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個必懂的房地產問題
自住客、投資客都要學
張金鶚教授
帶你徹底了解購屋5大關鍵
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
從實際的房屋銷售個案
學會做出理性的判斷
買到自己的理想屋
●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 「心中之尺」與「市場之尺」如何抉擇?
● 買房子要活在當下,還是期待未來?
●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 新婚夫婦要先養孩子還是養房子?
● 首購族、換屋族、投資族如何選屋?
輕鬆達成房產理想
張金鶚教授研究台灣房地產市場多年,試著經由本書幫助已購屋者、未購屋者、想購屋者、不想購屋者,都能安心做出購屋決策。
張教授以輕鬆的筆觸搭配實際的案例,告訴讀者房地產的正確觀念與知識,並且幫大家達成一輩子的房產理想。
作者簡介:
張金鶚
從事學術研究多年,橫越建築、都市計劃、公共政策、經濟、財務金融與地政等領域,相關著作近200篇,發表於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另外,近300篇專論發表於主要報章雜誌。以發展台灣房地產研究與教學為己任,目前於政大講授「房地產投資與市場分析」、「住宅經濟與政策分析」、「不動產通識」等課程。
現職
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畫碩士、博士
經歷
英國瑞汀大學及格拉斯哥大學、
瑞典國家建築研究中心、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及日本明海大學等訪問學者
著作
房地產的世界(1990年,遠流)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2010年,方智)
張金鶚的都市更新九堂課(2011年,方智)
章節試閱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新北市每坪40 萬元以下都可以買」、「跟著捷運買房長期倍數增值」、「買下一個信義計畫區」、「買都更老屋翻身變金屋」⋯⋯這些都是過去媒體最常包裝的房市話題與賣點。
但跟著這樣的邏輯買屋,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別人眼中的好房子,可能不會是你的好房子」,甚至「市場公認的好房子,更可能不是你理想中的好房子。」原因為何?
育有一雙子女的雙薪小夫妻,為了讓孩子進入明星國中,省吃儉用「拼」進台北市的舊公寓;一對頂客族的設計師夫妻,為了創作、景觀與實現即興生活的理想,遠離市區,選擇了淡水面海的景觀好宅。
小家庭與頂客族這2 種不同的家庭組合,他們眼中各自需要的好房子、生活需求、所期待的居住品質,大相逕庭。
在雙薪夫妻眼中的老公寓,鐵定不是頂客夫妻眼中的好房子;相同的,頂客夫妻夢想中的生活好宅,絕對不符合雙薪家庭的居住需求。
有些因素比地段更重要
那麼,為什麼市場總是想用一把「尺」,去衡量每個人的購屋決策,甚至都很敷淺地用「這間房子能否賺錢」的結果去衡量好壞與對錯。
我一直無法認同,全台灣的購屋策略只能跟隨一個原則:「地段」。這些由業者提出的「市場法則」,不應該完全左右購屋人的決策;甚至我認為,購屋人應先建立「買到一間未必賺錢但適合居住的好房子,勝過買一間只能賺錢但不適合居住的爛房子」的自覺。如此一來,市場法則就會跟著改變,我們才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
有機會的話,請到接待中心逛一逛,你會發現,很少有銷售人員會不厭其煩地強調:「這間房子冬暖夏涼,最適合老人與小孩居住。」「這棟大樓有人性化的管理及配備,省下日後維修的費用與管理瑣事。」「我們的營造廠從施工工法改進,降低了在潮濕多雨環境下房屋漏水的機率。」「在公共空間裡,配有廚餘機及太陽能設備系統,環保又愛地球。」⋯⋯有多少建商願意從居住及生活面來說明,房子的特殊與重要。
相反的,接待中心的銷售人員經常都是這麼告訴你:「附近每坪行情80萬元,我們土地取得成本低,只賣70萬元,每坪現賺10萬元。」「這裡距離『未來』捷運站,只有200公尺,通車後房價鐵定會上漲。」「房子距離市區只有一橋之隔,多花10分鐘,房價足足省了2成。」
以「心中之尺」取代「市場之尺」
因為多數人信奉買屋賺錢的美夢,代銷公司為了迎合大家買屋鐵賺的白日夢,只好編織很多不切實際的美麗謊言。
該如何改變價格勝於一切的購屋王道呢?根本之道,就是購屋人要先從自己出發,發掘自己的「心中之尺」,暫時放下「市場之尺」,才不會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當了冤大頭而不自知。
「市場之尺」和「心中之尺」究竟有什麼差別?前者是建商、業者,為了把房子銷售出去而進行的美麗包裝,它很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未來題材,如重劃區概念、捷運題材、陸資概念,也可能是裹了糖衣的毒藥,像都更黃金屋、明星學區等。簡單說,就是闡述「買屋等於投資與賺錢」的神話。
「心中之尺」是架構在希望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事先了解家人過去的生長背景、居住環境、個人偏好、家庭組成及居住經驗等,再從中找到最大公約數。
如何建立自己對房屋的觀點(心中之尺)呢?購屋人不妨與家人反覆討論,推演及面對自己對於房屋的期望、能力與取捨,淬鍊出對房屋偏好的優先順序,也就是好房屋的「硬性元素」與「軟性元素」。
硬性元素包括住宅面積、格局型態、採光、方位、社區公共設施、鄰里環境及景觀;軟性元素包括鄰居素質、住宅管理、維護等,家人應共同討論這些選項的優先順序,哪些是絕對不能妥協,哪些選項是可有可無,有彈性調整的空間。這些優先順序確認後,就能找出購屋的最基本條件。
理性購屋才能戰勝市場
反過來說,購屋人未建立「心中之尺」之前,理論上不應該到接待中心或仲介店頭看房子,因為你買貴與買錯地點與產品的機率,比起已建立「心中之尺」者高出許多。
再者,即便建立好自己的心中之尺,碰到身經百戰、舌粲蓮花的房仲或代銷業者,仍有可能被業者牽著鼻子走,甚至忘了自己要的是什麼房子。唯有抱持理性購屋的心態,你才能戰勝市場,因為你的好房子,未必是市場的好房子。
第10問
購屋是投資、還是消費?
買屋究竟該視為「投資財」,還是「消費財」?如果購屋人能夠釐清兩者之間的差異,就能明白,為何我與其他房市專家的爭論,總像一條永遠不會交叉的平行線。因為「買屋投資」與「買屋自住」的基本邏輯並不相同。
買屋投資,只要秉持「低買高賣」的原則,就像投資股票,逢低買進、逢高賣出,且盈虧自付,這是買屋投資的基本準則。
買屋自住,可就沒那麼簡單,因為買屋自住,目的可能是孩子就學、就近照料年邁父母、工作便利等,每個家庭的購屋目的並不相同,因此,若用別人的眼光來挑房子,挑錯房子的機率就很高。
國人平均每10年換屋一次,以這樣的頻率想像一下,10年都住在自己無法忍受的房子,這樣的結果你能坦然接受嗎?
不可否認,當前購屋人面臨到的困境是:不管是買自住或買投資的房子,都被市場塑造成「零和遊戲」,也就是前幾年買進的人是大贏家(因為買了有賺錢);反之,願意等待的人,就是大輸家(因為沒賺到)。
但房子與一般純投資工具如股票相較,本質上並不同,買股票是純粹投資賺錢,而買房子主要是消費居住,次要才是投資賺錢;如今市場「主從異位」,把買屋主要與次要的目的本末倒置。當然,不排除有人是因投資不成,不得不居住使用,或是原先想居住使用的購屋人,最後卻出售賺錢。
從我們長期研究「住宅需求調查案」來觀察,購屋者在回答購屋目的時,消費居住占了8成,只有不到2成的目的是投資賺錢,也就是說,買屋自住占了極高的比例。
買房自住是消費財
因此對自住客來說,房子是買來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必須用「消費財」的概念視之,也就是把付房貸當成付房租的概念,等到10年、20年後,當房子需要脫手時,才考慮賺錢與否。
如果賣屋能賺大錢,先恭喜自己的眼光很精準;若是賣屋與買進的價格差不多,那也不用太懊惱,因為你也沒虧到;最壞的狀況是賠錢賣屋,但就算面臨這樣的結果也不用太傷心,因為能長期住在符合自己需求、深感幸福的房子是無價的,或者,最後也能決定不賣。
該如何考量居住消費與投資的比重?答案因人而異,不論消費與投資是7 比3、8 比2 或6 比4,都意謂購屋人應重視居住消費勝於投資賺錢,判斷投資與消費因素也有所不同。
影響購屋消費因素,包括產品好壞、管理良莠、工作方便、鄰里環境優劣等;考量投資賺錢的因素包括市場景氣、增值潛力、區位條件及價格等。
先買自己需要住的好房子,然後再考慮這間房子未來是否能賺錢,這才是買屋自住應建立的正確觀念。
第11問
「期待未來」或「活在當下」?
買屋賺2 倍」是很多房地產銷售廣告常見的文案,甚至很多首購族用「買20 年前的信義區」的心態購買市郊的重劃區,想像未來脫手時,可以賺到N倍獲利,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買房卻賠掉生活品質
就以15 年前,某建設公司在桃園龍潭鄉推出一個占地4 萬坪、約2300 多戶,被笑稱得經過百年,社區才可能會成為大鎮的「百年大鎮」社區,時至今日,這批房屋的價格尚未回到當初預售時的最高價。
因為建商造鎮的工期非常漫長,甚至可能超過10 年,這段期間生活機能不完備,住戶沒有生活品質可言。「百年大鎮」不是特例,類似的造鎮社區在許多新北市如汐止、安坑、新店等都看得到。
仔細想想,為了買一間能安居的房子,卻要忍受長期的生活不便,這種弔詭的現象都得拜台灣媒體近年一面倒的呼籲「買房=賺錢」的觀念。
經過9年房價大漲後,市場傳達著買房可賺「easy money」,甚至買房「賺錢並不難」的群眾心態,這就像是「哈哈鏡原理」,很多人到遊樂場裡望著哈哈鏡,借由鏡子表面凸凹不平的原理,看到自己扭曲的面貌,常讓人大笑。
自從2007年起,越來越多的購屋人因房價太高,感到焦慮不安,為了擔心未來買不起,只好忍痛追高,最後演變成為「含淚購屋」。
年輕人別太早被房貸綁住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很多雙薪的小家庭,薪水入帳後有3∼4成都用來清償房貸,因而排擠掉其他生活開銷,像是不敢出國旅遊、不敢進修、不敢看電影、聽音樂會,甚至在養小孩與買房之間只能擇其一。
長期下來,華人社會一直傳承「靠房子賺進第一桶金」的舊觀念,殊不知,它讓年輕人不僅背負極大的壓力,甚至提早被房子「綁」住,在21世紀快速變動的社區,舊觀念似乎已經不切時宜了。
因為全球經濟變動速度快,中小企業都難保能存活幾年,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年輕人買屋就像行動不便的蝸牛,失去了到外地換工作的機會;由於能力有限只能居住在市郊外圍,失去了下班後培養人脈的機會;而為了賺錢還房貸,只好打消再進修的夢想。
對年輕人購屋這件事,在婚姻、工作、求學等不確定因素都確定後,再做購屋決策,其實並不算太遲。
釐清最初的購屋目的
當然,就算年輕人想購屋,也應該先建立好自己的「心中之尺」,不要被建商牽著鼻子走,因為不管是建商或市場派名嘴,總是過度簡化買房的觀念,不能因為建商說:「只要沿著捷運買準沒錯」或是「要買好地段的爛房子,勝過買爛地段的好房子」,就跟著這樣的邏輯去購屋,結果很可能是,你並不容易挑到符合自己真正需求的好房子。
舉例來說,如果是一個工作、生活與家庭都在淡水的上班族,為什麼一定要受限於買「好地段」框架,非買在市區不可?為什麼不能買附近新興的淡海新市鎮重劃區,而得跟著「市場」的購屋邏輯,買在已被市場炒作、超乎合理行情的捷運站附近,這樣的購屋決策是錯誤,甚至「本」(居住)「末」(賺錢)倒置。
其實購屋人只要認真想一下:「買房子的目的是什麼?」「是投資?還是消費?」以我自己為例,房子的本質是居住,要住得安心與舒服最重要,賺不賺錢則是其次。
打個比方說,買一間賺錢、但住得不舒服的房子,與買一間住得舒服、但不賺錢的房子,你選擇哪一個?
又或是,買一間未來5~10 年「可能」會賺錢的房子,但居住期間要忍受生活上的不便,或是選擇5~10 年住得很舒服,但未來不確定能否賺錢的好房子?這兩者差異在於,自住型購屋人在做購屋決策前,究竟是要「享受當下」,現在
就住得很舒服,還是你要「期待未來」,但當下卻要忍耐生活不便。
對應市場派人士的觀點,就像是房市名嘴鼓勵大家買市郊重劃區,訴求未來有機會賺一倍,又或是名嘴教大家,寧願擠進市區小屋、老屋,也勝過買郊區大屋的區位觀點等。其實這些說法,購屋人不必照單全收。
自住應該「活在當下」
房子畢竟是自己的,重劃區的開發快則10 年,慢則20 年,若開發之初買進,得面臨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不足、晚上點燈稀少的住居環境,為了換取脫手時可能賺錢,你能忍受這樣的生活品質嗎?
至於購買市區老屋的缺點是,屋況與鄰居素質較差,在購買前,可能要再花百萬裝潢,不然就要過著爬樓梯練身體的日子,為的是市中心生活方便、脫手比郊區快。
這兩個對比的案例,我只想傳達一個觀念:買一間自己住的房子「活在當下」,應該要比「期待未來」更重要,因為房子一住少說7、8 年以上,為了一個未來脫手的風險,卻得忍受當前的不方便,換個角度想:「真的值得嗎?」
第13問
購屋要用「拼」的嗎?
有位讀者來信提到:「張老師:我和先生目前住在新北市,這幾年省吃儉用存下數百萬元頭期款,原本想趁房市較低迷時,搬到市區的明星學區,但一直看不到市中心房價有明顯回檔,甚至價格還越漲越高,現在的我已不想再等待了,因
為等越久,我越買不起!」
這個案例不是特例,這是2010~2012 年很多購屋自住者的心聲,這和投資者進入「賭局」的想法不同,越來越多購屋族在等不到市區房價明顯回檔的情況下,購屋心態從原先的「等待」,漸漸地轉變成「再拼一下」。
賭徒怕後悔 拼家憂心買不起
「賭」和「拼」在心態上有很大差異,賭徒認為,未來房價還有高點可期,現在不買以後會後悔;拼一間房的人,不認為房價未來會下跌,也不考慮租屋而居,他們多半抱持「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買不起」的態度。
拼房者雖然認為房價不合理也不認同,但擔心未來房價會不合理、再不合理,於是只好「含淚購屋」,拼了老命買屋。
但話說回來,房價真的會不合理、再不合理,到最後變成「只漲不跌」、「回不去了」嗎?如果你認為真是如此,那就拼命去買吧!但若你認為,房價不會長期不合理,也不會只漲不跌,那麼「等待」就是你的本錢與籌碼,在這段等待的過
程中,可考慮與父母同住或租屋而居。
拼房代價高 不如租屋
「拼房」的代價是什麼?從生活面來看,拼房等於被房屋綁架,因為資金不足,又擔心買不起,於是拼了老命賺錢,另一方面,也失去家人原本該有的生活品質、休閒時光、子女教育、親子和樂及進修成長機會等,甚至這個決策讓全部家人都
得一起跳下去跟著拼,無一能倖免。
當然,好一點的狀況是,為了實現夢想,家人藉由買屋目標凝聚向心力,但要想想20 年的房貸合約一綁,這樣的快樂只是一時的,還是能長長久久?還有一種結果是,即使家人共同決定願意短期吃點苦,換取未來售屋獲利、長期獲得的快
樂,這分遲來的幸福快樂,能夠維持多久,還是再次陷入拼房的困境呢?
從根本來看,拼命買屋真的能讓自己與家人更快樂且幸福?或是在拼命的過程中,家人還未享受快樂就要先吃苦,甚至面臨極大的財務壓力?如果買房的幸福感是來自家人共同生活的過程與記憶,那麼一起居住生活的方法,不需要藉由買房才能達成,租屋看起來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第15問
房地產是好的投資工具嗎?
雷曼兄弟2008年倒閉後,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讓很多投資老手及大戶幾乎躲避金融資產唯恐不及;接著,全球央行聯手撒錢救市,使得過多資金追逐有限的實質資產,看得見、摸得著的房地產被視為安全、穩定的投資工具,房地產變成「低風險、高報酬」,甚至是萬無一失的投資工具。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房地產真的是好的投資工具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分析房地產具備的7大特性,再談它究竟是不是好的投資商品。
房地產的7大特性
特性1 槓桿倍數高
房地產因能當財務槓桿操作,具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特性,情況再差一點,可能血本無歸。買房的好處是,只須準備2∼3成自備款,銀行貸款7∼8成,就能擁有實體資產,具漲多賺多的特性;相反的,若市場不幸下跌3成,那麼原先存的自備款就全賠光,也同時具跌多賠多的特性。
當然,很多人抱持「至少還擁有房子」的想法,殊不知,當市場下跌幅度已超過當初準備的自備款金額時,這間房子其實已屬於銀行了,甚至為了保住房子,還得再籌錢給銀行,否則就得被法拍。
特性2 不能被標準化
相對於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能規格化、報價清楚,交易機制透明,房地產的異質性高,每個房屋產品均不相同,如果產品無法標準化,價格就無法統一,購屋人很容易被資訊所混淆。
特性3 交易成本高
相較於投資股票的交易成本(證券交易稅)只有千分之3,買一間房屋的代書、稅賦等成本至少數萬元,若再加上仲介費,可達數十萬元,若再考慮未來購屋時大筆的土地增值稅,不符合投資交易所需的低成本原則。
特性4 變現性及流通性差
根據房仲公司統計,中古屋的流通天數,景氣好時平均2∼3周;若交易量低、景氣較差時,平均要1個半月至3個月,甚至一年半載完全賣不掉。買賣股票或投資基金,從下單到拿到資金快則2 天,最慢1 周即可取得款項,但房子卻要等上1個月,變現性差了許多。
特性5 管理複雜
房地產的管理牽涉到「物」的管理與維修,又與「人」的素質息息相關,如果買屋出租,看不見的隱形成本很多,更遑論想當多屋族的包租公,必須要有專人管理,倘若是交給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也需支付一筆管理費用,估算大約是租
金的10 ∼ 20% 左右。
特性6 投資成本高
因為成本高, 難以與其他投資工具形成投資組合(Portfolio)。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買間房屋少說數百萬元,這筆資金恐怕就占了總資產的7、8 成,由於投入金額高,且屬於中度風險的工具,若一個投資組合中,中度或中低度的
投資工具比重太高,將無法有效提高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如此將形成無效率的投資組合。
除非投資人的資金夠多,足以把房地產的投資比重壓低,否則這類相對中低風險、中低報酬的投資工具比重太高,從投資角度來看,都屬無效率的投資,因此房地產對個人來說,並不是個好的投資工具。
有人會問,為何法人或保險公司會把房地產納入長期投資組合項目?原因是保險公司資金夠多,加上每年都有源源不絕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在資金有效運用的前提,能夠提供每年穩定收益,且比定存利率高的房地產,便成為保險公司眼中好商品。
但一般散戶沒有這樣的能力與財力,以總資產2000 萬元的家庭來說,買下一間1500 萬元的房子,等同於把75% 資金放在低風險的商品上,只剩下500 萬元留下來做生活開銷、周轉金及儲蓄或投資等,從投資學的角度來看,房地產部位比重已太高,不符合投資效率。
特性7 有條件保值
話說回來,房地產也不完全是不好的投資工具,因為房地產具有「實質資產」保值的特性,且是抗通膨的絕佳利器,但要發揮抗通膨的角色,必須架構在高通膨、甚至惡性通膨的前提下。從過去台灣4 次的房市景氣循環來看,前2 次皆因石油危機使得物價上漲率超過20% 以上,買屋抗通膨是唯一的方法。
但台灣在全球化及貿易自由化下,現在通膨來到3 ∼ 5% 就很驚人,這樣的通膨率水準對購買房地產未必是利多,因為如果物價上漲、薪資卻未漲,只會造成民眾的購買力變弱,家庭的儲蓄率也會減少。
再者,國內定存利率仍在低檔,如果物價大幅上揚,勢必造成負利率,也就是名目利率(銀行牌告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出現負值,因此央行勢必要升息,讓實質利率由負轉正, 只要利率上升,勢必墊高民眾的房貸負擔,因此,通膨來了,搶買房地產保值的觀念並不完全正確。
房地產僅有保值優點
歸納以上7 大特性可看出,房地產不是一項好的投資工具, 因為它僅有一項「保值」特性,其餘都能被其他投資工具如股票、基金所取代。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投資人前仆後繼想買屋投資呢?
關鍵是這幾年房地產走向多頭,投資人看中的資本利得增值,並非房地產擁有「穩定租金收益」的本質;也就是說,從基本面來看,現在房地產漲的不是基本面創造出的支撐條件,因此,期待未來房價再漲的力道就很有限。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新北市每坪40 萬元以下都可以買」、「跟著捷運買房長期倍數增值」、「買下一個信義計畫區」、「買都更老屋翻身變金屋」⋯⋯這些都是過去媒體最常包裝的房市話題與賣點。
但跟著這樣的邏輯買屋,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別人眼中的好房子,可能不會是你的好房子」,甚至「市場公認的好房子,更可能不是你理想中的好房子。」原因為何?
育有一雙子女的雙薪小夫妻,為了讓孩子進入明星國中,省吃儉用「拼」進台北市的舊公寓;一對頂客族的設計師夫妻,為了創作、景觀與實現即興生活的理想,遠離市區,選...
目錄
自序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楔子 建立正確的購屋觀念
第1章 如何開啟購屋之路?
第1問 租屋讓我學到什麼?
第2問 買第一屋該注意什麼?
第3問 換屋該考量什麼?
第4問 集資投資預售屋可行嗎?
第5問 你適合當包租公嗎?
第6問 換屋好還是都更好?
第2章 如何認清買房的立場與觀點?
第7問 我的房市立場為何?
第8問 我的房市預測不準嗎?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第10問 購屋是投資、還是消費?
第11問 「期待未來」或「活在當下」?
第12問 看重「報酬」、還是「風險」?
第13問 購屋要用「拼」的嗎?
第14問 延遲購屋等待機會好嗎?
第15問 房地產是好的投資工具嗎?
第3章 如何看懂趨勢?
第16問 房地產為何有景氣循環?
第17問 房市有哪些景氣指標?
第18問 如何判斷房市多頭與空頭?
第19問 房市與股市有何不同?
第20問 房市與金融市場有何關聯?
第21問 通膨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21問 台灣房市有否「國際盤」?
第23問 何時是買屋的最佳時機?
第24問 購屋要看長期或短期趨勢?
第4章 如何看懂市場?
第25問 何謂房市的基本面?
第26問 如何判斷房市的供需關係?
第27問 如何判斷房價是否合理?
第28問 何謂房市泡沫?
第29問 空屋會造成什麼影響?
第30問 房市資訊如何產生?
第31問 如何解讀消息面和基本面?
第32問 該危機入市或危機避市?
第5章 如何看懂政策?
第33問 房市政策有哪些類型?
第34問 政策如何影響購屋決策?
第35問 選舉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36問 該不該搶低利率買屋?
第37問 政府平價住宅該不該買?
第38問 奢侈稅有何成效?
第39問 實價登錄對房價有何影響?
第40問 ECFA對房市有何影響?
第41問 政府打房為何成效不彰?
第6章 購屋關鍵因素衝突如何選擇?
第42問 購屋要注意哪些關鍵?
第43問 投資與自住客如何挑出理想屋?
第44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初階版)
第45問 如何衡量心中之尺?(進階版)
第46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區位的衝突?
第47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時機的衝突?
第48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價格的衝突?
第49問 如何面對產品與管理的衝突?
第50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時機的衝突?
第51問 如何面對區位與價格的衝突?
第52問 如何面對時機與價格的衝突?
第53問 如何選擇黃金屋和生活屋?
第7章 不同人生階段的購屋選擇有哪些?
第54問 年輕人該先租屋或努力買屋?
第55問 哪種人適合租屋?
第56問 先結婚還是先買屋?
第57問 先養孩子還是先養房子?
第58問 五子登科的順序是否改變了?
第59問 首購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0問 換屋族該如何選購房屋?
第61問 沒能力換掉舊屋該怎麼辦?
第62問 長期與短期投資族如何買屋?
第63問 房地產有何穩定的投資標的?
第64問 買屋自住或投資有何新選擇?
第65問 退休族如何靠房地產養老?
後記 面對房地產「居住」與「賺錢」的衝突與選擇
自序 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
楔子 建立正確的購屋觀念
第1章 如何開啟購屋之路?
第1問 租屋讓我學到什麼?
第2問 買第一屋該注意什麼?
第3問 換屋該考量什麼?
第4問 集資投資預售屋可行嗎?
第5問 你適合當包租公嗎?
第6問 換屋好還是都更好?
第2章 如何認清買房的立場與觀點?
第7問 我的房市立場為何?
第8問 我的房市預測不準嗎?
第9問 「市場之尺」或「心中之尺」?
第10問 購屋是投資、還是消費?
第11問 「期待未來」或「活在當下」?
第12問 看重「報酬」、還是「風險」?
第13問 購屋要用「拼」的嗎?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金尉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3-01-18ISBN/ISSN:978986873462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