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的思想+矛盾的管理+缺乏原則的爸媽 = 超冏的親子關係?!
李四端主持親子節目多年,最想寫給父母看的一本書!
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沮喪難過,殊不知父母的挫折更大,
與其要搞定孩子,不如先搞定自己。
這是屬於爸媽的自我對話時間。
每一個階段有各種不同問題,
父母親從一個煩惱坑跳到另一個苦惱海,
各種不同的難題代表著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蛻變,
家長要如何調整適應孩子「長大」釋放出來的訊號?
關於未來和志向……孩子選的跟我差好多,難道不知道我是為他好嗎?
關於感情和性……我該怎麼問?問了我承受得嗎?
關於金錢……給錢都不見得聽話了,不給錢還得了?!
關於家庭教養……專家說要有一把尺,尺在哪?
「爸爸/媽媽」這個名詞是為了寶貝孩子才存在,
而教養並不是一串方程式也永遠不會有正確答案。
李四端從最初的「典型傳統爸爸」轉變成「開明思考型父親」,
過程中的經驗和觀察在本書中全數分享給所有陪著孩子成長的父母。
本書有每個爸媽不敢戳破,卻都默默關心、最讓爸媽沒轍的25個親子溝通囧問題!
而又是什麼樣的難題讓冷靜睿智、叱吒新聞界的天王主播也大喊:
「這些問題我也很害怕,其實我跟所有家長都一樣!」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是不是也發現……
有些事照著專家說的做,怎麼覺得好像不太適用??
千方百計想跟孩子當朋友,沒想到孩子卻不領情?!
一直到這個年紀才知道,原來孩子的想法跟父母不一樣!
作者簡介:
李四端
知名主播、新聞人、主持人。
四年級生,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學碩士。
1989年起出任「台視晚間新聞」主播,並為該台收視保證,97年轉戰無線電視台TVBS主持「新聞百分百」節目,而後再度投入新聞工作,於華視擔任「華視晚間新聞」主播並跨刀超級電視台「九點整點新聞」。擔任主播期間,掀起李氏播報風格,不照讀稿機唸稿,而是消化完內容後再「說新聞」,建立起新聞的信賴度,並且成為全國收視之冠。
目前為「爸媽囧很大」、「李四端的雲端看世界」主持人以及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曾獲得兩次金鐘獎最佳新聞節目主持人、兩次卓越新聞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人
暢銷作家 吳若權
親子專家 吳娟瑜
富邦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台灣卡內基之父 黑幼龍
爸媽囧很大製作人 薛聖棻
公共電視總經理 曠湘霞
(按照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推薦人
暢銷作家 吳若權
親子專家 吳娟瑜
富邦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台灣卡內基之父 黑幼龍
爸媽囧很大製作人 薛聖棻
公共電視總經理 曠湘霞
(按照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開明,就是好父母嗎?
這是一個老朋友,他被「開明做爸媽」觀念炸得頭昏眼花的悲慘故事。
朋友在美國工作,兒子常跟同伴混在一起抽大麻,朋友內心真的是天人交戰,一方面當然覺得相當頭痛,不希望兒子繼續抽下去;另一方面又怕自己變成囉嗦愛管事的老爸,想說都來到美國這個開放社會了,自己是不是也要當個開明老爸?於是他異想天開出了個瘋狂主意,心想既然無法禁止,那不如就讓兒子在家抽,在家至少比外面方便管理吧?!更離譜的是,朋友當時不知道是哪條神經搭錯線,為了表現出開明爸爸的樣子,能跟孩子打成一片,居然提議跟著兒子一起抽……我的天啊,你能想像嗎?那是一幕什麼樣怪異的畫面啊!朋友形容,在吐出煙霧的那剎那,他心裡不斷地吶喊,覺得自己像個白癡一樣。
第二天醒來,他頭痛欲裂。兒子當天晚上又建議,再來場「父子雙人趴」,他真有欲哭無淚的感覺。後來他兒子非但沒戒掉大麻,在家還理直氣壯地抽,我那朋友只能後悔得要命!
看看這個例子,可以說是家長無限放行的錯誤示範,現代父母對孩子管教的掙扎點往往都是在放行尺度的拿捏,限制太多造成衝突,過度放行又會造成遺憾。不少家長到後來會覺得寧願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次,把小孩管得緊緊的,跨年不能去、夜唱不能參加,說不定連朋友的生日 Party 都杜絕了,這麼一來,保證小孩跟你跳腳,更要挑戰父母的那道防護牆了。
KTV夜唱幾乎已經是現在年輕人的基本配備,沒參加過的在朋友圈裡面都還會覺得難以啟齒,如果因為這樣造成孩子怨懟父母,我想也不是家長樂見的。可是對於我們這一輩的家長來說,徹夜不回家在外面唱歌狂歡,那是叛逆的小孩才會做的事啊!家長們,我們不得不承認:時代不同了,現在有五花八門的樂子,刺青、穿洞、跑夜店……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不曾接觸、甚至沒有想像過的。
說到刺青,我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是刺龍刺鳳的黑社會混混……認真說起來,年輕人從事的這些活動,在我們眼裡都是屬於比較負面的事情。當然是因為觀念越來越開放,很多事情漸漸地被大眾接受,另一方面是因為家長對這些事情很陌生,自然就比較排斥。
面對孩子這些「熱血青春」的行為,什麼時候該阻止、什麼時候該放行呢?
像我那位在美國的朋友,他的作法是參與孩子的活動,想試圖去「了解」、產生「同理心」、再進而「接受」,當然他的例子是錯誤示範。
同樣開明的手段,另一位媽媽就有比較好的結果。有一位年輕媽媽,當小孩第一次要和朋友去KTV唱歌的時候,她非常不放心,要求和小孩一起去。可以想見小孩會覺得很為難,那種場合明明就都是年輕人,媽媽跟來做什麼呢?但孩子實在拗不過,最好只好讓媽媽同行。但是經過這次的參與,媽媽知道唱歌、KTV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危險,對這件事也就沒那麼排斥了。當然,這是一種「雙贏溝通」的另類 happy ending,但爸媽總不可能每一次都要求小孩帶他們去「大開眼界」吧?
所以從上面的例子來看,只要場所和行為是健康的,父母就無須過度的反應。孩子長大後,很多事情父母很難再管到,只能在青春期、成長階段好好地跟孩子溝通,至少要讓孩子有一個基本的觀念,任何事情「過度就是一種危害」。爸媽可以做的就是跟孩子溝通好安全、身體健康的概念,打預防針比事後禁止、治療都來得有效。
但我這樣說,並不表示父母對孩子要求的行為要一路亮綠燈,「開明」管教雖然可以有效降低家庭衝突,還可以因此成為小孩心目中的「好父母」。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家長反而認為這種一路亮綠燈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更不負責任的管教方式,因為小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在人生的道路上﹁STOP﹂最後只會超速、然後撞車。
既然無限制的說YES會門戶大開後悔莫及,說No又會變成不夠開明,這真讓天下父母左右為難啊!但是話說回來,我們家長不可能全天候緊迫盯人,也就是說面對小孩的成長,我們一定要接受「對孩子的控制權會逐漸喪失」的事實。所以與其不知道如何在YES和NO之間選邊站而苦惱,還不如做好「心態上的準備」,並充分表達讓孩子知道。
前一陣子台灣的刺青風潮大為流行,我的一位朋友,他在念高中的女兒跑來跟他說想要刺青,因為法規的限制,所以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必須得到父母同意。往好的方面想,就是女兒起碼會在這件事上問問「爸媽怎麼想」,而不像其他小孩「先斬後奏」,可是這個消息對我朋友來說,也夠晴天霹靂的了。為人父母者一定都知道,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禁止青春期的孩子做某些事,通常也只會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雖然我這個朋友非常反對這件事,但他沒有在第一時間破口大罵,反而要求去女兒想刺青的店看看環境,然後又找有刺青的人分享刺青後的心得,最後他女兒決定:等年紀大一點再考慮這件事。
我想這樣的做法是很開明也很聰明的,因為還沒做好「女兒要刺青」的心理準備的他,並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犧牲親子關係的和平,他不是馬上就用嚴厲的拒絕去硬碰硬,這樣的做法他知道可能導致女兒會跟他冷戰,甚至好一陣子會看到他都擺臭臉的結果。
從女兒的角度來看,爸爸的回應算是反對嗎?又好像不是,起碼他沒有立刻排斥刺青,反而還從旁協助蒐集相關資訊,讓孩子充分了解事情的全貌,朋友在處理女兒問題上,展現的耐心和細心,正是我認為現代爸媽最需要加強的本事。
所以「開明」和「好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不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一直亮綠燈就一定是好的,許多時候,閃閃黃燈,甚至亮起紅燈,反而是有必要的。但記得,就如同交通號誌,紅燈前一定先有黃燈示警,爸媽在做出阻止的決定前,也應該預留溝通的空間,多和孩子討論,千萬別緊急煞車,弄得人仰馬翻。
急著想和孩子做朋友?我看,還是先當好爸媽的角色再說吧。
開明,就是好父母嗎?
這是一個老朋友,他被「開明做爸媽」觀念炸得頭昏眼花的悲慘故事。
朋友在美國工作,兒子常跟同伴混在一起抽大麻,朋友內心真的是天人交戰,一方面當然覺得相當頭痛,不希望兒子繼續抽下去;另一方面又怕自己變成囉嗦愛管事的老爸,想說都來到美國這個開放社會了,自己是不是也要當個開明老爸?於是他異想天開出了個瘋狂主意,心想既然無法禁止,那不如就讓兒子在家抽,在家至少比外面方便管理吧?!更離譜的是,朋友當時不知道是哪條神經搭錯線,為了表現出開明爸爸的樣子,能跟孩子打成一片,居然提議跟著兒子一...
作者序
推薦序
一本與眾不同的爸爸經 吳若權
「我是當了爸爸以後,才學會做爸爸的。」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金句,讓很多男人既安慰、又慚愧。是啊,從小到大,沒人教你如何為人父母,都要靠自己生兒育女的過程中學習。如果在教養時有任何做錯的地方,無需過度苛責自己;而為什麼多數現代父母面對子女的時候,還是會有些自責或愧疚,甚至遺憾時光不能重來,讓我可以好好對待你?
再重新回頭想一遍這句話:「我是當了爸爸以後,才學會做爸爸的。」果真如此嗎?其實,並不盡然。
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從爸媽對待我們的方式,耳濡目染地學習教養的方式。換句話說,當時你的父母如何對待你,你也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子女。
有些動作我們很喜歡,長大後不知不覺套用在自己對小孩的教養上;有些方式我們很厭惡,發誓絕對不要跟爸媽一樣,幸運的話,做到了。也會有不幸的時候,那些曾經令我們深惡痛絕的教養,如遺傳般不可避免地重複發生在下一代身上。
其中幸與不幸的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自省與學習。自省,可以幫助我們覺察。知道哪些好的對待方式可以沿襲下去;哪些錯誤不該重蹈覆轍。學習,讓我們可以透過經驗的分享、書籍的閱讀、有聲書的聆聽、講座會的討論,知道哪些教養方式是放諸四海皆準,哪些規範只適合某些家庭或小孩。
坊間教養的書籍很多,李四端先生的大作《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是很獨特的一本。內容收錄他自我成長的背景,爸媽如何對待他、他如何對待自己的子女,以及他最近幾年來主持公視節目「爸媽囧很大」中,數以百計的大量真實個案的現身說法,讓《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讀來生動感人,很有啟發。不僅是對爸媽重新省思自己的教養態度很有正面幫助,也很適合子女閱讀而有很多共鳴,當然更適合親子共讀,可以達到更順暢的雙向溝通。
李四端先生過去給人的印象,是非常資深的專業新聞主播。這幾年擴展了他的領域,投身富邦文教基金會擔任執行長,同時也主持公視節目「爸媽囧很大」。因為見面的場合不同,我有時要跟著大家尊稱他「執行長」,有時要親切地喊他「端哥」。但是,直到讀完《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的書稿,我才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他的私密成長過程,以及溫馨的家庭趣事。
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跟很多傳統父親一樣,教養子女很嚴格、會處罰,但也有親善和藹的一面;不同的是他的父親還主持編纂過九年國教第一套健教課本,對子女的性教育雖沒有高談闊論,卻用一個很妙的方式,讓他青春期的好奇心在一夜之間成熟長大。(恕我賣個關子,詳情請見本書內文。)
多年專業新聞主播的養成訓練,讓李四端先生談起親子教養話題時,保持一貫的中立與客觀,不會把自己家的教養方式說得很神奇,也不會說哪一套觀念一定行不通,他將自身豐富的經驗娓娓道來,讓讀者在吸收很多實用觀念之餘,還可以保持自我的判斷與覺察。
難能可貴的是,在《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中,李四端先生還非常難得地分享他們賢伉儷和子女之間的互動,包括孩子的個性不同、學才藝的狀況、透過臉書溝通、零用金等,讓好奇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感受李四端先生親切的一面。
讀完《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讓我發現這真的是一本與眾不同的爸爸經,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每次在公視「爸媽囧很大」的錄影現場時,都會看到主持人李四端先生認真嚴謹的態度,以及輕鬆幽默的風格。因為他站在「父母席」中間「子女席」主持節目,最能喚起他內在既是人子、也是人父的雙重角色,他做好專業的媒體工作以顯耀父母,也謹守分際成為子女的榜樣。就像每個男孩會成長為男人,每個兒子有機會當上父親,只要在過程中充分地愛與被愛,都會有的一種內在的使命感,以及尚未泯滅的天真,因此才能展現真正成熟的智慧與魅力。
揭開端哥神秘的面紗 吳娟瑜
有一天,我走在新生南路一段的廊簷,這是我每天必經的路線,約莫晚上八、九點吧!路人行人漸稀,我也如同往常地行走,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到耳裡……
走在我前面一步路這麼近的父女正在邊走邊聊,從他們肢體互動的距離和分享事情的語調,感覺得到是一對關係不錯的父女,我仔細一瞧,這不就是經常在攝影棚才能見得到的主持人李四端先生嗎?
在我打過招呼後,端哥(就讓我跟著大伙兒如此稱呼他,比較親切吧!)立刻把我介紹給他的女兒,端哥笑瞇瞇地說:「這是親子教育專家吳老師!」在短短幾句話的寒暄中,我認識了一位禮貌、謙虛又很有個性的大學女生。
過去端哥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傳統父親的形象,他可能是有點距離的、威嚴的、難以溝通的,彷如當年他的父親(大學教授)和他的關係,絕對是關愛子女,卻不擅長表達內心的情感。
然而這一次偶然的相遇,卻讓我見識到端哥原來也有溫柔、熱情和努力的這個面向。就像在這本《孩子想的跟你不一樣:最讓爸媽沒輒的25個親子溝通囧問題》書裡,端哥一一細數現代家庭父母最常碰到的困擾,例如:孩子不溝通、魚干族、網路上癮、延畢、啃老族、未婚同居、性教育怎麼教等。
端哥提出了他中肯而實用的建議,更重要的是,他改變了過去比較低調的形象,開始樂於向讀者吐露身為一個現代爸爸,他是多麼努力想和子女走得近,可是卻難免自責做得還不夠好。
例如:當他的女兒表示要見「網友」,或參加「同人誌」活動時,讓他不免心中一驚,他擔心著女兒是不是「同志」哩!(其實「同人誌」並非「同志」啊!)現代父母不都是想表現開明卻又不免顧慮重重嗎?
例如:有一回,他們全家到夏威夷度假,想來一趟親密的親子之旅,不料在游泳池邊,為了要不要戴泳帽游泳,端哥和兒子大吵一架。幸好一個多小時後,兒子歸隊了,當時是黃昏時刻,他們父子並肩坐在可以眺望夕陽的長椅上,端哥說了一段非常令人感動的話語。
這段過程還影響到端哥的個人生涯哩!他說:「從那一天開始,家人,尤其是每天都在成長變化的孩子,他們的存在和重要性,逐漸取代了事業在我心中的位置,往日忙碌的名利追逐,終於放慢下來了。」
多麼不容易呀!多少父母不都是在類似的衝突中看到了改變的契機。
本書更吸引的內容,還有端哥的成長背景,原來他是父母偏愛的獨子,他的三個姊姊讓他在家裡享有﹁四個媽媽﹂的關照,他的少年時代也有過偷偷抽煙、看色情書刊、被媽媽狠狠K一頓、大學聯考落榜、拿掃帚柄當麥克風、幻想上台發表演說……等等這些讀者閱讀之餘必然莞爾一笑或倍感親切的過程。
如今,掀開了端哥的神秘面紗,這讓我更加佩服他,原來天下父母心,大家都有過和孩子拉鋸的過程;原來身為公眾人物,他勇於揭露自己成長的故事,這反而讓端哥在專業主持人的形象之外,多了個「好爸爸代表」的新形象。
推薦序
一本與眾不同的爸爸經 吳若權
「我是當了爸爸以後,才學會做爸爸的。」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金句,讓很多男人既安慰、又慚愧。是啊,從小到大,沒人教你如何為人父母,都要靠自己生兒育女的過程中學習。如果在教養時有任何做錯的地方,無需過度苛責自己;而為什麼多數現代父母面對子女的時候,還是會有些自責或愧疚,甚至遺憾時光不能重來,讓我可以好好對待你?
再重新回頭想一遍這句話:「我是當了爸爸以後,才學會做爸爸的。」果真如此嗎?其實,並不盡然。
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從爸媽對待我們的方式,耳濡目染地學習教...
目錄
目錄
@家庭生活篇
生養孩子,是因也是果。
入侵孩子生活,你是怪獸家長嗎?
父母碎碎念就可以讓孩子聽話?
救救魚干族兒女,要靠外人!
如何走進孩子的資訊世界?
天哪,孩子對我保密防諜!
@學業未來篇
輸不起的父母,補不完的才藝
大學延畢理由多,父母該支持嗎?
年輕人的怪怪職業 父母接受嗎?
孩子畢業賴在家,父母要被啃多久?
@交友人際篇
SOS!我的孩子被排擠!
擔心孩子被帶壞,我該當現代孟母嗎?
孩子的朋友藏在網路裡,怎麼辦?
女兒不像話,居然帶男友回家!
@感情&性教育篇
孩子早熟早戀 父母該怎麼辦?
性教育難以啟齒?
如果我的小孩是同志該怎麼辦?
大學生同居,父母怎麼辦?
孩子談戀愛,父母插得上手嗎?
@親子教養篇
開明,就是好父母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 怎麼做才能不偏心?
孩子長大了 我卻缺席了?!
管教孩子,要像軍營還是遊樂場?
零用錢該給不該給?又該怎麼給?
放手或者不放手我想當哪種父母?
目錄
@家庭生活篇
生養孩子,是因也是果。
入侵孩子生活,你是怪獸家長嗎?
父母碎碎念就可以讓孩子聽話?
救救魚干族兒女,要靠外人!
如何走進孩子的資訊世界?
天哪,孩子對我保密防諜!
@學業未來篇
輸不起的父母,補不完的才藝
大學延畢理由多,父母該支持嗎?
年輕人的怪怪職業 父母接受嗎?
孩子畢業賴在家,父母要被啃多久?
@交友人際篇
SOS!我的孩子被排擠!
擔心孩子被帶壞,我該當現代孟母嗎?
孩子的朋友藏在網路裡,怎麼辦?
女兒不像話,居然帶男友回家!
@感情&性教育篇
孩子早熟早戀 父母該...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