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能拍出「漂亮」的照片了,要如何才能邁向更高境界?
當一切技巧都已到位,你的照片還欠缺什麼?
52位攝影家+1位評論家談創作思考、影像美學與攝影初衷
從「拍照」邁向「創作」,從「觀看」進入「評論」
國際級攝影大師 柯錫杰
影像藝術家 郭英聲
東方設計學院攝影學位學程籌備主任 邱奕堅博士 一致推薦(推薦人資訊放在這裡,不要獨立一個欄位)
當我們已熟悉拍攝技巧,能使我們超越「拍照」,進入「創作」層次的,終究還是個人的觀察力與創作構思,以及將思維轉化為技巧的能力。否則,我們所拍攝的影像也不過是平庸的複製品,數以億萬計照片的又一張,毫無辨識度,終究無法稱為「攝影作品」。技巧與觀察力可以從書籍、網路學習,從拍攝經驗累積,但思維卻是個人的。學習如何表現意念,述說只有你能說的故事,才是成就不凡影像的最終途徑。
專業攝影暨評論家喬治.巴爾選出52位攝影家的作品加以評論,除了分析影像的美如何呈現,也討論作品中的意涵,更邀請攝影家本人談談創作緣由、美學思考,與讀者分享如何表現意念,說出自己專屬的故事。
•攝影家布魯斯.巴恩博的攝影創作是「借用主體」,而非「拍出主體」。他借用峽谷的岩隙,表現出自己畢生熱愛的宇宙及次原子力場。他的構圖犯了一般人眼中的大忌,卻能展現多層意涵,像深奧的交響樂般緊扣人心。
•生態攝影家尼克.布蘭特以19世紀古典肖像的光線及構圖拍攝大象,為的是呈現動物的生命尊嚴與瀕危處境。
•丹.布克霍德以iPhone拍攝19張影像,並同樣以iPhone接合這些影像,創造出古典繪畫般的大型風景照,讓我們看到手機拍出的照片也能沖印得無比細緻。
iPhone的自動曝光限制頗多,接圖功能也不甚完美,攝影家卻反過來利用這些限制營造影像風格。繼拍立得之後,手機攝影也有機會進入正統藝術?
•知名建築物常有所謂「經典拍攝角度」,最能呈現該建築的宏偉或結構,但也讓所有照片看起來都千篇一律。
湯瑪斯.霍特科另闢蹊徑,以陌生而戲劇化的拍攝角度呈現建築細部,強化線條與紋理,使觀者需經一番推敲方能認出影像內容。証明攝影家能藉由創意駕馭主體,將建築家的作品轉化為自己的藝術表現,而不止是建築物的平面複製品。
閱讀他們的影像故事,了解他們為何攝影、如何攝影,這不只是在欣賞攝影集,更是觀摩前人走出的52條明晰道路,並從中找出自己的創作之道。
本書特色
1. 創作媒材包括手機、自製相機、數位單眼、中片幅底片相機、大型相機,到無相機攝影,拓展觀者欣賞經驗。
2. 由專業攝影家的角度出發,以統一、完整的視野帶領讀者閱讀52幅風格迥異的出色影像。
3. 52位專注創作的攝影者現身說法,從創作思考、影像美學到技術細節全數披露。
4. 大開本精美呈現,媲美攝影集的收藏價值。
延伸閱讀(書名)
攝影師之心(大家)
攝影師之眼(大家)
完美大景的14堂精修課(大家)
作者簡介:
喬治.巴爾 George Barr
喬治.巴爾是擁有40年經歷的藝術攝影師,從事攝影寫作已近10年。攝影作品可見於《鏡頭技巧》、《黑與白》、《黑白攝影》與《焦點》等各大攝影雜誌,也是全球藝術收藏家收集的對象。喬治主持攝影研討會、發表演說,著有《拍照前先學會想》、《由相機至數位暗房》。他同時也是家庭醫師,35年的職業經驗使他習於化繁為簡,以簡言要語向病患解釋複雜困難的概念,這項技巧如今也體現在他的攝影寫作中。
由作者個人網站http://www.georgebarr.com/可欣賞他的攝影作品。
譯者簡介:
陳家倩(Sara)
政大公行系、輔大翻譯所、英國肯特大學電影研究所、輔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日本電影」與「影視翻譯」。另曾留學日本,旅遊30餘國,喜愛電影、文學和搖滾樂,目前專職翻譯和教學,譯有數百部院線電影作品,包括《醉後大丈夫》系列、《亞果出任務》、《007空降危機》、《雨果的冒險》、《2012》等。
章節試閱
《迴旋煙囪》布魯斯.巴恩博
作者的分析
廿五年前,我在某次展覽上買了一張布魯斯.巴恩博的「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系列照片(《視覺交響樂》﹝Visual Symphony﹞第88頁),從此迷上他的作品。我買了他的書,並愛上他的教堂照片。我參加過幾場布魯斯的研討會,最近一次是2007年在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那趟旅行最值回票價的是能夠不用隔著玻璃一睹更多布魯斯的攝影原作,並欣賞他的一些近作。
雖然布魯斯很容易被歸為安瑟爾.亞當斯(Ansel Adams)的追隨者,但事實上他早已用多年時間發展出個人觀點,因此他特別託我分析他創作生涯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那攝於1980年,至今已三十餘年。布魯斯是用心拍攝羚羊峽谷的第一人,也使該處從此成為人山人海的熱門景點,這倒令布魯斯頗為困擾。布魯斯跟許多捕捉羚羊峽谷的攝影家不同,他偏好以原始素材的形式處理主體,藉著創作出來的影像反映他在現場的想法與感觸(參見他對於拍攝這幅影像的描述)。與其說這張照片拍出羚羊峽谷,不如說利用了羚羊峽谷。
自從攝影誕生以來,攝影創作是「借自主體」而非「拍出主體」的概念便一直存在,事實上在很早之前,藝術就一向如此。關鍵不在於人們是否「處理」照片,而在於人們如何看待主體。已故攝影大師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彩色作品跟布魯斯的作品顯然大異其趣,然而他們都是在詮釋主體,而非僅是記錄主體。我在探討這張照片為何成功之前,已經知道布魯斯對這幅影像有何看法,因此研究方法與本書的多數照片不同。所幸我確實很喜歡這張照片(即使這不是我當初買的那張),因此提筆寫下這張照片的出色之處對我來說仍是一大樂事。
如果攝影作品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是構圖完美,那麼這張照片便失敗了。構圖只不過是工具,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用以強調、解釋和闡明攝影家想傳達的東西。布魯斯對構圖的感受很敏銳,他利用這一點創造了這張照片的「超脫性」,以及影像中心的暗部與周圍「空靈」的形式兩者間的關係。
黑白攝影的重點在於對比和色調。沖印良好的照片擁有豐富的色調,足以掩蓋影像的二維本質,誘使觀者輕觸甚至把手伸入照片,撫摸或抓住照片中的形式。我觀看這張照片時,就有衝動想要這麼做。
做到上述效果,便可成為傑出的攝影作品。然而究竟該如何將影像由傑出提升至精采的境界呢?對此,布魯斯有一套自己的解釋,不過就我的詮釋,為作品畫龍點睛的元素是神祕。當然,光是要看穿這張照片的拍攝角度,就已是件神祕的事,但是我所指的不僅止於此。在對談中,布魯斯談到要記錄中央狹長岩塊的所有細節有多麼困難,不過我認為真正創造出神祕的,是那種近乎純黑的輪廓。那是一扇通往別處的窗戶嗎?那輪廓是位於其他結構的前方或後方?這張照片的其餘部分彷彿包圍住這個結構。在多數照片中,趣味中心通常是光線最亮的部分,但是在這張照片的負片上,趣味中心在本質上是一片空白。
我們不會立刻察覺影像中越接近中心處的亮部,與鏡頭的距離越遠,很容易以為所有亮部都在同樣的距離外。唯有仔細審視才會明白這就是作品名稱所指的煙囪。這種可能詮釋的二元性增添了影像的趣味性,布魯斯給我們一個謎題去破解,明亮石頭的曲線包圍中央的「關節」,使我想到十指相扣的雙手。
重複始終是有力的工具,此處便出色地運用了從景框外部往內延伸的重複曲線。左上角有四條明顯的曲線,角落甚至有截短的第五條線。線條和邊緣愈來愈緊密,直到觸及中央的黑色輪廓。照片的其他角落也有同樣的重複概念,然而每個角落都截然不同,由此增添了趣味性。
有些影像好比諷刺漫畫,一目了然又一針見血,你看懂、做出反應,然後便離去,其他影像則必須逐步了解。有些上乘的攝影作品就像出色的諷刺漫畫般擄獲你的注意,又像深奧的交響樂般緊扣你的興趣,展現多層意義,從富含意趣的主體到絕佳色調和美麗構圖,然後提升至更深層次的情緒反應、詮釋和聯想。
攝影家的觀點
我畢生對力(forces)深感興趣,還因此取得數學和物理學雙學位,而我對於羚羊峽谷的最初印象便是該處猶如宇宙或次原子力場,而不是侵蝕而成的砂岩峽谷。一切彷彿繞著我旋轉,那種感受壓倒了一切。
由於知道力本身不具方向(無所謂上、下、左、右),我立刻明白我想要傳達力的隱喻感,而不是寫實的峽谷景觀。換言之,我決定以峽谷為題材,表達出對我深具意義的內涵,我選擇避開峽谷地面或任何會透露主體規模的線索。我面臨極大的技術挑戰,顯然這是我遇過反差最高的景象。我並未依循常理將暗部設定為第4區,使影像亮度足以顯示足夠的細節,而是立即採取一種首度嘗試的獨特手法,將亮部設定在稍低於第15區(我知道我所用的底片擁有極大的亮度範圍),在這個分區曝光下盡可能捕捉細節,然後在沖洗負片時壓縮亮度範圍,因此這幅影像的對比實際上比我所見的景象還要低。
你可以把這幅影像看作盤旋而上的星雲,也就是銀河,繞著中央超巨大的黑洞旋轉。其他的詮釋也同樣都能成立,因為抽象允許各式各樣的詮釋。這是我在峽谷岩隙下完成的第一幅攝影作品,這作品引領我在往後二十年持續研究這些超脫塵俗的場所,我覺得那是我所拍攝過最異乎尋常的地點,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開啟對此主體的攝影探索。這個地點在過去乏人聞問。拍攝這些峽谷的許多年間,我的最初印象從未改變,此處對我而言仍是隱喻的力場。
攝影家小傳
我出生於1943年,目前跟妻子定居在華盛頓州。取得數學碩士學位之後,1970年毅然從理工轉向藝術和攝影領域,從未感到後悔。除了攝影創作,我也很快就投入攝影教學,最初是在洛衫磯地區山岳協會(Sierra Club)的週末研習會講課,然後於1975年發展出自己的研習課程,從此藝術和教學成為我的事業。
教學和攝影帶著我周遊世界,足跡遍及北美(從加拿大的新斯科細亞省到墨西哥的墨西哥城)、歐洲、澳洲和南美各處有趣的地點。
在這自然環境日益遭受侵害的世界中,我將這事業與我終生提倡的環境保護結合,在過去四十年當中,我納悶人類是否會醒悟過來,發現一項必然的事實,那就是在這個人類生存之所繫的唯一星球上,我們正在侵害自身的生存。
影響我的攝影家包括安瑟爾. 亞當斯、布萊德. 威斯頓(Brett Weston,影響最鉅)及傑.杜薩德(Jay Dusard)。我定期替《攝影技術》(Photo Technique)雜誌撰稿,多年來也在許多探討嚴肅創作的攝影雜誌中刊登作品。我的著作包括《視覺交響樂》(新墨西哥大學出版,1988年,已絕版但有二手書)、《色調之詩 I》(Tone Poems 1,Photographic Arts Editions出版,2002年)、《色調之詩II》(Tone Poems 2,Photographic Arts Editions出版,2005年)及《攝影的藝術:個人表達的方法》(The Art of Photography: An Approach to Personal Expression,Rocky Nook出版,2010年)。
攝影技術
這幅攝影是用4×5 Linhof Technika相機搭配90mm鏡頭拍成,選用TRI-X底片,光圈值f/45,快門速度3分鐘半,曝光的負片以我特別稀釋的「補償顯影」(compensating development)顯影11分鐘半。同時我大幅減低原本的對比。多年來,這張照片放大沖印成數種大小,有局部調亮、調暗,但未經漂白(注)。
編注:指降低飽和度,通常會將明亮色調調亮,甚至讓亮部細節完全消失。
《大象飲水》尼克.布蘭特
作者的分析
尼克.布蘭特擅長拍攝正式的古典肖像照,並藉此帶給我們另一種觀看非洲野生動物的獨特觀點。在過去這類以超望遠鏡頭拍攝的彩色照片中,主體的頭和肩膀往往塞滿了畫面,這張照片則不同,我們能看到動物所處的環境及動物與環境的互動。
一方面,這顯然是非洲的動物,卻又使人覺得照片可能是攝影棚的擺拍作品。肖像式的打光和變黑的角落予人室內人工光源的印象,也許還暗示這類動物不久後只能出現在都會的展覽中。另一方面,這幅肖像具有莊嚴感,讓動物顯得高貴。動物下方的水面駁斥了其他疑點,表明這幅影像並非攝影棚作品。
光線完美無瑕,呈現大象的粗礪紋理,同時保留了耳朵部位的漸層色調。照片右邊較強的光線,既能照亮象牙,也柔和得足以顯示陰暗處的堤岸細節。
大象的姿勢幾乎是筆直端正,但又有足夠的不對稱去顯示一切是出於自然。牠露出一隻後腿,左象牙低於右象牙,兩耳下緣凹凸不齊,照片右邊的水面較亮,左邊水中有雜物,背景單純,僅在中等距離處有一叢灌木。
影像的色調陰暗而充滿力量,但右前腳和堤岸都仍保有豐富紋理。象頭周圍有明顯的漸暈效果,就像傳統的肖像照。說這幅影像是百年前的作品,我們也會相信。
這幅野生動物肖像的拍攝距離如此之近,僅有一灘淺池或一條溪流隔開攝影家與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這事不禁引人深思。想像一下尼克不顧自身安危處於這種境況。絕美色調加上影像裡的不協調,形成不小的干擾,喚起觀者的疑惑與不安:這是室內抑或室外?照片是新或舊?是生物抑或標本?這隻大象未來命運如何?觀者該讚歎或憐憫?光是一張照片就能引發如此多思索。
攝影家的觀點
我完全以拍攝人物的方式來拍攝動物,把每隻動物視為有感情的生命,擁有和人類同等的價值。我每次取景時,這會提醒我該如何拍攝及拍攝什麼。這也是我不使用望遠鏡頭的理由之一。我喜歡接近動物,以拍攝人像的方式及鏡頭拍攝動物。你必須靠近動物,就像你不會站在三十公尺外拍攝人像,還奢望捕捉到人物的神韻或性格。此外,不使用望遠鏡頭也讓我能盡量納入天空和地景,
我希望能把動物放在牠們周遭的環境、牠們的世界中框取。有時我會反覆拍攝某隻吸引我目光的動物,日復一日,甚至數週,為的就是能拍到理想的畫面(但經常失敗)。不過以這幅影像來說,那日傍晚當我在這座臨時成形的小水池前巧遇這隻獨特的大象時,我只有幾秒鐘時間拍下幾張照片。
瀏覽印樣時,這張照片特別吸引我,它看起來幾乎像是在攝影棚內拍攝:場景融入了後方的天空背景布,聚光燈照著大象(我當導演時就搭建過一模一樣的場景)。
在非洲東部,擁有這種大型長牙的公象已所剩不多。八年前我看過一隻大象,牙長可及地,但很遺憾地,我最近得知盜獵者為迎合炙手可熱的中國象牙市場,已於2009年10月殺死這隻四十五歲的大象。
過去幾年,中國的象牙需求再度爆增。2005年,一公斤象牙要價四百美元,現在則飆高至一公斤六千美元,估計每年有三萬隻大象慘遭殺害,大約是非洲大象總數的十分之一。盜獵者背後似乎多有中國財團出資。我們需要採取緊急行動。如今我們彷彿回到1970和1980年代禁售象牙以前的黑暗時期,且更甚以往,如今大象生活的土地減少,盜獵者增加,參與殺戮的組織規模也更加龐大。
因此,這幅陰鬱影像理所當然地獲選為我個人著作《陰影降臨》(A Shadow Falls)的封面,正如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該書序文最後所寫:「籠罩大地的陰影正是我們自己。」
攝影家小傳
我原本是畫家,當初轉拍電影的理由是想使我的影像活動起來,並加入音樂,因為音樂是影響我最深的藝術形式。之後在1995年,我執導麥可傑克森的音樂錄影帶《地球之歌》(Earth Song),藉此探討人類破壞地球的各種行徑,當然包括殺害非洲野生動物。我選擇在坦尚尼亞拍攝非洲部分,結果也像多數人一般,迷上了那裡的動物和景觀。同時,我愈來愈渴望把我對動物的熱情及動物對我的意義,與我對視覺創作的需求結合。我在東非看到這種作法的契機,在2000年順利轉入攝影界。因此,我對動物的愛主導了一切,攝影僅是我選擇的記錄方式。在此時,動物是我此生唯一想拍攝的題材。
我沒有特別受到哪位攝影家的影響,不過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的早期作品最令我著迷。
我的照片曾刊登在《在此世間》(On This Earth,Chronicle 出版社,2005年)以及《陰影降臨》(A Shadow Falls,Abrams出版社,2009年)。《在此世間,陰影降臨》(On This Earth, A Shadow Falls,Big Life版本,2010年)則集結了前兩本書的精選照片。
攝影技術
這張照片是用Pentax 67II相機、T-MAX100底片拍成。以耐久顏料相紙沖印成8張56×73吋的限定版照片,也有更小的尺寸。
《驟然成形》高登.路易斯
作者的分析
我看到這張照片刊登在「線上攝影家」(The Online Photographer)網站上,那是一篇評論Pentax相機的文章,作者和攝影者是高登.路易斯。我瀏覽文章時突然興趣大增,想要取得這張照片,當照片可供販售後,我便透過該網站買了幾張。我們多數人並不關心照片是用哪種相機拍成,那麼這張照片又是如何激起我們的興趣?
像這樣的影像無法經由充分計畫取得,完全是可遇不可求。你應該會注意到停車計時器及牆上的有趣「圖形」,接著你就只能等待,期盼某個夠有趣的人正好經過,形成決定性瞬間。顯然這是卡提葉.布列松偏愛的技巧,他的影像並不如許多人想像般即興。
另一方面,若是少了這位女士,少了她的略微前傾及那支雨傘,計時器、牆面及人行道的圖樣就幾乎失去了作用,如此一來,攝影者要不就需要天降神蹟,要不就得擁有非常大量的經驗和耐心,才可能在這種先天條件不良的情況下預見一幅可能出現的出色影像。
這位女士打傘走過,造成了美妙的效果。補牆的圖形、這位女士的位置、人行道和菱形磚塊的取景,以及框入平凡的停車計時器,這一切結合成為效果絕佳的影像。這樣的影像靜謐地令人滿意。拍攝的不是宏偉的風景,沒有戲劇化的光線或迤長的影子,也沒有挨餓、垂死或受虐的人,不過是每天都可能遭遇的日常風景,使你點點頭,輕輕讚聲好,接著迎接自己的一天。
想像你能夠移除影像中的哪個成分,比如那個黃色小標誌、計時器、菱形磚塊、補牆圖形或雨傘,而這樣做對於最終影像又有何影響,你會發現這種練習很受用。我的想法是,這些成分全有其作用,我不會想要移除任何一個。黃色小標誌顯然是最小的成分,不過她可能正在讀那個標誌,那會使我們好奇上面寫著什麼,但如果真的能讀出那標誌的內容,恐怕也會令我失望,所以最好把那留作一個謎吧。
攝影家的觀點
我把這張照片的成功歸因於運氣和準備。我碰巧在一個秋季的雨天測試一部新相機,我把車子停在鎮中心附近,想要拍幾張抓拍。我對這個地區暸若指掌,知道哪些地點適合拍照,其中一處就是這面灰色水泥牆。此處離我停車的地方僅有幾公尺,所以前景才會有停車計時器。照片中央的「人形」是填補上暗色水泥的牆面裂縫,右邊的黃色小框則是標註其「創作者」的標牌。
我一下車就注意到這位打傘的女士在轉過街角,然後沿著牆面走過。我只有幾秒時間確認相機已開啟、檢查設定、預先對焦和構圖。她通過時我只拍了一個鏡頭,就是這張。相機設定為自動曝光和自動白平衡,兩者都恰到好處,這令我感到很幸運,因為檔案格式設定為JPEG。你們看到的就是相機拍出的原始檔案,只有稍微經過裁剪和銳化。儘管這張照片具有即興性質,但符合我的一貫風格和喜愛的題材,包括細心的構圖、有限的顏色及人物主體與所處環境間的關係。
攝影家小傳
我出生於洛杉磯,目前定居在賓州的艾爾金斯園(Elkins Park)。十二歲時,我用麥片碗沖出第一卷底片,並在壁櫥門下方塞毛巾充當暗房。隨著歲月增長,我的印晒地點逐漸進展到狹窄的浴室、潮濕的地下室及通風的車庫。我的事業生涯經歷幾個階段,曾擔任廣告文案撰寫員、技術文件編寫員、情境喜劇節目編劇及兼職攝影家。拜數位攝影問世之賜,如今我得以在溫暖、乾燥、照明良好的辦公室工作。
我的照片和文章刊登在各種雜誌上, 包括《相機3 5 》(Camera 35)、《相機與暗房》(Camera & Darkroom)、《彼德森的攝影》(Petersen’s PHOTOgraphic)及《大眾攝影》(Popular Photography)。我也與幾家廠商合作,包括Vivitar相機、Canon相機、聯合航空及豐田汽車。雖然我偏愛街頭攝影,但我也有肖像、旅遊、廣告和建築攝影的經驗。目前我將精力傾注於家庭、替企業設計網路訓練的正職工作及個人攝影部落格「快門指」(Shutterfinger:www.shutterfinger.typepad.com)。
影響我的主要不是特定攝影家,而是攝影雜誌。我是飢渴的讀者,大量閱讀《現代攝影》(Modern Photography)、《大眾攝影》、《相機35》及《彼德森的攝影》。在分區曝光法及如何印晒最佳品質的照片上,安瑟爾.亞當斯及菲爾.戴維斯(Phil Davis)對我影響甚鉅。運用光線方面,我的重要導師是迪恩.柯林斯(Dean Collins)。
攝影技術
這張照片是用Pentax K-7相機、35mm鏡頭拍成,光圈值f/4,快門速度1/800秒,感光度ISO 400。
《迴旋煙囪》布魯斯.巴恩博
作者的分析
廿五年前,我在某次展覽上買了一張布魯斯.巴恩博的「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系列照片(《視覺交響樂》﹝Visual Symphony﹞第88頁),從此迷上他的作品。我買了他的書,並愛上他的教堂照片。我參加過幾場布魯斯的研討會,最近一次是2007年在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那趟旅行最值回票價的是能夠不用隔著玻璃一睹更多布魯斯的攝影原作,並欣賞他的一些近作。
雖然布魯斯很容易被歸為安瑟爾.亞當斯(Ansel Adams)的追隨者,但事實上他早已用多年時間發展出個人觀點,因此...
作者序
推薦序
不要再玩下去了,攝影是藝術
「玩相機」是我從三十幾年前,年少時期聽聞至今臺灣攝影界的慣用語,在高中一年級第一次接觸學習攝影之後,高二生平第一次參加台北縣(現新北市)樹林鎮鎮南宮攝影比賽獲得優選獎,高中畢業後進入職場當攝影助理,歷經服兵役,出國留學在日本完成大學學歷及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1995年歸國後十年間任教於十所大學院校,有感於台灣攝影教育的不足,而此生成立攝影學系是我非要完成之事,2005年再次踏上留學之路,攻讀博士歸國後,目前在東方設計學院執教鞭,可是到如今在各種不同場合與攝影界的愛好者、玩家、攝影協會會員或業餘攝影家等接觸時,他們依舊常常朗朗上口的說「我在玩相機」,對於用生命學習攝影至今的我,有著難以理解的痛,我們可曾聽到畫家經常告訴大家說「他在玩畫筆嗎?」。
某一次在藝博會碰到一位拿著相機的年輕人,我對他說是在從事攝影藝術創作的嗎?他用這羞澀的表情且毫無信心的告訴我,是在玩相機的啦!現在攝影與繪畫同時可以是興趣,也是職業,亦是藝術創作煤材。為什麼在臺灣攝影家不能理直氣壯的直接的告訴我們,他是在從事攝影藝術呢?難道攝影不也是一種藝術創作媒材嗎?如果攝影家把玩相機掛在嘴邊,那如何告訴一般民眾攝影是藝術,收藏家如何購買攝影作品而從中獲利?為何攝影作品必須被美術館典藏呢?
我小時候出生於臺北萬華,經常與兒時玩伴在龍山寺附近嬉戲,因此往往見到許多來自於國外的觀光客,看到他們用這非常陽春的傻瓜相機拍攝紀念照,當時不以為意,後來學習攝影多年之後,才逐漸感覺到臺灣人使用的相機都非常高級而且專業,我在當時乃至於現在都感覺到,在臺灣稍微有一點經濟基礎的人動不動,在剛開始就直接購買專業單眼相機,完全不考慮他們是否由此需求,購買後要到哪裡學習攝影或能否駕馭那台相機。但是我們都心知肚明臺灣的攝影創作表現能力,也沒有比國外來得強,相反的常常發現很多人拿著高級相機,但充其量的只是把它當一台普通相機來使用,因此我常常在大學授課的時候,經常告誡同學不要再「高級相機傻瓜用」。
最近接受某國立藝術大學的邀請擔任校內攝影比賽評審工作,當作品送來看了一遍之後,真是讓我感到傻眼與搖頭嘆息,全部的作品約一半是拍攝海邊夕陽風景,如果我們的大學生的創作能力僅僅如此,如何談創新、創意、創異與創作呢!對台灣攝影藝術的未來能否期待呢?難怪在臺灣的攝影界,大家經常拍攝的都是「芭樂景點」,我記得1995年剛從美國留學歸國後,參加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的研討會,就有老師提出為了避免學生經常拍攝「芭樂題材」,禁止他們拍攝廟宇、美少女、小孩、老人及寵物等。現在在上課時會常常提醒學生,要獲得認同首先要做到與其他創作者的「差異化」,就如同我在美國接受教育之時,教授常常朗朗上口的是藝術創造必須先做到,一些新一些不同(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一個人的作品如果與別人相同、雷同或相似的話,那將難以獲得認同,相反的如果能夠注入一些新或一些不同的內涵,較易獲得肯定,也彰顯了他與其他藝術家的差異性。
攝影術發明時至今日已經超過一百七十年余了,全球人類曾經走過的足跡相機也必然跟隨,如今我們極難可以拍攝到,前人不曾拍攝過題材,除非上天或下海及顯微攝影,因此當下世界各國的攝影藝術家在追求的是「攝影藝術表現的無限可能性」,拍攝的題材可以完全相同,但是創意、觀念、美學、表現形式、內涵、技術、技巧等方法如何不同。本書作者在書中介紹了52位全球各國知名攝影藝術家,以及52件他們的作品,誰是這些作品的作者?這些作品如何製作?有何特別及為何?
就如同本書中也提到,自從攝影術誕生後,攝影家們不斷的「探索主題」而非「拍出主題」。
多年來從事攝影教育工作及攝影藝廊的經營,我發現坊間有許多出版品,大多是以技術性書籍為主,有些就如同相機操作手冊或一些班門弄斧的技巧性著作內容大同小異;雖然近幾年來攝影相關的理論書籍陸陸續續出版,但多偏重歷史、美學與哲學,對於沒有受過攝影教育背景的愛好者而言艱澀難懂。而本書有著主觀與客觀並呈的書寫形式,在主觀上作者喬治.巴爾介紹了對52攝影藝術家及作品的精闢分析淺顯易懂;在客觀上撰寫了攝影師的觀點與小傳,讓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攝影家的創作思想及學習攝影的生平,此外技術分享是一般攝影家不輕易外洩的武功祕笈,讀者可以如此輕易獲得將受益匪淺,本書恰恰是可以符合台灣當前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需求,內容涵蓋了作者對每一位攝影家及作品的評論,攝影家各自的創作思想,並談及他們受到那幾位攝影家的影響,不止向書中這52位攝影家學習,還有其他更值得深入瞭解的知名攝影藝術家,同時技術分享也是本書的重點,讀者在閱讀之餘可以兼顧作品賞析與學習技術,如何應用本書的攝影技術來創造攝影藝術,應是攝影愛好者理當學習的王道。
東方設計學院攝影學位學程籌備主任邱奕堅敬序
前言
為何寫這本書?為何現在寫?或許最重要的,為何由我寫?這本書是為誰(及不是為誰)設計?我挑選照片的標準?這本書有無策略?
這本書是為我這種人而寫,彷彿我能回到過去以嚴肅攝影師身分出道時的光景。當時我希望擁有這樣一本書,能夠解釋偉大的照片,指出成功攝影的訣竅及成功照片的規劃和構圖、如何正確沖印色調、如何探索主題。同樣地,這些問題恰好能幫助業餘攝影同好學習如何更深入欣賞照片及接觸更多的攝影類型。
約翰札考斯基(John Sarkowski)的著作《凝視照片》(Looking At Photographs,Bulfinch出版社,1999年)是我自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本書,現在仍買得到,也仍值得一讀。然而,那本書有若干缺點,比如缺乏彩色攝影,而且身為攝影館長和攝影史學家的札考斯基在書中偏重談論顯影程序,而非專注於影像本身,這或許對於攝影學生、甚至是收藏家頗為受用,但對於單純想要拍攝或欣賞照片的人來說就無關緊要。
隨著數位攝影大幅擴展人們的攝影喜好,使得攝影變得前所未有地備受重視。雖然本書大多收錄彩色照片,但仍有必要向只會用相機自動模式拍攝彩色照片的新一代大眾引介黑白攝影的力量、纖細和美感。市面上有許多「指南書」(“how-to”),甚至有「攻略本」(“how I did it”),不過以實務而非理論或哲學觀點討論成功攝影訣竅的書卻付之闕如。
這本書由我執筆的理由有二,一來是我能力所及、二來是我感到有其必要。我有能力是因為我的前兩本著作獲致成功,使得出版商願意支持這個構想,還有因為我具備以清晰、口語和易讀的措辭評寫攝影的經驗,這些措辭連一般人都能理解。我不會否認這本書仍含有專業術語,但我保證不需要藝術學位也能瞭解、欣賞和利用它。
這本書也是為想要創作出美麗照片的攝影師所寫,但適合任何人閱讀,無論你是攝影師或觀賞者,只要你想瞭解為何有些照片會出類拔萃。這本書當然對於攝影學生也極富價值,但可能不是特別針對專攻攝影評論的人,因為對那些人來說,藝術史和藝術理論、哲學和文化的重要性已勝於照片的美感、力量或意義。
在為這本書挑選照片時,我的參考來源包括我自己的資料書(我個人收藏超過100本攝影書)、雜誌(刊登攝影佳作的幾百期相關雜誌)、網路,還有我的生活經驗,比如親自跟攝影師見面及聽取其他更多攝影師的建議。因此,不可諱言我比較偏重加拿大和北美攝影師的作品,這純粹因為我比較熟悉這些人。
我試圖在攝影主題和風格上拓展我原本的領域,因為我向來是品味相當謹慎的攝影師。畢竟,我是加拿大籍的中年白人,我們以典雅著稱,而非極端的現代品味(好,我們會戴一種名為土克[touque]的怪帽子,但我認為那不算)。我也想要引領讀者認識非「傳統」或「正統」的新攝影觀念。
我的個人品味奠基於最高的影像品質,這種概念並非不顧技藝,至於激進立場則並非其自身目的,而是一種工具,用來表達依傳統技巧難以傳達的觀念。我是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一向以高標準來評斷自己和其他人的攝影作品。我的出版品獲得些許成功,照片銷路也不錯,所以我憑藉這般資歷為這本書挑選照片。
本書的主旨是偉大的照片,而非偉大的攝影師。我挑中的某些照片相對而言較不知名,甚至是由新生代攝影師掌鏡。有些攝影師名聲響亮,有些則鮮為人知。有些攝影師拍過幾百張名作並著作等身,有些則只拍過少數佳作但潛力可期。
我盡力找出國籍不同的攝影師,也找到了幾位,但仍差強人意。女性攝影師的人數不多,這純粹因為我認識較少的女性攝影師。有些攝影師對我來說完全陌生,發現他們的作品是一大樂事,其他人則多是我的長期友人。
本書視攝影為藝術,許多平常的攝影類型可能零星呈現,或者盡付闕如,你會發現沒有運動攝影,也幾乎沒有報導攝影。書中的每種主題必然囊括許多偉大照片,不過有些照片的主題性和故事性已蓋過影像的藝術性,因此老實說,我自認沒有資格評論那些作品。
請盡情欣賞本書收錄的52張出色照片。有些可能已經聞名於世,但我相信一定有足夠的新照片能使你又驚又喜。請隨意翻閱本書單純欣賞照片,不過接下來請仔細觀察影像,並閱讀我分析的成功攝影之道、攝影師的創作觀點、攝影師小傳及攝影技術。
喬治.巴爾,于卡加利
2010年7月
推薦序
不要再玩下去了,攝影是藝術
「玩相機」是我從三十幾年前,年少時期聽聞至今臺灣攝影界的慣用語,在高中一年級第一次接觸學習攝影之後,高二生平第一次參加台北縣(現新北市)樹林鎮鎮南宮攝影比賽獲得優選獎,高中畢業後進入職場當攝影助理,歷經服兵役,出國留學在日本完成大學學歷及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1995年歸國後十年間任教於十所大學院校,有感於台灣攝影教育的不足,而此生成立攝影學系是我非要完成之事,2005年再次踏上留學之路,攻讀博士歸國後,目前在東方設計學院執教鞭,可是到如今在各種不同場合與攝影界的愛好者...
目錄
前言
布魯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迴旋煙囪
費爾.伯吉斯(PHIL BORGES)/伊帕羅
尼克.布蘭特(NICK BRANDT)/大象飲水
克里斯多佛.伯克特(CHRISTOPHER BURKETT)/燦爛的秋季森林
丹.布克霍德(DAN BURKHOLDER)/秋日的樹木和池塘
蘇珊.伯恩斯汀(SUSAN BURNSTINE)/通往未知的橋
布麗姬.卡諾奇(BRIGITTE CARNOCHAN)/病榻之枕
羅倫斯.克里斯瑪斯(LAWRENCE CHRISMAS)/布雷頓角島的兩名礦工
喬.柯尼許(JOE CORNISH)/巴拉島的特雷伊斯海灘
查爾斯.克拉瑪(CHARLES CRAMER)/枝節,秋季,猶他州錫安谷
提爾曼.克雷恩(TILLMAN CRANE)/窗邊的石頭
珊卓.C.戴維斯(SANDRA C. DAVIS)/摩爾廳內景,1號作品
米契.多鮑納(MITCH DOBROWNER)/希普羅克風暴
班特.艾克伯格(BENGT EKELBERG)/操縱
史凡.費尼瑪(SVEN FENNEMA)/沉睡之廳
方斯華.吉列(FRANÇOIS GILLET)/合成,16 / 07號作品
卡蘿.希克斯(CAROL HICKS)/白色飛燕草
湯瑪斯.霍特科提(THOMAS HOLTKÖTTER)/開廈美術館,1號作品
米蘭.赫里斯提夫(MILAN HRISTEV)/瀆神的艾菲亞神殿
喬治.傑科維奇(GEORGE JERKOVICH)/向日葵煤礦
金.考夫曼(KIM KAUFFMAN)/賦格
麥可.肯納(MICHAEL KENNA)/黃山,19號習作
布萊恩.考斯夫(BRIAN KOSOFF)/三根十字架
麥可.李文(MICHAEL LEVIN)/密碼
韋恩.李文(WAYNE LEVIN)/藍鰭鰺與鰺魚群
高登.路易斯(GORDON LEWIS)/驟然成形
喬.立普卡(JOE LIPKA)/迷宮,01號作品
羅曼.洛蘭克(ROMAN LORANC)/聖方濟教堂,維爾紐斯
賴瑞.路易(LARRY LOUIE)/彩色經幡,2號作品
保羅.瑪德(PAUL MAHDER)/火與冰
大衛.麥索(DAVID MAISEL)/終點的海市蜃樓,8號作品
哈洛德.曼特(HARALD MANTE)/兩個人/兩扇門——愛爾蘭卡洛市
丹尼斯.米肯(DENNIS MECHAM)/舞者
比莉.莫瑟(BILLIE MERCER)/艾德華.詹姆士爵士花園的雕刻
貝絲.穆恩(BETH MOON)/瓶子草
尚恩.歐鮑伊(SHAUN O’BOYLE)/精神療養院的門
伊莉莎白.歐帕連尼克(ELIZABETH OPALENIK)/等待
路易.帕盧(LOUIE PALU)/正面向敵
佛利曼.帕德遜(FREEMAN PATTERSON)/花團錦簇
布萊爾.波利舒克(BLAIR POLISCHUK)/某個六月夜晚,虹比島
克雷格.理查斯(CRAIG RICHARDS)/文森,基契省拉巴區
瑞杰(RYUIJIE)/泡沫中漫舞
約翰.賽克斯頓(JOHN SEXTON)/黑櫟,晨靄,加州優勝美地谷
漢斯.史特蘭德(HANS STRAND)/河流,冰島南海岸
柯爾.湯普遜(COLE THOMPSON)/奧許維茲集中營,14號作品
喬治.E.陶德(GEORGE E. TODD)/《Fe2O3》系列6號作品,希臘科斯島
彼特.透納(PETE TURNER)/時代廣場
佩.伏爾夸茲(PER VOLQUARTZ)/西本太太
查理.韋特(CHARLIE WAITE)/樺樹和窗戶,法國科瑪鎮
大衛.沃德(DAVID WARD)/鍍鉻把手
約翰.溫伯利(JOHN WIMBERLEY)/天使降臨
杭汀頓.威瑟爾(HUNTINGTON WITHERILL)/鬱金香,55號作品
攝影家推薦
前言
布魯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迴旋煙囪
費爾.伯吉斯(PHIL BORGES)/伊帕羅
尼克.布蘭特(NICK BRANDT)/大象飲水
克里斯多佛.伯克特(CHRISTOPHER BURKETT)/燦爛的秋季森林
丹.布克霍德(DAN BURKHOLDER)/秋日的樹木和池塘
蘇珊.伯恩斯汀(SUSAN BURNSTINE)/通往未知的橋
布麗姬.卡諾奇(BRIGITTE CARNOCHAN)/病榻之枕
羅倫斯.克里斯瑪斯(LAWRENCE CHRISMAS)/布雷頓角島的兩名礦工
喬.柯尼許(JOE CORNISH)/巴拉島的特雷伊斯海灘
查爾斯.克拉瑪(CHARLES CRAMER)/枝節...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家出版出版日期:2013-04-03ISBN/ISSN:978986617953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