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氏未來學之全面啟動,打造宇宙旗艦級公主軍團
AI少女機器人版《紅樓夢》,開展浩瀚無邊的愛與救贖
一邊是文字豔如古瓷鬥彩的台灣當前生命變貌與奇觀,另一邊有「小說反思」與「虛構書寫」的強勢共生。每個滾動於紙面上的字都構成小說,同時也緊咬住小說成為小說的形上設問。
這是當代小說職人所必備的一目重瞳,語言極高明的影分身之術。
——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觀看,那流過我們靈魂的無數故事。
遺忘。確實是最可怕的事。
「你會記得這一切嗎?」
「永矢弗諼。」
那時,在那座蒐集許多少女身姿如警幻預言的王的大房子裡,他並不知道自己正被捲入一個龐雜渺遠牽涉古老星系撞擊、塌縮、質變、剎那永劫的「女兒」計畫,一個AI少女機器人夢工廠的擘建,無限次死去又重生的大觀園迴路程式?或者,他涉入的是神祇創生,關乎贖償與修復的拼裝縫補,而人類的文明早已滅絕?
或許更早之前就開始了,一個濕冷雨天,在腥臭狼籍的雞販前,他怒聲斥責女兒的喧譁街道;微若表妹喝下殺蟲劑,開啟此生重複傷害命題的那個夜晚;診所鼴鼠臉模樣的護士小鳥依人似地跟隨他走回獨居公寓,他捧起她的臉,說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他目睹、記下每一次巨大的邪惡、恐懼與毀滅的黯黑降臨,跌陷至時光裂縫裡(駭麗壯闊的宇宙爆破?),啟動無盡裂解、膨脹的另一個世界的運算,銘刻並收留那些流離失所的壞掉的靈魂,遺棄的罪疚,嫉妒的憎恨,爭寵與善良,殘忍卻甜美,親愛卻絕不信任的精準拿捏,悲歡交集的私密結盟與戰局。
那是一個父親,所能為「女兒」記下的,壯麗的救贖。
從小說家大腦額葉蹦出的少女神,
將是人類文明滅絕之後唯一可能的贖還?
——關乎記憶、遺忘、存在、傷害、療癒、修補與愛,那是在我們之前,之前之前的之前,被記下的,不,遺忘了,滅絕了,漫長的漂流和「因緣」湊聚……
緣起
《女兒》最初從這個想法啟動 : 一個老去的小說家,跟他的像天鵝折頸斂翅的女兒,談愛、高貴、同情他人之痛苦,如何不羞辱他人且愛自己,不被他人羞辱;怎樣全景觀看「傷害」這件事;或是修補、療癒「人類文明這一切噩夢的破洞 」。
當然,他可能像川端的〈睡美人〉或納博科夫的〈蘿莉塔〉,牽涉到對青春之光的美的顫慄、感動,以及文明,愛,道德邊界的幽微探觸。這「女兒」是一個老去的小說家,從他自己的頭顱,靈魂,生出來這個「栩栩如生的女兒」。
某部分看,這本小說可以視為「如何創造一架完美少女機器人」之芻議。
小說一如駱的長篇風格,妖幻如故事森林的不斷冒湧出故事,似乎是各自獨立的短篇群,整體又有一複雜的賦格在迴旋,交織,重奏。如許多座鐘樓同時迴響。
這本小說加入「量子力學」的某些概念;譬如「量子纏擾」、「塌縮」、「宇宙爆脹」、「脫相干」這些概念,展開、編織、追蹤人物的關係。如韋勒貝克的《無愛繁殖》,卡爾維諾《宇宙漫畫》,還有《白躁音》、《10 1\2章世界史》這類小說,一種偽科學、人物如粒子、如昆蟲學、或化學的描述。整部小說充滿一種星空、宇宙、銀河瀑布的詩意,以及華文小說前所未有的空闊維度。
作者簡介:
駱以軍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台北文學獎等。著有《小兒子》、《棄的故事》、《臉之書》、《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西夏旅館》、《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等。
章節試閱
藍天使
颱風天,從我這個老舊公寓四樓望出去,一片樹海翻湧,銀色的雨陣像電影裡古代攻城的漫天箭簇,以一種違反物理慣性的視覺效果,在我面前橫著移動,很難想像此刻我是在台北市區的老舊巷弄裡。我躊躇再三,撥了女兒的手機,想或利用這好像有超越人類力量的大自然災難臨襲的「惘惘的威脅」,聽聽她的聲音,或也可以沖淡一下每每我們父女在電話中無話可說的,像電視斷訊螢幕卻仍曝白光點亂跳竄閃的沙沙沙恐怖聲響;每每斷線後讓我沮喪、反潮,她那近乎鼻塞、像鄙棄又像被我冒犯的僵硬短覆句。「還好嗎?」「嗯。」「颱風來了別出去亂跑。」「我三天沒出門了。」「噢。」「還有事嗎?」「沒事,就是問問。」「那我掛嘍。」「噢好⋯⋯」「對了,我昨天⋯⋯」
我昨天自個兒扛了一盆芭蕉上我公寓頂樓⋯⋯
但那些對話皆只是我自己腦海中的想像。電話那端並無人接聽。像年輕時不知畏敬造化之神,和同齡少年間惡戲開的一句玩笑話,竟如一尾灰溜溜鼻涕蟲蟄伏於時間不引人注意的脊背腰側:「萬一將來生了個女兒竟然長得和我這老爹一個模子鑄出來般,那不是天大的悲劇哇哈哈哈哈⋯⋯」結果人生如夢,真的一恍惚一彈指,我這平庸可憐、像隔著霧玻璃不真切活著的一生,到了黃昏之境,扳指數來可以算作成就的,竟就是這個陰鬱、不討人喜歡、臉孔和我一樣(大下巴、高顴骨、濃眉、目露凶光、塌鼻、厚唇),如果代替我參加同學會,那些可惡的老傢伙們肯定詫笑說是我本人男扮女裝出席⋯⋯那樣的一個女兒。
而她也已經步入中年⋯⋯
不,仔細回想,這個像髒汙照片上故意不引人注意,每每讓自己面目模糊的女兒,似乎除了我們父女那麼難得碰面(過年時悲慘又寂寞對坐著吃便利超商訂購的微波年菜餐、或我們一道去她母親在靈骨塔的金屬格位祭拜、或幾次我在大街摔倒被人送進醫院,她接到通知虎著臉來辦住院手續),如此實體感在我眼前,像一尊無從修改的捏壞的陶瓷─是的,有幾次她那麼真實地坐在我面前,我心中像荒山月夜無法忍受的瘋狂與孤獨,想悲慘地大喊:這就是我的女兒,一個活生生的歐巴桑─完全沒有關於她生命其他時期(襁褓裡小女嬰的胖嘟嘟可愛模樣、穿著小學生制服的小女生模樣、青春期羞澀發出女性荷爾蒙或抽身架高校女生的模樣、二十跨過三十最有女人味的模樣,或她曾談過戀愛帶過哪個即使再不體面的男孩回家而變得柔和愛嬌的模樣)之印象。我,怎麼努力撥開記憶的蔓鬚褶皺,她就像已熔鑄成形、冰冷堅硬的這個不幸模樣,沉甸甸地交到我手上。
也許我這樣的描述,會誤導人們往麥特.戴蒙在《神鬼認證》系列裡那個為失憶症所苦的中情局探員傑森‧伯恩的氛圍想像:靈光一閃的破碎記憶畫面。被洗掉的記憶。或是被植入的記憶。不記得自己是誰,像一顆隕石孤獨地漂在外太空。不知道從四面八方一波一波無有止盡以最專業精準程序來獵殺他的是什麼人,只能憑意志刻舟求劍,掌握每一條細節每一片碎證物,以拼出正常人無法想像的另一世界⋯⋯
如果可以,我當然願意這一段(描述傑森‧伯恩的)文字作為我將要展開的敘述的全景摘要:
一枚不規則拼圖小硬紙塊逆推出一幅一千片的蒙娜麗莎微笑、一坨揉掉的廢紙團繁殖出整部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一個密碼、一個視焦重疊混亂的旅館房間似曾相識的曝光影像⋯⋯如果所有發生在眼前的事,只為了作為拼組一個巨大的謎團之材料⋯⋯
傑森˙伯恩對那個把他當瘋子的美麗女孩說:「⋯⋯我可以告訴妳外面六輛車子的牌照號碼;我可以告訴你那個女侍者是左撇子⋯⋯還有坐在櫃台上那個男人的體重是九十八公斤而且也可以舉同樣的重量;我知道尋找槍枝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灰色卡車的儲物箱裡;在這種海拔,我可以跑八百米而面不改色⋯⋯」
「我為何知道這些呢?」
「我怎麼知道這些而不知道我是誰?」
主要是,我的意識,在蜂巢狀愈縮愈窄小的這座城市一隅,向四面八方惶恐地投石問路,從不同的他人的眼中所折射出來的「這個我」,常讓我感受不到自己是個已有一歐巴桑老女兒的老人了。昨天,我從路口松青超市旁的花店殺價買回一株芭蕉,那像古裝美人秀髮倭墜肥厚晶瑩的大葉子,又像翠綠螳螂簇張開一片片翅翼,看了真讓人歡心。我像回到年輕時光興沖沖搭計程車載回公寓,然後抱著它(真的像抱著個長髮披垂的女人)氣喘吁吁一級級上階梯。中途遇見了住二樓那戶退休老將軍和他的女看護(這個女人大約四十出頭,「貌甚寢」,但我總在樓梯間遇見她攙扶著那像老蔣晚年穿風衣戴畫家呢帽戴墨鏡一種難忘昔日風采如今卻枯瘦蹣跚步步維艱的老人上樓下樓,我觀察她對老人說話的命令句和忍耐神情,推想她可能是從看護暗度陳倉成了他孤獨殘年依偎的地下妻),我卻像個晚輩側讓了身,朗聲喊:
「齊伯伯好!」
「欸,這芭蕉真漂亮。」像對後生的應答。
所以我應該不是個老人?
我想要說什麼?
一個不存在的女兒?
但那憎恨的,被我負棄的,全身靜電般收藏著灰暗、枯燥、對她置身的這個人世的不耐煩的那張難看的臉,那麼歷歷如繪像水盞上浮著的一張黃紙符咒,上頭潦草寫著朱砂擰成一團的鬼神的文字,暈開了,紅灩灩的,哭笑不得的,讓我有愧神明的臉。
啊我想起來了,像小津安二郎《秋刀魚之味》裡,拘謹教養的笠智眾扶著喝醉而露出衰老醜態的昔日老師回到住處,出來應門的老小姐女兒,那和父親如同複印的一張扇形腮和倒吊濃眉,一張憤怒、怨懣、嫌惡自己所從出的這個衰朽發出臭味的男人⋯⋯
就是那張臉。
這個颱風來得異常詭異,沒有風,雨拚命地下,無聲地,從我這窗外望出去,一片銀色的水光密覆著陰晦暗冥的樹影,一切事物都在搖晃著,時間卻被切斷了。我發現對面左斜四十五側角那公寓的一格一格亮燈的窗裡,也有幾個人影如我這樣發愁的望著外頭那像沉船舷窗看出去,沉浸在深海底的世界。不確定是這密不透風的傾盆大雨遮斷了空氣的流動,或颱風的低氣壓使然,我感到心臟像皮管栓塞的幫浦,總是打不上氣來。
「女兒,我讓妳失望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養成這個自己對自己說話的習慣。問題是,連這樣獨自坐在霉濕陰暗的老舊公寓裡自言自語,我的臉上還是掛著一種乞憐的、卑鄙的笑容(噯我真的慢慢用她的眼神在看自己了)。一張蠟白的,像日本能劇面具眼洞是兩蕊下彎月那樣的臉。我易於討好人,尤其是那些惡聲惡氣的人,這一點令我非常憎厭自己。我家巷口7-ELEVEN裡最凶的那個制服女孩,醫院門診翻白的年輕護士,甚至郵局門口斜縮著癟豆莢般手指、臉容枯黃的腦麻痺賣刮刮樂獎券女人⋯⋯只要她們一對我露出凶惡之臉,我便忍不住用一種男童似甜膩的嗓音,還有那個笑咪咪能劇面具和她們說話。這或就是衰老,像颱風的低氣壓將空氣裡什麼支撐住事物輪廓的底氣抽空了。像鐵輪圈壓著癟掉的腳踏車胎轉,或路邊老狗舔著密密麻麻爬滿跳蚤的粉紅睪丸袋⋯⋯。一句話:沒勁。底氣被洩了。那些在同齡族類中醜惡的、平庸的、造物主在捏胚她們時或心情不好捺塌了鼻子撮厚了嘴唇勾歪了兩眼的臉,在我的鼻腔絨毛接收端,卻暗香浮現某一具青春的身體。不為了色情,只純粹是老人鼻子聞出了空氣粒子中比你年輕、有滋味的力量感,而產生的自慚形穢。
舉例來說,在這個窗外世界被大雨包裹成一片陰冥如夢的時刻,我在我的老公寓裡,牆壁的白堊塵粉全像泡水的蘇打餅乾,沿著癌斑裂縫,靜靜失去原本的固態支撐感,我戴著老花眼鏡,剪下幾天前舊報紙(才沒幾天,那印了鉛字的大張薄紙,已潮濕的發出一種明礬的腥味)上的一篇文章。
標題是:「老男人與他們的愛情生活」,一位叫「胡晴舫」的作者寫的:
「義大利男人貝魯斯科尼七十二歲,已婚,為人祖父。他同時是義大利總理,跟十八歲女模特兒牽扯不清,時常豪宅召妓狂歡,天天為了他熱鬧的性愛生活上報紙頭條,搞得全球皆知,他意緒飛揚向同儕炫耀,他不是聖人,但﹃幹起來像個神﹄。」
「⋯⋯某層面來看,老男人的年輕女伴就像老女人的昂貴乳霜與整容手術一樣,具有某種回春效果。跟比自己年輕的對象戀愛,因為對方仍稚嫩,對世界仍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慾望,年長的伴侶
從對方的目光重新體認世界的新奇,再度發掘生命的樂趣,彷彿回復年少⋯⋯」
「世代正義變成越來越迫切的議題。談及環保,當代人沒權用盡地球資源,因為尚未出生的後代對地球有同等擁有權。同樣,論及就業市場,人們越活越長,一方面無法退休,需要繼續工作養活自己,一方面卻又形成老人霸占職場資源,年輕人失業,就算找到工作也很難升遷。而最近的金融危機,各國政府為了刺激自己的經濟,擴大債務,日後當然債留子孫。
「老男人跟年輕女人在一起,真是干卿底事,但,如果真有誰該感到氣憤,應是與她同齡的男孩子。因為,某方面來說,老男人搶奪了他們的資源,就像用光了本該他們的石油藏量,迫使他們必須找尋其他替代能源。所以,真正有趣的並不是老男人一夜還能做幾次,卻是資源分配的公正性。」
好文章啊⋯⋯好文章啊⋯⋯我一手的拇指捺著報紙沿,另一手使著剪刀將這一小塊篇幅從那割開的方形窗洞剪下。喉頭不自覺發出肯肯的乾哮,淚花布滿了說不清是乾燥或冒油的眼角褶囊,嘴唇忍不住又弧彎成那討好的笑。也弄不分明是感動,還是被那犀利、殺氣騰騰的迫力所震懾。
「原來是⋯⋯地球資源⋯⋯這一回事哪。」
所以,對我女兒來說,她那樣面無表情地(是的,我曾看過Discovery,北極熊在揮掌擊殺海獅、環斑海豹、企鵝、鯨魚,乃至穿著羽絨衣的落難人類,甚至獵殺同類時,完全面無表情)看待我過於戲劇性的一切:衰老、感傷、懺情、常情不自禁哭泣,即使在頭頂上的毛囊已難看覆著一層灰白雜毛,或口腔再也遮掩不了噴吐出內臟腐爛的臭味,我還是擅長對孫女輩的年輕女孩作小伏低、撩撥調戲、調得她們咯吱顫笑⋯⋯在時光河流粼粼閃爍的不同層次水波裡,我收藏著的,曾經歷過的那許多美麗感傷的昔時,對她而言,不正是貪婪地「掠奪、竊占、壟斷、竭澤而漁」,即使千百分之一,她這輩子也享受不到的,極限光焰般的經驗嗎?
像哥雅的那幅名畫〈食子的農神〉,黑暗背景前,一個灰髮、瞪大眼珠、赤裸著醜陋身體的老人,兩手緊攥著一具頭已被吃掉的孩童身軀,痛苦瘋狂卻又像歡樂地張嘴撕咬那鮮血溢流的手臂。
吞食那些年輕的身軀,取得他/她們鮮活蹦跳的青春、力量、芬芳、清純如甘露的汁液、如絲緞般的黑髮、青蔥般的手指⋯⋯不,不,我在這磚牆飽吸水分而變得濕答答、軟綿綿的酸臭之屋、老人公寓裡,扭絞著自己所剩無多的頭髮,呻吟地對著眼像中的那個作者,或我那徹底對我(或我這輩老人,或這些老人混濁眼珠所曾目睹過的哀愁美景、駭麗風華、驚心動魄之場面)失去同情理解的女兒,大喊:事情不是那樣的!如果人類能領會的時間奧義,是一枚像雪景玻璃那樣的球體,你必須說那是一種神的詛咒和懲罰,你必須積累足夠的時間積木與時間拼圖,才得以看見全景,但那時所交換的時光牌局已到尾聲,風中之燭一吹即滅⋯⋯當一個(像我這樣的)老人,離開了他所置身的老人隊伍,兩眼發直地朝那讓他瘋魔的青春幻影走去,他所能啟動的時光硬碟,轉速是多麼的慢(所以絕不是吞食)、解析度是多麼暈糊、能承受激情的心臟是多麼孱弱⋯⋯經驗,作為每一次獨一無二、非連續性的一瞬,一個貪戀美景的老人,他所能分到的資源,是年輕人恣意、奢侈、不以為意隨手亂扔,像從一個強光源分撥再分撥出來,拋到陰濕角落的半燼麥稈、將熄火柴棒,或火星渣子⋯⋯
很多年前,我和妻子(是的,許多讀者或會疑惑:在我如同壁癌水漬夾纏不清的描述段落裡,有一個隱而未現的角色始終懸空,形成這個故事失落的環節。)前往她一位大學老師的住處。我想那個時間點是在我們舉行婚禮之前幾個月吧。(我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我妻子年輕時光和那老師保持著一種幽微隱祕的父女情誼,那是包括我在內其他人不得侵犯的神聖禁地。那唯一一次她帶我闖進那老師的家,是因為我們是非常恭謹、正式地去遞送訂婚喜餅。)我穿著後來婚禮所穿這一輩子唯一一套正式訂作的西裝,妻也穿了一襲以她那個年紀來說顯得超齡,不,甚至是超現實,發出耀眼光華的金蔥緞白旗袍。我們皆顯得笨拙生澀。印象中這位老師的年紀幾乎可以當我們的祖父了,那整個過程他完全沒有搭理我,用一種彷彿我們置身在十九世紀煙霧繚繞、光線陰暗、簾帳四掛的大鴉片榻上斜躺著漫聊。不,是他用一種老人的恍惚夢幻和妻在喁喁私語。那很像某個老鐘錶器械內部在不同平面軌道上靜靜滾動的小鋼珠。時間變慢了,甚至被喊停了,變成一種周而復始重複的欺罔。妻也用一種讓我陌生的、童女式的甜稚嗓音回應他。那時我少不更事,甚至不明白自己壓抑在腔內一股陰鬱的妒火。事實上那個老人在講述的內容,是關於學校董事會某個投票的過程,各路人馬各擁山頭各顯神通,鴨子划水台面下各種纏鬥慘烈不已:黑函、換票、情色事件、著作抄襲的紀錄、某一筆陳年財務帳目的追查⋯⋯這一階段必須犧牲掉我方派系的某人,因為可以換到下一階段的投票的監察人席次⋯⋯那是一個顛倒錯反的世界,你所看見的你以為的其實恰好是這個世界運轉方式的相反⋯⋯
我記得,在那個完全無一絲與色情聯想的話語時刻,那個老人,突然─像在自己夢中沼澤熟睡的蟾蜍妖仙,始終垂著眼皮;或完全相反,電光一閃突然睜開駱駝般長睫毛綻藍玻璃的眼珠─伸出他纖細白皙花莖般的手,放在年輕的妻的腰臀上,停留了大約一分鐘,然後像撫摸一隻他豢養的貓咪,沿著她美麗的背脊弧線,以一種我難以描述的純潔的色情,緩緩地朝上移動。
那一切在我眼前發生,彷彿我是透明空氣,或他們進行的是一件最自然不過的,父與女之間的日常親暱行為。我妻子的表情和眼神像是她正承受某種恩澤、對她年輕浮躁的安撫,一種遠高於我能理解的文明的傳遞。似乎我才是那個闖入、多餘、會破壞此刻天人合一神祕之境的魯男子,進化不完全的,同時有尾鰭與前肢的半蛙半蝌蚪⋯⋯
很多年後,在我的噩夢裡,那讓我魘懾呆立的三人靜止密室劇場,變成了,我和我那個醜女兒(她的年紀比當年那畫面中幻美絕倫的少女妻早已大上一輪),還有一個年紀比我大的老人。我還是一臉無助、迷惑。只不過之間權力關係,我從丈夫變成了父親。可能是我那長相完全拷貝了我臉孔的女兒,喜歡上人家。她站在一旁,用一種不討人憐愛的彆扭、固執的表情抽噎著,鼻涕在唇髭間冒著泡。她那模樣令我心碎,原來這個總是面無表情(像北極熊),拒絕讓自我的形貌意識放流進一張張漂亮女孩們爭妍鬥豔之臉的審美河流裡的醜姑娘,底層還是隱藏了一顆女性化、渴望被愛的、孤寂的心哪。但那老人卻如此眉眼嫵媚、氣定神閑,他的歲數猶大我一截,似乎擁有遠高於我的智慧、洞悉事物本質、分辨什麼才是一堆玻璃中的珍珠⋯⋯我驚疑又負疚地,完全無法參透那玄機。「這老傢伙究竟是看上這醜丫頭的哪一點?」
譬如說,《藍天使》,一九三○年代德國經典有聲黑白電影,但在那個光影如霧夢,人物因膠卷轉速不同而如禽鳥跳躍、交頭接耳講話、發條兔子般關門、開門、上樓、下樓、翻眼珠、動嘴唇的「快轉─停格─快轉─停格」運動感,加上片中人物顯得如孩童般胖胳膊胖腿,所以如今看來,還是有一種默片的滑稽、哀愁、迷離。情節大約是說,一個在課堂和私生活皆嚴肅、一絲不苟的單身老教授(他是個胖子),某次到酒館追查那些浮浪頹靡的年輕學生,結果自己墜入情網,被「藍天使酒館」的紅牌歌手洛拉搞得顛倒瘋迷,他辭去地位尊崇的教授一職,娶了洛拉,混在她周圍那些小丑、整天提著裙裾趕著上台的胖大歌女、舞台老闆、善良的鴇母、其他垂涎洛拉美貌的、進進出出後台化妝間的酒客⋯⋯這些底層人物之間。幾年過去,他變得邋遢潦倒,完全像那群菸酒不離、髒兮兮傢伙中的一個,不,甚至因他離開學院殿堂無有技能,成為讓這些酒館、廉價歌舞秀混飯吃的底層人蔑視的廢物。他成了不折不扣的骯髒老酒鬼。
這是個悲慘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記得當初我在這公寓裡看這部黑白片,哭得稀里嘩啦,一遍看完又重看一遍。
藍天使
颱風天,從我這個老舊公寓四樓望出去,一片樹海翻湧,銀色的雨陣像電影裡古代攻城的漫天箭簇,以一種違反物理慣性的視覺效果,在我面前橫著移動,很難想像此刻我是在台北市區的老舊巷弄裡。我躊躇再三,撥了女兒的手機,想或利用這好像有超越人類力量的大自然災難臨襲的「惘惘的威脅」,聽聽她的聲音,或也可以沖淡一下每每我們父女在電話中無話可說的,像電視斷訊螢幕卻仍曝白光點亂跳竄閃的沙沙沙恐怖聲響;每每斷線後讓我沮喪、反潮,她那近乎鼻塞、像鄙棄又像被我冒犯的僵硬短覆句。「還好嗎?」「嗯。」「颱風來了別出去亂跑...
作者序
每個字詞都裂解,駱以軍的二個世界
楊凱麟
「我們這個被更高更高維度所解析、癱瘓的世界,我不覺得眼下的華文小說家們交出足夠的『小說反思』。」
從天地伊始至今(二十五年,十九部作品,數不清的大小文學獎項),駱以軍不曾停止探問一個最基本的文學問題,其同時亦是當代藝術、哲學、歷史、戲劇、人類學甚至是天文學與量子力學所瞄準的核心設問:什麼是虛構全面啟動的世界?
在繁複的故事群落與華麗辭藻背後、什麼是駱以軍所有作品精光綻放的精純底蘊?或者應該嘗試基進設問:這些總是宛若活體的碎形故事、如江河奔騰洩湧的魔性修辭創生何種「非如此不可」的文學純粹空間?
答:虛構。而且是對虛構的固執創造、經營與形變。
閱讀駱以軍便是嘗試理解虛構的當代性,其無窮變貌與究極思索。書寫等同於虛構與虛構的無窮虛構,其迫臨的在場與缺席,甚至缺席的在場或在場的缺席……。
對駱以軍而言,小說家的創作從來不只是小說,而更繫於「小說反思」,在小說之中有小說的思考,以小說反思小說,或者這二者根本是同一回事,文學的雙面薇若妮卡。因此,書寫《女兒》同時亦是書寫「書寫《女兒》的方法」。作家筆下流淌的每個字都同時是「故事」與「說故事的方法」,既是目的也是工具,是小說也是讓小說斷死續生的丹藥。
其實自福樓拜以後,或者早在塞萬提斯,小說家便已不可能是天真的講故事的人。回憶、經驗、幻想、夢境、理論…都可以是小說的素樸內容,但亦都不是嚴格意義下的文學,因為所有小說都命定「已經是後設小說」,都必然投身於「小說如何(再)可能?」的究極設問與洪荒創造之中。寫小說同時也必然是寫小說自身的理論,是自我證成與自我批判的永恆回歸。
這就是當代書寫的艱難處境。文學衰竭甚至已死,這句話沒有其他意思:書寫不再有典範、不再有套式亦不再有類型可循,一切書寫都必須從零度開始,寫小說意味同時書寫使小說存在的嶄新理由與方法。文學是一種「自我奠立」之物,「『在那壞毀之境重新組裝回自己』的那想像的一生,就是『自己的一生』,終於修補回一個完整人形的時刻,恰也正是這個『自己』生命走到盡頭衰老將死的時候……」(p.574)
當然,這並不是在小說裡套索西方理論或私心準備「被評論」,亦不是要所有小說都需寫成僵硬的「後設小說」或「後現代小說」,更非在作品中繁複用典以示博學。理論、後設或用典(甚且是「假理論」、「假後設」或「假用典」)都不過是當代小說與思想結盟的多樣性實驗,然而,蟄居此書寫核心的卻是創作者的反身自問:小說家以小說探問何謂小說,正如畫家之於繪畫、作曲家之於音樂或電影導演之於電影。
對小說本質的自我設問,駱以軍從不曾須臾離開。這使得他每一落筆,文字便裂解為二,如同二道不同卻螺旋交纏的系列世界:一邊是洶洶旭旭令人咋舌的各式故事奇譚,另一邊則同步旋繞著關於此故事的「敘事條件」;一邊是文字豔如古瓷鬥彩的台灣當前生命變貌與奇觀,另一邊有「小說反思」與「虛構書寫」的強勢共生。每個滾動於紙面上的字都構成小說,同時也緊咬住小說成為小說的形上設問。
這是當代小說職人所必備的一目重瞳,語言極高明的影分身之術。
小說欲抵達虛構之化境,這是張大春一九九〇年代的未竟之業。就某種意義來說,駱以軍或許從來不曾「擺脫張大春」,相反的,在對於虛構的形上探索上,他比張大春還張大春。後者的問題不在於使現實過度虛構,而是虛構並未曾再虛構,因此停留在一種虛構的本質主義之中。文學本來就是一種未完成的狀態,但虛構從來不簡單等同於說謊或炫學,因此真正離場,「離開張大春」的,是張大春。
當代書寫誕生在一種孿生的對偶運動中,是自己對自己的內在增壓與臨界調校;既是書寫也必是書寫的書寫,書寫的生滅消長及其可能條件都束縮壓擠入每個被寫出的字詞之中,每個字因此都已蜷縮摺曲了整座宇宙的所有向度,同時是宇宙也是宇宙誕生運行之法。
透過意義與意象一再強化的濃洌字句,駱以軍使得真正的小說部位由長篇敘事成為掐頭去尾的強度斷片,再反覆炮製為鹽滷般的事件長句,最後凝煉結晶成故事字花,字即故事:故事被強勢摺曲於奇觀式的修辭增生之中,如蛇腹拉開的華麗詞藻並不是故事的妝點,而就是故事本身,這是《西夏旅館》(甚至長達十年的《壹週刊》專欄)所高度演練的小說技藝。《女兒》無疑地擴增了這種「人腦奇觀」,「如果是小說,她必須是煉金術士的小說,將雜碎、耗費低度心智在一無明狀態的,或是密度鬆散的貪嗔癡、暈車般搖晃漫遊的羅曼史,沒辦法給予啟悟的平庸大革命史……全予篩漏、高溫熔燒、濾去平庸濁汙的雜質,找尋金屬的靈魂。那或是每個句子皆是濃縮、隱喻、摺疊、典故、神話學、巫術或古樂譜的詩句。」(p.572)然而,《女兒》(或《西夏旅館》)畢竟不是詩集,高單位精練濃縮的字詞亦不太是傳統意義下的美文,那是每一次都企圖將一整個宇宙的力量壓注到被書寫的字詞之中,但每一字詞同時又都反過來成為宇宙的無窮鏡像,換言之,「在更高維度的智慧中」練習用神的眼睛觀看世界。
正是在這個意義下,駱以軍無論如何都是巴洛克的,這是他與上一輩作家的根本差異(郭松棻的逆向書寫?)。巴洛克並不在於任何建築或繪畫形式的簡單指涉,如果在《女兒》中文字如抽象風暴般被鼓動、如戰爭機器般被驅馳,並不只是為了小說中總是無窮疊套吞噬的敘事構成或人物事件間翻滾如渦旋的錯綜關係,而是緣於對無限的迫臨想像與究極虛構。「神明已不在世界之上,而是被含納其中、肉身化於世界。」(W. Worringer) 高燒熾熱的語言與冷靜敏銳的反思構成小說不可分離與不可化約的書寫操作,最高明的虛構來自這二者的相互含納,而巴洛克小說家駱以軍正是此操作的趨向無限,這是他小說風格中最強捍與最重要質地。
因此,在《女兒》中對天文學與量子力學的一再援引,在所有作品中不斷迴返的文學經典與各種典藉並不是為了用典與炫學,換言之,不是對讀者的知識或歷史考校與霸凌,而是意圖以繁複的詞條語彙織就一張迫近無限的織錦,意圖由「一枚不規則拼圖小硬紙塊逆推出一幅一千片的蒙娜麗莎微笑、一坨揉掉的廢紙團繁殖出整部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一個密碼、一個視焦重疊混亂的旅館房間似曾相識的曝光影像…如果所有發生在眼前的事,只為了作為拼組一個巨大的謎團之材料…」(p.21)。在有限與無限、極小與極大、單子與宇宙、心靈與物質間無窮摺曲擴延的操作中,書寫的巴洛克運動不言而喻。
駱以軍以愛講故事聞名,但《女兒》作為一部三十四萬字的長篇小說,恐怕沒有人能具體重述其故事,因為莫耳量巨觀的大型故事已被徹底敲碎、抿滅於強勢的摺曲操作,宇宙等級的「大故事」被按捺壓擠於字句之中,成為「字-故事」或「分子故事」,成為敷衍大故事表面的金箔與面具。《女兒》就像以極高明文字所鼓吹撐大的膜,一切都發生在膜上,如吹泡泡般無窮增生繁衍,真正的宇宙僅是這層膜的翻摺攪動。在《女兒》中,大故事被徹底瓦解與分子化,書寫《女兒》的無限方法與修辭奇觀成為故事,小說成為職人極天才與極專業的形式操演,這便是駱以軍所祭出的巴洛克小說難題:字詞的總體並不是故事,但故事無所不在。在這個意義上,駱以軍成為台灣當代小說家中極少數(如果不是唯一)能以「文字工夫」與舞鶴分庭抗禮的作者。但另一方面,作為讀者,《女兒》挑戰的恐怕更是小說與故事間過於單純的關係,戰場已經轉移到文學的分子層級,強化的魔性字詞是故事的單子化,而非僅是單純的修辭與美文,讀者的大腦亦必須「流變-分子」。
因為愛講故事而致使每個寫下的字詞都活色生香演技十足,甚至作品本身便是這些「分子故事」的盛大遊行與眾聲喧嘩,各種《女兒》的「大故事」版本被反覆摺疊與微分,以「字-故事」的方式求取逼近無限的極限值:
在此,主宰性的大故事退隱卻又含納一切可能的故事,成為故事的無窮級數。《女兒》是一個以「字-故事」所緊緻填滿無有空隙的宇宙,對文學的信仰轉化為故事神學,成為巴洛克書寫下的「女兒神」。
《女兒》成為讀者內在巴洛克成份的試金石,文字如最飽滿碩大的複瓣杜丹層層綻放。長期以來,「教育者」駱以軍使得閱讀必然同時是一種語言維度的飛梭挪移:時而是每隔幾年便重手推出的長篇小說,時而是一週一次的《壹週刊》專欄,但亦是每天的臉書、現代詩、散見的訪談,甚至書評與導讀,虛構透過駱以軍化身無量百千萬億於各文類之中,寫狗、寫小兒子、寫按摩、抽菸、復健、小酒館、永和老家…,亦或點評當代文學風景、推薦書序、評審文學獎…;駱以軍同時是父親、兒子、專欄作家、腳底筋膜炎患者、大樂透賭徒、老菸槍、失眠與暴食症者、愛狗人與書評家。但另一方面,飛掠於各式文類並述說怪奇內容的每個字句都同時怦然響著同一種聲音,已經華美的字句其實更珠玉藏櫝地摺疊著讓所有書寫者凜然的永恆扣問:小說與小說方法的雙生雙滅。
評論駱以軍就是意圖重現這個雙星纏繞擴張的巨大文學天體,其中的暗物質、恆星、黑洞、量子糾纏與強弱交互作用…。一切既存與外部的(文學)理論都無效(學院退散?),因為在「小說與其存有條件共生」的當代文學空間中,唯一合法的評論必然是由小說自身所就地組裝的內在思想運動。傳統思維下的「創作/評論」二分法不再有意義,因為小說家同時亦是創造小說(評論)方法的人,超越性的理論套用必須由內在性的說情所取代。評論駱以軍即是為他所曾創建的雙生世界說情。
就像馬克維奇所主演的《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1999),由祕道進入馬克維奇腦子裡的男人可享有十五分鐘以他的感覺與視線觀看世界,但真正的戲劇性是,馬克維奇最後亦由這個祕道進入自己的腦子裡,於是他看到一整個「以馬克維奇為分子的世界」:男扮女裝的女高音馬克維奇、享用美食的馬克維奇,喝酒的馬克維奇,馬克維奇歐巴桑,馬克維奇媽媽與馬克維奇小嬰兒……。《女兒》或許就是駱以軍版本的《變腦》,每個人物、每個句子與每個字都成為通入駱以軍腦子並因此享有他小說家視線的密道,閱讀《女兒》以便變腦「成為駱以軍」,以便進入當代華文最風格特異的文學空間。
這樣像洋蔥層層剝開或包覆的劇中劇核中核,《女兒》裡多次援引了《全面啟動》的多層夢境,「這一切龐大到遠遠超過人類能感知的負荷、那些『多元宇宙』裡即使最輕的一根羽毛,一粒塵埃,街燈孤伶伶投在石板上如粉塵的清光,疊加再疊加之後,其重量足以壓垮那原本像紐約中央車站,可以出發、投射、到達『任何世界』的那個自由的『印記城』,那個『薛丁格的貓』的箱子。所以它到後來只剩下一種『全面啟動』的出發前的氣氛。」(p.555)夢境無疑地早就是駱以軍啟動虛構的起點,但作為一個「以說謊作為職業」的小說家,如果一切皆謊言,皆trompe-d'œil(錯視或「眼珠戲法」),或許只有一件事是真的,就是不斷扣問小說開端的巴洛克動態。就像《續齊諧記》裡著名的〈陽羨書生〉,書生口中吐出美貌妻子,妻子趁書生醉臥時也從口中吐出帥氣的年輕情夫,情夫又趁夫婦倆共寢時吐出自己的情婦,二人在彷若夢境隧道的末端對酌,然後倏而又像俄羅斯娃娃一個接一個被重新吸入口中,還原為書生。《女兒》的〈雙面維若尼卡〉亦講了一個現代的版本,二位偷情者之一在旅館中趁隙撥出手機與另一位愛人調情(喚出豢養在電子機器裡的情人?),從一個說謊空間中再招換疊套一個新的,在謊言的套式中又嵌入另一組謊言套式……,「也就是說,她用『他必須避開她對她男人說謊』的這個小空間裡的不在場,又在夢中再開一道門,到另一個界面去和另一個情人談情說愛。只有謊言才能讓謊言原本的混沌像鏡中鏡被折射的如此純淨。」(p.269)故事間這樣的重重疊套、榫接,故事的界限與界面屢屢成為駱以軍小說中陰陽交接狼狗莫辨的虛構時刻,而正是在此,有華麗深重的文字充滿魔性地從虛空中滾滾而出。
就像所有探尋小說本質的偉大作者一樣,駱以軍不可免地將觸及宇宙論,以及宇宙論所不可或缺的詩意,這或許是《女兒》在內容上最明確的轉變之一。但同樣的,每一個談及宇宙創生量子迸射的字詞亦同時是二個世界的核裂解程序,駱以軍就像是個極高明的單口相聲大師,以一組文字同時講二個故事,故事與故事的故事。這是「肉身在宇宙之中、但宇宙從誕生到死滅又都塞擠摺入肉身」的不可能幻術。
然而駱以軍從不是一個小說教義的形式主義者,如果每個字在他筆下都裂解成小說與小說道術的雙聲合唱,那亦是因為他對文學書寫的究極探問總是鏡像映射著生命與存有的高度思索。駱以軍透過書寫從不停止地傳遞著某種「溫暖的共感」,這無疑地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倫理學核心部位,文學的本命。
形上學高度的虛構與倫理學深度的共感組成駱以軍一切故事的DNA,小說從每個字詞起便是倫理學與形上學所共同絞索的雙螺旋構成。比如名為「宙斯」的狗,穿越了臉書、訪談、《壹週刊》專欄與《女兒》,這是同一條狗在不同書寫平面上的形上學變貌與倫理學追索,亦是複雜生命在不同媒材上的豐饒切面,時而剪影、時而速寫、時而白描、時而照像寫實、時而濃墨重彩。
多樣化的書寫使得「狗」這個漢字裂解,高張的文學機器化身為「宙斯」嗷嗷遊走於語言平面,從搞笑的突梯事件到存有的溫暖共感,亦或從臉書到長篇小說,駱以軍以華麗的文字描摹著他所穿透的事物狀態,並總是能從傷害的各種永恆手勢中攫取存有的單義性,而且更重要的,這種愈來愈具有倫理學反思的小說書寫仍然緊緊扣問著小說的形上學奧義。
這是何以駱以軍寫著臉書(粉絲六萬人!),寫著《壹週刊》專欄(長達十年!),寫無數的推薦序與導讀,卻絲毫未曾動搖他小說書寫的份量。因為他總是懂得如何劈開字詞、劈開腦袋,讓書寫指向全新的文學機器。新作《女兒》已經上膛,存有的倫理學設問與虛構的形上學答覆,或反之,虛構的形上學設問與存有的倫理學答覆,將如同槍管中二道緊密渦旋的來福線,每個字都將由此高速擊發,而且勢必都將再指向文學的這個終極賭注。
每個字詞都裂解,駱以軍的二個世界
楊凱麟
「我們這個被更高更高維度所解析、癱瘓的世界,我不覺得眼下的華文小說家們交出足夠的『小說反思』。」
從天地伊始至今(二十五年,十九部作品,數不清的大小文學獎項),駱以軍不曾停止探問一個最基本的文學問題,其同時亦是當代藝術、哲學、歷史、戲劇、人類學甚至是天文學與量子力學所瞄準的核心設問:什麼是虛構全面啟動的世界?
在繁複的故事群落與華麗辭藻背後、什麼是駱以軍所有作品精光綻放的精純底蘊?或者應該嘗試基進設問:這些總是宛若活體的碎形故事、如江河奔騰洩湧的魔性修辭...
目錄
每個字詞都裂解,駱以軍的二個世界 楊凱麟
藍天使
私語
在微若之前有個房間
走鐘
護士
宙斯
一個悲傷的故事
大房子
父親
粒子互纏I
粒子互纏II
紅樓夢
雙面維若尼卡
阿達
科幻小說
睡人
襲人
浮花浪蕊
公主
紅包場
賈母
大雨
我老師夜間酒館
深夜酒館
核爆
斬蛇
最後的故事
那一夜I
那一夜II
夢裡
每個字詞都裂解,駱以軍的二個世界 楊凱麟
藍天使
私語
在微若之前有個房間
走鐘
護士
宙斯
一個悲傷的故事
大房子
父親
粒子互纏I
粒子互纏II
紅樓夢
雙面維若尼卡
阿達
科幻小說
睡人
襲人
浮花浪蕊
公主
紅包場
賈母
大雨
我老師夜間酒館
深夜酒館
核爆
斬蛇
最後的故事
那一夜I
那一夜II
夢裡
商品資料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4-08-01ISBN/ISSN:978986582385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