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多麗、陳怡光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21世紀,沒有國際觀就沒有競爭力!
一定要出國留學才能教出地球村小孩?
錯,用對方法,不用出國留學,不用花錢上補習班,
在地一樣可以教出人人稱讚的國際小孩。
魏多麗(Dorata Chen-Wernik)是波蘭籍漢學碩士,意外和台灣籍的陳怡光結婚後,兩人決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不僅嫻熟父親的語言文化,也要了解媽媽的語言文化,同時也要熟悉最常為國際人使用的英語。他們不僅了解台灣和波蘭,也熟知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和風俗。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是如何讓孩子在異國仍舊講中文和波蘭語,更嫻熟英語呢?他們夫妻對於國際化教養的想法是什麼呢?
本書中,這對國際聯姻夫妻要以他們家的教養經驗和讀者分享,他們如何教出國際化的兒女,但又不需要出國留學!
作者簡介:
姓名:魏多麗
魏多麗(Dorota Chen-Wernik)
Dorota從小就喜歡教書,中學開始在波蘭華沙擔任英語家教,讀大學時在中壢教英語補習班,住在英國時任教於蒙特梭利幼稚園。Dorota 是華沙大學第一位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漢學碩士,也是1994年教育部和外交部頒發第一屆中歐獎學金得主。她喜歡讀書給女兒和兒子聽。
姓名:陳怡光
自學圈內人稱陳爸的陳怡光從小就有教育選擇意識,對按部就班過敏,幼稚園轉了三所,中學從台灣讀到英國,大學又從英國讀回到台灣,去美國讀MBA,卻以企管和國際研究雙碩士畢業。陳爸喜歡邊帶狗散步邊聽「經濟學人」雜誌的有聲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你想養出怎樣的孩子?/李雅卿
陳明秀,陳明哲,台灣少數最幸運/幸福的學生之一。說他們幸運,是因為他們擁有陳怡光和Dorota這樣的父母,說他們幸福,是因為父母決定陪他們走在適性成長的自學之路上。也因此,這個世界就多了兩個精彩的孩子,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出更美麗的生活。
在台灣推動自主學習近二十年,學校從小學辦到高中,非學校從培力學園到在家自學,無數的父母問過我:「我的孩子能自主學習嗎?我的孩子可以在家自學嗎?」我總是誠實地回答:「我沒見過不可能自主的孩子,但是孩子能不能自學?甚致能不能好好學習,要看父母和環境。」
太過自信的父母,會修剪過度,讓孩子長不出自己的樣子;沒有自信的父母,孩子心理無所依憑,反而充滿邊界失去的不安;有些假民主之名的父母,養出狡獪的孩子,有些誤解自由的父母,孩子讓人頭疼……,這些孩子如果送到好的學校,遇到好的老師,或者還有希望導正,勉強在家自學,恐非親子之福。
可是,台灣大部份的學校確實讓人不安,這是為什麼近二十年來,有的人努力辦另類教育學校,有的人致力在強迫入學條例下,打通小學到高中自學的合法之路。這個父母教育選擇權安靜(偶而也需要抗爭一下)而漫長的革命中,陳怡光先生,近年來扮演著自學法制化的重要推手和正向的領導角色。如果說目前教改界有人不知道教選盟的陳爸,倒是難以想像的事。
很高興怡光把他們家的自學經驗整理出書了。書中Dorota以親切的筆調,清楚說出他們的理念、作法、並分享了教材教法。不但自學的家庭可以參考,對在家自學的好奇者、研究者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介紹書和健康案例。
不過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怡光家的故事後,覺得自己無法做到像怡光和Dorota這樣,以致不敢讓孩子在家自學。因為外在的學習資源是可以依自己的條件來創造的,重要的是理念,以及因理念而起的實踐力。
身為父母者,要問的是:「我想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之後再來了解「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小孩?」然後才是環境的創造和資源的尋求。
請記得:「疑問是學習的開始」,當你不知道怎麼理解孩子,或不知道怎麼寫申請書,或不知道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或不知道……時,請到非學校論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nonschool?pli=1,或自學地圖http://www.alearn.org.tw/ ,那兒有許多自學的先行者,他們都像怡光一樣,願意提供一切助力。但是,助力終究只是一種助緣,自己的孩子,還是得挽挽袖子,自己來的。
作者簡介:
李雅卿,台灣自主學習的倡議者,兩位自學者的母親,很多孩子和父母的朋友。新北市種籽親子實驗小學創辦人,前台北市自主學習(國.高中六年一貫)實驗計畫主持人,前自主培力學園主辦人,另類教育與非學校教育法制化的鼓吹者, 2010年退休後隱居山中,不問世事。
〈推薦序〉鋪設一條快樂學習的道路/黃志雄
我認識怡光已有許多時間,一個標準的四口之家,陳怡光是道地的台灣人,妻子Dorota來自波蘭,怡光告訴我,因為不想陷入追逐夢幻學校的陷阱,擁有MAB與國際研究雙碩士學位的他,與擁有華沙大學漢學碩士的波蘭裔太太Dorota商量後,夫妻倆決定一肩扛下教育子女的責任,選擇以在家自學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在家自學這個教育方式在台灣已默默實行許多年,有將近一千個家庭選擇非制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適性發展擺脫填鴨筆試的束縛。就像怡光他們的小孩從小就處在一個國際環境當中,從生活中自然地學習中文、台語、波蘭語及英語。台灣的學校教育讓孩子花太多時間應付考試,而非學習做完整的人,這會讓孩子變成考試機器;僵化的教育方式,也無法讓孩子有多元學習的機會,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也無法有更深層的接觸。因為當前孩子的學習環境中,考試項目才是學習的重心,其他所謂的多元學習、適性發展、國際化等都只是其次。
然而,學習不一定要學校,我從怡光的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他們一家人以非制式教育的方式,把孩子教養的很好,因此我很樂意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關心教育的家長、朋友們,藉由書本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習不該侷限於考試、教科書、補習中,而是從各種多元的環境中,刺激學習的想法與慾望,用對方式才能讓孩子有更快樂的學習環境與更佳的發展空間。
作者簡介:
黃志雄,現任立法委員。
〈推薦序〉我所認識的魏多麗 Dorota/劉兆漢
我第一次看到Dorota,她還是一個被抱在母親手中的小嬰兒。那年(1974年),我剛開始跟她的父親 Andrzej Wernik 在研究工作上合作,應邀去他位在華沙附近Belsk的實驗室訪問。在那裡,我第一次跟她全家見面,和Wernik 家開始了到如今已近四十年的情誼。1980年左右,他父親應邀來到我當時工作的美國伊利諾大學一起合作研究,她隨父母在學校所在地 Urbana 城住了兩年,進了一所與大學密切合作的實驗小學,也實際經驗了美國小學生生活,奠定了她英語能力的底子。
當時大家工作壓力雖然很大,但實驗室的同事與家人,也會盡量找機會相聚分享各家下一代成長的喜悅。我當時與Andrzej 同一間研究室,除工作項目討論外,也常常漫談時事及歷史,彼此對對方國家的背景及現況,增加了很多的瞭解。也得知他的妻子瑪麗是一位出色的scientific editor(科學編輯),夫妻都是滿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再看到 Dorota 時,她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我1990年回到台灣,在中央大學任職。1993年,有一個機會,中大太空科學所請 Andrzej來校擔任客座教授,Dorota 陪他來台。當她告訴我她在華沙大學讀的是漢學Sinology,已是大三學生時,我相當驚訝,一方面感嘆時間的飛逝,一方面是因為她選擇的領域。接著她表示對台灣文學有興趣,想研究白先勇的小說,希望利用在中大半年的時間,蒐集資料,寫碩士論文。我立即察覺到,我印象中的小女孩,已成長為一位有主見,並且做事有規劃的現代女性了。
Dorota在中大聽課,同時也積極參加文學院同學的課外活動,英語系四年級每年推出自導自演的英語舞台劇,是年度大事,我相信當時是透過共同參與舞台劇的製作,Dorota 與 Tim(怡光)相識、相戀,終成眷屬。這段國際姻緣一直是中大校園中,大家津津樂道的佳話。
1999年左右,某天,Dorota和Tim 突然出現在我中大的辦公室,推著一台娃娃車,可愛的小明秀乖睡在內,原來,她們從西雅圖回台探親,返校訪問,也讓我跟她們的新生女兒見面。當時在興奮感慨之餘,談起在國外她們將如何教育下一代,Dorota 已經有一些想法,提到蒙特梭利的教法,以及她希望能走的路。
本書陳述了Dorota及Tim 夫婦過去將近十年實踐他們想法的心路歷程,他們為了讓自己子女能成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選擇了「自學」這條路。這路在任何國家本來就不好走,在台灣因為是新嘗試,尤其會碰到更多難題。書中從陳家四位成員的角度,各自表達各人在「自學」過程中嚐到的甜、酸、苦、辣,可讀性很高,對也想走「自學」這條路的家庭,提供許多可以借鏡的實例,也誠實的陳顯出走這條路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對台灣推動多元入學的實施方案,也說出了他們的一些看法。在閱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orota 如何堅定自己以「自學」方式教育子女的信念,如何不辭辛勞的充實自己,如何偕同怡光利用最新的網路科技,為子女創造學習資源。這人格特質及軟實力,才是讓他們夫婦能成功地實踐他們理想最重要的因素。而來自多元化背景父母的身教,也將長遠的影響明秀、明哲的一生。
作者簡介:
劉兆漢,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大學校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2 |
6折 | 2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6 |
6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魏多麗、陳怡光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21世紀,沒有國際觀就沒有競爭力!
一定要出國留學才能教出地球村小孩?
錯,用對方法,不用出國留學,不用花錢上補習班,
在地一樣可以教出人人稱讚的國際小孩。
魏多麗(Dorata Chen-Wernik)是波蘭籍漢學碩士,意外和台灣籍的陳怡光結婚後,兩人決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不僅嫻熟父親的語言文化,也要了解媽媽的語言文化,同時也要熟悉最常為國際人使用的英語。他們不僅了解台灣和波蘭,也熟知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和風俗。波蘭媽媽和台灣爸爸是如何讓孩子在異國仍舊講中文和波蘭語,更嫻熟英語呢?他們夫妻對於國際化教養的想法是什麼呢?
本書中,這對國際聯姻夫妻要以他們家的教養經驗和讀者分享,他們如何教出國際化的兒女,但又不需要出國留學!
作者簡介:
姓名:魏多麗
魏多麗(Dorota Chen-Wernik)
Dorota從小就喜歡教書,中學開始在波蘭華沙擔任英語家教,讀大學時在中壢教英語補習班,住在英國時任教於蒙特梭利幼稚園。Dorota 是華沙大學第一位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漢學碩士,也是1994年教育部和外交部頒發第一屆中歐獎學金得主。她喜歡讀書給女兒和兒子聽。
姓名:陳怡光
自學圈內人稱陳爸的陳怡光從小就有教育選擇意識,對按部就班過敏,幼稚園轉了三所,中學從台灣讀到英國,大學又從英國讀回到台灣,去美國讀MBA,卻以企管和國際研究雙碩士畢業。陳爸喜歡邊帶狗散步邊聽「經濟學人」雜誌的有聲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你想養出怎樣的孩子?/李雅卿
陳明秀,陳明哲,台灣少數最幸運/幸福的學生之一。說他們幸運,是因為他們擁有陳怡光和Dorota這樣的父母,說他們幸福,是因為父母決定陪他們走在適性成長的自學之路上。也因此,這個世界就多了兩個精彩的孩子,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出更美麗的生活。
在台灣推動自主學習近二十年,學校從小學辦到高中,非學校從培力學園到在家自學,無數的父母問過我:「我的孩子能自主學習嗎?我的孩子可以在家自學嗎?」我總是誠實地回答:「我沒見過不可能自主的孩子,但是孩子能不能自學?甚致能不能好好學習,要看父母和環境。」
太過自信的父母,會修剪過度,讓孩子長不出自己的樣子;沒有自信的父母,孩子心理無所依憑,反而充滿邊界失去的不安;有些假民主之名的父母,養出狡獪的孩子,有些誤解自由的父母,孩子讓人頭疼……,這些孩子如果送到好的學校,遇到好的老師,或者還有希望導正,勉強在家自學,恐非親子之福。
可是,台灣大部份的學校確實讓人不安,這是為什麼近二十年來,有的人努力辦另類教育學校,有的人致力在強迫入學條例下,打通小學到高中自學的合法之路。這個父母教育選擇權安靜(偶而也需要抗爭一下)而漫長的革命中,陳怡光先生,近年來扮演著自學法制化的重要推手和正向的領導角色。如果說目前教改界有人不知道教選盟的陳爸,倒是難以想像的事。
很高興怡光把他們家的自學經驗整理出書了。書中Dorota以親切的筆調,清楚說出他們的理念、作法、並分享了教材教法。不但自學的家庭可以參考,對在家自學的好奇者、研究者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介紹書和健康案例。
不過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怡光家的故事後,覺得自己無法做到像怡光和Dorota這樣,以致不敢讓孩子在家自學。因為外在的學習資源是可以依自己的條件來創造的,重要的是理念,以及因理念而起的實踐力。
身為父母者,要問的是:「我想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之後再來了解「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小孩?」然後才是環境的創造和資源的尋求。
請記得:「疑問是學習的開始」,當你不知道怎麼理解孩子,或不知道怎麼寫申請書,或不知道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或不知道……時,請到非學校論壇http://groups.google.com/group/nonschool?pli=1,或自學地圖http://www.alearn.org.tw/ ,那兒有許多自學的先行者,他們都像怡光一樣,願意提供一切助力。但是,助力終究只是一種助緣,自己的孩子,還是得挽挽袖子,自己來的。
作者簡介:
李雅卿,台灣自主學習的倡議者,兩位自學者的母親,很多孩子和父母的朋友。新北市種籽親子實驗小學創辦人,前台北市自主學習(國.高中六年一貫)實驗計畫主持人,前自主培力學園主辦人,另類教育與非學校教育法制化的鼓吹者, 2010年退休後隱居山中,不問世事。
〈推薦序〉鋪設一條快樂學習的道路/黃志雄
我認識怡光已有許多時間,一個標準的四口之家,陳怡光是道地的台灣人,妻子Dorota來自波蘭,怡光告訴我,因為不想陷入追逐夢幻學校的陷阱,擁有MAB與國際研究雙碩士學位的他,與擁有華沙大學漢學碩士的波蘭裔太太Dorota商量後,夫妻倆決定一肩扛下教育子女的責任,選擇以在家自學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在家自學這個教育方式在台灣已默默實行許多年,有將近一千個家庭選擇非制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適性發展擺脫填鴨筆試的束縛。就像怡光他們的小孩從小就處在一個國際環境當中,從生活中自然地學習中文、台語、波蘭語及英語。台灣的學校教育讓孩子花太多時間應付考試,而非學習做完整的人,這會讓孩子變成考試機器;僵化的教育方式,也無法讓孩子有多元學習的機會,對於不同國家的文化也無法有更深層的接觸。因為當前孩子的學習環境中,考試項目才是學習的重心,其他所謂的多元學習、適性發展、國際化等都只是其次。
然而,學習不一定要學校,我從怡光的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他們一家人以非制式教育的方式,把孩子教養的很好,因此我很樂意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關心教育的家長、朋友們,藉由書本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習不該侷限於考試、教科書、補習中,而是從各種多元的環境中,刺激學習的想法與慾望,用對方式才能讓孩子有更快樂的學習環境與更佳的發展空間。
作者簡介:
黃志雄,現任立法委員。
〈推薦序〉我所認識的魏多麗 Dorota/劉兆漢
我第一次看到Dorota,她還是一個被抱在母親手中的小嬰兒。那年(1974年),我剛開始跟她的父親 Andrzej Wernik 在研究工作上合作,應邀去他位在華沙附近Belsk的實驗室訪問。在那裡,我第一次跟她全家見面,和Wernik 家開始了到如今已近四十年的情誼。1980年左右,他父親應邀來到我當時工作的美國伊利諾大學一起合作研究,她隨父母在學校所在地 Urbana 城住了兩年,進了一所與大學密切合作的實驗小學,也實際經驗了美國小學生生活,奠定了她英語能力的底子。
當時大家工作壓力雖然很大,但實驗室的同事與家人,也會盡量找機會相聚分享各家下一代成長的喜悅。我當時與Andrzej 同一間研究室,除工作項目討論外,也常常漫談時事及歷史,彼此對對方國家的背景及現況,增加了很多的瞭解。也得知他的妻子瑪麗是一位出色的scientific editor(科學編輯),夫妻都是滿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再看到 Dorota 時,她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了。我1990年回到台灣,在中央大學任職。1993年,有一個機會,中大太空科學所請 Andrzej來校擔任客座教授,Dorota 陪他來台。當她告訴我她在華沙大學讀的是漢學Sinology,已是大三學生時,我相當驚訝,一方面感嘆時間的飛逝,一方面是因為她選擇的領域。接著她表示對台灣文學有興趣,想研究白先勇的小說,希望利用在中大半年的時間,蒐集資料,寫碩士論文。我立即察覺到,我印象中的小女孩,已成長為一位有主見,並且做事有規劃的現代女性了。
Dorota在中大聽課,同時也積極參加文學院同學的課外活動,英語系四年級每年推出自導自演的英語舞台劇,是年度大事,我相信當時是透過共同參與舞台劇的製作,Dorota 與 Tim(怡光)相識、相戀,終成眷屬。這段國際姻緣一直是中大校園中,大家津津樂道的佳話。
1999年左右,某天,Dorota和Tim 突然出現在我中大的辦公室,推著一台娃娃車,可愛的小明秀乖睡在內,原來,她們從西雅圖回台探親,返校訪問,也讓我跟她們的新生女兒見面。當時在興奮感慨之餘,談起在國外她們將如何教育下一代,Dorota 已經有一些想法,提到蒙特梭利的教法,以及她希望能走的路。
本書陳述了Dorota及Tim 夫婦過去將近十年實踐他們想法的心路歷程,他們為了讓自己子女能成為「多文明的國際化」小孩,選擇了「自學」這條路。這路在任何國家本來就不好走,在台灣因為是新嘗試,尤其會碰到更多難題。書中從陳家四位成員的角度,各自表達各人在「自學」過程中嚐到的甜、酸、苦、辣,可讀性很高,對也想走「自學」這條路的家庭,提供許多可以借鏡的實例,也誠實的陳顯出走這條路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對台灣推動多元入學的實施方案,也說出了他們的一些看法。在閱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Dorota 如何堅定自己以「自學」方式教育子女的信念,如何不辭辛勞的充實自己,如何偕同怡光利用最新的網路科技,為子女創造學習資源。這人格特質及軟實力,才是讓他們夫婦能成功地實踐他們理想最重要的因素。而來自多元化背景父母的身教,也將長遠的影響明秀、明哲的一生。
作者簡介:
劉兆漢,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中央大學校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2 |
6折 | 2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6 |
6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