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衛.里秋
定價: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療癒害怕的內在小孩,才能坦然無懼地愛與被愛!
放下恐懼是一項溫柔的功課。
放下並不是拋棄,而是留下來感受自己的情緒,
就像是陪伴著心中那個害怕的小孩,聽他傾訴可怕的夢魘。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我們害怕失去、害怕改變、害怕空虛與孤單、害怕揭露自我、害怕因愛而受傷,卻又怕自己不為人所愛……而隱藏在這些情緒背後的,就是對於愛與被愛的深切恐懼。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內在小孩」這個名詞,那是指每個人在童年時期留下的創傷記憶。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我們內心還有一個「害怕的內在小孩」,他時時影響著我們,讓我們無法以健康的成人心態去面對生命的種種困境與挑戰。這個害怕的小孩是來自我們生命早期對失落與被遺棄的恐懼,本書將帶領我們去認識他,並且療癒他。
作者以數十年來擔任心理治療與靈修導師的經驗,為我們指出一條免於恐懼的道路。愛與恐懼其實是一體兩面,你有多深的恐懼,就表示內在藏有多豐盈的愛。因此,只要放下恐懼,愛就能滋長。書中提出,放下恐懼並非與之對抗,而是徹底、完整地去感受它,並以哀悼功課與「自我肯定」的三種態度與之整合。
自我肯定是處理、克服恐懼的具體方法,包括:
.明確表達你自己。
.要求你想要的。
.對你的感覺與行為負責。
本書提供了實用的自我療癒技巧與練習功課,幫助我們整合那些隨著愛而來的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當我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自我防衛,多關愛自己,疼惜我們心中那個害怕的內在小孩,並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我們便能放下那些受傷與害怕的經驗,找到深藏於內在的豐富資源。你將發現,那些令人難受的情緒,一旦得到我們的認可與接受,都會轉化為整合心靈的生命能量,帶領我們敞開自己,擁抱無懼的愛!
◆絕非艱澀的學理書,提供實際的自我療癒技巧,適用於一般大眾,即使是毫無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能輕易上手。
◆每章都有練習功課,讀者可以單獨進行,也可和伴侶、親友一同討論、練習。
◆心理師、社工、諮商輔導人員可用來幫助個案。
作者簡介:
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與作家。他以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非常強調心理及靈性的重要。除了從事心理治療外,也在加州聖塔巴巴拉和舊金山帶領避靜團體。目前在全美各地的依沙蘭靈修中心(Esalen institute)、靈磐避靜中心(Spirit Rock Retreat Center)、聖塔巴巴拉市立大學成人教育中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處授課,並常在英美各地舉辦工作坊。
他把榮格、佛洛依德、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亦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的作品,包括《回歸真我》、《與過去和好》、《以愛之名,我願意》……等等。
譯者簡介:
曾育慧(翻譯)
現為專職譯者。
張宏秀(翻譯、審訂)
德州女子大學家族治療研究所兼任教授,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師學會認證督導,身兼心理治療師、督導、教師、工作坊帶領者等身分。肯定心理及靈性的互惠,二十年來在婚姻家庭諮詢、創傷治療、身心症與耗竭療癒中納入靈性議題,以增加生命轉化的資源。對心靈治癒與整合有三十年的個人經驗,也帶領靈性整合工作坊及團體。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愛,是恐懼的最佳療癒力量
文/蘇絢慧
我有幸先睹為快大衛.里秋博士的最新中文版作品《當恐懼遇見愛》。閱讀里秋博士的書(台灣已出版了幾本),向來都是我與心靈對話、面對陰影與檢視傷痛的最佳指引與陪伴。
此本書,一開始便指出了人的生活中,「恐懼」幾乎是如影隨形的存在著。而我們做的許多選擇、許多反應,更是基於恐懼的驅動而做出的。無意識中,我們被恐懼綁架,被恐懼控制,也被恐懼影響著,卻無能為力,有時甚至無法自覺。
若活在一個恐懼的世界,對我們而言,這世界會盡是傷害與危險。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的防衛;時時刻刻的猜測他人是否話中有話;時時刻刻的謹防他人在背後的嘲笑;時時刻刻的恐嚇自己不要觸怒他人;時時刻刻的糾正自己不要惹人非議;時時刻刻的要自己謹守戒律與規則!
恐懼常常是鋪天蓋地而來,沒有一刻能讓人安心與放鬆,好似隨時都有人在攻擊與批評,隨時都有人惱怒與準備施以懲罰,隨時都有人羞辱與嘲笑。
即使,外在的威脅讓人感到防不勝防、精疲力竭,然而最大的威脅是──那令人恐懼的聲音始終在你的心中,從來沒有一秒停歇或消失,那才是最大的折磨與糾纏。而這些恐懼,幻化為無法計量的害怕;害怕與人靠近,也害怕獨處;害怕失去,也害怕擁有;害怕被認識,也害怕不被認識;害怕接收,也害怕付出;害怕改變,也害怕不變;害怕前進,也害怕停頓;害怕被拋棄,也害怕被吞噬…….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拉扯與矛盾對立的衝突中無法解脫。這些衝突不僅存在於我們和外在之間,也存在於我們內心的小世界。
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原本要建立的功能性自我受損與受破壞,以至於自我呈現為一種神經質的狀態。神經質的自我乃來自於過去童年時期的我們,因為遭遇到驚嚇、恐嚇、威脅、批判,甚至暴力,使我們的生命無法隨著成長歷程而成熟與茁壯,反而停留在那個受到驚嚇、威脅與恐嚇暴力的經驗中,遲遲無法被釋放。
也就是說,受傷的童年早期記憶會自動化地形成我們對人世(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設定,像是:這世界是充滿危險的,別人都是會批評我的,我是一無是處的。或是:這世界是冷酷競爭的,別人都是壓迫者與侵略者,我是無助可憐的。這些因為早期生命經驗而累積形成的「設定」,若沒有處理與改變,便會反複讓我們無法自拔地被「恐懼」的情緒風暴席捲,處在完全無助與遭受這些情緒攻擊的狀態。
因此,自保的第一步是,正視恐懼,瞭解恐懼的機制。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容易促發恐懼,這些情境又是如何的被解讀、被認知,以至於恐懼總是來得又快又猛,並且失控。
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還給自己力量。關於這部分的學習與練習,書裡給了我們清楚的方向與習題。
而生命的各種課題,最終我們要能經歷冒險,離開我們自認為的安逸舒適(一種神經質恐懼所設定的合理化安全需求),願意朝向真實的體驗邁進,而不是停在被誇大的危險想像中。在真實歷練中,我們感知新的經驗,習得新的處理方式,並且穿越恐懼的迷障,接觸真實人我與世界。
這一切的冒險與探索,之所以我們願意、有勇氣,乃來自於靈性的力量──愛與慈悲。有愛與慈悲的力量,恐懼也就有了安定的承接與陪伴。事實上,愛與慈悲是人類最美好的恩典,它們是溫柔又強大的力量,讓苦難與傷痛有了觸摸,也有了安息的依靠。
要單靠意志與訓練去克服恐懼,或許仍有效果,但那效果都不及一個內在有愛與慈悲力量的人所經驗到的自由與開展。大衛.里秋博士的這本書讓我們瞭解透過心理與靈性的整合,我們能以一個完整生命的存在,來重新體認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並超越個體的有限性,與更宏大的力量連結。如果,您渴慕這樣的自由與開展,也渴慕生命對世界與宇宙的全然信任,推薦您與這本書相遇,與愛相遇。
(本文作者為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專文推薦
用心若鏡──我讀《當恐懼遇見愛》
文/吳佳璇
身為一位愛書的精神科醫師,我必須坦承,替自己和病人找參考書,是進入職場後重要的閱讀動機。
病人也要讀書?是的,現下台灣精神科門診,雖不像內外科名醫掛號動輒破百,半天門診少說仍需服務二、三十位病人。為提升效率與品質,醫病都得善用「參考讀物」。
很高興我的中文參考書單,即將多一本重量級作品---大衛‧里秋博士1997年發表的《當恐懼遇見愛》。
眾所周知,「免於恐懼」同言論、信仰、免於匱乏並列四大自由。本書開宗明義卻主張,無人能免於恐懼,我們只能試著去明白恐懼如何妨礙、限制我們,學習與恐懼感共存,進而超越恐懼,不讓恐懼主導或阻礙我們的人生。
循此理路,作者先定義恐懼為身體/心理面對真正的或想像中的危險出現的反應,並提出適當的恐懼與神經質恐懼的概念,使讀者認識健康和不健康的恐懼如何運作與表露。由於恐慌本身並不危險,被它攫住才是真正的危險,作者進而主張學習與恐懼共處,並非對抗,才是身心獲致平和的法門。
面對孤寂亦同。
如何與恐懼、孤寂共存?作者將「鏡映」(無條件接受)和「連結」視為兩大法寶。鏡映使人有全然的醒悟,便永遠不再感到絕望,如莊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1」。連結則是一張充滿包容與扶持的生存安全網,即便危機降臨,終將安然度過。
要是《當恐懼遇見愛》沒有第二部,應該會被放上哲學類書架。能成為一本長期受歡迎的自助(self-help)書,筆者以為五、六兩章開出的「功課」不但是關鍵,更是所讀過最實用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veness)技巧訓練守則。讀者若能反覆練習、再三體會,不但能充分關注、接納、欣賞身邊的人,並容許對方做自己,從而建立「成人對成人」的健康關係。
或許是閱讀動機過於功能取向,筆者對書中靈性成長部分體會不深;但我完全同意作者主張,「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與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
親愛的讀者,且讓我們相互勉勵,一起成長!
(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作家,著有《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等多本著作)
導讀
接納恐懼,擁抱祝福
文/張宏秀
你承認常害怕嗎?你知道你在怕什麼呢?你討厭恐懼的感覺嗎?你想瞭解讓你害怕的真正原因嗎?如果你想一勞永逸地克服你的恐懼情緒及情結,此書是為你而寫的。本書較先前出版的《回歸真我》及《與過去和好》更深入地討論恐懼與其克服之道,也更具體地詮釋恐懼對靈性成長的價值。里秋博士以其心理與靈性整合的一貫風格及實例,帶領讀者循序地反思並整理恐懼經驗,協助讀者從恐懼的瞭解、聆聽與接納、克服,進而在靈修中放下對恐懼的控制心態,並以慈悲待之,讓恐懼成為靈性轉化的助力!
里秋博士相信,一切恐懼肇始於對失落與改變的抗拒,並在抗拒中產生對人對事的錯誤觀點,而衍生出更多的恐懼。與其說克服恐懼,不如說學習與恐懼共處之道。我們選擇與恐懼為友不為敵,能與恐懼共處一室,即是與恐懼共處的第一步!尋求「零恐懼」的生活並非作者的理念,因為恐懼是生命的本質。里秋博士鼓勵我們對恐懼經驗開放與接納、允許自己與恐懼共處,而在恐懼中經驗無懼。我欣賞作者將恐懼經驗、自我肯定的行動與恐懼的靈修,做三個定點的連結貫穿各章,而形成本書核心精神。書中所提供有關恐懼心理學、恐懼情緒管理,以及恐懼與靈性整合的資訊,可以滿足讀者不同階段的需要。所以本書沒有「有效期限」,可供長期使用。
恐懼是保護生存的原始情緒,它與焦慮及憤怒有親密的關係。因為恐懼常是躲藏在憤怒後的真正情緒,而焦慮是一股模糊不清的恐懼。恐懼與受其影響的憤怒及焦慮,可以被轉化成對生命有建設性的能量。對情緒管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被壓抑的恐懼可能會變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性行為、身心症或成癮問題,所以妥善處理恐懼也是對以上病症的預防。
人對恐懼的反應方式,自然會受到人格特質、成長背景及經驗的影響。許多中國人對恐懼的反應不外乎轉移注意力、否定它的存在,或是壓抑它,因此失去了與恐懼感的接觸。臨床上許多惱人的行為困擾,都只是恐懼情緒被忽略後的外顯癥狀。人會自然而然地以恐懼感來處理生存的威脅,但人也可能不自覺的將恐懼變成為控制的方式或不健康的自我保護機制。這心理上的矛盾,使許多人習以為常的活在恐懼中。心靈成長的目的,在增加對恐懼的包容共處力而非麻木。世界上沒有讓人免於恐懼的香格里拉,只有我們回到方寸之間以愛與接納克服恐懼,將假敵人變成真朋友。
你的生活是否因恐懼而被逃避卡住?被依附關係或某些執著所主導?要認識恐懼,應該先弄清楚自己的恐懼到底如何在生命中運作?而不只在所害怕的人事物上打轉,白白耗掉你的能量。恐懼是由內而生的情緒反應,環境中的人事物只是引發心中早已存在恐懼。在此不妨參考里秋博士關於恐懼運作脈絡的歸納:害怕失落,害怕改變不了自己又怕自己被改變,害怕體內對恐懼的記憶,害怕來自神經質的恐懼。當我們釐清恐懼的脈絡,學習與其共存之道,而能允許適量的恐懼來提醒並保護我們,此時的恐懼何嘗不是化了妝的祝福!另外、你可以認出恐懼在生活中常出現的場景嗎?有些場景是如此讓人熟悉,有些能帶給你驚訝!里秋博士提醒我們注意以下的場景:無名的恐慌的出現,生命階段開始與結束,失去所依賴的安全來源,及面對無法用忙碌去否認的孤獨。我喜歡里秋博士邀請我們一邊閱讀,一邊回顧自己在這些人生場景中的經驗,也為這些場景的再現而準備。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親密關係或無法承諾?他們到底在逃避什麼?他們是在逃避關係?逃避所愛的人?或是逃避自己?里秋博士提醒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恐懼總是與自己有關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在愛的關係中處理自己的不安與害怕,幫助自己成長改變,也讓關係有成長的可能性。我們可以輕易的指責對方,自認自己是受害者,要對方為自己的痛苦負責,而永遠卡在悲情中。或者,我們選擇去勇敢地審視自己的恐懼,而從肯定並聆聽自己的害怕開始。薄弱的自我肯定,讓我們活在迷糊的人際界線,搞不定人我之間施與受的平衡。可以因為害怕失去愛,而允許自己不被尊重而不察。也可以因為童年未癒的恐懼,而容許對方侵犯自己的身體情緒或基本尊嚴。
你可以辨識關係中愛與恐懼的互動模式嗎?來自愛的分享及接納與來自恐懼的控制及被控制是如何在你的關係中對話?里秋博士鼓勵你先練習在自我肯定的基礎上,面對關係中的恐懼,你將漸漸能平心以對。具體而言、他建議你首先在心理上要清楚你是誰?你此時的身心狀態?成長背景對你的影響?你的生命目標與願景?你的需要與渴望?所以你能在適當的時機表達你自己,這就是自我肯定的開始。其次、能肯定並表達自己的需要,也能給人回饋、肯定與讚美。最後、能實踐在第六章中十個「無懼的力量宣告」為生命負責,例如表達自己的感受及處理自己的未竟之事。
其實,人最深的恐懼是害怕成長與改變。因為我們不願面對自己的不足與有限。而靈性成長的挑戰即是去學習心悅誠服地面對自己裡面終究是空無一物的實像。在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不是,或接受自己原來「不是什麼東西」的剎那,我們過去感到安全的存在方式受到前所未有威脅與挑戰,真是無比的恐怖!然而、一旦接受自己是「一無所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我們就進入更高深寛廣的生命意識中。正如靈性的弔詭原理,我們活在「無所不是、不有、不能」的永恆生命架構中。在這個與宇宙大我連結的架構中,祂的就是我的。在我內有宇宙的豐盛及我所需的一切!我何懼之有?所以恐懼也是一條靈修的路,一條從有到無、又從無到無所不有的路!
里秋博士非常肯定他的基督信仰,但也尊重禪宗的智慧。在一次與里秋博士的對談中,他被問及本書除了引用聖經及聖人話語,也引用了來自佛學及禪宗對恐懼心理的剖析與處理。對此他認為:其實最重要的是與基督建立有品質的關係。如果能與這位肉身的天主,培養亦師亦友的關係默契,我們自然能在聖神內分辨並選取能滋養天人關係的知識與經驗。因此在信仰旅程中,儆醒小心的態度並不等於害怕與控制行為,我們需要分辨小心與恐懼的差異。心理學是知識,是一種對靈性成長及靈修的有利工具,心理學協助我們腳踏實地而非天馬行空的靈修,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基督的宇宙性,祂是一條天人合一的道路,一條回家的路。因此在文末,我以喜樂的心,與您分享本書對我個人最大的影響。
(本文作者為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
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張宏秀
知名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身心靈成長導師 賴佩霞
馬偕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專業推薦
【專家好評】
我完全同意作者主張「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與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本書開出的「功課」不但是關鍵,更是我所讀過最實用的「自我肯定」技巧訓練守則。讀者若能反覆練習、再三體會,便能充分關注、接納、欣賞身邊的人,並容許對方做自己,從而建立「成人對成人」的健康關係。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金鼎獎得獎作家
如果你想一勞永逸地克服你的恐懼情緒及情結,此書是為你而寫的。里秋博士以其心理與靈性整合的一貫風格及實例,帶領讀者循序地反思並整理恐懼經驗,協助讀者從恐懼的瞭解、聆聽與接納、克服、進而在靈修中放下對恐懼的控制心態,並以慈悲待之,讓恐懼成為靈性轉化的助力!
──張宏秀,心理治療師及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誠摯的邀請,花些時間好好看看這個跟我們生命品質息息相關的敏感議題。當然,我可以用行銷的說法說:瞭解恐懼之後你就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我想更貼切地說:如果恐懼是我們人類心智的一部分,與其丟棄它,倒不如花些時間好好認識它、研究它、與它對話,看看它到底藴藏著什麼樣的魔力與價值。
──賴佩霞,身心靈成長導師、魅麗雜誌發行人
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容易促發恐懼;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把力量還給自己。
──蘇絢慧,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8折5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3 |
4折 | 2 |
5折 | 2 |
6折 | 4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11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大衛.里秋
定價: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療癒害怕的內在小孩,才能坦然無懼地愛與被愛!
放下恐懼是一項溫柔的功課。
放下並不是拋棄,而是留下來感受自己的情緒,
就像是陪伴著心中那個害怕的小孩,聽他傾訴可怕的夢魘。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我們害怕失去、害怕改變、害怕空虛與孤單、害怕揭露自我、害怕因愛而受傷,卻又怕自己不為人所愛……而隱藏在這些情緒背後的,就是對於愛與被愛的深切恐懼。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內在小孩」這個名詞,那是指每個人在童年時期留下的創傷記憶。但是許多人卻不知道,我們內心還有一個「害怕的內在小孩」,他時時影響著我們,讓我們無法以健康的成人心態去面對生命的種種困境與挑戰。這個害怕的小孩是來自我們生命早期對失落與被遺棄的恐懼,本書將帶領我們去認識他,並且療癒他。
作者以數十年來擔任心理治療與靈修導師的經驗,為我們指出一條免於恐懼的道路。愛與恐懼其實是一體兩面,你有多深的恐懼,就表示內在藏有多豐盈的愛。因此,只要放下恐懼,愛就能滋長。書中提出,放下恐懼並非與之對抗,而是徹底、完整地去感受它,並以哀悼功課與「自我肯定」的三種態度與之整合。
自我肯定是處理、克服恐懼的具體方法,包括:
.明確表達你自己。
.要求你想要的。
.對你的感覺與行為負責。
本書提供了實用的自我療癒技巧與練習功課,幫助我們整合那些隨著愛而來的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當我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自我防衛,多關愛自己,疼惜我們心中那個害怕的內在小孩,並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我們便能放下那些受傷與害怕的經驗,找到深藏於內在的豐富資源。你將發現,那些令人難受的情緒,一旦得到我們的認可與接受,都會轉化為整合心靈的生命能量,帶領我們敞開自己,擁抱無懼的愛!
◆絕非艱澀的學理書,提供實際的自我療癒技巧,適用於一般大眾,即使是毫無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能輕易上手。
◆每章都有練習功課,讀者可以單獨進行,也可和伴侶、親友一同討論、練習。
◆心理師、社工、諮商輔導人員可用來幫助個案。
作者簡介:
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與作家。他以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非常強調心理及靈性的重要。除了從事心理治療外,也在加州聖塔巴巴拉和舊金山帶領避靜團體。目前在全美各地的依沙蘭靈修中心(Esalen institute)、靈磐避靜中心(Spirit Rock Retreat Center)、聖塔巴巴拉市立大學成人教育中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等處授課,並常在英美各地舉辦工作坊。
他把榮格、佛洛依德、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亦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的作品,包括《回歸真我》、《與過去和好》、《以愛之名,我願意》……等等。
譯者簡介:
曾育慧(翻譯)
現為專職譯者。
張宏秀(翻譯、審訂)
德州女子大學家族治療研究所兼任教授,美國婚姻家族治療師學會認證督導,身兼心理治療師、督導、教師、工作坊帶領者等身分。肯定心理及靈性的互惠,二十年來在婚姻家庭諮詢、創傷治療、身心症與耗竭療癒中納入靈性議題,以增加生命轉化的資源。對心靈治癒與整合有三十年的個人經驗,也帶領靈性整合工作坊及團體。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愛,是恐懼的最佳療癒力量
文/蘇絢慧
我有幸先睹為快大衛.里秋博士的最新中文版作品《當恐懼遇見愛》。閱讀里秋博士的書(台灣已出版了幾本),向來都是我與心靈對話、面對陰影與檢視傷痛的最佳指引與陪伴。
此本書,一開始便指出了人的生活中,「恐懼」幾乎是如影隨形的存在著。而我們做的許多選擇、許多反應,更是基於恐懼的驅動而做出的。無意識中,我們被恐懼綁架,被恐懼控制,也被恐懼影響著,卻無能為力,有時甚至無法自覺。
若活在一個恐懼的世界,對我們而言,這世界會盡是傷害與危險。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的防衛;時時刻刻的猜測他人是否話中有話;時時刻刻的謹防他人在背後的嘲笑;時時刻刻的恐嚇自己不要觸怒他人;時時刻刻的糾正自己不要惹人非議;時時刻刻的要自己謹守戒律與規則!
恐懼常常是鋪天蓋地而來,沒有一刻能讓人安心與放鬆,好似隨時都有人在攻擊與批評,隨時都有人惱怒與準備施以懲罰,隨時都有人羞辱與嘲笑。
即使,外在的威脅讓人感到防不勝防、精疲力竭,然而最大的威脅是──那令人恐懼的聲音始終在你的心中,從來沒有一秒停歇或消失,那才是最大的折磨與糾纏。而這些恐懼,幻化為無法計量的害怕;害怕與人靠近,也害怕獨處;害怕失去,也害怕擁有;害怕被認識,也害怕不被認識;害怕接收,也害怕付出;害怕改變,也害怕不變;害怕前進,也害怕停頓;害怕被拋棄,也害怕被吞噬…….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拉扯與矛盾對立的衝突中無法解脫。這些衝突不僅存在於我們和外在之間,也存在於我們內心的小世界。
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原本要建立的功能性自我受損與受破壞,以至於自我呈現為一種神經質的狀態。神經質的自我乃來自於過去童年時期的我們,因為遭遇到驚嚇、恐嚇、威脅、批判,甚至暴力,使我們的生命無法隨著成長歷程而成熟與茁壯,反而停留在那個受到驚嚇、威脅與恐嚇暴力的經驗中,遲遲無法被釋放。
也就是說,受傷的童年早期記憶會自動化地形成我們對人世(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設定,像是:這世界是充滿危險的,別人都是會批評我的,我是一無是處的。或是:這世界是冷酷競爭的,別人都是壓迫者與侵略者,我是無助可憐的。這些因為早期生命經驗而累積形成的「設定」,若沒有處理與改變,便會反複讓我們無法自拔地被「恐懼」的情緒風暴席捲,處在完全無助與遭受這些情緒攻擊的狀態。
因此,自保的第一步是,正視恐懼,瞭解恐懼的機制。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容易促發恐懼,這些情境又是如何的被解讀、被認知,以至於恐懼總是來得又快又猛,並且失控。
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還給自己力量。關於這部分的學習與練習,書裡給了我們清楚的方向與習題。
而生命的各種課題,最終我們要能經歷冒險,離開我們自認為的安逸舒適(一種神經質恐懼所設定的合理化安全需求),願意朝向真實的體驗邁進,而不是停在被誇大的危險想像中。在真實歷練中,我們感知新的經驗,習得新的處理方式,並且穿越恐懼的迷障,接觸真實人我與世界。
這一切的冒險與探索,之所以我們願意、有勇氣,乃來自於靈性的力量──愛與慈悲。有愛與慈悲的力量,恐懼也就有了安定的承接與陪伴。事實上,愛與慈悲是人類最美好的恩典,它們是溫柔又強大的力量,讓苦難與傷痛有了觸摸,也有了安息的依靠。
要單靠意志與訓練去克服恐懼,或許仍有效果,但那效果都不及一個內在有愛與慈悲力量的人所經驗到的自由與開展。大衛.里秋博士的這本書讓我們瞭解透過心理與靈性的整合,我們能以一個完整生命的存在,來重新體認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並超越個體的有限性,與更宏大的力量連結。如果,您渴慕這樣的自由與開展,也渴慕生命對世界與宇宙的全然信任,推薦您與這本書相遇,與愛相遇。
(本文作者為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專文推薦
用心若鏡──我讀《當恐懼遇見愛》
文/吳佳璇
身為一位愛書的精神科醫師,我必須坦承,替自己和病人找參考書,是進入職場後重要的閱讀動機。
病人也要讀書?是的,現下台灣精神科門診,雖不像內外科名醫掛號動輒破百,半天門診少說仍需服務二、三十位病人。為提升效率與品質,醫病都得善用「參考讀物」。
很高興我的中文參考書單,即將多一本重量級作品---大衛‧里秋博士1997年發表的《當恐懼遇見愛》。
眾所周知,「免於恐懼」同言論、信仰、免於匱乏並列四大自由。本書開宗明義卻主張,無人能免於恐懼,我們只能試著去明白恐懼如何妨礙、限制我們,學習與恐懼感共存,進而超越恐懼,不讓恐懼主導或阻礙我們的人生。
循此理路,作者先定義恐懼為身體/心理面對真正的或想像中的危險出現的反應,並提出適當的恐懼與神經質恐懼的概念,使讀者認識健康和不健康的恐懼如何運作與表露。由於恐慌本身並不危險,被它攫住才是真正的危險,作者進而主張學習與恐懼共處,並非對抗,才是身心獲致平和的法門。
面對孤寂亦同。
如何與恐懼、孤寂共存?作者將「鏡映」(無條件接受)和「連結」視為兩大法寶。鏡映使人有全然的醒悟,便永遠不再感到絕望,如莊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1」。連結則是一張充滿包容與扶持的生存安全網,即便危機降臨,終將安然度過。
要是《當恐懼遇見愛》沒有第二部,應該會被放上哲學類書架。能成為一本長期受歡迎的自助(self-help)書,筆者以為五、六兩章開出的「功課」不但是關鍵,更是所讀過最實用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veness)技巧訓練守則。讀者若能反覆練習、再三體會,不但能充分關注、接納、欣賞身邊的人,並容許對方做自己,從而建立「成人對成人」的健康關係。
或許是閱讀動機過於功能取向,筆者對書中靈性成長部分體會不深;但我完全同意作者主張,「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與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
親愛的讀者,且讓我們相互勉勵,一起成長!
(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作家,著有《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等多本著作)
導讀
接納恐懼,擁抱祝福
文/張宏秀
你承認常害怕嗎?你知道你在怕什麼呢?你討厭恐懼的感覺嗎?你想瞭解讓你害怕的真正原因嗎?如果你想一勞永逸地克服你的恐懼情緒及情結,此書是為你而寫的。本書較先前出版的《回歸真我》及《與過去和好》更深入地討論恐懼與其克服之道,也更具體地詮釋恐懼對靈性成長的價值。里秋博士以其心理與靈性整合的一貫風格及實例,帶領讀者循序地反思並整理恐懼經驗,協助讀者從恐懼的瞭解、聆聽與接納、克服,進而在靈修中放下對恐懼的控制心態,並以慈悲待之,讓恐懼成為靈性轉化的助力!
里秋博士相信,一切恐懼肇始於對失落與改變的抗拒,並在抗拒中產生對人對事的錯誤觀點,而衍生出更多的恐懼。與其說克服恐懼,不如說學習與恐懼共處之道。我們選擇與恐懼為友不為敵,能與恐懼共處一室,即是與恐懼共處的第一步!尋求「零恐懼」的生活並非作者的理念,因為恐懼是生命的本質。里秋博士鼓勵我們對恐懼經驗開放與接納、允許自己與恐懼共處,而在恐懼中經驗無懼。我欣賞作者將恐懼經驗、自我肯定的行動與恐懼的靈修,做三個定點的連結貫穿各章,而形成本書核心精神。書中所提供有關恐懼心理學、恐懼情緒管理,以及恐懼與靈性整合的資訊,可以滿足讀者不同階段的需要。所以本書沒有「有效期限」,可供長期使用。
恐懼是保護生存的原始情緒,它與焦慮及憤怒有親密的關係。因為恐懼常是躲藏在憤怒後的真正情緒,而焦慮是一股模糊不清的恐懼。恐懼與受其影響的憤怒及焦慮,可以被轉化成對生命有建設性的能量。對情緒管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被壓抑的恐懼可能會變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性行為、身心症或成癮問題,所以妥善處理恐懼也是對以上病症的預防。
人對恐懼的反應方式,自然會受到人格特質、成長背景及經驗的影響。許多中國人對恐懼的反應不外乎轉移注意力、否定它的存在,或是壓抑它,因此失去了與恐懼感的接觸。臨床上許多惱人的行為困擾,都只是恐懼情緒被忽略後的外顯癥狀。人會自然而然地以恐懼感來處理生存的威脅,但人也可能不自覺的將恐懼變成為控制的方式或不健康的自我保護機制。這心理上的矛盾,使許多人習以為常的活在恐懼中。心靈成長的目的,在增加對恐懼的包容共處力而非麻木。世界上沒有讓人免於恐懼的香格里拉,只有我們回到方寸之間以愛與接納克服恐懼,將假敵人變成真朋友。
你的生活是否因恐懼而被逃避卡住?被依附關係或某些執著所主導?要認識恐懼,應該先弄清楚自己的恐懼到底如何在生命中運作?而不只在所害怕的人事物上打轉,白白耗掉你的能量。恐懼是由內而生的情緒反應,環境中的人事物只是引發心中早已存在恐懼。在此不妨參考里秋博士關於恐懼運作脈絡的歸納:害怕失落,害怕改變不了自己又怕自己被改變,害怕體內對恐懼的記憶,害怕來自神經質的恐懼。當我們釐清恐懼的脈絡,學習與其共存之道,而能允許適量的恐懼來提醒並保護我們,此時的恐懼何嘗不是化了妝的祝福!另外、你可以認出恐懼在生活中常出現的場景嗎?有些場景是如此讓人熟悉,有些能帶給你驚訝!里秋博士提醒我們注意以下的場景:無名的恐慌的出現,生命階段開始與結束,失去所依賴的安全來源,及面對無法用忙碌去否認的孤獨。我喜歡里秋博士邀請我們一邊閱讀,一邊回顧自己在這些人生場景中的經驗,也為這些場景的再現而準備。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親密關係或無法承諾?他們到底在逃避什麼?他們是在逃避關係?逃避所愛的人?或是逃避自己?里秋博士提醒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恐懼總是與自己有關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在愛的關係中處理自己的不安與害怕,幫助自己成長改變,也讓關係有成長的可能性。我們可以輕易的指責對方,自認自己是受害者,要對方為自己的痛苦負責,而永遠卡在悲情中。或者,我們選擇去勇敢地審視自己的恐懼,而從肯定並聆聽自己的害怕開始。薄弱的自我肯定,讓我們活在迷糊的人際界線,搞不定人我之間施與受的平衡。可以因為害怕失去愛,而允許自己不被尊重而不察。也可以因為童年未癒的恐懼,而容許對方侵犯自己的身體情緒或基本尊嚴。
你可以辨識關係中愛與恐懼的互動模式嗎?來自愛的分享及接納與來自恐懼的控制及被控制是如何在你的關係中對話?里秋博士鼓勵你先練習在自我肯定的基礎上,面對關係中的恐懼,你將漸漸能平心以對。具體而言、他建議你首先在心理上要清楚你是誰?你此時的身心狀態?成長背景對你的影響?你的生命目標與願景?你的需要與渴望?所以你能在適當的時機表達你自己,這就是自我肯定的開始。其次、能肯定並表達自己的需要,也能給人回饋、肯定與讚美。最後、能實踐在第六章中十個「無懼的力量宣告」為生命負責,例如表達自己的感受及處理自己的未竟之事。
其實,人最深的恐懼是害怕成長與改變。因為我們不願面對自己的不足與有限。而靈性成長的挑戰即是去學習心悅誠服地面對自己裡面終究是空無一物的實像。在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不是,或接受自己原來「不是什麼東西」的剎那,我們過去感到安全的存在方式受到前所未有威脅與挑戰,真是無比的恐怖!然而、一旦接受自己是「一無所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我們就進入更高深寛廣的生命意識中。正如靈性的弔詭原理,我們活在「無所不是、不有、不能」的永恆生命架構中。在這個與宇宙大我連結的架構中,祂的就是我的。在我內有宇宙的豐盛及我所需的一切!我何懼之有?所以恐懼也是一條靈修的路,一條從有到無、又從無到無所不有的路!
里秋博士非常肯定他的基督信仰,但也尊重禪宗的智慧。在一次與里秋博士的對談中,他被問及本書除了引用聖經及聖人話語,也引用了來自佛學及禪宗對恐懼心理的剖析與處理。對此他認為:其實最重要的是與基督建立有品質的關係。如果能與這位肉身的天主,培養亦師亦友的關係默契,我們自然能在聖神內分辨並選取能滋養天人關係的知識與經驗。因此在信仰旅程中,儆醒小心的態度並不等於害怕與控制行為,我們需要分辨小心與恐懼的差異。心理學是知識,是一種對靈性成長及靈修的有利工具,心理學協助我們腳踏實地而非天馬行空的靈修,用自己的生命體驗基督的宇宙性,祂是一條天人合一的道路,一條回家的路。因此在文末,我以喜樂的心,與您分享本書對我個人最大的影響。
(本文作者為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佳璇
心理治療師、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張宏秀
知名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身心靈成長導師 賴佩霞
馬偕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專業推薦
【專家好評】
我完全同意作者主張「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與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本書開出的「功課」不但是關鍵,更是我所讀過最實用的「自我肯定」技巧訓練守則。讀者若能反覆練習、再三體會,便能充分關注、接納、欣賞身邊的人,並容許對方做自己,從而建立「成人對成人」的健康關係。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金鼎獎得獎作家
如果你想一勞永逸地克服你的恐懼情緒及情結,此書是為你而寫的。里秋博士以其心理與靈性整合的一貫風格及實例,帶領讀者循序地反思並整理恐懼經驗,協助讀者從恐懼的瞭解、聆聽與接納、克服、進而在靈修中放下對恐懼的控制心態,並以慈悲待之,讓恐懼成為靈性轉化的助力!
──張宏秀,心理治療師及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誠摯的邀請,花些時間好好看看這個跟我們生命品質息息相關的敏感議題。當然,我可以用行銷的說法說:瞭解恐懼之後你就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我想更貼切地說:如果恐懼是我們人類心智的一部分,與其丟棄它,倒不如花些時間好好認識它、研究它、與它對話,看看它到底藴藏著什麼樣的魔力與價值。
──賴佩霞,身心靈成長導師、魅麗雜誌發行人
人人都有恐懼,但每個人形成恐懼反應的路徑並不相同,會有所恐懼的因素也不同,只有對自己的恐懼感受有足夠的體察與瞭解,才能讓自己辨識哪些情境容易促發恐懼;唯有我們願意為自己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並且願意學習肯定自我的存在與權利,我們才能把力量還給自己。
──蘇絢慧,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3 |
4折 | 2 |
5折 | 2 |
6折 | 4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11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8折5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