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與佛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大師──阿德勒,
將帶領你超越自我,超越困境,
重新做自己的主人!
與佛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著名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其個體心理學說確立了心理學的社會價值取向,推動心理學走向應用,對西方心理學有著深遠影響與貢獻。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一個人從小生長的環境,將會成為日後他的『生活風格』,並影響他的一生。」
每個人都有自卑情結。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記得自己曾經有自卑感,也可能許多人對這個詞彙有點反感,然而自卑感統治著人的精神生活,在每個嬰兒、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對深錮自卑感的巨大及強迫的反抗,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基本事實。
然而,自卑感是一種「正面意義的痛」,它能促使人們克服困境、向上奮鬥。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將帶領你,檢視童年時期就開始「誤導」你的生活風格,修改你潛意識中的「人格程式」,打造全新的自我!
封面文案
人生在世,都會遭遇問題與困境,
然而,你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和困境,
都受到你對自己和社會的認知,
以及個人生活風格的影響。
著名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
將透過本書告訴你,
個人的困境是可以被調整和超越的。
關鍵就在於,
你是否懂得透過建立「社會興趣」,
改變生活風格和對困境的認知,
讓自己適應社會,進而借助社會的力量,
來解決問題和超越困境。
作者簡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生於維也納,是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德勒曾與佛洛伊德合作過十年,後因對佛氏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拆夥,繼而發展自己的人格理論。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其著作有:《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人本自然出版。
譯者簡介:
文韶華
外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不愛拘束生活,喜歡翻譯的工作,更喜歡與書籍為伍。
章節試閱
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我總認為,每個人在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都等於是他在對世人展現或宣示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力和獨特風格的表演。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始終來自於自身對自己或世界的觀念。請勿對此論點感到訝異,因為我們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是我們主觀的錯覺,本來就不是實際的真相。而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也只是外在世界投映在我們心裡的主觀映像而已。當你投入心理學研究時,千萬別忘了塞內加(Seneca)的這句話:「如何解釋現實世界的意義,要看我們內在的詮釋風格和方式。」當我們的幻覺破滅,或者主觀認知和現實世界相衝突時,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現實世界的一切事實,然後修正我們心中對這事實的主觀看法。
事實上,當某人看到一條毒蛇靠過來,不管那是真的毒蛇,還是只是先入為主地認為那是一條毒蛇,對這個人來說意義都是一樣。就像從小被寵壞的孩子般,每當母親離開他身邊時,就會感到焦慮,對任何的人事物都會感覺害怕,即使是母親向他證實並不會有人對他不利,但他還是會焦躁不安。
罹患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的人會不敢到大街上去,因為他會覺得地板不停地在搖動。事實上,在他沒有發病的時候,如果地真的開始搖動,他的反應也是一樣。這些病人的行為,某些時候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對的,因為那是他們存在的角度與世界。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三十六歲的律師,他早已經對工作失去了興趣,事業不順利。他為自己作分析,那是因為他不能帶給顧客好印象,而且他總覺得自己很難和別人融洽地相處,尤其是和女孩子在一起時,他就會非常害羞。最後他十分勉強地,甚至可以說是心不甘情不願地結了婚,然而不到一年就離婚了。現在他和父母親同住,過著隱士般的生活,生活開銷大部分都由父母負擔。
他是一個獨子,母親非常溺愛他,總是陪伴在他身邊。母親不停地說服自己的孩子和她的先生,讓他們相信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很不平凡的人。當然,這位律師從小也一直這樣期許自己,並且他的成績十分優異,似乎也證明了他母親的想法沒有錯。然而,就像大部分被寵壞了的孩子,無法克制自己的慾望一樣,他染上了手淫的習慣,甚至上了癮,一直擺脫不掉。不久之後,這個習慣被人發現,同時讓他成為學校裡女同學們的笑柄。於是,他開始停止和外界的接觸,但又想像著自己在愛情與婚姻方面,可以得到別人所沒有的幸福。最後,他開始討厭全天下的女人,認為真正能給他愛的感覺的人,只有他的母親,而他的母親也完全被他支配,有相當長的時間裡,他把性方面的幻想都和母親聯結在一起。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不是一個「必然性」的事實,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內心都有這樣的情結,而是某些人被母親過度寵愛下,所產生的不正常與不自然的結果。當這名內心充滿不安和虛榮心的男孩,覺得自己被女孩子出賣時,以及在他無法發展出對社會有充分的興趣和參與感,因而不能和其他人融洽相處時,更可以看出這種現象。
於是,在這位律師開始出社會謀生時,他得了憂鬱症,因此他再次打退堂鼓,遠離社會和其他人。像所有被寵壞的孩子一樣,他從小就很膽小,也很怕面對陌生人。長大之後,在和同性及異性間的人際關係裡,也一樣是消極被動且沒有自信。
同樣地,他不敢面對他的事業困境,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至今仍沒有什麼改變。事情發展至此,只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這個人的想法,一輩子都不會改變。他總是想出人頭地,然而,當他對成功沒有把握時,他又習慣性地選擇了逃避。
他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理念,下面是我們幫他推想出來的真心話:
「既然上帝不肯把勝利賜給我,我只好用撤退來躲避,並把這件事當成自己最後的人生目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能不承認他的做法是正確的、聰明的。在他自訂的人生意義和生存規則裡,沒有所謂的「理性」,也沒有「常識」和「邏輯」,存在的只是他所認同的「私人智慧」(private intelligence)。如果在這樣的人生觀中,有任何想法或理念在客觀事實上被別人否定了,他會不理別人的意見,並繼續執行他原來的計畫,沒有人可以改變他。
接下來的,是一個類似的案例,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也沒有上述那個律師有著不想和別人來往的強烈傾向。
他是一個二十六歲的男人,在家裡是次子,有一個哥哥和弟弟,母親則比較喜歡長子和么子。因此,他十分嫉妒哥哥,決心要和哥哥的優異表現一較高下。結果,他對母親採取了批判和不認同的態度,他開始依賴父親,事實上,這種行為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無可奈何的。
後來,他對母親的厭惡,在受到祖母與一名護士的惡習影響之下,開始蔓延到所有女人身上。這時的他,立志要擺脫女人的掌控,同時渴望支配男人的野心也愈來愈強烈,接著,他開始用盡各種方法要破壞哥哥的優越地位。例如:哥哥體力比他好,在體操、打獵方面的表現優異,他因此就厭惡所有的運動,並且把這一項活動從自己的人生規則裡排除,就好像將女人從自己的世界排除一樣。他喜歡享受成就感,可是只有當成就帶給他勝利的快感時,他才會被某樣事物所吸引。
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他卻故意和她保持距離,然而,那個女孩不喜歡這樣子的戀情,於是拋棄了他,投入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
可是他哥哥的婚姻卻很美滿,他又開始擔心自己不會那麼幸福,就像童年時媽媽對他的忽視那樣,讓他經常在眾人面前扮演次要或不重要的角色。於是,他內心有著對哥哥的一種強烈敵意,甚至有向哥哥挑戰的衝動。例如:有一次哥哥去打獵,帶回一張很好的狐皮,並以此為榮,他卻偷偷地把狐皮上面的白毛剪掉,以這種方法來消滅他哥哥的勝利。
情勢發展到最後,由於他的性本能(sexual instinct)可以滿足的機會比較少,相對地被壓抑的能量就比較大,加上他把女性排除在自己的性愛名單之外,因此,他就只能走那唯一剩下的路,成為同性戀。
事實上,他的人生意義的內容不難解讀。他的人生意義是:「在做的每一樣事情時,我都必須是優勝者。」因此,他把所有讓他覺得不能勝利的干擾因素都加以排除,以努力達到他的成功目標。為了了解他的病情,我和他有過很多次會談,在談話中他表示,他不得不承認讓他痛苦而又煩惱的一件事,是他在和同性戀伴侶的某次性行為中,對方宣稱勝利,而這個勝利是因為他的性伴侶的魅力造成的。
對這個案例,我們也可以說他「自己的妄想」並沒有錯,任何男人只要被女孩子拒絕,那麼有部分的男人,都會走同樣的路。
事實上,把「自己的妄想」合理化的強烈欲望,經常是每個人在建構自己的生活風格或人生意義時,導致自己誤入歧途的一個基本要素。
事實上,「人生計畫」與「意義」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是可以互補的。兩者都起源於孩童時期,在他們還不能依經驗作推論,以及不能用言語、抽象概念來表達想法的時期。不過,他已經開始從非言語表達的推論中,或從常常是不重要的事件中、強烈情感字句表達的經驗中,發展出比較一般性的行為方式。這些一般性的推論,以及與它們同類型的想法,是在還沒有言辭與觀念的時候形成的,這在他們以後的日子裡會繼續產生作用。當然,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不同方式的修正及常識介入,或多或少改正他們,使他們免於過分依賴既定的規則、言辭和原則。因此,他們以後可以感覺到,人因為不安全、自卑帶來的壓迫感,及過分努力地追求別人肯定所造成的不安。
下面的例子,也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的,事實上,同樣的錯誤認知也可以在動物身上見到。
一隻小狗在街上接受緊跟主人的訓練。當牠的技巧上進步不少之後,有一天,牠突然跳上一輛正在行駛的車子,結果從車子上被拋下來,雖然沒有受傷,但已讓小狗受到了驚嚇。
這對小狗來講,當然是過去沒有的經驗,小狗幾乎不可能對這件事有本能的反應。結果,就算牠日後在街道訓練方面有了更大的進步,可是仍無法誘使牠接近當初牠被拋下車的地點。然而,我們這時也很難用「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flex)的話來分析這個現象。小狗不怕街道、不怕車輛,但就是怕當初出事的地點,如果我們以平常人的心態來作推論,小狗的想法應該是:「該責備的不是自己的不小心及沒有經驗,而是那個地方」。因為,那個地方就是存在威脅牠生命的危險因素。牠和大部分人都採取了相同的心理機制,而且都固執地守著那樣的解釋,因為這樣做至少可以保證一點:牠再也不會在「這個地點」受到傷害。
(譯者注:我們常因恐懼和自卑,在對他人的行為以及外在環境,產生掌控上的無力感時,就會對某些事實做出過度或誇大的解釋。常見的就是以前專制社會,對曾經犯罪的人處死刑,因為對這些犯人的未來行為無法掌控,而內心又害怕他們會再犯,因此就處以極刑。日常生活中也很多這種例子,很多婦女一旦有了失敗的婚姻,就會擴大解釋,把全天下男人都視為嫌疑犯,也因此不再接受另一段婚姻。許多父母由於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一旦孩子犯錯,就以最嚴厲的方式來處罰他們,甚至近乎虐待。事實上,孩子的行為本來沒有那麼嚴重,但一經過人為的誇大或過度解釋,就會變成不可饒恕的罪愆,因此在恐懼的驅使下,很多小孩子因此受到不當的處罰。而學校老師也常犯這種毛病,也因此我們常常會聽見老師過度體罰,而造成孩子身心傷害的新聞。這些都是對事實誇大和過度解釋的現象,會造成這樣的現象,關鍵原因就是人們心中的不安和恐懼,也就是害怕再度被傷害的自卑感。)
老實說,類似的心理機制常常可以在精神官能症患者身上發現。有些患者害怕即將要來的失敗,或是怕喪失自己個性,於是把這時身體與心理產生的症狀,拿來作為保護自己的最佳藉口和盾牌。
由此可知,真正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事實的解釋。在解釋這些實際事件時,我們所表現的信心和勇氣多寡,如果只憑藉著經驗來獲得,那是永遠不夠的,我們應該看自己的解釋是否有矛盾,要看這個解釋得到的結論,是否對我們自己有建設性?對於沒有經驗的孩子以及孤僻的成人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看出,上述那些評量常常是不充分的,因為我們的活動領域是十分有限,即使我們只犯了小小的錯誤,也常在無助和無力感下,不敢面對這個錯誤。這也使得我們的生活模式一旦形成之後,就會牢牢地抓住它不放,任何人都無法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和風格。只有在我們犯下重大的錯誤時,現實才會逼我們去反省自己的生活模式和風格是否有問題,有時候,這種反省行為,甚至只有在那些願意透過合作解決人生問題,不以個人優越為追求目標的人身上才會發生。
因此,我們得到了下面的結論:每個人對於自己或對於人生的解釋,都有一個「觀念」,也就是一個生活模式或一個慣性律,會將他牢牢套住,雖然他並不了解這個觀念,也不能去分析這個觀念是好是壞,然而這樣的觀念卻會影響他的一生。
而這個慣性律是在童年的狹小生活範圍中所形成的。因為在沒有分辨及選擇的能力下,我們只好運用天生的本能,以及有限的外在世界影響下,順勢發展成我們自己習慣且熟悉的生活規則。這個慣性律,是孩子的藝術品,是他用來為達成人生目的,或指導與使用自己所有的「本能」與「衝動」。它不能從「有的心理學」(Besitz)的角度去了解,必須從「用的心理學」(Gebrauch)的角度去了解。例如:某種、類似、差不多……等這類字眼,常常是某人因為表達能力不足才會使用的。舉例說,對於強烈自卑感的診斷時,即使被診斷出來了有自卑情結,這時仍然對病人沒有任何幫助,但這也不表示教育或社會環境有任何問題。因為,這些自卑感永遠都以不停變化的形式,在個人對外在世界的態度上表現出來。再者,由於孩子創造力的緣故,以及解釋的不同,因而所謂的自卑感,在外在形式表現上也是人人不同。
在這裡,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有一個孩子,在消化器官上有遺傳的缺陷,一生下來就有腸胃方面的問題,如果在飲食方面又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最後這個孩子,就會對食物以及和食物相關的一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此,他對人生和自己的看法,也會因此更加緊密地和食物或營養連結在一起。日後這種興趣也可能擴展到金錢,因為他很快就會覺察到食物與金錢間的關係,不過這一點在不同案例中,多少會有些差異。
又例如,某個被慣壞了的孩子,母親從小就什麼都幫他做,等他長大了之後,必定不願意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因為這個孩子會認為他所有的事情,本來就應該由他人代勞,他從小就活在那樣的信念裡,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同理可證,一個孩子在小時候父母總是聽從他的指使,等他長大後,他就會想去支配其他人,而且在大多數案例中顯示,這種人在遭遇多次別人拒絕被他支配的經驗後,就會對世界採取「懷疑的態度」,同時也會帶著他所有的幻想,包括性方面的幻想,退縮到自己的世界裡去,而無法從社會群體的角度去調整自己的解釋。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廣義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一種與擁有同等權利者合作的能力),如果能得到最好的發展,那麼他就會根據自己正確的社會群體認知,去解決人生問題。
相同的道理,有一個女孩子,從小她的父親就不顧家庭,甚至重男輕女,對她很不好,於是她長大後就會認為世上男人都是那樣。如果她與其它異性親友之間,也有過類似的不好經驗,或是在成長過程中,碰過像她父親這種人的話,她就會更深信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形之下,一旦她固有的信念維持了一段時間,而且成為慣性意識後,她就很難去接受其它不同的想法了。這時,要是家裡剛好有個兄弟,正在計畫讓他唸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或是讓他去學習專門技能時,這些事實又會讓她心中產生這樣的解釋:女孩子本來就是無能的,或者是女孩子永遠應該被排斥在高等教育門外。
如果家中的某個孩子,總是覺得自己被家人忽略,不被重視,他心裡可能覺得自己受到威脅,因而被這種威脅感套牢,心中也會相信:「我就是得要躲在別人背後。」或者,也可能產生反作用,深信自己有能力,只要努力奮鬥,就可以超越所有其他人,從此不肯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同樣地,過分寵溺兒子的母親,可能會讓兒子認為:自己本來就是要站在舞台中央的,必須是眾人注意的焦點,這就是他要扮演的真正角色。
相對地,如果母親對這個兒子過分嘮叨,又不停地批評他,同時卻又相當偏愛另外一個兒子,這將使得這個被批判的兒子,以後在和任何女人交往時就會產生自卑感或敵意,這種心理狀態很可能會發生難以預測的後果。
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出過很多意外,常常生病,可能就因此會認為世界充滿了危險,並且因此採取退縮自閉的行為。
由此可知,這些對事實的解釋,多少會和現實世界的事實發生衝突。個人對自己與人生的錯誤想法,遲早會使得他和冷酷的現實決裂,甚至陷入反社會或反體制的困境中。個人和社會衝突的現象,我們可以用電擊來做比喻。失敗者總認為他的生活風格,是不被社會所認同,而且受到不公平的嚴格考驗,這時電擊就來了,但這種對自己生活風格的執著,並不會因為電擊就消失或改變。因此,某人對個人優越感的追求,仍舊會繼續執行下去。電擊的結果,通常是什麼也沒有改變,唯一有改變的是:當事人的生活領域變得更狹隘。再者,當事人會刪除或消滅所有讓他感到失敗或威脅的東西;最後,他會陷入自己的慣性律,不敢面對問題,然後撤退到自己的城堡裡。
不過,電擊的結果還是有心理及身體上的副作用,電擊會沖垮當事人心中僅剩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因此造成他在人生上的各種錯誤決策,因為電擊會逼人去逃避,精神官能症的產生就是這個原因。更糟糕的是,電擊會把人逼上反社會的歧途。在這條路上,他仍舊會在狹窄的私人領域內採取行動,但是這絕不表示他是勇敢的,而是他會用打帶跑或暗地行動的方式,來對社會作反擊。
從這麼多案例來看,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結論:「解釋」,在個人的世界觀裡是最基本的要素,不同的解釋,決定了他的思想、感覺、意志及行動。
你的「生活風格」,決定你的困境
人生就是所有問題的集合,尋找人生的意義也是一種問題。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解釋也不一樣,因為它是測量思想、感情以及行動的基礎根據。不過,真正的人生意義這張底片,是在個人犯錯或遇到障礙時,才會顯影出來的。
我們之所以會投入諮詢、教育或治療的這一類工作,就是要縮短人生意義與個人錯誤行為間的差距。
舉個例子來說明:許多古老民族的歷史傳說、個人創作,包括荷馬、普魯塔克,古希臘、羅馬的詩人,耶教經典、英勇冒險故事、童話、寓言、神話,都對人的性格做了深刻的描繪。長久以來,在解讀人類生活風格方面,都是詩人做得最成功。詩人們能夠把個人的生活、行動、死亡或在與時代的緊密關係中,用高超的手法把整體表現出來,這是令人讚嘆的。毫無疑問的,在各個先進民族裡面,也有許多不知名的人士,對人性有著超乎常人的了解,並且把他們的經驗傳給子孫。很明顯的,這些人以及那些對人性有超然了解的偉大天才,都對人與人互動關係有著深刻的洞見,也因此顯露他們的不凡。這種才華主要來自他們對於人類的興趣,他們超然的經驗、非比尋常的知識與洞見,是社會興趣帶給他們的報酬。
他們的作品有一個共通特性,是人們一定會留意到的,那就是:能夠預測人性的改變及行為上的表現。也就是說,他們用推測的辦法,看到了隱藏在外在表現背後的東西,也就是他們看到了個人行為的「慣性律」。許多人稱這種天賦為「直覺」,認為只有高人才能擁有這樣的能力。然而事實上,這種天賦是最常見的,不僅在錯綜複雜的生活裡,或是在面對茫然莫測的未來時,每個人都不自覺地使用它。
所有我們遇到的大小問題,對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經驗,因為它們總會有些不同。因此,如果我們只用單一方法,例如「制約反應」來解決,就很有可能產生錯誤的判斷。因為人生的每個問題都不同,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讓我們必須重新檢視所有可以採用的行為模式。
心理學在脫離哲學範疇之前,一直是種對人不會有害的學問,當時一般民眾對人性的認知,起源於哲學家的人類學研究。然而,即使在當時學風主要是在找尋一些適用於大眾的普遍法則下,也不可能忽視單一個體的人性。由於哲學家把掌控世事的法則轉移到人性裡去,使得學者們對人的研究有了許多不同的觀點。
然而,人心裡面那個深不可測、又不為人知的強大力量究竟是什麼?
康德、席林、黑格爾、叔本華、哈特曼、尼采以及許多其他人,都在道德律、意志、權力意志、或是「下意識」等名詞中尋找答案。而強調內省的工夫,也在這時期開始流傳開來。透過這個方法,人們應該就能預言心理意向以及相關的行為。不過,這個方法並沒有流傳下來,人們也因此不再相信它。的確,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從內省得到的東西具有客觀的意義。
到了科學發達時代後,實驗方法獲得普遍的認同,並且被採用。人們利用邏輯和機器,謹慎選擇問題及安排測驗,希望對人的感官,對智能、個性、人格有更多了解。
不幸的是,用這種科學方法來研究人性後,人格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就逐漸喪失了。後來出現的遺傳學理論,又把整個人性都放棄了,事實上,遺傳學也只能證明某人擁有的生物能力,而不是具有使用這個基因的能力。內分泌腺影響理論也指向同一方向,他們把力量集中在自卑的一些病患案例上,以及在器官有缺陷時,人們的心理補償問題。
接著出現了心理分析學,這讓心理學經歷了一次文藝復興。無所不能的人類(命運主宰者)在性慾 (Sexual Libido)的名義下復活了,在地獄的痛苦,在潛意識中得到鉅細靡遺的描述,「原罪」也在罪惡感中得到同樣的表現。
這時,天堂沒有列在心理分析的清單中,但是日後創造的「理想自我」概念,也就是「個體心理學」的完美「理想」理論,支持這個觀念。儘管如此,這個創新的理論是往生活風格、個人的慣性運動路線,以及人生意義的新方向邁出了一大步。儘管心理分析學說的創始人,沉迷於他的性隱喻,因而無法覺察到在人類前面盤旋的這個目標。
此外,心理分析學說「被驕縱兒童」的世界拖累得太厲害了,使得它總是把這一型人格看作是心理結構的永恆樣式,也使得它看不到人類進化中較深層的精神生活。它的暫時成功,是因為無數驕縱放肆者支持的緣故,這些人很高興地接受了心理分析的觀點,認為這是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規則,也因此更強化了他們自己的「生活風格」。
那些使用心理分析技巧的人,投入很大的能量和耐心,想藉著這個理論來證明:人的表現行為、症狀是和性慾連在一起的。這個結論,使得人類的行為,在本質上看上去都像是一個虐待狂所表現出的衝動。
然而,「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首先就很清楚地指出:「所有的失常行為,都是起源於驕縱兒童對世界的不滿,因而產生的。」不過,心理分析也有一條認識進化衝動的途徑:「對衝動的暫時適應。」可是這一努力沒有成功,它以常見的悲觀態度,把死亡意願這一觀念看成是人們最終要完成的目標。但這並非積極且健康的適應策略,僅是期待終會到來的死亡而已。
因此,個體心理學堅決地站在進化的立場,而且從進化的觀點把所有人的奮鬥看作是個人追求完美的奮鬥。對生命的渴求,不論物質的、精神的層面,都是和這種奮鬥意志連在一起的。因此,到目前為止,當每個人的心理形式出現時,都是由負面向正面的狀態前進。每個人在他生命初始時,都為他自己設計了一些慣性定律,為了順應這些定律,他會利用他內在的能力、缺陷,以及他對周圍環境的最初印象,來設定他自己的行為法則和思考邏輯。
慣性律人人不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節拍、旋律、方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把自己和那些無法達到的完美理想做比較,因此總是會受到自卑感的壓迫,但也會因為它的驅策而向前奮進。
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從永恆的觀點說,到絕對正確的觀點說,每一個人的慣性律都是有問題的。
每個文明社會中,人們都會從自己的觀念與情感資料庫中選取材料,為自己設計出無法達到的理想境地。因此,為了研究出人們為創造完美理想時,其精神力量的持續程度有多少,就必須向過去探索。我想我們必須深深敬佩這股力量,因為多少世紀以來,它為我們架構了一個可靠的人類社會生活的理想藍圖。毫無疑問地,「不可以殺人」、「愛你的家人」,這兩條定律幾乎永遠不可能從人的知識與情感中消失,幾乎永遠都會是人類意識裡的最高法庭。人類社會生活的這些準則,以及一些其他準則,毫無疑問地都是進化的產品,並和人的關係淵遠流長,就像呼吸與站姿與人的關係一樣,架構起理想的人類社會秩序。
本書裡所說的「進化衝動」、「進化目標」,指的就是這一理想社區。這些準則提供給個體心理學唯一的鉛錘線,所有和進化作對的其他目標或生活模式的對錯,都只能靠它來評量。而這時個體心理學也變成了一種「價值心理學」(Psychology of Values)。就像醫學的發展一樣,它的研究與發現,讓它成為文明進化的促進者,同時它也是一個「價值科學」(Science of Values)。
因此,人們之所以會有自卑感,是因為要克服困境、向上奮鬥,以及社會興趣,這些個體心理學的三個研究基礎,是在考慮個人與群眾時,不可缺少的。
它們所代表的真理可以被忽略,可以用不同的語句表達,可以被誤解,可以對它吹毛求疵,但是絕對沒法抹殺掉它的價值。總之,在對任何人格做正確評估時,必須考慮到這些事實,並了解他的自卑感、求生的奮鬥,以及社會興趣的狀況。
每個文明在進化的壓力下,都會做出不同的結論,以及出現錯誤的途徑。同樣地,人類也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屬於生活風格的心靈結構,以及相連結的適當情感,是孩子在成長時的工作。在一個非中立的環境裡,孩子的情感和行動能力,可以作為他創造力的標準,提供給他一個非常不同的人生預備學校。
孩子常在不客觀的指引下,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為自己開發一條人生道路,或是一個目標,以及未來要攀登的一個高峰的前景。個體心理學所要讓人了解的,在於個人透過他的優越目標、自卑感強度、社會興趣多寡三方面所顯示的意義。在仔細檢查過這些因素的彼此關係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它們對於社會興趣的範圍與性質全都有貢獻。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個人,絕不能和生活脫離關係,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不能和社區脫離關係。他對社區的態度,會最先在他的人生風格上表現出來。也因為如此,實驗的最佳測量結果,也只是處理個人生活層次中的一些部分,實驗不能告訴我們任何有關一個人的個性,乃至未來他個人與社區關係的後續發展。
因此,個體心理學用來發現人生風格的技巧,首先必須假定個人對人生問題的認知沒有問題,以及人生問題對個人的重要性。很明顯地,人生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定程度的社會興趣介入,和整個人生的緊密結合,以及與其他人合作、交際的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會出現各種強烈自卑感,以及隨之而來的後果。自卑感種類繁多,但「躲避」與「遲疑不決」是它的主要類型,和自卑感同時出現的肢體失常與精神現象,我將他們命名為「自卑情結」。
有些人一生不斷的追求優越,要超人一等,這便是想用「優越情結」來消除「自卑情結」,因此,他們不顧人類該有的社會興趣,總是渴望有個人表現的機會,來遮掩不為人知的「自卑情結」。
只要我們清楚了解一個失敗案例中的種種現象,答案通常都可以在童年早期找到。在這類案例中,我們看到的病人,總是缺乏與其他人交往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說:教育家、老師、醫生、牧師的任務,就是要增加人的社會興趣,然後給予他勇氣去和別人打成一片。然而,到底要怎樣做呢?你應該做的是,告訴他失敗的真正原因,同時讓他信服,把他對人生的錯誤想法告訴他,讓他能更加清楚地看到生命帶給人類的意義。
但是若我們要完成這一個任務,就必須具備關於人生問題的詳盡知識,必須了解社會興趣方面的細小缺失,還有自卑與優越情結裡的種種類型。
同樣地,輔導人士也必須對童年時期可能阻礙社會興趣發展的環境與事物,有廣博的經驗。到目前為止,經驗告訴我,探尋人格結構的最可靠資料,都在童年最早的記憶裡,包括孩子在家庭成員中的位置,以及曾犯下任何幼稚的錯誤行為,在童年期的日夢、夜夢,包括引起疾病的外在因素中,必須要對整個童年期有完整的了解,才能找出關鍵答案。
人生的任務
如果我們不了解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其內在心理問題的架構,以及這些問題所給予他的任務和壓力,就無法對一個人做出正確的心理評估和分析,更不可能找到突破困境的藥方,因此,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學有了交集。
只有看到一個人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態度,以及這種態度在他身上引起的結果,我們才能透視到他的本性。我們也必須注意他是否不想扮演他自己現有的角色,還是遊走在猶豫、不肯向前、逃避任務之間,並且為了自己的逃避做辯解。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他是否無法為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以及在成長過程或困境中,是否可以讓自己從問題中走出來,使問題不再成為問題,或是仍將問題留在那裡,得不到解決。還有是否為了得到個人不凡的優越感,因而走上了歧途。
長久以來,我堅信所有的人生問題,都可以歸類為三個主要問題:社區生活、工作、愛情。
這三個問題不是雞毛蒜皮或無關緊要的問題,而是我們在人生中會不斷遭遇到,並且不停逼迫我們做出回應,向我們挑戰的問題。他們不給我們任何逃避的機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對。
我們的生活風格是什麼樣的狀態,可以從我們對這三個問題所做的反應,清楚地看出端倪。這三個問題彼此間有著緊密關係,因為要有效地解決這三個問題,都必須具備足夠的社會興趣。
因此,我們不難了解,事實上,每個人的生活風格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他對每一個問題的態度上。對於那個目前感覺還很遙遠的問題,或是看上去情況不難解決的問題,這個態度就不那麼清楚。然而,當個人的生存受到嚴厲考驗時,個人對應的態度就會比較清楚。
不過,這三個問題是如何連結起來的呢?為了互相照應,提供生活必需品,以及養育兒女,人們不得不聚在一起。而這三個問題就是為了生存而結合起來的,只要人活在這個地球上,就必須面對這些問題。人是地球的產物,要在宇宙關係中活下去,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和社區或社會結合在一起,讓別人提供他所需的物質與精神食糧,並且分擔他的事務,以便讓自己能勤勉工作,並且在傳宗接代方面做出貢獻。
為了活下去,人類在身體上與精神上都能擔負起這些任務,因為在進化過程中,我們在身心方面一直有驚人的成長。所有的經驗、傳統、戒律,都是人在克服困難的奮鬥中所得到的智慧,不論對的、錯的、暫時的、永久的。人類在不停奮鬥中,目前達到的階段(當然這是一個還不夠完美的階段),個人的運動以及群眾的運動都表現在由負而正的成就上。因此我們可以說,不論在個人或者群眾方面都有一種永遠的自卑感。人類進化的潮流不會停止,完美的目標永遠拉著我們向前走,這是我們活下去的動力,也是活下去的意義。
無論如何,任何人如果有這三個問題,毫無疑問地,只有那些擁有足夠社會興趣的人才能解決它們。人們或許會大膽地說,到目前為止,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令自己滿足的社會興趣,可是人類的進化還不夠完美,人對社會興趣的吸收還不夠完全,它還不像呼吸或是站姿那樣,在人的身上自然地作用著。
我毫不懷疑,將來有一天(也許還很遙遠)人類會達到完美的階段,除非人類的發展遭到破壞。
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其實說穿了,都來自這三個問題。事實上,每個人在他生下來的第一天,這三個問題早就從自己和母親的關係上開始發生了。孩子需要有和周圍的人生活的經驗──母親,因為母愛的進化發展,在生活上是最適合帶給孩子這種經驗的夥伴。母親是人類在社會興趣發展時的第一個夥伴,這些基礎社會興趣,以及日後要他在人生舞台上扮演整體的一部分,還有要他和他世界裡的其他人建立正確的關係,這些最早的經驗,都是從母親那裡得到的。
不過,一般來說,人們從童年期就會遭遇的心理困境,可能會在兩個地方出現。在母親的方面,如果她在處理孩子的人際關係上,缺乏手腕或笨拙無知,將使得孩子不容易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或者會讓孩子把工作看得太輕鬆、太隨便。或者,這也是最常見的,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幫助別人、或是去和其他人合作。
有些母親習慣用她的愛讓孩子感到窒息,或者經常替孩子決定事情、發言或箝制孩子的思想,使孩子得不到良好的人格發展,甚至讓他習慣生活在一個不切實際,或和現實世界脫離的生活圈子裡。那麼,這種生活模式就會為他帶來人際關係和工作上的困境。事實上,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只需要很短一段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看成是唯我獨尊的大人物,讓他覺得所有的不如意,是因為其他人都在和他作對。
此外,孩子的判斷力和創造力交叉運作的驚人結果,也是不可以低估的。通常孩子都會利用外在的影響力,來改變不如己意的事,讓這些事的結果符合自己的心意,如果這時母親又放任孩子,孩子就不肯讓他的社會興趣擴展到其他人的身上去。因此,他會設法躲避父親、兄弟姊妹,以及所有其他不能以同樣溺愛程度來對待他的人(也就是說他會以母親的溺愛為標準,認為只有達到這個標準的人,才能進入他的世界)。孩子在心裡形成生活模型的過程中,一旦接受了這樣的想法(任何事都是很容易解決的,而且從一開始就如此),日後他必然會變得不想去面對或解決人生的各種難題。
很顯然地,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社會興趣,但被寵壞的孩子在面對自己該有的社會興趣時,會開始感到排斥。在某些情況比較不嚴重的案例裡,這種排斥感是暫時性的;相對地,在比較嚴重的案例裡,這種排斥感則是永久性的,這將使孩子沒有辦法找到心理障礙的出口。
因為,被寵壞的孩子認為母親隨時都應該侍候他。這種高人一等的狀態是他自己所選擇的,也是他想要的,很不幸也很諷刺地,這種狀態或目標,他竟然只用「什麼都不做」這種讓自己功能退化的辦法,就輕易達到了。
此外,某些心理學家固執地用性慾力、虐待狂衝動,來解釋尿床、拉屎在褲子上這類幼稚行為,認為患者這樣做,是為了把更原始的、甚至更深層的心理狀態反映出來。事實上,這些解釋都是把車子放在馬前面,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為他們誤以為這類孩子需要比較多的感情慰藉。
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裡,認為某些禁忌是可以不去遵守的,這也顯示了孩子希望被溺愛,其實只是想利用其他人來為自己服務。一旦得不到溺愛,在某些案例中,可以發現孩子會在心裡產生想復仇或指控他人的想法。
被溺愛的孩子,會用盡各種手段,來反抗那些破壞他生活模式的人,他們不希望他們的生活有任何改變。如果生活中一旦有改變,我們常會可以看到孩子的抵抗行為,看到他們運用這些行為,用一些含蓄或激烈的方式,來達到他的目的。
我曾經清楚地表示過,被寵壞的孩子,一旦走出了他的生活圈,就會覺得隨時受到威脅,感覺就像在草木皆兵的敵國,神經永遠緊繃著。他們個性上的種種特色,例如他們表現出讓人無法接受的自憐和自戀,事實上都和他的人生意義有相呼應的關係。
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被寵壞的孩子身上的特色,絕對是後天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我曾說過,童年時期還有其他的心理障礙,也像被寵壞一樣,妨害孩子心裡該有的社會興趣成長。這些障礙包括:父母忽視孩子,以及孩子身上器官的功能失調或不全。這兩項,也好像溺愛一樣,使得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以及他的人生興趣,都偏離了和其他人「共同生活」的目標,而把注意力轉到自己的興趣和利益上。
從犯罪心理學來看,那些喜歡單獨犯案的罪犯,幾乎都習慣自己一個人生活,他們不會去在意別人的痛苦和利益,整個社會和其他人的存在,對他們來說都只是敵人和獵物(不是別人來抓他們,就是他們去迫害別人或偷竊別人的財物),他們無法和別人共同生活或工作,因為他們會提不起勁,也沒有動力和成就感,他們唯一關心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和生活興趣。
社會犯罪中,許多學歷不高的罪犯,卻能擁有高超的製造偽鈔或改造槍械、加工製造毒品的技術,這些需要專業訓練的技能,他們都能投入大量心力去學習,原因無他,因為這些技能可以讓他們致富,而且不需要和社會有所接觸,他們的成就感來自於此,至於是否違害社會或侵害他人的利益,這些問題在他們的世界是不會去考慮的。
日後我們會更清楚地證明,一個人只有在擁有足夠的社會興趣下,才可能獲得心理與利益方面的安全感。不過,可以很容易了解的是,一個人如果和他在地球上共生或合作的其他人關係不和諧(例如親人、配偶、同事、上司),或者在人際關係上產生摩擦或衝突,那麼他也會以敵對的態度來對待這些人,即使這些人在過去曾經和他有親密關係或血緣關係。
關於童年的這三個心理障礙,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創造力,在努力克服這些障礙的過程中,將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和成就感。事實上,所有的成功和失敗,都取決於當事人的生活風格或原型,取決於他對人生的態度,這一點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
個體心理學,可以憑著過去的經驗和或然率法則,客觀且準確地測知某個人的過去,這是其他心理學做不到的。
現在我們必須討論一下次要的問題,看看在它們的解決方法中,是不是也需要社會興趣。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孩子對父親的態度。孩子正常的態度是:對父母親差不多有同樣的興趣。可是由於外在的環境、父親的人格、母親的溺愛,或疾病或器官方面的障礙,使得照顧孩子的責任落到母親身上,這種情況下,通常就會造成父子之間的疏離,因而妨害到孩子社會興趣的發展。
此外,當父親為了糾正母親的過度溺愛,想以比較嚴格的方法來教導孩子時,父子的心理距離也會擴大。母親常常有一種很不自覺的傾向:她會把孩子拉過去扮演她的角色,這也會使得父子的關係惡化。相對地,如果是父親的溺愛在支配孩子時,那麼孩子會轉向他,離開母親或和母親疏離。
當母親溺愛情形發生時,表示母親是孩子悲劇的原因。如果因為過分放任,孩子離不開母親,那麼他會變成一條寄生蟲,會希望從母親這邊得到一切需求及滿足。尤其,性方面的需求也包括在內。這狀況是常發生的,因為在孩子的性本能覺醒時,他完全沒有學到約束自己,以為他想要什麼都可以,而且繼續期待母親可以滿足他的所有欲望。
佛洛伊德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就認為這種現象是孩子心理發展的自然過程。事實上,這和性慾及性意識沒有關係,只是被溺愛的孩子,必然在生活上出現的許多不正常現象之一而已,而孩子也是無奈地被自己的幻想玩弄罷了。然而,佛洛伊德卻固執地、狂熱地把所有孩子和母親的關係,放到一個以「伊底帕斯情結」作為基礎的理論架構去。
我們無法認同他的理論,也必須否定女孩比較受父親吸引、男孩比較受母親吸引的假設,雖然許多學者把它當成一個似乎合理的事實。
現實世界確實發生過這種母子亂倫的案例,但並不是因為母親溺愛孩子所引起的,但我們卻看到了孩子對他未來的性角色上的扮演,產生了某種誤解。事實上,孩子們總是像玩遊戲般在為他的未來做準備,就像他在許多其他遊戲中扮演的角色一樣,許多行為根本沒有運用到性本能,甚至和性本能沒有關係,在孩子的眼裡,他們只是在玩遊戲。不過,如果孩子顯露早熟的、或幾乎不能自制的性本能,那無疑表示他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而且他通常是一個從小就被溺愛的孩子,因此,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也不能接受自己得不到想要東西的事實。
此外,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和位置,多少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他和其他人的交際能力是好是壞。那些被寵壞的,或較自我為中心的孩子,通常會有這樣的想法:總覺得家中的其他孩子(特別是年紀較小的一個)妨害他們,並且限制了他們的自由。這種充滿敵意的想法,表現出來的方式,包括生活中長期的競爭意識、支配狂,以及在較輕微的案例中,有些人會把兄弟姊妹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
在這種情況下,事態如何發展,大部分得要看競賽中的成敗。但是,特別是在驕縱放肆的孩子案例中,我們總是可以發現,被溺愛的孩子,一旦當他原有的位置被家中另一個年輕成員取代時,將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創傷,甚至一輩子都揮之不去。
另外一個問題則涉及到孩子與疾病的關係,以及他在面對疾病時,決定採取的態度。孩子會注意到父母在他生病時的舉止,特別是當他的病似乎很嚴重的時候。父母在孩子患病時,常常會不自覺地暴露焦慮的情緒,這種行為讓孩子看到,不僅會讓孩子故意把疾病表現得比實際嚴重,而且會造成少見的被溺愛的習慣,也會讓孩子完全沒有和其他人合作的意願,孩子只會覺得自己非常的重要,日後也會造成孩子容易生病或常無病呻吟的傾向。
如果孩子某日恢復健康,父母停止在孩子生病時的溺愛和縱容,這時孩子就常常會變得不聽話,或者經常哭訴身體不舒服,抱怨上課太累、沒有食慾等等,但經過檢查後卻沒有發現具體的病因。
很不幸地,這些行為症狀經常被大人看成是疾病的後續發展,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這種渴望被溺愛的孩子,在他們以後的一生之中,通常會牢牢記住在生病的這段記憶或感受,然後,自己複製這種生病的感覺,即使本來沒生病也會搞出病來。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是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得到縱容的待遇,或者說,有權以自己的特殊情況(或體質)為理由,來為自己辯護。
當孩子上幼稚園,或到學校去,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是為了讓自己在家中成為有用的一員,在遊戲中扮演一個恰當的角色,能像一般人那樣和人相處。除了這方面的意義外,上學也是對他的合作能力的進一步考驗。在那裡,可以觀察到他和其他人在一起工作的能力。
以下這些症候都顯示孩子在合作方面的訓練有瑕疵。不願意去學校而表現出的激動程度與樣子,不與人來往、缺乏興趣、不能專心,以及不合群的動作,諸如遲到、搗蛋、逃學的傾向,經常把書本及文具丟掉、拒絕做家庭作業等。
這類的孩子,不論他們自己是否知道,其實心中都有著強烈的自卑感。如果沒有了解到這一點,就無法恰當地描述這類案例中的心理過程。這一自卑感以自卑情結的形式出現,情形和剛才說的相似:害羞、激動、以及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身體方面的症候,或者也可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情結,展露好爭辯、好破壞別人的樂趣、缺乏同志情誼等特質。
在這一情結裡沒有勇氣的跡象,即使是傲慢的孩子,在面對工作的問題時,也證明是懦弱的。他們不誠實,也就顯示將來會有不光明的行為,可能也會有偷竊的傾向,因為覺得自己被剝奪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及應該得到補償,同時也可能會傷害其他人,他們經常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但是這不會使他們獲得任何改善,只會使得他們的社交能力逐漸鈍化,這種人際關係上的退縮現象在學校裡也常會發生。
很明顯地,從效果上來看,學校就像是一個考試,一開始就可以顯示孩子的合作能力。而學校是讓孩子學習社會化的第一步,讓他在離開學校時,不會對進入社會興趣到反感。就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我才在學校裡成立個體心理學顧問會,並協助老師找尋適當辦法去教導這些進度落後的孩子。
毫無疑問地,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和別人相處的好,主要看他是否有足夠的社會興趣。的確,孩子在學校裡所表現的社會興趣,能讓我們多少知道他將來會過什麼樣的人生。而友誼在對他以後和別人相處上是非常重要的;同儕關係,以及伴隨而來的忠誠、可靠、互助合作的特質;還有對國家、民族、人類的興趣。這一切全都起源在學校的生活裡,所以才需要專家的培育。學校有力量喚醒、培育同儕精神,如果老師了解我們的觀點,也能夠友善地讓孩子注意到自己是否缺乏社會興趣;並告訴孩子原因,以及如何把這些原因去除;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孩子與社會有更密切的接觸。
在平常和孩子聊天時,可以試著說服他們對自己的未來,以及人類的未來有正面的發展,這些動作都有助於社會興趣的增加。人類的大錯,包括戰爭、死刑、種族間的仇恨──以至於精神病、自殺,罪惡、酗酒等等,對個人甚至對社會有害的行為,應該看成自卑情結,看成以不許可或不適當方式處理情況的錯誤嘗試,當然就更不用提了──都是因為缺乏社會興趣而導致的負面發展。
而性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已經可以看到,也開始讓男孩、女孩感到困惑。不過,那些已經明白什麼是互助合作的孩子,則可以免除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習慣於把自己看作是整體的一部分,絕對沒有什麼問題是無法和父母老師商量的。
但那些已經在家庭生活中感到敵意的孩子,情形就不同了。這些孩子,特別是那些放縱的孩子,最容易被奉承誤導與脅迫。而父母親向孩子解說性問題,可以說是家庭生活的一道重要程序。孩子希望知道,也應該知道,所以資訊傳授的方式很重要,要讓他們能了解正確的觀念,而不是拖拖拉拉,遮遮掩掩的。不過,也不要太過於急躁。在同儕之間談論到性的問題,是無可避免的,如果是個會分辨是非的獨立孩子,自然會拒絕色情,也不會去相信那些愚蠢的談話,會接受這些錯誤觀念的,大多都是那些沒有自信,只會依賴別人的孩子。
青春期則是人生的另一個問題,許多人把它看作一個黑暗的神祕地帶,也是在這一時期,人開始發覺到過去一直在睡眠狀態的力量。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足夠的社會興趣,他會帶著隨之而來的錯誤度過青春期。
這個時期可以更加清楚看出孩子正在為合作做準備。他現在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比以往更加有力。他被迫用任何他可以使用的方式,去證明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孩子,或者只有在某些時候才是個孩子。如果他在發展中的社會興趣曾經受到阻擾,那麼會更彰顯因為他錯誤的人生途徑,所造成的反社會結果。
許多孩子強烈希望被人當作成人看待,但他們只顧著去模仿成人的錯誤,卻忘了學習成年人的美德,因為這樣對他們來說比較容易做到,不過這樣會造成各種的不規矩行為。然而,這些被寵壞的孩子,他們不守規矩的情形又會比其他孩子多,因為他習慣很快的被滿足自己的需求,要他去抗拒誘惑總是很難的,而這樣的小孩也就很容易成為諂媚、虛榮的犧牲品。
就這樣,一直躲在自己恐懼後面的孩子,如今更加接近現實人生的戰場了,他已經看到了人生的三個大問題──社會、工作、愛。要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都會需要對其他人先發生興趣──經過發展的興趣。而此關鍵就在於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在此時期,可以看到不合群、疑心、幸災樂禍、各種的虛榮、過度敏感、見人時的激動狀態、怯場、欺騙、撒謊、誹謗、過度的野心,以及許多其他特色。
那些接受過以社區為目標的教育的孩子會很容易交到朋友,也會對所有影響人類的問題感到有興趣,而且願意為它的福利來調整自己的觀點與行為。他們不會用不公平的的方法,或是故意吸引人注意的辦法來求取成功。他們總是很友善地在社區中過生活,雖然有時他也會起來反對那些影響社會秩序的人,但是基本上他的社會發展感仍是成功的。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勞動與分工是不可少的。社會興趣在此的表現,就是為其他人的福利而分工合作。關懷社會的人絕不會懷疑,每個人都有權得到他工作的報酬,以及剝削別人不可能對人類的福利有任何好處。我們畢竟是照著先人留下的觀念及智慧在生活的,宗教與許多偉大社會思想,也一直要求著正確的生產與消費方面的最好分配。一個人製造鞋子,也就是讓自己所做,能為另外一個人所用,如此一來,他就有權活下去,並享受醫藥方面的所有福利,讓子女得到適當的教育。因為工作而得到報酬的事實,就是這個貿易發達的時代承認一個人的有用性。因為這樣,他才會感受到自己對這個社會的價值,這是減緩普遍存在的人類自卑感的唯一可能辦法。
現在的人既有的觀念是,在一個自立求生的社會,擁有一份正當工作的人,就可以算是勤奮的人了,反之就是懶惰的人。沒有人會說懶惰是美德,但那些因為科技發達或生產過剩而失業,屬於「非自願懶惰」的人,則另當別論。
愛情為人類帶來富足的精神與生理方面的滿足;在這一重大人生課題上,社會興趣被看成為命運的、立即的、無可懷疑的關鍵因素。愛情,像友誼,以及與兄弟姊妹和父母的關係一樣,人們所關心的是一項兩個人的任務,不過這次是兩個不同性別的人,而且想要延續人類後代。
愛情問題和社會環境裡的個人幸福及繁榮,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也許沒有任何其他的問題能夠相比。一個必須由兩個人共同擔負的任務,有它自己的特殊形式,如果只是把它當成一個人的工作,就沒有辦法成功完成。
事實上,要正確解決愛情的問題,兩者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必須完全忘掉自己,而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對方;就像是必須從兩個人的生命中鑄造出另一個生命來。從某種程度說,我們在友誼、舞蹈與運動等活動中,在兩個人為著相同目的,而使用同一工具的工作裡,都會有同樣的必要。無疑地,在這一關係之中,不可以有不平等、相互猜疑、敵對思想與感覺的問題。此外,身體的吸引力也不可少,這點正是愛的本質所在。身體的吸引力會影響伴侶的選擇;這是進化的本性,以及它對個人的效果所造成的。至於影響方式,則視各個進步階段對美醜的看法而定。
人類的進化本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讓我們在尋找終身伴侶時,設定了一個較高的理想目標,因此,我們之所以喜歡美或優秀的人,可以說是我們天生的美感,在為人類進化做出偉大貢獻。除了愛中的平等(在我們的時代,這仍舊是經常被丈夫以及妻子誤解的一個題目)這一明顯事實之外,相互奉獻的感覺也必須被考慮到。
男女經常把這種奉獻的感覺誤解為奴性的屈服,女人方面尤其多見。誤解使得他們無法去愛,無法完成愛的功能,特別是如果在誤解之外,自己的生活風格裡,又帶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優越原則。兩人合作任務的準備、平等價值意識,以及把自己奉獻給另外一人的能力,這三方面的缺失是所有缺乏社會興趣的人的特徵。他們在共同任務上遇到困難,使得他們在處理婚姻與愛情問題時誤入歧途,不斷地找尋解脫之道。
在此,我必須說明的是,這裡所提到的婚姻指的是一夫一妻制,這種制度無疑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終階段的完美模式,因為它會在孩子教養及人類福祉方面有著長遠的影響。我們的錯誤與愚蠢、在愛之中的缺乏社會興趣,會讓我們無法透過後代與文化成就,永久在地球上存在下去,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混亂的性關係、嫖妓、性變態、裸體雜交行為,這類常常和愛相提並論的無聊事情,會奪去愛的一切莊嚴、榮耀與美感方面的魅力。
人們一旦不肯做出永久結合的承諾,將會在兩個為共同目標而打拚的伴侶間,種下懷疑與不信任的種子,使他們沒有辦法完全把自己獻給對方。
同理可證,雖然每個人遇到的情形都不同,但在所有不愉快的愛情與婚姻的案例裡,以及不肯盡應盡的義務的案例中,都可以證明此類問題是使社會興趣受到傷害的關鍵原因。在這樣的案例之中,只有導正人生風格,才能改進兩性關係。我也確信,玩弄愛情的行為,其實也是缺乏社會興趣的一種表現,例如:混亂的性關係、把性病帶回家給另一半等等,都會導致家庭及種族的滅亡。
有些人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分手或是離婚的事,那是因為他們體悟到世上並沒有任何關係是絕對不會變的。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這些問題應該交給有經驗的,並且值得信賴的心理學家來處理,由他根據社會興趣的經驗來幫助你做出正確決定。
節育的問題,也在現代造成很大的騷動。人已經實現了繁殖的詔令,人類的數目也達到一定的程度了。事實上,人的社會興趣,在要求後代的延續方面,已經不再像過去般嚴厲。而科技的迅速發展,也使得許多人完全無用武之地,社會上對於人手的需求已經顯著減少,社會的環境也不再需要為繁殖而繁殖。人類對愛的標準已和以前大不相同。文化不斷地在成長,對於以往限制女性創造力與知識興趣的界限已經不存在。
現代的社會,容許男人和女人把更多時間放在文化、休閒和娛樂上,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這樣的休閒時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增加,如果能夠適當地運用,對於個人及其家屬都會受到很大的好處。這一切使得人在為傳宗接代做準備的任務之外,還有助於愛的分派。
一個幾乎獨立的角色,代表一個較高的層次,主要為了促進人的快樂,當然也有益於人類的福利。這是進化的成果,是不會回頭的,也是人與動物之間的區別,而這些卻不可能受到法律與規章的限制。要有幾個孩子的問題,在仔細協商之後,最好還是完全由女人決定。如果真的需要墮胎,除了要和醫生商量之外,最好也能請教合格的心理醫生。這樣一來,母子都可以受到最好的保護,因為心理醫生可以不管那些沒有道理的墮胎藉口,如果理由合理,也可以允許墮胎的行為。如果有特殊情況,甚至可以在某些機構裡免費墮胎。不過,要正確選擇伴侶,除了身體與知識方面的配合與吸引外,下面的特質,足以表示社會興趣的,應該是主要考慮:一是能與人維持長久友誼的人,二是能對工作感到興趣的人,三是對伴侶比對自己更有興趣的人。
當然,害怕有小孩,也可能是因為自私的緣故。不論怎麼說,最後總可以歸因於社會興趣的缺乏。驕縱放肆的女孩子,在結婚之後繼續扮演放縱孩子的角色,只想到自己的外表,會害怕、甚至誇張表現出懷孕或生產對身材的破壞,就是她因為缺乏社會興趣的緣故,或是妻子不希望有人和她競爭,又或是婚姻裡根本就沒有愛,也是缺乏社會興趣的表現。
在許多案例中,「對男性性別的崇拜情結」會使得女性在執行妻子功能方面,或在拒絕生育方面,扮演了災難性的角色。
婦女抗議她的女性角色,對於這種態度,我是第一個用上述形容詞的,「對男性性別的崇拜情結」常常會引起女性月經方面的麻煩,以及性功能的不正常。它是怎樣產生的呢?主要是受到我們不完美的文明的影響──這個文明不論公開或是暗地裡,都努力把卑下的位置分派給婦女。
因此,在許多場合,如果女孩子的月經突然來了,都會造成女孩子心理上的障礙,也可能帶來各種的麻煩,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女性在與他人合作方面,還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對男性性別的崇拜情結」有許多形式,其中一種是狂熱地希望扮演男人的角色,最後可能導致她成為女同性戀者。因此,這種崇拜情結應該被看成了建立在自卑情結──只是女人而已──上的優越情結。
在屬於愛的這一時期,其他形式社會興趣的撤退也可以在同時看到,顯示出人對職業與社會沒有足夠的準備。最糟的形式,無疑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形式,這是年輕人常犯的。如克雷契瑪(Kretschmer)所發現的,這種心理疾病和器官功能的低劣有其緊密關係。他的證據補充了我的發現:「器官障礙在人生開始時,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不過他沒有像個體心理學那樣,考慮到這類的器官功能低劣在建造生活風格上的重要性。外在環境要求人在合作方面有所準備,並且不斷的給人壓力,使人患上精神官能症,這種情形已變得愈來愈多。現今社會自殺案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自殺是一種從人生舞台完全地退出,也是惡意地對人生要求的完全譴責。
相對地,酗酒是一種把戲,人可以藉它以反社會姿態來逃避社會的要求,它以及吸食嗎啡、古柯鹼的習慣,是那些沒有社會興趣的人所難以克服的。他們面對社會問題不斷地增加,即使想要逃避,卻很難抗拒這些外來的誘惑。而對治療這類病患有足夠經驗的人,都一再證明他們強烈希望有人可以縱容他們,希望生活變得容易,不會碰到什麼困難。
許多罪犯的情形也一樣,這些人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明顯地沒有勇氣去面對問題,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也缺乏社會興趣。如果在這個時期,心理變態的情形變得更加明顯,一點都不足為奇。變態患者把大多數這類情形看作遺傳的結果,因此他們把童年時期的症候看作是天生的,或是因為某種經驗而感染上的,許多心理學家也抱持同樣的看法。然而事實上,錯誤的行為證明是錯誤的訓練所留下的痕跡,而且也顯示這些人的社會興趣有所缺陷;這點可以從其他方面清楚看出。
是否有社會興趣,可以從許多層面中發覺到,例如婚姻關係以及企業的經營、失去一個心愛的人的場合、破產時、以及任何形式的失望時。驕縱的人在艱苦的狀況裡,是沒有辦法和社區在一起行動的。也有許多人,在情況突然改變時,不能和社區配合,共同克服不利的環境,反而驚慌失措,被迫用反社會的方式採取行動。
現在要提出一項最後的考驗:衰老和死亡。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可以不朽存在──因為有後代,或是因為對文化的進步有所貢獻,那麼就不會被這樣的考驗給嚇倒。不過,的確有許多人害怕被完全毀滅,身體迅速惡化與神經崩潰就是證據,那是很常見的情形。更年期的迷信,更把許多女人弄得極端困惑,特別是那些認為女人的價值在年輕美貌,而不在合作力量的人,會在這一時期感到相當痛苦。而常常採取防衛性的敵對態度,就好像是要面對不合理的攻擊,也會被弄得心情沮喪,最後可能發展成為憂鬱症。
我們的文化今天所到達的水平,並沒有給予年長的男女應得到的地位。他們應該有這樣的地位,至少有機會為自己創造這樣的地位,那是他們不可侵犯的權利。不幸的是,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合作意願有很大的限制,他們誇張自己的重要性,堅持自己對一切的知識比其他人來得多,而且埋怨自己的各種不便。結果,處處給人添麻煩,也助長了那些他們一直害怕形成的氣氛。
有過相當經驗的人,在平靜和同情的反省過後,應該可以清楚看出,人生問題經常在考驗我們的社會興趣程度,可能接受我們,或是拒絕我們。
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我總認為,每個人在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都等於是他在對世人展現或宣示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力和獨特風格的表演。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始終來自於自身對自己或世界的觀念。請勿對此論點感到訝異,因為我們的感官所感受到的,只是我們主觀的錯覺,本來就不是實際的真相。而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也只是外在世界投映在我們心裡的主觀映像而已。當你投入心理學研究時,千萬別忘了塞內加(Seneca)的這句話:「如何解釋現實世界的意義,要看我們內在的詮釋風格和方式。」當我們的幻覺破滅,或者主觀認知和現實世界相衝突時,我們才...
作者序
人類的困境,從兒童期就已經開始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的獨特性,實在無法用一個簡短的公式,或用幾句話來表達。在心理學之中的普遍規則,包括我所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所立下的規則,都應該只是個研究「人類個體」這個學術領域的工具。
因此,我從不墨守成規,並且十分重視彈性和靈活性,更要求我自己要保有縝密的心思,好辨別真偽。由於我對於「規則」有著這樣的看法,讓我對於「個體」在兒童時期就擁有自由的創造力,以及在日後人生中創造力會受到限制這個觀點,愈來愈有信心。
因為這個觀點讓孩子在追求完美、自我實現、學習技巧、自我成長等自由表現方面時,擁有很大的空間。根據這個觀點,我們可以把環境和後天教養的影響,當成那些陶醉在遊戲中的孩子們,為他們自己建造一座生活城堡的建材和資源。
此外,我也深深領悟到另外一個重要觀念: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一旦孩子們要塑造自己的生活模式,就一定要朝向正確的方向,並且一定要用對方法,這樣他們才能禁得起人生的種種考驗,並且不會因為受到一點挫折,就讓那座象徵自己生活模式的城堡,在一瞬間崩潰。
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必定會經常碰到各種難以預料的問題,這時不能只依靠後天訓練的制式反應,或者先天的反應能力來解決它。如果我們把孩子們遇到的問題,都只靠這兩種先天或後天的能力來解決,是十分危險的。對孩子們來說,這個世界總是不停地給予他們各種不同的考驗,生命總是會有最困難的問題在前面,等著他們用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來解決所有的難關。
在各家心理學派中的那些重要術語,其實在背後都有著同樣的重大意義,不論是本能、衝動、感覺、思想、行動、對快樂與痛苦的態度、對自我的愛、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等等的名詞,都不例外。我們心中去套用什麼樣的生活模式或風格,就決定了我們在生活中的表現行為,因為「整體」決定「部分」的發展。
困境,可測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指數
事實上,要評估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如何,可以從「當他面臨無法逃避的困境時,會如何反應」來觀察。人生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和困境,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包括我們對自己、對其他人、或對工作和愛情所採取的態度。通常在第一個問題還沒解決時,就已經和其他三個不同的問題糾結在一起了。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容易解決的,並且是在生命之中無可避免的,卻又沒有人可以為我們解答,因為這些問題起源於個體和人類社會、地球及異性的關係。這些問題是否能解決,更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禍福。
人是整體社會的一部分,而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則取決於他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這可以看成是學生必須面對的數學習題,錯得愈多,他的生命受到威脅的程度也就愈高。通常只有在人們對社會的信賴感沒有崩潰時,這些問題和威脅才不存在。
不幸的是,某些外在因素(不可控制的環境變數),會影響你是否完成自己的問題。或者,某些需要你和別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當你無法完成時,這些事通常就會導致你心理出現一些病症:包括適應不良、神經症、精神官能症、自殺、犯罪、吸毒與性犯罪或性變態等等。
如果一個人對社會生活愈來愈不能適應,我想知道的是──他對社會失去信賴和安全感的這種現象,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這不只是學術問題,對臨床治療也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當我們在探索這個現象的過程中,意外地發覺,這樣的不信賴感可以從孩子童年初期的一些經驗中找到答案。事實上,兒童在早期的生活裡就已經產生和社會疏離的現象,但是當我們發現到孩子們的這些心理障礙時,通常也可以看到孩子對心理障礙的錯誤反應。在對這些現象做進一步仔細研究後,可以發現:有的時候,合理的干擾會得到錯誤的回應;某些時候,錯誤的干擾得到不正確的回應;而某些時候,雖然是極為少見的錯誤干擾,卻又得到正確的回應。
所以,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發現,孩子在無法得到社會認同感或安全感時,就會朝錯誤的方向採取錯誤的行為策略,例如:很多人深信,只有征服其他人,才能讓社會認同自己。而且他們相當執著,不願意讓任何反對他們的人,用各種方式把他們帶回正確的人生軌道上。
「人生意義」──讓脫軌心靈改邪歸正的一帖藥
因此,所謂的教育,不應該只是鼓勵正面的影響力產生效果,也要去關心孩子們從這些影響力中創造了什麼,萬一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方向是錯的,至少還有可以改進的機會。
我們發現,最好的改進辦法就是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意願,以及對其他人產生興趣,這帖藥很有效,每一個案例都因此得到了改善。
孩子一旦建立了他的生活法則、習性和活動,就能和最重要的社會興趣連結在一起,並且架構起自己生活的心理法則和遊戲規則。這些現象可以追溯到從兒童五歲時,甚至在兩歲時就可以發覺。
本書主要的重點,是在討論人對於自己和外在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說,這本書要談的是有關孩子以及日後沿著同一心理路線成長的成人,如何了解有關自己與世界的意義,以及這些意義對他們的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整體性」,也就是所謂的「生活風格」(Style of Life),是在孩子還無法表達它的時候就建立起來的。如果他在智力方面繼續發展,他等於是在一個「生活風格」(Style of Life)中發展起來的,這個風格是他從來沒有用語言去詮釋過的,因此他也無法去分辨對錯,甚至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評。
總結來說,關於「人」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最好的檢測方式,就是看他在兩者間發現的意義,以及他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發現:了解自己的人生意義,發現不同的人對人生意義的不同看法,是多麼重要。因為唯有了解自己的人生意義,才知道為何要度過人生困境,以及如何度過人生困境。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生意義」,也就是連結「人」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才是克服人生困境的一帖心理學的良藥。
人類的困境,從兒童期就已經開始
在這世界上,每個人的獨特性,實在無法用一個簡短的公式,或用幾句話來表達。在心理學之中的普遍規則,包括我所創立的個體心理學所立下的規則,都應該只是個研究「人類個體」這個學術領域的工具。
因此,我從不墨守成規,並且十分重視彈性和靈活性,更要求我自己要保有縝密的心思,好辨別真偽。由於我對於「規則」有著這樣的看法,讓我對於「個體」在兒童時期就擁有自由的創造力,以及在日後人生中創造力會受到限制這個觀點,愈來愈有信心。
因為這個觀點讓孩子在追求完美、自我實現、學習技巧、自我成...
目錄
【前言】人類的困境,從兒童期就已經開始
困境,可測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指數
「人生意義」──讓脫軌心靈改邪歸正的一帖藥
【推薦序】用阿德勒的眼、耳、心來看現今的心理問題
【第一章】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第二章】你的「生活風格」,決定你的困境
【第三章】人生的任務
【第四章】身體與靈魂
【第五章】體形/運動/個性
【第六章】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
【第七章】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
【第八章】失敗的型態
【第九章】嬌生慣養者的非真實世界
【第十章】精神官能症的性質
【第十一章】性變態
【第十二章】童年的早期回憶
【第十三章】妨礙社會興趣發展的境況
【第十四章】白日夢/夜夢
【第十五章】人生的意義
【附錄一】諮商者與病人
【附錄二】阿德勒生平紀事
【前言】人類的困境,從兒童期就已經開始
困境,可測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指數
「人生意義」──讓脫軌心靈改邪歸正的一帖藥
【推薦序】用阿德勒的眼、耳、心來看現今的心理問題
【第一章】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第二章】你的「生活風格」,決定你的困境
【第三章】人生的任務
【第四章】身體與靈魂
【第五章】體形/運動/個性
【第六章】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
【第七章】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
【第八章】失敗的型態
【第九章】嬌生慣養者的非真實世界
【第十章】精神官能症的性質
【第...
商品資料
出版社:人本自然出版日期:2014-04-01ISBN/ISSN:978957470629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