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滿濟
定價:NT$ 250
優惠價:9 折,NT$ 22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到了出生,我們還要去哪裡?到了少年,我們熱切地等著成年,擁有足夠的自由和金錢或是愛情。到了無數這裡,我們不曾好好享受,我們想的都是遙遠的那裡。如果上天給我們雨,我們可以選擇觀賞雨滴在葉片間的曼波;也許會有一道虹彩帶來石破天驚的歡快。 ──滿濟法師
本書為作者2005年至2011年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散文集,收錄五十九篇幽微描摹人心塵欲的小品,以「尋聲、覓蹤、得見、轉身」四卷引領我們探索心靈風景,也道盡眾生叩心訪道、誠實面對終見柳暗花明的心境歷程。
滿濟法師清暢俐落的文筆,記錄著美麗的人生百態,為我們梳理生活上的雜染坎坷、疑難迷亂,也提供許多念念警醒、自我精進、老實修行的法要。他的文字有一種純然恬美的覺受,慈引療愈一寸一寸易感易傷的心,讓我們反觀內在的心靈之山,懂得轉向觀照自己的心念。
書中還有許多生命的提問、釋疑,佛門的典故、禮儀,還有作者修行多年與佛應心的偈語、迴向文,都可以作為大家日常生活中自我修持、保任的密行。內容題材生活化,有生也有死,卻沒有說教的框架,對生命敏感的體察及用心生活的態度,猶如一位能創造幸福的諮商師,助益我們在人流俗事中保有覺照、自省的功夫。不論是否學佛,都能作為淨化心靈的警鐘。
到了這裡,你還要去哪裡?記得,無數的這裡,皆含藏著你我所未察覺的甚深妙因好緣。
作者簡介:
釋滿濟,佛教文化工作者,長年從事編輯、寫作等事務。
出生地基隆,佛光山叢林大學畢業。1987年就讀佛光山臺北女子佛學院,1988年春依止星雲大師出家,冬受具足戒於美國西來寺,得戒和尚為星雲大師。
現任佛光出版社代理社長,主編一百三十二冊《中國佛教經典白話寶藏》,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出版。曾任佛光山書記室書記長,參與《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等編務工作。2000年《人間福報》創刊,任職〈論壇版〉主筆,後接任〈覺世副刊〉主編。
作品:《穿梭時空與大師交會》、《心靈清泉》、《小王子流浪記》、《極樂世界的地址》、《25℃的天空—雲南遊記》等。「雲水三千」、「浩瀚星雲」、「觀音音樂劇」等腳本,及相關佛教音樂專輯文案創作。
名人推薦:
文字弘傳力量 廣博深遠
這是滿濟出版的第六本書。在藝文的創作,她是有潛力的。在佛光山出家後,也一直守著文化、編輯、出版的崗位。記得一九八八年,我在西來寺傳授三壇大戒,滿濟寫了一封信給我,我發現她的文筆有美感,寫情至誠,一向我鼓勵文化人才,期望佛教能有多枝好筆,書寫佛教思想內涵,把佛教的美與好傳播開來。許多年來,滿濟在編輯事務之外,仍能持續寫作,也是可喜之事。
《到了這裡,你還要去哪裡》散文集,是滿濟數年來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成果,文中,有關寺院生活描述的〈行堂記〉、〈大雄寶殿〉、〈選佛場〉、〈做功德〉、〈到寺院過年〉;有對修道少欲知足的〈越少越富有〉、〈佛在那裡〉、〈吃茶去〉、〈老實修行〉、〈出家最吉祥〉等篇章。書中,也有感性的赤子之情,如〈母親是觀音的化身〉、〈雨夜的蓮花燈〉,寫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緣份,讀來令人在感傷中,也慶幸人身難得,吾人能夠學習佛法,服務眾生是莫大的幸福與幸運。
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讚〉度化五百王子出家,足見文字弘傳力量的廣博深遠。我深切期待徒眾、信眾能勤於筆耕,為美好信仰,為短暫的生命寫下永久的歷史。──星雲
這輩子‧下輩子
:序滿濟法師《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
「如果下輩子,請你一定要記得,帶著慈悲的心,當你行走過的路,要留下一盞燈火,讓苦難的眾生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滿濟法師〈如果有下輩子〉一文的結語。這句話使我想到十年前(時間過得真快!)他出版的《修行筆記》中的另一句話:「曾經閃在心底的一念善念,這點餘光,會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兩句都強調「善念」,十年前,這善念做為餘光,說的是「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十年後,這善念起於慈悲心,做為燈火,說的是要「讓苦難的眾生找到回家的路」。
無論是餘光或者是燈火,都需要自性,自性是能源,這能源使人生充滿力量,也充滿希望,無論自照或照人,心慈眼慧,自然會活出一條活路來,活自己,也活他人,最後自他無分,塵盡光生,照破山河。
我讀滿濟法師這本散文集《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所收59篇小品,心中充滿平靜的喜悅,這59篇小品篇篇佛心、論佛法,是一個佛門法師日課所見,因為是日課,順手拈來都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佛心即日常,佛法在人間,讀來如話家常,動人十分。而更可貴的是,滿濟法師善用生活中的見聞、故事,直指生命真諦。他寫日常,寫生,也寫死。本書〈生死迷藏〉一文,以「生死像一場躲貓貓的迷藏」開筆,結於「原來我們都在玩捉迷藏呀」,一語道破生死的迷障,人間的生老病死,讓我們執著、害怕,讓我們貪戀、迷惘,都只因我們「遮掩雙眼」因而無法面對。這篇文章透過兒童時期玩捉迷藏遊戲的故事,喻生離與死別,究執念與迷亂,透徹明白,凡人都能解得。這些故事來自人間、來自生活,有真實的血淚,有刀割的悲傷,有進退兩難、有不捨萬端,故事中的角色輾轉於無常的折磨之間,最後發現這折磨不是來自無常,而是目為五色所盲,耳為五音所聾,心為五欲所蔽,忘掉了轉身回頭,放下就能快樂,簡單就能富足。
滿濟法師的文筆維持著早年的清暢,可讀好讀也吸引人讀,十年前我讀他的《修行筆記》,說他的文字「就像山風吹過,海雨打過,白雲飄過,月光灑過,都簡單俐落,不著痕跡;卻能指引我們更寬廣乃至無寬廣無界限無止境的十方,容我們硏磨、體會、面對。」十年後的今天,在《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這本書中,依然篇篇可見,那是一顆自在的心,自在地寫、自在地活,也自在地走、自在地臥。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十年後的這些文字還指向自在的開悟,開心的開悟。
以下這段文字,讓我感動:
我看見開悟,是在街道上看見四肢殘缺的朋友對我微笑;我看見開悟,是聽見無量的母親在廚房裡切切煮煮的鍋爐呼呼聲;我看見開悟,是在菩薩的叢林道場,無數的年輕學僧,削落三千髮絲,換上緇衣,學習過去諸佛,願意為眾生奉獻所有……。
在苦海中看見笑容,在生活中看見歡喜,在度化眾生中看見自在。這或許是滿濟法師這本新著《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所要指出的光的所在吧!是這樣的開心,我們才能珍惜呼吸間的生命;是這樣的自在,我們才能活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生;是這樣的開悟,我們的這輩子和下輩子才有了連結,即使為狗為牛,生生世世,都大悲無畏。
感謝滿濟法師讓我成為《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為出版前的幸運讀者,讓我在閱讀本書書稿的過程中接受無數的啟發和開示。本書中的每個篇章,都如山間的明月,可以照映我們這輩子不能不走的叢林小徑,迎接下輩子的光明坦途;也像沙漠中的星空,可以指點我們這輩子的艱苦陷溺,指向下輩子的自在自如。──向陽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釋滿濟
優惠價: 9 折, NT$ 225 NT$ 2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到了出生,我們還要去哪裡?到了少年,我們熱切地等著成年,擁有足夠的自由和金錢或是愛情。到了無數這裡,我們不曾好好享受,我們想的都是遙遠的那裡。如果上天給我們雨,我們可以選擇觀賞雨滴在葉片間的曼波;也許會有一道虹彩帶來石破天驚的歡快。 ──滿濟法師
本書為作者2005年至2011年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散文集,收錄五十九篇幽微描摹人心塵欲的小品,以「尋聲、覓蹤、得見、轉身」四卷引領我們探索心靈風景,也道盡眾生叩心訪道、誠實面對終見柳暗花明的心境歷程。
滿濟法師清暢俐落的文筆,記錄著美麗的人生百態,為我們梳理生活上的雜染坎坷、疑難迷亂,也提供許多念念警醒、自我精進、老實修行的法要。他的文字有一種純然恬美的覺受,慈引療愈一寸一寸易感易傷的心,讓我們反觀內在的心靈之山,懂得轉向觀照自己的心念。
書中還有許多生命的提問、釋疑,佛門的典故、禮儀,還有作者修行多年與佛應心的偈語、迴向文,都可以作為大家日常生活中自我修持、保任的密行。內容題材生活化,有生也有死,卻沒有說教的框架,對生命敏感的體察及用心生活的態度,猶如一位能創造幸福的諮商師,助益我們在人流俗事中保有覺照、自省的功夫。不論是否學佛,都能作為淨化心靈的警鐘。
到了這裡,你還要去哪裡?記得,無數的這裡,皆含藏著你我所未察覺的甚深妙因好緣。
作者簡介:
釋滿濟,佛教文化工作者,長年從事編輯、寫作等事務。
出生地基隆,佛光山叢林大學畢業。1987年就讀佛光山臺北女子佛學院,1988年春依止星雲大師出家,冬受具足戒於美國西來寺,得戒和尚為星雲大師。
現任佛光出版社代理社長,主編一百三十二冊《中國佛教經典白話寶藏》,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出版。曾任佛光山書記室書記長,參與《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等編務工作。2000年《人間福報》創刊,任職〈論壇版〉主筆,後接任〈覺世副刊〉主編。
作品:《穿梭時空與大師交會》、《心靈清泉》、《小王子流浪記》、《極樂世界的地址》、《25℃的天空—雲南遊記》等。「雲水三千」、「浩瀚星雲」、「觀音音樂劇」等腳本,及相關佛教音樂專輯文案創作。
名人推薦:
文字弘傳力量 廣博深遠
這是滿濟出版的第六本書。在藝文的創作,她是有潛力的。在佛光山出家後,也一直守著文化、編輯、出版的崗位。記得一九八八年,我在西來寺傳授三壇大戒,滿濟寫了一封信給我,我發現她的文筆有美感,寫情至誠,一向我鼓勵文化人才,期望佛教能有多枝好筆,書寫佛教思想內涵,把佛教的美與好傳播開來。許多年來,滿濟在編輯事務之外,仍能持續寫作,也是可喜之事。
《到了這裡,你還要去哪裡》散文集,是滿濟數年來在《佛祖心》雜誌、《人間福報》副刊等專欄結集的成果,文中,有關寺院生活描述的〈行堂記〉、〈大雄寶殿〉、〈選佛場〉、〈做功德〉、〈到寺院過年〉;有對修道少欲知足的〈越少越富有〉、〈佛在那裡〉、〈吃茶去〉、〈老實修行〉、〈出家最吉祥〉等篇章。書中,也有感性的赤子之情,如〈母親是觀音的化身〉、〈雨夜的蓮花燈〉,寫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緣份,讀來令人在感傷中,也慶幸人身難得,吾人能夠學習佛法,服務眾生是莫大的幸福與幸運。
馬鳴菩薩的〈佛所行讚〉度化五百王子出家,足見文字弘傳力量的廣博深遠。我深切期待徒眾、信眾能勤於筆耕,為美好信仰,為短暫的生命寫下永久的歷史。──星雲
這輩子‧下輩子
:序滿濟法師《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
「如果下輩子,請你一定要記得,帶著慈悲的心,當你行走過的路,要留下一盞燈火,讓苦難的眾生找到回家的路。」
這是滿濟法師〈如果有下輩子〉一文的結語。這句話使我想到十年前(時間過得真快!)他出版的《修行筆記》中的另一句話:「曾經閃在心底的一念善念,這點餘光,會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兩句都強調「善念」,十年前,這善念做為餘光,說的是「讓你靈性重獲淨化和救贖」;十年後,這善念起於慈悲心,做為燈火,說的是要「讓苦難的眾生找到回家的路」。
無論是餘光或者是燈火,都需要自性,自性是能源,這能源使人生充滿力量,也充滿希望,無論自照或照人,心慈眼慧,自然會活出一條活路來,活自己,也活他人,最後自他無分,塵盡光生,照破山河。
我讀滿濟法師這本散文集《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所收59篇小品,心中充滿平靜的喜悅,這59篇小品篇篇佛心、論佛法,是一個佛門法師日課所見,因為是日課,順手拈來都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佛心即日常,佛法在人間,讀來如話家常,動人十分。而更可貴的是,滿濟法師善用生活中的見聞、故事,直指生命真諦。他寫日常,寫生,也寫死。本書〈生死迷藏〉一文,以「生死像一場躲貓貓的迷藏」開筆,結於「原來我們都在玩捉迷藏呀」,一語道破生死的迷障,人間的生老病死,讓我們執著、害怕,讓我們貪戀、迷惘,都只因我們「遮掩雙眼」因而無法面對。這篇文章透過兒童時期玩捉迷藏遊戲的故事,喻生離與死別,究執念與迷亂,透徹明白,凡人都能解得。這些故事來自人間、來自生活,有真實的血淚,有刀割的悲傷,有進退兩難、有不捨萬端,故事中的角色輾轉於無常的折磨之間,最後發現這折磨不是來自無常,而是目為五色所盲,耳為五音所聾,心為五欲所蔽,忘掉了轉身回頭,放下就能快樂,簡單就能富足。
滿濟法師的文筆維持著早年的清暢,可讀好讀也吸引人讀,十年前我讀他的《修行筆記》,說他的文字「就像山風吹過,海雨打過,白雲飄過,月光灑過,都簡單俐落,不著痕跡;卻能指引我們更寬廣乃至無寬廣無界限無止境的十方,容我們硏磨、體會、面對。」十年後的今天,在《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這本書中,依然篇篇可見,那是一顆自在的心,自在地寫、自在地活,也自在地走、自在地臥。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十年後的這些文字還指向自在的開悟,開心的開悟。
以下這段文字,讓我感動:
我看見開悟,是在街道上看見四肢殘缺的朋友對我微笑;我看見開悟,是聽見無量的母親在廚房裡切切煮煮的鍋爐呼呼聲;我看見開悟,是在菩薩的叢林道場,無數的年輕學僧,削落三千髮絲,換上緇衣,學習過去諸佛,願意為眾生奉獻所有……。
在苦海中看見笑容,在生活中看見歡喜,在度化眾生中看見自在。這或許是滿濟法師這本新著《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所要指出的光的所在吧!是這樣的開心,我們才能珍惜呼吸間的生命;是這樣的自在,我們才能活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生;是這樣的開悟,我們的這輩子和下輩子才有了連結,即使為狗為牛,生生世世,都大悲無畏。
感謝滿濟法師讓我成為《到了這裡 你還要去哪裡》為出版前的幸運讀者,讓我在閱讀本書書稿的過程中接受無數的啟發和開示。本書中的每個篇章,都如山間的明月,可以照映我們這輩子不能不走的叢林小徑,迎接下輩子的光明坦途;也像沙漠中的星空,可以指點我們這輩子的艱苦陷溺,指向下輩子的自在自如。──向陽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3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