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容易,養育難,教育更是難上加難!
讓專家為您打開親子互動的鎖,串起教育生活的鏈!
本書為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繼第一輯《把孩子養大不容易1---育兒健康篇》暢銷大賣之後,再次整理有關「親子教養」主題內容予以出版。挑選12項親子教養主題,彙整節目中專家的意見與經驗,編輯完整的親子教養專業資訊,是最新、最專業、最實用的親子教養書。
《把孩子養大不容易》之共同編著者為節目常駐醫師與專家----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王宏哲執行長、中醫師李思儀等,與來賓針對父母最關心的教養問題,做面對面的交流解答。內容打破傳統教養觀念與迷思的見解,並提供許多有效的親子互動方法。
本輯彙整節目中有關親子教養之相關主題包括:「好爸媽勝過好老師」、「孩子現在不教就來不及了」、「夫妻教養大不同」、「小孩要的不只是陪伴」、「孩子的分離焦慮」、「老大老二來相爭」、「小孩功課是誰的責任」、「教小孩做金錢的主人」、「孩子為何變成小霸王」、「EQ高比會考試重要」、「孩子說謊怎麼辦」以及「學會負責從做家事開始」等共12個主題,分成「教養觀念篇」、「親子互動篇」和「生活態度篇」三大類,讓全書更具系統化、專業化與實用化。
內容仍採問答形式呈現,針對各集節目專家解說之內容,以「爸媽傷腦筋」的故事案例做開場,提出3~5個常見的教養問題,再整理醫師專家的「專家怎麼說」為內容主幹,最後再以「教養小叮嚀」和「觀念是非題」為結尾。全書文字流暢,淺顯易懂,章節分明,圖文並茂,兼具可讀性、專業性與實用性。
作者簡介:
黃瑽寧
‧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常駐醫師。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 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小兒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 阿姆斯特丹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短期研究員
‧ 現任職於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 部落格「疑難雜症的故事」獲選為2009第五屆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推薦優格。
王宏哲
‧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常駐醫師
‧ 國立陽明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長庚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系
‧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四級主治職能治療師、台大、長庚、輔大職治系生理小兒臨床
‧ 現任天才領袖全腦健康體適能中心 執行長
李思儀
‧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常駐醫師
‧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班、台灣中醫師特考優等
‧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師特考班受訓
‧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師
‧ 現任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會員、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會員、台灣經絡美容醫學會會員、中華順勢醫學會會員、
國家網路醫院駐院醫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 負責人
陳美儒 親子教育專家
鄧懿貞 媽媽寶寶雜誌社 社長
林文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副理事長
陳祥君 婦兒安婦幼中心 院長
江立群 BABYHOME親子網站 執行長
張錦輝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社長
侯昌明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名主持人
黃文華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名主持人
名人推薦:黑幼龍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 負責人
陳美儒 親子教育專家
鄧懿貞 媽媽寶寶雜誌社 社長
林文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副理事長
陳祥君 婦兒安婦幼中心 院長
江立群 BABYHOME親子網站 執行長
張錦輝 嬰兒與母親雜誌社社長
侯昌明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名主持人
黃文華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名主持人
章節試閱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
爸媽傷腦筋
Meggy媽媽帶著兩歲的女兒和家人一起去火鍋店吃火鍋。可是女兒在一旁吵鬧,媽媽就說:「你乖乖喔,大家都在看你!」但是女兒還是繼續鬧。媽媽就稍微大聲一點說:「不可以這樣!」結果女兒就拿起一旁的手機,直接往媽媽頭上敲下去,罵一次,她就敲一次,還越敲越高興,講也講不聽,真是傷腦筋!
Q:孩子不乖時不能打、不要罵,那到底該怎麼教呢?
專家怎麼說
黃瑽寧醫師
「教孩子」不代表就是要用打罵或是責備的方式。如果孩子的行為真的需要用責備的方式不可的話,父母必須:
1.先了解狀況。孩子胡鬧的時候,多半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他可能是想睡覺,可能是肚子餓了,可能是各種原因,你要用你能夠理解的方式,先為他想出一個可能的理由,避免在還搞不清楚狀況之前就動怒發脾氣,錯失後面做出正確反應的機會。
2.避免否定人格的字眼。當你已經確定他這件事情是真的做錯了,不管他的理由是什麼,你要先用同理心,然後告訴他不可以這樣子。但是在規勸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否定人格的話,例如「你真是笨耶!」、「你真的很沒用!」或是「你真是個人渣、廢物!」,這種語言對孩子心理的殺傷力是很深遠的。
3.讓孩子明白挨罵的原因。處罰完之後不要就算了,要進一步讓孩子明白他為什麼挨罵,他是哪裡做錯了,讓他再次確認知道挨罵的原因。
4.告訴孩子以後該怎麼做才對。當然不要忘記「教育」孩子,要鉅細靡遺地告訴他,下次不要再這樣,應該要怎麼做才對,教他一個你可以接受,他也可以接受的方法。
5.三明治說話術----先稱讚,規勸的事情放中間,再稱讚。「媽媽覺得你平常都很乖,而且很聽話,不過今天這件事情你就做得不太好。但是我相信你以後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不會再這樣了。」這就是三明治說話術。
父母要保持高EQ,不要被孩子的行為牽動著情緒。要保持清醒的中立態度,在孩子獨立發展過程中,只要適度扮演推手就好,不要老是要站在他前面拉他去走你要他走的路,否則你這輩子就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對孩子的未來是很不好的。
王宏哲治療師
我們還是要鼓勵用「愛的教育」來教養孩子。在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時,父母真的要「忍一時之氣」,先試著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不要過度誇大對孩子行為的批判。
例如媽媽看到哥哥打弟弟,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說:「我看到你有打弟弟,你不承認,那就是說謊。」但你也可以加上批判口吻說:「我看到你剛才打弟弟,你還說沒有?你很愛騙人!你是騙子嗎?」這兩種責備孩子的言教有哪裡不同?對孩子有什麼不同的影響呢?很多全職媽媽當久了,氣質也沒了,耐性都沒了,就會出現第二種的講話方式。
所以,只要把話好好講,就可以把孩子教得很好,就可以當個好媽媽、好爸爸。
教養小叮嚀
◎小孩子的意識發育和語言表達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是想說卻說不出來;或是說出來了,卻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落差。父母要耐心引導孩子說出心裡的話,才能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與孩子進行各種形式的對話與溝通,教養的效果才會出現
◎小孩子用得最多的表達方式就是聽話或不聽話、順從或反抗、歡笑或哭泣。父母不要簡單地認為前者就是好,後者就是不好,不要不分清紅皂白地讓孩子「聽話」。要從他們的各種表達中,聽出孩子的心聲和行為背後的原因。
觀念是非題
※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能什麼都聽他的,不然就會爬到大人頭上去了。 X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他的原因,父母要耐心去了解。 O
◎夫妻教養大不同!孩子到底聽誰的?
◎爸媽傷腦筋
有一天,小學一年級的小女兒不乖乖寫功課,媽媽責備她,但是孩子態度不好。教子嚴格的媽媽一氣之下就把女兒抓到樓下,對她說:「你如果那麼不滿意這個家,你出去好了!」作勢就要把女兒推出門外。這時爸爸跳出來擋在門口,女兒就躲到爸爸背後,本來驚恐的臉瞬間露出微笑,似乎在說:「靠山來了!我不怕!」於是太太認為是先生在扯她後腿。兩人因為教養觀念不同,常鬧得很不愉快,真是傷腦筋!
Q1:夫妻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可是卻也常為此爭執不休,怎麼辦?
專家怎麼說
王宏哲醫師
我先講一個實際案例。有位管教孩子很嚴格的媽媽說,有一次他們全家一起去參加先生朋友的一個餐會,兩個孩子在旁邊玩鬧得很大聲。媽媽第一次把孩子帶去廁所警告,但是出來維持不到三分鐘又吵得很大聲;第二次又再帶去廁所罵了一頓,出來以後不到三分鐘又故態復萌。第三次這兩個孩子竟然玩到把餐廳的屏風都給推倒了!但是這位媽媽沒有當場修理孩子,而是給他們一個犀利兇狠的眼神,好似在暗示說:「你們回去就知道了!」
回到家,媽媽把兩個孩子抓過來,一把脫下褲子,拿起「愛的小手」各重重打了五大板。打完後媽媽問哭紅了眼睛的孩子說,知道為什麼被處罰嗎?孩子點點頭。媽媽就再次警告說,以後帶他們出去,如果不聽話,只要她講1,不聽;講2,再不聽;講到3的時候,回家就看著辦。從此這兩個孩子出門去玩,只要媽媽一個眼神過來,馬上就乖乖的不敢亂動。
但是,個性溫和的先生就不一樣了,孩子根本就不怕爸爸。媽媽說,從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小寶寶不聽話,爸爸只是拿起拖鞋,在寶寶身邊「啪、啪、啪」的打在地上,孩子根本不管他在幹嘛,不管他講幾遍1、2、3,沒真的打在身上,根本沒用。媽媽很驕傲的說,她哪需要數1、2、3?把棍子直接丟在桌上,教孩子看著辦,誰敢不乖乖聽話呢?
這對夫妻在教養孩子的態度上,的確是南轅北轍,也常發生衝突與爭吵。這是很普遍的現象,也常是夫妻關係在有小孩之後發生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夫妻在教養孩子上,常會協議扮黑白臉,可是卻往往演得不好、演得不像;要不是黑臉不夠黑,就是白臉的太白了。怎麼說呢?比方說,嚴格的媽媽作勢要把不聽話的孩子趕出門,扮白臉的爸爸出來擋,這個動作是必要的,因為媽媽這個舉措算是已經有點失控了,白臉不可以躲起來不作聲。
但是當孩子看到爸爸救兵來了,躲在爸爸背後臉上卻露出一副不在意的樣子,爸爸當時就該對孩子說:「你這是什麼態度?惹媽媽不高興了還這樣?你站到我前面來!」這樣做才可以避免讓夫妻兩人在孩子面前的角色有太大的差異,讓孩子心裡產生混淆與困惑。
我常對父母說,管教孩子時,做不到的處罰不要用,那真的會減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一點點權威。比方說這位爸爸會重重的在孩子旁邊拍打地板,想用大聲響來嚇唬孩子。但不管你再怎麼用力,沒真的打在孩子身上,拍一下、二下、三下,拍五下之後孩子就不會怕你了,因為孩子知道你根本就不敢打他嘛!你這根本就是幫孩子「減敏感」,讓孩子對你這個動作漸漸沒了感覺,那就沒意義了。
所以,罰責和規則訂好,就要確實執行,這是很重要的。
◎黃瑽寧醫師
夫妻兩人有不同想法和教養的方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且對孩子反而是好事。要是夫妻兩人同心,都是專制的,或都是縱容的,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是不利的。要是夫妻有不同的態度想法,可以取其中比較好的部份來教孩子,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教養,我覺得這是很有祝福的事。但千萬不要因此壞了夫妻的感情,否則孩子只會得到你們壞掉的部份,那就是三輸了。
◎夫妻教養不同調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與孩子相處時的經驗不同----例如媽媽幫孩子擦藥,孩子就乖乖的;爸爸擦藥,孩子就一直叫說好辣。同一個孩子在爸媽面前有不同的反應,是正常且合理的。因為夫妻各別與孩子的相處經驗不同。
2.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媽媽認為紀律重要,沒有紀律就沒辦法好好學習;爸爸認為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比較重要,何必那麼嚴肅呢?沒有對錯,只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3.原生家庭的文化不同----有些父母他的上一輩父親是軍人,從小管教本來就很嚴格;而別的父母可能就是那種輕鬆過日子的好好先生、好好媽媽。不同的原生家庭成長經驗,也會延續到這一代為人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的不同態度。
雖然夫妻教養態度不同是正常的,但是當你真的不滿意另一半處理孩子的方式時,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確定孩子沒有危險----如果一方在管教孩子時,有產生安全上的疑慮,另一半即使是扮白臉,也不能裝作沒看到,一定要跳出來確保孩子沒有危險。
2.避免直接阻止----夫妻在孩子面前的教養最好要同調,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就衝突起來。有不同意見,事後關起門來再溝通討論。
3.深呼吸,離開現場----為避免當場槓上,如果其中一方正在教訓孩子,僅管另一半覺得不太妥,但是又不能直接跳出來干涉制止,但又不想在旁邊忍氣吞聲,建議你乾脆就離開現場,還是等事後再溝通比較好。
4.事後溝通----只要你對另一半的處理方式有不同意見,事後溝通還是最重要的。
◎◎教養小叮嚀
◎不管夫妻之間的教養態度有多大的差異,有一點千萬不要忘記:夫妻是家庭最重要的基石,再怎麼樣重視孩子,孩子都不能取代我們的另一半。專注在親子關係的同時,不能犧牲了夫妻關係的經營。因為,爸爸媽媽如果相處得不好,夫妻感情不睦,小孩子絕對會受到影響!
◎並不是孩子今天犯了一個錯,父母沒有糾正他,他一輩子就完蛋了,長大一定會變壞,不會的!沒那麼嚴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在各種場合學習如何應對這個社會環境,不會因為今天一件事而影響他一輩子。但還是要讓他知道這是錯的,而不是裝作沒看見或不以為意。
◎觀念是非題
※在管教孩子時,爸爸一定是扮黑臉的嚴父,媽媽就是白臉的慈母。 X
※夫妻對教孩子的管教作法不同時,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爭論誰對誰錯。 O
教小孩做金錢的主人
爸媽傷腦筋
蘇媽媽的孩子才四歲,有一天媽媽帶孩子出去,孩子看到一樣玩具吵著要買,媽媽跟他說:「這東西不能買,因為媽媽沒有錢!」結果孩子竟然對媽媽說:「你可以跟爸爸借啊!」又有一次,孩子在百貨公司看到一支很漂亮的智慧型手機,又吵著要買。這麼貴的東西,媽媽怎麼可能像玩具一樣買給他呢?結果孩子竟然躺在地上翻滾吵鬧,引來旁人側目,害得媽媽當下不知如何是好,尷尬得無地自容。真是傷腦筋!
Q:小孩子吵著要買東西,不買就賴著不走,要怎麼辦?
專家怎麼說
劉憶如老師
這個問題的確是現在很多父母的煩惱。可是,在談要怎麼處理之前,父母可能要先自我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會有這種行為?是不是從小就沒有教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呢?是不是大人也是看到什麼就買什麼?或是太太要買什麼,但是先生不同意,兩人也會因此有所爭執呢?
所以,我們要嚴肅地談論這個問題,並不是孩子耍賴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處理,而是如何從根本看待這個現象。
美國史丹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找來一群4歲的小朋友,給他們每人一顆好吃的棉花糖,並告訴小朋友說,如果可以等十五分鐘以後再吃,就可以得到第二顆棉花糖。結果有2/3的小孩子無法等待,就急著把棉花糖吃掉了。
後來經過長期追蹤發現,那些可以等候十五分鐘再吃棉花糖的小孩子,長大以後的成就,比那些不願意等待的孩子要來得優秀。這就是所謂的「棉花糖理論」。這是非常重要的教養原則。如果父母沒辦法讓孩子學會等候,不但當下會給大人找麻煩,長大以後自己也會有更多的麻煩。當孩子因為要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哭鬧耍賴時,做媽媽的不要因為愛面子而抓狂,你一定要撐住,一定要堅持不退讓,不能妥協。你要故作鎮定地不理他,好像沒看到他在吵,也不要理會旁人的眼光,就讓孩子去鬧,沒關係。只要你堅持得住,孩子很快就知道他這招沒用,他就會停止哭鬧。要是你一退讓,或是去修理他,那以後就沒完沒了了。
小孩子愛亂花錢買東西,是因為他對金錢的主控權出了問題,從小就不懂得控制自己花錢的慾望。社會上有很多卡債族、月光族,就是因為剛出社會工作,第一次取得金錢的主控權,但是卻控制不了花錢的衝動,因為家裡從小就沒有教他要怎麼處理手上的金錢。
建議從小就要適度的給孩子金錢的主控權,給他零用錢,讓他自己決定如何花用,讓他學著做金錢的主人,父母只要從旁引導就好。不要以為孩子小時候都是花爸爸媽媽的錢,沒有花錢的經驗,長大就不會亂花錢,事實可能正好相反;從小沒有花錢的經驗,長大一有錢就不懂得節制,問題就更麻煩了。
黃瑽寧醫師
有位爸爸在他兒子幼稚園中班的時候就開始教育孩子金錢的使用觀念。有一次孩子吵著要買他很喜歡的戰鬥陀螺,可是家裡明明已經有廿幾個了,爸爸就不同意讓他買。但是這位爸爸做了很好的教育,他不是一味的不同意,而是跟孩子說,如果他可以忍耐三十天,爸爸就同意讓他買。
三十天?好久喔!孩子當然是會「盧」,可是爸爸也沒有妥協退讓,依然堅持要孩子等三十天。剛開始幾天,孩子會很可愛的天天問爸爸「三十天到了沒?」一個禮拜之後,他就忘記了,也不再問了。這位爸爸一直堅持到第三十天,剛好孩子又突然問起,爸爸就稱許孩子表現很棒,可以去買了,孩子就非常開心。
很多父母都不曉得要怎麼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我這裡提出一個「理財溝通五部曲」跟爸爸媽媽分享。
一、 共同討論----多久給一次零用錢、零用錢要用在哪些地方……。
二、 訂定規則----多少錢以上要先跟父母報備、要學著記帳……。
三、 設定開源節流目標----要怎麼花、怎麼存,才能買到怎樣的東西……。
四、 檢視成敗----有沒有忍住不亂花?有沒有照實記帳?……。
五、 把握原則----沒有達到目標,零用錢就不增加;如果表現很好,下次就加碼。
王宏哲醫師
教育孩子金錢價值觀可以參考以下的幾個步驟:
1. 看一看----看看手上有多少零用錢、夠不夠用;
2. 想一想----跟孩子討論這是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3. 說一說----引導孩子說說這個東西有什麼價值;
4. 聽一聽----再跟孩子說為什麼下次才要買給他。
當然,孩子未必會如大人期待的做出回應,有可能會說出一些讓你不知怎麼回應的話,或是講一些似是而非、你也無法否定的理由。比方說,你跟孩子討論為何要買這個玩具,孩子回答你:「因為同學都有,就我沒有,所以我也要買。」我的看法是,什麼理由都可以,就這句「別人有,我也要有」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孩子真的這麼說,父母可以直接反駁他說:「爸爸有看到別人有什麼,就去買什麼嗎?」你要用你自己跟他比較,你沒有這樣,孩子就沒辦法拿這當理由。你可以再跟孩子說:「我不是沒有錢,但是我的錢還有其他安排。」「爸爸並沒有跟著流行買東西,也不是人家有什麼我就要什麼,所以你也不可以!」
◎◎教養小叮嚀
◎從小試著讓孩子參與家裡金錢的使用,讓孩子知道父母大概賺多少錢、家裡有哪些固定的開銷、買什麼東西需要多少錢。藉此引導孩子了解花錢的正確觀念。
◎不要常說小孩子不懂事,好好唸書就好,錢的事不用他管,這會造成孩子對金錢的不負責任。更不要因為寵孩子,就不顧家庭經濟條件而打腫臉充胖子的隨意供應孩子的物質需求。
◎觀念是非題
※現在孩子生得少,都是家裡的寶,父母要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要。 X
※小孩子在外面吵著買東西,父母要避免當場情緒失控地發怒。 O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爸媽傷腦筋Meggy媽媽帶著兩歲的女兒和家人一起去火鍋店吃火鍋。可是女兒在一旁吵鬧,媽媽就說:「你乖乖喔,大家都在看你!」但是女兒還是繼續鬧。媽媽就稍微大聲一點說:「不可以這樣!」結果女兒就拿起一旁的手機,直接往媽媽頭上敲下去,罵一次,她就敲一次,還越敲越高興,講也講不聽,真是傷腦筋!Q:孩子不乖時不能打、不要罵,那到底該怎麼教呢?專家怎麼說 黃瑽寧醫師「教孩子」不代表就是要用打罵或是責備的方式。如果孩子的行為真的需要用責備的方式不可的話,父母必須:1.先了解狀況。孩子胡鬧的時候,多半是想...
作者序
推薦序
為天下父母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陳美儒
在這經濟動盪不安、社會人心紛紛擾擾的年代,說真的,要好好養活自己都不太容易了,更何況結婚生子、組成家庭,豈是談何容易的事?
既有了家庭,又有了兒女,親子教養所衍生的種種喜怒哀樂問題,毫無疑問的,更立即躍升為家庭的主要核心議題。如果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你一定可以發現許多恩愛夫妻之所以吵架,引發爭執的「爆點」,十之八九竟全是因為對孩子的教養角度和方式有所差異所造成的。
多少父母總是對兒女說:「孩子呀!因為爸爸媽媽愛你,才會要你去補才藝課;爸爸媽媽愛你,才會要你多吃蔬菜、少打電動、早點上床睡覺……。」太多父母以「愛」為名、假「愛」之名而要孩子依照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做,卻很少有父母會去問孩子:「這一切是不是你想要、喜歡的?」也難怪,多少孩子聽到父母的「愛」,總想要急急閃開、快快逃離!
愛,是人生重要的課題。父母和子女間的愛,固然是與生俱來的情意,但它仍需要透過學習和不斷的練習,再給予具體實踐,才能在生活中落實彰顯出來。
一年多前,當《請你跟我這樣過》在電視初播,我就被這個以幼兒親子教育為題的節目吸引。打開電視,只見各家眾多名嘴在螢光幕前拚八卦、談緋聞,從外太空談到女性子宮;只見各家通告藝人和什麼資深媒體人,為拚收視率,不是大爆他人的「小三」內幕,就是乾脆親自下海「自爆」自己也曾是別人的小三、小四。還好有《請你跟我這樣過》這樣難得的「清流」在螢光幕前出現,不只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且令人驚豔。以我多次擔任電視金鐘獎評審委員的經驗,我認為這樣優質的親子教養節目,絕對有百分之百入圍的可能。
不過,電視節目畢竟是鏡花水月、過眼雲煙,看過了,激情、感動在那片刻,但良好的教養理念和方法竟究能記住多少,又有誰知道?
可貴的是,透過「人類智庫」編輯群的高明手法,將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人物對話與繁瑣的教養議題,化為條例簡明易懂的文字;將專家的心得看法各自獨立、分段表達、標示重點,讀來更令人入味入心,尤其方便爸爸媽媽們清楚記憶而能身體力行。
書中提到有些爸爸媽媽好用恐嚇性的言語來「管教」孩子,例如脫口而出「媽媽不愛你了」、「我就打斷你的狗腿」這種話,是親子間最不恰當的溝通。我認為,這些因為成年人缺乏情緒管理出現的口氣語句,其實也是家庭中的另一種「霸凌」,既無法為親子溝通加分,更可能造成負面的親子傷痕。
特別的是,本書內容清楚地列出「夫妻教養大不同!孩子到底聽誰的?」、「孩子不喜歡做功課,父母該怎麼辦?」、「好EQ比好成績更重要!」、「孩子沒大沒小又愛說謊,怎麼辦?」等親子教養中最平常易見的煩惱,讓許多新手父母和中古爸爸媽媽,在與孩子互動手足無措之際,馬上得到解題妙方,紓緩了心底的焦慮。
「人類智庫」的《把孩子教好不容易》這本書,輕易的將電視上的專家學者送到你家,這樣一來,誰還會說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呢?「人類智庫」用真實的案例、自然的語氣,為天下父母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它可以成為現代養兒育女的另類聖經寶典。我願全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期待兒女創造成功人生的爸爸媽媽們!
黃瑽寧醫師 推薦序
送給爸媽 : 孩子行為教養的寶典
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與人類智庫合作出版的第一本書《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才發行不到一個月,熱銷到洛陽紙貴。然而,這只不過是預計出版四本套書的第一冊而已。
第一冊《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是著重在孩子身體養育與健康的內容,而您手上這第二本《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則是孩子行為教養的寶典。
說老實話,親子教養不應該有一定的規則或定律。每個孩子性別不同,個性不同,氣質不同,家庭環境不同,面對的同儕也不同。這麼多的變數影響之下,當然不可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制式化地使用同樣的教養方式。
然而,現代父母育兒時所遭遇的瓶頸有二:專家太多不知該聽誰的,以及不明白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大部分新手父母,在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會依循小時候被教養的方式,來跟自己的孩子互動。即便他們做足了功課,通常也只是選擇性地接受自己認同的方法,並摒棄那些不熟悉的資訊。
然而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帶老大的方式,常常不適用於老二;碰上了老三,又得面對新的難題。更精確的說,今天適用的方法,甚至不能用在明天,因為孩子又長大了,想法也不一樣了。
所以這本書不會告訴您,「教養小孩用我這招就對了」,反而大部分的內容,在教您「如何傾聽您孩子的心聲」,以及學習如何回應之。我們不會教您「如何讓孩子乖乖聽話」,而是教您如何和孩子一起生活,陪伴他們渡過快樂的時光。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二篇章節。第一部分主要在提醒一些不良的教養行為,比如說恐嚇,竉溺,以及當夫妻不同調時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是有關親子互動,從幼年的親子共讀,到學生時期的陪做功課,父母怎樣伴演為良師,又是益友的角色。
最後一部分則是更進一歩,帶著孩子學習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不要當個小霸王或小公主,學做家事,培養良好EQ,拒絕說謊等等難題。
我向來深信,教養孩子的過程,其實是在教養父母自己。能夠和孩子快樂的相處的父母親,本身就具有成為充滿智慧,高EQ,並兼具同理心與愛心的條件。您會豁然發現,人生最好的老師,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也難怪聖經上說:「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這句箴言我在上一本書的序寫過一次,這回我要再寫一次。神的賞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而是父母在經歷多少個擔憂垂淚的夜晚之後,與孩子一起成長,終於兒女讓父母感到欣慰,父母也成為兒女的驕傲。人生得這賞賜,才是無與倫比的美好。
的確《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尤其是用錯方法的時候。不如放開心胸,用心傾聽,讓教養孩子本身,成為自我成長的最美祝福。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您很大的收穫!
王宏哲 推薦序
全面啟動孩子快樂的童年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在臨床工作十多年來,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的成長,每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雖然每天接觸大量有發展上問題的孩子(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兒、發展遲緩、感覺統合問題、情緒障礙等…),但我心中深信,透過正確的教養、豐富的環境刺激,以及完整的教育醫療介入,一定可以重建孩子與父母臉上的笑容!於是我不斷的奔波忙碌於幾百場的親師講座、親子網站、日以繼夜的回覆問題、從無間斷的兒童發展諮詢評估以及投入艱深的大腦科學研究。
其實,我經常停下腳步、停下鍵盤上的手,思考著我的醫學使命、思考著許許多多我最親愛的小孩,似乎….我做的永遠都不夠多!直到Babyhome營運長與超視監製的鼓勵下,我參加了電視節目的錄影,一轉眼就是一年了!這段日子來,雖然經常忙碌到有一餐沒一餐,飛車趕奔攝影棚,領帶打歪的窘樣,但心裡非常踏實快樂,原來,兒童〝預防醫學〞的夢是可以呈現在大螢幕上的,實在非常感謝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的節目,願意跟家庭站在一起,願意跟孩子站在一起,讓我可以分享我的醫學知識及臨床經驗給更多辛苦育兒的爸媽們!
我經常說:「如果我們的發展中心是個處理孩子問題的地方,那這個節目就是預防孩子問題的平台!」,因為我們始終竭盡所能的將最新及最科學的育兒方法帶給大家,就是希望能盡早預防因教養而產生的親子問題,建立更多和樂健康的家庭!”教養”兩個字,本來就是除了養兒育女外,還要能教導孩子往更健全的人格發展,所以育兒這一門學問,本來就會充滿歡笑,當然也會充滿淚水!不過,所有家庭都在節目每一次不同的議題中學習成長,彼此交流育兒的酸甜苦辣,對孩子來說是一件相當好的事。很多家長問過我對兒童發展先天或後天的看法,我可以非常堅定的告訴各位,孩子的行為,絕非完全決定於三萬多個基因上,後天的教養才是影響終生發展的關鍵,所以,大家一起來快樂的學習育兒,是何等重要的事!
一開始節目的迴響就很大,讓我十分意外,證明了父母關愛孩子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好方法!我常在節目上,對傳統育兒觀念革命,並非完全否定過去的教養,實在是大時代下環境、文化、教育的變動,讓孩子有變的不好教的趨勢,所以我們需要延伸更多新的育兒做法,讓爸媽不再皺眉頭疼。我在親子網站上甚至看到有家長分享一邊收看節目一邊抄寫我的手版內容,讓我非常感動!其中,印象更深刻的是一位家長來到我的發展中心跟我說:「王老師:父母懂得更多了,孩子變開心了!」這句話我每天謹記在心,任重道遠!祝福每個關心孩子的你們,誠心將此書推薦給大家。
媽媽寶寶雜誌社長 鄧懿貞 推薦語
把孩子敎好,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把孩子健健康康養大的確不容易,但要把孩子教好更是一門大學問!尤其在孩子生的少的現代社會,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寶貝能成龍成鳯,若要孩子具備健全人格,父母的教養觀是否正確具有決定性,在《把孩子教好不容易》一書中,聚集了醫師、親子教養專家、學校老師等專業人士提供最新、最有用的教養觀,值得推薦!
婦兒安婦幼中心 陳祥君院長 推薦語
教養過程就是人生旅程
孩子創造我們快樂不凡(wonderful)的生活,並帶給父母歡笑、希望和滿足,更讓大人們真心體會到家庭的幸福和美滿!當孩子全心全意愛我們時,和孩子攜手共同成長的親子教養過程,就成為父母和孩子人生相處情緣裏最最甜蜜的美好回憶!
為了滿足天下父母追求親子教養完美表現的求好心態,人類文化公司和超視優質兒少節目:”請你跟我這樣過”,共同合作出版了這本優質好書《把孩子教好不容易》;希望藉由優質父母正確的親子教養觀念,讓孩子們的成長過程是在充滿鼓勵和讚美的父母的關愛中有自信心的卓越成長!
凡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這本優質教養好書《把孩子教好不容易》,非常注意教養細節,希望優質父母們能夠細心品嚐,一起跟我們的孩子終生學習、快樂成長。把孩子養大不容易,教養孩子過程就像是父母自己的人生旅程一樣(不想走完,不啟程),我們應該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而不是目的地。
推薦序
為天下父母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陳美儒
在這經濟動盪不安、社會人心紛紛擾擾的年代,說真的,要好好養活自己都不太容易了,更何況結婚生子、組成家庭,豈是談何容易的事?
既有了家庭,又有了兒女,親子教養所衍生的種種喜怒哀樂問題,毫無疑問的,更立即躍升為家庭的主要核心議題。如果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你一定可以發現許多恩愛夫妻之所以吵架,引發爭執的「爆點」,十之八九竟全是因為對孩子的教養角度和方式有所差異所造成的。
多少父母總是對兒女說:「孩子呀!因為爸爸媽媽愛...
目錄
推薦序 為天下父母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 陳美儒
推薦序 教育過程就是人生旅程 陳祥君
推薦序 把孩子教好,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鄧懿貞
推薦序 不會只有三天的藥效 林文虎
推薦序 品性不好,功課再好都是枉然 侯昌明
推薦序 教養孩子,一點就通 黃文華
編者序 全面啟動孩子的快樂童年 王宏哲
編者序 讓教養孩子成為父母成長的最美祝福 黃瑽寧
第一篇 教養觀念篇
第一章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
Q1用恐嚇性語言來騙孩子聽話,有用嗎?
Q2恐嚇性語言對孩子將來的心理有影響嗎?
Q3遇到孩子不乖乖聽話的時候,打罵真的沒有用嗎?
Q4孩子不乖時不能打罵,父母要怎麼教呢?
第二章 孩子現在不教就來不及啦!
Q1孩子還不會自己穿衣、吃飯,怎麼辦呢?
Q2孩子長大生活就會自理,現在要在意嗎?
Q3小時候沒糾正偏差行為,長大會更壞嗎?
Q4像說謊這種偏差行為,要怎麼糾正呢?
第三章 夫妻教養大不同!孩子到底聽誰的?
Q1夫妻常因教養態度不同而爭吵,怎麼辦?
Q2孩子的玩樂和讀書到底哪個比較重要?
Q3提早為孩子規劃他的未來,對孩子好嗎?
第二篇 親子互動篇
第四章 陪伴孩子還要有方法!
Q1陪伴小Baby時,父母該做什麼比較好?
Q2除了講話,還可以和寶寶做哪些互動?
Q3小寶寶那麼小,要怎樣講故事給他聽?
第五章 家有老大老二如何和平相處?
Q1.家裡有兩個孩子,該如何讓他們和平相處?
Q2爸媽制止不了大的欺負小的,怎麼辦?
Q3孩子為何會因為爭寵而出現退化行為?
Q4兄弟常因小的模仿大的而爭吵,怎麼辦?
第六章 孩子太活潑好動,爸媽真的很頭痛!
Q1孩子太好動、坐不住,會不會是過動兒?
Q2孩子被診斷出是過動兒,父母該怎麼辦?
Q3孩子太活潑好動,是否會影響他的學習?
第七章 孩子不喜歡做功課,父母該怎麼辦?
Q1父母陪孩子做功課常被氣得半死,怎麼辦?
Q2是否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陪小孩做功課?
Q3如何讓小孩子可以專心讀書、寫功課?
Q4孩子字寫得不好看,要叫他擦掉重寫嗎?
第三篇 生活態度篇
第八章 教小孩做金錢的主人
Q1幾歲開始適合對孩子做金錢觀念的教育?
Q2要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和態度呢?
Q3孩子吵著買東西,不買就不走,怎麼辦?
Q4要不要給小孩子零用錢?要怎麼給比較恰當?
Q5孩子有好的表現,用金錢當獎勵有什麼不好?
第九章 家有小霸王、小公主怎麼辦?
Q1為何孩子會無理取鬧?父母該怎麼辦呢?
Q2父母要如何放手才能讓孩子有自理能力?
Q3被管得越多的孩子,為何會更不服管教?
Q4孩子在學校遇到同學霸凌時,父母該怎麼辦?
Q5用金錢來取代陪伴孩子,有什麼不好嗎?
第十章 好EQ比好成績更重要!
Q1孩子的EQ究竟是遺傳的?還是後天影響的?
Q2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該怎麼做?
Q3孩子的EQ要從幾歲就開始訓練?
Q4孩子EQ差,對學習有什麼不良影響?
Q5父母要如何幫助EQ不好的孩子抒解壓力呢?
第十一章 孩子沒大沒小又愛說謊,怎麼辦?
Q1孩子不服管教、挑釁父母時,怎麼辦?
Q2孩子對阿公阿嬤沒大沒小時,該怎麼辦?
Q3小孩子從小就會說謊,到底要如何糾正呢?
第十二章 孩子的責任感從做家事開始
Q1.孩子才一、兩歲,有需要這麼早學做家事嗎?
Q2.小孩子的玩具要怎麼收拾?
Q3.訓練孩子做家事有哪些好處?
Q4.如何教孩子願意自動自發幫忙做家事?
推薦序 為天下父母把「不容易」變得輕鬆又適意 陳美儒
推薦序 教育過程就是人生旅程 陳祥君
推薦序 把孩子教好,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鄧懿貞
推薦序 不會只有三天的藥效 林文虎
推薦序 品性不好,功課再好都是枉然 侯昌明
推薦序 教養孩子,一點就通 黃文華
編者序 全面啟動孩子的快樂童年 王宏哲
編者序 讓教養孩子成為父母成長的最美祝福 黃瑽寧
第一篇 教養觀念篇
第一章 好爸媽勝過好老師
Q1用恐嚇性語言來騙孩子聽話,有用嗎?
Q2恐嚇性語言對...
商品資料
出版社:人類智庫出版日期:2012-04-29ISBN/ISSN:978986413637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