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的「空間」比「時間」還要有趣。一方面,故事的發生地明顯就是威尼斯,可是作者又從來不肯挑明。除了種種對這個城市的描述讓稍具常識的讀者都認定這是威尼斯以外,作者還特意埋下伏筆,留待有心的讀者去進一步索解。淺顯一些的伏筆例如對瑪麗和柯林待過的那個「巨大的楔形廣場」的描寫(這明顯就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當時兩人饑渴困乏到極點,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周圍的環境遂呈現出夢魘般既切近又荒誕的感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柯林跟在瑪麗後面注意到一個嬰兒與大教堂那匪夷所思的滑稽並置,第三人稱的那個敘事者更是引用了「曾有人」對教堂圓頂的描述:「說那拱形的頂端,彷彿在狂喜中碎裂成為大理石的泡沫,並將自己遠遠地拋向碧藍的蒼穹,電光石火、天女散花般噴射而出又凝固成形,彷彿滔天巨浪瞬間被冰封雪蓋,永不再落下。」這個人就是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這段引文正是羅斯金在其名著《威尼斯的石頭》(The Stones of Venice)中對於聖馬可教堂的描述。僅憑這一點,威尼斯的定位似乎就已經確認無疑了,可為什麼作者寧肯曲裡拐彎地去暗示,卻又「抵死」都不肯戳破這層窗紙呢?主要的意圖恐怕還是將小說從特定的地點抽離出來,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意義:這段離奇、變態的故事並非只發生在威尼斯,而是可能發生在任何陌生的所在,發生在任何一個陌生人身上。還有,時至今日,有關威尼斯的文學描寫早已是汗牛充棟,層層累積之後的結果,人們對於這個城市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觀念,而麥克尤恩採用這種既暗示又避免明確命名的策略,則既可以引起讀者無數的文學聯想,而又避免了僵硬的程式化定位。
事實上,《陌生人的慰藉》是一個跟眾多經典文本具有高度互文性的「後現代」文本。除了上述對羅斯金半遮半掩的援引以外,批評家至少已經點出了這個文本與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843-1916)《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以及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1907-1989)甚至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1930-)等眾多作品的「互文」關係,具體的表現或是「正引」,或是戲仿,或是反其道行之,不一而足。在《陌生人的慰藉》與之形成有意味的「互文」的所有經典文本中,關聯性最強又最意味深長的則當屬托瑪斯.曼(Tomas Mann, l875-1955)的著名中篇《魂斷威尼斯》──這部作品的篇名幾乎可以用作《陌生人的慰藉》的副標題,反之也完全成立。兩部作品處理的都是「死亡」與男同性戀欲望的主題,兩部作品均以男性之美(一種屬於少年的陰柔的男性美,而非陽剛之美)作為美的理想和欲望的對象,追逐這種美的也都是年老以及相對年長的阿申巴赫和羅伯特,追逐的結果也都以死亡告終。不同之處在於死亡的對象正好相反,在《魂斷威尼斯》中是美的追求者甘願為理想之美殞身,而在《陌生人的慰藉》中則是美的追求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最終將美的對象摧殘致死──《魂斷威尼斯》是對美的頂禮膜拜,而《陌生人的慰藉》則是對美的摧殘迫害。不同的還有敘事角度:前者的有限全知視角限定於美的追求者阿申巴赫,而後者則正好相反──正如我們上文所說,敘事角度的不同又會直接導致讀者對於小說人物接受態度的不同。
小說中的「空間」比「時間」還要有趣。一方面,故事的發生地明顯就是威尼斯,可是作者又從來不肯挑明。除了種種對這個城市的描述讓稍具常識的讀者都認定這是威尼斯以外,作者還特意埋下伏筆,留待有心的讀者去進一步索解。淺顯一些的伏筆例如對瑪麗和柯林待過的那個「巨大的楔形廣場」的描寫(這明顯就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當時兩人饑渴困乏到極點,在這種精神狀態下,周圍的環境遂呈現出夢魘般既切近又荒誕的感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柯林跟在瑪麗後面注意到一個嬰兒與大教堂那匪夷所思的滑稽並置,第三人稱的那個敘事者更是引用了「曾有人」對教堂圓頂的描述:「說那拱形的頂端,彷彿在狂喜中碎裂成為大理石的泡沫,並將自己遠遠地拋向碧藍的蒼穹,電光石火、天女散花般噴射而出又凝固成形,彷彿滔天巨浪瞬間被冰封雪蓋,永不再落下。」這個人就是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這段引文正是羅斯金在其名著《威尼斯的石頭》(The Stones of Venice)中對於聖馬可教堂的描述。僅憑這一點,威尼斯的定位似乎就已經確認無疑了,可為什麼作者寧肯曲裡拐彎地去暗示,卻又「抵死」都不肯戳破這層窗紙呢?主要的意圖恐怕還是將小說從特定的地點抽離出來,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意義:這段離奇、變態的故事並非只發生在威尼斯,而是可能發生在任何陌生的所在,發生在任何一個陌生人身上。還有,時至今日,有關威尼斯的文學描寫早已是汗牛充棟,層層累積之後的結果,人們對於這個城市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觀念,而麥克尤恩採用這種既暗示又避免明確命名的策略,則既可以引起讀者無數的文學聯想,而又避免了僵硬的程式化定位。
事實上,《陌生人的慰藉》是一個跟眾多經典文本具有高度互文性的「後現代」文本。除了上述對羅斯金半遮半掩的援引以外,批評家至少已經點出了這個文本與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1843-1916)《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以及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1907-1989)甚至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1930-)等眾多作品的「互文」關係,具體的表現或是「正引」,或是戲仿,或是反其道行之,不一而足。在《陌生人的慰藉》與之形成有意味的「互文」的所有經典文本中,關聯性最強又最意味深長的則當屬托瑪斯.曼(Tomas Mann, l875-1955)的著名中篇《魂斷威尼斯》──這部作品的篇名幾乎可以用作《陌生人的慰藉》的副標題,反之也完全成立。兩部作品處理的都是「死亡」與男同性戀欲望的主題,兩部作品均以男性之美(一種屬於少年的陰柔的男性美,而非陽剛之美)作為美的理想和欲望的對象,追逐這種美的也都是年老以及相對年長的阿申巴赫和羅伯特,追逐的結果也都以死亡告終。不同之處在於死亡的對象正好相反,在《魂斷威尼斯》中是美的追求者甘願為理想之美殞身,而在《陌生人的慰藉》中則是美的追求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最終將美的對象摧殘致死──《魂斷威尼斯》是對美的頂禮膜拜,而《陌生人的慰藉》則是對美的摧殘迫害。不同的還有敘事角度:前者的有限全知視角限定於美的追求者阿申巴赫,而後者則正好相反──正如我們上文所說,敘事角度的不同又會直接導致讀者對於小說人物接受態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