者的工作,而不是被綁在這裡被迫扮演著烈士的角色,而我的日常訓練也讓我無法忍受監獄裡的官僚,以及那種靠著汙辱人營造恐怖感而擁有的盲目權威。待在監獄裡的每個小時都像是一場游擊戰,要不停地和那些入侵的表單以及愚蠢的規定抗爭。即使只是想買一張郵票,都必須冒著在暴風雪中失溫的危險填寫表格。
他們把我移到單獨監禁的牢房後,我仍不停的想著要打電話。這件事情在監獄裡可真是極權主義的極致表現。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才得以打電話給律師。在這裡想要打一通電話,程序相當繁瑣。首先你的號碼必須是先前有登記過的才會得到允許,並且還要擁有所謂的通話信用才可以打。那裡還有分國內和國外兩種通話信用,也有兩種表單。這兩種表單,既難取得更難得到批准。同樣的表單我填寫過無數次,這個過程就像狄更斯的小說《荒涼山莊》(Bleak house)一樣,官司拖延二十年而仍無結果。無休無止。我必須重複地寫上姓名、電話號碼、地址以及想要致電者的出生年月日,填了這麼多主要是為了拿到一組可以撥出國內電話的通訊密碼,或是另一組國外帳戶的密碼。這件事從開始時的一場鬧劇變成了一個夢靨,最後變成了一種折磨。表單就這樣子來來去去或者根本不見了,就算你最終得到了通話的權利,也只被允許講幾分鐘而已。你想要再撥出另一通的電話那怕只是五分鐘都不可能,因為除了與律師通話,所有的通話都會被監聽與記錄。另一項很詭異的限制,就是監獄裡只接受辦公室電話,完全不准撥打手機,即使是靠手機過日子的律師也一樣。這種充滿著妨礙與被動的狀況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循環。
終於,我得到允許讓我和母親還有律師通話。接著,我打了一通電話給丹尼爾‧艾斯柏格(Daniel Ellsberg),就是那位赫赫有名、將五角大廈文件公諸於世的人,當然他不在。他想要將自己拴在白宮的大門上,但是他們將他的手銬拿走了,讓他無法這樣做。我在他的語音信箱中留了話:「嗨!丹,我從這維多利亞式的監獄底層打電話給你,只是想要給你留個話。下面這個訊息是要給其他人聽的:真希望你也在這裡。」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門縫下開始出現文件,有時候他們是在晚上悄悄傳遞,但是大多數都是囚友拿來的剪報或是寫了注記的下載文章。有一篇文章問,在性別平權的瑞典強姦很普遍嗎?在禁閉的監獄裡陰謀是無所不在的,但是也充滿著像律師一樣同情與理解:當然,待在這裡的囚犯有他的經驗,有很多人是因為自己曾被冷酷的對待過,或是因為他們所處的體系或環境很嚴苛,因此把剝削別人視為獄中理所當然的文化。
在我那些來來往往的通訊裡,那些在我牢房底下放信的人,的確有些真正的專家,他們了解我的案件是判決不公的。這些舉動小小地撫慰了我的心靈。我知道要因此認為所有的囚犯都是無罪,未免太過於縱容,但是我們之中的確有些人是被冤枉的。這些信件像是某種形式的團結,這中間也夾雜了許多的憤怒。當我生氣時,就試著在小空間裡做運動,或是像發瘋的蜜蜂一樣繞八字踱步。
有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個信封,當時我正站在窗邊看著外面下雪,我想那是十二月十日。後來我發現信封裡竟有一本《時代》雜誌。封面上印著我的臉,但是嘴巴卻被一面美國國旗給封住了。這篇有影響力的文章稱呼我 「一個異常的天才演員」。也許我是,但是在那一刻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是這樣。除了閱讀《時代》,我有的是時間,我得打破目前的沉悶狀態,於是繼續在囚房門縫中搜尋其他對於囚犯編號A9379AY(也就是我)有意義的事來做。這樣做真的可行,尤其當你汲汲尋找門下與牆外的曙光時,它會讓你靜下來,安於黑暗,讓你分解成一長串的號碼。
截至目前為止,我仍身處危險之中。不過,我現在才真正明白身處危境所面臨的狀況。我站在台上極力地說明我做這件事的正當性以及足以對抗他們的事實,在我的心中,這審判有如一場戲,他們沒有辦法在我們的辯詞中找到漏洞,所以他們就架著馬車踐踏我的人格。我慢慢了解到他們的玩法,當我站在台上,我確定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我。我只是他們恐懼想像中的一個虛構故事,我望著那些在觀眾席上及散於四處的支持者,儘管有許多正常的人將我們這個組織視為一個機會,但是,檢察官就像很多國家的許多政客一樣,把我視為威脅。
我在十四日就該被假釋,但是他們卻告訴我因為瑞典當局呼籲反對這個決定,我還是得被送回萬司沃斯監獄。這真的很讓人難以接受,想到我要再一次的離開我的朋友,還有那些隱密的支持者,想到我必須和可以談話的律師分開,想到必須得再度坐進囚車,穿過媒體激烈的競爭行列。那真的很痛苦,我再一次踏入牢房,聽著門板嘎嘎作響。但是在公聽會前,我曾告訴我的母親我的信念很堅定,不會被外在的情況動搖。
我多坐了兩天牢後,重回法庭,只是地點換成高等法院,那是十二月十六號。對法官來說,這兩天只是技術上的需要。除了請他多審慎思考,我其實沒有更多的話可以對法官說,因為有一個《時代》週刊的駐外記者正在他肩膀上盯著。
當我知道他們把假釋金定這麼高,對我的指控又都那麼苛刻,這真的很難以接受。在他們的心中,我就像影子,像電影裡的人物,只要一陣煙就會變不見,也像一架不斷增強馬力的直升機,或是一道火花四濺的雷射光。事實上,我的環境比他們以為的正常多了。我沒有房子、沒有車,也很難有資產,最多是一袋子的手機。這些他們都沒有考慮,卻先發制人的懲戒。他們沒什麼合適的理由起訴我,通緝我的動機讓我完全無法信服。就是這樣子。
最終,在瑞典的阻撓下,這筆被哄抬的假釋金還是由我的支持者先支付了。我重獲自由了,但這個自由可以維持多久還是個問號。為了要等二月的引渡聽證會,一位支持者讓我住在他諾福克的房子,這在形式上等於是被軟禁。但是這一刻高等法院應該正在慶祝吧。私底下講,那段在監獄的日子對我來說像是一種療傷劑,是有激勵作用和建設性的,我也因此看清楚了維基解密的影響範疇。這段經驗就像放映老電影一樣,把我帶回過去,也讓我確認了未來。對於靜默的民眾而言,我們現在已正式地成為一股對抗的力量,反抗陳腐法令、反抗假設、反抗權力,反抗恐懼。
我在下午六點左右走出法庭,對晚間新聞來說,這正是一個還來得及現場連場的好時機。律師站在我身邊,我立刻聽到了加油喝采聲,並且看到一大群攝影師與記者。天色已暗,鎂光燈卻把整個場面照得雪亮。人非常多,但是因為天色已晚還下著大雪,能見度大概只有三公尺。周遭慢慢靜了下來,我站在那裡想著該說什麼。在這個本該要慶賀的時刻,有一堆人我想要感謝,但一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他們不但身陷囹圄,孤獨地被監禁,既不曾被媒體認識,也沒有人願意幫他出假釋金,更沒有什麼新聞價值。難道雪不能軟化這一切,讓忙碌的生活平靜下來,掩去一些聲音嗎?這個念頭當下清楚浮現。我凝視著白雪被無數的閃光燈從後面照耀,想到我能夠站在法院階梯上看到今天這雪景,真是一趟漫長的旅行。
孤獨
在牢裡,你會告訴自己一些事情並嘗試著聚焦。用他們的話來說,我的律師正在外面加班熬夜,努力想辦法把我弄出去,但是他們的世界與我之間好似光年般那麼遙遠。當我在牢房裡踱步繞圈時,開始對「孤獨」的意義跟實質,有了全新的感受。
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生在一個對周遭事物充滿著好奇與問題的環境裡。有一天,我總會碰到我的敵人,他們因為我想要追求真相而憎恨我。人在相互指責聲中,有時會忘了自己是誰,但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是誰,而且能夠透過這本書親自告訴大家,我的名字是朱利安‧亞桑傑(Julian Assange)。當我...
作者序
出版緣起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朱利安‧亞桑傑和坎農格特圖書公司(Canongate)簽約出版一本書,內容結合傳記和宣言,預計隔年出版。
當時,亞桑傑說:「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凝結我們世代的文件。透過這個很私人的作品,將解釋我們的全球努力如何改變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最後證明,這本書果然非常個人。
不論那超過五十小時的錄音訪問以及花了非常多的深夜在諾福克郡的艾林漢姆莊園(Ellingham Hall )(正是他現今居住,如同被軟禁的地方),由他所指定的作者和他討論有關他的生活還有維基解密的工作,後來亞桑傑對於出版一本傳記的想法變得愈來愈不安。他在三月底閱讀過這本書的初稿後,亞桑傑宣稱:「自傳跟賣淫沒兩樣。」
二○一一年六月七日,當時我們已經和全球三十八家出版社承諾出版這本書,亞桑傑卻告訴我們他要取消這個合約。
我們並不同意亞桑傑對這本書的評價。我們相信它解釋了亞桑傑這個人還有他的工作,強調他對真相的承諾。亞桑傑一直誇讚這本書寫得很好,我們同意這點,這也鼓舞了我們要將這本書呈現給讀者的決心。
至於合約?當時亞桑傑是想要取消交易,但他已經拿了頭期款支付律師處理假釋金的費用。所以出版合約依然有效。我們決定要尊重它,那就是出版這本書。
下面你將看到的就是這份未授權的初稿。它充滿了狂熱、煽動性並堅持己見,就像作者本人一樣。這本書實現了原始的構想,能出版它我們感到非常驕傲。
Canongate Books
二○一一年九月
出版緣起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朱利安‧亞桑傑和坎農格特圖書公司(Canongate)簽約出版一本書,內容結合傳記和宣言,預計隔年出版。
當時,亞桑傑說:「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凝結我們世代的文件。透過這個很私人的作品,將解釋我們的全球努力如何改變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最後證明,這本書果然非常個人。
不論那超過五十小時的錄音訪問以及花了非常多的深夜在諾福克郡的艾林漢姆莊園(Ellingham Hall )(正是他現今居住,如同被軟禁的地方),由他所指定的作者和他討論有關他的生活還有維基解密的工作,後來亞桑傑對於出版...
目錄
出版緣起
第1章 孤獨
第2章 磁島
第3章 逃亡
第4章 我的第一台電腦
第5章 解密高手
第6章 開庭
第7章 走向未來之路
第8章 維基解密的誕生
第9章 寒意來到了這世界
第10章 冰島
第11章 平行謀殺
第12章 編輯人/守門人
第13章 是誰手上沾滿了血
第14章 密電事件
附錄/維基解密重大調查事件
出版緣起
第1章 孤獨
第2章 磁島
第3章 逃亡
第4章 我的第一台電腦
第5章 解密高手
第6章 開庭
第7章 走向未來之路
第8章 維基解密的誕生
第9章 寒意來到了這世界
第10章 冰島
第11章 平行謀殺
第12章 編輯人/守門人
第13章 是誰手上沾滿了血
第14章 密電事件
附錄/維基解密重大調查事件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