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藤忠雄
定價:NT$ 260
本商品已絕版
第一次看到舊帝國飯店而感動,
第一次接觸科比意而感到景仰,
第一次看到帕德嫩神廟的震撼,
建築當前,他是一名虔誠的信徒;
人生當下,他熱愛整個世界和生命。
旅行,造就了一個建築家;夢想,扭轉了一個人的命運。
從一個高中畢業,沒有念過大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如何成為世界知名的建築師?如何拿到一座又一座的獎項?實踐夢想的精力來源究竟是什麼?
我們往往觀視成功者只看到光輝亮麗的一面,而忘了他們背後無止盡的付出與努力。在外人眼中,安藤忠雄是個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的人,要工作室的實習生們走路八小時的路程回家,他覺得「『年輕』這個特質本身真的很棒。有體力,也有夢想」;當我們抱怨工作難找,薪資太低的時候,他卻淡定的說:「工作不是等來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認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他卻偏偏覺得就是要「刻意不方便」,因為「當面親自和對方溝通,經常會找到度過難關的線索,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諸如此類的特殊觀點,往往予人一種當頭棒喝、恍然大悟的感受。
本書且看安藤忠雄暢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提時代直到今日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經過;亦看到他對建築的熱情與理想,乃至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關切與責任。本書字字珠璣的佳言錦句──獻給一百年後想要成為建築師的年輕人!
作者簡介:
姓名: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一九四一年生於大阪。建築師。自學建築,一九六九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作品有「住吉的長屋」、「光之教會」、「國際兒童圖書館」、「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福特沃斯當代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美國)」、「亞曼尼劇場(義大利)」、「表參道之丘」、「貝樂生之屋」、「地中美術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等等。任二○一六年東京申奧活動總設計監督。此外,現在正在推動「海之森」募款活動,計畫在東京灣垃圾填海新生地植樹復育森林。
相關著作
《建築家安藤忠雄》
譯者簡介:
姓名:鄭衍偉
鄭衍偉
英日譯者、劇場編導、策展企劃、文字創作者。近年著力於次文化跨界藝術相關翻譯,參與蘆川羊子、天野喜孝、村田蓮爾、草間彌生、橫尾忠則等人之翻譯。於中港台媒體發表文藝、動漫、設計、劇場、綠色游擊領域之撰文、翻譯、創作,並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國光劇團等表演團體合作於國家戲劇院搬演劇場作品。並參與台灣文學館、鳳甲美術館、台北國際書展、台灣歷史博物館等活動展演策劃。曾獲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首獎、台北文學獎散文獎。
名人推薦:
藤神話的建構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安藤忠雄這些年來,成為臺灣民眾最熟悉、同時也最崇拜的日本建築師。幾年前安藤忠雄來臺北演講,竟然有上萬人湧入臺北小巨蛋,希望一睹建築大師的風采,這樣的盛況與AKB48、少女時代、甚至Lady Gaga的演唱會,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麼一位年過中年、其貌不揚的日本建築師,居然在臺灣如此受歡迎,甚至成為一種傳奇?令人十分不解。安藤忠雄充滿禪意的建築風格,固然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但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傳奇人生與奮鬥精神,可能才是形塑「安藤神話」的重要因素。
「安藤神話」可以歸納為兩個面向,一方面強調安藤的素人背景,沒有受過專業建築訓練,卻可以自學成為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另一方面則強調安藤忠雄「鬥」的人生,他有著過人的毅力,在挫折中,反而越發強悍、奮鬥,造就了他今天的建築地位與事業。
關於安藤先生沒上過建築學校,僅憑藉自學成為建築大師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傳奇性異常強烈的故事,日本人甚至將他稱作是「野武士」,意即他不屬於任何門派,四處漂泊,單打獨鬥。事實上,這正是英雄的特點,經典西部電影「日正當中」,正義的警長總是要單槍匹馬,孤獨地去面對眾多的歹徒,那種悲壯的場面,正是突顯英雄性格的重要背景。
日本建築業界學閥派系分明,安藤忠雄沒有學閥靠山的獨行俠性格,有如美國個人主義下的超級英雄人物,是超人、閃電俠或鋼鐵人這類人物,他們雖然最後也加入所謂的正義聯盟,卻仍舊是個人色彩濃烈。日本其他建築師就像是日本超人,假面騎士、超人力霸王(臺譯:鹹蛋超人)或科學小飛俠,喜歡集體式的戰鬥方式,總是要合體或組合,才能成就火鳥功或閃電旋風般的絕招。安藤忠雄的孤獨騎行,在習慣團體作戰的日本人前,更像是個西部英雄!
英雄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人們最好奇的部分。電影中的英雄通常不會描述英雄的養成過程,他們總是像閃電般突然出現,暴衝式地解決了壞人,然後又揮揮衣袖,不留下任何情感,沒有人知道他從那裡來、會往那裡去?對於建築界而言,大部分的人也不知道安藤忠雄是從何那裡來?沒有人和他上過同一個學校或建築科系,他就像沒有身世的獨行俠,令人佩服,卻又令人好奇!
就好像為什麼他的雙胞胎兄弟不姓安藤?他的家庭生活如何?他住的家是否也是清水混凝土?這些疑問在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到部份解答,但是安藤神話中,卻仍有許多令人不解的環節。神秘感讓英雄更加傳奇,也讓他迷宮般的建築氛圍不致於破滅。
不可否認地,安藤先生的拚勁與毅力,叫人十分佩服!他的奮鬥故事,充滿了勵志性,就像林書豪一般,在長久的挫敗之餘,仍舊努力奮戰,最後終於逆轉勝成功!或許運動員的奮戰精神,早已內化在其心中;也或許他的人生果真是充滿著戰鬥。
這種奮戰態度多少揉合了武士道的精神,同時也融入其建築態度,以致於他的建築不僅擁有空間的詩意,同時也傳達出武士道的堅持。
多年來,我走遍日本各地,尋訪安藤忠雄的建築,感受到他建築空間的神奇魅力。我必須説,安藤忠雄的傳奇已經成了一種神話,而且這些建築成為他神話的具體保證。讀安藤先生的傳記,多了解安藤忠雄,對讀者的人生觀肯定有正面的影響,甚至具有向上提升的效果。
十年──安藤大師vs安藤建築師 亞洲大學副校長 劉育東
我與安藤先生認識近十年,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事件中,我觀察到不一樣的安藤忠雄,甚至一直在「重新發現安藤」。最近,亞洲大學安藤藝術館天天趕工,我常常在深夜收到來自大阪安藤事務所的圖面,看圖的仔細度令人震撼。我心中開始浮現一個念頭:安藤先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甚至,安藤忠雄是誰?
安藤先生是個傳奇人物,他從小家境不好,不能提供他上大學,但熱愛建築的他,流連在舊書攤中翻看世界建築名作,「一年就把大學四年的書讀完」,甚至作業餘拳擊手來賺取獎金,才能遠赴歐洲進行他第一次建築之旅,直接向古往今來的大師們直接學習。返國後,這個蓄勢待發的小夥子在夾縫中奮鬥、自行開業,從一棟小房子開始,直到今日成為獲頒建築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傳奇的安藤「大師」,讓我們讚嘆。
安藤先生是「建築大師」。自學建築的安藤忠雄成名很早,一九七○年代來過臺灣,成為國際大師後就沒空再來,直到二○○二年由交通大學與遠雄建築獎邀請他來演講。二○○三年交通大學邀請他設計美術館與建築館,二○○四年再來臺灣演講。那次,兩千個位子座無虛席,他受到臺灣年輕人「期待大師、發亮眼神」的感動,第二天向我說,「要為臺灣年輕建築學生和設計師辦旅行」,才有了目前每年建築藝術界的盛事「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關懷學生的安藤「大師」,讓我們仰望。
安藤先生是環境意識的「宣揚者」。安藤忠雄在家鄉發生阪神大地震時,人在歐洲,立即返鄉後看到大地千瘡百孔,開始反省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認為人造的建築要為自然環境而生,具體的作法就是發起「種樹運動」。他經常在日本各地與居民和小朋友一起種樹,他近來告訴我們,「房子蓋好時,算尚未完成,持續種樹十年讓整個環境都綠化,才是建築完工的時候」。他又說,「房子完工時在前面種樹,等到樹長大把房子遮住,才是好建築」。這就是安藤忠雄。關切環境的安藤「大師」,讓我們省思。
安藤先生是人生際遇的「演說家」。安藤忠雄自創的「安藤風格」迷倒全球,在日本、亞洲、歐洲、美洲,都有大量的「粉絲」在他的作品中流連忘返,也有大量的「建築師粉絲」在各個基地以安式風格的設計向安藤忠雄致敬。二○○六年六月九日在臺北小巨蛋的演講,一萬兩千人進場,安藤讓臺灣經驗到「建築也是社會品牌」、「建築也會崇拜大師」、「建築正走向大眾」。巨星式的安藤「大師」,讓我們呼喊。
安藤先生不只是大師,也是道道地地的建築師。在他為臺灣學生與建築人安排建築之旅中,我們參觀大型工地六甲醫院,當大批工程人員只因安藤一句話,就局部停工、準備安全帽、貼好圖面、發好資料、架好麥克風、舉起分組看板,帶領我們在工地中體驗安藤忠雄建築成熟前的發育過程,讓我實地體會安藤之所以為安藤,他專注的「態度」是從設計貫徹到施工。念茲在茲的安藤「建築師」,讓我們動容。
安藤先生是一位為教育奉獻的建築師。二○○三年七月,名滿天下並擁有最多粉絲的安藤忠雄,竟一口答應為交通大學設計「建築館與美術館」,他知道我們經費不寬裕,只收日本的十四%設計費,就為我們設計了一棟安藤建築。他同時說,建築系學生如果能在大師名作中天天生活,不需要老師教,就能學好建築,「但世界上只有哈佛建築系和交通大學建築所有這樣的企圖」。以建築來幫助別人的安藤「建築師」,讓我們感動。
在亞洲大學安藤館的工地,一千兩百零八人親自報名,親眼見到安藤建築中那麼純淨的清水混凝土牆是怎麼建造的?怎麼選水泥、選沙?親眼看看耳熟能詳的「清水模」到底長什麼樣?釘模板和灌漿有什麼困難(可以讓紀錄片和書上講得那麼神奇)?施工過程有什麼艱辛處?安藤先生為什麼都稱工程建造為「惡戰苦鬥」?為什麼工地如戰場?安藤先生上個月親自告訴我「品質不錯喔」。他的副手甚至告訴我「即使與日本所有安藤建築來比,亞大藝術館是前段高品質的」。在施工過程中,他完全卸下「大師」身分,一次又一次讓我親身體驗到,我所認識的安藤先生,其實也是一位兢兢業業、為業主著想的專業「建築師」。
十年的安藤經驗,最近感觸特別多,大師是看的、給眾人看,建築師是做的、做給自己看。
(下面的參考文章字級比內文小一些)
作者專欄文章參考:
1. 安藤忠雄的天份與天才,2007-3-13 經濟日報.
2. 安藤忠雄的靜 伊東豐雄的動,遠見雜誌, 2007. no. 254:34。
3. 看安藤忠雄工地的感動,2006-3-8 中國時報.
4. 我為什麼要到亞洲大學一年?遠見雜誌, 2008. no. 260:34。
5. 為什麼1208人要看安藤工地?遠見雜誌, 2012. no. 308:43。
安藤忠雄──築夢踏實、無與倫比的建築勇者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謝宗哲
「旅行,造就了人。我仍舊探訪著世界上的城市,穿梭漫遊在大大小小的通路與街道,一再地行走、逗留在綿延不絕的巷弄裡而留下我的足跡。緊張與不安當中一個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著孤獨而感到嚴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總是能在那當中找出一條活路,順利地全身而退,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安藤忠雄《都市徬徨》
這本書坦白說並不那麼地「建築」。
即便主要內容是安藤忠雄的自白與邁向建築的心路歷程,但它顯然不是一本單純為建築人所寫的書。我寧可把它讀成一本關於「永不放棄」與「築夢踏實」的勵志型生活札記。
話說回來,那麼安藤忠雄為何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或說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為他拿手好戲的陰翳禮讚式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嗎?還是他贏得了建築桂冠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甚或是他曾讓東京大學破格邀請只有高職學歷的他來擔任這個建築名門的教授?
我相信以上這些豐功偉業當然都會是原因之一,但是更決定性的或許會是來自於他充滿傳奇性的生涯吧。我認為那毫無疑問的會是一代勇者在追逐夢想所散發出的、某種充滿魅力的Romance吧。
是的,所謂的「Romance」通常被譯為「羅曼史」,這個字眼總是被曲解成只和戀愛有關的記憶或情愫,然而它更重要的是一種屬於個人內心的深刻憧憬,亦即所謂的「夢想」與某種「自我完成」吧。事實上,現在的一般大眾在為了生存,或者為了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總是會隨著主流價值而轉換自己最原始的那份初衷。譬如說,有多少人是做著和兒時夢想一樣的事情呢?恐怕早就為了如何活下去而放棄了那最初始的渴望吧。然而,安藤忠雄最令人「感心」的,或許就是他在建築的這條路上所展現出的那股一往情深,所以這也是一本關於「生命之愛」的真情告白。
那麼為什麼說「邊走邊想」呢?我想這當然是深刻體會過生命歷程的安藤忠雄要對我們所發出的最重要訊息。我們也許一直都在打算如何進行「人生規畫」,試圖為自己安排一條妥善的路,甚至很多是受旁人(包括雙親、朋友等等)的影響所形成的結果,更多時候在走得不理想時而怨天尤人。然而,安藤特殊的成長歷程卻給了他相對大的彈性。他也許並不喜歡讀書,在學校表現也不怎麼出色,但是卻能在生活中的體驗認清自己究竟最嚮往的是什麼。於是,在建築中看見自己的夢想時,他不會覺得自己沒有讀建築系科班而有所畏懼或任何情怯,只因為喜歡,所以就去看建築,透過自己的雙眼來確認這些建築怎麼被蓋出來、裡頭用什麼樣的材料、空間中呈現什麼樣的氣氛、有什麼樣的聲響、散發什麼樣的味道等等,都藉由自己的五感刻畫進自己的腦海與身體裡。於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蓋出自己的建築,少年安藤就去學習相關的技能:無論是該如何畫建築圖、如何計算結構、如何選用材料、以至於如何做出理想的建築設計與表現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在所謂科班的大學裡所發生的,而是因為他愛建築,所以透過包括接受函授課程、到大學旁聽、到工地跟隨匠師學習等不同的管道所完成的修業。所以他便在仰望著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目標下邊走邊想,腳踏實地地逐漸走近屬於自己真正的嚮往。這種訴諸自己的渴求所行的作法,坦白說,在日常生活中是再稀鬆平常不過了,但或許社會上的某些主流價值與莫名的恐懼與憂慮卻讓人們認定某些資格與身分(例如學歷或任何專業證照與資格),不僅浪費了人們大半的青春,也鎖死了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無限可能性。然而,生命事實上終究會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的不是嗎?安藤忠雄的成功與存在,無疑給予我們莫大的振奮與鼓舞。
我個人最感動的是他在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之初,因為沒有任何工作上門,所以自主性地去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周遭的問題,勇敢地前往市政府做出提案的這段建築青年期的軼事。也許在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任誰都不會甩他、有勇無謀的作法,但是如果不是對建築擁有足夠的熱情,是不會願意去做這種衝撞的吧。而這樣的做法即便他終於成為知名建築家,甚至有了建築桂冠加冕之後的「世界的安藤」,仍然未曾止息過。無論是對於大阪中之島的一系列建築提案,對於阪神大地震之後的復興,對於瀨戶內海諸島的經營,九一一事件後世貿大廈原址的Ground Zero,甚或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未來,他仍舊熱切地提出他的建言,並且用著他永無止盡的熱情在感染著別人。
安藤忠雄持續奔跑的姿態,毫無疑問地是當代夢想實踐家的典範。但願這本書能夠帶給讀者們無限的勇氣,以及重新省思未來的力量。
寓嚴肅於幽默,愛地球的佈道家
作家 藍麗娟(著《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人生基本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
幾年前,亞洲大學與天下雜誌在臺中市合辦一場安藤忠雄先生的演講;周一晚上七點鐘,四千席次的會場竟然湧入超過四千五百人,還有許多聽眾因下班遲到只能在門口徘徊。
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湧入臺中市的聽眾們,為什麼能如此癡狂?
他們只願親炙安藤先生的風采。
安藤先生的風采是什麼?
幾年前,筆者因為為安藤先生撰寫書籍,協辦演講,有機會數度親身見證。
我認為,他的風采特出,有別於大多數的建築師。那是:熱情,意志力,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的關懷。
二○一二年的今日,欣見安藤先生口述的《邊走邊想:安藤忠雄永不落幕的建築人生》問世。因為,安藤先生娓娓道來的人生故事,處處可見他實踐建築夢想的熱情,永不放棄的意志力,與時時不忘考慮人與大自然共生的堅持。讀此書如見其人。
不過,我認為,展讀此書比親見他本人還多了一種輕鬆幽默,這使得本書具有異常的親和力,泯除一般人面臨大師時必恭必敬,致使大師不得不應對出某種身段的情形。
安藤先生如何輕鬆幽默?
比如,他說到二十出頭時首度到歐洲看建築,對他人生的影響──
看到一棟建築之後,我就花兩小時走去下一棟。
走路的過程中,我會回想先前看過的建築,也會思考之後要看的建築,腦袋裡一邊描繪這些事情一邊走路。過程當中也會畫些速寫。
因為深覺走路能幫助思考人生,於是,後來他常常建議同仁走路回家──
我的事務所在大阪,以前京都大學的學生很多。晚上十一、十二點的時候大家都會開始心浮氣躁,我問說:「怎麼了嗎?」「最後一班車快要沒了……」「這樣你們走回京都不是也不錯嗎?」「耶?走回去嗎?」雖然學生很吃驚,可是大家都還是走回去了。應該花了八小時左右……
好幾年後,我有一次再見到這些學生。
「學生時代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花上一整個晚上從大阪走到京都。」
他們這樣跟我說。
安藤先生的幽默無與倫比,他像個冷面笑匠般,將他對建築的夢想與熱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人類對地球應盡的責任與使命輕鬆傳遞。談笑之間,人們體認安藤先生如佈道家般的用心良苦。
確實,他就是個愛地球的佈道家。
對他而言,理髮院、貨車司機與企業大老闆同等重要,都是愛家鄉、愛地球的尖兵。於是,安藤先生馬不停蹄,往往搭最早班的飛機前往國外看工地,再搭最晚一班飛機回國,假日也總是在一場場演講中度過。
當年,安藤先生在臺中的演講結束之後,堅持為聽眾簽書才願移駕至飯店用晚餐。在餐廳,他見到美食卻無動無衷,仍滔滔說起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如何作城市規畫,要如何小額募款植樹,藉此使大眾對土地認同。無論如何,安藤先生不放棄任何一個為「地球傳福音」的機會。
去年三月,震驚全球的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是年五月,安藤先生邀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等人,共同宣布一項守護受災孩童的計畫:「要召募一萬名會員,每人每年捐出一萬日圓,以十年為期,目標募集十億日幣,守護東日本大地震遺孤。」
安藤先生在記者會上大聲說:「無論如何,孩子們都不應該放棄夢想,孩子們的夢想,由我們來支持!」
猶記一九九五年,日本也曾發生舉世關注的阪神.淡路大地震,當時在國外出差的安藤先生隨即取消工作回到日本,發起一系列災後重建與植樹工作。這一回,年逾七旬的安藤先生仍挺身而出。
不輕視個人的力量,堅持相信夢想的偉大。從貧家出身的安藤先生,他的生命歷程就是一本夢想的見證書。
近年,由於老化與病痛,安藤先生的健康不復以往。因此,書中的一段話,讀來尤其令人動容。
堅持夢想,想要實現它,需要非常強的能量。過去我曾經遭遇過無數的失敗,都還是一直保有這樣的能量。
有人問我為什麼都不會膩,可以這樣繼續堅持下去?我想大概是因為我非常投入的關係。
我沒念過大學,也沒受過專業教育。有人委託我進行設計,我每次都把它當成是我的「畢業作品」來看待,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畢生追尋夢想,至今仍把每一棟建築物視為實踐夢想的途徑,每一棟「畢業作品」都標誌著他永不落幕的建築人生。
他,是跨越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5折11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安藤忠雄
定價:NT$ 260
本商品已絕版
第一次看到舊帝國飯店而感動,
第一次接觸科比意而感到景仰,
第一次看到帕德嫩神廟的震撼,
建築當前,他是一名虔誠的信徒;
人生當下,他熱愛整個世界和生命。
旅行,造就了一個建築家;夢想,扭轉了一個人的命運。
從一個高中畢業,沒有念過大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如何成為世界知名的建築師?如何拿到一座又一座的獎項?實踐夢想的精力來源究竟是什麼?
我們往往觀視成功者只看到光輝亮麗的一面,而忘了他們背後無止盡的付出與努力。在外人眼中,安藤忠雄是個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的人,要工作室的實習生們走路八小時的路程回家,他覺得「『年輕』這個特質本身真的很棒。有體力,也有夢想」;當我們抱怨工作難找,薪資太低的時候,他卻淡定的說:「工作不是等來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認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他卻偏偏覺得就是要「刻意不方便」,因為「當面親自和對方溝通,經常會找到度過難關的線索,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諸如此類的特殊觀點,往往予人一種當頭棒喝、恍然大悟的感受。
本書且看安藤忠雄暢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提時代直到今日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經過;亦看到他對建築的熱情與理想,乃至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關切與責任。本書字字珠璣的佳言錦句──獻給一百年後想要成為建築師的年輕人!
作者簡介:
姓名: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一九四一年生於大阪。建築師。自學建築,一九六九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作品有「住吉的長屋」、「光之教會」、「國際兒童圖書館」、「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福特沃斯當代美術館(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美國)」、「亞曼尼劇場(義大利)」、「表參道之丘」、「貝樂生之屋」、「地中美術館」、「司馬遼太郎紀念館」等等。任二○一六年東京申奧活動總設計監督。此外,現在正在推動「海之森」募款活動,計畫在東京灣垃圾填海新生地植樹復育森林。
相關著作
《建築家安藤忠雄》
譯者簡介:
姓名:鄭衍偉
鄭衍偉
英日譯者、劇場編導、策展企劃、文字創作者。近年著力於次文化跨界藝術相關翻譯,參與蘆川羊子、天野喜孝、村田蓮爾、草間彌生、橫尾忠則等人之翻譯。於中港台媒體發表文藝、動漫、設計、劇場、綠色游擊領域之撰文、翻譯、創作,並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國光劇團等表演團體合作於國家戲劇院搬演劇場作品。並參與台灣文學館、鳳甲美術館、台北國際書展、台灣歷史博物館等活動展演策劃。曾獲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首獎、台北文學獎散文獎。
名人推薦:
藤神話的建構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安藤忠雄這些年來,成為臺灣民眾最熟悉、同時也最崇拜的日本建築師。幾年前安藤忠雄來臺北演講,竟然有上萬人湧入臺北小巨蛋,希望一睹建築大師的風采,這樣的盛況與AKB48、少女時代、甚至Lady Gaga的演唱會,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麼一位年過中年、其貌不揚的日本建築師,居然在臺灣如此受歡迎,甚至成為一種傳奇?令人十分不解。安藤忠雄充滿禪意的建築風格,固然是他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但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傳奇人生與奮鬥精神,可能才是形塑「安藤神話」的重要因素。
「安藤神話」可以歸納為兩個面向,一方面強調安藤的素人背景,沒有受過專業建築訓練,卻可以自學成為世界知名的建築大師;另一方面則強調安藤忠雄「鬥」的人生,他有著過人的毅力,在挫折中,反而越發強悍、奮鬥,造就了他今天的建築地位與事業。
關於安藤先生沒上過建築學校,僅憑藉自學成為建築大師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傳奇性異常強烈的故事,日本人甚至將他稱作是「野武士」,意即他不屬於任何門派,四處漂泊,單打獨鬥。事實上,這正是英雄的特點,經典西部電影「日正當中」,正義的警長總是要單槍匹馬,孤獨地去面對眾多的歹徒,那種悲壯的場面,正是突顯英雄性格的重要背景。
日本建築業界學閥派系分明,安藤忠雄沒有學閥靠山的獨行俠性格,有如美國個人主義下的超級英雄人物,是超人、閃電俠或鋼鐵人這類人物,他們雖然最後也加入所謂的正義聯盟,卻仍舊是個人色彩濃烈。日本其他建築師就像是日本超人,假面騎士、超人力霸王(臺譯:鹹蛋超人)或科學小飛俠,喜歡集體式的戰鬥方式,總是要合體或組合,才能成就火鳥功或閃電旋風般的絕招。安藤忠雄的孤獨騎行,在習慣團體作戰的日本人前,更像是個西部英雄!
英雄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人們最好奇的部分。電影中的英雄通常不會描述英雄的養成過程,他們總是像閃電般突然出現,暴衝式地解決了壞人,然後又揮揮衣袖,不留下任何情感,沒有人知道他從那裡來、會往那裡去?對於建築界而言,大部分的人也不知道安藤忠雄是從何那裡來?沒有人和他上過同一個學校或建築科系,他就像沒有身世的獨行俠,令人佩服,卻又令人好奇!
就好像為什麼他的雙胞胎兄弟不姓安藤?他的家庭生活如何?他住的家是否也是清水混凝土?這些疑問在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到部份解答,但是安藤神話中,卻仍有許多令人不解的環節。神秘感讓英雄更加傳奇,也讓他迷宮般的建築氛圍不致於破滅。
不可否認地,安藤先生的拚勁與毅力,叫人十分佩服!他的奮鬥故事,充滿了勵志性,就像林書豪一般,在長久的挫敗之餘,仍舊努力奮戰,最後終於逆轉勝成功!或許運動員的奮戰精神,早已內化在其心中;也或許他的人生果真是充滿著戰鬥。
這種奮戰態度多少揉合了武士道的精神,同時也融入其建築態度,以致於他的建築不僅擁有空間的詩意,同時也傳達出武士道的堅持。
多年來,我走遍日本各地,尋訪安藤忠雄的建築,感受到他建築空間的神奇魅力。我必須説,安藤忠雄的傳奇已經成了一種神話,而且這些建築成為他神話的具體保證。讀安藤先生的傳記,多了解安藤忠雄,對讀者的人生觀肯定有正面的影響,甚至具有向上提升的效果。
十年──安藤大師vs安藤建築師 亞洲大學副校長 劉育東
我與安藤先生認識近十年,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事件中,我觀察到不一樣的安藤忠雄,甚至一直在「重新發現安藤」。最近,亞洲大學安藤藝術館天天趕工,我常常在深夜收到來自大阪安藤事務所的圖面,看圖的仔細度令人震撼。我心中開始浮現一個念頭:安藤先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甚至,安藤忠雄是誰?
安藤先生是個傳奇人物,他從小家境不好,不能提供他上大學,但熱愛建築的他,流連在舊書攤中翻看世界建築名作,「一年就把大學四年的書讀完」,甚至作業餘拳擊手來賺取獎金,才能遠赴歐洲進行他第一次建築之旅,直接向古往今來的大師們直接學習。返國後,這個蓄勢待發的小夥子在夾縫中奮鬥、自行開業,從一棟小房子開始,直到今日成為獲頒建築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建築師。傳奇的安藤「大師」,讓我們讚嘆。
安藤先生是「建築大師」。自學建築的安藤忠雄成名很早,一九七○年代來過臺灣,成為國際大師後就沒空再來,直到二○○二年由交通大學與遠雄建築獎邀請他來演講。二○○三年交通大學邀請他設計美術館與建築館,二○○四年再來臺灣演講。那次,兩千個位子座無虛席,他受到臺灣年輕人「期待大師、發亮眼神」的感動,第二天向我說,「要為臺灣年輕建築學生和設計師辦旅行」,才有了目前每年建築藝術界的盛事「安藤忠雄講解建築之旅」。關懷學生的安藤「大師」,讓我們仰望。
安藤先生是環境意識的「宣揚者」。安藤忠雄在家鄉發生阪神大地震時,人在歐洲,立即返鄉後看到大地千瘡百孔,開始反省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認為人造的建築要為自然環境而生,具體的作法就是發起「種樹運動」。他經常在日本各地與居民和小朋友一起種樹,他近來告訴我們,「房子蓋好時,算尚未完成,持續種樹十年讓整個環境都綠化,才是建築完工的時候」。他又說,「房子完工時在前面種樹,等到樹長大把房子遮住,才是好建築」。這就是安藤忠雄。關切環境的安藤「大師」,讓我們省思。
安藤先生是人生際遇的「演說家」。安藤忠雄自創的「安藤風格」迷倒全球,在日本、亞洲、歐洲、美洲,都有大量的「粉絲」在他的作品中流連忘返,也有大量的「建築師粉絲」在各個基地以安式風格的設計向安藤忠雄致敬。二○○六年六月九日在臺北小巨蛋的演講,一萬兩千人進場,安藤讓臺灣經驗到「建築也是社會品牌」、「建築也會崇拜大師」、「建築正走向大眾」。巨星式的安藤「大師」,讓我們呼喊。
安藤先生不只是大師,也是道道地地的建築師。在他為臺灣學生與建築人安排建築之旅中,我們參觀大型工地六甲醫院,當大批工程人員只因安藤一句話,就局部停工、準備安全帽、貼好圖面、發好資料、架好麥克風、舉起分組看板,帶領我們在工地中體驗安藤忠雄建築成熟前的發育過程,讓我實地體會安藤之所以為安藤,他專注的「態度」是從設計貫徹到施工。念茲在茲的安藤「建築師」,讓我們動容。
安藤先生是一位為教育奉獻的建築師。二○○三年七月,名滿天下並擁有最多粉絲的安藤忠雄,竟一口答應為交通大學設計「建築館與美術館」,他知道我們經費不寬裕,只收日本的十四%設計費,就為我們設計了一棟安藤建築。他同時說,建築系學生如果能在大師名作中天天生活,不需要老師教,就能學好建築,「但世界上只有哈佛建築系和交通大學建築所有這樣的企圖」。以建築來幫助別人的安藤「建築師」,讓我們感動。
在亞洲大學安藤館的工地,一千兩百零八人親自報名,親眼見到安藤建築中那麼純淨的清水混凝土牆是怎麼建造的?怎麼選水泥、選沙?親眼看看耳熟能詳的「清水模」到底長什麼樣?釘模板和灌漿有什麼困難(可以讓紀錄片和書上講得那麼神奇)?施工過程有什麼艱辛處?安藤先生為什麼都稱工程建造為「惡戰苦鬥」?為什麼工地如戰場?安藤先生上個月親自告訴我「品質不錯喔」。他的副手甚至告訴我「即使與日本所有安藤建築來比,亞大藝術館是前段高品質的」。在施工過程中,他完全卸下「大師」身分,一次又一次讓我親身體驗到,我所認識的安藤先生,其實也是一位兢兢業業、為業主著想的專業「建築師」。
十年的安藤經驗,最近感觸特別多,大師是看的、給眾人看,建築師是做的、做給自己看。
(下面的參考文章字級比內文小一些)
作者專欄文章參考:
1. 安藤忠雄的天份與天才,2007-3-13 經濟日報.
2. 安藤忠雄的靜 伊東豐雄的動,遠見雜誌, 2007. no. 254:34。
3. 看安藤忠雄工地的感動,2006-3-8 中國時報.
4. 我為什麼要到亞洲大學一年?遠見雜誌, 2008. no. 260:34。
5. 為什麼1208人要看安藤工地?遠見雜誌, 2012. no. 308:43。
安藤忠雄──築夢踏實、無與倫比的建築勇者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謝宗哲
「旅行,造就了人。我仍舊探訪著世界上的城市,穿梭漫遊在大大小小的通路與街道,一再地行走、逗留在綿延不絕的巷弄裡而留下我的足跡。緊張與不安當中一個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著孤獨而感到嚴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總是能在那當中找出一條活路,順利地全身而退,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安藤忠雄《都市徬徨》
這本書坦白說並不那麼地「建築」。
即便主要內容是安藤忠雄的自白與邁向建築的心路歷程,但它顯然不是一本單純為建築人所寫的書。我寧可把它讀成一本關於「永不放棄」與「築夢踏實」的勵志型生活札記。
話說回來,那麼安藤忠雄為何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或說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是因為他拿手好戲的陰翳禮讚式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嗎?還是他贏得了建築桂冠的普立茲克建築獎?甚或是他曾讓東京大學破格邀請只有高職學歷的他來擔任這個建築名門的教授?
我相信以上這些豐功偉業當然都會是原因之一,但是更決定性的或許會是來自於他充滿傳奇性的生涯吧。我認為那毫無疑問的會是一代勇者在追逐夢想所散發出的、某種充滿魅力的Romance吧。
是的,所謂的「Romance」通常被譯為「羅曼史」,這個字眼總是被曲解成只和戀愛有關的記憶或情愫,然而它更重要的是一種屬於個人內心的深刻憧憬,亦即所謂的「夢想」與某種「自我完成」吧。事實上,現在的一般大眾在為了生存,或者為了在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總是會隨著主流價值而轉換自己最原始的那份初衷。譬如說,有多少人是做著和兒時夢想一樣的事情呢?恐怕早就為了如何活下去而放棄了那最初始的渴望吧。然而,安藤忠雄最令人「感心」的,或許就是他在建築的這條路上所展現出的那股一往情深,所以這也是一本關於「生命之愛」的真情告白。
那麼為什麼說「邊走邊想」呢?我想這當然是深刻體會過生命歷程的安藤忠雄要對我們所發出的最重要訊息。我們也許一直都在打算如何進行「人生規畫」,試圖為自己安排一條妥善的路,甚至很多是受旁人(包括雙親、朋友等等)的影響所形成的結果,更多時候在走得不理想時而怨天尤人。然而,安藤特殊的成長歷程卻給了他相對大的彈性。他也許並不喜歡讀書,在學校表現也不怎麼出色,但是卻能在生活中的體驗認清自己究竟最嚮往的是什麼。於是,在建築中看見自己的夢想時,他不會覺得自己沒有讀建築系科班而有所畏懼或任何情怯,只因為喜歡,所以就去看建築,透過自己的雙眼來確認這些建築怎麼被蓋出來、裡頭用什麼樣的材料、空間中呈現什麼樣的氣氛、有什麼樣的聲響、散發什麼樣的味道等等,都藉由自己的五感刻畫進自己的腦海與身體裡。於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蓋出自己的建築,少年安藤就去學習相關的技能:無論是該如何畫建築圖、如何計算結構、如何選用材料、以至於如何做出理想的建築設計與表現等等。這一切都不是在所謂科班的大學裡所發生的,而是因為他愛建築,所以透過包括接受函授課程、到大學旁聽、到工地跟隨匠師學習等不同的管道所完成的修業。所以他便在仰望著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目標下邊走邊想,腳踏實地地逐漸走近屬於自己真正的嚮往。這種訴諸自己的渴求所行的作法,坦白說,在日常生活中是再稀鬆平常不過了,但或許社會上的某些主流價值與莫名的恐懼與憂慮卻讓人們認定某些資格與身分(例如學歷或任何專業證照與資格),不僅浪費了人們大半的青春,也鎖死了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無限可能性。然而,生命事實上終究會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的不是嗎?安藤忠雄的成功與存在,無疑給予我們莫大的振奮與鼓舞。
我個人最感動的是他在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之初,因為沒有任何工作上門,所以自主性地去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周遭的問題,勇敢地前往市政府做出提案的這段建築青年期的軼事。也許在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任誰都不會甩他、有勇無謀的作法,但是如果不是對建築擁有足夠的熱情,是不會願意去做這種衝撞的吧。而這樣的做法即便他終於成為知名建築家,甚至有了建築桂冠加冕之後的「世界的安藤」,仍然未曾止息過。無論是對於大阪中之島的一系列建築提案,對於阪神大地震之後的復興,對於瀨戶內海諸島的經營,九一一事件後世貿大廈原址的Ground Zero,甚或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未來,他仍舊熱切地提出他的建言,並且用著他永無止盡的熱情在感染著別人。
安藤忠雄持續奔跑的姿態,毫無疑問地是當代夢想實踐家的典範。但願這本書能夠帶給讀者們無限的勇氣,以及重新省思未來的力量。
寓嚴肅於幽默,愛地球的佈道家
作家 藍麗娟(著《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人生基本功──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
幾年前,亞洲大學與天下雜誌在臺中市合辦一場安藤忠雄先生的演講;周一晚上七點鐘,四千席次的會場竟然湧入超過四千五百人,還有許多聽眾因下班遲到只能在門口徘徊。
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湧入臺中市的聽眾們,為什麼能如此癡狂?
他們只願親炙安藤先生的風采。
安藤先生的風采是什麼?
幾年前,筆者因為為安藤先生撰寫書籍,協辦演講,有機會數度親身見證。
我認為,他的風采特出,有別於大多數的建築師。那是:熱情,意志力,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的關懷。
二○一二年的今日,欣見安藤先生口述的《邊走邊想:安藤忠雄永不落幕的建築人生》問世。因為,安藤先生娓娓道來的人生故事,處處可見他實踐建築夢想的熱情,永不放棄的意志力,與時時不忘考慮人與大自然共生的堅持。讀此書如見其人。
不過,我認為,展讀此書比親見他本人還多了一種輕鬆幽默,這使得本書具有異常的親和力,泯除一般人面臨大師時必恭必敬,致使大師不得不應對出某種身段的情形。
安藤先生如何輕鬆幽默?
比如,他說到二十出頭時首度到歐洲看建築,對他人生的影響──
看到一棟建築之後,我就花兩小時走去下一棟。
走路的過程中,我會回想先前看過的建築,也會思考之後要看的建築,腦袋裡一邊描繪這些事情一邊走路。過程當中也會畫些速寫。
因為深覺走路能幫助思考人生,於是,後來他常常建議同仁走路回家──
我的事務所在大阪,以前京都大學的學生很多。晚上十一、十二點的時候大家都會開始心浮氣躁,我問說:「怎麼了嗎?」「最後一班車快要沒了……」「這樣你們走回京都不是也不錯嗎?」「耶?走回去嗎?」雖然學生很吃驚,可是大家都還是走回去了。應該花了八小時左右……
好幾年後,我有一次再見到這些學生。
「學生時代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花上一整個晚上從大阪走到京都。」
他們這樣跟我說。
安藤先生的幽默無與倫比,他像個冷面笑匠般,將他對建築的夢想與熱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人類對地球應盡的責任與使命輕鬆傳遞。談笑之間,人們體認安藤先生如佈道家般的用心良苦。
確實,他就是個愛地球的佈道家。
對他而言,理髮院、貨車司機與企業大老闆同等重要,都是愛家鄉、愛地球的尖兵。於是,安藤先生馬不停蹄,往往搭最早班的飛機前往國外看工地,再搭最晚一班飛機回國,假日也總是在一場場演講中度過。
當年,安藤先生在臺中的演講結束之後,堅持為聽眾簽書才願移駕至飯店用晚餐。在餐廳,他見到美食卻無動無衷,仍滔滔說起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如何作城市規畫,要如何小額募款植樹,藉此使大眾對土地認同。無論如何,安藤先生不放棄任何一個為「地球傳福音」的機會。
去年三月,震驚全球的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是年五月,安藤先生邀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等人,共同宣布一項守護受災孩童的計畫:「要召募一萬名會員,每人每年捐出一萬日圓,以十年為期,目標募集十億日幣,守護東日本大地震遺孤。」
安藤先生在記者會上大聲說:「無論如何,孩子們都不應該放棄夢想,孩子們的夢想,由我們來支持!」
猶記一九九五年,日本也曾發生舉世關注的阪神.淡路大地震,當時在國外出差的安藤先生隨即取消工作回到日本,發起一系列災後重建與植樹工作。這一回,年逾七旬的安藤先生仍挺身而出。
不輕視個人的力量,堅持相信夢想的偉大。從貧家出身的安藤先生,他的生命歷程就是一本夢想的見證書。
近年,由於老化與病痛,安藤先生的健康不復以往。因此,書中的一段話,讀來尤其令人動容。
堅持夢想,想要實現它,需要非常強的能量。過去我曾經遭遇過無數的失敗,都還是一直保有這樣的能量。
有人問我為什麼都不會膩,可以這樣繼續堅持下去?我想大概是因為我非常投入的關係。
我沒念過大學,也沒受過專業教育。有人委託我進行設計,我每次都把它當成是我的「畢業作品」來看待,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畢生追尋夢想,至今仍把每一棟建築物視為實踐夢想的途徑,每一棟「畢業作品」都標誌著他永不落幕的建築人生。
他,是跨越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11 |
6折 | 1 |
7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5折11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