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不一樣的老師,用創意上體育課
激發孩子腦力、創造力、學習力、人際力和領導力
讓孩子愛上運動,為成功人生儲備養分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上體育課時,被躲避球砸得頭昏眼花;打籃球時,不會運球上籃;打排球時,手臂瘀青、手指吃蘿蔔乾……體育課真是無聊又挫折的事,少數有運動細胞的人,才能如魚得水,沒有的人只能樹下乘涼,放牛吃草般在一旁聊天,或是體育課總被挪去上英文、數學課……
幸福體育課應該這樣上!愛上運動沒有這麼難!
玩樂是啟動孩子社交能力的引擎,運動能讓學習更專注、腦筋更靈活、鍛鍊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愈動愈聰明!現在,有一群很不一樣的老師,用創意為體育課注入活水,打破了體育課是培養運動競技好手或放牛吃草的壞印象。
運動教導我們的是人生態度!
台灣運動發展的問題本質,是忽略了運動教育青少年的人生態度,美國中、小學校將「體育課」纷纷改名為「生存技巧訓練」,不僅是在操場、體育館的活動,上山下海、攀岩溯溪,克服外在環境的障礙,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態度。
台北體院運動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創意教師獎得主周建智,在開始不被看好的質疑中,展開了一連串的體育實驗教學,努力改變偏重技能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開發探索式運動遊戲,用空牛奶罐給小朋友做棒球手套,用彈性繩跳改良式的竹竿舞,拿夜市買的塑膠火雞當拋接道具,體育課變得像遊戲一樣新鮮好玩,沒人喊無聊;不僅把逃學的學生喚回教室、害羞的孩子變開朗,更讓學生捨不得聽到下課鐘響。
希望的種子總是不會停歇,如今在台灣更多的角落,還有很不一樣的體育老師,用他們的精神與理念影響了很多學生,許多精彩的故事正在發生,愈來愈多人愛上運動,從體育課找回幸福感。
本書特色:
獨特觀點│創意教師獎得主的體育教學概念
創新教法│探索式運動遊戲,讓大腦更靈活
遍訪全台│幸福體育課的成功案例
作者簡介:
王梅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曾任職康健雜誌、中國時報、遠見雜誌等,熱愛採訪寫作,並以文字工作為終身職志。
文字風格活潑細膩,觀察力敏銳,喜歡深入人群探索新鮮話題,關心流浪動物,著有《手術室裡的秘密》、《跟親愛的說再見》等十餘本書。
名人推薦:
香港商群邑集團(Group M)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余湘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吳靜吉
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 彭臺臨
中華奧會主席 蔡辰威
巨大集團董事長 劉金標
(依姓名筆畫順序)
「我們不是要訓練每個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只要讓運動這件事充滿樂趣,他們開心地活動身體,就能讓身心得到顯著的成長。」──余湘
「運動教導我的人生態度是:不怕任何攻擊,也不畏挫折,只有設定目標、堅定信念,就可以贏得成就。」
──彭臺臨
「想要健康長壽,我鼓勵大家從小動到老,年輕就保持運動的習慣,為身體健康做儲蓄。」──劉金標
從小運動到老,儲蓄健康人生
劉金標
早期民眾對自行車的印象多是「代步工具」,並且有「笨重、上坡騎不動」的刻板印象,但是自行車經過科技化、輕量化的改良精進,以及自行車騎乘環境漸趨完善等眾多因素下,騎單車已經變成一種「休閒運動」的全民風潮。我投入自行車產業,從生產製造到創立自有品牌至今已逾四十年,卻是在二○○七年完成環台一周的壯舉後,才真正開始享受騎自行車的樂趣。
記得決定環台一周時,我已七十三歲,體能不如從前,且有高血壓、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更曾因胃癌開刀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但當我看到電影《練習曲》裡「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話,而決定騎車環島,當時家人、朋友大多不贊成。我連續訓練四個月,每天從家裡騎四十公里到公司上班,直到完成騎車環台夢,發覺新自我,發覺自己愈運動、身體愈矯健,不僅精神狀況變好、體力也回升,更喜歡挑戰新事物,特別是許多長年小宿疾竟不藥而癒,深切體會運動帶來的諸多益處。
我想,年齡增加、外貌變老是沒辦法抵擋的,但運動卻能讓體能不跟著年齡老化的速度,保持在較好的狀態。最近這幾年,我陸續展開好幾次的國際自行車壯遊,從北京騎到上海的「京騎滬動」、荷蘭的「騎心荷力」,還有到中國大陸、日本等國家的鐵騎馳騁,除了為品牌做了很好的外交,過程中還自我克服了體力、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驗,變得更健康開朗、充滿活力,同時拓展新視野、交了許多好朋友,也更能接受新事物的挑戰。
想要健康長壽,我鼓勵大家從小動到老,年輕就保持運動的習慣,為身體健康做儲蓄,但不要讓運動折磨自己,因為運動不是競技比賽,也不是以成為運動選手為目標,而是成就健康人生的一環,如同我現在有單車癮般,享受踩著踏板乘風前進的滋味,連上下班也騎自行車往返,保持體能和活力,迎接「人生七十才開始」的逆齡社會。
(本文作者為巨大集團董事長)
把快樂的體育課,還給孩子吧!
余湘
大家或許都有相同的經驗,學校的體育課像是數學公式裡的X,可以是美勞、可以是家政,或是突如其來的隨堂考,總之是在升學壓力下可以被任意替換的一堂課,反正學生的體力被課業磨損得差不多,更別說有多餘的精力要發洩。沒錯,如果體育課只是放任學生去打球跑步、活動筋骨,這麼做雖不恰當,但似乎還說得過去。
但體育分明就是「體」跟「育」,是教育重要的一環,實在不應該被輕易取代。現代舞蹈大師碧娜‧鮑許說,「我在乎的是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體育課不也是認識自己的一堂課嗎?藉由運動知道身體的極限,瞭解自己的意志力能否打敗身體的疲憊,學習在失敗的競賽後還能面對下一次挑戰,體育該教育的不僅是體力,還包括更重要的意志力。
我念書時是游泳選手,游泳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耐力和紀律,這些都是別的課堂很難教給學生的,而它,成就了今天的我。所以,體育如果能回歸以教育為本,培養孩子不怕輸、不怕挑戰的堅毅精神,不是很棒的一堂課嗎?
2005年,周建智老師開始在北部幾所小學做體育實驗教學,雖然遇上一些挫折,終究將體育課導向了正確的方向,不過這是一場長距離的接力賽,一下子還看不到終點,但只要穩健地跨出每一步,把棒子交給信任的下一棒,總會抵達終點的。這何嘗不是另一種運動精神的展現,現在希望能藉由書本的力量,將觀念發散出去,讓更多的老師、家長及學生們了解,體育課真的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方向正確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2002年Nike獲得坎城廣告獎全場大獎的Tag廣告,沒有大明星沒有運動場,而是在整座城市裡玩起抓鬼遊戲,抓到的當鬼,再去抓下一個,最後片子結尾,在它著名的勾勾商標旁出現的字幕是「Play」。就是這個玩的心態,能讓孩子減少在技術層面上的挫折,畢竟我們不是要訓練每個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只要讓運動這件事充滿樂趣,他們開心地活動身體,就能讓身心得到顯著的成長。
期待這本書,讓台灣有更多健康快樂的孩子,甚至也包括讀這本書的你,讀到某個章節後,別忘了起身運動一下吧。
(香港商群邑集團(Group M)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運動教導我們的是人生態度
彭臺臨
台灣為什麼培養不出林書豪?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呈現出台灣長期體育發展崇尚獎牌的迷思。多數運動員自小在職業化的培養過程中,失去自己的夢想、沒有目標,更嚴重的是沒培養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於是,唯一的理想就是成為有保障的老師與教練。
二○一二年,哈佛畢業生林書豪自一位默默無名的板凳球員,歷經各種挫折,仍堅持追求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蒙主恩典,他掌握球場上爆發性的表現機會,幫助球隊贏得勝利,一夕之間成為超級巨星。他的成功在於他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運動,不斷琢磨練習到精進,遇到挫折仍然堅持信念、永不放棄。更重要的是,林書豪的謙虛和團隊精神,正是他呈現給世人認識到運動的核心價值。
台灣運動發展的問題本質,是忽略了運動教育青少年的人生態度,美國中、小學校將「體育課」纷纷改名為「生存技巧訓練」,不僅是在操場、體育館的活動,上山下海、攀岩溯溪,克服外在環境的障礙,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態度。正如周建智教授指出,運動不為獎牌,而為個人志業;唯有社會有此共識,運動必須生活化,才是培養出像林書豪書讀得好、運動也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最好的運動練習來自日常生活,正如林書豪與「籃球之神」喬丹,他們在NBA的卓越表現,來自他們對籃球的熱度,在運動中教給他們的人生態度。
台灣運動的未來發展,不是在政府經費的多寡,而在正確觀念的建立。正如美國密西根大學運動研究所所長何內克指出「體育課只要給學生挑戰性學習環境,讓他們覺得好玩、有趣,並且喜歡運動,不是為了給他們挫折,這才是重點。」
我個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問題,在青少年時期因學習障礙與行為偏差問題,高工時面臨退學臨界點,幸運地,學校成立拳擊社,讓我在拳擊運動中得到救贖。運動是我這一生中,對自己生命的承諾,也把這承諾實踐在我的生活中。拳擊運動教導我的人生態度是:上了拳擊台,就不怕任何攻擊,也不畏挫折,只有設定目標、堅定信念,就可以贏得成就。這態度幫助我克服了學業、工作問題,甚至是癌症的挑戰。
周建智的體育實驗教學,深具「身心靈」的教育功能,讓每一個孩子可以快樂學習,從中得到幸福感。我們在本書中也看到台灣的一些角落,已有些人找到運動的核心價值,快樂學習、建立自尊,培養正確人生態度。這些星星之火,終可以燎原,台灣的運動發展也見到了改變契機。
(本文作者為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5折10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2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王梅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有一群不一樣的老師,用創意上體育課
激發孩子腦力、創造力、學習力、人際力和領導力
讓孩子愛上運動,為成功人生儲備養分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上體育課時,被躲避球砸得頭昏眼花;打籃球時,不會運球上籃;打排球時,手臂瘀青、手指吃蘿蔔乾……體育課真是無聊又挫折的事,少數有運動細胞的人,才能如魚得水,沒有的人只能樹下乘涼,放牛吃草般在一旁聊天,或是體育課總被挪去上英文、數學課……
幸福體育課應該這樣上!愛上運動沒有這麼難!
玩樂是啟動孩子社交能力的引擎,運動能讓學習更專注、腦筋更靈活、鍛鍊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愈動愈聰明!現在,有一群很不一樣的老師,用創意為體育課注入活水,打破了體育課是培養運動競技好手或放牛吃草的壞印象。
運動教導我們的是人生態度!
台灣運動發展的問題本質,是忽略了運動教育青少年的人生態度,美國中、小學校將「體育課」纷纷改名為「生存技巧訓練」,不僅是在操場、體育館的活動,上山下海、攀岩溯溪,克服外在環境的障礙,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態度。
台北體院運動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創意教師獎得主周建智,在開始不被看好的質疑中,展開了一連串的體育實驗教學,努力改變偏重技能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開發探索式運動遊戲,用空牛奶罐給小朋友做棒球手套,用彈性繩跳改良式的竹竿舞,拿夜市買的塑膠火雞當拋接道具,體育課變得像遊戲一樣新鮮好玩,沒人喊無聊;不僅把逃學的學生喚回教室、害羞的孩子變開朗,更讓學生捨不得聽到下課鐘響。
希望的種子總是不會停歇,如今在台灣更多的角落,還有很不一樣的體育老師,用他們的精神與理念影響了很多學生,許多精彩的故事正在發生,愈來愈多人愛上運動,從體育課找回幸福感。
本書特色:
獨特觀點│創意教師獎得主的體育教學概念
創新教法│探索式運動遊戲,讓大腦更靈活
遍訪全台│幸福體育課的成功案例
作者簡介:
王梅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曾任職康健雜誌、中國時報、遠見雜誌等,熱愛採訪寫作,並以文字工作為終身職志。
文字風格活潑細膩,觀察力敏銳,喜歡深入人群探索新鮮話題,關心流浪動物,著有《手術室裡的秘密》、《跟親愛的說再見》等十餘本書。
名人推薦:
香港商群邑集團(Group M)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余湘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吳靜吉
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 彭臺臨
中華奧會主席 蔡辰威
巨大集團董事長 劉金標
(依姓名筆畫順序)
「我們不是要訓練每個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只要讓運動這件事充滿樂趣,他們開心地活動身體,就能讓身心得到顯著的成長。」──余湘
「運動教導我的人生態度是:不怕任何攻擊,也不畏挫折,只有設定目標、堅定信念,就可以贏得成就。」
──彭臺臨
「想要健康長壽,我鼓勵大家從小動到老,年輕就保持運動的習慣,為身體健康做儲蓄。」──劉金標
從小運動到老,儲蓄健康人生
劉金標
早期民眾對自行車的印象多是「代步工具」,並且有「笨重、上坡騎不動」的刻板印象,但是自行車經過科技化、輕量化的改良精進,以及自行車騎乘環境漸趨完善等眾多因素下,騎單車已經變成一種「休閒運動」的全民風潮。我投入自行車產業,從生產製造到創立自有品牌至今已逾四十年,卻是在二○○七年完成環台一周的壯舉後,才真正開始享受騎自行車的樂趣。
記得決定環台一周時,我已七十三歲,體能不如從前,且有高血壓、坐骨神經痛等慢性疾病,更曾因胃癌開刀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但當我看到電影《練習曲》裡「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話,而決定騎車環島,當時家人、朋友大多不贊成。我連續訓練四個月,每天從家裡騎四十公里到公司上班,直到完成騎車環台夢,發覺新自我,發覺自己愈運動、身體愈矯健,不僅精神狀況變好、體力也回升,更喜歡挑戰新事物,特別是許多長年小宿疾竟不藥而癒,深切體會運動帶來的諸多益處。
我想,年齡增加、外貌變老是沒辦法抵擋的,但運動卻能讓體能不跟著年齡老化的速度,保持在較好的狀態。最近這幾年,我陸續展開好幾次的國際自行車壯遊,從北京騎到上海的「京騎滬動」、荷蘭的「騎心荷力」,還有到中國大陸、日本等國家的鐵騎馳騁,除了為品牌做了很好的外交,過程中還自我克服了體力、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驗,變得更健康開朗、充滿活力,同時拓展新視野、交了許多好朋友,也更能接受新事物的挑戰。
想要健康長壽,我鼓勵大家從小動到老,年輕就保持運動的習慣,為身體健康做儲蓄,但不要讓運動折磨自己,因為運動不是競技比賽,也不是以成為運動選手為目標,而是成就健康人生的一環,如同我現在有單車癮般,享受踩著踏板乘風前進的滋味,連上下班也騎自行車往返,保持體能和活力,迎接「人生七十才開始」的逆齡社會。
(本文作者為巨大集團董事長)
把快樂的體育課,還給孩子吧!
余湘
大家或許都有相同的經驗,學校的體育課像是數學公式裡的X,可以是美勞、可以是家政,或是突如其來的隨堂考,總之是在升學壓力下可以被任意替換的一堂課,反正學生的體力被課業磨損得差不多,更別說有多餘的精力要發洩。沒錯,如果體育課只是放任學生去打球跑步、活動筋骨,這麼做雖不恰當,但似乎還說得過去。
但體育分明就是「體」跟「育」,是教育重要的一環,實在不應該被輕易取代。現代舞蹈大師碧娜‧鮑許說,「我在乎的是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體育課不也是認識自己的一堂課嗎?藉由運動知道身體的極限,瞭解自己的意志力能否打敗身體的疲憊,學習在失敗的競賽後還能面對下一次挑戰,體育該教育的不僅是體力,還包括更重要的意志力。
我念書時是游泳選手,游泳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耐力和紀律,這些都是別的課堂很難教給學生的,而它,成就了今天的我。所以,體育如果能回歸以教育為本,培養孩子不怕輸、不怕挑戰的堅毅精神,不是很棒的一堂課嗎?
2005年,周建智老師開始在北部幾所小學做體育實驗教學,雖然遇上一些挫折,終究將體育課導向了正確的方向,不過這是一場長距離的接力賽,一下子還看不到終點,但只要穩健地跨出每一步,把棒子交給信任的下一棒,總會抵達終點的。這何嘗不是另一種運動精神的展現,現在希望能藉由書本的力量,將觀念發散出去,讓更多的老師、家長及學生們了解,體育課真的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方向正確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2002年Nike獲得坎城廣告獎全場大獎的Tag廣告,沒有大明星沒有運動場,而是在整座城市裡玩起抓鬼遊戲,抓到的當鬼,再去抓下一個,最後片子結尾,在它著名的勾勾商標旁出現的字幕是「Play」。就是這個玩的心態,能讓孩子減少在技術層面上的挫折,畢竟我們不是要訓練每個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只要讓運動這件事充滿樂趣,他們開心地活動身體,就能讓身心得到顯著的成長。
期待這本書,讓台灣有更多健康快樂的孩子,甚至也包括讀這本書的你,讀到某個章節後,別忘了起身運動一下吧。
(香港商群邑集團(Group M)台灣分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運動教導我們的是人生態度
彭臺臨
台灣為什麼培養不出林書豪?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呈現出台灣長期體育發展崇尚獎牌的迷思。多數運動員自小在職業化的培養過程中,失去自己的夢想、沒有目標,更嚴重的是沒培養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於是,唯一的理想就是成為有保障的老師與教練。
二○一二年,哈佛畢業生林書豪自一位默默無名的板凳球員,歷經各種挫折,仍堅持追求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蒙主恩典,他掌握球場上爆發性的表現機會,幫助球隊贏得勝利,一夕之間成為超級巨星。他的成功在於他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運動,不斷琢磨練習到精進,遇到挫折仍然堅持信念、永不放棄。更重要的是,林書豪的謙虛和團隊精神,正是他呈現給世人認識到運動的核心價值。
台灣運動發展的問題本質,是忽略了運動教育青少年的人生態度,美國中、小學校將「體育課」纷纷改名為「生存技巧訓練」,不僅是在操場、體育館的活動,上山下海、攀岩溯溪,克服外在環境的障礙,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態度。正如周建智教授指出,運動不為獎牌,而為個人志業;唯有社會有此共識,運動必須生活化,才是培養出像林書豪書讀得好、運動也有卓越表現的運動員。最好的運動練習來自日常生活,正如林書豪與「籃球之神」喬丹,他們在NBA的卓越表現,來自他們對籃球的熱度,在運動中教給他們的人生態度。
台灣運動的未來發展,不是在政府經費的多寡,而在正確觀念的建立。正如美國密西根大學運動研究所所長何內克指出「體育課只要給學生挑戰性學習環境,讓他們覺得好玩、有趣,並且喜歡運動,不是為了給他們挫折,這才是重點。」
我個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問題,在青少年時期因學習障礙與行為偏差問題,高工時面臨退學臨界點,幸運地,學校成立拳擊社,讓我在拳擊運動中得到救贖。運動是我這一生中,對自己生命的承諾,也把這承諾實踐在我的生活中。拳擊運動教導我的人生態度是:上了拳擊台,就不怕任何攻擊,也不畏挫折,只有設定目標、堅定信念,就可以贏得成就。這態度幫助我克服了學業、工作問題,甚至是癌症的挑戰。
周建智的體育實驗教學,深具「身心靈」的教育功能,讓每一個孩子可以快樂學習,從中得到幸福感。我們在本書中也看到台灣的一些角落,已有些人找到運動的核心價值,快樂學習、建立自尊,培養正確人生態度。這些星星之火,終可以燎原,台灣的運動發展也見到了改變契機。
(本文作者為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1 |
6折 | 2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5折10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