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芳老師給兒女們的第一本廚房聖經,
也是為了即將出外求學,或要離開母親身邊的孩子所撰寫的烹調筆記。
即使只會煮泡麵也沒關係,就從現在開始學著進廚房吧!
小時候媽媽總是要孩子快點唸書、快點吃飯、快點上床睡覺,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等到有朝一日孩子要離開身邊了,才發現他們除了會煮泡麵加蛋,什麼都不會。也因為如此,阿芳老師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重新引領讀者進入廚房,從上菜市場開始學習挑食材、跟著節令採買選購,到進入廚房的切切洗洗、食材保存和收納……,阿芳老師以身在廚房超過二十年的經驗,傳授易懂、易做、實用的灶腳智慧。
這不只是一本食譜,更是傳承人生滋味的料理筆記書。其實做菜本來就是一件簡單又充滿樂趣的事,更何況搞不懂的時候,還有媽媽在身邊細細指導,該是多麼幸福的事。
書中內容以多篇母親的知識和經驗文章的傳授串連,並加入家族故事,搭配實用的傳家食譜,即使我們不會馬上變大廚,可是總能自己完成一頓美好的料理,好好吃飯,不就是媽媽最大的願望嗎?
【本書特色】
.110道傳家食譜──每天吃都不會膩的私房美味
.80題母女Q&A時間──點出料理時最想知道的疑難雜症
.12堂「上課了!媽媽的烹調小教室」──從洗米煮飯開始,一定要懂的廚房智慧
.30則「你也可以這樣做」教你融會貫通的加分做法,遇到特殊場合也不怕
.14則「下一頓這樣吃」讓剩菜不只是剩菜
.10則從家庭故事開始的食譜傳承──不只是菜,還有媽媽的人生滋味
作者簡介:
蔡季芳
人稱阿芳老師,電視烹飪名師。
從第一本食譜起,即創下佳績,著有多本暢銷食譜:《十分鐘上菜》、《1個人吃》、《做孩子愛吃的菜》、《陪孩子做點心》、《家庭速配餐》、《阿芳的快鍋菜》、《10分鐘上素菜》、《阿芳的小吃》、《阿芳的小吃2》、《阿芳的家常好湯》、《阿芳的私房菜》、《阿芳的素小吃》、《阿芳的糕與粿》、《阿芳的3杯麵粉72變》
目前仍為電視常駐名師、中華美食展烹飪教室顧問、廣播電視及報章雜誌美食主講示範。
章節試閱
寫在本書之前:給我長大了的孩子
進入食譜寫作這麼多年,這本書不是我第一次以媽媽的身份撰寫食譜,十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套書分別是《陪孩子做點心》、《做孩子愛吃的菜》,是當時以我當媽媽主觀的想法,從營養健康、兼顧趣味和美味的角度,為自己幼齡的孩子寫下親子同樂的食譜。
而經過了十幾年,孩子早已不是當時的孩童,兒子已屆而立之年,成家立業,組織自己的小家庭,也只是時程上的事;女兒到了考大學的年紀,有一天出外求學獨立生活似乎也在不遠之處,於是今年我認真思考是時候寫下這樣一本食譜,讓孩子們可以和廚房和平共處,也藉此傳承我們家味道,生活中吃喝搞定了,其他的事也就簡單了。
當孩子小的時候,寫食譜的立場常是我要給孩子什麼;當孩子大了,孩子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反而是這本食譜構成的主要因素,也更像是我們家的飲食筆記。在我自己看來,烹飪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不應該用時間不夠用,課業工作太忙而忽視下廚這件事,就像我自己即使工作再忙,我也一直將為家人下廚當成一件重要的事,也始終是認真的實踐者,於是我以實用和必須兩件事開始撰寫這本食譜。
一面揀選那些在我們餐桌上翻轉過許多回合,卻始終不曾跌出榜單外的菜色,一面體會著家庭料理最深刻的魅力──單純耐吃、料理方便。也許你從來不知道,一道菜可以維繫一個家庭的情感,可是細細翻閱這本書,不只有菜,更融入了許多家庭生活中的羈絆,裡面有母親給我的味覺記憶,也有我為家人、兒女打點的食物篇章,而隨著新家庭的成立,而故事也會愈來愈多。
當然也要感謝這十幾年的烹飪教學歷程,讓我學會了下廚煮飯外,進一步將繁雜的廚房工作,整理出簡易的SOP流程,減少年輕人對下廚這件事的門檻和壓力。在我為人母多年後,不久的未來即將當人婆婆,甚至做人岳母的時刻,我用這本廚房筆記,送給即將和正處於這個年紀的孩子們,我想說:「下廚,真的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蔡季芳
◇半生瓜,原是人生真滋味◇
夏天是苦瓜的季節,台灣的氣候濕熱,每到夏天我總會陷入「苦夏」的症狀中,特別是在怎麼避也不避開的廚房裡,蒸騰的熱氣總輕易的讓人中暑,而要排除身體的暑氣,來一碗苦瓜湯是再好不過的,不只消暑清熱,還解毒健胃。食物和節氣的關連性在此可見再清楚不過了。
一直在想,人生滋味不外乎酸甜苦辣,可是少年時多半怕苦,極少人年紀輕輕就愛吃苦,奇怪的是時間到了或是年紀到了,竟然能從苦中嚐到回甘。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也不吃苦瓜的,隨著年紀增長,不知是被苦瓜之神所召喚,或是身體呼喚著苦瓜,從不排拒苦瓜到喜歡,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現在他不只愛喝苦瓜排骨湯,涼拌苦瓜、燜苦瓜都吃,就好像一直都很喜歡似的。
而女兒也在今年對苦瓜開了綠燈,從拒絕的紅燈,到放行的綠燈,其實走了好多年。以往不論怎麼勸說,得到的結論都是NO!中間還試過不少做法,說真的,吃起來真的不苦。不過,不論如何解釋,總會得到「你騙人」的眼神。而今,終於在食物的履歷表上又邁進了一大步,雖然只是一點口味上的變化,我卻彷彿在其中看到孩子長大的痕跡。
其實喜歡苦瓜的人大概並不在意,苦瓜是不是能透過烹調手法吃起來不苦一點,反倒獨沽這味苦甘苦甘的味道,而苦瓜的味道和人生的味道也大致相似,總是苦樂摻半,走了大半圈,我也開始能享受這苦中作樂的真實人生了。
◇有種滋味叫鄉愁◇
有一次在節目裡示範煎土魠魚,我和焦哥一面解釋做法,一面說起土魠魚的身價和味道精彩之處,焦哥聽著似乎好奇,但言談對土魠魚卻有些陌生。然而後面的攝影師卻是頻頻點頭,一副很能理解的樣子。一問之下,果然,也是從南部離鄉背井北上打拚的年輕人。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這也許稱得上南部特有的「土魠魚情結」,我記得以前台南的媽媽,常常會買上一整尾土魠魚,自己分切包裝,一片片的包起來,自己惦量著這幾片要給大兒子、這幾片要給二女兒,各別打包、冷凍寄出,不論是在外工作的兒子,嫁到台北的女兒都不會遺漏,剩下的一點魚尾和魚骨,媽媽才留給自己煮成味噌湯,一整尾魚絲毫都不浪費。而家就從一尾土魠魚開始,維繫起一整個家族的情感,透過分食共享,我們這些分散四方的孩子再次嚐到了故鄉的滋味,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心靈的安慰。
即使人不在台南,仍然可以收到來自媽媽的土產。不上菜市場的人大概不知道,這一尾土魠魚至少也要上千元,所以一片魚也要兩百多塊,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大概不太能理解土魠魚對南部人的價值所在。
當然以實際面說土魠魚,一來是近海捕撈,非養殖魚種,符合了台灣人對現撈仔的迷戀。而就口感而言,土魠魚不僅有豐富的油脂,魚肉環狀的結構吃起來特別的有彈性,魚肉厚實沒有細刺,不論是老人家或小孩都很適合吃,比起虱目魚來又更親民了一點。不過這些都還是其次,有誰能拒絕從小吃到大的記憶美味,才是真正無可取代的經典之處吧!。
寫在本書之前:給我長大了的孩子
進入食譜寫作這麼多年,這本書不是我第一次以媽媽的身份撰寫食譜,十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套書分別是《陪孩子做點心》、《做孩子愛吃的菜》,是當時以我當媽媽主觀的想法,從營養健康、兼顧趣味和美味的角度,為自己幼齡的孩子寫下親子同樂的食譜。
而經過了十幾年,孩子早已不是當時的孩童,兒子已屆而立之年,成家立業,組織自己的小家庭,也只是時程上的事;女兒到了考大學的年紀,有一天出外求學獨立生活似乎也在不遠之處,於是今年我認真思考是時候寫下這樣一本食譜,讓孩子們可以和廚房和平共處,...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3-08-11ISBN/ISSN:97898627242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