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絲‧潘乃德
定價:NT$ 360
優惠價:79 折,NT$ 284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1月22日
限量商品,已搶購一空
以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揭開大和民族的神秘面紗。
日本是個極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與剛烈的刀可以同時被人尊為至美而剛柔相濟。……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潘乃德所著的《菊花與劍》,在對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響力最為深厚。她著力闡述日本傳統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領悟到了這種矛盾性。
——三島由紀夫
美國學者露絲‧潘乃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對日本民族進行系統性的分析。
作者透過當時日本發佈的宣傳電影、集中營中的日裔美國人和戰俘的訪談紀錄以及日本人的文學作品中收集資料,重新建構出日本文化以及對日本戰後重建的期許。其細膩的描述擺脫了學術上的論戰,也因此掀起了讀者們的好奇心與之後美國的日本研究風潮,改變戰前對日本一無所知的情形。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就如同美麗的菊花與銳利的刀劍,如此極端,又如此神奇。
本書用「菊花」與「劍」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劍」是武士道文化象徵,也象徵日本人的本質,以及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自大又有禮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並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對於天皇、倫理、情義(與恩惠不同)、社區、宗教、習俗等文化現象,也有精闢的觀察及看法。文本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開始,在生動的敘述中進行有力論析,語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讀之既啟人深思,又引人入勝,可直接、準確地把握日本人的「根性」,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經典讀本。
作者簡介:
露絲‧潘乃德(1887-1948),美國人類學家,20世紀初少數的女性學者,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論(Cultural Configuration),認為文化如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徵。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
譯者簡介:
陸徵
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密西根大學資訊碩士學位。現任職舊金山大學圖書館,從事圖書館數位化工作。
名人推薦:
從歷史、風土、文化角度閱讀《菊花與劍》:解構日本的原型
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于乃明
本書成於二戰末期,乃美國亟需瞭解其敵國日本而做的研究。故其國家戰略色彩極重。但不同於一般大多以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社會學或外交角度所做的國家戰略研究,本書作者是以人類文化學的觀點解構日本以及日本民族性和日本社會。因此,本書的人文學科本質之探研高於社會學科問題之探研,故在閱讀本書時宜以閱讀人文學之心態理解其內涵。
個人的氣質與性格是整體民族性具體而微的顯現,而民族性則由歷史,文化所涵養孕育;風土地理則又形塑了歷史、文化。而本書所描述的日本、日本人、日本社會、日本精神、日本民族性無一不與其歷史、文化、風土、地理有關。
就地理而言,日本雖是一個孤懸於亞洲大陸東北角之群島國家,但其與扮演走廊通道功能的韓半島真可謂一衣帶水,即使在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上古時代,循環於包含對馬海峽、日本海、東海間的洋流提供了往來交通的便利。大陸人種、大陸文化藉此進入日本,形成日本人與日本文化的原型。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大陸與半島人種帶著以出土地命名的彌生文化進入日本,以後這扶桑三島一直是大陸人、半島人逃避戰亂、高壓統治的海上桃花源。戰國時,吳、越、楚移民如此,秦初以徐福為代表的膠東(齊)移民亦如此,爾後日本古代史上的秦氏、西漢氏、東漢氏、司馬氏莫不如此,唐代的百濟遺民、先避金後避元的北南兩宋人、民代衝破海禁違法走私,在九州北部生養子孫達數萬人之眾的假倭(倭寇),乃至明清鼎革之際,以朱舜水為代表的東渡明朝遺民,甚至近現代僑居日本的韓僑、華僑莫不如此。
此類每於大陸或半島動亂之際或被迫或自願出走日本的移民有一共通特徵,即大都是在族群生存衝突競爭中落敗的一方。他們沃野千里的故土為敵所奪,不得已帶著相較於島上先民進步的文明、文化進入日本,並逐漸取得在新土上政、經、文化上的優勢地位。
而這種以大陸移民為主體建構的日本民族原型,在心理精神層面上是複雜矛盾的。
他們一方面是自卑不安的。在面對故土的統治者時,他們是落敗者,是出局者,為了維持敗者的尊嚴,於是特別講求與大陸的對等、尊嚴,「日出之國」、「東天皇」之說就是這種心理的反射。另外,除擔心大陸的威脅會跨海而來外,多火山、多地震的風土條件更加深了精神上的不安。
他們攜至日本的文化原型先是韓半島的薩滿教、與中國的道教所象徵的自然崇拜與多神信仰。這種萬物有靈、敬天法地的原始宗教觀,再加上中國人以祖先崇拜為始的儒家道德觀和源起於印度的佛教思想共同融匯成中國、朝鮮、日本、交趾(越南)的文化基本土壤,而日本文化就是在這東亞季風氣候稻作區的文化基本土壤上,配合著本身地理風土的制約與歷史發展而綻放的美麗又獨特的花朵。因此,日本文化對我們華人是如此似曾相識卻又陌生。
日本社會中的上下尊卑井然有秩的身分階級觀念(二戰前是制度),在中國經五代動亂,至宋朝乃告解體。而這套身分階級制度正是日本得以維繫萬世一系天皇制度的根本。對此,宋太宗在召見東大寺學僧奝(音同雕)然時曾甚為嘆羨。
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渡來人或歸化人的古代半島、大陸移民在五、六世紀輔佐初建立統一國家的大和王權時,有鑑於故土的權力興替頻仍,乃刻意抉取了儒家德目中的「忠」、「義」及佛教思想中的「報恩」觀念,讓政權得以安泰。古代天皇制於是成焉。本書作者所指出日本人重視忠、義、報恩的原因與背景即在於此。
至十二世紀武士階級崛起,以至十九世紀中葉相繼建立三個武士政權,即所謂的幕府。幕府的統治權是憑藉征戰的實力得來,於是將軍(主君)與從者(武士)間的關係必須以「御恩」(施恩)及「奉公」(服侍)加以強化。所以在忠、義外再加上恩的概念,以補強武士為主君效命既是忠、義的表現,更是報恩道德的實踐。而如何使武士不貪生怕死為主君效命,佛教思想中的生命無常觀、淨土思想、與禪宗的頓悟、生死等觀念,提供了陶冶武士人格與道德的素材。而這歷經數百年而熟成的「武士道」,不僅是武士階級的人生觀,也廣為其他階層的日本人接受。
這種由封建身分階級制度所涵育的人生觀讓日本人不但各得其所,也必須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是指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其定位,而且,這種定位是固定而不輕易改變的,甚至是世襲數代乃至十數代。統治者為了使這種定位穩定則必須讓每個人各安其分。如何使人安分?依賴的還是來自唐土(中國)的道德教條。於是君主待臣下以仁愛,臣下以忠義報君主。父母以慈愛護子女,子女以孝順待父母,夫義婦節、兄友弟恭、朋友誠信等這些儒家傳統封建德目形成了包含日本在內的東亞社會人際關係中綿密且牢不可破的規範。這種規範,在中國叫「道義」,在日本稱「義理」。在中國,自宋以後隨著封建的解體這種規範逐漸淡薄,南宋理學家朱熹雖然想藉「大義名分」等恢復傳統秩序,但因歷史的因素終未能成功。反倒是朱熹的學說東傳日本後,在江戶時代發揚光大更補強了日本封建社會的人際統治規範。
不論叫「道義」,還是稱「義理」,都是東方傳統的普世價值,是對人從內心的約束與潛移默化。它不但是東方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也孕育出東方的美學。日本人以櫻花或菊花所代表的美學,或是「義理」、「家」觀念只不過是東方文化的亞流,是一種遺緒而已。想真正徹底了解日本文化,必須放大格局溯本求源,理解以中國為首的傳統東方文化。
十九世紀西潮東漸日本後,日本邁向近代化,此即所謂明治維新。明治維新讓日本以東方的血肉穿上了西方的盔甲。推翻江戶幕府的維新藩士取代了藩主及貴族世家,以天皇為頂點建構了一套絕對王權的新封建制國家─大日本帝國。只不過這新帝國汲取了俾斯麥的普魯士若干富國強兵之術和政法制度。這種東西結合的近代化竟然成功了,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讓日本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引進西方殖民霸權之道的日本,對其文化母國中國大肆侵略,而這破壞了以門戶開放為原則想維持列強在中國的均勢的美國利益。這就是二戰的遠因,也是本書成書的歷史背景。
本書作者用人類文化學的研究方法,觀察出傳統日本的社會現象與文化特質,以供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的參考。但那是一九五○年代以前的日本。戰後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占領和美國文化的洗禮下,日本人的傳統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感已大部被美國資本主義式功利的個人主義的行為模式取代。此即繼「黑船事件」後的二次開國。
可惜本書作者英年早逝,未及見到二次開國後日本的轉變。
這篇導讀希望幫助讀者在閱讀此書時,能對本書作者所發掘指出的日本特質、文化現象、民族性等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與體會。因為美國籍的本書作者以與歐美文化對比的觀點所看到的日本特異性,在身為東亞人乃至華人的我們眼中,作者筆下日本人的作為宛如是在我們鄰居甚至兄弟家中的事,過去的某個時期我們也曾有過,或是相似卻又不同。
人文學科的基礎是文學、史學、哲學等,是探討文化、民族性的本質。社會學科則是以本質為基礎因應各國家社會現況而發展出來的解決問題之學說方法。社會狀況與問題會與時推移,但文化與民族性則存在會比較久遠。《菊花與劍》這本書已是問世六十年以上的日本研究的古典了。日本社會與文化當然有了一番新風貌出現,但在以美國化為主色調的現代化彩妝下,日本人的素顏是什麼?如何生成的?希望這本書與這篇導讀能幫助各位讀者一窺這「東方美人の素顔」。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20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58 |
6折 | 2 |
7折 | 3 |
7折以上 | 31 |
8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露絲‧潘乃德
優惠價: 79 折, NT$ 284 NT$ 36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1月22日
限量商品,已搶購一空
以文化人類學的觀點,揭開大和民族的神秘面紗。
日本是個極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與剛烈的刀可以同時被人尊為至美而剛柔相濟。……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潘乃德所著的《菊花與劍》,在對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響力最為深厚。她著力闡述日本傳統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領悟到了這種矛盾性。
——三島由紀夫
美國學者露絲‧潘乃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對日本民族進行系統性的分析。
作者透過當時日本發佈的宣傳電影、集中營中的日裔美國人和戰俘的訪談紀錄以及日本人的文學作品中收集資料,重新建構出日本文化以及對日本戰後重建的期許。其細膩的描述擺脫了學術上的論戰,也因此掀起了讀者們的好奇心與之後美國的日本研究風潮,改變戰前對日本一無所知的情形。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就如同美麗的菊花與銳利的刀劍,如此極端,又如此神奇。
本書用「菊花」與「劍」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劍」是武士道文化象徵,也象徵日本人的本質,以及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自大又有禮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並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對於天皇、倫理、情義(與恩惠不同)、社區、宗教、習俗等文化現象,也有精闢的觀察及看法。文本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開始,在生動的敘述中進行有力論析,語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讀之既啟人深思,又引人入勝,可直接、準確地把握日本人的「根性」,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經典讀本。
作者簡介:
露絲‧潘乃德(1887-1948),美國人類學家,20世紀初少數的女性學者,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論(Cultural Configuration),認為文化如同個人,具有不同的類型與特徵。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
譯者簡介:
陸徵
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密西根大學資訊碩士學位。現任職舊金山大學圖書館,從事圖書館數位化工作。
名人推薦:
從歷史、風土、文化角度閱讀《菊花與劍》:解構日本的原型
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于乃明
本書成於二戰末期,乃美國亟需瞭解其敵國日本而做的研究。故其國家戰略色彩極重。但不同於一般大多以國際關係、國際政治、社會學或外交角度所做的國家戰略研究,本書作者是以人類文化學的觀點解構日本以及日本民族性和日本社會。因此,本書的人文學科本質之探研高於社會學科問題之探研,故在閱讀本書時宜以閱讀人文學之心態理解其內涵。
個人的氣質與性格是整體民族性具體而微的顯現,而民族性則由歷史,文化所涵養孕育;風土地理則又形塑了歷史、文化。而本書所描述的日本、日本人、日本社會、日本精神、日本民族性無一不與其歷史、文化、風土、地理有關。
就地理而言,日本雖是一個孤懸於亞洲大陸東北角之群島國家,但其與扮演走廊通道功能的韓半島真可謂一衣帶水,即使在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上古時代,循環於包含對馬海峽、日本海、東海間的洋流提供了往來交通的便利。大陸人種、大陸文化藉此進入日本,形成日本人與日本文化的原型。
早在西元前四世紀大陸與半島人種帶著以出土地命名的彌生文化進入日本,以後這扶桑三島一直是大陸人、半島人逃避戰亂、高壓統治的海上桃花源。戰國時,吳、越、楚移民如此,秦初以徐福為代表的膠東(齊)移民亦如此,爾後日本古代史上的秦氏、西漢氏、東漢氏、司馬氏莫不如此,唐代的百濟遺民、先避金後避元的北南兩宋人、民代衝破海禁違法走私,在九州北部生養子孫達數萬人之眾的假倭(倭寇),乃至明清鼎革之際,以朱舜水為代表的東渡明朝遺民,甚至近現代僑居日本的韓僑、華僑莫不如此。
此類每於大陸或半島動亂之際或被迫或自願出走日本的移民有一共通特徵,即大都是在族群生存衝突競爭中落敗的一方。他們沃野千里的故土為敵所奪,不得已帶著相較於島上先民進步的文明、文化進入日本,並逐漸取得在新土上政、經、文化上的優勢地位。
而這種以大陸移民為主體建構的日本民族原型,在心理精神層面上是複雜矛盾的。
他們一方面是自卑不安的。在面對故土的統治者時,他們是落敗者,是出局者,為了維持敗者的尊嚴,於是特別講求與大陸的對等、尊嚴,「日出之國」、「東天皇」之說就是這種心理的反射。另外,除擔心大陸的威脅會跨海而來外,多火山、多地震的風土條件更加深了精神上的不安。
他們攜至日本的文化原型先是韓半島的薩滿教、與中國的道教所象徵的自然崇拜與多神信仰。這種萬物有靈、敬天法地的原始宗教觀,再加上中國人以祖先崇拜為始的儒家道德觀和源起於印度的佛教思想共同融匯成中國、朝鮮、日本、交趾(越南)的文化基本土壤,而日本文化就是在這東亞季風氣候稻作區的文化基本土壤上,配合著本身地理風土的制約與歷史發展而綻放的美麗又獨特的花朵。因此,日本文化對我們華人是如此似曾相識卻又陌生。
日本社會中的上下尊卑井然有秩的身分階級觀念(二戰前是制度),在中國經五代動亂,至宋朝乃告解體。而這套身分階級制度正是日本得以維繫萬世一系天皇制度的根本。對此,宋太宗在召見東大寺學僧奝(音同雕)然時曾甚為嘆羨。
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渡來人或歸化人的古代半島、大陸移民在五、六世紀輔佐初建立統一國家的大和王權時,有鑑於故土的權力興替頻仍,乃刻意抉取了儒家德目中的「忠」、「義」及佛教思想中的「報恩」觀念,讓政權得以安泰。古代天皇制於是成焉。本書作者所指出日本人重視忠、義、報恩的原因與背景即在於此。
至十二世紀武士階級崛起,以至十九世紀中葉相繼建立三個武士政權,即所謂的幕府。幕府的統治權是憑藉征戰的實力得來,於是將軍(主君)與從者(武士)間的關係必須以「御恩」(施恩)及「奉公」(服侍)加以強化。所以在忠、義外再加上恩的概念,以補強武士為主君效命既是忠、義的表現,更是報恩道德的實踐。而如何使武士不貪生怕死為主君效命,佛教思想中的生命無常觀、淨土思想、與禪宗的頓悟、生死等觀念,提供了陶冶武士人格與道德的素材。而這歷經數百年而熟成的「武士道」,不僅是武士階級的人生觀,也廣為其他階層的日本人接受。
這種由封建身分階級制度所涵育的人生觀讓日本人不但各得其所,也必須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是指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有其定位,而且,這種定位是固定而不輕易改變的,甚至是世襲數代乃至十數代。統治者為了使這種定位穩定則必須讓每個人各安其分。如何使人安分?依賴的還是來自唐土(中國)的道德教條。於是君主待臣下以仁愛,臣下以忠義報君主。父母以慈愛護子女,子女以孝順待父母,夫義婦節、兄友弟恭、朋友誠信等這些儒家傳統封建德目形成了包含日本在內的東亞社會人際關係中綿密且牢不可破的規範。這種規範,在中國叫「道義」,在日本稱「義理」。在中國,自宋以後隨著封建的解體這種規範逐漸淡薄,南宋理學家朱熹雖然想藉「大義名分」等恢復傳統秩序,但因歷史的因素終未能成功。反倒是朱熹的學說東傳日本後,在江戶時代發揚光大更補強了日本封建社會的人際統治規範。
不論叫「道義」,還是稱「義理」,都是東方傳統的普世價值,是對人從內心的約束與潛移默化。它不但是東方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也孕育出東方的美學。日本人以櫻花或菊花所代表的美學,或是「義理」、「家」觀念只不過是東方文化的亞流,是一種遺緒而已。想真正徹底了解日本文化,必須放大格局溯本求源,理解以中國為首的傳統東方文化。
十九世紀西潮東漸日本後,日本邁向近代化,此即所謂明治維新。明治維新讓日本以東方的血肉穿上了西方的盔甲。推翻江戶幕府的維新藩士取代了藩主及貴族世家,以天皇為頂點建構了一套絕對王權的新封建制國家─大日本帝國。只不過這新帝國汲取了俾斯麥的普魯士若干富國強兵之術和政法制度。這種東西結合的近代化竟然成功了,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讓日本躋身世界強國之林。引進西方殖民霸權之道的日本,對其文化母國中國大肆侵略,而這破壞了以門戶開放為原則想維持列強在中國的均勢的美國利益。這就是二戰的遠因,也是本書成書的歷史背景。
本書作者用人類文化學的研究方法,觀察出傳統日本的社會現象與文化特質,以供決策者在制定政策時的參考。但那是一九五○年代以前的日本。戰後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占領和美國文化的洗禮下,日本人的傳統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感已大部被美國資本主義式功利的個人主義的行為模式取代。此即繼「黑船事件」後的二次開國。
可惜本書作者英年早逝,未及見到二次開國後日本的轉變。
這篇導讀希望幫助讀者在閱讀此書時,能對本書作者所發掘指出的日本特質、文化現象、民族性等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與體會。因為美國籍的本書作者以與歐美文化對比的觀點所看到的日本特異性,在身為東亞人乃至華人的我們眼中,作者筆下日本人的作為宛如是在我們鄰居甚至兄弟家中的事,過去的某個時期我們也曾有過,或是相似卻又不同。
人文學科的基礎是文學、史學、哲學等,是探討文化、民族性的本質。社會學科則是以本質為基礎因應各國家社會現況而發展出來的解決問題之學說方法。社會狀況與問題會與時推移,但文化與民族性則存在會比較久遠。《菊花與劍》這本書已是問世六十年以上的日本研究的古典了。日本社會與文化當然有了一番新風貌出現,但在以美國化為主色調的現代化彩妝下,日本人的素顏是什麼?如何生成的?希望這本書與這篇導讀能幫助各位讀者一窺這「東方美人の素顔」。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58 |
6折 | 2 |
7折 | 3 |
7折以上 | 31 |
8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8折20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