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政亮
定價:NT$ 300
優惠價:88 折,NT$ 264
本商品已絕版
李政亮,書寫中國最受矚目和期待的台灣作家,
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榮獲第36屆金鼎獎;
這次以教育為起點,開啟一門你我都該關注的《中國課》。
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外面看中國。如果從中國內部看中國,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侷限,我也不例外。大學課堂是我認識中國的最主要據點,四年的教學也是十二年中國之旅最深刻的一段時間。── 李政亮
作者在中國生活十二年,從台籍陸生到重點大學教書四年的台籍陸師,以不同身分親歷其境地參與了中國轉型最戲劇化的時期。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這次他要以現場對中國年輕身影與教育故事的深度觀察,拆解中國的八、九○後將迎/贏來什麼樣的未來?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細訴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2010年,由二十多位中國小學老師合寫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批判了語文教科書課文中出現的嚴厲母親與早熟兒童形象,以及不符史實等現象。而作者深入探究後,更發現到教科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影子,包括領導人偉大形象的建構、傑出科學家與音樂家等的愛國情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國的疆界想像等等。小到幼兒園的小女孩、電視裡才藝表演的兒童,大到課堂上的大學生,全都要接受愛國教育。即使教科書從單一版本進入一綱多本時代,仍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的條例,而充斥著愛國、革命等政治意涵的課文。
政治教育之於中國學生,就像蝸牛身上的殼,中國學生背著政治教育這個殼,在漫長的升學道路上慢慢前進。這個過程,借用中國語彙來形容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八、九○後青春之重伴隨不容或缺的次文化之輕?
青春,很多人認為是流行文化乃至生活風格中所展現的年輕氣息,當今中國的影視作品中,鎖定青春題材者更是一部接一部。聲光幻影之間固然帶出不同的青春想像,不過,歷史中的青春身影卻也遭到遺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代年輕人成為紅衛兵與上山下鄉的一代,接下來一代的年輕人則在血腥鎮壓後氣氛低迷的社會現實中摸索應對的位置,而在全面市場化的劇烈變化中,下一個世代年輕人們再度被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後六四,八○年代崛起的作家王朔以玩世不恭的態度書寫青春,九○年代的傳奇作家王小波則反思人的狀態,接著,「城市生活」成為九○年代末期以來青春書寫的重點。在繁華榮景的背後,城市的殘酷現實接踵而來,2005年,中國大城市開始出現「啃老族」;2010年,「逃離北上廣」書籍三部曲,呈現了中國大學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況,從逃離北上廣到重返北上廣,我們看見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迷惘與殘存的夢想。
此外,作者也從中國的日本動漫迷文化、旅遊書寫文化,以及兩岸大學生的互動,剖析當代年輕人的次文化內涵,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身所處的世界。
◎中國重點大學生在學什麼?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可以迎來什麼?
在課堂裡,作者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生命經歷放在中國的脈絡下思考,例如城市與農村出身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生命經歷,媒體流行的八○後、九○後說法遮蔽了哪些異質的青春?在互動中,有時作者自己也像入戲的觀眾,索性直接跳入中國的青春與教育的脈絡中,探究中國式青春到底有哪些昂揚或壓抑之處?
一回作者應徵中國某大學的教職時,曾有教師提問:「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但窮則變,變則通,一向無法公開討論的六四事件,在網路上轉以「八乘八」表達;很多中國學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卻喜愛以匿名在公共論壇中大發議論。
此外,作者也從任教於傳播科系的經驗出發,剖析無所不在的國家管理權力如何影響了學生論文的呈現;面對不敢說真話的當代中國書籍,以及錯譯或經刪節的翻譯書時,如何發展出獨特的中國式閱讀,以求得全面而完整的知識?中國的傳播理論為何獨鍾效果論?為什麼中文系學者也關注媒介發展?如何思考現今中國在世界的定位……等等。
【本書特色】
◎ 特別整理「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單元。
◎ 進入「造詞時代」,65個基本關鍵詞的「詞彙裡的中國」單元,讓讀者輕鬆理解都會裡的青春中國。如:重點大學、三好學生、五道槓少年、知青、小清新、飛特族、小資、啃老族、蟻族、裸婚、屌絲、穿越、給力、淡定、八乘八、浮躁、唱紅歌、五毛、主旋律、三座大山、維權……
作者簡介:
李政亮
台灣作家。曾為台籍陸生、台籍陸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四年。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份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獲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獎項。另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台灣向度的思索》。十多年前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
2000年開始,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2012年7月)十二年。這十二年正好也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等語彙成為描述中國的形容詞,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部分曾發表於《or旅讀中國》、《中國時報》、《聯合報》、《新台灣週刊》、《兩岸雙贏》、Taipei Times等報刊。
名人推薦:
了解中國,最應當了解中國的年輕人。不管是八○後還是九○後,未來的中國畢竟是他們決定。李政亮長期住在中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從台灣人的角度也能提出新的思考。這一次他分析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和知識養成的內容,對於了解中國的社會現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政亮的前兩本書為台灣讀者提供深刻而生動的中國觀察,這一本書,更帶領我們從「教育」這個最核心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價值場域來認識這個龐大而複雜體的國度。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李政亮教授的近著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這應該是李政亮教授中國觀察的第三本書,一如過往,這本新書《中國課》,引領讀者進入當代中國大陸的真實語境,貼近觀察彼岸青年的文化與心靈狀態。本書不僅適合有志於穿透兩岸政治迷霧的台灣青年閱讀,也是理解當代中國大陸必不可少的實用指南。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推薦序>
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隨著2011年陸生來台,兩岸青年在交流中激盪出更多火花,也暴露出他們相互了解的匱乏,一些「趣聞」在報章雜誌和生活周遭屢見不鮮。李政亮教授的近著《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作者從自己在中國教書、生活的體驗中,提煉出不少犀利觀察:一、中國教育模式的弊病,如個人價值缺失、過分強調國家,評核體制單一,只以分數論成敗,不利於人格健全發展,以及體制潛規則無孔不入的滲透。二、從六○年代「上山下鄉」,到今日的「蝸居」、「蟻族」,其中雖不乏「小清新」、「布波族」,但「屌絲」仍是人人可自嘲的稱謂,青春在中國始終沉重。三、改革開放後,左右兩極(自由主義與新左翼)論戰交鋒,卻始終難以突圍黨國體制,以及理論旅行的停滯不前,僅能提供青春有限選擇。
不過,任何體制下都不乏自由之靈魂、獨立之人格。即使在竹幕之下,中國人也不可能全是思想的禁臠;何況經濟開放、高教普及以及全球化之後,中國年輕一代出國遊學、留學、旅行者大增,早就不再是外界所以為的威權工廠的產物、一窩蜂沒主見的羊群。在美國、台灣、香港,我都遇到過不少書中期待的「從細節、實際事物上,去觀察、比較不同社會的運轉方式,放下累積的成見,抱持虛心、好奇心」的「精神開放者」。他們離開家鄉求學,希望做更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回到家鄉,成為實事求是貢獻社會的生力軍。
他們平凡,卻有修養、有見識,能超脫紛爭、自主獨立、堅持自己的理想,是當下、未來中國公民社會形成的中堅力量。
例如香港的新媒體雜誌《陽光時務》,編採團隊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歲,很多都是香港陸生或者從大陸來香港工作的媒體人。他們以「多說一點,多想一點」為口號,關注兩岸三地,拒絕在批評不自由的環境中做無意義的讚美。
其實不僅在香港,不僅是八○後、九○後中有這樣的例子,更多的例子在大陸的各個角落,他們是六○後、七○後,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在經歷了信仰崩壞的痛苦之後,重新思索前行。透過閱讀、思考、觀察,奮力將自己的境界提升。例如,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合開的金融財務MBA班上,學生中有一位年輕媽媽,她是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月薪十四萬元人民幣,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而辭掉了高薪工作。另一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在與其職業不相稱的敦厚臉龐下,更有顆強大的慈悲心,堅持出門在外口袋裡一定帶著零錢,隨時準備奉獻給需要的人。
《中國課》書裡似乎少了一些這樣的身影和故事。
改革開放之後,現實與教科書的分離,讓刻板教條的內容更顯荒謬。的確有很多人陷入價值虛無,但仍有很多人在價值混沌的年代,自主、獨立、有堅持、有見解。他們在牆內的表達和文字往往更細膩、微妙,富於創造性。而2000年之後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資訊管道更加多元化,網路打開的不僅是一扇窗,而是無限的可能性。有人淪為網路憤青,也有人利用網路圍觀正在悄然推動公民社會進步,迎接變革。
《中國課》只是了解中國的開始,而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苦澀、還是甜美的口味。每個人的經歷有限,只能體會到其中的幾種滋味。因此,《中國課》書裡所欠缺的描寫,需要讀者自己不斷探索,領略價值漸趨多元的中國社會,見證更趨多樣精彩的中國故事。
2012年9月 寫於香港中文大學
<推薦序>
怎樣做個中國人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怎樣做個中國人」,我想或許可以當作李政亮先生這本新書的另一個副題。怎樣做個中國人又有兩重涵義。第一是從個人的角度,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何接受整套的國族主義教育及人格和價值形塑,而成為一個符合「中華文明論」(李政亮所稱)之國族想像的認同者和服膺者。第二是從國家的角度,強大的國家機器如何「製造」或「複製」出一個個遵守國家規範,甚至能夠積極捍衛與發揚國族想像的國民。
李政亮在書中非常具體地刻畫了這兩重「做個中國人」的過程,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大陸如今讓舉世憂懼的國族主義,是怎樣在最細節的日常教育和傳播內容上建立起來的。這樣的描寫和分析,已經讓這本新書有了很高的價值。當代中國研究者都知道,隨著中國國力逐漸強大,國族主義這柄雙面刃越來越厲害,能夠傷人亦能自傷,但是這麼厲害的國族主義大刀是怎樣打造的,就鮮少人有辦法深入而生動地描繪。
「做個中國人」的後果和影響,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舉例而言,在本書初版前(2012年10月),為了釣魚臺領土爭端,中國大陸內部發生近年來最嚴重的反日本抗議風潮,在許多城市有數萬群眾上街示威,激烈打砸破壞與日本有關的商店、餐廳、汽車等,這股情緒不僅在民間蔓延,甚至解放軍都傳出積極備戰的動作。這樣的國族主義力量是如何產生的?又如香港的學生團體,為了反對政府將實施愛國教育,進行持續抗議,引起香港市民很大的共鳴,撼動特區政府的權威。愛國教育為何如此讓香港人害怕?
先前已有諸多傑出的中國研究者,對中國國族主義問題有所著墨,但他們大多只見到國族主義的現象,對其由來則只能概述,沒能夠看到具體細緻的學校課程與媒體傳播內容如何建構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志。我想到美國知名學者與政策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在2008年出版的《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 - 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勾勒了興起的國族主義風潮如何影響中國政府領導人的對台、對美、對日政策判斷。讀過謝淑麗等當代中國研究者著作的人,也該讀李政亮的這本新書,因為他以一個在中國留學與任教的台灣知識分子和中國學童的父親,所擁有的視角和體會能力,是其他人所無,能夠補上先前研究的空缺。
儘管這本新書提供了我們對「怎樣做個中國人」的理解,但李政亮不僅是描述中國國族主義或中華文明論的鋼鐵鍛煉過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他還告訴我們許多新一代中國人是怎樣在這個體制內因苦悶而展開戲弄和抗拒。換句話說,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李政亮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如何苦於高度競爭與城鄉不公平的升學體系,以及如何「惡搞、虛構」去挑戰、顛覆與反諷「中華民族論那些宏大、嚴肅且無所不在的論述方式與語言形式」。
新一代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展現,即便是在最苦悶的狀態下,都是動人的故事。關於青春的描寫,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愛的部分。李政亮也述及中國年輕人藉由旅行開闊了認識與想像,以及兩岸年輕人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的誤解以及逐漸的理解。在本書末尾,他提出了一個謙卑而遠大的願望──從觀察生活細節到實踐民主。中國正在改變,如果每個關心中國的人有足夠的耐心,總可以透過細節的改善與鞏固,促成中國往更好的方向去改變。這是李政亮在批判性學術思維之外,對中國的溫暖情感,雖然寧靜平和,但細讀文字都能夠感受得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2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9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政亮
優惠價: 88 折, NT$ 264 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李政亮,書寫中國最受矚目和期待的台灣作家,
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榮獲第36屆金鼎獎;
這次以教育為起點,開啟一門你我都該關注的《中國課》。
在這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外面看中國。如果從中國內部看中國,情況會是如何?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有侷限,我也不例外。大學課堂是我認識中國的最主要據點,四年的教學也是十二年中國之旅最深刻的一段時間。── 李政亮
作者在中國生活十二年,從台籍陸生到重點大學教書四年的台籍陸師,以不同身分親歷其境地參與了中國轉型最戲劇化的時期。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這次他要以現場對中國年輕身影與教育故事的深度觀察,拆解中國的八、九○後將迎/贏來什麼樣的未來?
◎中國也需要一場教科書革命?細訴中國當代教育的幾個背景。
2010年,由二十多位中國小學老師合寫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批判了語文教科書課文中出現的嚴厲母親與早熟兒童形象,以及不符史實等現象。而作者深入探究後,更發現到教科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愛國主義教育的影子,包括領導人偉大形象的建構、傑出科學家與音樂家等的愛國情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國的疆界想像等等。小到幼兒園的小女孩、電視裡才藝表演的兒童,大到課堂上的大學生,全都要接受愛國教育。即使教科書從單一版本進入一綱多本時代,仍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有正確的政治觀點」的條例,而充斥著愛國、革命等政治意涵的課文。
政治教育之於中國學生,就像蝸牛身上的殼,中國學生背著政治教育這個殼,在漫長的升學道路上慢慢前進。這個過程,借用中國語彙來形容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八、九○後青春之重伴隨不容或缺的次文化之輕?
青春,很多人認為是流行文化乃至生活風格中所展現的年輕氣息,當今中國的影視作品中,鎖定青春題材者更是一部接一部。聲光幻影之間固然帶出不同的青春想像,不過,歷史中的青春身影卻也遭到遺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代年輕人成為紅衛兵與上山下鄉的一代,接下來一代的年輕人則在血腥鎮壓後氣氛低迷的社會現實中摸索應對的位置,而在全面市場化的劇烈變化中,下一個世代年輕人們再度被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後六四,八○年代崛起的作家王朔以玩世不恭的態度書寫青春,九○年代的傳奇作家王小波則反思人的狀態,接著,「城市生活」成為九○年代末期以來青春書寫的重點。在繁華榮景的背後,城市的殘酷現實接踵而來,2005年,中國大城市開始出現「啃老族」;2010年,「逃離北上廣」書籍三部曲,呈現了中國大學畢業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現況,從逃離北上廣到重返北上廣,我們看見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迷惘與殘存的夢想。
此外,作者也從中國的日本動漫迷文化、旅遊書寫文化,以及兩岸大學生的互動,剖析當代年輕人的次文化內涵,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身所處的世界。
◎中國重點大學生在學什麼?有限選擇的青春中可以迎來什麼?
在課堂裡,作者希望學生能將自己的生命經歷放在中國的脈絡下思考,例如城市與農村出身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生命經歷,媒體流行的八○後、九○後說法遮蔽了哪些異質的青春?在互動中,有時作者自己也像入戲的觀眾,索性直接跳入中國的青春與教育的脈絡中,探究中國式青春到底有哪些昂揚或壓抑之處?
一回作者應徵中國某大學的教職時,曾有教師提問:「大陸存在嚴格的言論管制,……來自台灣的你能夠適應嗎?」提示言論管制下大學校園的苦悶狀態。但窮則變,變則通,一向無法公開討論的六四事件,在網路上轉以「八乘八」表達;很多中國學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卻喜愛以匿名在公共論壇中大發議論。
此外,作者也從任教於傳播科系的經驗出發,剖析無所不在的國家管理權力如何影響了學生論文的呈現;面對不敢說真話的當代中國書籍,以及錯譯或經刪節的翻譯書時,如何發展出獨特的中國式閱讀,以求得全面而完整的知識?中國的傳播理論為何獨鍾效果論?為什麼中文系學者也關注媒介發展?如何思考現今中國在世界的定位……等等。
【本書特色】
◎ 特別整理「兩岸大事件年表(1978~2014)」單元。
◎ 進入「造詞時代」,65個基本關鍵詞的「詞彙裡的中國」單元,讓讀者輕鬆理解都會裡的青春中國。如:重點大學、三好學生、五道槓少年、知青、小清新、飛特族、小資、啃老族、蟻族、裸婚、屌絲、穿越、給力、淡定、八乘八、浮躁、唱紅歌、五毛、主旋律、三座大山、維權……
作者簡介:
李政亮
台灣作家。曾為台籍陸生、台籍陸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四年。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份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2012年以《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獲第36屆金鼎獎社會科學類獎項。另著有《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美好年代.巴黎片斷: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太平洋濱陽光下 : 世紀末台灣向度的思索》。十多年前初旅中國,看到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種種現象,相信在大學、書店、建築、異質文化等城市文化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事物。
2000年開始,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社會,居住迄今(2012年7月)十二年。這十二年正好也是中國大轉型的年代,「大國崛起」、「世界市場」等語彙成為描述中國的形容詞,所寫的中國社會觀察文章,部分曾發表於《or旅讀中國》、《中國時報》、《聯合報》、《新台灣週刊》、《兩岸雙贏》、Taipei Times等報刊。
名人推薦:
了解中國,最應當了解中國的年輕人。不管是八○後還是九○後,未來的中國畢竟是他們決定。李政亮長期住在中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從台灣人的角度也能提出新的思考。這一次他分析中國年輕人的精神和知識養成的內容,對於了解中國的社會現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政亮的前兩本書為台灣讀者提供深刻而生動的中國觀察,這一本書,更帶領我們從「教育」這個最核心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價值場域來認識這個龐大而複雜體的國度。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李政亮教授的近著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這應該是李政亮教授中國觀察的第三本書,一如過往,這本新書《中國課》,引領讀者進入當代中國大陸的真實語境,貼近觀察彼岸青年的文化與心靈狀態。本書不僅適合有志於穿透兩岸政治迷霧的台灣青年閱讀,也是理解當代中國大陸必不可少的實用指南。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推薦序>
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隨著2011年陸生來台,兩岸青年在交流中激盪出更多火花,也暴露出他們相互了解的匱乏,一些「趣聞」在報章雜誌和生活周遭屢見不鮮。李政亮教授的近著《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突破兩岸當局思維,以其熟知的文化現象、教育領域為稜鏡,關照年輕熱血、青春生命的主題,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為讀者開闢一門生動活潑的「中國課」。
作者從自己在中國教書、生活的體驗中,提煉出不少犀利觀察:一、中國教育模式的弊病,如個人價值缺失、過分強調國家,評核體制單一,只以分數論成敗,不利於人格健全發展,以及體制潛規則無孔不入的滲透。二、從六○年代「上山下鄉」,到今日的「蝸居」、「蟻族」,其中雖不乏「小清新」、「布波族」,但「屌絲」仍是人人可自嘲的稱謂,青春在中國始終沉重。三、改革開放後,左右兩極(自由主義與新左翼)論戰交鋒,卻始終難以突圍黨國體制,以及理論旅行的停滯不前,僅能提供青春有限選擇。
不過,任何體制下都不乏自由之靈魂、獨立之人格。即使在竹幕之下,中國人也不可能全是思想的禁臠;何況經濟開放、高教普及以及全球化之後,中國年輕一代出國遊學、留學、旅行者大增,早就不再是外界所以為的威權工廠的產物、一窩蜂沒主見的羊群。在美國、台灣、香港,我都遇到過不少書中期待的「從細節、實際事物上,去觀察、比較不同社會的運轉方式,放下累積的成見,抱持虛心、好奇心」的「精神開放者」。他們離開家鄉求學,希望做更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回到家鄉,成為實事求是貢獻社會的生力軍。
他們平凡,卻有修養、有見識,能超脫紛爭、自主獨立、堅持自己的理想,是當下、未來中國公民社會形成的中堅力量。
例如香港的新媒體雜誌《陽光時務》,編採團隊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歲,很多都是香港陸生或者從大陸來香港工作的媒體人。他們以「多說一點,多想一點」為口號,關注兩岸三地,拒絕在批評不自由的環境中做無意義的讚美。
其實不僅在香港,不僅是八○後、九○後中有這樣的例子,更多的例子在大陸的各個角落,他們是六○後、七○後,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在經歷了信仰崩壞的痛苦之後,重新思索前行。透過閱讀、思考、觀察,奮力將自己的境界提升。例如,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合開的金融財務MBA班上,學生中有一位年輕媽媽,她是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月薪十四萬元人民幣,為了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而辭掉了高薪工作。另一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在與其職業不相稱的敦厚臉龐下,更有顆強大的慈悲心,堅持出門在外口袋裡一定帶著零錢,隨時準備奉獻給需要的人。
《中國課》書裡似乎少了一些這樣的身影和故事。
改革開放之後,現實與教科書的分離,讓刻板教條的內容更顯荒謬。的確有很多人陷入價值虛無,但仍有很多人在價值混沌的年代,自主、獨立、有堅持、有見解。他們在牆內的表達和文字往往更細膩、微妙,富於創造性。而2000年之後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資訊管道更加多元化,網路打開的不僅是一扇窗,而是無限的可能性。有人淪為網路憤青,也有人利用網路圍觀正在悄然推動公民社會進步,迎接變革。
《中國課》只是了解中國的開始,而中國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苦澀、還是甜美的口味。每個人的經歷有限,只能體會到其中的幾種滋味。因此,《中國課》書裡所欠缺的描寫,需要讀者自己不斷探索,領略價值漸趨多元的中國社會,見證更趨多樣精彩的中國故事。
2012年9月 寫於香港中文大學
<推薦序>
怎樣做個中國人
──周奕成(台灣政治社會評論家、外交與兩岸研究者)
「怎樣做個中國人」,我想或許可以當作李政亮先生這本新書的另一個副題。怎樣做個中國人又有兩重涵義。第一是從個人的角度,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如何接受整套的國族主義教育及人格和價值形塑,而成為一個符合「中華文明論」(李政亮所稱)之國族想像的認同者和服膺者。第二是從國家的角度,強大的國家機器如何「製造」或「複製」出一個個遵守國家規範,甚至能夠積極捍衛與發揚國族想像的國民。
李政亮在書中非常具體地刻畫了這兩重「做個中國人」的過程,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大陸如今讓舉世憂懼的國族主義,是怎樣在最細節的日常教育和傳播內容上建立起來的。這樣的描寫和分析,已經讓這本新書有了很高的價值。當代中國研究者都知道,隨著中國國力逐漸強大,國族主義這柄雙面刃越來越厲害,能夠傷人亦能自傷,但是這麼厲害的國族主義大刀是怎樣打造的,就鮮少人有辦法深入而生動地描繪。
「做個中國人」的後果和影響,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舉例而言,在本書初版前(2012年10月),為了釣魚臺領土爭端,中國大陸內部發生近年來最嚴重的反日本抗議風潮,在許多城市有數萬群眾上街示威,激烈打砸破壞與日本有關的商店、餐廳、汽車等,這股情緒不僅在民間蔓延,甚至解放軍都傳出積極備戰的動作。這樣的國族主義力量是如何產生的?又如香港的學生團體,為了反對政府將實施愛國教育,進行持續抗議,引起香港市民很大的共鳴,撼動特區政府的權威。愛國教育為何如此讓香港人害怕?
先前已有諸多傑出的中國研究者,對中國國族主義問題有所著墨,但他們大多只見到國族主義的現象,對其由來則只能概述,沒能夠看到具體細緻的學校課程與媒體傳播內容如何建構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志。我想到美國知名學者與政策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在2008年出版的《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 - 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勾勒了興起的國族主義風潮如何影響中國政府領導人的對台、對美、對日政策判斷。讀過謝淑麗等當代中國研究者著作的人,也該讀李政亮的這本新書,因為他以一個在中國留學與任教的台灣知識分子和中國學童的父親,所擁有的視角和體會能力,是其他人所無,能夠補上先前研究的空缺。
儘管這本新書提供了我們對「怎樣做個中國人」的理解,但李政亮不僅是描述中國國族主義或中華文明論的鋼鐵鍛煉過程而已。更重要的是,他還告訴我們許多新一代中國人是怎樣在這個體制內因苦悶而展開戲弄和抗拒。換句話說,怎樣做個中國人,並不是只有國家說了算,許許多多新世代的中國人,他們想要做另外一種中國人,或者他們並不特別在意怎樣做個中國人,而只想做自己。李政亮描述了中國年輕人如何苦於高度競爭與城鄉不公平的升學體系,以及如何「惡搞、虛構」去挑戰、顛覆與反諷「中華民族論那些宏大、嚴肅且無所不在的論述方式與語言形式」。
新一代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展現,即便是在最苦悶的狀態下,都是動人的故事。關於青春的描寫,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愛的部分。李政亮也述及中國年輕人藉由旅行開闊了認識與想像,以及兩岸年輕人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的誤解以及逐漸的理解。在本書末尾,他提出了一個謙卑而遠大的願望──從觀察生活細節到實踐民主。中國正在改變,如果每個關心中國的人有足夠的耐心,總可以透過細節的改善與鞏固,促成中國往更好的方向去改變。這是李政亮在批判性學術思維之外,對中國的溫暖情感,雖然寧靜平和,但細讀文字都能夠感受得到。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2 |
4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1 |
4折 | 1 |
5折 | 9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