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青松
定價:NT$ 330
優惠價:88 折,NT$ 29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程青松,中國編劇、導演與影評人,《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
自1999年起曾多次策劃金雞百花電影節,另籌辦過北大學生電影節、長春電影節等主題晚會,現任職於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創作中心。
編劇的電影《電影往事》、《沉默的遠山》、《幸福成本》曾獲得多項國內外電影獎項。
2005年公開自己的同志身份,2011年12月獲得首屆彩虹媒體獎年度同志致敬人物獎。
主要著作有《國外後現代電影》、《我的攝影機不撒謊:先鋒電影人檔案》、《看得見的影像》等書。
名人推薦:
李幼鸚鵡鵪鶉、林奕華、婁燁、張鐵志、彭浩翔、黃耀明、蔡康永、關錦鵬
跋文:關不住的春光:記華語同志電影
文/范坡坡
說起同志電影,我不得不提到自己跟電影的緣分。
2003年高中畢業,因為聽說選擇電影專業高考數學不算分,我誤打誤撞闖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大學第一年我對電影真是一無所知,甚至也談不上興趣。來到北京唯獨的好處就是同志生活寬鬆很多,課餘時間幾乎就是見網友、約會,還有搜集同志電影光碟來看。上課的時候偶然一次機會我們談到同志的話題,竟然在班上炸開了鍋,有保持「中立」的,有表示支持的,更有一位男生公開表示恐同,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當時我才意識到藝術院校也並不盡是天然思想開放的學生。
很巧合的是下一個學期調換宿舍,我和這位同學分在了同一個房間,我經常用宿舍唯一一台影碟機肆無忌憚地看同志電影。有時候他因為看美女而湊過來,有時候我跟他說這是電影大師的作品你應該看一下⋯⋯兩個月間,我向他推薦了十餘部好看的同志電影,他在光影中見識各色同志,也跟我有了真正的友誼。現在如果有誰在他面前發表恐同言論,他一準站出來辯論。
小小的事件,改變了一個人的偏見看法,其實也觸動我看到了電影的魔力,真正毫無保留地愛上了電影。大學期間我開始給一些同志組織做志願者,自己寫了一本介紹世界各地同志電影的書。畢業後我加入北京酷兒影展的團隊,一邊拍同志題材的紀錄片,一邊也寫影評、組織放映推廣同志電影。
這些年,中國的觀眾們通過各種方式,鑽著法制的漏洞尋找海外同志電影,其中很多港台片被大家熟悉、喜歡。同時民間放映興起,大家冒著被叫停的危險也看了不少本土地下同志片。這些說華語的影片,相比較西方、東南亞、日韓,製作未必精美,但它們的線索更加貼近自己的身體、靈魂,講述的故事,也有華人族群的特點,影像表現,也逐漸凸顯獨特的美學。華語同志電影:一個禁區,一樁難題,一種少數,一片寂寞?可這又是:一道彩虹,一盞橘燈,一幅畫卷,一束春光!對,一束關不住的春光,頑強地投射在並不那麼包容的華人社會中。
程青松先生邀請我做這本書的客座編輯,在個人有限的時間精力、編輯經驗、學術水準之下擔負起責任,我著實感到惶恐不已。但謝天謝地,這本書給了我們駐足賞玩,抑或還有反思總結的機會。在書裡,我們儘量選擇了對觀眾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華語同志電影、電影人、電影節,進行評論、採訪、記錄。從往日曖昧歷程中的《大路》,到時下男色盛開的《安非他命》;從中國大陸第一部女同志電影《今年夏天》,到明星雲集的香港製造《得閒炒飯》;和同志議題超有緣分的李安導演被我們仔仔細細地研究他的「同志細胞」,才華讓人羡慕嫉妒恨的田原則自己拿筆寫出《蝴蝶》的前情舊事;許鞍華後悔自己影片拍得太政治正確,蔡明亮則有不一樣的書寫方式⋯⋯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男人,女人⋯⋯影像面前的人們顯得格外平等。
但影像也折射出這個社會的不平等。時至今日,由於中港台三地不同的體制,導致發展進程上的巨大差異。2007年我曾經參訪台北,雖然只趕上了同玩節的最後一天,但當時的電影放映非常熱鬧。排隊入場的隊伍裡既有年輕男女,也有不少阿公阿嬤。這給我很大的震撼,他們對於電影有熱情,而不因為題材、手法造成必然的隔絕。台灣電影人對於同志題材的創造力,也在合理的體制之下茁壯生發。既有《河流》的晦澀書寫,也有《十七歲的天空》的瘋癲喧嘩,還有《漂浪青春》的嚴肅細膩。相比之下,97以來香港電影中的同志題材甚至萎縮,特別是對於女同志議題很少關注。倒是男同志電影的消費市場經營得格外火熱,商家也瞄準粉紅經濟效應,創造出多樣消費的「香港模式」。而在中國,廣電總局將同性戀、跨性別明確列入禁止表現的題材。我們曾經向總局的信訪部提交意見書,也到處穿「我們要看同性戀電影」的T恤表達意見。可是政府對我們不理不睬,專制地將對話拒於千里之外。《東宮西宮》的導演張元,當年甚至被禁止出境參加坎城電影節,政府的外強中乾可見一斑!
幸得數碼技術發展,給了製作者新的選擇和思路。《春風沉醉的夜晚》用小小的數碼攝像機創造了影片的獨特風格,主演吳偉獨家分享了幕後故事,婁燁導演在訪談中很酷地說「我們可能都是同性戀」;崔子恩在採訪中顯現出了對資本主義的叛逆精神,用自己的理念製作新的電影;游靜的《好郁》創造出迷幻香港,寓言香港;陳俊志用低成本的方式跟隨著主人公製作出一系列的抵抗社會壓迫的作品。在這些過程中,他們也對美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解構膠片時代中影像的桎梏,這與打破性別刻板的行為不謀而合。他們讓獨立成為真正之獨立,讓地下也暗夜妖嬈。
我們要向這些人致敬,他們不止拍攝了一部同志電影,他們甚至也不但以影像來跟社會對話。崔子恩和石頭十一年之前一同走入湖南衛視《有話好說》的演播廳,我們很驕傲的說中國大陸最早通過大眾媒體出櫃的男、女同志都是電影人;台灣的周美玲、陳俊志兩位導演長期關注同志話題,並且兩人都未曾掩飾過自己的性向;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出版過《男同志電影》一書,多年來一直堅持揮灑個性; 關錦鵬和張國榮是香港兩位旗幟性的人物,關導演以紀錄片《男生女相》走出櫃子,哥哥則在演唱會對愛人獻上《月亮代表我的心》,這給華語娛樂圈以震盪,也讓大家更愛他。時至今日,包括洪榮傑、鐘德勝、雲翔等年輕製作者也不憚談到個人身份,讓性向成為不那麼特別的話題。
放眼世界影展之海,華語同志電影也藉由這些路徑走入國際觀眾視野。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皆設有官方或者非官方的酷兒電影獎項,而林林總總的同志影展,也成為品嘗酷兒大餐的聚會。據說幾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同志影展正在進行,而本書在附錄中也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資訊分享給讀者。特別是在華語地區兩個一直堅守的影展:香港同志影展、北京酷兒影展。前者讓「同志」一詞在漢語中流傳,解構了它原本的政治企圖。後者越過十年門檻,在游擊戰中堅守心靈的最後陣地。兩個影展的組織者也從不同的角度訴說了自己的過去和現在。
我們看到進步,也敦促自己反思和慎重。電影行業非常容易變成中產、精英化的遊戲,同志的身份也包含著壓迫和禁錮,而階層、種族、性別⋯⋯多元的面相也警惕我們「來自內部的歧視」。這些年來做影展的過程當中,我經常聽到一些同志觀眾跟我說「你們不要放映那些變性人的片子,搞得我們同性戀都那麼變態似的」。哼!我們就是要放,我們還要拍,還要寫!反對偏見,從我做起!近幾年層出不窮的歐美同志片,很多作品堆疊一些主流視覺符號,吐槽撩騷幾個毫無新意的梗就可以贏得觀眾喝彩,而其實裡面飽含對膚色、相貌的歧視,卻不容易被察覺。這樣的討論在台灣的同志運動中應該已經不少,而中國的活動家們才剛開始意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跨性別、無產者、殘障人士⋯⋯他們兼有同志身份,遭受雙重歧視,而影像中鮮有他們的聲音發出,我想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假如有天中國同志電影合法,大製片公司紛紛將目光瞄準這塊大蛋糕,上海國際電影節設立酷兒金爵獎,大明星時尚風潮席捲同志圈⋯⋯我們這幾個北京酷兒影展的組織者在幹嘛?我們胡思亂想一番,最後的結論是:我們應該還在搞獨立電影跟主流對抗,我們需要繼續叛逆繼續不羈繼續挑釁繼續跟某些不公正過不去。直到⋯⋯
直到有天是男是女,愛男愛女真正被平等對待,那個時候性向的概念會越來越模糊,同志電影這個題材甚至會消逝。而當我們撕掉標籤,慶祝自由,你會發現這些歷史其實令人回味。而這本書有幸成為你閱讀這些故事的憑藉,很高興能夠將它與台灣的讀者分享,希望春光照耀你,你也享受它!
范坡坡 2012年9月於北京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7折8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0 |
5折 | 10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程青松
優惠價: 88 折, NT$ 290 NT$ 33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程青松,中國編劇、導演與影評人,《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
自1999年起曾多次策劃金雞百花電影節,另籌辦過北大學生電影節、長春電影節等主題晚會,現任職於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創作中心。
編劇的電影《電影往事》、《沉默的遠山》、《幸福成本》曾獲得多項國內外電影獎項。
2005年公開自己的同志身份,2011年12月獲得首屆彩虹媒體獎年度同志致敬人物獎。
主要著作有《國外後現代電影》、《我的攝影機不撒謊:先鋒電影人檔案》、《看得見的影像》等書。
名人推薦:
李幼鸚鵡鵪鶉、林奕華、婁燁、張鐵志、彭浩翔、黃耀明、蔡康永、關錦鵬
跋文:關不住的春光:記華語同志電影
文/范坡坡
說起同志電影,我不得不提到自己跟電影的緣分。
2003年高中畢業,因為聽說選擇電影專業高考數學不算分,我誤打誤撞闖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大學第一年我對電影真是一無所知,甚至也談不上興趣。來到北京唯獨的好處就是同志生活寬鬆很多,課餘時間幾乎就是見網友、約會,還有搜集同志電影光碟來看。上課的時候偶然一次機會我們談到同志的話題,竟然在班上炸開了鍋,有保持「中立」的,有表示支持的,更有一位男生公開表示恐同,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當時我才意識到藝術院校也並不盡是天然思想開放的學生。
很巧合的是下一個學期調換宿舍,我和這位同學分在了同一個房間,我經常用宿舍唯一一台影碟機肆無忌憚地看同志電影。有時候他因為看美女而湊過來,有時候我跟他說這是電影大師的作品你應該看一下⋯⋯兩個月間,我向他推薦了十餘部好看的同志電影,他在光影中見識各色同志,也跟我有了真正的友誼。現在如果有誰在他面前發表恐同言論,他一準站出來辯論。
小小的事件,改變了一個人的偏見看法,其實也觸動我看到了電影的魔力,真正毫無保留地愛上了電影。大學期間我開始給一些同志組織做志願者,自己寫了一本介紹世界各地同志電影的書。畢業後我加入北京酷兒影展的團隊,一邊拍同志題材的紀錄片,一邊也寫影評、組織放映推廣同志電影。
這些年,中國的觀眾們通過各種方式,鑽著法制的漏洞尋找海外同志電影,其中很多港台片被大家熟悉、喜歡。同時民間放映興起,大家冒著被叫停的危險也看了不少本土地下同志片。這些說華語的影片,相比較西方、東南亞、日韓,製作未必精美,但它們的線索更加貼近自己的身體、靈魂,講述的故事,也有華人族群的特點,影像表現,也逐漸凸顯獨特的美學。華語同志電影:一個禁區,一樁難題,一種少數,一片寂寞?可這又是:一道彩虹,一盞橘燈,一幅畫卷,一束春光!對,一束關不住的春光,頑強地投射在並不那麼包容的華人社會中。
程青松先生邀請我做這本書的客座編輯,在個人有限的時間精力、編輯經驗、學術水準之下擔負起責任,我著實感到惶恐不已。但謝天謝地,這本書給了我們駐足賞玩,抑或還有反思總結的機會。在書裡,我們儘量選擇了對觀眾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華語同志電影、電影人、電影節,進行評論、採訪、記錄。從往日曖昧歷程中的《大路》,到時下男色盛開的《安非他命》;從中國大陸第一部女同志電影《今年夏天》,到明星雲集的香港製造《得閒炒飯》;和同志議題超有緣分的李安導演被我們仔仔細細地研究他的「同志細胞」,才華讓人羡慕嫉妒恨的田原則自己拿筆寫出《蝴蝶》的前情舊事;許鞍華後悔自己影片拍得太政治正確,蔡明亮則有不一樣的書寫方式⋯⋯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男人,女人⋯⋯影像面前的人們顯得格外平等。
但影像也折射出這個社會的不平等。時至今日,由於中港台三地不同的體制,導致發展進程上的巨大差異。2007年我曾經參訪台北,雖然只趕上了同玩節的最後一天,但當時的電影放映非常熱鬧。排隊入場的隊伍裡既有年輕男女,也有不少阿公阿嬤。這給我很大的震撼,他們對於電影有熱情,而不因為題材、手法造成必然的隔絕。台灣電影人對於同志題材的創造力,也在合理的體制之下茁壯生發。既有《河流》的晦澀書寫,也有《十七歲的天空》的瘋癲喧嘩,還有《漂浪青春》的嚴肅細膩。相比之下,97以來香港電影中的同志題材甚至萎縮,特別是對於女同志議題很少關注。倒是男同志電影的消費市場經營得格外火熱,商家也瞄準粉紅經濟效應,創造出多樣消費的「香港模式」。而在中國,廣電總局將同性戀、跨性別明確列入禁止表現的題材。我們曾經向總局的信訪部提交意見書,也到處穿「我們要看同性戀電影」的T恤表達意見。可是政府對我們不理不睬,專制地將對話拒於千里之外。《東宮西宮》的導演張元,當年甚至被禁止出境參加坎城電影節,政府的外強中乾可見一斑!
幸得數碼技術發展,給了製作者新的選擇和思路。《春風沉醉的夜晚》用小小的數碼攝像機創造了影片的獨特風格,主演吳偉獨家分享了幕後故事,婁燁導演在訪談中很酷地說「我們可能都是同性戀」;崔子恩在採訪中顯現出了對資本主義的叛逆精神,用自己的理念製作新的電影;游靜的《好郁》創造出迷幻香港,寓言香港;陳俊志用低成本的方式跟隨著主人公製作出一系列的抵抗社會壓迫的作品。在這些過程中,他們也對美學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解構膠片時代中影像的桎梏,這與打破性別刻板的行為不謀而合。他們讓獨立成為真正之獨立,讓地下也暗夜妖嬈。
我們要向這些人致敬,他們不止拍攝了一部同志電影,他們甚至也不但以影像來跟社會對話。崔子恩和石頭十一年之前一同走入湖南衛視《有話好說》的演播廳,我們很驕傲的說中國大陸最早通過大眾媒體出櫃的男、女同志都是電影人;台灣的周美玲、陳俊志兩位導演長期關注同志話題,並且兩人都未曾掩飾過自己的性向;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出版過《男同志電影》一書,多年來一直堅持揮灑個性; 關錦鵬和張國榮是香港兩位旗幟性的人物,關導演以紀錄片《男生女相》走出櫃子,哥哥則在演唱會對愛人獻上《月亮代表我的心》,這給華語娛樂圈以震盪,也讓大家更愛他。時至今日,包括洪榮傑、鐘德勝、雲翔等年輕製作者也不憚談到個人身份,讓性向成為不那麼特別的話題。
放眼世界影展之海,華語同志電影也藉由這些路徑走入國際觀眾視野。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皆設有官方或者非官方的酷兒電影獎項,而林林總總的同志影展,也成為品嘗酷兒大餐的聚會。據說幾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同志影展正在進行,而本書在附錄中也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資訊分享給讀者。特別是在華語地區兩個一直堅守的影展:香港同志影展、北京酷兒影展。前者讓「同志」一詞在漢語中流傳,解構了它原本的政治企圖。後者越過十年門檻,在游擊戰中堅守心靈的最後陣地。兩個影展的組織者也從不同的角度訴說了自己的過去和現在。
我們看到進步,也敦促自己反思和慎重。電影行業非常容易變成中產、精英化的遊戲,同志的身份也包含著壓迫和禁錮,而階層、種族、性別⋯⋯多元的面相也警惕我們「來自內部的歧視」。這些年來做影展的過程當中,我經常聽到一些同志觀眾跟我說「你們不要放映那些變性人的片子,搞得我們同性戀都那麼變態似的」。哼!我們就是要放,我們還要拍,還要寫!反對偏見,從我做起!近幾年層出不窮的歐美同志片,很多作品堆疊一些主流視覺符號,吐槽撩騷幾個毫無新意的梗就可以贏得觀眾喝彩,而其實裡面飽含對膚色、相貌的歧視,卻不容易被察覺。這樣的討論在台灣的同志運動中應該已經不少,而中國的活動家們才剛開始意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跨性別、無產者、殘障人士⋯⋯他們兼有同志身份,遭受雙重歧視,而影像中鮮有他們的聲音發出,我想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假如有天中國同志電影合法,大製片公司紛紛將目光瞄準這塊大蛋糕,上海國際電影節設立酷兒金爵獎,大明星時尚風潮席捲同志圈⋯⋯我們這幾個北京酷兒影展的組織者在幹嘛?我們胡思亂想一番,最後的結論是:我們應該還在搞獨立電影跟主流對抗,我們需要繼續叛逆繼續不羈繼續挑釁繼續跟某些不公正過不去。直到⋯⋯
直到有天是男是女,愛男愛女真正被平等對待,那個時候性向的概念會越來越模糊,同志電影這個題材甚至會消逝。而當我們撕掉標籤,慶祝自由,你會發現這些歷史其實令人回味。而這本書有幸成為你閱讀這些故事的憑藉,很高興能夠將它與台灣的讀者分享,希望春光照耀你,你也享受它!
范坡坡 2012年9月於北京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0 |
5折 | 10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7折8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