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慧開法師
定價:NT$ 420
優惠價:9 折,NT$ 378
已售完,補貨中
從數學與物理概念談生命:
借用數學的函數概念來比喻,就是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一種連續函數,或者更為宏觀地說,每個人的生死流轉歷程都是一種連續函數,而且是跨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生命的連續函數,雖然一直都在起伏變動,但是不論其變動得如何劇烈與曲折,都「不曾斷裂」,更「不會斷滅」
從佛教的三世觀說明生命的延續性: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的生命觀點而不單就是「一世生命觀」。也敘說「死亡」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一期生命」中帶有「相對意義」的「分段終點」,並非隔絕今世與來生的關卡,相反的應該是銜接今世與來生的樞紐。三世生命觀的時空架構與宏觀視野來看,就不再是天人永隔的無解難題,而可以有生生世世「感應道交」的精神共鳴,以及「天地何處不相逢」的因緣契機。
我們的來生是能夠由自己選擇的:
人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的來生,不僅是來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生,也是當初大家隨自己的意願選擇而來的,然而這最為關鍵的是,在個人生命的「使用年限」與「賞味期」屆滿之前,切記!務必要保留精神及體力,意識清醒,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預知時至」,到了最後臨終之際,才能「正念現前,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瀟灑走一回,如願往生!
生命是永續經營的:
《金剛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此「於法不說斷滅相」與《法華經‧方便品》所云的「世間相常住」,相互呼應。雖然佛法講世間諸法皆是因緣生滅,但是不說斷滅相,「斷滅」即是歸於虛無。經文中所蘊含的義理是,外在器世間的宇宙,有「成、住、壞、空」的變化,但不斷滅,而是「永續」的。內在有情眾生的生命,有「生、老、病、死」的遷流,卻非斷滅,也是「永續」的。
作者從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闡述自己的永續生死學功課
作者簡介:
慧開法師
俗名陳開宇。建中畢業後,以第一志願考入臺大數學系,隨即加入晨曦學社,並成為該社六十四學年度社長。
獲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宗教研究所哲學博士,專研佛教哲學、天臺宗教義、宗教哲學、儒家哲學、東西方宗教傳統與生死探索、臨終關懷、死後生命探索。
曾任教於南華大學,曾任南華大學學務長、副校長、研發處處長、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現任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生死學系(所)專任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臺灣生死輔導學會理事長、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校長、臺中市光大社區大學校長等。
名人推薦:
慧開法師是我認識多年的好友,也是在「生命教育」推動之初,就一起並肩作戰的好夥伴。我都管他叫開師父。開師父學識淵博,無論在生死、宗教、靈修等課題上都有相當專精與獨到的見解。
人怎麼生活,就怎麼死去;要怎麼死去,就必須先怎麼生活。接近死亡看似恐怖,其實會喚醒靈魂深處某種「神祕而溫暖的幽默感,以及本自具足的慈悲心」。唯有正視與透視死亡,才能徹底掌握生命的意義。為了這個目的,開師父將他在《人間福報》長期筆耕的〈生死自在〉專欄文章,深入淺出地將他對於生命的態度、死亡的看法,以及面對死亡應有的預備娓娓道來,彙集成冊與一般大眾分享。
書中可以看到古往今來的人物談論死亡對於生命的意義,甚至還可以從開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來看「生命尊嚴」與「死亡尊嚴」的抉擇,以及「如願往生」與「善終」的重要。對於非佛教徒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了解佛教生死觀的一本淺近的入門書。至於基督宗教的信徒,雖然有可能無法完全接受本書的觀點,但如果能以開放的態度來閱讀,或許有機會在兩大宗教間搭起跨宗教對話的橋梁。閱讀開師父的《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心中有很多驚奇與喜悅,更能感受到他與人分享智慧的慈悲與法喜。
──臺大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孫效智
----------------------------------------------------------------------------------------------------------------------------
慧開法師與我有很深遠的緣分:我有幸在臺大求學時於一九六O年加入周宣德老師在臺大推動創設的臺灣第一個大學佛學社團「晨曦社」,匯入慧炬機構的學佛洪流。慧開法師在我畢業後,進入臺大數學系就讀,也加入了晨曦社,成為我的社友及校友。
慧開法師長年深入生死學的研究探討,在蓮花基金會培訓宗教師參與安寧照顧的課程中授課。我多次聆聽他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每次都深受感動,受益良多。他寫的文章不但探討生的意義,也探討死的意義,更告訴我們死了以後是怎樣的;他用物理與數學的理論,討論生命的輪迴,解釋三世因果的生命觀,告訴我們如何永續經營生命,如何提供終極關懷,並談到善終的重要,以及病患的末期照顧與臨終關懷的重要課題,更可啟發讀者不斷的思考與精進。雖然生老病死無法避免,但是人人有權追求善生與善終,
慧開法師這本新書《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也許可以提供您一些有用的資訊,特此鄭重向您推薦分享。────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 恩主公醫院教授 陳榮基
---------------------------------------------------------------------------------------------------------------------------
慧開法師有著無人可及的深厚背景,如:
數學修養:因此他有著清晰的邏輯及科學的推理。
哲學修養:因此他有著極強說服力的辯證。
宗教修養:生死問題本就是超越科學,屬宗教領域的課題,身為一位宗教家,他
透徹地闡明了生死奧祕。
生死學修養:他是海內外知名的,科班出身的生死學專家。
教育修養:他長年從事教育工作,在此書中他以身教、言教、境教傳達了生死教育。
文學修養:他通透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整合了儒釋道的思想,再用優美的文筆表達其思想。使人不知不覺中跟隨他的思想,進入了參悟之境!
這本書,能讓人「在認知上」對千古難解的生死謎題豁然開朗;「在情感上」,對難以割捨的生離死別情節獲得釋放;「在心態上」,教人坦然面對自我與他人的自然與必然死亡現象。「在行動上」,因著參透死亡,而能迎接死亡!只要是「人」就該讀!但尤其是醫療人員更該讀!因為醫護人員是最常最接近死亡的專業,若不深究生死學,常會變得麻木不仁。有次我參加一個多科醫療團隊的會議,討論一位多重器官衰竭,全身插滿管子,是否應做氣管切開手術的案例。病人強烈表達不願做氣切,家屬卻害怕作決定,因為怕一旦作錯決定,會遺憾後悔一輩子。討論中有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說:「我們醫療上只能關注他的呼吸道是否通暢,別的就無法考慮這麼多了!」
慧開法師在書中有一段寫道:「現代醫療團隊與機構,對於生命與死亡,由於在認知上的限制與不足,在面對絕症重病時,多半還是著眼於病人肉體生命的不斷救治與延長,而往往忽略末期病患在心理上、精神上、乃至靈性層次上的尊嚴與需求,遑論病人還可能有更上一層樓的善終自主考量,與宗教解脫需求。」真是一語道破真相!
在臺灣,除了少數優質的安寧病房,因為醫療團隊受過生死教育與專業訓練而能讓病人自然善終之外,絕大多數在醫院往生的病人都不得「善終」:全身插滿管子與機器,最後還做一套CPR心肺復甦術,肋骨被壓斷,病人流著血,流著淚斷氣!這種現象還要多久?臺灣一年死亡人口約16萬人,優質的安寧療護能照顧的病人不到一萬人,其他15萬病人怎麼辦呢?我們奮鬥努力了近30年,進展很慢,民眾及醫療人員的觀念很難改變。我一直期待著有一本完整的有系統的「生死學教科書」,普及到華人文化的所有角落,改變人們的觀念,使中華古文化的「善終」能落實到今時今地的醫療系統之中。這樣能整合認知、情感、心態、及行動的生死學巨著,除了慧開法師,當代是找不到第二個人來寫了!
感謝慧開法師在百忙的日常工作中,為了眾生,以悲智雙運,熬夜犧牲視力與健康地完成本書。我將不遺餘力地推薦給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細心地閱讀吧!您的收穫是無價的,因為是攸關生死大事!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臺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
上週末在蓮花基金會幸逢開師父上課,不想兩天後收到助理信函,要我幫開師父新書寫序。老師囑咐,學生自應盡力,待匆匆覽閱一回,方發現文章涉獵甚廣,凡和生死學相關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包,心中暗暗叫苦,擔心此序畫蛇添足。
曾聽過開師父數回演說,總是讚佩師父能把深奧的佛理,煎燉成平易近人的閒話家常,不知不覺中沁入脾肺、透進腦海。這回攬卷細讀,才知道不單如此,開師父主修數學,然而文中上通天文、心理靈性、量子力學,下達地理、歷史經濟、古典物理;竟似在翻百科全書,更是讚歎景仰。
書中由吾人面對死亡之困境,從《論語》剖析孔夫子對生死的態度,透過佛家對分段生死的詮釋,進而提出生命的永續經營觀。強調死亡乃是生命的展現,氣度、價值和意義的展現;而成敗則不足以論英雄。除了佛法外,並以數學和物理的概念切入生死,而完成了現代社會合宜的善終概念。一方面,則透過歷史考據畢達哥拉斯的因果觀,佐之以史帝文生廿例有學術證據的輪迴事實,進一步說明人生是「連續函數」的概念。
接著透過陳述傅偉勳先生的努力、傅朗克的第三維也納學派的意義治療法,加上近年來蘋果賈伯斯先生的經驗,開師父建構了現代生死學的理論,用自己及友人、學生的經驗和問題解答來闡述生命永續經營的可行性,並擴展而為生命終極關懷的基石,為安寧療護及共同照顧的靈性陪伴,提供了指引的原則和實務可行的方法。這本書在生命和死亡議題上,可以說是由佛教的立場出發,而又能普澤眾生,三教九流則可引為標竿。
夫子言,朝聞道,夕死可也;此斷非叫人當夜即死,而是明達了知死亡是生命的展現。欲朝聞道,就請速讀此書。必大大有斬獲,也不枉開師父慈悲為懷,分享多年鍛鍊的良丹。是為序。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 賴明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9折1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0 |
5折 | 5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慧開法師
優惠價: 9 折, NT$ 378 NT$ 420
已售完,補貨中
從數學與物理概念談生命:
借用數學的函數概念來比喻,就是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一種連續函數,或者更為宏觀地說,每個人的生死流轉歷程都是一種連續函數,而且是跨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生命的連續函數,雖然一直都在起伏變動,但是不論其變動得如何劇烈與曲折,都「不曾斷裂」,更「不會斷滅」
從佛教的三世觀說明生命的延續性: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的生命觀點而不單就是「一世生命觀」。也敘說「死亡」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一期生命」中帶有「相對意義」的「分段終點」,並非隔絕今世與來生的關卡,相反的應該是銜接今世與來生的樞紐。三世生命觀的時空架構與宏觀視野來看,就不再是天人永隔的無解難題,而可以有生生世世「感應道交」的精神共鳴,以及「天地何處不相逢」的因緣契機。
我們的來生是能夠由自己選擇的:
人當然可以選擇自己的來生,不僅是來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生,也是當初大家隨自己的意願選擇而來的,然而這最為關鍵的是,在個人生命的「使用年限」與「賞味期」屆滿之前,切記!務必要保留精神及體力,意識清醒,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預知時至」,到了最後臨終之際,才能「正念現前,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瀟灑走一回,如願往生!
生命是永續經營的:
《金剛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此「於法不說斷滅相」與《法華經‧方便品》所云的「世間相常住」,相互呼應。雖然佛法講世間諸法皆是因緣生滅,但是不說斷滅相,「斷滅」即是歸於虛無。經文中所蘊含的義理是,外在器世間的宇宙,有「成、住、壞、空」的變化,但不斷滅,而是「永續」的。內在有情眾生的生命,有「生、老、病、死」的遷流,卻非斷滅,也是「永續」的。
作者從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闡述自己的永續生死學功課
作者簡介:
慧開法師
俗名陳開宇。建中畢業後,以第一志願考入臺大數學系,隨即加入晨曦學社,並成為該社六十四學年度社長。
獲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宗教研究所哲學博士,專研佛教哲學、天臺宗教義、宗教哲學、儒家哲學、東西方宗教傳統與生死探索、臨終關懷、死後生命探索。
曾任教於南華大學,曾任南華大學學務長、副校長、研發處處長、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現任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生死學系(所)專任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兼任教授、臺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臺灣生死輔導學會理事長、嘉義市博愛社區大學校長、臺中市光大社區大學校長等。
名人推薦:
慧開法師是我認識多年的好友,也是在「生命教育」推動之初,就一起並肩作戰的好夥伴。我都管他叫開師父。開師父學識淵博,無論在生死、宗教、靈修等課題上都有相當專精與獨到的見解。
人怎麼生活,就怎麼死去;要怎麼死去,就必須先怎麼生活。接近死亡看似恐怖,其實會喚醒靈魂深處某種「神祕而溫暖的幽默感,以及本自具足的慈悲心」。唯有正視與透視死亡,才能徹底掌握生命的意義。為了這個目的,開師父將他在《人間福報》長期筆耕的〈生死自在〉專欄文章,深入淺出地將他對於生命的態度、死亡的看法,以及面對死亡應有的預備娓娓道來,彙集成冊與一般大眾分享。
書中可以看到古往今來的人物談論死亡對於生命的意義,甚至還可以從開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來看「生命尊嚴」與「死亡尊嚴」的抉擇,以及「如願往生」與「善終」的重要。對於非佛教徒的讀者而言,本書是了解佛教生死觀的一本淺近的入門書。至於基督宗教的信徒,雖然有可能無法完全接受本書的觀點,但如果能以開放的態度來閱讀,或許有機會在兩大宗教間搭起跨宗教對話的橋梁。閱讀開師父的《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心中有很多驚奇與喜悅,更能感受到他與人分享智慧的慈悲與法喜。
──臺大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孫效智
----------------------------------------------------------------------------------------------------------------------------
慧開法師與我有很深遠的緣分:我有幸在臺大求學時於一九六O年加入周宣德老師在臺大推動創設的臺灣第一個大學佛學社團「晨曦社」,匯入慧炬機構的學佛洪流。慧開法師在我畢業後,進入臺大數學系就讀,也加入了晨曦社,成為我的社友及校友。
慧開法師長年深入生死學的研究探討,在蓮花基金會培訓宗教師參與安寧照顧的課程中授課。我多次聆聽他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每次都深受感動,受益良多。他寫的文章不但探討生的意義,也探討死的意義,更告訴我們死了以後是怎樣的;他用物理與數學的理論,討論生命的輪迴,解釋三世因果的生命觀,告訴我們如何永續經營生命,如何提供終極關懷,並談到善終的重要,以及病患的末期照顧與臨終關懷的重要課題,更可啟發讀者不斷的思考與精進。雖然生老病死無法避免,但是人人有權追求善生與善終,
慧開法師這本新書《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也許可以提供您一些有用的資訊,特此鄭重向您推薦分享。────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 恩主公醫院教授 陳榮基
---------------------------------------------------------------------------------------------------------------------------
慧開法師有著無人可及的深厚背景,如:
數學修養:因此他有著清晰的邏輯及科學的推理。
哲學修養:因此他有著極強說服力的辯證。
宗教修養:生死問題本就是超越科學,屬宗教領域的課題,身為一位宗教家,他
透徹地闡明了生死奧祕。
生死學修養:他是海內外知名的,科班出身的生死學專家。
教育修養:他長年從事教育工作,在此書中他以身教、言教、境教傳達了生死教育。
文學修養:他通透了中華文化的傳統,整合了儒釋道的思想,再用優美的文筆表達其思想。使人不知不覺中跟隨他的思想,進入了參悟之境!
這本書,能讓人「在認知上」對千古難解的生死謎題豁然開朗;「在情感上」,對難以割捨的生離死別情節獲得釋放;「在心態上」,教人坦然面對自我與他人的自然與必然死亡現象。「在行動上」,因著參透死亡,而能迎接死亡!只要是「人」就該讀!但尤其是醫療人員更該讀!因為醫護人員是最常最接近死亡的專業,若不深究生死學,常會變得麻木不仁。有次我參加一個多科醫療團隊的會議,討論一位多重器官衰竭,全身插滿管子,是否應做氣管切開手術的案例。病人強烈表達不願做氣切,家屬卻害怕作決定,因為怕一旦作錯決定,會遺憾後悔一輩子。討論中有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說:「我們醫療上只能關注他的呼吸道是否通暢,別的就無法考慮這麼多了!」
慧開法師在書中有一段寫道:「現代醫療團隊與機構,對於生命與死亡,由於在認知上的限制與不足,在面對絕症重病時,多半還是著眼於病人肉體生命的不斷救治與延長,而往往忽略末期病患在心理上、精神上、乃至靈性層次上的尊嚴與需求,遑論病人還可能有更上一層樓的善終自主考量,與宗教解脫需求。」真是一語道破真相!
在臺灣,除了少數優質的安寧病房,因為醫療團隊受過生死教育與專業訓練而能讓病人自然善終之外,絕大多數在醫院往生的病人都不得「善終」:全身插滿管子與機器,最後還做一套CPR心肺復甦術,肋骨被壓斷,病人流著血,流著淚斷氣!這種現象還要多久?臺灣一年死亡人口約16萬人,優質的安寧療護能照顧的病人不到一萬人,其他15萬病人怎麼辦呢?我們奮鬥努力了近30年,進展很慢,民眾及醫療人員的觀念很難改變。我一直期待著有一本完整的有系統的「生死學教科書」,普及到華人文化的所有角落,改變人們的觀念,使中華古文化的「善終」能落實到今時今地的醫療系統之中。這樣能整合認知、情感、心態、及行動的生死學巨著,除了慧開法師,當代是找不到第二個人來寫了!
感謝慧開法師在百忙的日常工作中,為了眾生,以悲智雙運,熬夜犧牲視力與健康地完成本書。我將不遺餘力地推薦給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細心地閱讀吧!您的收穫是無價的,因為是攸關生死大事!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臺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
上週末在蓮花基金會幸逢開師父上課,不想兩天後收到助理信函,要我幫開師父新書寫序。老師囑咐,學生自應盡力,待匆匆覽閱一回,方發現文章涉獵甚廣,凡和生死學相關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包,心中暗暗叫苦,擔心此序畫蛇添足。
曾聽過開師父數回演說,總是讚佩師父能把深奧的佛理,煎燉成平易近人的閒話家常,不知不覺中沁入脾肺、透進腦海。這回攬卷細讀,才知道不單如此,開師父主修數學,然而文中上通天文、心理靈性、量子力學,下達地理、歷史經濟、古典物理;竟似在翻百科全書,更是讚歎景仰。
書中由吾人面對死亡之困境,從《論語》剖析孔夫子對生死的態度,透過佛家對分段生死的詮釋,進而提出生命的永續經營觀。強調死亡乃是生命的展現,氣度、價值和意義的展現;而成敗則不足以論英雄。除了佛法外,並以數學和物理的概念切入生死,而完成了現代社會合宜的善終概念。一方面,則透過歷史考據畢達哥拉斯的因果觀,佐之以史帝文生廿例有學術證據的輪迴事實,進一步說明人生是「連續函數」的概念。
接著透過陳述傅偉勳先生的努力、傅朗克的第三維也納學派的意義治療法,加上近年來蘋果賈伯斯先生的經驗,開師父建構了現代生死學的理論,用自己及友人、學生的經驗和問題解答來闡述生命永續經營的可行性,並擴展而為生命終極關懷的基石,為安寧療護及共同照顧的靈性陪伴,提供了指引的原則和實務可行的方法。這本書在生命和死亡議題上,可以說是由佛教的立場出發,而又能普澤眾生,三教九流則可引為標竿。
夫子言,朝聞道,夕死可也;此斷非叫人當夜即死,而是明達了知死亡是生命的展現。欲朝聞道,就請速讀此書。必大大有斬獲,也不枉開師父慈悲為懷,分享多年鍛鍊的良丹。是為序。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 賴明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0 |
5折 | 5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9折1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