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篇古文觀止三十數篇,並縱觀古今,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修身之道、齊家之理、治國之術、觀世之法等,以期引發讀者閱讀古文的興趣,進而學習古人的智慧。
作者簡介:
鄭連根,資深傳媒人,文史學者。199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雜文、隨筆,散見於《南風窗》《同舟共進》《書屋》《隨筆》《雜文選刊》《雜文月刊》《雜文報》等百餘家報刊,已經出版的著作有《中國古代小說名句賞析》、《濟南老街老巷》(與張繼平合著)、《塵埃尚未落定》、《前事今識》(繁體字版)、《故紙眉批——一個傳媒人的讀史心得》、《新聞往事》、《昨夜西風——活躍在近代中國的傳教士》等。
章節試閱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從〈敬姜論勞逸〉說起
趙本山演過一個叫《紅高粱模特隊》的小品,其中有一句話很給力:「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之所以想起了這句話,是因為看到了一條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聯合發佈了二○一一年《社會藍皮書》。社會藍皮書對全國二百八十六個城市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在校生及其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二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醫生、律師、記者等專業人員;15%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另有百分之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教師;選擇讓孩子當政府官員的占百分之十一‧六。而選擇讓孩子成為工人、農民的家長僅為百分之一‧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之語毫釐不爽,但這份調查資料也實實在在地說明了現實的殘酷——很多人對工人、農民(他們是體力勞動者的代表)缺乏足夠的認同。全社會沒有形成對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普遍尊重,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它至少說明,很多人只尊重「比較體面」的腦力勞動,而對體力勞動則不屑一顧。看不起體力勞動,就意味著「勞動者是最美的人」的觀念並沒有真正地深入人心。一些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思想偏差,除了工人、農民收入偏低等現實因素外,還與人們對勞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關。
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僅僅是人類的一種謀生手段,它還是人類的第一需要——在本質上,勞動是人們自我提升、自我實現乃至自我拯救的唯一途徑。離開了勞動,人類不但會在物質上陷入窘境,而且精神世界也會隨之崩潰。作為群體的人類如此,作為個體的每個人亦是如此。對此,不僅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有過經典論述,中國古人也有相當清醒的認識。
春秋時期,魯國有位貴族婦女敬姜,她是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一天,文伯下朝回來看到母親在織布,就說:「母親,您怎麼還在織布呢?我在朝廷擔任高官,我的俸祿難道還不能養活您嗎?我的母親還織布,讓人看見了會笑話我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呢。」
文伯的話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有大錯,兒子做了高官,有足夠的收入來供養老母,母親是可以安享晚年的。但是,敬姜卻不這麼看。她對兒子說:「魯國要亡了吧?他們讓你當了高官卻沒讓你明白道理,這太可怕了!你坐下,我講給你聽。」然後就引經據典,把兒子教訓了一頓。
敬姜教訓兒子的主題就是「人是必須要勞動的」,「勞動者是最美的人」。這個結論並不高深,難能可貴的是,她講出了勞動對人們精神的重要影響:「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意思是說,民眾經常勞作會促進思考,思考會生發出善良的念頭;而安逸過度就會荒淫,荒淫就會忘記善良,忘了善良,邪惡的念頭便會產生。
敬姜還告訴兒子,從前自天子到庶人都是要勤勤懇懇地勞作的。天子早晨要跟三公、九卿一起祭祀太陽和大地,中午考察政務,向百官交代該做的事,晚上要督促嬪妃們清冼祭祀器物,然後才可以休息;諸侯們清早聽取天子佈置的事務和訓導,白天完成他們的工作,傍晚要溫習有關典章和法規,深夜還要告誡手下官員,不讓他們享樂過度,然後才可休息;卿大夫清早考慮他的職責,白天辦理政務,夜晚處理自己的家事,然後才可休息;貴族青年清早要接受教育,白天學習相關技藝,傍晚復習,夜晚反省自己有無過錯,然後才可休息;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沒有一天敢於懈怠……自上而下,誰敢只享樂而不勞作呢?
敬姜最後說:「如今,我守寡了,你是大夫,從早到晚兢兢業業地參與朝政事務還怕做不好呢,如果懈怠懶惰,那怎麼躲避得了懲罰呢?我還指望你早晚提醒我說『一定不要廢棄先人的傳統。』可你今天卻說:『為什麼不自己圖安逸啊?』你以這樣的態度當官,我恐怕你爹要絕後啊。」
敬姜的這番話說得語重心長,合情合理,難怪孔子都對她給予了高度評價:「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你們要記住,季家這位婦人不貪圖安逸)」
敬姜所講古代各階層的勞動狀態對今人而言相去甚遠,已失去了模仿之必要。但是,她所說的每個人都要保持勞動習慣、盡心盡力地對待工作的態度仍然值得今人學習。
需要說明的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超越單純的物質屬性的。勞動不僅可以創造物質財富,還可以提升精神境界;勞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開發智慧;勞動不僅可以利益他人,還可以使自己獲得充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若完全脫離了勞動,一個人必然會陷入無聊與空虛之中,於身心均有極大危害。對於這一點,佛教界有很深的認識。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許多寺院都採用了「禪農並重、自食其力」的建院原則,著名的百丈禪師更是提出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寺院清規,這意味「勞動」已成了佛教徒修行的一部分(與讀經、念佛一樣不可或缺)。佛家的祖師大德之所以這麼重視勞動,絕不僅僅是為了勞作之後的「收成」,而是要讓大家通過參與勞動而熱愛勞動,通過熱愛勞動而珍惜勞動成果,提升精神境界,進而平等地尊重一切勞動者。從這個層面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勞動其實也是佛家培養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的一種修行法門。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作為普通人,勞動會伴隨我們一生,我們理應對勞動有深切的領悟,然後將其落實到實踐中——從事任何勞動都要盡心盡力。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也不論勞動創造的物質財物是多是少,只要是盡心盡力的勞動,其本身就會發出同等的金子般的光輝,勞動者也因參與了這樣的勞動而無可置疑地成為「最美的人」。對此,我們一定要確信。一定。
附錄:〈敬姜論勞逸〉——《國語》
公父文伯退朝⑴,朝其母⑵,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幹季孫之怒也,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⑶」其母歎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邪⑷?居⑸,吾語女⑹。
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禦,使潔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⑺百工,使無慆淫⑻,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⑼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複,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
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紘、綖,卿之內子為大帶⑽,命婦祭服⑾,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賦事⑿,烝而獻功⒀,男女效績,愆則有辟⒁,古之制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⒂,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祀也。」
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⒃」
注釋
⑴公父文伯:魯國大夫,季悼子的孫子,公父穆伯的兒子。
⑵朝:古代人去見君王叫朝,謁見尊敬的人也可以叫朝。
⑶歜:文伯自稱其名。主:主母。季孫:季康子,當時擔任魯國的正卿,是季悼子的曾孫。季氏是魯國的大族,敬姜是季康子的從叔祖母,所以文伯這樣說。
⑷備官:充任官職。
⑸居:坐下。
⑹女:同「汝」。
⑺儆:告誡。
⑻慆淫:怠慢放蕩。
⑼庀:治理。
⑽紞:懸掛在帽子上的絲繩。紘:從頷下繞過的小絲帶。綖:冕上面方形的版。
⑾命婦:大夫之妻。祭服:祭祀時穿的黑色禮服。
⑿社而賦事:社:春祭之名,賦事:向神明祈禱農事豐收。
⒀烝而獻功:烝:冬祭之名,獻功:報告農業豐收。
⒁愆:過失。辟:罪。
⒂下位:下大夫之位。
⒃志:記住。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從〈敬姜論勞逸〉說起
趙本山演過一個叫《紅高粱模特隊》的小品,其中有一句話很給力:「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之所以想起了這句話,是因為看到了一條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聯合發佈了二○一一年《社會藍皮書》。社會藍皮書對全國二百八十六個城市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在校生及其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二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醫生、律師、記者等專業人員;15%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另有百分之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教師...
作者序
《讀古文,學智慧》序
黃波
我出生於1973年,算是正宗的「長在紅旗下」了,有幸目睹科技日新月異般的進步,物質也豐富到了幾乎被經濟學家稱為「豐裕」的程度。但這些年我常在想,若論「求知」與「進德」,與老輩人相比,我們這一代人究竟該算幸運還是不幸呢?
前段時間,我應約為一家報紙寫了一篇類似「求知路上二三事」的小文,談這樣的話題原有資格門檻,編輯屬意於遠遠談不上「成就」二字的我寫此題,原因是我未入大學之門,居然還能寫幾篇短文,並僥倖出版幾本小冊子。我在那篇文章中坦白交待:「其實未進入高等學府,我倒不認為是多麼大的遺憾。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者,最大而又普遍的缺陷應該是生逢一個文化幾被摧毀的時代,而就個體來說,儘管時代如此,如果殘存一點家學,則猶有沾溉之幸。而我對這些是完全談不到的,祖上從未出過讀書人,父母也識字無多,當年的小鄉村更是全無文化氣息。」
這樣的環境並非出自我的誇張,謂予不信,試問同樣生長於鄉村的同齡人,哪個不是長長於斯?
我們不必被私塾老師罰跪打板子,也不會逼著對對子了,這曾經被張揚為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幸福。但是在歷經人文素養缺失而導致的許多社會痛楚之後,一個疑惑卻無法回避:《四書》、《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全部從啟蒙讀物名單中消失,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被我們從疏遠到隔膜到鄙視,我們真的就超越了先輩?曾經困擾前人的問題真的就煙消雲散了嗎?
鄭連根兄的這本《讀古文,學智慧》來得恰好。雖然在多種因素催生下的所謂「國學熱」中,關於《古文觀止》的鑒賞類讀物堪稱林林總總,但這本書顯然非為湊熱鬧而來,因為寫作者的抱負並不是教你簡單地看懂那些文字,而是企望深入文字背後,去瞭解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密碼。
古人為什麼會有孝的觀念?禮是不是純屬一種毫無實際意義的束縛?人作為萬物靈長之價值,古人的認識中有無與現代理念若合符節的地方?……連根兄依託於這些古文名篇,運用其豐富的多學科的知識,筆鋒所聚,呈現的乃是一個無限多樣性的真實的古老中國。淺嘗輒止者閱之,可以增加自己關於中國傳統習俗和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變遷的多方面知識,好學深思者閱之,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因歷史而想到今天乃至未來。作者寫出一本書來,讀者能夠各取所需,這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細密解讀向來是連根兄的長處,而〈破解李陵困局〉、〈永遠的陶淵明,永恆的桃花源〉等篇則顯示了他的另一大長處,即於歷史「能入而又能出」。讀這本書,你的強烈感覺就是,其作者不是一個只會尋章摘句的腐儒,更不是一個一頭拜倒在傳統之下的骸骨式迷戀者。我向來認為,說史貴在能攖現代人心,但天資所限,這條標準於我稍高了點,連根兄則庶幾矣。
連根兄撰此書畢,徵序於我,因其好讀書、求甚解為我所熟知和敬畏,而我自己對《古文觀止》也不過翻讀了一兩遍而已,難免忐忑。但我又真切感到這本書是一個沉甸甸的果實,本「與朋友共」之義,遂聊綴數語,讀者哂之。
2012年6月26日於廣州
《讀古文,學智慧》序
黃波
我出生於1973年,算是正宗的「長在紅旗下」了,有幸目睹科技日新月異般的進步,物質也豐富到了幾乎被經濟學家稱為「豐裕」的程度。但這些年我常在想,若論「求知」與「進德」,與老輩人相比,我們這一代人究竟該算幸運還是不幸呢?
前段時間,我應約為一家報紙寫了一篇類似「求知路上二三事」的小文,談這樣的話題原有資格門檻,編輯屬意於遠遠談不上「成就」二字的我寫此題,原因是我未入大學之門,居然還能寫幾篇短文,並僥倖出版幾本小冊子。我在那篇文章中坦白交待:「其實未進入高等學府,我倒不認為是...
目錄
《讀古文,學智慧》序
家庭和諧,從心開始——〈鄭伯克段于鄢〉的深意
鄭莊公「小霸中原」與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周鄭交質〉與〈鄭莊公戒飭守臣〉互參
齊桓公:政治強人的霸業與悲劇——〈齊桓公伐楚盟屈完〉與〈齊桓下拜受胙〉互參
為宋襄公正名——〈子魚論戰〉的前前後後
晉文公的稱霸之路——〈寺人披見文公〉與〈襄王不許請隧〉互參
秦穆公:稱霸西戎話功過——〈陰飴甥對秦伯〉、〈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互參
「官二代」實在不好教——〈石碏諫寵州吁〉與〈觸讋說趙太后〉互參
修德重於「問鼎——〈臧哀伯諫納郜鼎〉與〈王孫滿對楚子〉互參
「只愛一點點」——〈魯共公擇言〉的深意
介之推的「四項基本原則」——〈介之推不言祿〉之前前後後
美輪美奐又如何——〈晉獻文子成室〉與〈凌虛台記〉互參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從〈敬姜論勞逸〉說起
規定大多是被領導破壞的——從〈臧僖伯諫觀魚〉說起
不替混蛋領導背黑鍋——〈晏子不死君難〉中的智慧
顏斶的底氣和孟子的「三不為」——從〈顏斶說齊王〉起
中國古人的生態倫理——〈里革斷罟匡君〉之解讀
聖賢多樣性——從〈伯夷列傳〉說起
「辭之懌矣,民之莫矣——春秋時期的外交辭令
破解李陵困局——由〈李陵答蘇武書〉引發的思考
漢代的人權宣言——值得一贊的〈尚德緩刑書〉
永遠的陶淵明,永恆的桃花源——〈桃花源記〉與陶淵明的現代意義
為什麼「憂道不憂貧」——〈叔向賀貧〉與〈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互參
「正蒙難,法授聖,化及民——從柳宗元〈箕子碑〉談起
徐元慶復仇案引發的文化論爭——由柳宗元〈駁復仇議〉看中國古代的禮法之爭
勵志人生之歐陽修版——〈瀧岡阡表〉與家庭教育
「官德」文章與中國傳統文化——〈諫太宗十思書〉、〈待漏院記〉、〈閱江樓記〉互參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與隱逸文化
後記
《讀古文,學智慧》序
家庭和諧,從心開始——〈鄭伯克段于鄢〉的深意
鄭莊公「小霸中原」與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周鄭交質〉與〈鄭莊公戒飭守臣〉互參
齊桓公:政治強人的霸業與悲劇——〈齊桓公伐楚盟屈完〉與〈齊桓下拜受胙〉互參
為宋襄公正名——〈子魚論戰〉的前前後後
晉文公的稱霸之路——〈寺人披見文公〉與〈襄王不許請隧〉互參
秦穆公:稱霸西戎話功過——〈陰飴甥對秦伯〉、〈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互參
「官二代」實在不好教——〈石碏諫寵州吁〉與〈觸讋說趙太后〉互參
修德重於「問鼎——〈臧哀伯諫納郜...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日期:2012-09-27ISBN/ISSN:978986591507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3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