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貝佛莉‧弗萊辛頓
定價:NT$ 230
優惠價:9 折,NT$ 207
本商品已絕版
榮獲2009年美國讀者最愛選書獎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半星好評推薦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教授 吳靜吉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 郭特利
──實用推薦
紐約銀行行銷溝通部門副總裁 金‧奎蒙德‧德拉洛加
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專文推薦
美國讀者書評一致同意: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職場人際關係「博士」告訴你:
世上沒有難搞的人,只要搞懂溝通,就能掌握選擇權,為自己取得優勢!
本書作者被美國多所企業讚譽為職場人際關係「博士」,她以多年企業諮詢以及教學經驗,整理出5大溝通祕訣,不但可免除人際關係之苦,避免溝通會發生障礙和衝突,而且從此改變人生。
五個溝通秘訣如下:
祕訣一:凡事以我為主!
我們無時無刻莫不以自己為主,所做的每件事都受到此魔咒影響,並且在自己和他人之間還有一層「心靈濾網」,濾網上堵塞著各種個人經歷、是非觀念、行為偏好、價值觀等等,因此我們很難完全了解彼此的立場,所以先認清楚這個事實,觀察別人也觀察自己,練習不要凡事都只想著自己。
祕訣二:行事風格大剖析
行為模式對於溝通的方式影響深遠,瞭解彼此的行事風格差異,調整自己的處事方式,改變與別人的互動,就更有機會讓對方理解我們。人的行為模式可分為D(支配)、I(人際)、S(穩定)、C(服從)四種類型,透過量表分析可以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模式,從而思考如和與不同類型的人應對,提升溝通效率。
祕訣三:價值觀才是老大
行為模式背後真正的操盤手是價值觀,人有六大核心價值,包括功利型、個人型、理論型、社會型、傳統型,以及美感型。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自己的優先順序。行事風格可以互相配合,但價值觀順序卻不能動搖,不小心踩到對方的地雷,溝通馬上就宣告破局。仔細觀察,搞清楚對方的價值觀,才能發揮你的影響力。
祕訣四:別以為我懂你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讀心術,溝通之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讓對方了解你的需求以及溝通的目的,免得雞同鴨講。另一方面,別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要專心傾聽對方話語的真正含意。要放下預設立場,不要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一方。
祕訣五:「我很好」,才怪
不要堅持自己永遠都是對的,也不必靠著貶低他人來成就自己,多跳脫出自己習慣扮演的角色,多多觀察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客觀看待日常生活生大小事務,才能更認識自己、也能更瞭解周遭的人,展開真正的人際交流。
每個秘訣之後各有練習步驟,只要持之以恆操練,必定解決大部分的人際紛爭:
◎跟難搞的人相處,不要被他們難搞的天性打倒
◎跟惱人的上司和討厭的同事建立正向良好的關係,讓他們沒有你就不行
◎面談的時候,能聽出對方話裡隱藏的真實線索,更清楚對方的想法
◎真正了解買家的心理,和顧客之間更有默契
◎成為建立團隊的人,把工作做好
◎建立更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作者簡介:
貝佛莉‧弗萊辛頓(Beverly D. Flaxington)
先前已經出過兩本暢銷書,同時也因本書獲得「讀者最愛選書」金獎肯定。她擁有多重身分,包括知名諮詢顧問、催眠治療師、個人與職業訓練師、作家、大學講師、企業講師、行為學專家、企業家,以及企業發展專家。
她專門研究人類行為學,也發展出一套非常有效率的改變行為的模式──「S.H.I.F.T.」,多年來已經幫助了上千名讀者及上百家企業,改變他們的人生,並且讓他們的事業更成功。許多人稱她是自信訓練師,也讚譽她為職場人際關係「博士」。
譯者簡介:
蔡孟儒
台大外文系畢,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歡迎指教:tsaidatsai@gmail.com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作者提到,曾在學校開設「如何對付難搞的人」這門課,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我常跟人討論的內容。更讓我讚賞的是,他開宗明義以改變自我為起點,才能展開成功的溝通。
我是臨床心理師,常把工作重點放在家庭,家庭中的溝通僵局,是負面情緒的主要核心。延伸來說,現代人際互動頻繁的社會,壓力、焦慮、憤怒、憂鬱……等讓人求助的原因,大部分跟人際有關,像是伴侶、親子、同學、師生、工作夥伴……等。對我來說,學習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確實是心理治療要能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提到:「為什麼最親近的人反而能把我們惹毛?因為他們是最了解我們的人。這些人有的是機會,近距離觀察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外在世界,不論有意無意,他們總是可以把我們想藏起來的那一面攤在陽光下。但是這麼做會使我們因為自我形象受損而惱怒不已,反而白白錯失審視內在自己的機會,導致雙方陷入溝通不良的惡性循環。」
於是,家庭成了戰場,家庭中的成員沒有人是贏家。一度讓迷航的船隻停泊補給的溫暖家庭,變成北風呼嘯的寒冷天地,天倫樂從此遙不可及。
作者所提的第一個祕訣,正是佛家所云,證得大智慧的第一關──破我執。她建議跳出自我的小框框,練習積極聆聽──專心傾聽對方想傳達的訊息,不隨意打岔回嘴。她也引用了行為改變的研究,至少要練習三週,我們才能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
然後,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我互動的盲點:「我們關心的焦點重心都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我們常掛在嘴邊說這是我們家、我們孩子、我們的朋友,或是我們國家,但重點往往是我們自己。如果家人、孩子、朋友願意從實招來,他們會說:『其實看得出來都是為了自己。』」
換種講法,這正是我所幫助的孩子們,用行動或言語,對著父母所明示、暗示的話,「其實你是為了你自己!」
影響力愈大的人,愈應當謙卑,帶動他人和諧共處,這是我們東方哲學所珍視的價值。因此,我們改變自己,跟對方學習對待他們的方式,或許能讓對方的態度好轉。透過悅納自我,巧妙地切換演員與觀眾的角色,重新看待人我互動的戲碼,我們能編寫出不同以往的劇本。
我們常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投射的意象。某些人的行為之所以會踩到我們的地雷,通常是因為這些地雷,埋藏在我們對自己最深的不滿裡。
她這麼說:「我十二歲的女兒就是很好的練習對象,她最拿手的就是惹媽媽生氣。」可是,她個人的成長彌足珍貴,「透過母女互動我才得以深入認識自己的角色。」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於當局者的執迷不悟,她也指出了一條走向光明的路-在情緒的浪頭上,學習暫時停止,等待三天後風平浪靜,再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
有時候,溝通需要先做功課,特別是要討論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得幫對方想,我這樣講,對方能聽懂嗎?是對方想要聽的話嗎?我清楚對方嘗試表達的重點嗎?我們以尊重、同理為鑰匙,能更和諧地開啟溝通大門。
作者提出的溝通良方,對我的臨床工作甚有助益。社交衝突的雙方,常因認知落差太大,又無力緩解,日積月累形成糾結成團的情緒。
我認識一對無法溝通的母子,由於機緣巧合,我有幸跟雙方懇談。父親因重病過世,家中尚有年幼的弟弟,因此正處青春期的哥哥亟欲長大,想以一己之力保護這個家。媽媽則希望一手包辦嚴父慈母的工作,把哥哥的行為表現視為青少年的叛逆,常以重話管教。
如今,哥哥已成年,雙方對彼此言行的錯誤解讀,沒有機會被澄清,演變至今已成僵局,一碰觸就會瞬間燃起家庭風暴。可惜,雙方並未針對此溝通困難求助,我也只能相互傳達善意,期待有前嫌盡釋的一天。
「如果,這位媽媽能學到溝通的五個祕訣,不知該有多好?!」看完這本書後,我這樣想,「就算無法回到過去,即使現在開始,順暢溝通,依然有機會重新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假如跟我一起努力的家庭,也能按照書中的步驟,反覆練習,那麼,我的工作量起碼會少一半。
如此說來,這本書,就是我的協同治療者,無誤。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推薦序二
我很榮幸能為本書提供專業視角的評論。當初翻閱本書是想看看我們的客戶是否會感興趣,沒想到就此一頭栽進書裡探討的溝通概念,而且迫不及待想在生活中實踐。
舉例來說,一旦我們認清大部分的人都戴著「凡事以我為主」的濾網生活,人際關係便立即空出一塊自由天地,我們不必再因別人的舉動煩心,也不必再為了別人不理解自己的觀點而難過。將這些無謂的煩惱拋諸腦後,人際關係自然改善。真心聆聽他人的需求和動機,抱持正向同情心,共同打造解決方案,雙贏局面不再遙不可及。小貝在書裡提及的溝通觀念對我的人生有全方位的幫助,包括與家人、客戶和同事的關係皆受惠良多。本書堪稱實用又不失幽默風趣,在此向各位大力推薦!
紐約銀行行銷溝通部門副總裁金‧奎蒙德‧德拉洛加(Kim Guimond Dellarocca)
國際媒體好評推薦
「人類是難以理解的奇怪生物,就算自己就是人類也不完全了解。本書能夠指引每一個人,幫助大家更了解每天遇到的各種不同的人。弗萊辛頓有數十年的經驗,鼓勵讀者接受她的建議,應用在需要的時候,從更有同理心到避免錯誤,這本書確實非常值得推薦閱讀。」──中西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作者定義了何為成功的關係,並說明如何培養這樣的關係……她的書讀來輕鬆愉快,能真正指引你的思考……並改善你的生活。」──喬丹‧瑞奇(Jordan Rich)/知名媒體人‧波士頓WBZ電台主播
「為了擁有成功的事業、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和諧的家庭,能夠有效溝通是重點,你必須清楚明白別人想跟你說什麼。……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新溝通模式,書中的資訊能讓讀者更容易成功。讀者會學到如何理解別人說話時背後的真正涵義,同時也能學會如何有效地告訴別人你真正想說的話。這個新的模式聽起來很新鮮、容易理解,而且又有效,可以消除成功路上常見的所有障礙。」──尼爾森(B. Nelson)/專業書評
「這本書真的可以讓人停下來好好思考,檢視一下自己的溝通風格和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我們都是透過一個透鏡來看世界,這也會影響我們跟別人的互動,弗萊辛頓在這本書裡解釋得非常清楚。或許最重要的是,她還教導我們如何調整這個透鏡,好擁有更正向積極的生活,這是最有用的一點。……這本書讀起來相當輕鬆,但是內容很有料,還引述真實案例,想必大多數人都有經驗。但是大家不熟悉的是作者分析事情的角度,她讓我們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行為脫軌。」──史考特‧莎科(Scott C. Sacco)/市場行銷與溝通專家
「如果要了解別人、與別人相處,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我們有多少次對於跟同住或者共事的人相處感到困擾?現在這本書就是清楚的指引,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告訴我們要如何處理與別人的互動關係,而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或許,這樣一來,這個世界就會更和諧美好。」──戴維斯(B. Davis)/專業書評
讀者好評
「這本書太棒了!書中的建議實在很受用,讓讀者知道如何有效解決溝通問題。她的書一定要讀!」──羅柏‧席格(Robert B. Segal)/金融顧問
「這本書是那種你讀了一次之後,還會經常回頭溫習的好書。我建議天天都要讀一遍。」──南希‧亞薇祖(Nanci Arvizu)/書評網站Page Reader站主
「我愛這本書。能夠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做、為什麼別人會那樣做,還有自己如何影響別人的反應,我覺得非常有幫助,可以讓人更有警覺,改變自己的行為。……自從我讀了這本書,我就開始在生活中實踐這些方法,不管是在工作上或個人生活,我很高興宣布:這些祕密真有效!」──里烏(V. de Leeuw)/知名部落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3折5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貝佛莉‧弗萊辛頓
優惠價: 9 折, NT$ 207 NT$ 230
本商品已絕版
榮獲2009年美國讀者最愛選書獎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四顆半星好評推薦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教授 吳靜吉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 郭特利
──實用推薦
紐約銀行行銷溝通部門副總裁 金‧奎蒙德‧德拉洛加
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專文推薦
美國讀者書評一致同意: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職場人際關係「博士」告訴你:
世上沒有難搞的人,只要搞懂溝通,就能掌握選擇權,為自己取得優勢!
本書作者被美國多所企業讚譽為職場人際關係「博士」,她以多年企業諮詢以及教學經驗,整理出5大溝通祕訣,不但可免除人際關係之苦,避免溝通會發生障礙和衝突,而且從此改變人生。
五個溝通秘訣如下:
祕訣一:凡事以我為主!
我們無時無刻莫不以自己為主,所做的每件事都受到此魔咒影響,並且在自己和他人之間還有一層「心靈濾網」,濾網上堵塞著各種個人經歷、是非觀念、行為偏好、價值觀等等,因此我們很難完全了解彼此的立場,所以先認清楚這個事實,觀察別人也觀察自己,練習不要凡事都只想著自己。
祕訣二:行事風格大剖析
行為模式對於溝通的方式影響深遠,瞭解彼此的行事風格差異,調整自己的處事方式,改變與別人的互動,就更有機會讓對方理解我們。人的行為模式可分為D(支配)、I(人際)、S(穩定)、C(服從)四種類型,透過量表分析可以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模式,從而思考如和與不同類型的人應對,提升溝通效率。
祕訣三:價值觀才是老大
行為模式背後真正的操盤手是價值觀,人有六大核心價值,包括功利型、個人型、理論型、社會型、傳統型,以及美感型。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自己的優先順序。行事風格可以互相配合,但價值觀順序卻不能動搖,不小心踩到對方的地雷,溝通馬上就宣告破局。仔細觀察,搞清楚對方的價值觀,才能發揮你的影響力。
祕訣四:別以為我懂你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讀心術,溝通之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讓對方了解你的需求以及溝通的目的,免得雞同鴨講。另一方面,別把別人的話當耳邊風,要專心傾聽對方話語的真正含意。要放下預設立場,不要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一方。
祕訣五:「我很好」,才怪
不要堅持自己永遠都是對的,也不必靠著貶低他人來成就自己,多跳脫出自己習慣扮演的角色,多多觀察自己與別人的互動,客觀看待日常生活生大小事務,才能更認識自己、也能更瞭解周遭的人,展開真正的人際交流。
每個秘訣之後各有練習步驟,只要持之以恆操練,必定解決大部分的人際紛爭:
◎跟難搞的人相處,不要被他們難搞的天性打倒
◎跟惱人的上司和討厭的同事建立正向良好的關係,讓他們沒有你就不行
◎面談的時候,能聽出對方話裡隱藏的真實線索,更清楚對方的想法
◎真正了解買家的心理,和顧客之間更有默契
◎成為建立團隊的人,把工作做好
◎建立更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作者簡介:
貝佛莉‧弗萊辛頓(Beverly D. Flaxington)
先前已經出過兩本暢銷書,同時也因本書獲得「讀者最愛選書」金獎肯定。她擁有多重身分,包括知名諮詢顧問、催眠治療師、個人與職業訓練師、作家、大學講師、企業講師、行為學專家、企業家,以及企業發展專家。
她專門研究人類行為學,也發展出一套非常有效率的改變行為的模式──「S.H.I.F.T.」,多年來已經幫助了上千名讀者及上百家企業,改變他們的人生,並且讓他們的事業更成功。許多人稱她是自信訓練師,也讚譽她為職場人際關係「博士」。
譯者簡介:
蔡孟儒
台大外文系畢,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歡迎指教:tsaidatsai@gmail.com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作者提到,曾在學校開設「如何對付難搞的人」這門課,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我常跟人討論的內容。更讓我讚賞的是,他開宗明義以改變自我為起點,才能展開成功的溝通。
我是臨床心理師,常把工作重點放在家庭,家庭中的溝通僵局,是負面情緒的主要核心。延伸來說,現代人際互動頻繁的社會,壓力、焦慮、憤怒、憂鬱……等讓人求助的原因,大部分跟人際有關,像是伴侶、親子、同學、師生、工作夥伴……等。對我來說,學習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確實是心理治療要能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提到:「為什麼最親近的人反而能把我們惹毛?因為他們是最了解我們的人。這些人有的是機會,近距離觀察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外在世界,不論有意無意,他們總是可以把我們想藏起來的那一面攤在陽光下。但是這麼做會使我們因為自我形象受損而惱怒不已,反而白白錯失審視內在自己的機會,導致雙方陷入溝通不良的惡性循環。」
於是,家庭成了戰場,家庭中的成員沒有人是贏家。一度讓迷航的船隻停泊補給的溫暖家庭,變成北風呼嘯的寒冷天地,天倫樂從此遙不可及。
作者所提的第一個祕訣,正是佛家所云,證得大智慧的第一關──破我執。她建議跳出自我的小框框,練習積極聆聽──專心傾聽對方想傳達的訊息,不隨意打岔回嘴。她也引用了行為改變的研究,至少要練習三週,我們才能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
然後,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我互動的盲點:「我們關心的焦點重心都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我們常掛在嘴邊說這是我們家、我們孩子、我們的朋友,或是我們國家,但重點往往是我們自己。如果家人、孩子、朋友願意從實招來,他們會說:『其實看得出來都是為了自己。』」
換種講法,這正是我所幫助的孩子們,用行動或言語,對著父母所明示、暗示的話,「其實你是為了你自己!」
影響力愈大的人,愈應當謙卑,帶動他人和諧共處,這是我們東方哲學所珍視的價值。因此,我們改變自己,跟對方學習對待他們的方式,或許能讓對方的態度好轉。透過悅納自我,巧妙地切換演員與觀眾的角色,重新看待人我互動的戲碼,我們能編寫出不同以往的劇本。
我們常從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投射的意象。某些人的行為之所以會踩到我們的地雷,通常是因為這些地雷,埋藏在我們對自己最深的不滿裡。
她這麼說:「我十二歲的女兒就是很好的練習對象,她最拿手的就是惹媽媽生氣。」可是,她個人的成長彌足珍貴,「透過母女互動我才得以深入認識自己的角色。」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於當局者的執迷不悟,她也指出了一條走向光明的路-在情緒的浪頭上,學習暫時停止,等待三天後風平浪靜,再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
有時候,溝通需要先做功課,特別是要討論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得幫對方想,我這樣講,對方能聽懂嗎?是對方想要聽的話嗎?我清楚對方嘗試表達的重點嗎?我們以尊重、同理為鑰匙,能更和諧地開啟溝通大門。
作者提出的溝通良方,對我的臨床工作甚有助益。社交衝突的雙方,常因認知落差太大,又無力緩解,日積月累形成糾結成團的情緒。
我認識一對無法溝通的母子,由於機緣巧合,我有幸跟雙方懇談。父親因重病過世,家中尚有年幼的弟弟,因此正處青春期的哥哥亟欲長大,想以一己之力保護這個家。媽媽則希望一手包辦嚴父慈母的工作,把哥哥的行為表現視為青少年的叛逆,常以重話管教。
如今,哥哥已成年,雙方對彼此言行的錯誤解讀,沒有機會被澄清,演變至今已成僵局,一碰觸就會瞬間燃起家庭風暴。可惜,雙方並未針對此溝通困難求助,我也只能相互傳達善意,期待有前嫌盡釋的一天。
「如果,這位媽媽能學到溝通的五個祕訣,不知該有多好?!」看完這本書後,我這樣想,「就算無法回到過去,即使現在開始,順暢溝通,依然有機會重新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假如跟我一起努力的家庭,也能按照書中的步驟,反覆練習,那麼,我的工作量起碼會少一半。
如此說來,這本書,就是我的協同治療者,無誤。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推薦序二
我很榮幸能為本書提供專業視角的評論。當初翻閱本書是想看看我們的客戶是否會感興趣,沒想到就此一頭栽進書裡探討的溝通概念,而且迫不及待想在生活中實踐。
舉例來說,一旦我們認清大部分的人都戴著「凡事以我為主」的濾網生活,人際關係便立即空出一塊自由天地,我們不必再因別人的舉動煩心,也不必再為了別人不理解自己的觀點而難過。將這些無謂的煩惱拋諸腦後,人際關係自然改善。真心聆聽他人的需求和動機,抱持正向同情心,共同打造解決方案,雙贏局面不再遙不可及。小貝在書裡提及的溝通觀念對我的人生有全方位的幫助,包括與家人、客戶和同事的關係皆受惠良多。本書堪稱實用又不失幽默風趣,在此向各位大力推薦!
紐約銀行行銷溝通部門副總裁金‧奎蒙德‧德拉洛加(Kim Guimond Dellarocca)
國際媒體好評推薦
「人類是難以理解的奇怪生物,就算自己就是人類也不完全了解。本書能夠指引每一個人,幫助大家更了解每天遇到的各種不同的人。弗萊辛頓有數十年的經驗,鼓勵讀者接受她的建議,應用在需要的時候,從更有同理心到避免錯誤,這本書確實非常值得推薦閱讀。」──中西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作者定義了何為成功的關係,並說明如何培養這樣的關係……她的書讀來輕鬆愉快,能真正指引你的思考……並改善你的生活。」──喬丹‧瑞奇(Jordan Rich)/知名媒體人‧波士頓WBZ電台主播
「為了擁有成功的事業、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和諧的家庭,能夠有效溝通是重點,你必須清楚明白別人想跟你說什麼。……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新溝通模式,書中的資訊能讓讀者更容易成功。讀者會學到如何理解別人說話時背後的真正涵義,同時也能學會如何有效地告訴別人你真正想說的話。這個新的模式聽起來很新鮮、容易理解,而且又有效,可以消除成功路上常見的所有障礙。」──尼爾森(B. Nelson)/專業書評
「這本書真的可以讓人停下來好好思考,檢視一下自己的溝通風格和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我們都是透過一個透鏡來看世界,這也會影響我們跟別人的互動,弗萊辛頓在這本書裡解釋得非常清楚。或許最重要的是,她還教導我們如何調整這個透鏡,好擁有更正向積極的生活,這是最有用的一點。……這本書讀起來相當輕鬆,但是內容很有料,還引述真實案例,想必大多數人都有經驗。但是大家不熟悉的是作者分析事情的角度,她讓我們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行為脫軌。」──史考特‧莎科(Scott C. Sacco)/市場行銷與溝通專家
「如果要了解別人、與別人相處,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我們有多少次對於跟同住或者共事的人相處感到困擾?現在這本書就是清楚的指引,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告訴我們要如何處理與別人的互動關係,而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或許,這樣一來,這個世界就會更和諧美好。」──戴維斯(B. Davis)/專業書評
讀者好評
「這本書太棒了!書中的建議實在很受用,讓讀者知道如何有效解決溝通問題。她的書一定要讀!」──羅柏‧席格(Robert B. Segal)/金融顧問
「這本書是那種你讀了一次之後,還會經常回頭溫習的好書。我建議天天都要讀一遍。」──南希‧亞薇祖(Nanci Arvizu)/書評網站Page Reader站主
「我愛這本書。能夠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做、為什麼別人會那樣做,還有自己如何影響別人的反應,我覺得非常有幫助,可以讓人更有警覺,改變自己的行為。……自從我讀了這本書,我就開始在生活中實踐這些方法,不管是在工作上或個人生活,我很高興宣布:這些祕密真有效!」──里烏(V. de Leeuw)/知名部落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1 |
8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3折5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