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但可以拓展一個人的眼界,更可以開啟她通往未來的世界。
是什麼樣的環境與教育方式,讓一個小女孩從小練就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從學英文、參加科學競賽,到錄取MIT,她又是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方法?
星星女孩洪瑀,畢業於北一女數理資優班,就讀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資訊系。國小到高中皆以市長獎畢業,曾擔任學生市長、合唱團指揮等活動負責人。在各項競賽皆有優異表現。2010年榮獲英特爾國際科展一等獎,得到一顆小行星以洪瑀英文名字命名的殊榮。
在學習的領域上,她確實如同一顆天上運行不怠的星星,恆久向前並以熱情與活力感染身邊的每個人。究其原因,閱讀習慣的養成是關鍵,讓她從小就能多方面涉獵感興趣的學科和活動,並透過閱讀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本書,可以清楚看見她為何從小就立定許多學習上的想法和目標,以及如何最有效率的完成課業,並把時間運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更可以看見她就讀北一女時,如何準備與申請MIT入學,並同時參與英特爾國際科展的研究工作,成為一個時間與資源的整合高手。
當然還有她遠赴美國MIT與英國劍橋的求學過程,以及在GOOGLE等知名企業的打工經歷,學會處理各種過去從未遇過的稀奇問題。
一個平凡的小女孩,居然能讓天上的星星以她為名?
看似遙不可及的理工殿堂,卻有台灣女孩遠征實現科學夢?
從翻閱書本的想像,到翻越人生的學習,在這夢想實驗中,發現洪瑀。
星星女孩洪瑀,畢業於北一女數理資優班,就讀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資訊系。從小,父親刻意營造的學習環境,讓洪瑀打下習慣英語、熱愛閱讀的習慣,並鼓勵她發展多方的興趣,養成勇於嘗試的態度。洪瑀也不負所望,不用從小出國念書,也能奪得Intel國際科展一等獎,並申請進入世界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學院,更因國際科展的優異表現,擁有一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星星。原來,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也可以站上國際舞台,發光發亮。
「Made in Taiwan」的洪瑀,如何敲開MIT的大門?父親洪迪光是如何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女兒?洪瑀的學習之路,又能為年輕學子帶來什麼樣的啟發?這一趟築夢、追夢、圓夢的歷程,希望可以透過《星星女孩遇見MIT》這本書,讓我們清楚看見洪瑀勇於挑戰自我的全紀錄。
作者簡介:
謝其濬 著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蘇格蘭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現從事文字相關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本書對很多迷惑中的年輕人將有不少助益,雖然大多數的人害怕沒有洪瑀洋溢的才華,但她的序文題目「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確實是每個年輕人最關鍵,也是我常鼓勵年輕人要早些掌握的一件事。書中關於洪瑀的描述,充滿了對生命的熱忱與對他人的關懷,流暢的文筆也能感動不少讀者。洪瑀成長的過程與家庭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我願意推薦這本書。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
洪瑀從國三時住進冠德領袖社區,就一直是社區圖書館的愛用者,經常在那裡閱讀好書。因為熱愛閱讀,從書本中獲得了大量的養分,洪瑀的視野更為寬闊,這也是現在她能夠展翅高飛的原因。洪瑀為年輕世代樹立了很好的典範,因此,我們非常樂意讓更多人知道洪瑀的故事,透過她的分享,為這個社會帶來正面的鼓舞力量,並啟發更多年輕人投入閱讀,厚植個人的競爭力,讓社會變得更有希望,而這也是我們推動社區閱讀的初衷。
──冠德企業集團、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馬玉山
名人推薦:這本書對很多迷惑中的年輕人將有不少助益,雖然大多數的人害怕沒有洪瑀洋溢的才華,但她的序文題目「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確實是每個年輕人最關鍵,也是我常鼓勵年輕人要早些掌握的一件事。書中關於洪瑀的描述,充滿了對生命的熱忱與對他人的關懷,流暢的文筆也能感動不少讀者。洪瑀成長的過程與家庭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我願意推薦這本書。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
洪瑀從國三時住進冠德領袖社區,就一直是社區圖書館的愛用者,經常在那裡閱讀好書。因為熱愛閱讀,從書本中獲得了大量的養分,洪瑀的視野更為寬闊...
章節試閱
(摘自開場白、第2章)
開場白 擁有星星的女孩
宇宙浩瀚,繁星閃爍。
一望無際的星空中,有一顆叫做「Jacquelihung」的星星。
這是一顆小行星,位於火星附近,編號26424,在二○一四年,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後簡稱MIT)林肯實驗室所發現。
這顆星星的名字,其實是台灣女生洪瑀的英文名字。
她,其實沒有特別顯赫的家世,父母親也不是嚴格的「虎爸、虎媽」,卻能以出色的表現,贏得MIT以她的名字為小行星命名的殊榮。
洪瑀是如何成為一名擁有星星的女孩?
※ ※ ※
在「冠德領袖」的社區圖書館中,洪瑀和父親洪迪光各自打開一本書,沉浸在書中內容,渾然忘我。
閱讀,一直為洪瑀帶來莫大的樂趣。從小學開始,她就熱愛閱讀,對於課外書的熱中,包括閱讀英文小說,因此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陸續讀完七冊《哈利波特》的英文版。
大量閱讀,為洪瑀打下扎實的英文基礎,升上國中後,她從來沒有補習過英文,成績卻總是名列前茅,即使沒有出國遊學,流利的英文能力,連美國國會議員都對她豎起拇指。
*能靜能動也有領導天賦
事實上,洪瑀讓人驚豔之處,不只是英文實力堅強而已。
她雖然成績優異,卻並非只懂得念書。課業之外,她的興趣相當廣泛,擅長繪畫、設計網頁、寫電腦程式,也熱愛打羽毛球、游泳,還能夠彈鋼琴、吹長笛,甚至還是街舞高手,堪稱能靜能動,允文允「舞」。
另一方面,洪瑀也熱中參加各類比賽,利用比賽來鼓舞自己,同時也從比賽中,拓展視野,尋找資源,並認識新朋友。在她北一女畢業前夕,累積的比賽獎狀已有四百多張。
領導能力也是洪瑀的強項,讀小學時,就選上了學校自治市市長;高中時,則是數理資優班成果發表會的總召集人,甚至還在北一女和同學創辦投資理財社,展現了她在溝通協調、領導團隊的天賦。
*夢想進入MIT
進入北一女後,洪瑀有了一個夢想,就是進入世界級的學術殿堂MIT就讀。她知道,做為一名外國的高中生,要進入MIT大學部,比大學畢業生申請MIT研究所困難得多,不過,她仍勇敢放手一試。
在申請過程中,洪瑀除了學業成績之外,也完整呈現了她多元發展和快樂學習的成果,不但順利爭取到入學的機會,甚至還進入MIT首波錄取名單之中。
另外,為了北一女數理資優班的專題研究,洪瑀投入超導體奈米顆粒的研究,不但一路打進了全國科展,甚至進軍海外,參加知名的Intel國際科展,並獲得一等獎。
MIT將發現的小行星,用洪瑀的英文名字命名,正是表揚她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傑出表現。
「Made in Taiwan」的洪瑀,如何敲開MIT的大門?
父親洪迪光是如何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女兒?
洪瑀的學習之路,又能為年輕學子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這一趟築夢、追夢、圓夢的歷程,就從洪瑀人生的起始點──家庭教育開始說起……
第2章 閱讀,開啟了英語能力
這一天,北一女校園中,氣氛有點不太尋常。
在校長的迎接下,學校大會議室出現了一群衣冠楚楚、金髮碧眼的稀客。他們是來台灣參訪的美國國會議員。
為了迎接這批貴賓,校方也安排了學生代表,跟這群議員進行交流,當時就讀高三的洪瑀,也是其中一員。
簡報之後,議員們各有不同的學生陪伴,參觀校園。由於美國並沒有將中學排名的習慣,因此,他們對於北一女這所「第一女子中學」,也感到相當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讓美國國會議員都精豔的外語能力
洪瑀陪同的是一位身材高大、表情嚴肅的女士,乍看之下,有點難以親近,不過,話匣子打開後,倒也跟洪瑀聊得十分愉快。
議員女士告訴洪瑀,美國的高中生通常還懵懵懂懂,到了高三,才會比較認真思考未來升學的問題,而她看到北一女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懂得在教室專心準備學業,讓她留下很不錯的印象。
此時,她又看到球場上,有學生為了排球比賽而積極練習,顯然北一女的學生並不只專注於課業,對於運動競賽一樣很是熱中,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發展。
兩人互動時,由於洪瑀的英語十分流利,對談無礙,議員女士提到自己就讀高中的兒子,也在學中文,可是覺得中文太難,因此念了一年多就放棄了。她認為,像洪瑀這樣,有中文當母語,英語又說得這麼好,前途無可限量。
引導議員們參觀完校園,接下來還有一場座談,美國議員和北一女代表各居一方,根據兩地的教育現況再進行討論。在座談會中,洪瑀以流利的英文談論教育政策、國際時事,更提到自己未來的目標與理想,讓美國議員大為吃驚,對於台灣北一女的教育,竟然能教出小小年紀就如此有想法的學生,感到相當驚訝。
*語文能力需長時間累積
洪瑀透露,這次獲選為接待美國議員的學生代表,英語能力當然是基本考量,不過,事先的功課也不可或缺,除了要熟悉時事,還要準備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以及自己想問的問題,才能應答如流,表現完美。
以一個高中生的年紀,能夠在美國議員面前,以英語侃侃而談,證明她不只是會考試,而是真正能夠將英語運用自如。
事實上,洪瑀小學三年級時,在英語安親班上,便覺得自己的英語程度高於同年齡的學生,收穫不大,經過能力測試確認後,校方便安排她跟六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升上國、高中之後,有英語考試時,因為實力已超過試題的難度,洪瑀通常也不用特別準備,便能輕鬆過關。
洪瑀認為,英語程度其實是一種「能力」,必須花長時間累積,而非寄望臨時抱佛腳幾個晚上,就能得到很大的躍進,「每當我看到有人考前抱著單字卡猛K,考試成績依然不理想,就很替他們著急,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們。」
洪瑀的英語實力,與她從小熱愛閱讀的習慣有關,而父親洪迪光也在她的學習之路上,扮演了關鍵的推手。
*從學習環境切入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洪迪光從來不會要求要考一百分、拿第一名,但是他會期待孩子學好三件事。
首先,學好英語。洪迪光認為,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是日後走向國際的基本能力;其次,學好電腦。身處科技時代,能夠熟練使用電腦,甚至自己製作網頁、寫程式,絕對會無往不利;另外,還要練好口才,擅於溝通表達,才能和他人建立良好互動。
不過,即使希望女兒能念好英語,「羊爸」洪迪光也不採取強制的方式,而是從學習環境切入。
由於洪迪光夫婦平時都有工作,洪瑀就讀小學時,就為她物色安親班,正好在住家附近,找到一家安排了英語課的安親班,正好符合洪迪光的期待。
於是,每天放學後,洪瑀就先到安親班待著,等待父母下班後,再接她回家,該安親班也成為她學習英語的起點。
洪瑀回憶,在安親班,除了有外籍老師教授英語,為了帶動說英語的風氣,還會發貼紙給學生,如果說中文,就把貼紙收回,當貼紙蒐集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兌換小禮物。在這樣的環境下,甚至小朋友之間吵架也是講英語。
因此,放學後,洪瑀在安親班不是上英語課,就是跟外籍老師聊天,或是待在圖書室裡看書。
*藉著大量閱讀提升英語程度
洪瑀本身就是個愛看書的小孩,而圖書室中有不少用英語寫作的兒童讀物,洪瑀從最簡單的程度開始看起,一本接著一本,在不知不覺間,洪瑀的英語程度也逐漸提升。
洪瑀直言,自己英語實力的養成,其實也沒有別的祕訣,基本上就是藉著大量閱讀、看電影,持續接觸英語。由於電影裡的英語比較口語,一開始要掌握比較困難,相較之下,洪瑀認為,閱讀反而容易多了。
不少學習專家都提過,閱讀習慣的養成,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是一大關鍵,而洪瑀也不例外。
她透露,從小就對懸疑、推理的題材很感興趣,「我連平常做的夢,都很像懸疑電影,」每次向家人描述這些夢境,大家都覺得過程高潮迭起,幾乎可以改編成電影了。因此,在選書時,她也傾向看情節峰迴路轉的偵探、懸疑小說。
*反覆記憶,要忘也難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洪瑀就會去圖書館借閱整套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剛開始當然還是念中文譯本,讀著讀著,漸漸讀出心得,她發現故事雖然好看,但覺得書中人物說話時的口氣,有點奇怪,她問父母原因,才知道可能是譯筆的問題。
學了英文之後,洪瑀便決定看英文版本,之前看中文版本的「違和感」便一掃而空,變得通順許多,從此在看這種外國小說時,就盡量看英文版本。由於她偏好懸疑小說,這類作品故事性強,讓人不由自主追逐劇情,沉浸於文字世界中,「當完全被故事帶著走時,你只感覺自己在讀小說,而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念英文。」
對洪瑀來說,看小說是興趣,也是娛樂,凡是放學之後、寒暑假時期,或是有空檔時間,洪瑀很自然就會拿起英語小說來看。書中當然有陌生的單字,她會選擇暫時跳過,先跟著故事往下看,之後再回頭查字典。
當然,很多單字一定是查了又忘、忘了再查,正是透過這樣反覆記憶的過程,讓洪瑀累積了足夠的單字量,「因為這些單字我已經看過太多次了,要忘記也難,所以考前很少再特別去背單字了。」洪瑀說。
*口渴理論
一九九○年,一班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誤點四個小時的火車上,二十五歲J.K.羅琳是乘客之一,漫長的等待過程中,一個在巫師學校念書的年輕男孩故事從腦中浮現。之後,故事變得愈來愈清晰而具體,最後發展成一系列的奇幻小說《哈利波特》,全球熱賣超過四億本。
「哈利波特」風潮襲捲全世界,大小讀者競相閱讀,情節的進展成為書迷間熱烈討論的話題,在這股氣氛下,不看《哈利波特》,彷彿就落伍了。
本來就愛看書的洪瑀,當然也想讀這套書,洪迪光願意買書給女兒,但是有個條件:必須要讀原文版本。
每一集的《哈利波特》,都是厚厚的「磚頭書」,頁數可觀,對於當時才小學三年級洪瑀來說,原文版讀起來仍有點吃力,當然還是看中文版來得輕鬆許多。但是洪迪光就是希望透過她的閱讀動機,引導她更深入地學習英文。
這就是洪迪光自創的「口渴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從渴望中去觸發行為的動機。
洪迪光解釋,當人口渴時,就會自動去找水喝,同樣的概念應用在教育上,若是能夠抓緊孩子渴望的事物,即使是學習過程遭遇困難,為了滿足渴望,孩子也會排除萬難,竭盡全力去學習。
*原文版才能感受到原汁原味
他當然明白,以女兒的程度,要看完整本原文版的《哈利波特》,是不小的挑戰,但是為了到學校跟同學分享書中的內容,她會自發而積極地把書看完,這就達到了他希望洪瑀練習英語的目的。
洪瑀透露,看第一本《哈利波特》時,覺得單字很多,查起來很辛苦,但是又不得不硬著頭皮看完,不過,作家的用字遣辭有其習慣,很多字會重複使用,看到第二本時,單字量將近少了一半,看到第四本時,幾乎沒有單字了。
一開始看英文版時,閱讀速度比較慢,為了能盡快掌握故事的發展,洪瑀偶爾也會稍微偷懶,向同學借中文譯本來看。
不過,兩種版本都讀過之後,她發現J.K.羅琳寫作時,很愛用雙關語,到了中文譯本,或許是因為很難轉換為中文,譯者會以比較直白的方式表現,喪失了原作的語言趣味,因此洪瑀後來還是決定回到英文版本,體驗最「原汁原味」的《哈利波特》。
*聽、說、讀、寫,缺一不可
晚餐後,洪迪光一家人坐在客廳觀看影集,電視螢幕下,有著一條長長的紙帶,遮住了中文字幕,為了理解劇情,洪瑀不得不專注聆聽劇中人物的對話,這是洪迪光訓練女兒英語聽力的方式。
洪迪光說,以前的電視沒有自選字幕的功能,他只好出此下策,看影片或影集時,只能看到八成螢幕。不過,看DVD時就會自動取消字幕,或改成英語字幕,種種用心,就是希望孩子在娛樂之餘,仍不忘學習英語。
語言能力涵蓋了聽、說、讀、寫四個層面,普遍來說,台灣學生的強項在閱讀,相形之下,在聽、說、寫方面,表現就比較不理想。
洪瑀喜愛閱讀,從閱讀大量的英文小說中,養成了可觀的閱讀能力,令人好奇的是,她在聽、說、寫方面的英文實力,是如何培養?
追溯學習的源頭,可能還是要回到小學時代的英語安親班,每天放學後就待在鼓勵使用英語的環境中,洪瑀已經很習慣以英語跟外籍老師、同學溝通,久而久之,使用英語便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或許是因為基礎打得好,升上國中後,洪瑀除了學校的英語課,也沒有再到校外補習英語,但是實力應付課業已遊刃有餘。
*自學小撇步
當然,洪瑀還是會有一些自學的小「撇步」。比方說,在聽力的訓練上,小時候她會在睡前聽英語版本的故事朗誦帶,年紀漸大之後,除了父親用的「紙條法」,她會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上YouTube找一些國外的視訊影片,這些影片通常沒有字幕,是很好的免費聽力素材。
如果說,英語的讀與聽,是「input」的累積,說與寫則是「output」的熟練,如果平時就很少說英語,甚至不敢開口,當然不容易培養出流利的口語能力。
不少人認為,要說好英語,一定要出國留學或遊學,全天候沉浸在英語環境中。然而,在國內教育環境中成長的洪瑀,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連美國國會議員都驚豔,證明了即使不出國,也能說得一口好英語。
洪瑀在英語安親班的那幾年,就已經很習慣開口說英語,升上國中之後,因為參加各式各樣的營隊,常有機會認識國際學生,個性喜歡交朋友的她,很自然用英語跟他們打成一片。
像她後來赴美參加「Intel國際科展」,認識了其他參展的國際學生,對方來台時,她也會很熱情的招待,善盡地主之誼,口語表現當然也就愈來愈流利。
對洪瑀來說,英語從來就不是一門「科目」,而是一種長期內化的能力──最初,靠著英語安親班打下了基礎,後來再因為閱讀,大幅提升了她的英語程度,再加上她開朗、活潑的性格,喜愛跟國際友人交流,從容以英語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當然不是難事。
洪迪光一向重視孩子的英語能力,他認為這是與國際接軌最基礎的實力,而洪瑀後來能在國際科展拿下大獎、進入MIT逐夢,英語的確是她的最佳後盾,在未來,也將成為她站上國際舞台發光的利器。
洪瑀內心話:
以前在台灣念書時,看到很多同學在考試前夕認真K英文,然而成績仍然不佳,另外卻有少數人在考前通常不需要花很多時間準備,卻可以考得很好,其中的差別,就是不應該把英文當成一門科目,而應將其視為一種工具,並養成習慣經常使用。
因為我很愛看小說,閱讀是我接觸英文很重要的途徑,如果能夠養成平日閱讀英文讀物的習慣,長期看下來,知道的單字量會變得很多,而且對於英文的表現方式,會更有感覺。像我看英文小說看到一個程度,看中文譯本反而會覺得不太自然。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透過閱讀所帶來的學習,也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如果我只是在考前才開始看英文,一定也會考不好。口頭表達能力的養成,也是如此,從小我在英語安親班就很習慣說英文了,當你熟練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會覺得用英文跟外國人溝通,會有什麼困難。
進入MIT之後,我遇過真正很有語言天分的人,他們可能會五、六種語言,而且每種語言都說得很好。和他們比起來,我並不算是特別有語言天分,我的英文學得還算不錯,那是因為透過英語,我可以看更多書、認識更多的朋友,對我來說,英語是一把讓我可以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
洪爸教育經:
我很早就預見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而英語是國際語言,英語不好,就很難跟世界接軌,因此我一直把英語當做孩子學習的重點之一。
我在美國攻讀建築碩士期間,深刻感受到英語學習的不易,特別是口語表達,一旦你口音定型,之後就很難改變了。因此,我很重視孩子學英語的起步階段,一定要找對老師,學到比較正統的口音。
值得慶幸的是,洪瑀念小學時,正好在住家附近找到了英語安親班,跟著外籍老師學習英語,打下了她說英語的基礎。而她日後英語實力的養成,也跟她喜愛閱讀有關,當然我也很樂意扮演推手,利用她想要和同學分享的心態,引導她看英語版的《哈利波特》。
後來,不管是她參加英語即席演講比賽,或是赴美在Intel國際科展時用英語向評審簡報,都可見她充滿自信的英語實力。
基本上,我認為學好英語,不外幾個原則,就是多聽、多看、多說,而父母能夠為孩子做的,就是思考用各種方式,讓孩子在平日生活中,經常有機會使用英語,洪瑀沒有出國留學前,就能把英語學得不錯,原因正是落實了這些基本原則。
(摘自開場白、第2章)
開場白 擁有星星的女孩
宇宙浩瀚,繁星閃爍。
一望無際的星空中,有一顆叫做「Jacquelihung」的星星。
這是一顆小行星,位於火星附近,編號26424,在二○一四年,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後簡稱MIT)林肯實驗室所發現。
這顆星星的名字,其實是台灣女生洪瑀的英文名字。
她,其實沒有特別顯赫的家世,父母親也不是嚴格的「虎爸、虎媽」,卻能以出色的表現,贏得MIT以她的名字為小行星命名的殊榮。
洪瑀是如何成為一名擁有星星的女孩?
...
作者序
馬玉山
作者為冠德企業集團、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推動社區書香環境,打造下一代的競爭力
把書香導入社區之中,是冠德建設近年來努力推動的一項使命。我們會這麼重視社區的閱讀環境,主要的想法有兩點:
首先,台灣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所得已有相當水準之後,必須開始提升人文涵養,才能邁向更進步的社會。而提倡閱讀風氣,正是增進民眾知識和文化素養的不二法門。
其次,傳統的社會是以家族為單位,現代的社會則走向以社區為單位,社區住戶互動密切,甚至可能比很多家族成員之間,凝聚力更為強大。透過社區來傳播書香,讓書本走進住戶的生活,可以真正落實閱讀紮根的理想。
不過,現代人的居住空間較為有限,要為每個家庭打造豐富藏書的書房,實屬不易,若是在社區中設立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不但能引導社區住戶養成閱讀習慣,也能讓每一本好書獲得更多被閱讀的機會。
因緣際會下,我讀了高希均教授的《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十分認同高教授的理念,從二○○七年起,每個建案都規劃社區圖書館,並與天下遠見出版社獨家策略聯盟,依照社區住戶的年齡、族群,推薦不同的書籍,目前已有二十個社區、十三萬五千冊的藏書,而信義區的「冠德領袖」就是第一座設立圖書館的冠德社區。
洪瑀的父親洪迪光是「冠德領袖」的社區主委,也是我熟識多年的友人,不過,直在近幾年,我才知道他有一位這麼優秀的女兒,不但申請到了MIT的大學部,還是「Intel國際科展」一等獎的得主,MIT為了肯定她的表現,甚至還將一顆小行星以她的英文名字命明。
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洪瑀從國三時住進「冠德領袖」,就一直是社區圖書館的愛用者,經常在那裡閱讀好書。因為熱愛閱讀,從書本中獲得了大量的養分,洪瑀的視野更為寬闊,這也是現在她能夠展翅高飛的原因。
洪瑀為年輕世代樹立了很好的典範,因此,我們非常樂意讓更多人知道洪瑀的故事,透過她的分享,為這個社會帶來正面的鼓舞力量,並啟發更多年輕人投入閱讀,厚植個人的競爭力,讓社會變得更有希望,而這也是我們推動社區閱讀的初衷。
洪迪光
洪迪光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本書主人翁的父親
用心,就能教出優秀的孩子
我的女兒洪瑀,是一名相當平凡的女孩。
去美國念書之前,她和大多數的台灣學生一樣,每天正常上下學、讀書、休閒、交朋友,生活過得充實而快樂。就讀北一女時,她有一個夢想,就是進入人人稱羨的一流學府MIT(麻省理工學院)念大學部(MIT在二〇一三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第一名)。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進MIT大學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該校每年給台灣學生的名額都非常少,爭取不易,但是身為父親的我,還是鼓勵孩子,夢想沒有極限,只要有夢想,就勇敢去追求。
結果,她真的進入了MIT,並選定了「電機資訊工程系」為專攻的領域,在MIT度過了相當精采的四年,甚至還有機會到英國劍橋大學當一年的交換學生。
如今,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將洪瑀的故事分享給讀者,我想會有兩個意義:
對於年輕學子來說,洪瑀的學習和追夢歷程,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如果你在學習路上正陷入低潮,或是對於人生的方向感到茫然,我相信,洪瑀的故事,會為你帶來啟示,也能帶給你鼓舞的力量。
對於家長來說,洪瑀快樂學習的成長經驗,也可以提供一些教養子女的參考。我始終認為,要教出優秀的孩子,未必一定要用嚴厲的手段,父母若能用心傾聽,當孩子的朋友,耐心引導孩子學習,一樣可以達到同樣的結果,洪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隨著外界愈來愈多人知道了洪瑀的故事,很多家長問我:「你是怎麼教出像洪瑀這麼資優的孩子?」其實,我能提供給他們的,不外是以下五大心法:
一、因才施教:天生我才必有用,孩子就像是種子,藏著成為大樹的潛能,父母應該要看見孩子的天賦,並讓他們的天賦獲得最大的發揮,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期待的樣子成長。
二、適性揚才:順著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去栽培他,就像是洪瑀國小時很愛畫畫,我們就送她去學油畫,或是她主動想學網頁設計,我們就為她去資策會報名課程。
三、以身作則: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學習榜樣,舉例來說,父母如果喜歡閱讀,孩子通常也會愛看書;父母有時間觀念,耳濡目染下,孩子也會有較好的時間觀念。
四、口渴理論:避免強迫孩子學習,而是找到他們的需求,轉換成學習的動機,像我之前就是用洪瑀想要跟朋友分享的需求,引導她去閱讀英文版的《哈利波特》。
五、投籃理論:鼓勵孩子多嘗試新事物、多參加比賽,不要害怕失敗,只要勇於出手,一定會有收穫。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親子關係的和諧,是教養孩子的關鍵。我們從小跟就孩子無話不談,孩子信任我們,也願意向我們吐露心事,家庭成為她追夢的最佳後盾,在我們的全力支持下,成功實現了她的夢想。
但願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年輕學子,都能勇敢追夢,而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家長,都能教出勇敢追夢的孩子。
馬玉山
作者為冠德企業集團、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推動社區書香環境,打造下一代的競爭力
把書香導入社區之中,是冠德建設近年來努力推動的一項使命。我們會這麼重視社區的閱讀環境,主要的想法有兩點:
首先,台灣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所得已有相當水準之後,必須開始提升人文涵養,才能邁向更進步的社會。而提倡閱讀風氣,正是增進民眾知識和文化素養的不二法門。
其次,傳統的社會是以家族為單位,現代的社會則走向以社區為單位,社區住戶互動密切,甚至可能比很多家族成員之間,凝聚力更為強大。透過社區來傳播書香,讓書本走...
目錄
序 創造閱讀環境,為下一代預備競爭力/馬玉山
序 用心,就能教出優秀的孩子/洪迪光
序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洪瑀
開場白 擁有星星的女孩
01 家,是生命發光的起點
02 閱讀,開啟了英語能力
03 多元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
04 參加比賽,勇於面對挑戰
05 熱心服務,養成大將之風
06 前進MIT
07 拿下Intel國際科展一等獎
08 我在MIT的日子
09 從劍橋經驗,到企業實習
10 從敏捷的口才,到溫柔的心
尾聲 星星女孩,持續追夢中
附錄1:馬玉山&洪迪光對談──環境如何影響教養
附錄2:MIT學生要做的101件事
序 創造閱讀環境,為下一代預備競爭力/馬玉山
序 用心,就能教出優秀的孩子/洪迪光
序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洪瑀
開場白 擁有星星的女孩
01 家,是生命發光的起點
02 閱讀,開啟了英語能力
03 多元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
04 參加比賽,勇於面對挑戰
05 熱心服務,養成大將之風
06 前進MIT
07 拿下Intel國際科展一等獎
08 我在MIT的日子
09 從劍橋經驗,到企業實習
10 從敏捷的口才,到溫柔的心
尾聲 星星女孩,持續追夢中
附錄1:馬玉山&洪迪光對談──環境如何影響教養
附錄2:MIT學生要做的101件事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