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爾斯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麥爾斯B. R. Myers
麥爾斯生於紐澤西州,在百慕達、南非與德國三個地方成長。他在德國杜賓根大學獲得北韓研究的博士學位。在出版極具爭議的《讀者宣言》(A Reader’s Manifesto, Melville House, 2002)之前,他已完成了《韓雪野與北韓文學》(Han Sorya and North Korean Literature, Cornell East Asia Series, 1994)這部金日成時代北韓文化的先驅研究。目前他在南韓東西大學國際研究系擔任系主任。他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特約編輯,同時也為該刊撰寫文學評論。麥爾斯定期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與其他學術刊物撰寫有關北韓的文章。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自願被吃的豬》、《鴨子中了大樂透》、《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如何寫歷史?》、《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氣候變遷政治學》等多部作品。
媒體推薦:
國內媒體、名人推薦:王文靜、朱立熙、沈旭暉、張鐵志、楊虔豪、楊照共同讚譽
主體一○一年,第三代領導人的時代登場,金正恩領導的北韓正在改變!
在內外勢力的簇擁、主客觀條件的形成之下,外界看來少不更事的領袖,已讓這個「東方隱士之國」展現了不同的變貌。
平壤的夜晚,彩色的霓虹燈光亮了起來;現代化造型的高層公寓大廈,也一棟棟地矗立起來;街頭婦女的衣著,明顯地色彩鮮豔、婀娜多姿起來。
世人對於悄然改變中的北韓,不應再以有色的異樣眼光去扭曲它。
社會主義與主體思想的教條,以及儒家傳統價值等,都可能在北韓的變化中被淡化。儘管如此,北韓的變與不變,在在都影響著東亞的情勢,台灣人必須要密切關注。──知韓苑創辦人、政治大學「北韓研究」講師 朱立熙
目前有關北韓的書籍越來越多,但內容多是獵奇地指出北韓體制的荒謬,或假定全體北韓人民都沒有自由思想。這種過分臉譜化的認知,對我們了解真正的北韓並無幫助。《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的作者嘗試從北韓人民的角度出發,用了八年時間分析各式宣傳資料,深入探討「北韓人相信什麼」這個核心問題,通過種族主義這個嶄新角度,解構北韓個人崇拜的由來,無論讀者同意與否,這本書都突破了過往同類書籍的框條,值得所有關心北韓的讀者閱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沈旭暉
看著北韓人民在照片中的平和笑容,看著他們面對金正日之死的激動眼淚,人們總以為那只是一個瘋狂和愚昧的國度。《最純潔的種族》帶我們穿透誤解的迷霧,去深入北韓領導人建構的統治意識型態。──政治與文化評論人,「號外」雜誌主編 張鐵志
國外媒體、名人推薦:《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新聞週刊》、《韓國聯合通信社》等各大媒體一致推薦
本書對北韓國內宣傳做了令人驚訝……且詳盡的解讀,並且解釋了親愛的領袖金正日詭異的行為與看似古怪的思想過程。
──《華爾街日報》
刺激而吸引人的分析。
──德懷特‧加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
麥爾斯的細心研究提供給我們鑰匙,使我們得以解開北韓人難以捉摸的心境。
──《新聞周刊》(Newsweek)
精采而且吸引人。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觸動人心……條理分明,文筆優美之作……本書的插圖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希欽斯,Slate
引人入勝而且重要的檢視。
──布萊德利‧馬丁(Bradley K. Martin),《新共和國》(New Republic)
一條嶄新的取徑……很少有作品能讓世界一窺這個隱士之國。《最純潔的種族》提供了一個理由,讓我們關注北韓人如何看待自己與西方。即使是小圖書館也應該把這部作品列為最該收藏的圖書。
──安德烈‧蘭寇夫(Andrei Lankov),《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精采的文化調查……對世界最神秘的社會做出敏銳而明智的介紹。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 Weekly)
麥爾斯堅持,北韓民眾對北韓政權的持續支持,反映的不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他認為,北韓民眾的支持源自於一種偏執的種族民族主義,而這種心態來自於二次大戰之前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影響……麥爾斯表示,種族主義居於北韓政權意識形態的核心,即使北韓政權未能提供它所承諾的繁榮前景,種族主義依然能支持政權繼續存在。
──蘿拉‧米勒(Laura Miller),SALON.COM
麥爾斯精采呈現北韓小說──我們很幸運不需要讀這種書──如何充斥各種迷思,使北韓人相信朝鮮民族是最純粹與最具精神性的種族。這種世界觀也在麥爾斯身處的南韓盛行著。作者的描述充滿活力,有時還憤憤不平。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美國許多決策者相信──他們無視於證據──他們可以說服金先生達成協議……麥爾斯顯示這種想法有多麼一廂情願……作者對於北韓政權對外界的說法嗤之以鼻,相反地,他的目光集中在北韓國內的宣傳、金氏家族的崇拜與國家的官方神話上。麥爾斯以此拼湊出北韓人相信的事物……他也清楚傳達北韓對美國強烈的種族仇恨。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文字銳利……見解透徹。
──《亞洲時報》(Asia Times)
有趣的描述;古怪卻極具吸引力……對韓國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e Complete Review
麥爾斯對全球外交政策體制做出巨大貢獻,他對北韓做出清晰而詳盡的心理側寫。身繫國家安危的領導人(尤其是美國)在需要與北韓打交道時,一定要讀這本書。
──麥克‧格瑞維爾(Mike Gravel),美國前參議員
他也許是朝鮮半島上最具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作家,但他不是韓國人……本書或許是金正日掌權以來研究北韓最重要的作品。
──韓國聯合通信社(南韓的新聞通信社)
去年八月,我在首爾與幾位脫北者友人聚會,一位初次碰面的六十幾歲脫北婦人,來到南韓已兩年多,當時旁邊的人試圖說服她接受我採訪,她發著愁並婉拒,原因是女兒還在北韓,深怕會有危險。但當我們談到十五年前那個在韓文中被稱作「苦難的行軍」的饑荒時期,她卻緬懷起更早之前金日成執政時的情景:「唉唷,我們將軍還在的時候,吃得飽穿得好呢…將軍對我們真好呀…」提到「永遠的國家主席」,她幾度熱淚盈眶,讓我甚感驚訝。
四個月後,接替永遠的主席持掌政權近十七年的金正日也告死亡,北韓開啟共產國家與極權政體史無前例的第三代世襲,由金正日不到三十歲的么兒金正恩接棒。
儘管有分析認為金正恩過於年輕、且未如十八年前病歿的祖父金日成在去世前十幾年就已將許多政治事務交付給父親處理般那樣來得有歷練,接班體系可能不穩、或需仰賴姑姑金敬姬與姑丈張成澤輔佐。但至今接班體系已逾半年,無論金正恩權力大小如何,他至少都還是名義上的領袖,現今北韓國內所行之政治宣傳,除前兩代領導人外,也是以金正恩作為現勢宣傳的核心。
這兩三年,台灣社會掀起了一股「北韓熱」,北韓發展核武、試射飛彈、對南韓進行軍事挑釁及面對國際社會的強硬態度等成為螢光幕焦點,再加上這極權國家的各種樣貌置於外部世界來看,對一般人而言顯得新奇甚或詭異,再加上台灣媒體不斷炒作,使得大眾對於北韓產生極大好奇心。
許多人常問我:為何北韓體制能一直維持到現在?除封閉性造成外界資訊難以流入,內部消息也無法輕易為世人所獲知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構築於該條件下,在固定範圍內進行的意識形態製造,長達三、四十年間的灌輸,形塑北韓人民與社會共有且一致的世界觀。
分別以研究和平與安全政策及北韓外交政策聞名的美國學者丹尼爾‧拜曼與達特茅斯學院教授珍妮佛‧琳德於二○一○年共著的論文《平壤的生存戰略─北韓控管威權體制的方法》中總結提出北韓當局所運用的六項維繫政權的工具。其中,意識形態與資訊操作是最重要的一環。包括以民族主義樹立政權合法性;建立以自力更生為旨的意識形態─主體思想,形塑以金日成與金正日中心的領袖崇拜,並於內部社會煽動仇外情緒進而延續體制存在。拜曼與琳德所歸納的這項論述與本書的主軸不謀而合,這項工具對現今第三代接班體制仍然適用並持續執行著。
此書詳細說明了這套意識型態的脈絡背景、如何被生產與調整並傳播於國境內,致使這僅存的極權體制能維繫至今;在了解這個封閉體系的世界觀是如何被形塑後,回頭想想去年我所見到那位脫北婦人的熱淚盈眶,就可了解,構築於純潔民族而建立的意識形態,就連逃出體制的人們,這套世界觀都還可能固存於其心中。
──獨立記者,從事北韓人權問題及南韓媒體研究 楊虔豪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14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2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1 |
5折 | 20 |
7折 | 1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麥爾斯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麥爾斯B. R. Myers
麥爾斯生於紐澤西州,在百慕達、南非與德國三個地方成長。他在德國杜賓根大學獲得北韓研究的博士學位。在出版極具爭議的《讀者宣言》(A Reader’s Manifesto, Melville House, 2002)之前,他已完成了《韓雪野與北韓文學》(Han Sorya and North Korean Literature, Cornell East Asia Series, 1994)這部金日成時代北韓文化的先驅研究。目前他在南韓東西大學國際研究系擔任系主任。他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特約編輯,同時也為該刊撰寫文學評論。麥爾斯定期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與其他學術刊物撰寫有關北韓的文章。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資深譯者,譯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自願被吃的豬》、《鴨子中了大樂透》、《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為什麼是凱因斯?》、《歷史的歷史: 史學家和他們的歷史時代》、《如何寫歷史?》、《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氣候變遷政治學》等多部作品。
媒體推薦:
國內媒體、名人推薦:王文靜、朱立熙、沈旭暉、張鐵志、楊虔豪、楊照共同讚譽
主體一○一年,第三代領導人的時代登場,金正恩領導的北韓正在改變!
在內外勢力的簇擁、主客觀條件的形成之下,外界看來少不更事的領袖,已讓這個「東方隱士之國」展現了不同的變貌。
平壤的夜晚,彩色的霓虹燈光亮了起來;現代化造型的高層公寓大廈,也一棟棟地矗立起來;街頭婦女的衣著,明顯地色彩鮮豔、婀娜多姿起來。
世人對於悄然改變中的北韓,不應再以有色的異樣眼光去扭曲它。
社會主義與主體思想的教條,以及儒家傳統價值等,都可能在北韓的變化中被淡化。儘管如此,北韓的變與不變,在在都影響著東亞的情勢,台灣人必須要密切關注。──知韓苑創辦人、政治大學「北韓研究」講師 朱立熙
目前有關北韓的書籍越來越多,但內容多是獵奇地指出北韓體制的荒謬,或假定全體北韓人民都沒有自由思想。這種過分臉譜化的認知,對我們了解真正的北韓並無幫助。《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的作者嘗試從北韓人民的角度出發,用了八年時間分析各式宣傳資料,深入探討「北韓人相信什麼」這個核心問題,通過種族主義這個嶄新角度,解構北韓個人崇拜的由來,無論讀者同意與否,這本書都突破了過往同類書籍的框條,值得所有關心北韓的讀者閱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沈旭暉
看著北韓人民在照片中的平和笑容,看著他們面對金正日之死的激動眼淚,人們總以為那只是一個瘋狂和愚昧的國度。《最純潔的種族》帶我們穿透誤解的迷霧,去深入北韓領導人建構的統治意識型態。──政治與文化評論人,「號外」雜誌主編 張鐵志
國外媒體、名人推薦:《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新聞週刊》、《韓國聯合通信社》等各大媒體一致推薦
本書對北韓國內宣傳做了令人驚訝……且詳盡的解讀,並且解釋了親愛的領袖金正日詭異的行為與看似古怪的思想過程。
──《華爾街日報》
刺激而吸引人的分析。
──德懷特‧加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
麥爾斯的細心研究提供給我們鑰匙,使我們得以解開北韓人難以捉摸的心境。
──《新聞周刊》(Newsweek)
精采而且吸引人。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觸動人心……條理分明,文筆優美之作……本書的插圖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希欽斯,Slate
引人入勝而且重要的檢視。
──布萊德利‧馬丁(Bradley K. Martin),《新共和國》(New Republic)
一條嶄新的取徑……很少有作品能讓世界一窺這個隱士之國。《最純潔的種族》提供了一個理由,讓我們關注北韓人如何看待自己與西方。即使是小圖書館也應該把這部作品列為最該收藏的圖書。
──安德烈‧蘭寇夫(Andrei Lankov),《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精采的文化調查……對世界最神秘的社會做出敏銳而明智的介紹。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 Weekly)
麥爾斯堅持,北韓民眾對北韓政權的持續支持,反映的不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他認為,北韓民眾的支持源自於一種偏執的種族民族主義,而這種心態來自於二次大戰之前日本法西斯主義的影響……麥爾斯表示,種族主義居於北韓政權意識形態的核心,即使北韓政權未能提供它所承諾的繁榮前景,種族主義依然能支持政權繼續存在。
──蘿拉‧米勒(Laura Miller),SALON.COM
麥爾斯精采呈現北韓小說──我們很幸運不需要讀這種書──如何充斥各種迷思,使北韓人相信朝鮮民族是最純粹與最具精神性的種族。這種世界觀也在麥爾斯身處的南韓盛行著。作者的描述充滿活力,有時還憤憤不平。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美國許多決策者相信──他們無視於證據──他們可以說服金先生達成協議……麥爾斯顯示這種想法有多麼一廂情願……作者對於北韓政權對外界的說法嗤之以鼻,相反地,他的目光集中在北韓國內的宣傳、金氏家族的崇拜與國家的官方神話上。麥爾斯以此拼湊出北韓人相信的事物……他也清楚傳達北韓對美國強烈的種族仇恨。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文字銳利……見解透徹。
──《亞洲時報》(Asia Times)
有趣的描述;古怪卻極具吸引力……對韓國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e Complete Review
麥爾斯對全球外交政策體制做出巨大貢獻,他對北韓做出清晰而詳盡的心理側寫。身繫國家安危的領導人(尤其是美國)在需要與北韓打交道時,一定要讀這本書。
──麥克‧格瑞維爾(Mike Gravel),美國前參議員
他也許是朝鮮半島上最具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作家,但他不是韓國人……本書或許是金正日掌權以來研究北韓最重要的作品。
──韓國聯合通信社(南韓的新聞通信社)
去年八月,我在首爾與幾位脫北者友人聚會,一位初次碰面的六十幾歲脫北婦人,來到南韓已兩年多,當時旁邊的人試圖說服她接受我採訪,她發著愁並婉拒,原因是女兒還在北韓,深怕會有危險。但當我們談到十五年前那個在韓文中被稱作「苦難的行軍」的饑荒時期,她卻緬懷起更早之前金日成執政時的情景:「唉唷,我們將軍還在的時候,吃得飽穿得好呢…將軍對我們真好呀…」提到「永遠的國家主席」,她幾度熱淚盈眶,讓我甚感驚訝。
四個月後,接替永遠的主席持掌政權近十七年的金正日也告死亡,北韓開啟共產國家與極權政體史無前例的第三代世襲,由金正日不到三十歲的么兒金正恩接棒。
儘管有分析認為金正恩過於年輕、且未如十八年前病歿的祖父金日成在去世前十幾年就已將許多政治事務交付給父親處理般那樣來得有歷練,接班體系可能不穩、或需仰賴姑姑金敬姬與姑丈張成澤輔佐。但至今接班體系已逾半年,無論金正恩權力大小如何,他至少都還是名義上的領袖,現今北韓國內所行之政治宣傳,除前兩代領導人外,也是以金正恩作為現勢宣傳的核心。
這兩三年,台灣社會掀起了一股「北韓熱」,北韓發展核武、試射飛彈、對南韓進行軍事挑釁及面對國際社會的強硬態度等成為螢光幕焦點,再加上這極權國家的各種樣貌置於外部世界來看,對一般人而言顯得新奇甚或詭異,再加上台灣媒體不斷炒作,使得大眾對於北韓產生極大好奇心。
許多人常問我:為何北韓體制能一直維持到現在?除封閉性造成外界資訊難以流入,內部消息也無法輕易為世人所獲知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構築於該條件下,在固定範圍內進行的意識形態製造,長達三、四十年間的灌輸,形塑北韓人民與社會共有且一致的世界觀。
分別以研究和平與安全政策及北韓外交政策聞名的美國學者丹尼爾‧拜曼與達特茅斯學院教授珍妮佛‧琳德於二○一○年共著的論文《平壤的生存戰略─北韓控管威權體制的方法》中總結提出北韓當局所運用的六項維繫政權的工具。其中,意識形態與資訊操作是最重要的一環。包括以民族主義樹立政權合法性;建立以自力更生為旨的意識形態─主體思想,形塑以金日成與金正日中心的領袖崇拜,並於內部社會煽動仇外情緒進而延續體制存在。拜曼與琳德所歸納的這項論述與本書的主軸不謀而合,這項工具對現今第三代接班體制仍然適用並持續執行著。
此書詳細說明了這套意識型態的脈絡背景、如何被生產與調整並傳播於國境內,致使這僅存的極權體制能維繫至今;在了解這個封閉體系的世界觀是如何被形塑後,回頭想想去年我所見到那位脫北婦人的熱淚盈眶,就可了解,構築於純潔民族而建立的意識形態,就連逃出體制的人們,這套世界觀都還可能固存於其心中。
──獨立記者,從事北韓人權問題及南韓媒體研究 楊虔豪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2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2 |
4折 | 1 |
5折 | 20 |
7折 | 1 |
7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14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