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拂拭心靈塵埃的智慧讀本
一冊助你修身立命的塵世經書
人生如何得自在?生命如何得逍遙?
一場與智者高人的對話,一次對自我靈魂的審視!
為什麼生活中錦衣玉食,卻難掩心靈的躁動不安?
為什麼事業上節節攀升,卻難抵身旁的是非糾纏?
集佛學精粹,解佛典精髓,悟佛理精微,
學習南懷瑾的十六堂佛學課,
聆聽來自佛門淨土的般若智慧,
教你在一呼一吸之間領略人生的真諦。
南懷瑾(1918~2012),浙江溫州樂清人。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1945年遠走康藏,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被承認為密宗上師。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執教於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重點:
◎總結南懷瑾先生的學術理論和研究成果,向讀者介紹一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
◎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裏的佛學教義為何?又可以為我們提供什麼樣的人生指引?看完本書即有答案。
作者簡介:
張笑恒,暢銷書作家。其豐富的個人閱歷、縝密細膩的筆法和一針見血的筆觸,總能給讀者帶來欲罷不能、直呼過癮的閱讀體驗。目前已經出版了《北大哲學課》《北大人文課》《季羨林大師的人生哲理課》《南懷瑾大師的廿四堂國學課》《李叔同大師的人生歷練課》等。
章節試閱
第一課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佛本多情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南懷瑾的一位老師自己沒有兒子,看到自己的朋友生了一個兒子,非常高興,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南懷瑾看到後說:「老師,您還沒有看開啊!」
老師抓住南懷瑾的手說:「你認為我不應該動情?」
「對呀!」南懷瑾理所當然地回答。
老師又問他:「你讀過《中庸》沒有?你背背看!」
於是,南懷瑾就把《中庸》背了一遍,當他背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
老師說:「怎麼不背下去?」
南懷瑾回答說:「老師,我已經明白了。」
老師欣慰地笑了笑。
南懷瑾後來回憶說:「背到這裏,我已經挨了一棒了。吃棒子,可不是拿棍子在頭上敲。下一句:『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聖人也有情啊!菩薩大慈大悲就是多情人,怎麼說是無情?」
南先生在一次講佛經時說:「『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佛的出家弟子們,離開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這種出家眾叫作大比丘眾。在佛教經典中的出家眾,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作小乘羅漢的境界。這在中文裏叫作自了漢,只管自己,其他一切不管;禪宗則稱之謂擔板漢,挑一個板子走路,只看到這一面,看不見另一面。」
有一個人是武士出身,他有一身的好武藝,機緣巧合下做了一個地方官的隨從。後來,他與地方官的妻子發生了私情,紙包不住火,儘管他們極力隱藏,這件事還是被人發現了。
自衛中,武士失手殺了那位官員,然後就逃走了。因為東躲西藏,沒有生活來源,他的生活十分窘困,甚至淪落到以偷盜謀生的地步。他對此深惡痛絕,最後離開了這個地方,去了很遠的一個寺廟出家,做了一名僧人。
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過,他下定決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舉。他知道某處的懸崖非常危險,已斷送了不少人的性命,便決心在懸崖中挖一條隧道,為人們開闢一條安全的通道。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長年累月,日日不輟。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這條隧道終於快要挖通了。
這個時候,他殺死的地方官員的兒子找到了他,要報殺父之仇。他平靜地對那個年輕人說:「我心甘情願地把我的命給你。但是,請讓我挖成這條隧道,等到這件工作完成之後,你就可以殺了我。」那個官員的兒子並不是不講理的人,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仍在不斷地挖著。一晃幾個月過去了,地方官的兒子因為十分無聊,就幫他挖掘。後來,地方官的兒子足足幫了他一年,逐漸對三十年如一日挖掘隧道的殺父仇人的堅強意志產生出敬佩之情。
又過了幾個月,隧道終於挖成了,人們可以從這裏安全通過。僧人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長吁一口氣說:「隧道完成了,我心願已了,現在請你殺了我吧。」
這時候,地方官的兒子卻說:「你的所作所為,我都看在了眼裏。可以說,你是我人生中的老師。因為你的善行,我決定不殺你了。」
南懷瑾在講《圓覺經》時曾說:「菩薩來到人間,並不是因為貪愛,而是為了慈悲眾生,為了讓眾生捨棄貪愛;而菩薩投胎的時候,又假借貪欲的作用而入胎。這話說得多高明,但是,我們說句良心話,難道慈悲不是情嗎?慈悲也是情啊!把小我的貪欲擴大了就是慈悲,慈悲乃菩薩之累……菩薩的全稱叫菩提薩埵,菩提者覺悟也,薩埵者有情也、多情也,合起來就是覺了悟、得了道的多情人,這就叫菩薩。菩薩是因慈悲而有情。」
古時候,有一位清廉勤政、德行高尚的大官。這位大官年紀大了,就辭官回到了家鄉頤養晚年,鄉里人都很景仰他、尊敬他。一次,村子裏的一個人喝醉了酒,對著辭官老者的門口大聲叫罵。老者修養好,對僕人說:「這個人喝了酒才如此,不要計較。」然後就掩門回避。
過了幾個月,這個罵人者喝醉了酒和人打架,結果把人打成重傷,最後被判了刑,關進了牢獄。老者知道後,後悔說:「我之前的行為是錯誤的啊,沒有能夠幫助他。假如當初我和他計較,給他點小的教訓,讓他知道醉酒鬧事的害處,受到警戒,或許他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了。只怪我僅僅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計較,沒想到卻進一步助長了他的惡習。」
有的時候,心存不恰當的好意,也是會辦壞事的。佛說:「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南懷瑾先生對此解釋說:「一般學佛的人講究『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要善於運用,不當的慈悲容易衍生禍害。」
2.為天下蒼生而忙
佛說:「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了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南懷瑾先生在談到他對佛的理解時曾說:「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這絕對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壞,而是要將我們無始以來的偏私差別之見,以一視同仁的平等觀念罷了!」
有一天,一個小沙彌滿懷疑慮地去問無名禪師:「禪師,您之前告訴我們說學佛要發心普度眾生,那如果那人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已經不能把他當作普通人來看待了,我們還要度他嗎?」
禪師並沒有立刻回答小沙彌的問題,而是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像印章上那樣正反顛倒的「我」字。
「這是什麼?」禪師指著桌子上那個寫反的字問小沙彌。
「這是個『我』字,只是寫反了。」小沙彌恭敬地答道。
「那這是個什麼字呢?」禪師又問。
小沙彌答:「一個『我』字!」
「那這個寫反的『我』字算不算字?」禪師追問。
「不算!」小沙彌肯定地回答。
「既然不算,你為什麼說它是個『我』字?」
聽禪師這麼一問,小沙彌立即改口說:「算!」
「既算是個字,你為什麼說它反了呢?」禪師繼續問。
小沙彌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這時,禪師說:「你說它是反寫的『我』字,主要是你心裏真正認得『我』字;如果你原本不認識這個字,你就無法分辨這個字有沒有反寫。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告訴你這個字就是『我』字,那麼你以後遇到正寫的『我』字時,倒要說寫反了!」
「這個字不管是正寫還是反寫,你都認得它是什麼字。」禪師接著說道,「好人是人,壞人同樣也是人。最重要不在於人的差別,而在於你要認識人的本性。當你遇到惡人的時候,要一眼便能看清他的善惡,並喚出他的『本性』。本性明瞭了,也就不難度化了。」
佛家有句話叫: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南懷瑾先生對此的解釋是:「佛宣導教化一切眾生,雖然地獄險惡,但是若無人願下地獄,那麼地獄中最應教化的眾生誰人來度呢?這個重任,就交給佛自己吧!」
南懷瑾先生認為:「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壞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壞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獄裏的更可憐,更要度。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說要度一切眾生。」
盤圭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誤入迷途的人都因他的感化而獲得了新生。
他的一個學生有偷竊的壞毛病,禪師多次教誨,學生都沒當回事。後來因為行竊,這個學生被人抓住,面對找上門來的失主,禪師的眾學生感到羞愧難當,紛紛要求禪師嚴懲那個學生。但是盤圭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學生。
可是沒過多久,那個學生竟然又因為偷竊而被抓。眾學生覺得忍無可忍,為了寺院的名聲,他們一致認為要把那個偷竊的學生趕出去。於是眾人聯名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這個人,他們就集體離開。
盤圭看了他們的聯名上書,把他的學生都叫到跟前來說:「你們都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們是我的學生,如果你們認為我教得不對,可以去別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他。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誰教他呢?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都離開了我,我也不能讓他離開,他需要我的教誨!」
眾學生聽後,心中的不滿不知不覺間消散了,心中只剩下對禪師的尊敬,而那個偷竊者也早已感動得熱淚盈眶。
佛曰: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善惡是法,法非善惡」,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從本性上看,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心懷天下蒼生,時時克制世間名、利、情的襲擾,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勤奮精進追求真理,修得的無窮的智慧以慈悲善良的胸懷普度眾生,引導大家脫離人生為名利無休止爭鬥的苦海……」這就是佛的境界。
3.「婦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佛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慈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只要我們有一念之慈,萬物皆善;只要我們有一心之慈,萬物皆慶。
南懷瑾先生告訴我們:「實際上,婦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齊宣王看見一頭牛發抖不忍宰殺,擴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愛。只可惜沒有擴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婦人之仁,如果擴而充之,就是仁之愛,那就非常偉大了。」
有一次,弘一法師到他的學生豐子愷家中做客,豐子愷忙請他在一把籐椅上就坐。
他卻先把籐椅輕輕地搖動了幾下,然後才慢慢地坐下去。豐子愷感到十分不解,卻也不好意思多問。
可從那以後,法師每次坐下來之前,都要重複相同的動作,都是先輕輕搖動幾下籐椅之後才肯坐。豐子愷便忍不住問法師為什麼要這樣。
法師回答說:「這椅子裏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突然坐下去,會把牠們壓死,所以先搖動兩下,再慢慢地坐下去,好讓牠們避走。」
弘一法師在離世四個月之前,已謝絕醫藥,有條不紊地交代後事。他特意叮囑妙蓮身體火化時,要在周圍四角放四隻裝滿水的小碗,以免螞蟻進去被焚化……
南懷瑾認為,古人說的「婦人之仁」,是要人們的慈悲具大仁大愛,所以才用婦人之仁——看見一滴血就尖聲驚叫的「仁」來作反面的襯托。這種慈悲之心不是婦人所特有的,男人也同樣可以有。
魯迅先生也曾說過:「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國國君孟孫有一次帶著秦西巴等一幫臣子和侍衛進山打獵。孟孫捉到了一隻幼鹿,這隻鹿十分俏麗可愛。孟孫非常高興,就下令讓秦西巴先行回宮,把活捉的幼鹿帶到皇宮中,賜給皇后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幼鹿的母親緊跟其後,不停地哀號。母鹿和幼鹿遙遙相呼,叫聲十分淒慘。秦西巴實在不忍心讓這一對鹿母鹿子骨肉分離,於是便把幼鹿放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說自己放走了小鹿,孟孫打獵回來的興高采烈頓時化為烏有,一怒之下,將秦西巴趕出了朝廷。
一年之後,孟孫的兒子,也就是魯國的太子,到了讀書年齡,需要找尋一位教書的老師。在人選的問題上,孟孫犯了難,怎麼都找不到一位令他滿意的好老師。大臣們向孟孫推薦的人,孟孫都不滿意。
這個時候,孟孫突然想起了被自己趕走的秦西巴,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並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為太子的老師。
大臣們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忍不住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鍾愛的鹿,他是有罪之人,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麼呢?」
孟孫說:「秦西巴學問出色,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隻幼鹿尚且如此憐憫,寧可受我責罰也不願傷害牠,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非常放心。」
南懷瑾先生說:「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心理行為上,即使一個最壞的人,都有善意,但並不一定表達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時候在另一些事上,這種善意會自然地流露出來。這種善意既不是真正的仁愛,也不是偽善,只是婦人之仁而已。」
秦西巴因為不忍看到母鹿和幼鹿骨肉分離,就放走小鹿,這在一般人的眼中就是「婦人之仁」,然而,也就是這種婦人之仁才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慈悲。俗話說貌由心生,心存善念,我們也會漸漸變得慈眉善目、面貌和藹。懷一顆慈悲之心,多做善事,我們就能夠到達心靈的仙境,就能夠觸摸善良和美好。
佛家典籍《寶鬘論》中說:「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恆守護,喜樂多安樂,毒刀不能害。」海濤法師曾說:「學佛修行之可貴,在於常湧慈悲心,視萬物與我一體,同體大慈力,同懷大悲心,即使在境界現前時,亦能超脫凡情、俗念,拂逆困厄,而不變道心。」
4.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佛家有云:行菩薩道,不僅要說法度人,還要以自己發自內心的慈悲和關愛去感召他人,讓所有人感受到菩薩的德行和智慧。
當有人問南懷瑾先生,天下最高的學問是什麼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同情弱者,幫助弱者。」
一個老和尚帶著個六七歲的小和尚走進一個小飯館。飯館的老闆佈施給他們每人一個餅,他們正準備坐下吃餅時,店裏又進來一個人。那人穿著一件破爛的上衣,弓著背,緩慢地走向狼藉的飯桌,尋找殘羹剩飯。
當他拿起別人吃剩下的東西時,小和尚不解地向老和尚問道:「師父,那人為什麼吃別人剩下的飯菜?」
「他餓了,但是沒有錢買飯菜。」老和尚小聲地告訴小和尚。
「我們能給他一個燒餅嗎?」小和尚憐憫地看著那個人。
「他是個有骨氣的人,只吃別人不要的東西。」老和尚搖頭道。
小和尚突然拿起手中的餅咬了一小口,然後跑到那人面前,把餅放在他前面的桌子上,又很快跑了回來。那人很驚訝,感激地看著小和尚,拿起那個「吃剩的餅」開始狼吞虎嚥。
看到這些,老和尚欣慰地拍了拍小和尚的頭。
南懷瑾先生說:「對於不及我們的人,不必討厭他,要同情他,能夠幫助的就儘量幫助,即使不能幫助,也要包容、原諒人家一點。如果自己是對的,當然要助人;自己不對就免談。」
南懷瑾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有一個弟子,眼睛看不見,但還是自己縫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針線來,就在那裏大聲叫,想讓哪位同學幫他穿一下針線。但是他的同學,那一班羅漢們,都在打坐入定,沒人理他。釋迦牟尼這位老師,就自己下來幫他穿好針線,交到他手上,教他怎樣縫。這個學生一聽到聲音,才知道是釋迦牟尼。他忙說:『老師,你怎麼親自來?』釋迦牟尼說:『這是我應該做的。』而且馬上給弟子上了一課,說:『人應該做的,就是這種事,為什麼不肯幫助殘疾人、窮苦人呢?』」
佛家認為,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種天性和本能,也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佛陀憐憫一切眾生,以清淨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即是大慈悲心。弱者很多,能幫一個是一個。
第一課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佛本多情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不俗氣很難,能夠脫離了俗氣,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南懷瑾的一位老師自己沒有兒子,看到自己的朋友生了一個兒子,非常高興,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南懷瑾看到後說:「老師,您還沒有看開啊!」
老師抓住南懷瑾的手說:「你認為我不應該動情?」
「對呀!」南懷瑾理所當然地回答。
老師又問他:「你讀過《中庸》沒有?你背背看!...
目錄
第一課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第十五課 解脫和悟道
第二課 佛在平凡人間 第十六課 參透生死,生命只在呼吸間
第三課 人生在世,只為「執念」而苦
第四課 忍耐一切不如意
第五課 不過於追求圓滿
第六課 學佛是為了修心
第七課 放下得自在
第八課 做人做佛兩不誤
第九課 在福報好的時候慢慢用
第十課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第十一課 只有學問,沒有門派
第十二課 自由自在佛,逍遙人世間
第十三課 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十四課 真正的信仰是心靈的恭敬
第一課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第十五課 解脫和悟道
第二課 佛在平凡人間 第十六課 參透生死,生命只在呼吸間
第三課 人生在世,只為「執念」而苦
第四課 忍耐一切不如意
第五課 不過於追求圓滿
第六課 學佛是為了修心
第七課 放下得自在
第八課 做人做佛兩不誤
第九課 在福報好的時候慢慢用
第十課 心如明鏡,不惹塵埃
第十一課 只有學問,沒有門派
第十二課 自由自在佛,逍遙人世間
第十三課 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十四課 真正的信仰是心靈的恭敬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正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