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大故宮Ⅰ》裡重重宮闈之中歷代帝王的悲喜人生
看完《大故宮Ⅱ》帝王后妃的政治鬥爭與後宮心機
「大故宮三部曲」完結篇《大故宮Ⅲ》
知名清史學者閻崇年帶你深入了解皇室的真實人生
‧在詭譎宮闈中要達成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后合一」的生存秘訣是什麼?
‧銜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子與公主,在明清兩代的宮廷中,真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百年之前「皇家標準」的物質生活,以現在的眼光看來,仍舊令人欣羨嗎?
‧明代對皇子的「六不許」和清代對王爵「世襲罔替」的規定,有何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中國數百年的帝國統治核心,除了政治上的意義外,紫禁城也是帝王后妃的家。深宮之中的日常,是否真如平民大眾所想像的僕從如雲、奢華尊榮?《大故宮Ⅲ》將焦點由紫禁城中的政治經營、權力鬥爭轉向皇家的家庭生活、外戚內侍,一窺皇家成員們的親情互動、教育養成以及家居生活的種種。本書同時也描述了故宮如何從舊時代的皇家禁地邁向民族共同文化遺產的動人歷程。
閻崇年在《大故宮Ⅲ》裡,從明清兩朝太后、親王、公主的生平切入,擴及太監宮女的弄權及辛酸,以一則則精采故事,引領讀者深入了解皇室的生活點滴及在險惡政治環境下的生存之道。例如《大故宮Ⅲ》描述明朝萬曆帝之母李太后與清朝身歷五朝的孝莊太后,如何在帝國的關鍵時刻輔佐幼主、穩定中樞,證明了女性絕不僅是宮廷政治中的配角或反派角色。皇子皇孫們的一生榮華,又如何在制度面上逐步侵蝕著帝國的根基,種下明清兩代衰亡的禍根。而太監與宮女與皇室成員休戚與共,卻也是宮中身分最卑微的人,他們之中有如鄭和與蘇麻喇姑這樣以忠義賢良之名傳世的人物,也有如魏忠賢一流禍國殃民的奸人。書中揭露了明清兩代宮中下人們的生活細節,讓讀者看見戲劇文學的刻板印象外,太監宮女們真實的人生。
《大故宮Ⅲ》也藉由照顧皇室日常需求的各項機關,介紹紫禁城中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讀者可從搜羅世間珍饈為皇家享用的御膳房,看皇室的飲食習慣、用餐時間、以及御廚的烹飪風格如何在明清兩代隨著紫禁城主人的愛好而變化。從宮廷造辦處生產的器物探索明清兩代的工藝高度與尖端科技。關於御醫的種種史料軼聞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上對待醫事人員的態度,如何與現代人對崇敬「醫師」的概念判若雲泥。而對於行宮御苑的介紹,不單可觀察到皇家物質生活的奢華,更體現了明清歷代帝王在精神文明與生活態度上的差異。
作者簡介:
閻崇年
著名清史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袁崇煥研究會會長、北京滿學會會長,百家講壇2012年年度主講人。 專著有《正說清朝十二帝》、《袁崇煥傳》、《努爾哈赤傳》、《古都北京》、《天命汗》、《清朝皇帝列傳》等25部。論文集有《袁崇煥研究論集》、《燕史集》、《燕步集》、《滿學論集》共4部。主編有《袁崇煥學術論文集》、學術叢刊《滿學研究》第1到7輯等14部。先後發表明史、清史、滿學論文200餘篇。聯經已出版有:《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上、下)、《努爾哈赤》、《康熙大帝》、《大故宮Ⅰ》、《大故宮Ⅱ》等書。
章節試閱
第五十講 恭親王府
清朝的王府,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承繼王位者可以繼續居住在原王府中,其他親王或郡王去世後即收回王府,由皇帝另行分配給新王居住。清代恭親王府是唯一保存完整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從乾隆到宣統,恭親王府見證了清朝由盛而衰而亡的歷史。
一、王府變遷
恭王府有一個傳說:京華何處大觀園?請看北京恭王府。就是說,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是以恭王府作為藍本的。這個說法,有的學者贊成,有的學者反對。其實,無論曹雪芹的《紅樓夢》有沒有以恭王府為藍本,今人倒是可以通過參觀瞭解恭王府,更直觀形象地理解《紅樓夢》,因為這裡真實地反映了清代公主、王爺等貴族的居住實況,與《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元春回娘家大觀園省親有相似之處。
北京的什刹海,位於北海的西北,與西苑三海水系相通。元代這裡是重要的水運碼頭,清代逐漸在什刹海周邊,建起許多大宅院。這裡區位高貴,水道蜿蜒,楊柳成蔭,鬧中取靜,環境優美,非常宜居。恭親王府就坐落在這裡,今為西城區前海西街十七號。
恭親王府的變遷,要從乾隆權相和珅說起。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年),這座府第由和珅始建,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和孝公主下嫁到這裡,後逐漸形成三路四進、前邸後園的格局。中路用於禮儀,東西兩路用於居住:公主和額駙居東,和珅居西。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年),和珅伏誅。公主和額駙仍是這裡的主人。但沒其園第,賜成親王永瑆;沒其宅地,賜慶僖親王永璘。而後是嘉慶帝的幼弟慶僖親王永璘搬進府裡西路居住。這裡有一個故事。永璘相貌豐偉,皮膚黧黑,不愛讀書,喜歡音樂,尤好遊嬉。少時嘗微服出遊,到小巷尋樂,乾隆帝討厭他,降為貝勒。後燕居府邸,以聲色自娛。乾隆末年,皇子覬覦皇位,永璘笑道:「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邸第賜居,則吾願足矣!」(《嘯亭續錄.慶僖王》卷五)嘉慶帝籍沒和珅家產後,果然將其府宅賜給他。所以,在一段時間裡,和孝公主居東,慶王居西,慶王和他幼妹共同居住在這處府邸。公主和慶王死後,慶王的兒子降為郡王,這裡便成為郡王府。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咸豐帝繼位,將此府賜給皇六弟恭親王奕訢居住,從此這裡就成為「恭親王府」。恭親王奕訢去世後,世襲罔替,直到民初。王府花園直到同治年間才建成,與王府保存至今。
今天看到的恭親王府,格局為前府邸、後花園,占地六萬一千一百二十平方公尺,是一座三路四進、前邸後園的大四合院。
先看府邸:府邸分為中東西三路。
中路大門,二門,銀安殿,神殿,後罩樓。兩道大門,體現了親王府邸的規制和氣派。銀安殿是王府的正殿,為禮儀性的殿堂。神殿是舉行薩滿祭神祭天的殿堂,殿內安設煮祭肉的大鍋,院子裡還保留著安插神杆的石座。後罩樓有兩層,東西長一百五十六公尺,計一百零九間,是清代王府後罩樓的特例。後罩樓最西端是精緻的室內花園——「水法樓」。上下兩層,疊砌假山,噴泉水池。後罩樓原是和珅夫人馮氏居所。奕訢把它改成儲藏珍寶的倉庫,其窗戶形狀各異,有圓形、方形、桃形、石榴形、書卷形等,傳說這是暗示每間屋子裡珍藏不同寶物的標誌。這些寶物後來多被末代恭親王溥偉變賣。
東路多福軒,樂道堂。東路原為和孝公主居住,後來恭親王也居住在東路。多福軒,和孝公主居住時為延禧堂,是和孝公主和額駙豐紳殷德的居所。恭親王時期,多福軒是恭親王的客廳兼書房。其匾額「多福軒」為咸豐帝御題。軒內正中懸掛「同德延釐」(釐,意為同福,音同禧)匾,是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慈禧所寫。傳說當年慈安病逝,光緒尚幼,慈禧集權,匾上四字是告誡奕訢:與慈禧「同德」,才能「延釐」。多福軒內四壁靠近天花板處,懸掛有十餘塊「福」「壽」匾額。匾上「福」和「壽」字斗方,菱形紅色,為皇帝或太后書賜給恭親王的。每年正旦,恭親王得到賜「福」賜「壽」後,回家將新斗方覆蓋在舊斗方之上,寓意添福增壽。樂道堂,原是和孝公主的寢室,室內梁架上至今保存著乾隆時的鳳凰貼金彩繪。金色的鳳凰之間綻放著華貴牡丹,盡顯和孝公主的尊貴身份。她在此居住了三十四年。後恭親王也把這裡作為寢室。
西路葆光室,錫晉齋。西路原為和孝公主的公公和珅居住,後為慶親王居住。恭親王時這裡是客廳和藏寶之所。葆光室,「葆光」一詞源於《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咸豐帝暗誡奕訢不要「滿」,也不要「竭」,要潛藏光明而不外露。「葆光室」匾為咸豐帝臨幸時御題的。奕訢為此撰寫了一篇《葆光室銘》。恭親王用此室做貴賓客廳,接待至親。錫晉齋,和珅時叫嘉樂堂,為起居室。和珅仿照紫禁城的寧壽宮精心裝修,安設金絲楠木仙樓,材料昂貴,精雕細琢,再配合金色花紋的火山岩地磚,滿目華麗,多有逾制,後被列為大罪之一。恭親王時把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收藏在齋內,改名為錫晉齋。
再看花園:花園在和珅時已經建設,奕訢重新改建,府園呼應,佈局有序。花園也分為中東西三路。
中路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福字碑,蝠廳。西洋門,當年和珅建造時,挪用了圓明園的設計和材料,後來這成為他的罪行之一。蝠池,因形似蝙蝠而得名。這是中路最重要的園景,池上軒廳為奕訢宴請重要賓客的宴會廳。蝠池上有渡鶴橋,橋北是安善堂。安善堂之北是滴翠岩,西側有坡道登岩,俗稱「平步青雲」。岩下的秘雲洞正中,有一塊「福」字碑,為康熙帝御筆。這個福字,聚「六多」——多福、多才、多壽、多田、多子、多禧為一體,被譽為「天下第一福」,是恭王府的鎮府之寶。蝠廳,造型將主廳與兩廂連接為一體,形似展翅的蝙蝠,因而得名。園中「五福」——蝠池、蝠廳、福字碑、多福軒和遊廊彩繪蝙蝠等,組成恭王府「福」的特點。這是否會給和珅、奕訢帶來「福」呢?後面要回答。
東路怡神所,是我國現存王府中唯一全封閉式大戲樓。其建築面積六百八十五平方公尺,可容納兩百多人看戲。戲曲之音綿綿,至今相沿不衰。
西路榆關,棣華軒,遊廊。榆關,為山海關別名,標示清朝從山海關入主中原的記憶。棣華軒,取名於「棣華協力」,這裡有個歷史故事:奕訢與奕詝同在書房,讀經書,習騎射,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道光帝賜槍名「棣華協力」,刀名「寶鍔宣威」,並以白虹刀賜奕訢。(《清史稿.奕訢傳》卷二百二十一)這個命名,既「威儀棣棣」,又兄弟「協力」。白虹刀原陳設在此處。據毓嶦先生介紹,一九四五年他與溥儀逃往吉林臨江縣大栗子溝時,將「白虹刀」丟失。遊廊的彩畫、倒掛楣子、坐凳楣子全部用蝙蝠圖案裝飾,有著抬頭見福、俯身拾福、滿眼皆福、回家帶福的寓意。
如今恭王府已修葺一新,每天觀眾熙熙攘攘。恭王府既體現出清朝王府的規制和等級,又反映出王府貴族家庭生活的狀態和祈願。
二、和孝公主
乾隆帝的和孝公主(一七七五—一八二三年),排行十公主,名義上是恭王府的第一位主人。十公主的母親為惇妃汪氏,受到乾隆帝寵愛。
「嘗笞宮婢死,上命降為嬪。未幾,復封。女一,下嫁豐紳殷德。」(《清史稿.后妃傳》卷二百十四)乾隆帝六十五歲時才有這位千金,視作掌上明珠,封為固倫和孝公主,視同皇后的女兒。和孝公主六歲,指婚給十歲的和珅之子,乾隆帝給其起名為豐紳殷德。乾隆帝十分鍾愛十公主,『以其貌類己,嘗曰:「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性剛毅,能彎十力弓。少嘗男裝隨上校獵,射鹿麗龜,上大喜,賞賜優渥。』《嘯亭續錄.和孝公主》卷五)公主受賜金頂轎,十五歲下嫁豐紳殷德。額駙很聰明,善作小詩,瀟灑倜儻,俊逸可喜。任都統、內務府大臣。時額駙恃寵驕縱,公主說:「汝翁受皇父厚德,毫無報稱,惟賄日彰,吾代為汝憂。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一日積雪,駙馬偶弄畚鍤作撥雪遊戲,公主立責備,說:「汝年已逾冠,尚作癡童戲耶?」額駙長跪,請罷乃已。二十五歲,遭家難。額駙降為散秩大臣。後坐國喪期間侍妾生女罪,罷職在家圈禁。中年修道,講養生術,練功太過,患喘痰疾,年四十而死。公主三十六歲守寡。和珅籍沒,額駙也死,公主寡居,兒子又死,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病死,四十九歲。
這位和孝公主住在以「蝠」(福)為特點的公主府裡,生在帝王之家,受到皇父寵愛,公爹為宰相,算是有福吧!但她的公爹獲罪自裁,家財被抄;丈夫沒有出息,還養妾生女,中年去世;兒子夭折;公主府還被割去一半作為皇兄王府。這算是有福嗎?
和孝公主的知名度遠沒有公爹和珅大。和珅因兒子豐紳殷德娶乾隆帝十公主而更加顯赫。大家關心和珅為什麼能成為寵臣、佞臣,又能專權、貪腐?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和珅「善伺意」、「巧彌縫」。什麼叫「善伺意」呢?就是善於揣摩、迎合乾隆帝的意圖。和珅能夠把握、抓住、佔有、利用乾隆帝的心。當年楊貴妃把握住唐明皇,萬貴妃把握住成化帝,都是用的「善伺意」心計。乾隆帝將要喜歡的,和珅先就猜到,並做到;乾隆帝決心要做的,和珅也立刻遵辦,並辦得妥帖;乾隆帝想做而不該做的,和珅不反對,並順遂;乾隆帝應做而沒想到的,和珅不顯露出比主子更聰明。所以,乾隆帝認為和珅是自己看得見、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人。舉幾個例子。
其一,整死福崧。在省部級官員中,如有敢於不同和珅合作的,會遭不測之禍。浙江巡撫福崧得罪了和珅,在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的某天,忽然傳下乾隆帝諭旨,命檻車到京,罪名是福崧受了兩淮鹽運使柴楨「饋福公金一千兩」。福崧向人說:我見了皇上必定把和珅的秘密完全奏報出來。和珅知道後,就更改福崧的供詞,加上激怒乾隆帝的話。結果,乾隆帝不等福崧到京,就下旨賜死。福崧行到紅花鋪地方聞命,須髯奮張,大聲疾呼,不肯就死。福崧被強灌鴆酒而死。福崧死得冤啊!實際上柴楨帳簿上的「福公」是指戶部尚書「福長安」,而不是指浙江巡撫「福崧」。
其二,整跑朱珪。朱珪是嘉慶帝為皇子時的師傅,時任兩廣總督。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年),乾隆帝與嘉慶帝授受禮後,乾隆帝調朱珪從兩廣總督任上回京當大學士。嘉慶帝作詩給老師表示祝賀。和珅嫉妒朱珪入閣,就拿了這首詩給乾隆帝看,暗告嘉慶帝一狀,說「嗣皇帝欲向朱珪市恩」(買好)。乾隆帝吃醋,後以他事降朱珪為安徽巡撫。
和珅還「巧彌縫」,就是善於作假,蒙混過關。
其一,整治御史。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御史曹錫寶奏劾和珅家奴劉全奢侈橫行,建房逾制。侍郎吳省欽與曹錫寶同鄉,知道後馳奔熱河報告和珅。和珅得到密告後,令劉全毀其室,衣服、車馬有逾制,皆隱匿無跡。錫寶疏至,乾隆帝詰問和珅。和珅言平時戒約屬下甚嚴,若扈從滋事,乞嚴察重懲。乾隆帝命王大臣會同都察院傳問曹錫寶,又令步軍統領遣官從錫寶到劉全家察視,無跡,錫寶自承冒昧。乾隆帝召曹錫寶到避暑山莊當面詰問,錫寶奏劉全倚勢營私,未有實據,但為和珅「杜漸防微」。於是曹錫寶反遭革職留任的懲罰。
其二,整黜侍郎。禮部侍郎尹壯圖,疏論各省庫藏空虛,乾隆帝命和珅讓尹壯圖到各省庫勘察,以侍郎慶成監督。慶成每到一省就掣肘,待挪移補足,便打開倉庫,似全然無虧。下部議罪,擬斬決,降主事。
《清史稿.尹壯圖傳》卷末評論道:「大臣怙寵亂政,民迫於饑寒,卒成禍亂。」(《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二)大臣怙寵而亂政,庶民饑寒而成亂。乾隆帝晚年的白蓮教之亂,就是歷史明證。
和珅做官做到了極致:由乾清門一個侍衛,升到「六大臣」即大學士,軍機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內務府大臣,御前大臣,都統、步軍統領,管戶部三庫,充崇文門稅務監督,任吏部、戶部、兵部尚書,兼管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事,翰林院掌院學士,充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寵任冠朝列」。(《清史稿.和珅傳》卷三百十九)私宅軍人供役者千餘人。但應了那句老話,福兮禍所依。和珅最後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幸有和孝公主這位兒媳,才保住了兒子豐紳殷德的一條命和一碗飯。
三、恭王奕訢
道光帝的兒孫們,對晚清歷史影響深遠。皇四子奕繼承皇位為咸豐帝,其兒子為同治皇帝,后妃為慈安太后、慈禧太后;皇六子奕訢被道光帝封為親王,先後預政咸豐、同治和光緒兩代三帝;皇七子奕,慈禧時封為醇親王,兒子為光緒帝,孫子為宣統帝。皇八子奕的過繼兒子溥儁被慈禧選為大阿哥,預備取代光緒帝,後被廢。
恭親王奕訢(一八三二—一八九八年)和皇四兄奕詝是同父異母兄弟。奕詝從小由奕訢母親撫養。奕詝母親死後,就完全由奕訢母親養育。奕詝與奕訢共同生活了十七年。同時,他們還有一種競爭關係。他倆僅相差一歲,都曾經是道光帝皇位的候選人。而奕詝曾從馬上摔下,是瘸腿,奕訢則身體健壯,武藝高強,聰明睿智,前述白虹刀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在儲位之爭中,奕訢敗下陣來。這裡有個故事。
杜受田,山東濱州人。道光三年進士,選庶起士,授編修。直上書房,授奕讀書。後遷內閣學士,命專心授讀。後連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咸豐自六歲入學,杜受田朝夕納誨,必以正道,歷十餘年。道光晚年,以奕詝長且賢,欲付大業,猶豫未決。值南苑打獵,諸皇子隨從,奕訢獲禽最多,奕詝未發一矢,問他,回答:「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帝大悅,立儲遂密定。史評說此是杜受田輔導之力。
咸豐帝登極後,將慶王府歸皇六弟奕訢。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年)四月,分府,從此這裡就成為恭親王府,直到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奕訢去世。恭王府見證了奕訢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大起大落的命運。他從一位文武雙全的睿智青年,到從容威嚴的外交官,再到唯唯諾諾的病人的一生,正是晚清歷史的寫照。奕訢的人生經過六次大起大落:
一起一落。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奕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年,連授都統、右宗正、宗令。五年四月,以畿輔肅清,予優敘。七月,孝靜成皇后崩,咸豐帝以恭親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仍在內廷行走,在上書房讀書。
二起二落。咸豐十年(一八六○年)八月,英法聯軍逼近京師,咸豐帝逃亡熱河,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咸豐帝授恭親王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督辦和局。和議告成,恭親王奕訢請赴行在祗叩起居。咸豐帝手詔答曰:「別經半載,時思握手而談。惟近日欬嗽不止,時有紅痰,尚須靜攝,未宜多言。且俟秋間再為面話。」(《清史稿.文宗本紀》卷二十)加以回絕。咸豐帝能看戲,不能見兄弟!和議大局告成,對奕訢不予獎賞,還做出「三條」:一要議處,二不見面,三排除在顧命大臣之外。
三起三落。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七月,咸豐帝崩,奕訢到避暑山莊,兩太后召見。辛酉政變後,為議政王、軍機處大臣,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以江寧克復,大局好轉,遭到收拾。四年(一八六五年)三月,兩太后諭責恭親王信任親戚,內廷召對,時有不檢,命奪議政王號及一切差使。王入謝恩,痛哭引咎2。
四起四落。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月,西撚軍逼近京畿,命奕訢節制各路統兵大臣,授右宗正,再次起用。十一年九月,同治帝大婚,覆命王爵世襲罔替。十二年(一八七三年)正月,同治帝親政。來年七月,就諭責奕訢召對失儀,降為郡王,奪世襲罔替,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五起五落。光緒帝即位後,覆命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署宗令。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法軍侵越南,王與軍機大臣不欲輕言戰,言路交章論劾。這年三月十三日,奕訢等全體軍機大臣突然一體罷免。令奕訢停止雙俸,家居養病。因事在甲申年,史稱「甲申易樞」。慈禧罷黜恭親王奕訢一切官職,撤換了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慈禧成了不受任何約束的擁有絕對權威的太上女皇。
六起六落。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日本侵朝鮮,復起奕訢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內廷行走。尋又命王督辦軍務,節制各路統兵大臣。十一月,授軍機大臣。但此時的奕訢已經是六十二歲的老人,疾病纏身,銳氣全消。此前領略了慈禧淫威手段的奕訢,現在一味聽命於慈禧,主張求和。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恭親王疾作,光緒帝奉慈禧太后之命三次臨視,四月薨,年六十七。慈禧太后親臨恭王府弔唁。奕訢之死,使慈禧與光緒帝之間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中間調解人。這就使慈禧與光緒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了戊戌政變。
恭親王奕訢住在恭王府四十八年,經歷六起六落,預政咸豐、同治、光緒三位皇帝:每逢國家烏雲密佈,就受到起用信任;雨過天晴,就遭到貶斥冷落。六起六落,跌宕人生。這種王爺的命運,令人唏噓,發人深思。他的弟弟醇親王奕譞就接受了乃兄的教訓,根本就不輔政,完全唯唯諾諾,倒是沒有大起大落,還算平安。再聯想清初攝政王多爾袞,血戰沙場,戎馬一生,底定中原,成業一統,死後還是被順治帝掘墳鞭屍。帝制時代,皇權至上,不容一點鎮主,不許半點威脅。這是眾多皇子或無法施展才華,或受到折磨屈辱的根本原因。
第五十一講 金枝玉葉
南京博物院收藏著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隻栩栩如生的金蟬,安然地棲息在一片潔白無瑕的玉葉上。蟬,俗稱「知了」,「知」諧音「枝」,皇家女兒,自然金貴。這是「金枝玉葉」的形象詮釋。金枝玉葉,中國古代特指皇家女兒,就是公主,故本講題為《金枝玉葉》。
一、公主人生
「公主」,《辭海》解釋說:「帝王之女稱號。」帝王之女為什麼叫公主呢?相傳古代天子的女兒下嫁時,天子不主婚,而由三公主之,或由同姓諸侯主之,所以稱公主。後來歷朝相沿,皇帝之女稱公主。
明制:皇帝姑母稱大長公主,姊妹稱長公主,女兒稱公主,都授金冊,祿米二千石。公主夫婿稱駙馬都尉,俗稱「駙馬」。清公主夫婿稱額駙。清朝按嫡庶,皇后女兒為固倫公主,妃嬪女兒為和碩公主,也有例外。
康熙帝第六女恪靖公主、乾隆帝第十女和孝公主,都不是嫡出,卻為固倫公主。這是為什麼呢?一是政治需要。清前期滿蒙聯姻,如要提高蒙古額駙政治地位,則應先提高公主品級。二是體現皇帝與公主或公主生母情感親密。康熙帝第三女為榮妃馬佳氏生,初封和碩公主,因伺候患病皇父,「公主視膳問安,晨昏不輟,四十餘日,未嘗少懈」,皇父病癒後晉封她為固倫公主。明公主最高夀者如朱元璋第十四女享年八十三歲(《萬曆野獲編》卷三),清公主最短壽者如康熙帝第十八女生尋殤。
公主一生,大事太多。本講以公主的出生、待遇和出嫁為例,來看金枝玉葉所享受的富貴人生。
出生清宮生育習俗,公主出生前後,一是刨喜坑(埋胎盤),由欽天監選屋內或院內某處,擇吉日由太監刨坑,姥姥兩名念吉歌,放上筷子(取快生子之意)和金銀八寶等。二是備衣物,備好小孩用的衣服、被褥和木槽木碗、小木刀、易產石、大楞蒸刀等。三是選乳保,就是選定乳母和保姆。四是開福口,孩子生下後,用「福壽丹」開口,期待一生福壽雙全。五是做洗三,小兒出生第三天,皇帝穿吉服告聞於奉先殿。六是升搖籃,公主出生第九天,在搖籃上貼福字,念喜歌,升搖籃。七是過滿月,剪胎髮,命名字。明帝穿常服,御乾清宮,皇后率生皇女的妃嬪,朝見行禮。保姆抱皇女到殿,授予皇后,皇帝降座,執皇女右手,宣賜名字,還授保姆。(《大明會典》卷四十九)八是過百祿(百天),做小宴,祝百歲。九是滿周歲,宮中各主位、公主等均有賞賜。十是入宗譜,皇子、公主出生的年、月、日、時,其生母的名位、姓氏,宮殿監及時登記、具奏,經內務府轉宗人府,載入《玉牒》。
待遇公主享受特殊待遇,終生沒有衣食之憂。婚前,每日一兩五錢重羊油蠟三支,一兩五錢重白蠟一支,羊油蠟一支,紅籮炭冬例五斤,黑炭冬例二十五斤。固倫公主位下太監十五名,和碩公主位下太監十三名,還有乳母、保姆、宮女若干名。婚後,清在京居住公主俸銀,固倫公主四百兩、額駙三百兩,和碩公主三百兩、額駙兩百五十兩。(《光緒朝大清會典事例》卷二百四十八)公主園地三百六十畝。
出嫁公主出嫁叫下嫁。公主下嫁同民間一樣,也是「六禮」,即納彩(提親)、問名(生辰)、納吉(訂婚)、納征(彩禮)、告期(婚期)、迎娶(大禮)。這裡介紹選婿、定親、成婚和回門四項禮儀。
選婿明初駙馬多選「開國功臣,因結肺腑」,後期常選庶民子弟才優貌美者,如萬曆帝長女榮昌公主選狀元門第楊春元為駙馬。戲曲、小說有在狀元中選駙馬的故事,如黃梅戲《女駙馬》。清選蒙古額駙,由理藩院,轉行外藩,諮取劄薩克旗嫡親王公子弟,查明三代履歷、本身官銜、生辰、姓氏、嫡庶所出,造冊報府,先繕黃單,奏請引見。
定親到午門,進一九禮(馬八匹、駱駝一頭),就是納采。結婚日,額駙蟒服,到乾清門東階下,北面跪。襄事大臣宣制:「以某公主擇配某額駙。」受命,謝恩,退下。(《清史稿.禮志》卷八十九)次日,燕饗,額駙率族中人朝服謁皇太后宮,禮畢,集保和殿。帝升座,額駙等三跪九拜。御筵,撤宴,謝恩,一跪三拜。出內右門外,三跪九拜,退。是日,額駙眷屬到皇太后、皇后宮,筵宴如儀。迎娶前一日,內府官率鑾儀校送妝奩到額駙府第,內管領命婦等前去鋪陳。
迎娶結婚日,清制額駙家備九九禮物,主要有馬二九(十八匹),馬鞍和甲胄各二九,閒馬三九,並進宴九十席、羊九九、酒五九(罇),燕饗如初定禮。吉時一到,公主吉服到皇太后、帝后暨所生妃嬪前行禮後,內校抬著出後宮,儀仗具列,燈炬前引,到內左門。駙馬乘輦到內左門降輦,駙馬揭簾,公主升轎。駙馬再拜,先出乘馬還。公主鹵簿儀仗後發,福晉、夫人、命婦乘輿陪從,到額駙第。駙馬先候於門,公主轎至,駙馬揭簾,公主降轎,同謁祠堂,後到寢室,駙馬與公主相向再拜,進饌,合巹。明日見舅姑(公婆),公主行四拜禮,舅姑答二拜。「駙馬見公主行兩拜禮,公主作受。」(《明史.安磐傳》卷一百九十二)
回門成婚後九日,回宮謝恩。公主入宮行禮,額駙在慈寧門外、乾清門外、內右門外行禮,不能進入後宮。
二、明朝公主
明朝皇帝有八十五位公主(興宗和睿宗之女未計)。這些公主,成人下嫁者五十人。公主記載,史料很少,我講五位明朝公主及其駙馬的事蹟。
寧國公主明太祖女,馬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一三七八年)下嫁梅殷。殷,天性恭謹,精通經史,有謀略,長弓馬。殷曾受密命,輔皇太孫建文帝。及燕師南逼,建文帝命梅殷任總兵官鎮守淮安。燕王知梅殷軍威勢強,不便硬攻,便遣使以進香為名,假道於殷。殷答:「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燕王大怒,命割梅殷使者耳鼻縱之,附書回曰:「留汝口為殿下言君臣大義。」永樂帝即位,殷仍擁兵淮上。永樂帝迫公主齧指血為書投殷。殷得書慟哭,乃還南京。既入見,永樂帝迎勞曰:「駙馬勞苦。」殷曰:「勞而無功,徒自愧耳!」永樂帝銜之,嘗夜遣小太監潛入殷府。殷察覺,愈隱怒。
永樂二年(一四○四年),都御史陳瑛奏梅殷招納亡命,與女秀才劉氏朋邪詛咒。永樂帝命執梅殷家人送往遼東。明年冬,駙馬梅殷入早朝,都督譚深、錦衣衛指揮趙曦,擠殷於笪橋(南京夫子廟附近)下淹死,以殷自投水奏聞。都督同知許成揭發其事。永樂帝罪深、曦。二人對曰:「此上命也,奈何殺臣!」永樂帝大怒,立命力士持金瑵,敲落二人牙齒,斷二人手足,然後斬之,剖其腸祭駙馬梅殷。公主驚聞駙馬死,牽永樂帝衣大哭,問:「駙馬安在?」永樂帝笑道:「毋自苦,公主謹護二子。」乃官其兩個兒子。(《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賜公主書說:「駙馬殷雖有過失,兄以至親不問。比聞溺死,兄甚疑之。謀害之人置重法,特報妹知之。」寧國公主寡居三十年,於宣德九年(一四三四年)薨,年七十一。(《明史.公主傳》卷一百二十一)
重慶公主正統帝第八女,與成化帝同母。天順五年(一四六一年)下嫁周景。景,河南安陽人,好學習,長書法。正統帝很喜愛他。成化帝立,命掌宗人府事。周景居官廉慎,詩書之外,別無所好。公主事奉公婆甚孝,衣履多手制,歲時拜謁,如家人禮。周景每逢早朝,公主必親起視飲食。公主之賢,近世未有。弘治八年(一四九五年),周景卒。又四年,公主薨,五十四歲。(《明史.重慶公主傳》卷一百二十一)
永寧公主萬曆十年(一五八二年),萬曆帝之妹永寧公主選京師豪富子弟梁邦瑞為駙馬。這個人又病又瘦,人們都說活不幾天。大太監馮保受數萬金賄賂,張居正也力主成婚。公主合巹之時,駙馬「鼻血雙下,沾濕袍袂,幾不成禮」。宮監則道喜,稱掛紅吉兆。剛滿月,遂不起,不久死。公主寡居數年而死,竟不識人間房幃事。(《萬曆野獲編》卷五)
壽寧公主母鄭貴妃,為萬曆帝愛女,下嫁冉興讓。命五日一來朝。公主下嫁,例遣老宮人掌公主閣中事,名為管家婆,駙馬、公主一舉一動,每受限制。公主、駙馬要捐數萬金,賄賂管家婆,始得伉儷同房。萬曆四十年(一六一二年)秋一個月夜,壽寧公主宣駙馬到自己臥室,而管家婆名梁盈女,正與「相好」太監趙進朝酣飲,未及稟白,盈女大怒,乘醉捶打冉駙馬,並驅之屋外。公主勸解,又加唾駡。公主悲憤,辱不欲生。第二天早晨,公主奔訴於母親鄭貴妃,但盈女已「惡人先告狀」,添油加醋。母妃大怒,拒見公主。冉駙馬具疏入朝,奏昨晚酣飲宦官事,但在朝廷遭到太監趙進朝黨羽數十人的毆打,「衣冠破壞,血肉狼藉」。冉駙馬蓬頭光腳,回到府第,正欲再疏,聖旨已下,嚴厲詰責,送國學反省三個月。
公主含淚忍辱獨還。而對其管家婆的處理,僅回宮另行安排差使。(《萬曆野獲編》卷五)
樂安公主明泰昌帝女,下嫁鞏永固。永固,宛平(今北京市)人,好讀書,負才氣。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二月,崇禎帝召公、侯、伯於德政殿,言:「祖制,勳臣駙馬入監讀書,習武經、弓馬。諸臣各有子弟否?」永固獨上疏,請肄業太學。帝褒答之。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年)春,李自成破大同、宣府。及事急,崇禎帝密召永固及新樂侯劉文炳護行。二人叩頭言:「親臣不藏甲,臣等難以空手搏賊。」皆相向涕泣。十九日,都城陷。時公主已薨,未葬,永固以黃繩縛子女五人繫靈柩旁,舉劍自刎,闔室自焚死。(《明史.樂安公主傳》卷一百二十一)
三、恪靖公主
清朝公主下嫁,必說滿蒙聯姻。清滿蒙聯姻近三百年,嫁給蒙古王公的公主、格格達四百三十二人,所娶蒙古王公之女也有一百六十三人。(杜家驥《清朝滿蒙聯姻研究》)據統計,在下嫁蒙古的六十一位公主中,僅嫁給外藩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的就有三十一位之多,約占其半。康熙帝八位有封號的公主中,有六位下嫁蒙古額駙。清朝八十二位公主,平均年齡二十三點一歲,其成人出嫁四十五人,平均年齡三十八點八歲。我介紹下嫁蒙古喀爾喀部的恪靖公主。
恪靖公主,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生,貴人郭絡羅氏所出,自幼由姨媽、康熙帝宜妃撫養,為康熙帝二十位女兒中的第六女,排行第四,稱四公主,是清朝第一位遠嫁喀爾喀蒙古(今外蒙古)的公主。
選婿 恪靖公主額駙是皇父康熙帝親選,又經皇太后懿准的。時喀爾喀蒙古三部以土謝圖汗部為首,內則哲布尊丹巴住錫庫倫(烏蘭巴托),外則鄰接俄羅斯,「形勢特要,號稱雄劇」。(《清史稿.藩部四》卷五百二十一)因此,康熙帝非常重視與土謝圖汗部的關係。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多倫諾爾(今多倫)會盟,封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之子噶勒丹多爾濟為多羅郡王。察琿多爾濟親弟為哲布尊丹巴。以此次會盟為標誌,喀爾喀蒙古正式列入清朝版圖。次年噶勒丹多爾濟卒,命其長子敦多布多爾濟承襲紮薩克郡王。這一年,康熙帝見到了這位十六歲的紮薩克郡王,並在心裡定下時年十三歲的四公主和這位郡王的婚事。
下嫁 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歲的恪靖公主在北京下嫁二十二歲的紮薩克郡王敦多布多爾濟。嫁妝中包括:哈達一百條、周綢手帕三十條、蜀錦手帕四十條、白翠藍布手帕八十條、粉一百盒、胭脂兩百帖、象牙梳十把、黃楊木梳七十五把、篦子二十把、毛撣二十把、牙刷二十把、胭脂刷八把。其程式有初定、成婚、回門三個禮儀步驟。公主初定、成婚,設宴兩次,均在保和殿,殿外鼓樂齊鳴,殿內王公齊集。成婚禮畢,公主及額駙在午門外行禮,婚後第九日回門謝恩。賜公主以珠寶、金銀、器皿、袍服、綢緞、布匹及牲畜、糧莊等項。公主和額駙均歲支銀米。
生女 恪靖公主下嫁敦多布多爾濟,時值隆冬,不宜北行,沒有即赴漠北,待來春起行。然而,來春公主懷有身孕,難以成行。恪靖公主於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八月二十一日生下一女。宮裡送來禮物,有洗三時用的浴盆,盆內有金元寶兩顆、銀元寶四顆。第七日開始升搖籃,送往裝飾搖籃一個,各樣綢緞小衣服、被褥等共六百套,牛兩頭,羊二十隻,鵝二十隻,雞四十隻。滿月禮有各帶兩顆小珍珠的耳墜三對、小金鐲一對、裝飾手帕一條、緞袍褂兩襲、靴襪各一雙、綢緞二十匹、裡子布二十匹、銀兩百兩。恪靖公主在孕期和產期都居住在京城。
遠行康熙三十九年(一七○○年),敦多布多爾濟郡王晉升和碩親王,並承襲土謝圖汗位。公主隨夫,回喀爾喀,前往大漠,勢在必行。隨行攜帶物資,照康熙帝諭旨,僅帶隨身用品,其餘物品待來年送往。公主所用物件,除宮中所派官車外,由張家口商人出車八輛運送雜物,並帶羊隻準備在路上食用。往返估計需時一百天。一切準備妥當後,康熙三十九年(一七○○年)冬,恪靖公主與額駙北上喀爾喀蒙古地方。
返京恪靖公主於到達喀爾喀蒙古的第二年春,就踏上了返京的路途。內務府從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年)二月底,就開始籌辦恪靖公主歸途所需米麵等物。所要帶往的物品有豬、精米、麥麵、小米、雜麵、澱粉、炒麵、芝麻、茶葉、鹹菜、食鹽、乾果、蜂蜜、糖等,足夠六十日之用。恪靖公主於是年五月初八日入張家口,不久行抵京城。到京後,住下來。但下嫁蒙古公主長住京城,顯然不合禮制。康熙命在北京和喀爾喀之間的歸化城(呼和浩特)修建公主府。
建府 康熙帝早在第二次親征噶爾丹時,曾駐蹕歸化城,有詩為證。 建府經過選址、備料、興工三個階段。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經勘查選定府址,北依鞥袞嶺(今蜈蚣壩),左右兩河環抱,南望歸化城,民間譽其地為「二龍戲珠」。史稱:「後枕青山,前臨碧水,建築與風景之佳為一方冠。」(《綏遠通志稿》)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通道北路。康熙四十三年(一七○四年)初,康熙帝命內務府大臣等會同歸化城都統紮拉克圖等,就伐木、備料、工匠等事宜會議,所議結果是:伐木、燒磚、石灰、採石等工匠,及建房所用一應物件,都由當地解決,宮裡派內務府官員前去指揮協調。四十四年(一七○五年)春開工建府,九月基本完工。
公主府總占地六百餘畝,現存主體建築占地近二十畝,府邸建築佈局為中軸對稱,四進院落,前府後園,外為青磚磨面圍牆。前有影壁,長二十四公尺,高四點三公尺,須彌座高一點一五公尺,座上凸起四十八根立柱,喻蒙古四十八旗共扶清朝。府門三間、儀門三間。迎面是正堂「靜宜堂」,前後出廊,懸康熙帝御筆「靜宜堂」匾額。堂後為寢殿。殿後為罩房十五間。最後為花園。另撥四萬八千三百七十五畝胭脂地(公主養贍)。公主府由皇家御賜督造,依朝廷工部大式營建。這座建於三百多年前的恪靖公主府,其影壁、府門、儀門、靜宜堂、寢殿、罩房、配殿及院落圍牆等主要建築,至今基本完好。恪靖公主府是全國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公主府邸,現為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入府 恪靖公主府竣工後,據蒙古卜卦,明年係戌年(狗年),忌遷,本年遷居之事,謹請皇父訓示。康熙帝隨即降旨:甚好。著遷。其在喀爾喀地方的人畜,仍留原處。隨後欽天監擇定並諭准於是年十一月初三日辰刻,宜於恪靖公主啟程。
此次公主遷往府邸,計在途二十日,撥給羊四十隻、牛三頭,米麵、果品、菜蔬等項,計其足敷運往。沏茶之奶,食用乳豬、鵝等項,由禮部派官備辦。其沉重物件,寒冬不宜攜帶,來春再行帶往。帶往八十一人、車六十輛、馬一百匹、大櫃四對、小櫃八對、皮箱五十個等,沉重物品則於第二年春運往公主府。有大小箱櫃,又有桌椅、圍屏、蒙古包、帳房、床、鞍、瓷器等物,隨往的還有三十四戶人。第二次運送的物品及人口,共用兩百四十輛車,兵部還派官兵二十一名護送。這一年,公主二十七歲。
會親 從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年)到五十三年(一七一四年)的七年間,值康熙帝巡幸塞外,恪靖公主先後五次見到康熙帝。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年),康熙帝由避暑山莊西行,到今呼和浩特,看望公主與額駙。其行程,從北京到熱河行宮七日程,從熱河行宮到恪靖公主府八日程,馬不停蹄,需十五日。恪靖公主偕額駙出迎康熙帝到公主府,駐蹕兩日,(《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暢敘父女久別之情。這是康熙帝唯一一次駕臨恪靖公主府,父女在公主府見面。康熙帝還帶來了皇太子允礽、皇長子允禔、皇十三子允祥、皇十五子允禑(古同「祦」)、皇十六子允祿、皇十七子允禮和皇十八子允祄等隨駕,公主府充滿了天倫之樂。
逝世 雍正帝即位後,封和碩恪靖公主為固倫公主,賜以金冊,原件現藏蒙古國烏蘭巴托國家博物館。封和碩額駙為固倫額駙。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十一月,固倫恪靖公主單獨來京請安,額駙則於十月、十二月兩次來京。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三月初九日,恪靖公主在其生活了三十年的公主府去世,享年五十七歲。額駙時在多倫諾爾陪護其側福晉所生之子二世哲布尊丹巴6,得到恪靖公主去世噩耗,回抵公主府。奏請恪靖公主靈柩安放地點,並處理恪靖公主身後在歸化城的人口、房屋、田產等,
最後留恪靖公主所生之子根紮布多爾濟及其所娶康熙帝第三子誠親王允祉之女和碩格格仍住在公主府,於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啟程護送公主靈柩北行。後交由喀爾喀眾人繼續護送,到庫倫地方肯特山土謝圖汗家族墓地安葬。額駙敦多布多爾濟於其故後第九年即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去世,六十八歲7。
皇家公主金枝玉葉,一直被人們所羡慕。現在獨生子女多,流傳一種說法:女兒要富貴養,把女兒當成金枝玉葉。其實公主既享受常人享受不到的富貴,也承受常人所不用承受的禮法約束。特別是在宮裡嬌生慣養的公主,一旦嫁為人婦,要面對反差巨大的生活環境和身份轉換,很難享受到常人的天倫之樂,更要聽任朝廷動盪的命運擺佈。
第五十講 恭親王府
清朝的王府,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承繼王位者可以繼續居住在原王府中,其他親王或郡王去世後即收回王府,由皇帝另行分配給新王居住。清代恭親王府是唯一保存完整的世襲罔替的王府。從乾隆到宣統,恭親王府見證了清朝由盛而衰而亡的歷史。
一、王府變遷
恭王府有一個傳說:京華何處大觀園?請看北京恭王府。就是說,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是以恭王府作為藍本的。這個說法,有的學者贊成,有的學者反對。其實,無論曹雪芹的《紅樓夢》有沒有以恭王府為藍本,今人倒是可以通過參觀瞭解恭王府,更直觀形象地理解《...
目錄
第四十三講 太上皇宮
一、寧壽佈局
二、寧壽花園
三、寧壽故事
第四十四講 明宮太后
一、宣德母后
二、成化母后
三、萬曆母后
第四十五講 清宮太后
一、皇太后宮
二、孝莊太后
三、崇慶太后
第四十六講 皇家外戚
一、明清外戚
二、明宮外戚
三、清宮外戚
第四十七講 天潢貴胄
一、明朝皇子
二、清朝皇子
三、後人思考
第四十八講 理親王府
一、康熙始建
二、雍正分府
三、乾隆毀跡
第四十九講 誠親王府
一、誠王允祉
二、新舊兩府
三、熙春花園
第五十講 恭親王府
一、王府變遷
二、和孝公主
三、恭王奕訢
第五十一講 金枝玉葉
一、公主人生
二、明朝公主
三、恪靖公主
第五十二講 宮廷太監
一、太監群像
二、太監之奸
三、太監之賢
第五十三講 宮女閨怨
一、宮女制度
二、蘇麻喇姑
三、五妞自殺
第五十四講 宮廷御膳
一、宮廷膳食
二、宮廷進膳
三、宮廷節令
第五十五講 宮廷造辦
一、內府造辦
二、小臣趙昌
三、唐英燒瓷
第五十六講 御醫御藥
一、皇家醫院
二、明宮御醫
三、清宮御醫
第五十七講 皇家敬畏
一、敬天敬祖
二、奉佛奉道
三、齋宮齋戒
第五十八講 廟學聯珠
一、三大殿堂
二、三大國師
三、三大石刻
第五十九講 宮外三宮
一、正統南宮
二、正德豹房
三、嘉靖西宮
第六十講 西苑三海
一、南海之悲
二、中海之雄
三、北海之秀
第六十一講 宮外三堂
一、萬曆南堂
二、康熙北堂
三、乾隆東堂
第六十二講 京畿苑囿
一、京南圍獵
二、三山五園
三、清漪頤和
第六十三講 避暑山莊
一、木蘭圍場
二、避暑山莊
三、莊外八廟
第六十四講 瀋陽故宮
一、清初三宮
二、清宮三案
三、清宮三寶
第六十五講 國寶南遷
一、從宮到院
二、從北到南
三、從分到合
第六十六講 大哉故宮
一、一脈相承
二、百川歸海
三、兆民共用
附
參考書目
第四十三講 太上皇宮
一、寧壽佈局
二、寧壽花園
三、寧壽故事
第四十四講 明宮太后
一、宣德母后
二、成化母后
三、萬曆母后
第四十五講 清宮太后
一、皇太后宮
二、孝莊太后
三、崇慶太后
第四十六講 皇家外戚
一、明清外戚
二、明宮外戚
三、清宮外戚
第四十七講 天潢貴胄
一、明朝皇子
二、清朝皇子
三、後人思考
第四十八講 理親王府
一、康熙始建
二、雍正分府
三、乾隆毀跡
第四十九講 誠親王府
一、誠王允祉
二、新舊兩府
三、熙春花園
第五十講 恭親王府
一、王府變遷
二、...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