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浮游於《玻璃》:「海馬」、「烏鴉」、「飛蛾」,三款封面,隨機出貨。
成色透明,質地堅固,並有著合理的不安
鄭聿的透明系列,詩的無限折射美學
熔解/冷卻/穿過去
這是我/放久了/我只是不壞而已
談及距離。其實我們都過於自信,視線裡人世萬物,皆在難以描述的共識中,漸次衰微、腐敗或流逝,沒有人得以讀取對方全貌,所謂聆聽與感知將是片面而不可詮釋的。「寂寞是擦拭乾淨/發現中間還隔著一片玻璃/用手指輕輕劃過的/冰涼和曠野」生命一如焦距之調校,即便清晰透明卻不表示理解更多,那塊橫亙彼此的玻璃,往往承載了無數他人之塵灰與意志,日常穿越之中,最後留在眼前的只有時間中逆流而出的自己,愛與不愛的、傷與無傷的……而我們所知道的自己又仍否如昔?
當一切都在試著離去,幸好這時代仍將有詩,
《玻璃》是對自我的光學物理辯證,
擦拭之後,頁面上無非是最細微而早已明白的事。
以「玻璃」的物質特性(熔解、冷卻、穿過去),詮釋每一個人在日常之中所要面對的諸多磨難,卻不打算解決,只是感知痛的位置,用「鈍感」標記每一種痛的流逝與經過,如玻璃一般,緩慢地承受歲月的刮痕,等待完整。
「從那一天起,我開始封鎖與你有關的,手機號碼,網路,滷味攤和飲料店等。和死亡。死亡可以聯繫我們,所以我必須一直活著。」
作者簡介:
鄭聿
他,想成為更少的人。
果實、車窗、鈍器……皆為他的時間意象,攀附流轉其上的痕跡就像我們持續積累的病痛、呼吸與夢,一如詩句堆疊,堅韌而極簡是他的慣用語式,字句如刀滲入紙心,相互堆擠作用之後,剩下的即是某種永恆。
生於高雄鳥松,住在台北永和。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職出版社編輯。曾獲台北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等。著有詩集《玩具刀》、《玻璃》。
想成為更少的人,他說。
他是鄭聿。
www.facebook.com/toyknife
章節試閱
● 最近的最遠
最近好嗎
有點想你
積了灰塵偶爾才擦拭的
那種想你
也漸漸明白
每日澆水
總有一天會變成流沙
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呢
照顧自己
開始像照顧盆栽一樣困難
常反覆按著
牆上的開關
覺得這輩子全亮或全暗
都只是一瞬間——
都沒關係了。
寂寞是擦拭乾淨
發現中間還隔著一片玻璃
用手指輕輕劃過的
冰涼和曠野
我仍想起了你
不打破什麼的那種
想起了你
● 鈍器
這是我
拿起來
沉如石頭
放在外面
同萬物融為一物
偶爾生出微弱的磁力
與自己互斥
也曾染上幾滴血
因此有了性別
把我放在裡面
需要更多的時間證明
像胃
引發胃病
也想變成最好的東西
雖然好慢好慢
這是我
放久了
我只是不壞而已
● 從失戀到世界末日
1.
失戀第一天。我說了很多話,別人只看到我一直說話而沒有斷句──因為他們不知道大部分的句子,都斷在我裡面。
2.
失戀第二周,我躲在漆黑裡;漆黑聞起來,是金屬的味道。有些東西無可避免生鏽了,但仍舊保持著它們的硬度。
3.
美好的回憶湧上來,任其淹過身體乃至我仰著臉,也不掙扎了;什麼都不要了。但回憶的浮力,也同時不讓我下沉。
4.
黑暗的宇宙包容著眾星,地球包容著海與大地……房間包容著我與另一個我;有個東西一直在守護我,雖然它很遙遠。
5.
我想像過末日。光是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我就能想像──搖晃,墜落而爆炸──末日不是結果,是靠近死亡的過程。
6.
從那一天起,我開始封鎖與你有關的,手機號碼,網路,滷味攤和飲料店等。和死亡。死亡可以聯繫我們,所以我必須一直活著。
7.
起承轉合的轉之時刻。身旁的某件東西,會忽然飛起來且發光,彷彿變成不是我的,而是神之物;變成我人生的一個隱喻。
8.
我想在另一時空,我們仍然在一起。無數個我和你,如枝葉散開──我撿起一片葉子,它看起來,就像是只落過一次的樣子。
9.
有些東西瓦解了,像錶和遙控器;另一些沒有歸位,再也無法找到。但萬物都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只要知道了,就可以還原它。
10.
最壞的時候遠看像牆的裂縫;最好的時候靠近些,才發現原來是一排螞蟻不斷,往裂縫裡去。
11.
我想念你──那個「你」分裂成二:一個是我的,另一個很輕,輕得可以讓我帶去旅行。謝謝你借我的東西,之後會還給你。
12.
之後一定會發生美好的事吧。今日運勢說,愛情是一張越畫越濃的妝臉,而我的星座與我,都還那麼年輕。
13.
人都有兩條線。一條拉不動,只能被拉過去,因此沿路看了許多風景;另一條可以慢慢拉過來──未來的他就會隨之出現。
14.
還是會寂寞啊找人小酌,乾杯的時候,感受黑暗在搖晃。我有夜空般的酒量,所以多喝了幾杯──直到朋友都離去,才起了酒疹。
15.
終於下班了,這個世界最混亂的時刻,當然,也塞車了。我與我的同類,困在每十分鐘一班的方舟上;疲累感湧上來,它就是我們此生的洪水。
16.
半夜忽醒,狂風暴雨,一陣想哭的衝動,無來由的──突然,風停雨歇,時間到了,光就從外面進來,把我跟黑暗分開。
17.
而我終於可以接受,左手裡的東西交到右手都會不見,因為人生是一場不斷失去的魔術表演;但總會回來的,出現在我身體的某一個地方。
18.
所有答案都藏在一張紙裡。一天傳給一人,卻不能打開它,等到傳至最後一個──這就是我想像過的,這個世界最後一天的樣子。
● 最近的最遠
最近好嗎
有點想你
積了灰塵偶爾才擦拭的
那種想你
也漸漸明白
每日澆水
總有一天會變成流沙
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呢
照顧自己
開始像照顧盆栽一樣困難
常反覆按著
牆上的開關
覺得這輩子全亮或全暗
都只是一瞬間——
都沒關係了。
寂寞是擦拭乾淨
發現中間還隔著一片玻璃
用手指輕輕劃過的
冰涼和曠野
我仍想起了你
不打破什麼的那種
想起了你
● 鈍器
這是我
拿起來
沉如石頭
放在外面
同萬物融為一物
偶爾生出微弱的磁力
與自己互斥
也曾染上幾滴血
因此有了性別
把我放在裡面
需要更多...
推薦序
時間是玻璃,玻璃是我—閱讀鄭聿詩集《玻璃》 by 孫梓評
或許和你一樣,第一次我在現代詩裡注意到玻璃,是因為夏宇。在《●摩擦●無以名狀》自序裡,特別提到了玻璃。首先是用玻璃形容日照,「陽光像一支編制龐大的爵士樂隊時不時就有整排六個小喇叭手站起來齊聲朝空演奏,那音拉到最高心就像一面乾淨的大玻璃等著要碎。」後頭又說,「喜歡『玻璃』的音和字形和雨打在玻璃上。玻璃的前生是琉璃。在〈插圖〉這首裡把玻璃當副詞用。不帶修飾,沒有情緒。」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應該不是),當知道鄭聿的詩集名為《玻璃》,即有一種生理性的好感浮兌。除了「玻璃」做為隱喻,本身所體現的薄脆,堅強,透明,同「玩具刀」一般,隱約有著不好說破的矛盾,同時有其雙關的幽默,像上一本詩集裡的句子:「快樂是無子嗣的/我們未婚生子」。也是剛好,看了一部匈牙利電影《Viharsarok》,亦寫詩的導演阿丹.查夕(ÁdámCsászi)安排了一場饒富興味的戲:意外認識的男孩,幫另一個男孩修補房子,鋪砌瓦片,這個那個木工,中途兩人共同扶起一片鑲嵌大玻璃的門,移動如同舞蹈,要前往哪裡呢?兩個男孩隔著玻璃面面相覷,彷彿有些什麼正在發生。
然而寫在《玻璃》裡的事,都過去了。無論「留守時節」還是某一班「聖誕公車」,哪怕是售票員,裁縫師,比克大魔王,都不能避免地歷經熔解,冷卻,穿過去(穿越時間?穿透玻璃?)。那些高溫的鍛鍊,熱與寂寞默默發散,最後終得承受被誰洞穿……鄭聿在首本詩集,擒一把玩具刀與時間對決,依此邏輯,玻璃的成型,應也是作者自我形象的比附?
擬物。不僅是修辭的技術,更因藉物自況,成為鄭聿詩作魅力的湧泉口。比方詩集裡我最喜歡的詩之一,〈晚熟〉,先有一顆果實降落又升起,那顯然是太陽,又有另一顆果實被吃掉還能恢復原狀,那自然是月亮;可是時間的樹枝上,「鬱結至今的我」還不肯被收成,反線性邏輯,試圖維持色澤「新鮮」(健身房裡不就有大量同類),等待一最正確的時刻,而願意墜落(你也想起愛情了嗎)──短短三節詩,果實有了不同意義的翻轉,詩題更輕巧地將果核的祕密揭露。
以這首詩開場,應是鄭聿刻意為之?它大抵也繪出這本詩集的基礎色:時間來過,我擺盪於彼與此,懸而未決。有異於部分詩歌作者熱愛在詩行間填充、編織更多繁複意象與拗口語法,《玻璃》較之《玩具刀》,卻更顯清簡俐落。降低了敘事,使狀態呈現,借夏宇〈插圖〉那句詩,或許是適合的:「玻璃地/遇到」,不遮,潔淨,疑有裂痕的一顆心。於是不復讀到場景鮮明如〈為我洗髮〉或〈民生路4-18號B205〉那樣,將舞台優雅放進字行間的詩,反而,增加了某一類可遇不可求的心境之作,比方我非常喜歡的另外一首,〈最近的最遠〉,大概也是詩集中,唯一真正提及玻璃的一處:
寂寞是擦拭乾淨
發現中間還隔著一片玻璃
用手指輕輕劃過的
冰涼和曠野
閱讀這樣美麗的詩,彷彿不打擾的家具音樂,貼伏在夜的鋸齒邊緣。關於想念的事,我們豈曾經驗匱乏?但要準確捕捉那一瞬略有傾斜的心,電磁波般獨自朝遠處發射的情緒,卻太不容易。全詩首先定義了想念,接著形塑了自己,一個反覆按鍵開關的動作,重複地製造亮與暗,過去與現在,曾在此與此曾在。「都沒關係了。」畢竟一片似無實有的玻璃橫亙著,想念,只能是「不打破什麼的那種」。
這些情感的矜持,節制,似也反映出鄭聿偏好的詩歌美學。在前冊詩集,他以「孫維民」為題寫了一首詩,〈失眠〉的節奏則使我感覺零雨。「移過去一點/床也有斷崖」,一種獨特的音樂性像誰不經心的彈奏,「一閉上眼睛/就出現幾個靶心」。可有可無。剛剛好的隔絕。好像真正想寫的並不是詩,而是那些停下來的空白。因著適當的安靜,有溫度的思索,才可能寫出像〈治療〉這樣看似簡單,卻深意無限的自我精神分析。
在現代詩裡穿插成語,難度很高。我喜歡這冊詩集裡的幾個小嘗試。比方用「懸而未決」形容自己做為一顆晚熟果實的狀態,充滿象形趣味。或寫營區裡的大雨「嚴肅剛直」,生動畫出雨的線條,且混音以軍歌的歌詞。另一首也與當兵有關,寫打靶前深呼吸,「如月滿盈在胸口/開始射擊,就陰晴圓缺」,實神來之筆,所謂「陰晴」大概也關乎打靶結果對情緒的左右,而「圓缺」,既是那一口氣的輸送對肺葉的微微改變,不也是靶上每一顆子彈落點都造成了圓形缺口?
上一冊詩集的〈鐵匠〉以辯證說明愛與傷害。如何具體傷害及其變形?銜接「我的短刃/從他的身體抽出便是長長的一生」,再有了〈匕首〉、〈鈍器〉兩首。前者寫利器,將愛者與愛人,詩人與讀者兩造綰合,「把最利的部分/斷在他體內//讓自己鈍」,成為鈍器後,「沉如石頭」,是曾被掘出、終究失愛的礦,「偶爾生出微弱的磁力」,等待被另一個誰懷藏,在不可知的未來,可能使壞,但「也想變成最好的東西」。
絕望的愛裡,偶爾想到死。這本詩集時也現出一抹淡淡鬼氣。比方寫鬼月情人節的〈售票員〉,一人買票,得票兩張,空電影院,大家卻都坐好了,「只等我進去」,冷氣已經太強,此刻顯得更強。我們也分不清那售票員究竟是月老還是閻王。鄭聿對死亡想像的別致處,應是其恰到好處的黑色幽默:希望平安夜穿聖誕老人裝的公車司機能安全駕駛,「因為意外的死亡/也是一種禮物」;又或當置身失戀低谷,「死亡可以聯繫我們,所以我必須一直活著。」緣此,我也喜歡他贈給逝者的禮物,「穿過去」一輯,隱隱約約都沾染著此類氣息:把手伸遠,探進幽冥。想起能唱出最好版本的歌者,「像無數的星星/有一顆滅了/被我看見」。或寫穿牆人,「這次,他一定可以/雖然速度要夠快/也不能有同伴」,是否就像厭於現世的人,無法離開座標,只好奔跨到另一平行時空?
先走一步的朋友,則晚空飛鳥一般,「飛往相同的地方/彷彿被收藏起來」。鳥的意象在詩頁間飛翔著,到了另一首刻意抹去逝者名字的〈留白〉,鳥甚至無法順利被收藏,「又猝地收起翅膀/墜落了幾隻」。死亡的臉,面目各異。鯨向海說他讀夏宇《詩六十首》最末兩句,「我很悲傷/我沒有通過」,似是某種程度的自我告解,那麼《玻璃》最末的「剛開始只是想減少/如今卻真的太少」,或也有某種鏡照意味。
或許和你一樣,我也看過有人表演玻璃穿透術,然而只要稍稍搜尋,網路上便有高清破解影片。我們親眼所見的是假嗎?時間是玻璃,「自右手消失的東西/總可以在左手找到」,玻璃是我──隱身於詩,就算人生的種種逃脫未必成功,至少那些美麗憂傷的企圖,薄脆,堅強,透明。
時間是玻璃,玻璃是我—閱讀鄭聿詩集《玻璃》 by 孫梓評
或許和你一樣,第一次我在現代詩裡注意到玻璃,是因為夏宇。在《●摩擦●無以名狀》自序裡,特別提到了玻璃。首先是用玻璃形容日照,「陽光像一支編制龐大的爵士樂隊時不時就有整排六個小喇叭手站起來齊聲朝空演奏,那音拉到最高心就像一面乾淨的大玻璃等著要碎。」後頭又說,「喜歡『玻璃』的音和字形和雨打在玻璃上。玻璃的前生是琉璃。在〈插圖〉這首裡把玻璃當副詞用。不帶修飾,沒有情緒。」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應該不是),當知道鄭...
目錄
・熔解
晚熟/臟器/剖開/失眠/匕首/留守時節/最後一天/夜行性/聖誕公車/單身1/單身2/最近的最遠/九月懸吊/滿靶/永和/地獄感
・冷卻
從失戀到世界末日/售票員/更好的生活/珍奧斯汀的紙條/治療/過動/裁縫師/蘋果/鈍器/畫師2/畫師4
・穿過去
最好/比克大魔王上班日/穿牆人/抄經/假日/濕氣/門神之一/副駕駛座/留白
・熔解
晚熟/臟器/剖開/失眠/匕首/留守時節/最後一天/夜行性/聖誕公車/單身1/單身2/最近的最遠/九月懸吊/滿靶/永和/地獄感
・冷卻
從失戀到世界末日/售票員/更好的生活/珍奧斯汀的紙條/治療/過動/裁縫師/蘋果/鈍器/畫師2/畫師4
・穿過去
最好/比克大魔王上班日/穿牆人/抄經/假日/濕氣/門神之一/副駕駛座/留白
商品資料
出版社:逗點文創社出版日期:2014-09-12ISBN/ISSN:978986903585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96頁開數:12*19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