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曼.赫塞
定價:NT$ 300
優惠價:9 折,NT$ 27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她愛的不只是我的音樂,也愛我個人,但是卻沒有熱情。我懷疑她對我展現的溫柔與善意歸因為不堪的同情心。假設有另一個健全、外表英挺的男子,而她像喜歡我一樣喜歡他,她可能就無法維持這麼久單純的友誼關係,這樣的想法揮之不去。因此我便常常反覆想著,我願意用我的音樂,以及所有我身上的一切,來交換一條健康的腿與快活的性格......」
庫恩是位有志於作曲的年輕音樂家,少時一場意外讓他變得自卑抑鬱,求學過程的不順遂差點讓他放棄音樂,在海因利希的鼓勵下,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受到相當的好評。海因利希‧莫德是位挺拔俊雅,陰晴不定,有自我毀滅傾向的歌劇演唱家,他第一眼看到庫恩寫的曲子時,就被其中深藏的痛苦所感動。溫柔自信的歌特蘿德有一副清麗的好歌喉,庫恩深深為她著迷,並以她的聲音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這三位個性迥異的藝術家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而相識,互相吸引,並讓彼此推向成就的高峰,卻也帶來一場莫大的悲劇……
延伸閱讀
《鄉愁》
《徬徨少年時》
《流浪者之歌》(即將出版)
《荒野之狼》(即將出版)
《車輪下》(即將出版)
《玻璃珠遊戲》(即將出版)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生於德國南方小鎮卡爾夫/符騰堡(Calw /Wurttemberg)。年少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後因精神疾病而休學,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更在二十一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詩歌》。二十七歲《鄉愁》一出,佳評如潮,繼而是《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遠流即將出版)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讓他於一九四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二十世紀德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最後英雄,於一九六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五歲。
著作:
《鄉愁》、《徬徨少年時》(遠流,已出版)
《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車輪下》、《玻璃珠遊戲》(遠流即將推出)
譯者簡介:
柯麗芬
東吳大學德文系、輔仁大學德文研究所畢業,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德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
殘灰中,有人看見新的火/吳鈞堯(作家、《幼獅藝文》主編)
讀赫曼.赫塞,是在高中與大學時代,特別是高中歲月與戒嚴時刻重疊、徬徨青春和懵懂情苗呼應,壓抑生活的蛛絲馬跡,都能在赫塞的作品中,找到宣洩與合理的看待。
高中至今,書籍累積漸多,每逢書冊出清,我檢視赫塞的小說,總不忍棄之,彷彿丟棄的不只是書,而是一段眷戀。從擁有赫塞的作品至今,已歷幾十個寒暑,他的著作如《鄉愁》、《荒野之狼》等,經過多次遷徙,定居書房門後的書櫃。雖位置隱晦,卻不受干擾,免除被拋售的命運。
重讀赫塞,滋味複雜,依稀老赫塞隔著百年光陰偷偷瞄我,更是自己的舊青春,透過他的故事還魂。
不能說年輕時不認真讀書,而是蒙著一個「愁」字閱讀,任何事都灰陰了。以前的我看《生命之歌》,或將之看作失戀之作,與主角庫恩,互以傷口安慰。《生命之歌》其實寫了許多個深刻主題,而以「殘缺」最能吸引年輕的我。
庫恩的「殘缺」首先表現在性格。庫恩是一個「不受喜愛、沒什麼天分、卻安靜的學生」。他不善交際,常搞得面紅耳赤且不知所云,於愛情部分,常是暗隱的羅盤,悶放在心,難以明現。這樣一個想愛卻無人可愛的年輕人,對愛情是潔癖的,他曾暗戀一個漂亮女孩,心思繞著她轉,知道女孩將在聚會唱歌,庫恩期待滿懷。女孩惡劣的歌喉消解了庫恩的愛戀,愛慕之情消逝無影。
庫恩害羞內向,不能說是「殘缺」,但青春萌發,對於不能說或者說不出的「愛」,不僅是「殘缺」,更是「宿疾」了,且連結沉默但廣大的族群。我不僅年輕時屬於這廣大族群,到現在也都還是。
庫恩在一次滑雪之旅,為贏得莉蒂青睞,一親芳澤,決意挑戰陡峻的崖坡。庫恩摔斷腿,成了瘸子,真的有了他的「殘缺」。瘸子如何走上舞台,成為知名作曲人,戰勝「殘缺」、迎擊心頭病,成為本書激勵人心的主題。
庫恩目睹女孩的爛歌喉,愛慕消散之際,點出本書的音樂主題。儘管庫恩常被漂亮女孩吸引,內在美卻更重要。莉蒂探視摔傷的庫恩,被他發現她的虛榮跟輕浮,庫恩的迷戀成為一場玩笑。庫恩沒怪責莉蒂,養傷時沉潛音樂,譜下他的第一首奏鳴曲。這首熱情奔放的曲子,使庫恩有機會認識演唱家莫德,以及他鍾愛一生的歌特蘿德。庫恩從譜寫不成熟曲子,到寫作歌劇、出版歌本、巡迴演出,一個音樂才華不被認同的人,在音樂領域發光。一條找到了、也勇敢踏上的路,讓庫恩從畏縮而無懼。
在進入本書的大主題「愛情」之前,可先看赫塞於創作的論點。「我的內在命運就是我自己的作品」、「痛苦與快樂是來自同一個源頭,是同一種力與樂的悸動與節奏」,「一投入創作……只剩下我獨自一人,全心投入且怡然自得」。關於作品論,「在她眼中我和我的作品沒有差別,她愛我,也愛我的作品」、「我感受到它的熱度,它不再屬於我,不再是我的作品」、「我的作品拔地而起……它不再需要我了,它已有了自己的生命」。約莫一九九○年代,藝文界開始有了作者與文本分隔的說法,我認同,並也經常闡述,至今重讀,訝然發現我所述說的,很可能正是赫塞的腔調。
雖說「愛情」是重要主題,但依據庫恩的歷程,可表現為占有、祝福以及癲狂。無論是莉蒂、歌特蘿德,庫恩與她們的初逢、動心,欲念都屬於占有。
請看庫恩對歌特蘿德的強烈情感,「如果不能讓她完全並且永遠只屬於我一人,那我的人生便白活了,所有我的善良、溫柔、特出之處,都將沒有意義」。歌特蘿德下嫁莫德,庫恩且計畫以自殺了結自己。後來,父親病危,回鄉探視與料理喪葬、房產,並安排母親,適時拯救了庫恩。與老師羅爾的重逢,為庫恩提供心病的藥方,「學習多為別人想一點,少為自己想一點」、「為他人而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庫恩「占有」式的愛情,屬人之常情,但莫德的暴力、不安,說出了愛情的另一種魔力。這種魔力在初期甜蜜瘋狂,卻很快轉為破壞癲狂。莫德與歌特蘿德,很快地走完愛情歷程,進入威脅、猜疑與算計中,莫德的死,是一個音樂家的死,更是瘋狂式愛情的死。庫恩走了出來,看見愛情的分享、祝福以及他者的存在。
《生命之歌》的心理描寫層次豐富。「為了我的朋友莫德……為了生活在眾人之間,卻彷彿身處另一個星球的自己,我流下無聲無息的眼淚」。目睹莫德的死,「我無法憐憫他,因為他死了會比活著輕鬆」。庫恩的兩段心聲,都細膩深刻。
年輕時看《生命之歌》,常疑惑中譯本書名為什麼這樣定?因為主題是音樂、因為這是浪漫的愛情?
或者,「生命之歌」為生死的交替,鬱鬱發聲。比如庫恩摔斷腿,卻讓他深思音樂。肉體的死,導致靈魂的生?父親病危,打亂庫恩的求死,並讓音樂事業更上層樓。庫恩母親與她表姊的關係惡化,成為母子關係的活水。莫德死後,歌特蘿德找回活力,且又開始唱歌……
死與衰疲,不是絕對的灰槁,總有新的覺醒,在看似沉寂的人生真實中,找到另一種價值,且更具意義。我認為這是《生命之歌》所要告訴我的。而且,我常覺得,這是赫塞只跟我分享的小祕密。這樣的竊悅,我一放就是三十年了。而且我也知道,我的憂鬱與微笑,還在延續它們的保存期。
不斷成長的小說/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
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主角「渡邊」在女友「綠」家開的小林書店(已歇業)尋找想要閱讀的東西,最後找到的是書背已經變黃,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個場景對我來說再合理不過,一方面,赫曼.赫塞確實是早年流行的作家,如今就算走進某間台灣已經歇業多年的「文具型」書店中,發現了赫塞的書也毫不讓人驚訝。另一方面,或許走進這樣的書店,我們仍能感受到吸引力、仍然會想要拿起來逐字閱讀的書,也的確很有可能就是赫曼.赫塞。
從赫曼.赫塞的作品早在一九七○年代就已經大量引進翻譯這件事情看來,他很可能一度是台灣最廣被閱讀的德國作家。他在每本書中大量討論孤獨的段落、生命的價值,都算是五六年級生成長過程的「教科書」。那段時間,每個曾經有過苦澀青春的台灣小孩,或多或少都向他尋求過幫助;都曾經向他「借過」語言,用以描繪自己的「症狀」。雖然他的背景與文學訓練,讓他書中的故事,跟台灣讀者的生活經驗差距很遠(例如德國貴族的生活方式,或者對於情感與生命的激烈措詞),但正是這些反差,證明了赫塞的「成長小說」具有某種穿透時空的力道,架構出每個時代年輕人不變的苦澀心境;而且也是這些反差,讓台灣年輕人學會一種不熟悉的語言、以有距離的方式,了解自己。
《生命之歌》是赫塞早年作品,就文學上來看似乎沒能感覺到他的野心,也未能如他其他作品有較高的評價與知名度,但或許正是早期作品,才最能讓我們看出赫塞在文學及生命探索中,最急迫想要分享的內容。或許如此,這本書也因此成為最容易親近赫塞的作品。愛情、死亡、成就、友情與自我,這些成長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困擾」遍佈全書。
我還清楚記得二十多年前閱讀這本書後,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彷彿釋放出了某些正在破壞自己的不明物體;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再次閱讀,才驚覺自己竟然還在「成長」歷程中,沒能逃出赫塞構想的世界裡,這個「發現」雖然令人恐慌,但也帶有令人欣慰的意涵:赫曼.赫塞這位被我閒置多年的作家,應該重回床頭、桌邊,最少還能陪伴我們直到下一個二十年到來。
赫塞之歌/焦元溥(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
我對赫塞的最初認識,其實不是來自小說,而是來自音樂。
那是理查‧史特勞斯的《最後四首歌》。作曲家先讀到艾森朵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1788-1857)的〈薄暮時分〉,激發創作靈感而完成譜曲,後來再加上三首赫塞詩作,集成所謂的《最後四首歌》。
這是最美最感人的藝術歌曲,是史特勞斯,或說所有音樂作品中,最偉大的創作之一。在〈薄暮時分〉尾聲,當歌手唱出最後一字「死亡」,作曲家引了自己年輕時的交響詩《死與變容》之「變容昇華」主題,溫柔象徵靈魂離開。史特勞斯寫作《死與變容》時才二十五歲,這部作品也常被人批評為浮誇。但在近六十年後,八十四歲的老人再度引用自己的青年少作,感覺竟妙不可言,也巧妙為自己一生做結──或許,這是音樂作品裡最美的引用。
但我常常想,為何史特勞斯不找艾森朵夫其他詩作,而要選赫塞作品來完成《最後四首歌》?
一是赫塞文字節奏跌宕生姿,音韻起伏優美;二來赫塞因反戰而被納粹列入黑名單,最後索性歸化瑞士。戰後的史特勞斯用赫塞詩作譜曲,或許也是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
第三,如果《最後四首歌》結尾要引用自己少作,那麼還有誰的作品更適合用以搭配〈薄暮時分〉,如果不是赫塞筆下的青春與追尋?
《生命之歌》正是這樣的作品。「不是詩人,便什麼都不是。」即使寫的是小說,赫塞在《生命之歌》裡還是不折不扣的詩人。不只有詩意文句,更有詩意表達。酒神的不羈不安和日神的理性平和,透過主角在自苦中觀察,見證黑暗躁動撞上光明正向,最後可能是什麼結果。書寫人生,赫塞筆調始終優雅,還不忘幽默詼諧。越到最後,越是深沉的沉澱,筆調卻越是平淡坦然。即使作者自己覺得《生命之歌》應該要寫得更好,這仍然是清朗可讀的作品。
但更精彩的,是在《生命之歌》中,赫塞不只是詩人與小說家,更是音樂家。赫塞的小說,多少都有點自傳色彩──或許也只有如此,他能真實寫出一個平庸音樂家的心路歷程,以及何以在凡俗之中淬煉出深刻藝術的奇妙轉變。那些模糊不明、朦朧難測的感受,在赫塞筆下竟如此真實清晰,讓人為之共鳴、為之嘆息。
而讀了《生命之歌》,再回過來聽《最後四首歌》中以赫塞詩作寫成的三首,竟覺鬼使神差地貼切。「你再次理解我,你溫柔地吸引我,而我因你而幸福快樂,全身顫抖」,難道〈春天〉不是主角庫恩與歌特蘿德的相識?〈九月〉「夏天在戰慄,悄悄奔向自己的末日」,又多麼真實地描繪庫恩的失落心碎。至於〈入睡〉「乘上自由的翅膀翱翔,在黑夜魔圈裡,千百倍深刻地去生活」,不正是小說結尾的清澈餘韻?
或許,這是作曲家沒有說出的祕密,《最後四首歌》在引用之外的美麗暗喻。
融合哲學與詩意的魅力經典/王聰威(小說家)
我初讀赫曼.赫塞,是在高中升大學的暑假,接下來的一整年讀完了所有中譯本,也就註定了他的作品會以「心靈導師」的角色參與我最求知若渴的成長時期。
對我而言,《生命之歌》便是經典的青年養成小說,不僅僅是鼓勵智識上的追求,也一併附送了未來一定會遭遇的戀愛折磨。年輕時並沒辦法感受到那苦痛,只覺得一切只是浪漫的開端,而躍躍欲試,如今重讀則像是印證人生。雖然理解的方式不同了,但是那種沉甸甸的傷懷卻重新回來,我想這是赫塞早期的魅力所在,哲學與詩意靜悄稍地融合,讓何時何地的人間都顯得可愛與無常。
內在的命運── 閱讀《生命之歌》/吳旻潔(誠品副董事長/誠品生活總經理)
赫曼.赫塞是我最喜歡的作家,從少年時候第一次讀到他的《流浪者之歌》就這麼覺得了,這樣的感受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
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回閱讀《生命之歌》。每一回,都從詩人沉澱的、如詩一般的語言中,叩問、反芻、回味、沉浸、聆聽、放鬆並得以休憩。很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在於音樂家自述生命回憶的第一段自白,就真誠安靜地收服了我的心:
「從外界角度看來,我的一生並不怎麼幸福。不過即使曾經迷惘,也不至於稱之不幸……如果人生的意義在於有意識地接受外在命定的一切,全心品味其中的順境與逆境,同時為自己贏得一個更深層、更原始、不受偶然左右的內在命運,那麼我的一生並不匱乏,也不悲慘。如果我的外在命運就像其他所有人的一樣,是眾神的安排,是不可規避的,那麼我的內在命運就是我自己的作品,甜蜜或苦澀都屬於我自己,所有的責任都該由自己承擔。」
這個探究外在際遇與內在心靈對話的故事,需要讀者靜靜地閱讀與開啟。然而,我想,就是如許描述,總結了我對於赫曼.赫塞的尊敬與喜愛。我感到他正是一位經歷過種種煎熬、痛苦與困頓,並在其間發現了自己深層、原始與不受偶然左右的內在命運的詩人,並將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都吟唱成了一首慈悲的詩歌,讓每位接觸他的語言的人,都有機會感受到清淨的力量,並得以思索、鍛鍊與轉化自己內在的命運。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折12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20 |
7折 | 1 |
8折以上 | 7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赫曼.赫塞
優惠價: 9 折, NT$ 270 NT$ 3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她愛的不只是我的音樂,也愛我個人,但是卻沒有熱情。我懷疑她對我展現的溫柔與善意歸因為不堪的同情心。假設有另一個健全、外表英挺的男子,而她像喜歡我一樣喜歡他,她可能就無法維持這麼久單純的友誼關係,這樣的想法揮之不去。因此我便常常反覆想著,我願意用我的音樂,以及所有我身上的一切,來交換一條健康的腿與快活的性格......」
庫恩是位有志於作曲的年輕音樂家,少時一場意外讓他變得自卑抑鬱,求學過程的不順遂差點讓他放棄音樂,在海因利希的鼓勵下,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受到相當的好評。海因利希‧莫德是位挺拔俊雅,陰晴不定,有自我毀滅傾向的歌劇演唱家,他第一眼看到庫恩寫的曲子時,就被其中深藏的痛苦所感動。溫柔自信的歌特蘿德有一副清麗的好歌喉,庫恩深深為她著迷,並以她的聲音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歌劇。這三位個性迥異的藝術家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而相識,互相吸引,並讓彼此推向成就的高峰,卻也帶來一場莫大的悲劇……
延伸閱讀
《鄉愁》
《徬徨少年時》
《流浪者之歌》(即將出版)
《荒野之狼》(即將出版)
《車輪下》(即將出版)
《玻璃珠遊戲》(即將出版)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 Hermann Hesse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生於德國南方小鎮卡爾夫/符騰堡(Calw /Wurttemberg)。年少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後因精神疾病而休學,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更在二十一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詩歌》。二十七歲《鄉愁》一出,佳評如潮,繼而是《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遠流即將出版)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讓他於一九四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二十世紀德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最後英雄,於一九六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五歲。
著作:
《鄉愁》、《徬徨少年時》(遠流,已出版)
《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車輪下》、《玻璃珠遊戲》(遠流即將推出)
譯者簡介:
柯麗芬
東吳大學德文系、輔仁大學德文研究所畢業,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現任淡江大學德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
殘灰中,有人看見新的火/吳鈞堯(作家、《幼獅藝文》主編)
讀赫曼.赫塞,是在高中與大學時代,特別是高中歲月與戒嚴時刻重疊、徬徨青春和懵懂情苗呼應,壓抑生活的蛛絲馬跡,都能在赫塞的作品中,找到宣洩與合理的看待。
高中至今,書籍累積漸多,每逢書冊出清,我檢視赫塞的小說,總不忍棄之,彷彿丟棄的不只是書,而是一段眷戀。從擁有赫塞的作品至今,已歷幾十個寒暑,他的著作如《鄉愁》、《荒野之狼》等,經過多次遷徙,定居書房門後的書櫃。雖位置隱晦,卻不受干擾,免除被拋售的命運。
重讀赫塞,滋味複雜,依稀老赫塞隔著百年光陰偷偷瞄我,更是自己的舊青春,透過他的故事還魂。
不能說年輕時不認真讀書,而是蒙著一個「愁」字閱讀,任何事都灰陰了。以前的我看《生命之歌》,或將之看作失戀之作,與主角庫恩,互以傷口安慰。《生命之歌》其實寫了許多個深刻主題,而以「殘缺」最能吸引年輕的我。
庫恩的「殘缺」首先表現在性格。庫恩是一個「不受喜愛、沒什麼天分、卻安靜的學生」。他不善交際,常搞得面紅耳赤且不知所云,於愛情部分,常是暗隱的羅盤,悶放在心,難以明現。這樣一個想愛卻無人可愛的年輕人,對愛情是潔癖的,他曾暗戀一個漂亮女孩,心思繞著她轉,知道女孩將在聚會唱歌,庫恩期待滿懷。女孩惡劣的歌喉消解了庫恩的愛戀,愛慕之情消逝無影。
庫恩害羞內向,不能說是「殘缺」,但青春萌發,對於不能說或者說不出的「愛」,不僅是「殘缺」,更是「宿疾」了,且連結沉默但廣大的族群。我不僅年輕時屬於這廣大族群,到現在也都還是。
庫恩在一次滑雪之旅,為贏得莉蒂青睞,一親芳澤,決意挑戰陡峻的崖坡。庫恩摔斷腿,成了瘸子,真的有了他的「殘缺」。瘸子如何走上舞台,成為知名作曲人,戰勝「殘缺」、迎擊心頭病,成為本書激勵人心的主題。
庫恩目睹女孩的爛歌喉,愛慕消散之際,點出本書的音樂主題。儘管庫恩常被漂亮女孩吸引,內在美卻更重要。莉蒂探視摔傷的庫恩,被他發現她的虛榮跟輕浮,庫恩的迷戀成為一場玩笑。庫恩沒怪責莉蒂,養傷時沉潛音樂,譜下他的第一首奏鳴曲。這首熱情奔放的曲子,使庫恩有機會認識演唱家莫德,以及他鍾愛一生的歌特蘿德。庫恩從譜寫不成熟曲子,到寫作歌劇、出版歌本、巡迴演出,一個音樂才華不被認同的人,在音樂領域發光。一條找到了、也勇敢踏上的路,讓庫恩從畏縮而無懼。
在進入本書的大主題「愛情」之前,可先看赫塞於創作的論點。「我的內在命運就是我自己的作品」、「痛苦與快樂是來自同一個源頭,是同一種力與樂的悸動與節奏」,「一投入創作……只剩下我獨自一人,全心投入且怡然自得」。關於作品論,「在她眼中我和我的作品沒有差別,她愛我,也愛我的作品」、「我感受到它的熱度,它不再屬於我,不再是我的作品」、「我的作品拔地而起……它不再需要我了,它已有了自己的生命」。約莫一九九○年代,藝文界開始有了作者與文本分隔的說法,我認同,並也經常闡述,至今重讀,訝然發現我所述說的,很可能正是赫塞的腔調。
雖說「愛情」是重要主題,但依據庫恩的歷程,可表現為占有、祝福以及癲狂。無論是莉蒂、歌特蘿德,庫恩與她們的初逢、動心,欲念都屬於占有。
請看庫恩對歌特蘿德的強烈情感,「如果不能讓她完全並且永遠只屬於我一人,那我的人生便白活了,所有我的善良、溫柔、特出之處,都將沒有意義」。歌特蘿德下嫁莫德,庫恩且計畫以自殺了結自己。後來,父親病危,回鄉探視與料理喪葬、房產,並安排母親,適時拯救了庫恩。與老師羅爾的重逢,為庫恩提供心病的藥方,「學習多為別人想一點,少為自己想一點」、「為他人而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庫恩「占有」式的愛情,屬人之常情,但莫德的暴力、不安,說出了愛情的另一種魔力。這種魔力在初期甜蜜瘋狂,卻很快轉為破壞癲狂。莫德與歌特蘿德,很快地走完愛情歷程,進入威脅、猜疑與算計中,莫德的死,是一個音樂家的死,更是瘋狂式愛情的死。庫恩走了出來,看見愛情的分享、祝福以及他者的存在。
《生命之歌》的心理描寫層次豐富。「為了我的朋友莫德……為了生活在眾人之間,卻彷彿身處另一個星球的自己,我流下無聲無息的眼淚」。目睹莫德的死,「我無法憐憫他,因為他死了會比活著輕鬆」。庫恩的兩段心聲,都細膩深刻。
年輕時看《生命之歌》,常疑惑中譯本書名為什麼這樣定?因為主題是音樂、因為這是浪漫的愛情?
或者,「生命之歌」為生死的交替,鬱鬱發聲。比如庫恩摔斷腿,卻讓他深思音樂。肉體的死,導致靈魂的生?父親病危,打亂庫恩的求死,並讓音樂事業更上層樓。庫恩母親與她表姊的關係惡化,成為母子關係的活水。莫德死後,歌特蘿德找回活力,且又開始唱歌……
死與衰疲,不是絕對的灰槁,總有新的覺醒,在看似沉寂的人生真實中,找到另一種價值,且更具意義。我認為這是《生命之歌》所要告訴我的。而且,我常覺得,這是赫塞只跟我分享的小祕密。這樣的竊悅,我一放就是三十年了。而且我也知道,我的憂鬱與微笑,還在延續它們的保存期。
不斷成長的小說/周易正(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
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主角「渡邊」在女友「綠」家開的小林書店(已歇業)尋找想要閱讀的東西,最後找到的是書背已經變黃,赫曼.赫塞的《車輪下》。這個場景對我來說再合理不過,一方面,赫曼.赫塞確實是早年流行的作家,如今就算走進某間台灣已經歇業多年的「文具型」書店中,發現了赫塞的書也毫不讓人驚訝。另一方面,或許走進這樣的書店,我們仍能感受到吸引力、仍然會想要拿起來逐字閱讀的書,也的確很有可能就是赫曼.赫塞。
從赫曼.赫塞的作品早在一九七○年代就已經大量引進翻譯這件事情看來,他很可能一度是台灣最廣被閱讀的德國作家。他在每本書中大量討論孤獨的段落、生命的價值,都算是五六年級生成長過程的「教科書」。那段時間,每個曾經有過苦澀青春的台灣小孩,或多或少都向他尋求過幫助;都曾經向他「借過」語言,用以描繪自己的「症狀」。雖然他的背景與文學訓練,讓他書中的故事,跟台灣讀者的生活經驗差距很遠(例如德國貴族的生活方式,或者對於情感與生命的激烈措詞),但正是這些反差,證明了赫塞的「成長小說」具有某種穿透時空的力道,架構出每個時代年輕人不變的苦澀心境;而且也是這些反差,讓台灣年輕人學會一種不熟悉的語言、以有距離的方式,了解自己。
《生命之歌》是赫塞早年作品,就文學上來看似乎沒能感覺到他的野心,也未能如他其他作品有較高的評價與知名度,但或許正是早期作品,才最能讓我們看出赫塞在文學及生命探索中,最急迫想要分享的內容。或許如此,這本書也因此成為最容易親近赫塞的作品。愛情、死亡、成就、友情與自我,這些成長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困擾」遍佈全書。
我還清楚記得二十多年前閱讀這本書後,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彷彿釋放出了某些正在破壞自己的不明物體;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再次閱讀,才驚覺自己竟然還在「成長」歷程中,沒能逃出赫塞構想的世界裡,這個「發現」雖然令人恐慌,但也帶有令人欣慰的意涵:赫曼.赫塞這位被我閒置多年的作家,應該重回床頭、桌邊,最少還能陪伴我們直到下一個二十年到來。
赫塞之歌/焦元溥(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
我對赫塞的最初認識,其實不是來自小說,而是來自音樂。
那是理查‧史特勞斯的《最後四首歌》。作曲家先讀到艾森朵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1788-1857)的〈薄暮時分〉,激發創作靈感而完成譜曲,後來再加上三首赫塞詩作,集成所謂的《最後四首歌》。
這是最美最感人的藝術歌曲,是史特勞斯,或說所有音樂作品中,最偉大的創作之一。在〈薄暮時分〉尾聲,當歌手唱出最後一字「死亡」,作曲家引了自己年輕時的交響詩《死與變容》之「變容昇華」主題,溫柔象徵靈魂離開。史特勞斯寫作《死與變容》時才二十五歲,這部作品也常被人批評為浮誇。但在近六十年後,八十四歲的老人再度引用自己的青年少作,感覺竟妙不可言,也巧妙為自己一生做結──或許,這是音樂作品裡最美的引用。
但我常常想,為何史特勞斯不找艾森朵夫其他詩作,而要選赫塞作品來完成《最後四首歌》?
一是赫塞文字節奏跌宕生姿,音韻起伏優美;二來赫塞因反戰而被納粹列入黑名單,最後索性歸化瑞士。戰後的史特勞斯用赫塞詩作譜曲,或許也是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
第三,如果《最後四首歌》結尾要引用自己少作,那麼還有誰的作品更適合用以搭配〈薄暮時分〉,如果不是赫塞筆下的青春與追尋?
《生命之歌》正是這樣的作品。「不是詩人,便什麼都不是。」即使寫的是小說,赫塞在《生命之歌》裡還是不折不扣的詩人。不只有詩意文句,更有詩意表達。酒神的不羈不安和日神的理性平和,透過主角在自苦中觀察,見證黑暗躁動撞上光明正向,最後可能是什麼結果。書寫人生,赫塞筆調始終優雅,還不忘幽默詼諧。越到最後,越是深沉的沉澱,筆調卻越是平淡坦然。即使作者自己覺得《生命之歌》應該要寫得更好,這仍然是清朗可讀的作品。
但更精彩的,是在《生命之歌》中,赫塞不只是詩人與小說家,更是音樂家。赫塞的小說,多少都有點自傳色彩──或許也只有如此,他能真實寫出一個平庸音樂家的心路歷程,以及何以在凡俗之中淬煉出深刻藝術的奇妙轉變。那些模糊不明、朦朧難測的感受,在赫塞筆下竟如此真實清晰,讓人為之共鳴、為之嘆息。
而讀了《生命之歌》,再回過來聽《最後四首歌》中以赫塞詩作寫成的三首,竟覺鬼使神差地貼切。「你再次理解我,你溫柔地吸引我,而我因你而幸福快樂,全身顫抖」,難道〈春天〉不是主角庫恩與歌特蘿德的相識?〈九月〉「夏天在戰慄,悄悄奔向自己的末日」,又多麼真實地描繪庫恩的失落心碎。至於〈入睡〉「乘上自由的翅膀翱翔,在黑夜魔圈裡,千百倍深刻地去生活」,不正是小說結尾的清澈餘韻?
或許,這是作曲家沒有說出的祕密,《最後四首歌》在引用之外的美麗暗喻。
融合哲學與詩意的魅力經典/王聰威(小說家)
我初讀赫曼.赫塞,是在高中升大學的暑假,接下來的一整年讀完了所有中譯本,也就註定了他的作品會以「心靈導師」的角色參與我最求知若渴的成長時期。
對我而言,《生命之歌》便是經典的青年養成小說,不僅僅是鼓勵智識上的追求,也一併附送了未來一定會遭遇的戀愛折磨。年輕時並沒辦法感受到那苦痛,只覺得一切只是浪漫的開端,而躍躍欲試,如今重讀則像是印證人生。雖然理解的方式不同了,但是那種沉甸甸的傷懷卻重新回來,我想這是赫塞早期的魅力所在,哲學與詩意靜悄稍地融合,讓何時何地的人間都顯得可愛與無常。
內在的命運── 閱讀《生命之歌》/吳旻潔(誠品副董事長/誠品生活總經理)
赫曼.赫塞是我最喜歡的作家,從少年時候第一次讀到他的《流浪者之歌》就這麼覺得了,這樣的感受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
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回閱讀《生命之歌》。每一回,都從詩人沉澱的、如詩一般的語言中,叩問、反芻、回味、沉浸、聆聽、放鬆並得以休憩。很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在於音樂家自述生命回憶的第一段自白,就真誠安靜地收服了我的心:
「從外界角度看來,我的一生並不怎麼幸福。不過即使曾經迷惘,也不至於稱之不幸……如果人生的意義在於有意識地接受外在命定的一切,全心品味其中的順境與逆境,同時為自己贏得一個更深層、更原始、不受偶然左右的內在命運,那麼我的一生並不匱乏,也不悲慘。如果我的外在命運就像其他所有人的一樣,是眾神的安排,是不可規避的,那麼我的內在命運就是我自己的作品,甜蜜或苦澀都屬於我自己,所有的責任都該由自己承擔。」
這個探究外在際遇與內在心靈對話的故事,需要讀者靜靜地閱讀與開啟。然而,我想,就是如許描述,總結了我對於赫曼.赫塞的尊敬與喜愛。我感到他正是一位經歷過種種煎熬、痛苦與困頓,並在其間發現了自己深層、原始與不受偶然左右的內在命運的詩人,並將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都吟唱成了一首慈悲的詩歌,讓每位接觸他的語言的人,都有機會感受到清淨的力量,並得以思索、鍛鍊與轉化自己內在的命運。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3折 | 0 |
4折 | 2 |
5折 | 20 |
7折 | 1 |
8折以上 | 7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折12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