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00
優惠價:88 折,NT$ 352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哈利‧鄧特二世(Harry S. Dent, Jr.)
鄧特公司(HS Dent)創辦人及總裁。鄧特公司出版《鄧特預測》(HS Dent Forecast)與《鄧特觀點》(HS Dent Perspective),並監督鄧特財經顧問網(HS Dent Financial Advisors Network)。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著有《二○一○大崩壞》(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以及《榮景可期》(The Great Boom Ahead)等。當多數經濟預測家大發一九九○年景氣衰退警語的同時,他藉《榮景可期》一書獨排眾議,準確預測即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經濟榮景,也因此讓他成為最受矚目的預測家,在同行中備受尊崇。
鄧特為哈佛MBA,兼具《財星》(Fortune)百大企業的顧問、新事業投資人、知名演說家等身分,備受投資顧問領域的尊崇,獲譽為「最準確的長期趨勢預測家」。
鄧特公司網站:http://www.hsdent.com/
羅尼.強森(Rodney Johnson)
鄧特公司總裁。鄧特公司為獨立的經濟研究及投資管理公司。他監管Dent ETF,並為《鄧特預測》與《鄧特觀點》的定期撰稿人。強森畢業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及南方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時常受邀上廣播電視節目討論美國及世界經濟動向。
譯者簡介:
王怡棻
台大國際企業系學士,美國紐約大學(NYU)藝術管理碩士,現為財經雜誌記者,喜歡古典音樂及舞台劇。譯有《建人脈就像打美式足球》、《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心靈資本學》、《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北風的背後》等,合著《凍薪時代理財術》。
陳 儀
目前為投顧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投入金融理財領域長達十年以上,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及專業投顧研究主管,實務經驗豐富。譯有《管理會計與決策績效》、《透析財務數字》、《財務管理立即上手》、《聰明理財的第一本書》、《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標準普爾教你做好選股策略》等。
名人推薦:
國內各界菁英讚譽(依姓名筆劃排序)
口木醫生(知名財經部落客)
王伯達(財經作家)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阮慕驊(媒體財經達人)
怪老子(知名財經部落客)
邱沁宜(財經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夏韻芬(知名財經作家)
張清溪(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陳博志(台灣智庫董事長)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黃國華(知名暢銷書作家)
楚狂人(玩股網執行長暨知名財經部落格站長)
楊 照(新新聞周刊總主筆)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世界專家同聲好評
「鄧特對拖垮美國與世界經濟的沈重債務,做出極具說服力的分析。但更重要的是,他加入人口趨勢的獨特觀點,說明為什麼當龐大的嬰兒潮世代開始縮衣節食、增加儲蓄,聯準會的經濟振興方案注定會失敗。」
──《尾聲》(Endgame)作者、金融電子報《前線思維》(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發行人約翰.墨登(John Mauldin)
「鄧特以特殊的人口統計方法研究經濟並做出預測,吸引我關注已有二十年之久,而他在二十年前就預測到了現在的經濟危機!他在我舉辦的全球性活動主講數次,幫助眾人為今日空前的經濟困境做好準備,而他最優秀之處在於能以非常人性化、易於理解的手法剖析經濟。」
──世界第一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
「鄧特的新書充滿自信的分析與大膽的預測,不論他的預測是否成真,書的核心主題都極具煽動性與吸引力。閱讀他的書充滿樂趣。」
──阿戈拉財務公司(Agora Inc.)總裁及執行長、《債務帝國》(Empire of Debt)作者威廉.邦納(William Bonner)
「本書教你如何掌握可預料的市場趨勢,妥善規劃退休金與其他投資,避免在最需要財務保障時損失儲蓄。鄧特對人口趨勢了解透徹,他能教你如何在對的時間,把錢放在對的地方,以及何時做出重大改變。」
──艾德史拉特個人退休帳戶顧問群(Ed Slott’s IRA Advisor Group)創辦人,公共電視台(PBS)特別節目《一輩子都有錢》(Stay Rich Forever and Ever)製作人,兼會計師、作家及個人退休帳戶專家 艾德.史拉特(Ed Slott)
「鄧特擅長使用複雜的統計模型來檢視情勢。他預見了一九九○年代的榮景,並預警了二○○八年的泡沫化。鄧特為未來的困境,提出了明確而令人信服的理由。」
──美國政策分析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olicy Analysis)院士、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羅伯特.麥克蒂爾(Robert D. McTeer)
「做為近二十年來最大膽準確的預言家之一,鄧特已預測到未來的通貨緊縮與大崩盤,將會破壞你的投資組合。鄧特的警告與預測,值得你認真看待。」
──紐約時報暢銷書《起步晚,照樣致富》(Start late, Finish Rich)作者大衛‧巴哈(David Bach)
「鄧特在全球經濟飄搖的今日,出版了高明的著作。他串起數個複雜趨勢,得到一個簡單的真相:即將來臨的金融崩盤,會比我們在二○○八到二○○九年歷經的痛苦還嚴重。人口趨勢的帳單已然寄到,嬰兒潮世代消費下滑、房地產市場崩盤、全球政府無法採取足夠行動撲滅這場大火,將讓下一波浩劫難以避免。閱讀這本巨著,能讓你學會如何避開將臨的海嘯。忽視它,後果請你自行負責。」
──《瘋狂避險基金交易員》(The Mad Hedge Fund Trader)作者約翰‧湯瑪斯(John Thomas)
「鄧特是我們最受歡迎、最激勵人心、也最富爭議性的主講者之一。鄧特在一九九三年規模最大的投資人論壇,即預測到科技股將引領股市狂飆。鄧特嶄新的觀點是將經濟世界中『人口統計』這項明確有力的變動因子,做出實際應用。因為鄧特的結論總是新穎明確,刺激人們在事業與投資上進行長期策略計畫,所以我從不錯過他的演講及文章。不論對誰,這都是一本不能錯過的佳作。」
——金錢秀網站(MoneyShow.com)、國際交易員博覽會(International Traders Expo)、理財顧問金錢秀(The Advisor Money Show)、搭遊輪學投資(Cruises Seminars)創辦人吉斯勒兄弟(Kim and Charles Githler)
「我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和鄧特共事,我認為他是唯一合理解釋一九九○年代榮景,以及多年內為何不會再有這般榮景的人。理財顧問及投資人都應該認真看待他的預測。我許多從事金融服務業的客戶,都將鄧特的見解視為無價珍寶。」
——比爾古德行銷公司(Bill Good Marketing)創辦人比爾.古德(Bill Good)
「我是在舊書攤上第一次讀到鄧特的書。閱讀有關預測的舊書的一大好處,就是能馬上驗證作者的預測正不正確。鄧特預測之準不言自明。自此後我就成為他忠實的讀者,不過現在我是在他的書一出版,就馬上以原價購買。」
——紐約時報暢銷書《地產財富》(Real Estate Riches)作者多夫.狄羅斯(Dolf de Roos)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議題,應該去請教你能找到的頂尖專家。當我想了解人口統計趨勢,以及這些趨勢如何影響未來幾年經濟,我會去向鄧特請教,因為他的預測相當正確。十多年來我一直用他的研究與預測,來為客戶進行未來數年的投資規劃。當我在訓練理財顧問時,也會強力建議他們閱讀鄧特的研究,並將之加入理財規劃中。」
──金融主管進修協會(Learning Institute for Financial Executives)創辦人威廉.尼爾森(William J. Nelson)
「鄧特再次提供我們一個對經濟前景清楚且具說服力的觀點,好像他能搭時光機,告知我們未來的經濟狀況一般。藉著一套投資紀律及鄧特對世界經濟前景的藍圖,投資人已準備好獲利並保障個人投資組合的工具。本書無疑是投資人書庫中,不可或缺的一本。」
──基金經理人暨《有紀律的投資人──成功之必要策略》(The Disciplined Investor—Essential Strategies for Success)作者及有紀律的投資人廣播節目(The Disciplined Investor Podcast)主持人安德魯.霍洛維茲(Andrew Horowitz)
「過去十五年來,鄧特一直是我們的首席策略家。沒有他,我和客戶早在幾年前就已誤入歧途。他的建議與指引讓我們賺進上百萬美元。」
──羅伯森公司(Robertson and Associates)創辦人麥克.羅伯森(Michael Robertson)
「十八個月前,因為鄧特通訊及人口統計學課程的訊息,我得以在房價下跌前賣掉佛羅里達的房地產,並停止在俄亥俄州興建企業園區的計畫。這些決定讓我及企業少虧數百萬美元。此外,利用鄧特團隊的人口統計研究,我的事業得以大幅擴張到老人及嬰兒潮世代的保健市場。」
──通用螢幕藝術公司(Universal Screen Arts, Inc.)總裁傑瑞德.佛羅里安(Jared Florian)
「我和客戶、朋友、家人會定期評論《鄧特研究》在多方面準確預測的事蹟。人口統計資料不會造成每天的市場起伏,但就我所知,沒有什麼比它對經濟長期趨勢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想了解未來真實前景的人,都會需要感謝鄧特的努力及真知灼見。」
──金融增值集團(Financial Enhancement Group)CFP、RFC、執行合夥人喬瑟夫.克拉克(Joseph A. Clark)
「多年來,我一直是《鄧特通訊》及其著作的忠實讀者,還參加他開設的人口統計課程。這項投資價值達數百萬美元。他的預測促使我在二○○○年出售一些房地產、賺進豐厚利潤,並且克制不買房地產達兩年之久。如鄧特所言,所有泡沫終將破滅。我和投資夥伴現在得以利用這個清倉拍賣時機進場,而不會錯失良機。我已經等不及想知道鄧特的最新預測了。」
──Envoy資本管理公司(Envoy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合夥人麥克.羅柯斯基(Mike Rokoski)
「與鄧特公司合作近十年,可以說是我為財務規劃實務成長所做的最佳決定之一。鄧特的報告不只是我為客戶投資時的研究工具,還有助我們的企業成長。由於掌握財金全局,現在我們得以提供客戶完整的規劃配套。」
──東方規劃公司(Eastern Planning, Inc.)執行長貝絲.布萊克(Beth Blecker)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介紹大家認識鄧特公司的人口統計研究讓我受益良多。以人口趨勢解釋經濟力量變化,成為我協助客戶了解經濟走勢、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的一項有力工具。」
──財富管理顧問公司(Wealth Management Company)CFP、CLU、ChFC、CLTC顧問唐納.克瑞奇(Donald Creech)
「參加鄧特人口統計的兩天課程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了解我們身處的金融風暴,以及安度風暴的實際方法。本書幫助我們了解新聞頭條的真義,同時送給每個家庭一個穿越不安的指南針。本書涵括每個家庭不可不知的內容。」
──家庭經理人培訓中心(Family Manager Coaching)創辦人凱西.皮爾(Kathy Peel)
「一九九五年,我在為富有家庭做財務規劃時發現了鄧特的研究,然後運用他的總體經濟預測成立一家財務規劃公司。我和我的客戶對最近的金融危機一點也不驚訝,因為鄧特的警告,讓我們得以預作準備。」
──波茲福德集團(Botsford Group)總裁艾琳.波茲福德(Erin T. Botsford)
「與鄧特成為夥伴,讓我和客戶在個人生活與財務上都得到極大收穫。不論在管理客戶投資組合,或與客戶溝通目前複雜的市場環境時,都用得上他的真知灼見。鄧特提供的資訊讓人們願意停下來思考目前的處境,以及他們現在的行動是對或錯。客戶及廣播聽眾時常反映,他們很感謝鄧特提出的觀點,雖然不一定是他們想聽到的,卻是他們所需要的。」
──巴伯金融集團(Barber Financial Group)總裁狄恩.巴伯(Dean Barber)
「鄧特勤勉研究帶來的資訊及洞見,讓我們的客戶能在長期投資方面做更萬全的準備。鄧特的理論幫助我們的企業從『立即反映現況』轉變為『從大局思考』,讓客戶從長期整體目標來觀察經濟情勢。」
──布魯克財富管理公司(Brook Wealth Management, LLC)CFP戴瑞爾.李裴吉(Daryl J. LePage)
「不少評論家錯將鄧特的預測評為不可置信,因為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但我個人從不從表面來看鄧特的預測,像是道瓊工業指數會達三萬點。我理解鄧特的意思,他謙虛地預測也提出疑問,讓你時時保持警戒狀態。對精明的投資人與存戶而言,鄧特的提醒是無價的。鄧特的預測因為有人口統計資料的堅實基礎,讓我由衷信服,並讓我在利用當前市場機會時,能做更好的準備。」
──猶他州鹽湖市KTKK AM630電台達瑞爾.卡特穆爾(Darrell Catmull)
「在我三十二年採訪世界頂尖投資權威的期間,我發現鄧特務實地利用人口統計趨勢做為投資配置的有力工具,成效無人能及。」
──布雷德利企業(Bradley Enterprises, LLC)暨投資人熱線(dba Investor’s HOTLINE)創辦人喬.布雷德利(Joe Bradley)
「當鄧特開口說話,我們都需要仔細聆聽。他預測一九九○年代房地產榮景,結果完全正確。每次鄧特上我的廣播節目『今日房地產』(Real Estate Today),他都清楚掌握房市現況。鄧特擁有預測市場前景的奇特本領。」
──明星團隊(Star Team)暨明星團隊房地產(Star Team Real Estate)創辦人路易斯.威爾(Louis Weil)
「鄧特在一九九○年代初利用人口統計研究做的預測都一一實現,像是股市榮景、科技榮景與房地產榮景。我多年來密切關注市場預測家的預言,發現沒有人能每次都正確,更少人能像他一樣準確預測市場走向。細心的讀者能從本書得到許多希望。這本書提供諸多方法,教你如何在動盪時代讓財富成長。」
──費城WPHT 1210調幅電台《大錢潮談話秀》(The Big Money Show)主持人史蒂夫.寇達斯柯(Steve Cordasco)
「鄧特的經濟及市場分析帶給我的聽眾非凡的價值。他的演講以歷史趨勢研究為依據,沒有一般華爾街過分樂觀及圖利自己的預測,不論是短線投機客或長期投資人,都能從鄧特獨到的觀點中獲益。」
──WKXL 1450電台廣播節目《財經現場》(Financial Spectrum)主持人暨製作人比爾.柯爾尼(Bill Kearney)
「我認識鄧特已有許多年,他一直是我廣播節目的常客。他的研究非常發人深思,且能拓寬讀者在看待金融事務時的眼界。」
──廣播節目聰明理財秀(SmartMoneyTalks.com)主持人大衛.克萊登(David W. Cryden)
「鄧特的『人口統計學』可說是當代最具突破性的經濟預測法。他的著作告訴我們一國的經濟,是如何受到國民年齡及人口數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鄧特的真知灼見能協助你準確預測未來趨勢。」
──美國資金管理公司(American Money Management)總裁及商情廣播網(Business Talk Radio Network)主持人賈布瑞爾.威斯頓(Gabriel Wisdom)
媒體推薦:
【推薦序】
再見一九二九大蕭條/財經作家-王伯達
哈利‧鄧特過去所提出的經濟預測都成了市場矚目的焦點,包括二○○四年出版的《大投資潮》以及二○○九年出版的《二○一○大崩壞》等等。作者一直以來都是採用所謂「人口統計變數」的經濟模型,意即根據勞動力的人口或消費能力的規模來預測經濟的榮枯,而這樣的模式在預測長期經濟走勢時相當具有參考性。
在《二○一二大蕭條》這本書中,鄧特沿用了過去的人口統計預測模型,並推估未來的十年,全球將會陷入嚴重的蕭條期,包括中國等新興市場都會發生通貨緊縮,大多數的資產價格都會出現下跌。而在通貨緊縮時代,各種的負債,包括政府、企業或個人的債務將會成為猙獰的死神,穩定的現金流量將會是未來最重要的保命工具。
我曾在二○一一年下半年提到,研究一九二九年大蕭條將會成為二○一二年到二○一三年的市場主流,事實上,我目前也正在撰寫相關的書籍。而在鄧特這本書中所提到的通貨緊縮,經濟蕭條與美元上漲等趨勢也都曾經出現在我的著作之中。
雖然我與作者都導出了一個相同的結論,然而我們卻採用了不同的預測模式。這本書的精彩推論就留待各位讀者細細品味,我在這裡提出我對於市場之所以會陷入蕭條與通貨緊縮的看法,其原因不外乎三個。
首先是需求的趨緩。除了在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人口趨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各個已開發國家縮減赤字、樽節支出的政策所致。除了各位讀者應已熟知的歐債問題之外,包括美國也在大規模地縮減赤字,而這樣的政策將會再進一步地導致全球需求的減緩,造成產能過剩的現象,自然產品價格就會開始下跌,進入通貨緊縮的循環。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於供給的過剩。過去以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以刺激美國消費者出現了超額消費行為,然而當美國市場出現泡沫破滅的現象,過去為了滿足美國消費者所建置的工廠與設備就成為過剩產能。企業為了求生存,無可避免地就會出現殺價競爭的現象,產生通貨緊縮的循環,進而傳導至原物料、航運、金屬等各種商品的需求與價格的下滑。
當全球進入蕭條期,無可避免的將會出現貿易保護的行為,事實上,一九三○年美國所推行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保護政策就被認為是大蕭條的原因之一。而根據「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lobal Trade Alert)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二○○八年十一月以來,全球採取貿易保護措施超過一千六百項。這些保護措施都會讓過去的出口導向國家面臨貿易的停滯與供給過剩的問題。
最後一項就是信用緊縮。大規模的房地產泡沫將會導致信用緊縮的現象,銀行不願意增加貸放的行為,進而降低了市場的投資與消費能力。而在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將陷入資產負債表修復的階段,也就是說這些人將優先償還過去在泡沫期間累積的負債,而縮減了借款投資與消費的意願。而信用的緊縮也正是通貨緊縮期的最大特徵。
作者除了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之外,更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提出了許多的觀察,特別是美國的社會福利、政府負債以及政策的方向。我認為美國或歐洲目前正在發生的國家債務問題,很快地也會出現在亞洲國家,所以作者的這些觀察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番的,因為這些問題決定了國家的生死存亡,也決定了在蕭條期過後,這些國家是否還存在著再起的競爭力。
雖然我與作者提出了相似的預測結果,但不同的方法,也讓我們在結論上出現了些微的差異。例如,作者認為美國道瓊指數在未來一到二年很可能下探三千三百點,而我認為這可能性是相當低的,然而這無損於這本書的價值。
哈利‧鄧特長年研究人口統計變數與長期的經濟循環,也許未臻完美或無法解釋所有的問題,就像作者在最後所說的,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也難免也會預測錯誤,但失敗卻也讓我們的研究得以更上一層樓。但對於每一個投資者、經濟學家甚至於政策制定者而言,我認為把這樣的變數與研究納入考量是相當有必要的。
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將會讓你對於未來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正念迎向大蕭條/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二○一二年已來到人間,有關二○一二的預言也到攤牌的時刻。在未知十二月二十一日毀天滅地的馬雅預言實現與否之前,眼下世人要面對的是「經濟寒冬何時了」?春燕幾時能報到?這本《二○一二大蕭條》卻明確指出,我們正重蹈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也就是說,經濟衰退、蕭條會持續一段長時間。作者是危言聳聽嗎?如果是真的話,面對重臨的大災難,有何因應良方?
其實,正如作者所言,「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九三○年代的場景,已多次重演。最近的是二○○八年那一場金融海嘯,以及接著發生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終而走入蕭條,讓各國政府手忙腳亂的祭出各項「救市」政策。這些救市政策總括來說就是典型的凱因斯「創造有效需求」老招式,到頭來除用盡各種方法刺激消費外,還讓勤儉持家、節約儲蓄者被指為戕害經濟的罪人,而馬總統當時所說的「人人都省錢,經濟就完了」就是鮮活地反應這種觀念。不過,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甚至於是本末倒置的說法,此種流行的觀念和政策若是不改,人類將無法免於金融風暴、經濟蕭條的一再重演,且力道和程度將愈來愈重。
首先,作者指出人口中最為龐大的嬰兒潮世代即將面臨退休,他們的消費力將急速衰減,使經濟成長趨緩。其次,各國龐大的債務與信貸危機讓人心生恐懼,由銀行、私人企業所累積的債務已遠超國家債務,去槓桿化的金融型態讓整體經濟狀況更加暗藏危機。最後,由中國帶起的房地產泡沫化旋風,將導致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甚至是全世界急遽的物價下跌、通貨緊縮。
作者認為大蕭條即將在二○一二至二○一四年來襲,並持續至少十年。這一次將更為巨大,後果也將更為嚴重。我們可就不景氣蕭條所反映的「需求不足」,以致演變成嚴重的「通貨緊縮」,作一點重要觀念的釐清。
通貨緊縮緣於供給過剩
「通貨緊縮」其實源於「供給大量過剩」,於是一般物價普遍性且大幅度地長時期下跌,如此,對消費者而言,不是一大福音嗎?「搶便宜貨」難道不是消費者的理性行為嗎?為何消費者不領情還需政府鞭策呢?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三個理由來解釋:一是對於這些價格下跌的物品都不喜歡,甚至於「免費贈送」都敬謝不敏;二是物價的跌幅尚未到達消費者心中設定的水準;三是消費者根本沒錢。
第一個理由也許正是「通縮」真正出現的特色,因為「供給大量過剩」係「貪念」、「投機炒作」心態,一窩蜂搶進參與生產行列的結果,很有可能偷工減料、粗製濫造。以房地產言,偏遠、人煙稀少、甚至鳥不生蛋的地方,在投機泡沫興盛時期,都被看上開發搶建,而訂購者也大多是為了「轉手圖利」,有如買空賣空。類似這種產品俯拾即是,換做是你,會去買嗎?
第二個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即便物品「有人會買」,但該物品是在投機高峰、泡沫膨脹時製造。由於搶生產資源,「生產成本」炒的老高,除非投機炒作正熾時期,否則乏人問津。換句話說,該等物品的實值(在消費者心中)遠低於面值。當泡沫破滅,供給者發現市場需求量不足時,很自然的就會降價求售,,但當時的成本實在過度膨風,必須「大幅跌價」才會吸引到買者,而「認賠」正是賣者應該具備的心態。一旦甘心如此,到某一低價時,就有人進場購買,逐漸地就會達到市場的均衡狀態。當然,不同的物品調整的速度有異,愈炒作、膨風者愈需慘跌。不過,賣者多多少少還是會收回一些成本的。
至於第三個理由,消費者為何沒錢?一來沒有儲蓄,二來沒有新收入。前者在「鼓勵消費」、連「借錢都被標榜是高尚行為」的今日,很可能愈見普遍,而由刷卡風尚流行和「大債時代」的稱謂,也可見一斑。後者是那些被資遣且找不到工作,又缺乏積蓄者。
無論如何,勤儉持家、具憂患意識且能未雨綢繆者,應是屬於擁有儲蓄的一群,他們在物價普遍大幅下跌時,不是可以「揀便宜」而得利嗎?這不正是對這些人的一種獎勵嗎?不是真正社會正義的呈現嗎?而保守經營、不從事投機炒作的正派經營者,不是比較不會受到泡沫破滅的影響嗎?那麼,對這群人來說,他們不消費其實是因價格還未低到進場水準,而政府的刺激消費、創造需求改政策就是阻礙因素呢!
關於政府「印鈔救市」和振興經濟政策的錯誤,本書一開始就以「毒癮」稱之,且以「越使用越無效」形容,而且使得經濟體質愈見虛弱,如今已瀕臨槁木死灰地步。在毒癮難去、情況異常險峻的此刻,本書最後四章指引讀者機會所在,並且提供各階段層面的投資建議,作者建議將危機視作轉機,跟隨他的建議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將會為自己、也為後代迎接更加妥善健全而且繁榮的金融世界。很值得參考。
本書另一亮點在第八章,剖析「最後的泡沫在中國:過度的資本投資將造成全球性通貨緊縮,與新興世界的經濟衰退」,特別值得台灣人民細讀,尤其台商和政府官員更應詳閱並思索趨吉避凶之道。
做投資決策時必須留意的關鍵/財經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邱沁宜
預測明天股市漲跌,跟預測股市十年後漲跌,哪個比較容易?
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預測明天股市漲跌比較容易,畢竟一個直接而簡單的思考邏輯是,如果預測明天都不準了,又怎能夠預測十年後的股市漲跌?
但事實並非如此。每次我在節目中問來賓,明天股市表現會如何?專家總是有些面面相覷,回答模稜兩可,厲害的大師更會直接承認:「我不知道明天,但我可以告訴你今年股市的走向。」專家都無法預測明天,何況是資訊相對更少的投資散戶呢?所以,從現在開始,放棄預測明天/短線的念頭吧,只要專注在影響長期股市與景氣成長的因素,預測十年後股市漲跌可能遠比預測明天更容易。
如何預測中長線市場的表現?本書作者運用「人口結構」與「負債」等因素,來預測景氣和股市的變化,因為這幾個因素是最能夠分析,也是影響未來長期股市與景氣發展的關鍵因素,只不過,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時,人口結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素,忽略它其實持續以靜悄悄卻有力的步調,影響我們的經濟生活。
以日本來說,日股長期低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口結構以老人居多,日人老人偏好儲蓄,使得國內消費自然失去動力,造成景氣長期停滯不前,反映在股市上就是疲弱不振。
那麼人口結構應該越年輕越好?那也不見得。如果年輕人口多,但國家卻未能提供適當的工作機會,還是一種傷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失業年輕人口反而有可能變成社會動盪的因子,二○一○年在中東滿地開花的茉莉花革命即是因此而起。
而「負債」更是容易分析,也是實際影響股市漲跌的關鍵因子。掌握政府債務狀況,例如債務何時到期,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等,也能簡單分析該國的經濟狀況。如果政府稅收都拿來還債而不是發展經濟,那景氣肯定不會好,例如,歐債風暴中的大麻煩希臘就陷入必須償還大筆債務,經濟停滯的困境當中。
上述這些因素雖然重要,但隨便跟身邊的朋友口頭調查一下,問問大家:各國的人口結構如何?負債多少?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形容股市是個「十賭九輸」的市場,這麼多人會輸,並不是手氣不好,而是大家往往輕易放棄最簡單的投資分析技巧,卻甘心被市場雜音干擾,任由自己心裡恐懼與貪婪的魔鬼擺布。
我長期以來一直跟投資朋友提倡導簡單投資的觀念,也提出一些很簡單的投資方法,例如看燈號投資股票、動力三輪車投資法、高收益債券的7-11投資法,這幾年下來,持續幫讀者賺到錢,而本書作者其實也是描述未來可能的投資與景氣輪廓,幫助投資人能夠在未來操作上持盈保泰。
還要是提醒讀者朋友,沒必要把這本書當成命理書喔!作者只是提醒可能的風險,提高投資的勝率,而非百分之百的準確。到底二○一二大蕭條會不會發生?也許會,也許不會。金融市場的迷人和可怕之處,就在於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這個答案沒人能說死,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多項值得參考深思的投資風險,包括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美國老化人口增加帶來消費力下降,以及失控的債務泡沫等,都是未來可能長期干擾市場的因素。讀者可以多加留意,投資前先考慮好各種風險,就能夠成為市場的贏家。
後泡沫時代值得聽的聲音/文化評論家-南方朔
歐債危機持續深化,歐洲國家雖然不斷在召開各種高峰會,希望能在紓困及減赤上做出最後的努力,但人們其實也知道這只是個拖死狗的過程,歐元區仍必須發公債籌資紓困以應付屆期債務的壓力。單單二○一二年即需再發行二一八○億歐元公債,屆期債務也有一六七○億歐元。這些舊債新債的壓力,及減赤砍福利預算所造成的人心不滿及社會動亂,二○一二年內歐元區瓦解的機率已大過五○%,除了德國外,歐元區實質上已進入衰退階段,情況仍在惡化中。
除了歐債危機外,美國的情況其實比歐洲更為嚴重。美國過去長期公私借貸舉債,總負債至少一二二兆美元,這包括聯邦政府公共債務、民間債務及社福資金缺口在內。債務與借貸吹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金融海嘯即是泡沫破裂所致。但美國並不在加稅減赤上做努力,而是聯準會不斷加印鈔票,企圖維持泡沫。事實上這種救泡沫的政府投入,它對經濟的乘數效應已極稀少,這也是美國可能推出第三波一兆美元量化寬鬆的原因。但這種為了克制危機其實是在製造更大危機的手段,只不過是在綁架全世界為更大的全球危機添加柴火。
因此,美國長期趨勢預測家哈利‧鄧特二世(Harrry S. Dent)的這本《二○一二大蕭條》現在推出,對全球的政府、商人甚或民間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警惕省思作用。鄧特二世指出在二○一二至二○一四年間會有八十年一次的重大蕭條。二○○三年諾貝爾經濟學家魯卡斯(Robert Lucas)曾大膽表示:蕭條預防的方法在過去幾十年已經解決,但自金融海嘯以來,諸如魯卡斯等一流學者已飽受抨擊,就好像三○年代大蕭條也毀掉像哈佛學者費雪(Irving Fisher)等許多人的學術地位一樣。與那些學者的缺乏預警批判能力相比,鄧特二世在本書裡能根據現實資料,指出美國政府的政策偏差,並以人口經濟學及行為經濟學為佐證,預見到以通貨緊縮為核心的蕭條即將來襲,它自有其分析的透視力。
沒有人希望蕭條來臨,但不幸的是,由於當代經濟學家的偏執及政府的無能短視,金融界的自以為是,他們似乎真的以一種奇怪的合作方式,將全球推向新的蕭條形勢。當代金融專家已有人指出現在已到了經濟大報應(Great reckoning)的時刻,而蕭條可能即是最大的報應。當今的美國儘管形勢日益嚴峻,但美國政府仍在飲鴆止渴地一波波狂印鈔票,並一廂情願地希望能挽救一點頹勢,而整個經濟界則選擇性地根據操作面的訊息而自我中心,卻不去注意大環境的持續惡化,這是在經濟判斷上失去了準則。這時候,我就想到了當今所謂後自閉經濟學(Post-autistic Economics)的一些反省。
所謂後自閉經濟學乃是二○○○年法國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一群經濟科系師生所提出的概念。他們透過網路連結的方式,發起一項學術訴求,他認為當代經濟學家已成了一種自閉的學科,主流學者只是在搞一些言不及義、不問世事的抽象數學遊戲,似乎有了數學的形貌它就成了科學的一支。因而這些師生主張經濟學和經濟教育一定要打破自閉,重建它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的廣度及深度,恢復它與真實社會的聯繫。巴黎高等師範師生的這項訴求並不孤立,接著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也都提出了類似的主張。
這只是經濟學界的第一度概念式的反省,二十一世紀初現實經濟尚未出現夠大的問題,現實性的反省動力不足,當然只能在概念上表達他們的質疑。這種第一度的反省,可以二○○二年美國經濟學家黛德瑞‧麥克科隆斯基(Deirdre Mccloskey)寫了一本小書《經濟學的祕密之罪》,該書即可為當時學術思想界的第一度反思做註腳。黛德瑞原為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因對主流經濟學不能認同而辭職。她在該書裡細數了經濟學的自閉之失,例如都在搞不切實際的教學模式,不會去問該問的問題,對經濟學及相關知識的原典缺乏興趣,對重要現實問題已產生惰性的麻痺等。
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學反思
後自閉經濟學的第一度概念性思考,要到了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才進入第二度現實問題的反思,而這種反思的起源則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大哉問。二○○八年十一月五日英女王至倫敦經濟學院為一棟新大樓的落成啟用剪綵,她在致詞時當著許多知名經濟學家的面表示:「金融危機太可怕了,但為何沒有一個人看見它的到來呢?」英女王的大哉問,對經濟學術界不啻為指責與羞辱。她的話自然促成了後自閉經濟學的二度反思。反思的問題有:為什麼大家都對泡沫的形成那麼習慣性地麻木、缺乏警覺?已有人質疑說是經濟現實製造著經濟學和經濟學家,意思是說經濟學已成了合理化經濟現實的工具,這種情況何以致之?近代凱因斯主義當道,使用公共支出以刺激景氣已成了一項教條,不斷增加的債務因此形成,債務在功能上等於已被當成了稅,當一個國家已把債務當成了「經濟的永動機器」,債務已注定成了最大的泡沫。
這種情況又是怎麼造成的?人們總是在指責人心的貪婪,但貪婪的投機其實是一切條件的匯集,當長期超低利益,而投機商品又不斷被製造,難怪美國遂一個個泡沫不斷出現,最後必然是美元本身即淪為泡沫。當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日本持續擴大赤字收購民間債務救經濟,當時美國即譏之為「金融社會主義」,那麼今天的美國豈非是更徹底的「金融富人社會主義」?美國持續加印鈔票,這等於是在對全球做著通貨膨脹支出,它只會增加匯率保護主義的風險,因此一波波的量化寬鬆將使全球伊於胡底?當美國長期舉債,並將債的危險性視而不見,這種對債的態度,也是近代許多國家如歐洲等債務危機深重的道理。
因此,本書乃是後泡沫經濟的重要長期趨勢預測之作。他在書中根據近年來新的反省,不認為一波波的量化寬鬆會有任何實效,而是形容對毒品上癮的人用更強的毒品來治療,這只會造成風險性更高的股票債券新泡沫的出現,並在全球範圍中引發更嚴重的匯率戰與貿易戰,這部分其實都已在發生中。在鄧特二世的現實裡,現在的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進入大循環的寒冬期,它會以通貨緊縮為核心,人們將偏向節約與儲蓄。鄧特二世對美國當今的政策走向完全不以為然。而他的論點其實是以人口經濟學及行為經濟學為基礎,他認為這波寒冬期的蕭條,乃是為下一次復甦的循環做準備,由於資訊的發達,下一次的復甦將以更個人化、人性化與環保化的新服務產業為主力,近年來已被討論到的新「支持經濟」(support economy)即是它的架構。
當今世界的經濟判斷在變,經濟現實也隨時可能鉅變。鄧特二世的觀點無論是否被同意,但他的聲言值得被聽聞!
更具價值的未來趨勢預測/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很多對未來經濟的預測都只是把最近的趨勢往未來延伸,例如快速成長的國家常被預測為繼續快速成長,上漲的股價和房價也被許多人誤以為會繼續上漲。這樣簡單而忽略基本因素之變化的預測當然經常不準。本書作者根據長期大量資料的研究,發現人口這項基本因素的變化和經濟長期波動之間有明確的關連,並以這個基礎對全球將出現的重大問題提出警告。他們的分析是由基本面而非短期趨勢出發,他們所依據的資料,如未來幾十年要加入勞動力,要進入壯年、以及要退休的人數,也可由已知的人口結構和各年出生人數精確地推估。因此,比起市面上大量依短期趨勢猜測未來變化的預測,本書的預測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依據全球各國人口總數和結構將會發生的變化,再加上對政府債務和金融實況的分析,本書提出了多項對未來經濟情勢變化的預測。他們認為通貨緊縮乃是未來十年唯一可能,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二○一三到二○一四年道瓊工業指數將跌到三千三百到五千六百點,房價下跌五至六成,美元會相對升值而非貶值。他們也用歷史經驗證明,泡沫經濟帶來的上漲最後終要跌回原點甚至更低。
這樣的預測當然和所有預測一樣不保證準確,特別是波動即使一定會發生,發生的時間也更難精確預測。不過從長期來看,人口的變化是幾乎已確知的重要基本因素。而很多如技術等因素,影響的比較是整體經濟長期水準的高低而非波動變化。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則大多只是短期有效而長期無效的政策,也就是多屬只能把問題延到未來的方法,所以它們雖能改變波動的時間點,卻很難根本消除波動或景氣循環。
因此本書所強調的人口因素對長期景氣循環的影響的確值得特別注意。我國出生率從三十年前開始下降,近十四年又再大幅下降,每年新生人口已不到三十年前的一半,因此在全球景氣變化之外,本書所分析之人口數量與結構變化對經濟和各產業的影響,也是相關業者必須注意的問題。
本書也不只分析人口因素,書中對二○○八年金融風暴、美國政府的債務、貨幣政策以及失業問題,都有比一般文獻深入的分析,不只是作為本書各項預測的依據,也可讓讀者對相關歷史、名詞以及道理有更正確而深入的了解。例如一般人常誤以為通貨緊縮就只是物價下跌,有人甚至誤以為物價下跌並沒有什麼不好,而本書就詳細說明了通貨緊縮會形成的需求萎縮之惡性循環,以及政府對通貨緊縮比對通貨膨脹更束手無策的道理。書中也詳細分析目前失業率資料低估失業問題的原因,以及政府債務及社會福利負擔已非常嚴重的事實。這些分析雖是針對美國,但讀者卻不難由本書提供的分析中看出,我國也已面臨相同的問題。
本書內容豐富而推理又較嚴肅,因此讀起來不像那些取悅讀者的書那麼容易。所幸書中各段落即使單獨來看,都能提供許多可協助企業、個人乃至政府決策的資料和道理,所以讀者即使不能把本書一氣呵成讀完,或者不能完全接受本書對全球經濟的預測,只閱讀書中某些段落的資料和道理,以及書中對企業和個人面對各種情況時之建議,也會有很多收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1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1 |
6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5折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88 折, NT$ 352 NT$ 40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哈利‧鄧特二世(Harry S. Dent, Jr.)
鄧特公司(HS Dent)創辦人及總裁。鄧特公司出版《鄧特預測》(HS Dent Forecast)與《鄧特觀點》(HS Dent Perspective),並監督鄧特財經顧問網(HS Dent Financial Advisors Network)。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著有《二○一○大崩壞》(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以及《榮景可期》(The Great Boom Ahead)等。當多數經濟預測家大發一九九○年景氣衰退警語的同時,他藉《榮景可期》一書獨排眾議,準確預測即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經濟榮景,也因此讓他成為最受矚目的預測家,在同行中備受尊崇。
鄧特為哈佛MBA,兼具《財星》(Fortune)百大企業的顧問、新事業投資人、知名演說家等身分,備受投資顧問領域的尊崇,獲譽為「最準確的長期趨勢預測家」。
鄧特公司網站:http://www.hsdent.com/
羅尼.強森(Rodney Johnson)
鄧特公司總裁。鄧特公司為獨立的經濟研究及投資管理公司。他監管Dent ETF,並為《鄧特預測》與《鄧特觀點》的定期撰稿人。強森畢業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及南方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時常受邀上廣播電視節目討論美國及世界經濟動向。
譯者簡介:
王怡棻
台大國際企業系學士,美國紐約大學(NYU)藝術管理碩士,現為財經雜誌記者,喜歡古典音樂及舞台劇。譯有《建人脈就像打美式足球》、《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心靈資本學》、《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北風的背後》等,合著《凍薪時代理財術》。
陳 儀
目前為投顧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投入金融理財領域長達十年以上,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及專業投顧研究主管,實務經驗豐富。譯有《管理會計與決策績效》、《透析財務數字》、《財務管理立即上手》、《聰明理財的第一本書》、《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標準普爾教你做好選股策略》等。
名人推薦:
國內各界菁英讚譽(依姓名筆劃排序)
口木醫生(知名財經部落客)
王伯達(財經作家)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阮慕驊(媒體財經達人)
怪老子(知名財經部落客)
邱沁宜(財經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夏韻芬(知名財經作家)
張清溪(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陳博志(台灣智庫董事長)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黃國華(知名暢銷書作家)
楚狂人(玩股網執行長暨知名財經部落格站長)
楊 照(新新聞周刊總主筆)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世界專家同聲好評
「鄧特對拖垮美國與世界經濟的沈重債務,做出極具說服力的分析。但更重要的是,他加入人口趨勢的獨特觀點,說明為什麼當龐大的嬰兒潮世代開始縮衣節食、增加儲蓄,聯準會的經濟振興方案注定會失敗。」
──《尾聲》(Endgame)作者、金融電子報《前線思維》(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發行人約翰.墨登(John Mauldin)
「鄧特以特殊的人口統計方法研究經濟並做出預測,吸引我關注已有二十年之久,而他在二十年前就預測到了現在的經濟危機!他在我舉辦的全球性活動主講數次,幫助眾人為今日空前的經濟困境做好準備,而他最優秀之處在於能以非常人性化、易於理解的手法剖析經濟。」
──世界第一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
「鄧特的新書充滿自信的分析與大膽的預測,不論他的預測是否成真,書的核心主題都極具煽動性與吸引力。閱讀他的書充滿樂趣。」
──阿戈拉財務公司(Agora Inc.)總裁及執行長、《債務帝國》(Empire of Debt)作者威廉.邦納(William Bonner)
「本書教你如何掌握可預料的市場趨勢,妥善規劃退休金與其他投資,避免在最需要財務保障時損失儲蓄。鄧特對人口趨勢了解透徹,他能教你如何在對的時間,把錢放在對的地方,以及何時做出重大改變。」
──艾德史拉特個人退休帳戶顧問群(Ed Slott’s IRA Advisor Group)創辦人,公共電視台(PBS)特別節目《一輩子都有錢》(Stay Rich Forever and Ever)製作人,兼會計師、作家及個人退休帳戶專家 艾德.史拉特(Ed Slott)
「鄧特擅長使用複雜的統計模型來檢視情勢。他預見了一九九○年代的榮景,並預警了二○○八年的泡沫化。鄧特為未來的困境,提出了明確而令人信服的理由。」
──美國政策分析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olicy Analysis)院士、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羅伯特.麥克蒂爾(Robert D. McTeer)
「做為近二十年來最大膽準確的預言家之一,鄧特已預測到未來的通貨緊縮與大崩盤,將會破壞你的投資組合。鄧特的警告與預測,值得你認真看待。」
──紐約時報暢銷書《起步晚,照樣致富》(Start late, Finish Rich)作者大衛‧巴哈(David Bach)
「鄧特在全球經濟飄搖的今日,出版了高明的著作。他串起數個複雜趨勢,得到一個簡單的真相:即將來臨的金融崩盤,會比我們在二○○八到二○○九年歷經的痛苦還嚴重。人口趨勢的帳單已然寄到,嬰兒潮世代消費下滑、房地產市場崩盤、全球政府無法採取足夠行動撲滅這場大火,將讓下一波浩劫難以避免。閱讀這本巨著,能讓你學會如何避開將臨的海嘯。忽視它,後果請你自行負責。」
──《瘋狂避險基金交易員》(The Mad Hedge Fund Trader)作者約翰‧湯瑪斯(John Thomas)
「鄧特是我們最受歡迎、最激勵人心、也最富爭議性的主講者之一。鄧特在一九九三年規模最大的投資人論壇,即預測到科技股將引領股市狂飆。鄧特嶄新的觀點是將經濟世界中『人口統計』這項明確有力的變動因子,做出實際應用。因為鄧特的結論總是新穎明確,刺激人們在事業與投資上進行長期策略計畫,所以我從不錯過他的演講及文章。不論對誰,這都是一本不能錯過的佳作。」
——金錢秀網站(MoneyShow.com)、國際交易員博覽會(International Traders Expo)、理財顧問金錢秀(The Advisor Money Show)、搭遊輪學投資(Cruises Seminars)創辦人吉斯勒兄弟(Kim and Charles Githler)
「我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和鄧特共事,我認為他是唯一合理解釋一九九○年代榮景,以及多年內為何不會再有這般榮景的人。理財顧問及投資人都應該認真看待他的預測。我許多從事金融服務業的客戶,都將鄧特的見解視為無價珍寶。」
——比爾古德行銷公司(Bill Good Marketing)創辦人比爾.古德(Bill Good)
「我是在舊書攤上第一次讀到鄧特的書。閱讀有關預測的舊書的一大好處,就是能馬上驗證作者的預測正不正確。鄧特預測之準不言自明。自此後我就成為他忠實的讀者,不過現在我是在他的書一出版,就馬上以原價購買。」
——紐約時報暢銷書《地產財富》(Real Estate Riches)作者多夫.狄羅斯(Dolf de Roos)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議題,應該去請教你能找到的頂尖專家。當我想了解人口統計趨勢,以及這些趨勢如何影響未來幾年經濟,我會去向鄧特請教,因為他的預測相當正確。十多年來我一直用他的研究與預測,來為客戶進行未來數年的投資規劃。當我在訓練理財顧問時,也會強力建議他們閱讀鄧特的研究,並將之加入理財規劃中。」
──金融主管進修協會(Learning Institute for Financial Executives)創辦人威廉.尼爾森(William J. Nelson)
「鄧特再次提供我們一個對經濟前景清楚且具說服力的觀點,好像他能搭時光機,告知我們未來的經濟狀況一般。藉著一套投資紀律及鄧特對世界經濟前景的藍圖,投資人已準備好獲利並保障個人投資組合的工具。本書無疑是投資人書庫中,不可或缺的一本。」
──基金經理人暨《有紀律的投資人──成功之必要策略》(The Disciplined Investor—Essential Strategies for Success)作者及有紀律的投資人廣播節目(The Disciplined Investor Podcast)主持人安德魯.霍洛維茲(Andrew Horowitz)
「過去十五年來,鄧特一直是我們的首席策略家。沒有他,我和客戶早在幾年前就已誤入歧途。他的建議與指引讓我們賺進上百萬美元。」
──羅伯森公司(Robertson and Associates)創辦人麥克.羅伯森(Michael Robertson)
「十八個月前,因為鄧特通訊及人口統計學課程的訊息,我得以在房價下跌前賣掉佛羅里達的房地產,並停止在俄亥俄州興建企業園區的計畫。這些決定讓我及企業少虧數百萬美元。此外,利用鄧特團隊的人口統計研究,我的事業得以大幅擴張到老人及嬰兒潮世代的保健市場。」
──通用螢幕藝術公司(Universal Screen Arts, Inc.)總裁傑瑞德.佛羅里安(Jared Florian)
「我和客戶、朋友、家人會定期評論《鄧特研究》在多方面準確預測的事蹟。人口統計資料不會造成每天的市場起伏,但就我所知,沒有什麼比它對經濟長期趨勢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想了解未來真實前景的人,都會需要感謝鄧特的努力及真知灼見。」
──金融增值集團(Financial Enhancement Group)CFP、RFC、執行合夥人喬瑟夫.克拉克(Joseph A. Clark)
「多年來,我一直是《鄧特通訊》及其著作的忠實讀者,還參加他開設的人口統計課程。這項投資價值達數百萬美元。他的預測促使我在二○○○年出售一些房地產、賺進豐厚利潤,並且克制不買房地產達兩年之久。如鄧特所言,所有泡沫終將破滅。我和投資夥伴現在得以利用這個清倉拍賣時機進場,而不會錯失良機。我已經等不及想知道鄧特的最新預測了。」
──Envoy資本管理公司(Envoy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合夥人麥克.羅柯斯基(Mike Rokoski)
「與鄧特公司合作近十年,可以說是我為財務規劃實務成長所做的最佳決定之一。鄧特的報告不只是我為客戶投資時的研究工具,還有助我們的企業成長。由於掌握財金全局,現在我們得以提供客戶完整的規劃配套。」
──東方規劃公司(Eastern Planning, Inc.)執行長貝絲.布萊克(Beth Blecker)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介紹大家認識鄧特公司的人口統計研究讓我受益良多。以人口趨勢解釋經濟力量變化,成為我協助客戶了解經濟走勢、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的一項有力工具。」
──財富管理顧問公司(Wealth Management Company)CFP、CLU、ChFC、CLTC顧問唐納.克瑞奇(Donald Creech)
「參加鄧特人口統計的兩天課程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了解我們身處的金融風暴,以及安度風暴的實際方法。本書幫助我們了解新聞頭條的真義,同時送給每個家庭一個穿越不安的指南針。本書涵括每個家庭不可不知的內容。」
──家庭經理人培訓中心(Family Manager Coaching)創辦人凱西.皮爾(Kathy Peel)
「一九九五年,我在為富有家庭做財務規劃時發現了鄧特的研究,然後運用他的總體經濟預測成立一家財務規劃公司。我和我的客戶對最近的金融危機一點也不驚訝,因為鄧特的警告,讓我們得以預作準備。」
──波茲福德集團(Botsford Group)總裁艾琳.波茲福德(Erin T. Botsford)
「與鄧特成為夥伴,讓我和客戶在個人生活與財務上都得到極大收穫。不論在管理客戶投資組合,或與客戶溝通目前複雜的市場環境時,都用得上他的真知灼見。鄧特提供的資訊讓人們願意停下來思考目前的處境,以及他們現在的行動是對或錯。客戶及廣播聽眾時常反映,他們很感謝鄧特提出的觀點,雖然不一定是他們想聽到的,卻是他們所需要的。」
──巴伯金融集團(Barber Financial Group)總裁狄恩.巴伯(Dean Barber)
「鄧特勤勉研究帶來的資訊及洞見,讓我們的客戶能在長期投資方面做更萬全的準備。鄧特的理論幫助我們的企業從『立即反映現況』轉變為『從大局思考』,讓客戶從長期整體目標來觀察經濟情勢。」
──布魯克財富管理公司(Brook Wealth Management, LLC)CFP戴瑞爾.李裴吉(Daryl J. LePage)
「不少評論家錯將鄧特的預測評為不可置信,因為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但我個人從不從表面來看鄧特的預測,像是道瓊工業指數會達三萬點。我理解鄧特的意思,他謙虛地預測也提出疑問,讓你時時保持警戒狀態。對精明的投資人與存戶而言,鄧特的提醒是無價的。鄧特的預測因為有人口統計資料的堅實基礎,讓我由衷信服,並讓我在利用當前市場機會時,能做更好的準備。」
──猶他州鹽湖市KTKK AM630電台達瑞爾.卡特穆爾(Darrell Catmull)
「在我三十二年採訪世界頂尖投資權威的期間,我發現鄧特務實地利用人口統計趨勢做為投資配置的有力工具,成效無人能及。」
──布雷德利企業(Bradley Enterprises, LLC)暨投資人熱線(dba Investor’s HOTLINE)創辦人喬.布雷德利(Joe Bradley)
「當鄧特開口說話,我們都需要仔細聆聽。他預測一九九○年代房地產榮景,結果完全正確。每次鄧特上我的廣播節目『今日房地產』(Real Estate Today),他都清楚掌握房市現況。鄧特擁有預測市場前景的奇特本領。」
──明星團隊(Star Team)暨明星團隊房地產(Star Team Real Estate)創辦人路易斯.威爾(Louis Weil)
「鄧特在一九九○年代初利用人口統計研究做的預測都一一實現,像是股市榮景、科技榮景與房地產榮景。我多年來密切關注市場預測家的預言,發現沒有人能每次都正確,更少人能像他一樣準確預測市場走向。細心的讀者能從本書得到許多希望。這本書提供諸多方法,教你如何在動盪時代讓財富成長。」
──費城WPHT 1210調幅電台《大錢潮談話秀》(The Big Money Show)主持人史蒂夫.寇達斯柯(Steve Cordasco)
「鄧特的經濟及市場分析帶給我的聽眾非凡的價值。他的演講以歷史趨勢研究為依據,沒有一般華爾街過分樂觀及圖利自己的預測,不論是短線投機客或長期投資人,都能從鄧特獨到的觀點中獲益。」
──WKXL 1450電台廣播節目《財經現場》(Financial Spectrum)主持人暨製作人比爾.柯爾尼(Bill Kearney)
「我認識鄧特已有許多年,他一直是我廣播節目的常客。他的研究非常發人深思,且能拓寬讀者在看待金融事務時的眼界。」
──廣播節目聰明理財秀(SmartMoneyTalks.com)主持人大衛.克萊登(David W. Cryden)
「鄧特的『人口統計學』可說是當代最具突破性的經濟預測法。他的著作告訴我們一國的經濟,是如何受到國民年齡及人口數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鄧特的真知灼見能協助你準確預測未來趨勢。」
──美國資金管理公司(American Money Management)總裁及商情廣播網(Business Talk Radio Network)主持人賈布瑞爾.威斯頓(Gabriel Wisdom)
媒體推薦:
【推薦序】
再見一九二九大蕭條/財經作家-王伯達
哈利‧鄧特過去所提出的經濟預測都成了市場矚目的焦點,包括二○○四年出版的《大投資潮》以及二○○九年出版的《二○一○大崩壞》等等。作者一直以來都是採用所謂「人口統計變數」的經濟模型,意即根據勞動力的人口或消費能力的規模來預測經濟的榮枯,而這樣的模式在預測長期經濟走勢時相當具有參考性。
在《二○一二大蕭條》這本書中,鄧特沿用了過去的人口統計預測模型,並推估未來的十年,全球將會陷入嚴重的蕭條期,包括中國等新興市場都會發生通貨緊縮,大多數的資產價格都會出現下跌。而在通貨緊縮時代,各種的負債,包括政府、企業或個人的債務將會成為猙獰的死神,穩定的現金流量將會是未來最重要的保命工具。
我曾在二○一一年下半年提到,研究一九二九年大蕭條將會成為二○一二年到二○一三年的市場主流,事實上,我目前也正在撰寫相關的書籍。而在鄧特這本書中所提到的通貨緊縮,經濟蕭條與美元上漲等趨勢也都曾經出現在我的著作之中。
雖然我與作者都導出了一個相同的結論,然而我們卻採用了不同的預測模式。這本書的精彩推論就留待各位讀者細細品味,我在這裡提出我對於市場之所以會陷入蕭條與通貨緊縮的看法,其原因不外乎三個。
首先是需求的趨緩。除了在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人口趨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各個已開發國家縮減赤字、樽節支出的政策所致。除了各位讀者應已熟知的歐債問題之外,包括美國也在大規模地縮減赤字,而這樣的政策將會再進一步地導致全球需求的減緩,造成產能過剩的現象,自然產品價格就會開始下跌,進入通貨緊縮的循環。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於供給的過剩。過去以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以刺激美國消費者出現了超額消費行為,然而當美國市場出現泡沫破滅的現象,過去為了滿足美國消費者所建置的工廠與設備就成為過剩產能。企業為了求生存,無可避免地就會出現殺價競爭的現象,產生通貨緊縮的循環,進而傳導至原物料、航運、金屬等各種商品的需求與價格的下滑。
當全球進入蕭條期,無可避免的將會出現貿易保護的行為,事實上,一九三○年美國所推行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保護政策就被認為是大蕭條的原因之一。而根據「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lobal Trade Alert)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自二○○八年十一月以來,全球採取貿易保護措施超過一千六百項。這些保護措施都會讓過去的出口導向國家面臨貿易的停滯與供給過剩的問題。
最後一項就是信用緊縮。大規模的房地產泡沫將會導致信用緊縮的現象,銀行不願意增加貸放的行為,進而降低了市場的投資與消費能力。而在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將陷入資產負債表修復的階段,也就是說這些人將優先償還過去在泡沫期間累積的負債,而縮減了借款投資與消費的意願。而信用的緊縮也正是通貨緊縮期的最大特徵。
作者除了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之外,更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提出了許多的觀察,特別是美國的社會福利、政府負債以及政策的方向。我認為美國或歐洲目前正在發生的國家債務問題,很快地也會出現在亞洲國家,所以作者的這些觀察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番的,因為這些問題決定了國家的生死存亡,也決定了在蕭條期過後,這些國家是否還存在著再起的競爭力。
雖然我與作者提出了相似的預測結果,但不同的方法,也讓我們在結論上出現了些微的差異。例如,作者認為美國道瓊指數在未來一到二年很可能下探三千三百點,而我認為這可能性是相當低的,然而這無損於這本書的價值。
哈利‧鄧特長年研究人口統計變數與長期的經濟循環,也許未臻完美或無法解釋所有的問題,就像作者在最後所說的,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也難免也會預測錯誤,但失敗卻也讓我們的研究得以更上一層樓。但對於每一個投資者、經濟學家甚至於政策制定者而言,我認為把這樣的變數與研究納入考量是相當有必要的。
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將會讓你對於未來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正念迎向大蕭條/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二○一二年已來到人間,有關二○一二的預言也到攤牌的時刻。在未知十二月二十一日毀天滅地的馬雅預言實現與否之前,眼下世人要面對的是「經濟寒冬何時了」?春燕幾時能報到?這本《二○一二大蕭條》卻明確指出,我們正重蹈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也就是說,經濟衰退、蕭條會持續一段長時間。作者是危言聳聽嗎?如果是真的話,面對重臨的大災難,有何因應良方?
其實,正如作者所言,「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九三○年代的場景,已多次重演。最近的是二○○八年那一場金融海嘯,以及接著發生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終而走入蕭條,讓各國政府手忙腳亂的祭出各項「救市」政策。這些救市政策總括來說就是典型的凱因斯「創造有效需求」老招式,到頭來除用盡各種方法刺激消費外,還讓勤儉持家、節約儲蓄者被指為戕害經濟的罪人,而馬總統當時所說的「人人都省錢,經濟就完了」就是鮮活地反應這種觀念。不過,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甚至於是本末倒置的說法,此種流行的觀念和政策若是不改,人類將無法免於金融風暴、經濟蕭條的一再重演,且力道和程度將愈來愈重。
首先,作者指出人口中最為龐大的嬰兒潮世代即將面臨退休,他們的消費力將急速衰減,使經濟成長趨緩。其次,各國龐大的債務與信貸危機讓人心生恐懼,由銀行、私人企業所累積的債務已遠超國家債務,去槓桿化的金融型態讓整體經濟狀況更加暗藏危機。最後,由中國帶起的房地產泡沫化旋風,將導致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甚至是全世界急遽的物價下跌、通貨緊縮。
作者認為大蕭條即將在二○一二至二○一四年來襲,並持續至少十年。這一次將更為巨大,後果也將更為嚴重。我們可就不景氣蕭條所反映的「需求不足」,以致演變成嚴重的「通貨緊縮」,作一點重要觀念的釐清。
通貨緊縮緣於供給過剩
「通貨緊縮」其實源於「供給大量過剩」,於是一般物價普遍性且大幅度地長時期下跌,如此,對消費者而言,不是一大福音嗎?「搶便宜貨」難道不是消費者的理性行為嗎?為何消費者不領情還需政府鞭策呢?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三個理由來解釋:一是對於這些價格下跌的物品都不喜歡,甚至於「免費贈送」都敬謝不敏;二是物價的跌幅尚未到達消費者心中設定的水準;三是消費者根本沒錢。
第一個理由也許正是「通縮」真正出現的特色,因為「供給大量過剩」係「貪念」、「投機炒作」心態,一窩蜂搶進參與生產行列的結果,很有可能偷工減料、粗製濫造。以房地產言,偏遠、人煙稀少、甚至鳥不生蛋的地方,在投機泡沫興盛時期,都被看上開發搶建,而訂購者也大多是為了「轉手圖利」,有如買空賣空。類似這種產品俯拾即是,換做是你,會去買嗎?
第二個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因為即便物品「有人會買」,但該物品是在投機高峰、泡沫膨脹時製造。由於搶生產資源,「生產成本」炒的老高,除非投機炒作正熾時期,否則乏人問津。換句話說,該等物品的實值(在消費者心中)遠低於面值。當泡沫破滅,供給者發現市場需求量不足時,很自然的就會降價求售,,但當時的成本實在過度膨風,必須「大幅跌價」才會吸引到買者,而「認賠」正是賣者應該具備的心態。一旦甘心如此,到某一低價時,就有人進場購買,逐漸地就會達到市場的均衡狀態。當然,不同的物品調整的速度有異,愈炒作、膨風者愈需慘跌。不過,賣者多多少少還是會收回一些成本的。
至於第三個理由,消費者為何沒錢?一來沒有儲蓄,二來沒有新收入。前者在「鼓勵消費」、連「借錢都被標榜是高尚行為」的今日,很可能愈見普遍,而由刷卡風尚流行和「大債時代」的稱謂,也可見一斑。後者是那些被資遣且找不到工作,又缺乏積蓄者。
無論如何,勤儉持家、具憂患意識且能未雨綢繆者,應是屬於擁有儲蓄的一群,他們在物價普遍大幅下跌時,不是可以「揀便宜」而得利嗎?這不正是對這些人的一種獎勵嗎?不是真正社會正義的呈現嗎?而保守經營、不從事投機炒作的正派經營者,不是比較不會受到泡沫破滅的影響嗎?那麼,對這群人來說,他們不消費其實是因價格還未低到進場水準,而政府的刺激消費、創造需求改政策就是阻礙因素呢!
關於政府「印鈔救市」和振興經濟政策的錯誤,本書一開始就以「毒癮」稱之,且以「越使用越無效」形容,而且使得經濟體質愈見虛弱,如今已瀕臨槁木死灰地步。在毒癮難去、情況異常險峻的此刻,本書最後四章指引讀者機會所在,並且提供各階段層面的投資建議,作者建議將危機視作轉機,跟隨他的建議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將會為自己、也為後代迎接更加妥善健全而且繁榮的金融世界。很值得參考。
本書另一亮點在第八章,剖析「最後的泡沫在中國:過度的資本投資將造成全球性通貨緊縮,與新興世界的經濟衰退」,特別值得台灣人民細讀,尤其台商和政府官員更應詳閱並思索趨吉避凶之道。
做投資決策時必須留意的關鍵/財經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邱沁宜
預測明天股市漲跌,跟預測股市十年後漲跌,哪個比較容易?
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預測明天股市漲跌比較容易,畢竟一個直接而簡單的思考邏輯是,如果預測明天都不準了,又怎能夠預測十年後的股市漲跌?
但事實並非如此。每次我在節目中問來賓,明天股市表現會如何?專家總是有些面面相覷,回答模稜兩可,厲害的大師更會直接承認:「我不知道明天,但我可以告訴你今年股市的走向。」專家都無法預測明天,何況是資訊相對更少的投資散戶呢?所以,從現在開始,放棄預測明天/短線的念頭吧,只要專注在影響長期股市與景氣成長的因素,預測十年後股市漲跌可能遠比預測明天更容易。
如何預測中長線市場的表現?本書作者運用「人口結構」與「負債」等因素,來預測景氣和股市的變化,因為這幾個因素是最能夠分析,也是影響未來長期股市與景氣發展的關鍵因素,只不過,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時,人口結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因素,忽略它其實持續以靜悄悄卻有力的步調,影響我們的經濟生活。
以日本來說,日股長期低迷,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口結構以老人居多,日人老人偏好儲蓄,使得國內消費自然失去動力,造成景氣長期停滯不前,反映在股市上就是疲弱不振。
那麼人口結構應該越年輕越好?那也不見得。如果年輕人口多,但國家卻未能提供適當的工作機會,還是一種傷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失業年輕人口反而有可能變成社會動盪的因子,二○一○年在中東滿地開花的茉莉花革命即是因此而起。
而「負債」更是容易分析,也是實際影響股市漲跌的關鍵因子。掌握政府債務狀況,例如債務何時到期,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等,也能簡單分析該國的經濟狀況。如果政府稅收都拿來還債而不是發展經濟,那景氣肯定不會好,例如,歐債風暴中的大麻煩希臘就陷入必須償還大筆債務,經濟停滯的困境當中。
上述這些因素雖然重要,但隨便跟身邊的朋友口頭調查一下,問問大家:各國的人口結構如何?負債多少?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形容股市是個「十賭九輸」的市場,這麼多人會輸,並不是手氣不好,而是大家往往輕易放棄最簡單的投資分析技巧,卻甘心被市場雜音干擾,任由自己心裡恐懼與貪婪的魔鬼擺布。
我長期以來一直跟投資朋友提倡導簡單投資的觀念,也提出一些很簡單的投資方法,例如看燈號投資股票、動力三輪車投資法、高收益債券的7-11投資法,這幾年下來,持續幫讀者賺到錢,而本書作者其實也是描述未來可能的投資與景氣輪廓,幫助投資人能夠在未來操作上持盈保泰。
還要是提醒讀者朋友,沒必要把這本書當成命理書喔!作者只是提醒可能的風險,提高投資的勝率,而非百分之百的準確。到底二○一二大蕭條會不會發生?也許會,也許不會。金融市場的迷人和可怕之處,就在於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這個答案沒人能說死,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多項值得參考深思的投資風險,包括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美國老化人口增加帶來消費力下降,以及失控的債務泡沫等,都是未來可能長期干擾市場的因素。讀者可以多加留意,投資前先考慮好各種風險,就能夠成為市場的贏家。
後泡沫時代值得聽的聲音/文化評論家-南方朔
歐債危機持續深化,歐洲國家雖然不斷在召開各種高峰會,希望能在紓困及減赤上做出最後的努力,但人們其實也知道這只是個拖死狗的過程,歐元區仍必須發公債籌資紓困以應付屆期債務的壓力。單單二○一二年即需再發行二一八○億歐元公債,屆期債務也有一六七○億歐元。這些舊債新債的壓力,及減赤砍福利預算所造成的人心不滿及社會動亂,二○一二年內歐元區瓦解的機率已大過五○%,除了德國外,歐元區實質上已進入衰退階段,情況仍在惡化中。
除了歐債危機外,美國的情況其實比歐洲更為嚴重。美國過去長期公私借貸舉債,總負債至少一二二兆美元,這包括聯邦政府公共債務、民間債務及社福資金缺口在內。債務與借貸吹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金融海嘯即是泡沫破裂所致。但美國並不在加稅減赤上做努力,而是聯準會不斷加印鈔票,企圖維持泡沫。事實上這種救泡沫的政府投入,它對經濟的乘數效應已極稀少,這也是美國可能推出第三波一兆美元量化寬鬆的原因。但這種為了克制危機其實是在製造更大危機的手段,只不過是在綁架全世界為更大的全球危機添加柴火。
因此,美國長期趨勢預測家哈利‧鄧特二世(Harrry S. Dent)的這本《二○一二大蕭條》現在推出,對全球的政府、商人甚或民間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警惕省思作用。鄧特二世指出在二○一二至二○一四年間會有八十年一次的重大蕭條。二○○三年諾貝爾經濟學家魯卡斯(Robert Lucas)曾大膽表示:蕭條預防的方法在過去幾十年已經解決,但自金融海嘯以來,諸如魯卡斯等一流學者已飽受抨擊,就好像三○年代大蕭條也毀掉像哈佛學者費雪(Irving Fisher)等許多人的學術地位一樣。與那些學者的缺乏預警批判能力相比,鄧特二世在本書裡能根據現實資料,指出美國政府的政策偏差,並以人口經濟學及行為經濟學為佐證,預見到以通貨緊縮為核心的蕭條即將來襲,它自有其分析的透視力。
沒有人希望蕭條來臨,但不幸的是,由於當代經濟學家的偏執及政府的無能短視,金融界的自以為是,他們似乎真的以一種奇怪的合作方式,將全球推向新的蕭條形勢。當代金融專家已有人指出現在已到了經濟大報應(Great reckoning)的時刻,而蕭條可能即是最大的報應。當今的美國儘管形勢日益嚴峻,但美國政府仍在飲鴆止渴地一波波狂印鈔票,並一廂情願地希望能挽救一點頹勢,而整個經濟界則選擇性地根據操作面的訊息而自我中心,卻不去注意大環境的持續惡化,這是在經濟判斷上失去了準則。這時候,我就想到了當今所謂後自閉經濟學(Post-autistic Economics)的一些反省。
所謂後自閉經濟學乃是二○○○年法國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一群經濟科系師生所提出的概念。他們透過網路連結的方式,發起一項學術訴求,他認為當代經濟學家已成了一種自閉的學科,主流學者只是在搞一些言不及義、不問世事的抽象數學遊戲,似乎有了數學的形貌它就成了科學的一支。因而這些師生主張經濟學和經濟教育一定要打破自閉,重建它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的廣度及深度,恢復它與真實社會的聯繫。巴黎高等師範師生的這項訴求並不孤立,接著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也都提出了類似的主張。
這只是經濟學界的第一度概念式的反省,二十一世紀初現實經濟尚未出現夠大的問題,現實性的反省動力不足,當然只能在概念上表達他們的質疑。這種第一度的反省,可以二○○二年美國經濟學家黛德瑞‧麥克科隆斯基(Deirdre Mccloskey)寫了一本小書《經濟學的祕密之罪》,該書即可為當時學術思想界的第一度反思做註腳。黛德瑞原為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因對主流經濟學不能認同而辭職。她在該書裡細數了經濟學的自閉之失,例如都在搞不切實際的教學模式,不會去問該問的問題,對經濟學及相關知識的原典缺乏興趣,對重要現實問題已產生惰性的麻痺等。
金融海嘯帶來的經濟學反思
後自閉經濟學的第一度概念性思考,要到了二○○八年金融海嘯後才進入第二度現實問題的反思,而這種反思的起源則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大哉問。二○○八年十一月五日英女王至倫敦經濟學院為一棟新大樓的落成啟用剪綵,她在致詞時當著許多知名經濟學家的面表示:「金融危機太可怕了,但為何沒有一個人看見它的到來呢?」英女王的大哉問,對經濟學術界不啻為指責與羞辱。她的話自然促成了後自閉經濟學的二度反思。反思的問題有:為什麼大家都對泡沫的形成那麼習慣性地麻木、缺乏警覺?已有人質疑說是經濟現實製造著經濟學和經濟學家,意思是說經濟學已成了合理化經濟現實的工具,這種情況何以致之?近代凱因斯主義當道,使用公共支出以刺激景氣已成了一項教條,不斷增加的債務因此形成,債務在功能上等於已被當成了稅,當一個國家已把債務當成了「經濟的永動機器」,債務已注定成了最大的泡沫。
這種情況又是怎麼造成的?人們總是在指責人心的貪婪,但貪婪的投機其實是一切條件的匯集,當長期超低利益,而投機商品又不斷被製造,難怪美國遂一個個泡沫不斷出現,最後必然是美元本身即淪為泡沫。當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日本持續擴大赤字收購民間債務救經濟,當時美國即譏之為「金融社會主義」,那麼今天的美國豈非是更徹底的「金融富人社會主義」?美國持續加印鈔票,這等於是在對全球做著通貨膨脹支出,它只會增加匯率保護主義的風險,因此一波波的量化寬鬆將使全球伊於胡底?當美國長期舉債,並將債的危險性視而不見,這種對債的態度,也是近代許多國家如歐洲等債務危機深重的道理。
因此,本書乃是後泡沫經濟的重要長期趨勢預測之作。他在書中根據近年來新的反省,不認為一波波的量化寬鬆會有任何實效,而是形容對毒品上癮的人用更強的毒品來治療,這只會造成風險性更高的股票債券新泡沫的出現,並在全球範圍中引發更嚴重的匯率戰與貿易戰,這部分其實都已在發生中。在鄧特二世的現實裡,現在的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進入大循環的寒冬期,它會以通貨緊縮為核心,人們將偏向節約與儲蓄。鄧特二世對美國當今的政策走向完全不以為然。而他的論點其實是以人口經濟學及行為經濟學為基礎,他認為這波寒冬期的蕭條,乃是為下一次復甦的循環做準備,由於資訊的發達,下一次的復甦將以更個人化、人性化與環保化的新服務產業為主力,近年來已被討論到的新「支持經濟」(support economy)即是它的架構。
當今世界的經濟判斷在變,經濟現實也隨時可能鉅變。鄧特二世的觀點無論是否被同意,但他的聲言值得被聽聞!
更具價值的未來趨勢預測/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很多對未來經濟的預測都只是把最近的趨勢往未來延伸,例如快速成長的國家常被預測為繼續快速成長,上漲的股價和房價也被許多人誤以為會繼續上漲。這樣簡單而忽略基本因素之變化的預測當然經常不準。本書作者根據長期大量資料的研究,發現人口這項基本因素的變化和經濟長期波動之間有明確的關連,並以這個基礎對全球將出現的重大問題提出警告。他們的分析是由基本面而非短期趨勢出發,他們所依據的資料,如未來幾十年要加入勞動力,要進入壯年、以及要退休的人數,也可由已知的人口結構和各年出生人數精確地推估。因此,比起市面上大量依短期趨勢猜測未來變化的預測,本書的預測有更大的參考價值。
依據全球各國人口總數和結構將會發生的變化,再加上對政府債務和金融實況的分析,本書提出了多項對未來經濟情勢變化的預測。他們認為通貨緊縮乃是未來十年唯一可能,也就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二○一三到二○一四年道瓊工業指數將跌到三千三百到五千六百點,房價下跌五至六成,美元會相對升值而非貶值。他們也用歷史經驗證明,泡沫經濟帶來的上漲最後終要跌回原點甚至更低。
這樣的預測當然和所有預測一樣不保證準確,特別是波動即使一定會發生,發生的時間也更難精確預測。不過從長期來看,人口的變化是幾乎已確知的重要基本因素。而很多如技術等因素,影響的比較是整體經濟長期水準的高低而非波動變化。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則大多只是短期有效而長期無效的政策,也就是多屬只能把問題延到未來的方法,所以它們雖能改變波動的時間點,卻很難根本消除波動或景氣循環。
因此本書所強調的人口因素對長期景氣循環的影響的確值得特別注意。我國出生率從三十年前開始下降,近十四年又再大幅下降,每年新生人口已不到三十年前的一半,因此在全球景氣變化之外,本書所分析之人口數量與結構變化對經濟和各產業的影響,也是相關業者必須注意的問題。
本書也不只分析人口因素,書中對二○○八年金融風暴、美國政府的債務、貨幣政策以及失業問題,都有比一般文獻深入的分析,不只是作為本書各項預測的依據,也可讓讀者對相關歷史、名詞以及道理有更正確而深入的了解。例如一般人常誤以為通貨緊縮就只是物價下跌,有人甚至誤以為物價下跌並沒有什麼不好,而本書就詳細說明了通貨緊縮會形成的需求萎縮之惡性循環,以及政府對通貨緊縮比對通貨膨脹更束手無策的道理。書中也詳細分析目前失業率資料低估失業問題的原因,以及政府債務及社會福利負擔已非常嚴重的事實。這些分析雖是針對美國,但讀者卻不難由本書提供的分析中看出,我國也已面臨相同的問題。
本書內容豐富而推理又較嚴肅,因此讀起來不像那些取悅讀者的書那麼容易。所幸書中各段落即使單獨來看,都能提供許多可協助企業、個人乃至政府決策的資料和道理,所以讀者即使不能把本書一氣呵成讀完,或者不能完全接受本書對全球經濟的預測,只閱讀書中某些段落的資料和道理,以及書中對企業和個人面對各種情況時之建議,也會有很多收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1 |
6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5折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1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