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珍奈.溫特森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一場傷痕累累的對愛與家的追尋 當今英國最具爭議性的小說家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 珍奈‧溫特森 回憶錄
關於傷口,關於失落,關於得不到的愛,以及再次追尋的勇氣
一個小說家竟然是在只擁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英國作家珍奈‧溫特森追溯她的成長:她與母親的關係緊張卻疏離,性別認同的課題使她更格格不入。幸好上了大學,文學為她打開全新世界。成人也成名之後,她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孩子,失落感排山倒海而來。她尋找生母下落,這又是一段面對傷口的黑暗過程……
你如何去愛另外一個人?你如何相信另外一個人也愛你?
我一點也不懂。我以為愛就是失去。
為何愛得要失去了才能測量?
本書是一個追尋身世的故事。作者是知名作家,而成名作品就是她半自傳性質的小說,但一直到她有勇氣穿過種種冷漠、忽視、孤單的記憶,仔細辨認諸多感覺,熬過內心惡獸的折磨,她才終於能藉由書寫來面對事實,承認自己是一個被領養的孩子,寫下這一個關於愛與失落、生命與勇氣的故事。
書的前半,作者追溯她在英國工業城市長大的童年。她在一個只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但他熱愛文字。她生活在一個與文學毫無關係的環境裡,渴望父母的愛卻無法得到回應,還得面對自己明顯喜愛女孩的傾向。她是個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孩子。
這孩子被鎖在家門外不准入內。她坐在門前台階上仰望夜空,想像此刻如果身在他方,星星看來是否相同。
她母親對於生活沒有熱情,心裡同時住著暴君和傳教士,在家中櫃子藏起一把左輪手槍,隨時等候聖經啟示錄裡諭示的末日到來。
女兒與母親,兩人同樣寂寞卻毫無交集。她十六歲某一天,與母親起爭執。母親質問:「若你可以正常,你為什麼要快樂?」這是關鍵句。
隔天,她離家出走了。三年後她進入牛津大學,從此循著文學這一道遙遠卻清晰的光亮匍匐前進。
書的後半,描述這位五十歲小說家設法追蹤生母的下落。她回到她以為自己被遺棄的那一天,從最初開始觀看自己對於失落的恐懼和對於愛的渴望。這個追蹤的過程,對外,她必須與社工人員和法律單位打交道;往內,她要安撫自己內心深處那個被遺棄而沒有名字的嬰兒。嚴重的挫折感與失落感交相打擊,竟然使她進入瘋狂狀態:生活脫序,精神失常,與人群隔離,心情破碎。
歷經一段與內心黑暗進行險惡角力的時光,她逐漸領悟到:她以為自己一直得不到愛,其實她也一直不懂得如何愛人。然後可以大聲說:對自己的愛就是對生命的愛,值得你用盡力氣像鮭魚一樣逆游而上;而傷口,傷口是你永遠的身分,如果你試著清理它,也許它會先來復仇,但最後,傷口就是帶領你回家的印記。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於失落與愛的回憶錄,我們看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如何保有原始的生命力,在文字裡發現嶄新世界,在閱讀中找到慰藉,日後藉由書寫發展自己的語言,進而創造出作品,以及最終,創造出自己的生命。
本書兼具散文的優雅和小說的戲劇性,展現了文學與愛的顛覆力量,是極為獨特的回憶錄書寫,也是一則勇敢的生命故事。
作者簡介:
珍奈‧溫特森 (Jeanette Winterson, 1959- )
英國小說家,也寫童書和劇本,目前也未報紙撰寫專欄。現住在英國葛羅瑟郡(Gloucestershire)一棟小木屋裡。
出生於英國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1960年1 月,被溫特森夫婦收養,在小城阿克寧頓( Accrington)長大。
養父是工廠工人,養母為家庭主婦。家裡只有六本書,包括一本聖經和一本《亞瑟王之死》(Morte d'Arthur)。讀到《亞瑟王之死》,開啟了她閱讀和寫作的熱情。
養父母希望她長大後從事傳教工作。可是她後來進入女子中學,十六歲離家出走,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並申請大學。然後愛上一個女孩。遇到一位老師收留。一年後,取得牛津大學入學許可。進入牛津後,從姓氏字母A的作家開始閱讀,立志讀遍英國文學,直讀到Z字頭作家為止。
大學畢業,進劇場打工。23歲撰寫第一本小說,《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隔年出版。
也創作漫畫,並且為潘朵拉出版社工作。其後轉為全職作家,陸續出版多本小說,作品包括:
Sexing The Cherry、Written On The Body、Art and Lies、Art Objects (散文) 、Gut Symmetries、The World And Other Places、The Powerbook、The King of Capri、Lighthousekeepig、The Stone Gods、Weight。
親自改編《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電視劇本。小說《愛情筆電》亦曾改編成舞台劇,在倫敦和巴黎上演。
創作生涯裡獲獎無數,包括英國的惠布瑞特小說獎(Whitbread Prize)、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E. M.佛斯特獎、坎城影展銀獎。
2006 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OBE) ,表彰其在文學上的貢獻。(此為超過百年歷史的授勳制度,每年頒授若干等級的勳章。原只授予皇室、將領和立下戰功的軍人,後擴展至社會層面,亦頒給在音樂、運動、電影、表演、文學、時尚等對大眾文化有所貢獻的各界人士。作家之中獲此殊榮者,包括托爾金、阿嘉莎‧克莉絲蒂、JK羅琳等人。)
目前也在倫敦經營一家名為Verdes的商店:她翻新了一棟屋齡逾兩百二十年的廢棄老宅,一樓販售有機農產品和自製餐點,二樓整理為住家。她一開始只是為了弄清楚吃下肚的食物從哪裡來,後來逐步實踐「在地的、自給自足的、合乎道德倫理且有合理利潤的、合作社性質的小型商業」,以此證明,在一個向大企業傾斜的世界裡,我們個人仍然可以盡力而為。
譯者簡介:
三珊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主修英美文學。
曾任英文報紙記者,喜歡嘗試生活的各種可能,在文字和翻譯中找到快樂踏實。
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首獎。譯文賜教:sunsunshad@gmail.com
名人推薦:
吳繼文 (小說家,譯者。著有小說《天河撩亂》。譯著包括《我的母親手記》等十餘種。)
羅毓嘉 (詩人)
陳文玲 (政大廣告系教授。著有回憶錄《多桑與紅玫瑰》)
楊佳嫻 (詩人)
陳雪 (作家)
媒體推薦:
Amazon.com (亞馬遜網路書店) 2012年編輯百大選書
美國「性別文學獎」( Lambda Literary Awards ) 2013 年「最佳女同志傳記出版獎」
英國「世界書籍之夜」(World Book Night) 2013年四月選書
「與母親的戰爭、傷痕累累的愛的追尋,必須用感性的碎片抵禦支離壞滅的人生。
和 Janet Frame《天使詩篇》三部曲前後輝映的珠玉傑作。」 ───吳繼文 (文字工作者,小說家,譯者) 真情推薦
「以格林童話的敘述方式,揉合了風趣與驚懼,鋒利如刀刃,驚異如孩童圓睜之眼。」──英國《每日電訊報》
「深具啟發,驚心動魄,唯有靠著溫特森的散文之中,那種帶有節制的優雅,方能領會書中殘酷不堪的細節。」──英國《週日獨立報》
「令人難忘的告白,沒有自憐,只有她透過書寫而生存的掙扎。」──《每日郵報》
「這本書是一顆子彈,填滿驚險、黑暗的詼諧,以及努力贏得的自我認知。當溫特森寫道,『我瞭解文字如何運用,就像有些男孩子知道引擎怎麼運作』,她所言不虛。你在一位建築大師的手中,她把回憶錄重新混合成一部恐怖與美麗交織的作品。」──美國《書評論壇》
「(本書) 生猛有力。從第一頁開始就流露出黑色的聰明……獨樹一格……彷彿電擊般的力道。她與養父母的關係令人震驚,但這個因素卻也造就了她成為今日如此一位作家。」──美國《紐約時報》
「清亮、勇敢而生動,溫特森娓娓道來,以兼具戲劇性及啟示性的方式,直探自我的形塑及文學的解放力。」──書評雜誌《書單》
「傑作……展現了文學與愛的顛覆力量。」──時尚雜誌《Vogue》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4折10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3 |
5折 | 1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1 |
5折 | 23 |
6折 | 2 |
7折 | 3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珍奈.溫特森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一場傷痕累累的對愛與家的追尋 當今英國最具爭議性的小說家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 珍奈‧溫特森 回憶錄
關於傷口,關於失落,關於得不到的愛,以及再次追尋的勇氣
一個小說家竟然是在只擁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英國作家珍奈‧溫特森追溯她的成長:她與母親的關係緊張卻疏離,性別認同的課題使她更格格不入。幸好上了大學,文學為她打開全新世界。成人也成名之後,她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孩子,失落感排山倒海而來。她尋找生母下落,這又是一段面對傷口的黑暗過程……
你如何去愛另外一個人?你如何相信另外一個人也愛你?
我一點也不懂。我以為愛就是失去。
為何愛得要失去了才能測量?
本書是一個追尋身世的故事。作者是知名作家,而成名作品就是她半自傳性質的小說,但一直到她有勇氣穿過種種冷漠、忽視、孤單的記憶,仔細辨認諸多感覺,熬過內心惡獸的折磨,她才終於能藉由書寫來面對事實,承認自己是一個被領養的孩子,寫下這一個關於愛與失落、生命與勇氣的故事。
書的前半,作者追溯她在英國工業城市長大的童年。她在一個只有六本書的家庭長大,但他熱愛文字。她生活在一個與文學毫無關係的環境裡,渴望父母的愛卻無法得到回應,還得面對自己明顯喜愛女孩的傾向。她是個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孩子。
這孩子被鎖在家門外不准入內。她坐在門前台階上仰望夜空,想像此刻如果身在他方,星星看來是否相同。
她母親對於生活沒有熱情,心裡同時住著暴君和傳教士,在家中櫃子藏起一把左輪手槍,隨時等候聖經啟示錄裡諭示的末日到來。
女兒與母親,兩人同樣寂寞卻毫無交集。她十六歲某一天,與母親起爭執。母親質問:「若你可以正常,你為什麼要快樂?」這是關鍵句。
隔天,她離家出走了。三年後她進入牛津大學,從此循著文學這一道遙遠卻清晰的光亮匍匐前進。
書的後半,描述這位五十歲小說家設法追蹤生母的下落。她回到她以為自己被遺棄的那一天,從最初開始觀看自己對於失落的恐懼和對於愛的渴望。這個追蹤的過程,對外,她必須與社工人員和法律單位打交道;往內,她要安撫自己內心深處那個被遺棄而沒有名字的嬰兒。嚴重的挫折感與失落感交相打擊,竟然使她進入瘋狂狀態:生活脫序,精神失常,與人群隔離,心情破碎。
歷經一段與內心黑暗進行險惡角力的時光,她逐漸領悟到:她以為自己一直得不到愛,其實她也一直不懂得如何愛人。然後可以大聲說:對自己的愛就是對生命的愛,值得你用盡力氣像鮭魚一樣逆游而上;而傷口,傷口是你永遠的身分,如果你試著清理它,也許它會先來復仇,但最後,傷口就是帶領你回家的印記。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關於失落與愛的回憶錄,我們看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如何保有原始的生命力,在文字裡發現嶄新世界,在閱讀中找到慰藉,日後藉由書寫發展自己的語言,進而創造出作品,以及最終,創造出自己的生命。
本書兼具散文的優雅和小說的戲劇性,展現了文學與愛的顛覆力量,是極為獨特的回憶錄書寫,也是一則勇敢的生命故事。
作者簡介:
珍奈‧溫特森 (Jeanette Winterson, 1959- )
英國小說家,也寫童書和劇本,目前也未報紙撰寫專欄。現住在英國葛羅瑟郡(Gloucestershire)一棟小木屋裡。
出生於英國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1960年1 月,被溫特森夫婦收養,在小城阿克寧頓( Accrington)長大。
養父是工廠工人,養母為家庭主婦。家裡只有六本書,包括一本聖經和一本《亞瑟王之死》(Morte d'Arthur)。讀到《亞瑟王之死》,開啟了她閱讀和寫作的熱情。
養父母希望她長大後從事傳教工作。可是她後來進入女子中學,十六歲離家出走,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並申請大學。然後愛上一個女孩。遇到一位老師收留。一年後,取得牛津大學入學許可。進入牛津後,從姓氏字母A的作家開始閱讀,立志讀遍英國文學,直讀到Z字頭作家為止。
大學畢業,進劇場打工。23歲撰寫第一本小說,《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隔年出版。
也創作漫畫,並且為潘朵拉出版社工作。其後轉為全職作家,陸續出版多本小說,作品包括:
Sexing The Cherry、Written On The Body、Art and Lies、Art Objects (散文) 、Gut Symmetries、The World And Other Places、The Powerbook、The King of Capri、Lighthousekeepig、The Stone Gods、Weight。
親自改編《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電視劇本。小說《愛情筆電》亦曾改編成舞台劇,在倫敦和巴黎上演。
創作生涯裡獲獎無數,包括英國的惠布瑞特小說獎(Whitbread Prize)、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E. M.佛斯特獎、坎城影展銀獎。
2006 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OBE) ,表彰其在文學上的貢獻。(此為超過百年歷史的授勳制度,每年頒授若干等級的勳章。原只授予皇室、將領和立下戰功的軍人,後擴展至社會層面,亦頒給在音樂、運動、電影、表演、文學、時尚等對大眾文化有所貢獻的各界人士。作家之中獲此殊榮者,包括托爾金、阿嘉莎‧克莉絲蒂、JK羅琳等人。)
目前也在倫敦經營一家名為Verdes的商店:她翻新了一棟屋齡逾兩百二十年的廢棄老宅,一樓販售有機農產品和自製餐點,二樓整理為住家。她一開始只是為了弄清楚吃下肚的食物從哪裡來,後來逐步實踐「在地的、自給自足的、合乎道德倫理且有合理利潤的、合作社性質的小型商業」,以此證明,在一個向大企業傾斜的世界裡,我們個人仍然可以盡力而為。
譯者簡介:
三珊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主修英美文學。
曾任英文報紙記者,喜歡嘗試生活的各種可能,在文字和翻譯中找到快樂踏實。
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首獎。譯文賜教:sunsunshad@gmail.com
名人推薦:
吳繼文 (小說家,譯者。著有小說《天河撩亂》。譯著包括《我的母親手記》等十餘種。)
羅毓嘉 (詩人)
陳文玲 (政大廣告系教授。著有回憶錄《多桑與紅玫瑰》)
楊佳嫻 (詩人)
陳雪 (作家)
媒體推薦:
Amazon.com (亞馬遜網路書店) 2012年編輯百大選書
美國「性別文學獎」( Lambda Literary Awards ) 2013 年「最佳女同志傳記出版獎」
英國「世界書籍之夜」(World Book Night) 2013年四月選書
「與母親的戰爭、傷痕累累的愛的追尋,必須用感性的碎片抵禦支離壞滅的人生。
和 Janet Frame《天使詩篇》三部曲前後輝映的珠玉傑作。」 ───吳繼文 (文字工作者,小說家,譯者) 真情推薦
「以格林童話的敘述方式,揉合了風趣與驚懼,鋒利如刀刃,驚異如孩童圓睜之眼。」──英國《每日電訊報》
「深具啟發,驚心動魄,唯有靠著溫特森的散文之中,那種帶有節制的優雅,方能領會書中殘酷不堪的細節。」──英國《週日獨立報》
「令人難忘的告白,沒有自憐,只有她透過書寫而生存的掙扎。」──《每日郵報》
「這本書是一顆子彈,填滿驚險、黑暗的詼諧,以及努力贏得的自我認知。當溫特森寫道,『我瞭解文字如何運用,就像有些男孩子知道引擎怎麼運作』,她所言不虛。你在一位建築大師的手中,她把回憶錄重新混合成一部恐怖與美麗交織的作品。」──美國《書評論壇》
「(本書) 生猛有力。從第一頁開始就流露出黑色的聰明……獨樹一格……彷彿電擊般的力道。她與養父母的關係令人震驚,但這個因素卻也造就了她成為今日如此一位作家。」──美國《紐約時報》
「清亮、勇敢而生動,溫特森娓娓道來,以兼具戲劇性及啟示性的方式,直探自我的形塑及文學的解放力。」──書評雜誌《書單》
「傑作……展現了文學與愛的顛覆力量。」──時尚雜誌《Vogue》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3 |
5折 | 1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4折 | 1 |
5折 | 23 |
6折 | 2 |
7折 | 3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4折102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