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克‧艾格洛寧
定價:NT$ 330
本商品已絕版
讓你超越老化的限制--從他們的故事看到我們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關懷老人】
本書部分版稅將捐贈予「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讓我們一起走進戲院】
有一天,當你八十歲,還有多少做夢的勇氣?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10月12日上映
(憑書腰摺口,即可享有早場優惠券)
每一個老人都曾經年輕過。面對「老」,我們有太多恐懼。
當我們親眼目睹老化可能帶來的失去,我們該如何好好過日子?
我們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安享晚年?
即使日漸老去,也希望老得快樂,老得健康,老得沒有負擔。
本書作者馬克‧艾格洛寧在被稱為「上帝候客室」的安養院,擔任老年精神專科醫生十餘年,
他曾接觸過許多老年人,陪伴著他們度過許多生命的兩難時刻,
對於我們遍尋不著的答案,他有許多經驗分享,
在他的筆下,完整呈現老年生活的「生命意義」,
不只是智性的增長,還包括情感上的和諧、正義感與目的感,
甚至包括與更大的「整體」連結,例如自然、靈性與愛。
這是一本當我們陪伴家人老去,甚至自己日漸老化時,手邊必備的經典好書,
值得我們在生命中每一個階段都拿出來閱讀、深思。
作者簡介:
馬克‧艾格洛寧(Marc E. Agronin)
馬克‧艾格洛寧醫生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醫學院,他是資深的成年和老年精神專科醫生,自1999 年起即在佛羅里達州最大的老人安養中心「邁阿密猶太健康系統診所」 (Miami Jewish Health Systems, MJHS)擔任「心理健康和臨床研究中心」(Mental Health and Clinical Research)的醫學主任。馬克‧艾格洛寧已出版多本心理健康書籍,他所發表的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和其他期刊。
2008年,馬克‧艾格洛寧醫生榮獲「美國老年精神專科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eriatric Psychiatry)唯一提名為「年度最佳臨床醫生」(Clinician of the Year),讚許他致力於為年長者提供有品質的心理健康照顧,以及他在老年精神科領域的卓越貢獻。馬克‧艾格洛寧居住在佛羅里達州的Cooper市。
譯者簡介:
陳秋萍
台灣人。政治大學畢業,主修中文,輔修英文。曾任職雜誌社、出版社撰述和編輯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日悠遊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或譯或寫或編,樂在其中。譯作頗豐,作品有:《走出時間之外》、《搶救頭號病人》、《少年海鳥之歌》、《Sam,男孩和他的臉》、《蓮葉清單:簡單生活七步驟》(以上為遠流出版)、《老娘幹嘛這麼累》、《房間裡的大象》等等。
名人推薦: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孫越|終身義工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薇薇夫人|作家
華天灝|《不老騎士》電影導演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作品有《被遺忘的時光》)
王浩威|作家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潘懷宗|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劉士銘|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陳亮恭|台北榮民總醫院 高齡醫學中心 主任
張雅芳|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隋安德|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
智慧推薦
這本書中的理論與實例,可以幫助我們,提醒我們走向成功,安渡華麗老年。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艾格洛寧醫師把十四年來照護老年人的臨床經驗、老年醫學知識和所悟出人生哲理融會貫通,並以不同病人的生命故事來貫穿全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由老化的觀點、巡訪老年、記憶褪色、智慧圓融,最後走到生命的邊境……讓曾經從事老年神經醫學工作的我深有同感,因而很樂意推薦這本好書。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作者面對許多老年真實生命的困頓時,不急不徐地訴說著他不放棄任何生命的可能性時,是相當令人敬佩的,因為這真的很難!除了不斷精進的醫術外,更需要無以撼動的耐心與毅力!
如此長期與老人相處的作者/專家,卻不以老人醫學專家自居,而不斷地探索個別性的老化及其生命歷程,如為陷入精神妄想的滿腦子蝨子的老兵,找出因五十年前戰役鋼盔中的蝨子恐懼的根本病因。作者不以醫學病名定義老人,而以戰爭遺物來詮釋老兵的生命。如此不以自我專業來凌駕無法為自己發聲的老人,而是凡事以人為本的思為與作為,是目前被稱之「老人專家」的先進們不能遺忘的重要功課。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很多人怕老勝過於怕死,因為死絕對無人能逃脫。而老,天花亂墜的抗老方法充斥人間,於是人們幻想人可以「脫老」。但本書作者卻老老實實告訴讀者,老化就是不能改變的,正常生命的走向就是老──死。但在死亡之前,老化絕不等於死亡。老化的人生依然有愛,有恨,有希望,有創造力,而且更成熟更有智慧。書中真實的故事讀了會噴淚而笑,老可以很精采,不是退化腐朽。這本書鼓舞並感動了我。
──薇薇夫人|作家
不老騎士的團長跟我說:「追求夢想的時候,你會忘記自己幾歲。」我想生命要活得精彩是關乎姿態而不是年齡。我想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昂然面對,展現生命的光彩跟力量。
──華天灝|《不老騎士》電影導演
感人!讓我們看到自己、凝視自己,解答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
──隋安德|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努力活著,就能尋著生命的解藥──希望。
──張雅芳|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除了科學之外,作者看到了其他東西:人本身。……作者將老化視為生命的本質,具有其意義及智慧。……書中充滿了故事:關於病患、老師、家人、甚至是作者本身的故事。
──《經濟學人》
極具文化修養,豐盛而有同理心,馬克‧艾格洛寧對老化的觀點力抗現今一窩蜂的回春或保持年輕的書籍。相反的,馬克‧艾格洛寧認為大家應該對老化有正確認知:視為一種無法避免、會使身體機能衰退、但卻非常有價值的狀態。用這樣的認知來接受、理解甚至是感謝老化。
──《出版人週刊》
這本書富含對於老化的智慧。
──《耶魯校友雜誌》
一如葛文德(Atul Gawande,《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作者)與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這本書的作者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現代老化的意義。
──《華盛頓郵報》
關於老化如何等同於「生命力」、「智慧」、「創造力」、「靈性」與「希望」,這本書是一個成功的辯證。
──《科克斯書評》
極美妙的著作……馬克‧艾格洛寧每天的工作,是醫學的藝術,而他的文筆對讀者來說是一份禮物。
──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醫學人文作家,著有《死亡的臉》)
透過馬克‧艾格洛寧筆下病患的故事與生命,我們學到老化過程的科學、醫學與人性面。馬克‧艾格洛寧醫師不只是位有天賦的作家和醫師,更對人類行為有敏銳的觀察。
──蓋瑞‧斯默爾醫師(Gary Small, M.D.,是位知名神經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城分校記憶臨床學中心和老化研究中心主任,曾獲「美國最佳醫生」及許多醫療研究單位的最高榮譽推崇)
《生命永不落》是本月必讀的書。
──美國大型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害怕變老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對於老化有更深的了解,或許有助於減輕恐懼。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它是一本絕佳的好書,將幫助你了解老化的真正樣貌。
──BC Blogcritics書評網站
正向面對老化--推薦《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有一天,我與一群新婚以及即將要結婚的年輕人聊天,我說:「我在推動成功老化關懷計畫,因為我自己正在走向老年,我要讓自己的老年過得好,先要接受自己漸漸老了!需要有比較正確對『老』的觀念及知識,以維持年老之後的生活品質,我說這就是成功老化??。」年輕人瞪大了眼說:「啊!『老化』與『成功』怎可連在一起?」
一個是人生的負面現象、一個是正向的人生追求??這樣的反應與態度很普遍,大家都怕老、排老、避老??社會對「老」字是個貶意--老化等於失智,剝奪人的記憶與其他智力的腦部疾病等,見面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愈來愈年輕了??。
拿到這本新書《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我很興奮,終於有一本敢以「老化」為書名,且在封面上公開地大聲說「老」的書了,真是太棒了!
書中作者的四歲兒子,幫大家問了兩個問題:老是什麼?要多少天我才會變老?
吉恩.柯翰醫師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老化與人文學科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告訴我們:「事實上,腦部確實能夠長出新的神經連結,在實質上重新塑造自己。因此,老化的腦擁有潛力,產生更多成熟、相互連結的神經迴路,調節思考、情感和創造力。」關於老化,他這麼說:「老化有過程,還有人。」作者艾格洛寧醫師進一步說明:「過程告訴我們,我們如何與為何老化,而且受限於物理學和生物學的法則。不過,人呢,人讓我們看到怎樣變老,而且種種限制更加多樣。一方面,老化的體驗受限於身體健康、個人資源、文化規範,以及通常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歷史事件。另一方面,我們本身的努力卻可以為老化過程帶來改變和意義,因而能夠超越這些生物學無計可施的力量。」這就是做為人可以努力走向「成功老化」的觀念了。
一方面接受現實的老化現象,雖然是負面的,另一方面卻是積極地努力為老化找意義,是可以正面走向成功的。
人的命運有很多的吊詭不確定,年輕時的飛黃騰達,不代表年老時的體面光鮮,書中有許多的實例,很可能都是將來你我的寫照,不管過去的你是如何的成功,享有燦爛美好,也終要面對年老的生理法則。
然而早些瞭解早些做準備,可以早些建立對老化的正確認知,找到晚年生活的生命意義。這些意義包括:智性成長、情感和諧、正義感??等正向意義,也可讓自己的生活有方向,即使時日已不多。
這些年來,我嘗試以養心、養身、養生等方面的知識及體驗來建立成功老化的基本思維,自己學習之外也在素直友會裡推動。
這本書中的理論與實例,可以幫助我們,提醒我們走向成功,安渡華麗老年。
老年這條路要怎麼走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有次我隨興走入一家美容院,美容師一面替我剪髮一面聊天,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退休了。看到我在看書時又說:「退休的人還會看書,可以打發時間,比較不會無聊。」一副很同情的樣子。我心想就是因為退休才有時間好好的看喜歡的書,可不是打發時間呢,差點脫口而出:「我只是退休,又不是等著生命結束。」
很多人把退休跟年老聯想在一起,再把老年和疾病纏身畫上等號,接著就離死亡不遠了。其實,以目前的醫療和生活水準,即使六十五歲退休,一般人還有十到三十年的壽命,可以做很多事,完成許多心願,只是要先了解老化的過程,心理有準備,這條路才會走得平順、優雅有尊嚴。
很高興二○ 一一年二月出版的《How we age: a doctor's journal into the heart of growing old》一書,現在已有中文版《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問世。此書的作者馬克‧ 艾格洛寧是資深的美國老年精神專科醫師,在「邁阿密猶太健康系統」的安養中心行醫,其病人平均年齡將近一百歲,最年輕的病人是六十二歲。他把十四年來照護老年人的臨床經驗、老年醫學知識和所悟出人生哲理融會貫通,並以不同病人的生命故事來貫穿全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由老化的觀點、巡訪老年、記憶褪色、智慧圓融,最後走到生命的邊境。
艾格洛寧醫師隨時都在學習老化的意義,從他還是醫學生,上大體解剖課時所解剖一位九十八歲女士的大體,那時他就開始接觸到老病的身體。連他才四歲的兒子也有一連串問題:「爸??你喜歡和老人一起工作嗎?」「爸??他們只是在等死嗎?」「要多少天我才會變老?」??讓他有點招架不住。
每一個生物都會老化,既無法改變也無法逃脫,老化等於變化,而變化的度量衡是時間。要逆轉任何東西的老化,就得逆轉時間,但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一定會老。老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不能治癒。不過,老化也受到個人身體狀況、個人資源、生活方式、文化環境及情緒壓力等影響,而這些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為老化過程帶來改變和意義。而且,成功的老化仰賴的不是完美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維持,而是「持續的快樂能力」和良好的人際互動,這其中包含了寬恕、感恩和慈悲。
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既闡述老化的正面意義,但也不諱言老化所伴隨的疾病,尤其是憂鬱、譫妄、失智,還有貧困所帶來的苦痛。「醃過的舊腦袋」敘述的是七十五歲的桑莫希爾先生一顆被多年酗酒給醃漬過的舊腦袋,讓他癲癇發作、失智、躁鬱,經過長期、耐心的治療,包括參加戒酒匿名會、診間諮商和藥物治療,慢慢回復到能過正常生活。
雖然書中每位病人的生命故事不見得都治療成功,病痛也並不一定找到原因,但都發人深省,有時更是考驗醫師的生活智慧。例如安養中心的護士請艾格洛寧醫師給九十歲的奈斯特太太吃點藥,因為她有精神病,說她的房間爬滿了蟲子,連她的衣服和皮膚都有。當奈斯特太太來看診時,她描述黑色蟲子怎樣從報紙爬出來,布滿整個房間的樣子,讓艾格洛寧醫師聯想到「寄生蟲妄想症」,考慮開立抗精神病藥物,但心中仍有點疑慮,因而打電話請奈斯特太太的女兒去檢查她的房間,果然房間裡到處都是螞蟻,是衝著一包打開的糖果而來的。幸好這次要找的是除蟲業者,而不是老年精神科醫師。
艾格洛寧醫師從年輕時就選擇了老年醫學,而且是老年精神科,他長期照護安養中心的老人,甚至有人稱他工作的場所是「上帝的候客室」,但他以一個年輕的觀察者同時也是醫者,從中學到了老年的圓融智慧、老化所帶來的病痛困境及因應之道,在書中和廣大的讀者分享,做為每個人將來老化的燈塔,讓曾經從事老年神經醫學工作的我深有同感,因而很樂意推薦這本好書。
媒體推薦:
英文版上市以來,廣受媒體好評與報導──
《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耶魯校友雜誌》‧《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
美國大型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盛讚本書「是本月必讀的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1 |
5折 | 2 |
7折 | 1 |
無折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馬克‧艾格洛寧
定價:NT$ 330
本商品已絕版
讓你超越老化的限制--從他們的故事看到我們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關懷老人】
本書部分版稅將捐贈予「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讓我們一起走進戲院】
有一天,當你八十歲,還有多少做夢的勇氣?
《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10月12日上映
(憑書腰摺口,即可享有早場優惠券)
每一個老人都曾經年輕過。面對「老」,我們有太多恐懼。
當我們親眼目睹老化可能帶來的失去,我們該如何好好過日子?
我們想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安享晚年?
即使日漸老去,也希望老得快樂,老得健康,老得沒有負擔。
本書作者馬克‧艾格洛寧在被稱為「上帝候客室」的安養院,擔任老年精神專科醫生十餘年,
他曾接觸過許多老年人,陪伴著他們度過許多生命的兩難時刻,
對於我們遍尋不著的答案,他有許多經驗分享,
在他的筆下,完整呈現老年生活的「生命意義」,
不只是智性的增長,還包括情感上的和諧、正義感與目的感,
甚至包括與更大的「整體」連結,例如自然、靈性與愛。
這是一本當我們陪伴家人老去,甚至自己日漸老化時,手邊必備的經典好書,
值得我們在生命中每一個階段都拿出來閱讀、深思。
作者簡介:
馬克‧艾格洛寧(Marc E. Agronin)
馬克‧艾格洛寧醫生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醫學院,他是資深的成年和老年精神專科醫生,自1999 年起即在佛羅里達州最大的老人安養中心「邁阿密猶太健康系統診所」 (Miami Jewish Health Systems, MJHS)擔任「心理健康和臨床研究中心」(Mental Health and Clinical Research)的醫學主任。馬克‧艾格洛寧已出版多本心理健康書籍,他所發表的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和其他期刊。
2008年,馬克‧艾格洛寧醫生榮獲「美國老年精神專科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eriatric Psychiatry)唯一提名為「年度最佳臨床醫生」(Clinician of the Year),讚許他致力於為年長者提供有品質的心理健康照顧,以及他在老年精神科領域的卓越貢獻。馬克‧艾格洛寧居住在佛羅里達州的Cooper市。
譯者簡介:
陳秋萍
台灣人。政治大學畢業,主修中文,輔修英文。曾任職雜誌社、出版社撰述和編輯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日悠遊不同語言文化之間,或譯或寫或編,樂在其中。譯作頗豐,作品有:《走出時間之外》、《搶救頭號病人》、《少年海鳥之歌》、《Sam,男孩和他的臉》、《蓮葉清單:簡單生活七步驟》(以上為遠流出版)、《老娘幹嘛這麼累》、《房間裡的大象》等等。
名人推薦: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孫越|終身義工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薇薇夫人|作家
華天灝|《不老騎士》電影導演
楊力州|紀錄片導演(作品有《被遺忘的時光》)
王浩威|作家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
潘懷宗|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劉士銘|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陳亮恭|台北榮民總醫院 高齡醫學中心 主任
張雅芳|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隋安德|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
智慧推薦
這本書中的理論與實例,可以幫助我們,提醒我們走向成功,安渡華麗老年。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艾格洛寧醫師把十四年來照護老年人的臨床經驗、老年醫學知識和所悟出人生哲理融會貫通,並以不同病人的生命故事來貫穿全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由老化的觀點、巡訪老年、記憶褪色、智慧圓融,最後走到生命的邊境……讓曾經從事老年神經醫學工作的我深有同感,因而很樂意推薦這本好書。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作者面對許多老年真實生命的困頓時,不急不徐地訴說著他不放棄任何生命的可能性時,是相當令人敬佩的,因為這真的很難!除了不斷精進的醫術外,更需要無以撼動的耐心與毅力!
如此長期與老人相處的作者/專家,卻不以老人醫學專家自居,而不斷地探索個別性的老化及其生命歷程,如為陷入精神妄想的滿腦子蝨子的老兵,找出因五十年前戰役鋼盔中的蝨子恐懼的根本病因。作者不以醫學病名定義老人,而以戰爭遺物來詮釋老兵的生命。如此不以自我專業來凌駕無法為自己發聲的老人,而是凡事以人為本的思為與作為,是目前被稱之「老人專家」的先進們不能遺忘的重要功課。
──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很多人怕老勝過於怕死,因為死絕對無人能逃脫。而老,天花亂墜的抗老方法充斥人間,於是人們幻想人可以「脫老」。但本書作者卻老老實實告訴讀者,老化就是不能改變的,正常生命的走向就是老──死。但在死亡之前,老化絕不等於死亡。老化的人生依然有愛,有恨,有希望,有創造力,而且更成熟更有智慧。書中真實的故事讀了會噴淚而笑,老可以很精采,不是退化腐朽。這本書鼓舞並感動了我。
──薇薇夫人|作家
不老騎士的團長跟我說:「追求夢想的時候,你會忘記自己幾歲。」我想生命要活得精彩是關乎姿態而不是年齡。我想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昂然面對,展現生命的光彩跟力量。
──華天灝|《不老騎士》電影導演
感人!讓我們看到自己、凝視自己,解答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
──隋安德|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努力活著,就能尋著生命的解藥──希望。
──張雅芳|東森財經台57健康同學會主持人
除了科學之外,作者看到了其他東西:人本身。……作者將老化視為生命的本質,具有其意義及智慧。……書中充滿了故事:關於病患、老師、家人、甚至是作者本身的故事。
──《經濟學人》
極具文化修養,豐盛而有同理心,馬克‧艾格洛寧對老化的觀點力抗現今一窩蜂的回春或保持年輕的書籍。相反的,馬克‧艾格洛寧認為大家應該對老化有正確認知:視為一種無法避免、會使身體機能衰退、但卻非常有價值的狀態。用這樣的認知來接受、理解甚至是感謝老化。
──《出版人週刊》
這本書富含對於老化的智慧。
──《耶魯校友雜誌》
一如葛文德(Atul Gawande,《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作者)與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這本書的作者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現代老化的意義。
──《華盛頓郵報》
關於老化如何等同於「生命力」、「智慧」、「創造力」、「靈性」與「希望」,這本書是一個成功的辯證。
──《科克斯書評》
極美妙的著作……馬克‧艾格洛寧每天的工作,是醫學的藝術,而他的文筆對讀者來說是一份禮物。
──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醫學人文作家,著有《死亡的臉》)
透過馬克‧艾格洛寧筆下病患的故事與生命,我們學到老化過程的科學、醫學與人性面。馬克‧艾格洛寧醫師不只是位有天賦的作家和醫師,更對人類行為有敏銳的觀察。
──蓋瑞‧斯默爾醫師(Gary Small, M.D.,是位知名神經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城分校記憶臨床學中心和老化研究中心主任,曾獲「美國最佳醫生」及許多醫療研究單位的最高榮譽推崇)
《生命永不落》是本月必讀的書。
──美國大型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害怕變老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對於老化有更深的了解,或許有助於減輕恐懼。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它是一本絕佳的好書,將幫助你了解老化的真正樣貌。
──BC Blogcritics書評網站
正向面對老化--推薦《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有一天,我與一群新婚以及即將要結婚的年輕人聊天,我說:「我在推動成功老化關懷計畫,因為我自己正在走向老年,我要讓自己的老年過得好,先要接受自己漸漸老了!需要有比較正確對『老』的觀念及知識,以維持年老之後的生活品質,我說這就是成功老化??。」年輕人瞪大了眼說:「啊!『老化』與『成功』怎可連在一起?」
一個是人生的負面現象、一個是正向的人生追求??這樣的反應與態度很普遍,大家都怕老、排老、避老??社會對「老」字是個貶意--老化等於失智,剝奪人的記憶與其他智力的腦部疾病等,見面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愈來愈年輕了??。
拿到這本新書《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我很興奮,終於有一本敢以「老化」為書名,且在封面上公開地大聲說「老」的書了,真是太棒了!
書中作者的四歲兒子,幫大家問了兩個問題:老是什麼?要多少天我才會變老?
吉恩.柯翰醫師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老化與人文學科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告訴我們:「事實上,腦部確實能夠長出新的神經連結,在實質上重新塑造自己。因此,老化的腦擁有潛力,產生更多成熟、相互連結的神經迴路,調節思考、情感和創造力。」關於老化,他這麼說:「老化有過程,還有人。」作者艾格洛寧醫師進一步說明:「過程告訴我們,我們如何與為何老化,而且受限於物理學和生物學的法則。不過,人呢,人讓我們看到怎樣變老,而且種種限制更加多樣。一方面,老化的體驗受限於身體健康、個人資源、文化規範,以及通常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歷史事件。另一方面,我們本身的努力卻可以為老化過程帶來改變和意義,因而能夠超越這些生物學無計可施的力量。」這就是做為人可以努力走向「成功老化」的觀念了。
一方面接受現實的老化現象,雖然是負面的,另一方面卻是積極地努力為老化找意義,是可以正面走向成功的。
人的命運有很多的吊詭不確定,年輕時的飛黃騰達,不代表年老時的體面光鮮,書中有許多的實例,很可能都是將來你我的寫照,不管過去的你是如何的成功,享有燦爛美好,也終要面對年老的生理法則。
然而早些瞭解早些做準備,可以早些建立對老化的正確認知,找到晚年生活的生命意義。這些意義包括:智性成長、情感和諧、正義感??等正向意義,也可讓自己的生活有方向,即使時日已不多。
這些年來,我嘗試以養心、養身、養生等方面的知識及體驗來建立成功老化的基本思維,自己學習之外也在素直友會裡推動。
這本書中的理論與實例,可以幫助我們,提醒我們走向成功,安渡華麗老年。
老年這條路要怎麼走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有次我隨興走入一家美容院,美容師一面替我剪髮一面聊天,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退休了。看到我在看書時又說:「退休的人還會看書,可以打發時間,比較不會無聊。」一副很同情的樣子。我心想就是因為退休才有時間好好的看喜歡的書,可不是打發時間呢,差點脫口而出:「我只是退休,又不是等著生命結束。」
很多人把退休跟年老聯想在一起,再把老年和疾病纏身畫上等號,接著就離死亡不遠了。其實,以目前的醫療和生活水準,即使六十五歲退休,一般人還有十到三十年的壽命,可以做很多事,完成許多心願,只是要先了解老化的過程,心理有準備,這條路才會走得平順、優雅有尊嚴。
很高興二○ 一一年二月出版的《How we age: a doctor's journal into the heart of growing old》一書,現在已有中文版《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問世。此書的作者馬克‧ 艾格洛寧是資深的美國老年精神專科醫師,在「邁阿密猶太健康系統」的安養中心行醫,其病人平均年齡將近一百歲,最年輕的病人是六十二歲。他把十四年來照護老年人的臨床經驗、老年醫學知識和所悟出人生哲理融會貫通,並以不同病人的生命故事來貫穿全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由老化的觀點、巡訪老年、記憶褪色、智慧圓融,最後走到生命的邊境。
艾格洛寧醫師隨時都在學習老化的意義,從他還是醫學生,上大體解剖課時所解剖一位九十八歲女士的大體,那時他就開始接觸到老病的身體。連他才四歲的兒子也有一連串問題:「爸??你喜歡和老人一起工作嗎?」「爸??他們只是在等死嗎?」「要多少天我才會變老?」??讓他有點招架不住。
每一個生物都會老化,既無法改變也無法逃脫,老化等於變化,而變化的度量衡是時間。要逆轉任何東西的老化,就得逆轉時間,但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一定會老。老化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不能治癒。不過,老化也受到個人身體狀況、個人資源、生活方式、文化環境及情緒壓力等影響,而這些是可以憑自己的努力為老化過程帶來改變和意義。而且,成功的老化仰賴的不是完美記憶和認知功能的維持,而是「持續的快樂能力」和良好的人際互動,這其中包含了寬恕、感恩和慈悲。
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既闡述老化的正面意義,但也不諱言老化所伴隨的疾病,尤其是憂鬱、譫妄、失智,還有貧困所帶來的苦痛。「醃過的舊腦袋」敘述的是七十五歲的桑莫希爾先生一顆被多年酗酒給醃漬過的舊腦袋,讓他癲癇發作、失智、躁鬱,經過長期、耐心的治療,包括參加戒酒匿名會、診間諮商和藥物治療,慢慢回復到能過正常生活。
雖然書中每位病人的生命故事不見得都治療成功,病痛也並不一定找到原因,但都發人深省,有時更是考驗醫師的生活智慧。例如安養中心的護士請艾格洛寧醫師給九十歲的奈斯特太太吃點藥,因為她有精神病,說她的房間爬滿了蟲子,連她的衣服和皮膚都有。當奈斯特太太來看診時,她描述黑色蟲子怎樣從報紙爬出來,布滿整個房間的樣子,讓艾格洛寧醫師聯想到「寄生蟲妄想症」,考慮開立抗精神病藥物,但心中仍有點疑慮,因而打電話請奈斯特太太的女兒去檢查她的房間,果然房間裡到處都是螞蟻,是衝著一包打開的糖果而來的。幸好這次要找的是除蟲業者,而不是老年精神科醫師。
艾格洛寧醫師從年輕時就選擇了老年醫學,而且是老年精神科,他長期照護安養中心的老人,甚至有人稱他工作的場所是「上帝的候客室」,但他以一個年輕的觀察者同時也是醫者,從中學到了老年的圓融智慧、老化所帶來的病痛困境及因應之道,在書中和廣大的讀者分享,做為每個人將來老化的燈塔,讓曾經從事老年神經醫學工作的我深有同感,因而很樂意推薦這本好書。
媒體推薦:
英文版上市以來,廣受媒體好評與報導──
《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耶魯校友雜誌》‧《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
美國大型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盛讚本書「是本月必讀的書」。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1 |
5折 | 2 |
7折 | 1 |
無折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