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良露
定價:NT$ 360
優惠價:9 折,NT$ 324
已售完,補貨中
傾聽二十四節氣輪轉的腳步聲,以亙古智慧過豐美的好日。
「感時應物」,就是生活美學的根本之道。
美學大師奚淞、易學專家劉君祖
專文推薦
作家、文史工作者王浩一、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
共襄盛舉
「從天文到地理、從陰陽到五行、從八字到星座、從詩詞到《論語》、從時令到食物、從氣候到旅行等等,我在二十四節氣知識系統中,發現整套華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碼,更可貴的是這不只是古老知識,而是活用的天地人之學。……我很感激竟然有這麼一套深入華夏文明的二十四節氣曆法,讓我可以生活得如此豐美!」──韓良露
關於節氣,她便是所有的百科全書
人間的宜知、宜感、宜行、宜居、宜觀、宜食,其實都可以從祖先的節氣智慧中學習。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民俗、食觀、行旅、文學,「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上天鑽地、旁徵博引,中西陰陽點滴在心。漢文化的美學玄奧,其實就藏在天地節奏中。這是一本人人必備,真正「活」出來的節氣大辭典,演奏著屬於文明的悠揚四季頌。
「誠如良露所言,歲時節氣啟導華夏子民天人合一的生命態度。現代人若能靜下心來,便也能從自然、從人文中體驗得到:古聖其實不遠。這些日子閱讀良露的二十四節氣文稿,喚起我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感觸。」──奚淞
「這本書談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時值浮囂亂世,天災人禍不斷,殺機凜冽令人心驚,細品此書的詩文圖片,遙想古人當下即是、日日是好日的渡世情懷,讀者當有淡定歡喜。」──劉君祖
「良露把食材風俗、文化歷史和自然節氣結合,嘗試將過往老祖宗對待食物的尊敬,逐一給予新的視野和生命。這一樁轉化各種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緻飲食儀式,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覺得最具挑戰性。」──劉克襄
「像是節氣的大辭典,又像是文人的四季頌,可是細細咀嚼之後,書香裡竟然有飯菜香。我不知她這本書寫了多久,但我確信,她每天日子的流動都是在寫著這本書,或者在準備中。」──王浩一
▲ 韓良露說: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以陽曆計算,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的途徑的三百六十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為「黃道」,黃道就像一個鐘面一樣,二十四節氣即代表了鐘面上的二十四個刻度,每個節氣持續約十五天,二十四節氣是三百六十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立春時太陽黃道為三百一十五度刻。
二十四節氣源自中國古人從天人合一的基礎所觀察到的四時現象,中國一直到漢代才有二十四節氣的觀念,之前歷經過八節的概念,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節分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節中;之後才有觀察天氣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的節氣,與觀察氣候景象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小雪、大雪的節氣,以及觀察物候現象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節氣。
▲ 韓良露的節氣百寶袋!
「多年來一個人默默地研究二十四節氣之學,這套知識帶給我很多的樂趣,喜歡旅行的我,加上又曾在寒溫帶氣候的英國居住五年多,讓我可以觀察到不同於亞熱帶台灣的二十四節氣的天氣物候現象,因為心中有節氣變化,我常常可以通天人之際,在宇宙之中一點也不會寂寞……」——韓良露
【節氣文化】
喜歡思考的韓良露,從陰陽到五行、從八字到星座,理清關於節氣的意涵與奧祕。
【節氣民俗】
喜歡慶典的韓良露,道盡喜慶喪葬、神明崇拜、生命禮俗,樣樣脫離不了節氣。
【節氣餐桌】
喜愛食物的韓良露,節氣讓她對大自然的物產更加「食有所感」、「食有所悟」。
【節氣旅行】
喜歡旅遊的韓良露,遊遍天涯海角,觀察不同於亞熱帶台灣的節氣物候現象。
【節氣詩詞】
喜歡閱讀的韓良露,在閱讀節氣詩詞時,找到與千古詩人詞人同在天地一氣的共鳴。
作者簡介:
韓良露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十六歲開始於詩刊發表現代詩,開啟寫作之門,寫作觸角廣及影評、散文、電視和電影劇本等,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多項殊榮。二○○六年起,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採多元面向、獨特、創新且深入的方式重新詮釋在地文化。二○一三年,榮獲「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
平日喜歡研究星象、蒐集地上城鎮,目前定居台北南村,著有《韓良露全占星系列》《微醺》《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雙唇的旅行》《浮生閒情》等多部作品。暌違多年之後,於二○一四年初夏出版《文化小露台》與《台北回味》二書,深秋出版《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與《良露家之味》,開啟另一階段的文化寫作與工作,追求人生與社會的真善美。
名人推薦:
歲月無驚‧江山共老──讀良露寫節氣有感
◎奚淞
個把月前,接到韓良露電話。她說即將偕夫婿全斌赴歐度假,計劃要到中秋前才返台。季節入於酷暑,伉儷二人卻如候鳥般鴻飛去歐陸享受涼爽、美食、自然兼文藝,真令人羨慕。
電話線彼端,良露說到她整理多年積存箱底的文稿,已出版《台北回味》、《文化小露台》二書,往後還準備推出有關節氣的作品集。「節氣?」我一時摸不著頭腦。
「就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良露解釋道:「中國人以農立國,古老黃曆節氣主宰數千年農業文明,也深入到人們生活細節……」
良露侃侃從古老天文曆法轉入傳統文化思維,她說:「我在想──孔夫子怎麼會著《春秋》而非《夏冬》呢?可能就是因為太陽曆中春分與秋分日照均等,合於中庸之道,才成為聖人用以譬喻理想政治的書名罷。再看做為儒家哲學核心的『仁』字,不正是春秋二季均長的兩橫日影與『人』的結合嗎?『天人合一』理想盡在其中。」
大自然歲時節氣與人文哲理互動共生,太有意思了,這便是自稱「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靈感飛躍之處,就連我這久住都市之人,也被她引動對節氣的興趣。未久,有鹿文化便寄來良露關於節氣的校稿,讓我先睹為快。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一連串久違了的名詞來到眼前,忽然都成了詩情畫意。確實,書中節氣不只說明季候冷暖、生態現象、人們順應歲時的飲食、醫藥、生活習俗,還貫穿多少歷代文人詩詞。試看在「雨水」節氣段落收錄的杜甫〈春夜喜雨〉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詩中春雨已化為蘊藉人情,可以隨順時序而與天地同壽。這必然是以農立國、安土重遷,華夏民族歷經數千年農耕文明孕育出來的人文風貌。
讀良露文稿至「驚蟄」,我憶及多年前奇特經驗。記得那日正是春困懨懨三月天,忽然平地一聲雷,嚇得我跳了起來。緊接著,彷彿有小蟲在衣內流竄叮咬,害得我到處搔癢。此時轉頭、剛好瞥見桌上月曆,清清楚註明當日是「驚蟄」,我覺得好笑……即便是躲在重重水泥建築包裹、玻璃帷幕密封的世界,人只像冬眠小蟲。雷聲驚好夢,也驚覺到面對大自然,現代科技文明所能給予人類的庇護其實是非常脆弱、不可靠的。
相對於近代化學農藥帶來水土破壞和糧食汙染,良露對「驚蟄」節氣的描寫很動人:
驚蟄常常伴隨著這個年度第一次的雷鳴,稱之春雷一聲鳴……春雷響,不只是聲音而已,也會引發空氣中的電子物理化學變化,每一聲雷都會讓天際產生幾萬噸的有機氮肥灑落大地,剛好為準備春耕的大地所用……從天上灑下自然肥,土中的冬蟲也相繼破土爬出,這些蟲兒等於是大地免費的鬆土工,不只讓自然的肥隨之運動而深入土中,也使大地的土質變得更鬆軟。驚蟄是天地為春耕布置的一個舞臺,難怪農諺有云:「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由華夏民族搖籃──黃河流域地區所發展出依節氣而運作的農業,順天應人,可以七千年而未耗竭地力。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期後人類工業生產加速飆進,導致環境汙染、水土破壞、氣候極端化,人類文明嚴重干擾自然環境,農業也就變成可疑慮的了。再想想「民以食為天」,現代都會人,難道就能夠無限制只顧工商利益而踐踏農業嗎?今日文明的危機其實是很明顯的,端看二十一世紀人要如何來應對了。
「傾聽祖先的腳步聲。」這是俞大綱先生愛說的一句話。當年向俞師學詩詞時,年輕的我尚不能十分會意。
現在漸漸明白,文化乃是點滴演進的。先祖在漫長奮鬥求存乃至與大自然協調的生活實驗中,結晶成豐富的智慧。譬如二十四節氣,便就是先祖上觀天文、下看地理,洞燭幽明的智慧累積。聖人由自然遷演而知人情冷暖,孔夫子著《春秋》,立《中庸》;教導仁愛禮節。誠如良露所言,歲時節氣啟導華夏子民天人合一的生命態度。現代人若能靜下心來,便也能從自然、從人文中體驗得到:古聖其實不遠。
多年前,我在朋友收藏的古董中,迷上一只醬菜老甕,忍不住把它搬回家,放置客廳一角,見著總忍不住摩挲幾回。渾厚、粗樸,觸手彷彿猶帶百年前陶匠體溫。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老甕散發沉沉幽光的褐釉表面,用白泥塑飾了四個微凸的大字:「江‧山‧共‧老」。
乍讀只覺溫馨,再玩味,便要驚動。
何等的江山?又依據什麼樣的文化傳遞,一份順天應人的情懷得以深入民間、使一介做醬菜的草民也相信歲月安好、生息無盡而得偕江山共老?
把耳朵靠近黝暗甕口,便彷彿可以聽見俞師所說祖先的腳步聲了。
這些日子閱讀良露的二十四節氣文稿,喚起我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感觸。中秋將至,也想對如大雁雙雙由歐陸歸來的良露伉儷說一聲:「多好的季節,歡迎回家。」
【推薦序】
日月光華──為良露新書序
◎劉君祖
我與韓良露認識早在三十多年前,當時青春年少,辭掉了工程師的職務,自己在麗水街開家名為「星宿海」的書坊交友讀書,頗有些憧憧往來的夢想。某夜看店快打烊時良露來逛書店,然後攀談起來,品評時事人物,還帶她上樓參觀我們「夏學會」的讀書會場。良露健談也愛談,陌路相逢的邂逅全無生分之感,凌晨一起豆漿早點,才知她家就在附近。
後來可能還見過幾次面,印象有些模糊了。幾年後書坊結束,我不意闖進出版界歷練,少年子弟江湖老。再逢良露已是多年後她返台出書,邀我參加新書發表會,同時應邀推薦的還有胡茵夢。良露當時已以星象專學及美食出名,故人重逢感受良深,遂又作英式下午茶之約,切磋彼此的專業心得,探討宇宙人生定數與變數間的微妙關係。她指著我的星盤仍是滔滔江水般敘說,而我傾聽之餘鮮有回應,她惱了:「怎麼好像跟牆壁講話?」
再往後就是幾年前她主持的南村落活動,在孔廟裡學周易,徐州路市長官邸論易卦與干支裡的漢字等,於我亦有整理思維教學相長之益。前年深秋,幾位在富邦習易十多年的老學生招待我們夫婦同遊日月潭,名義是慶賀老師六十生辰,歲月悠悠,一則感念一則心驚。當晚在雲品酒店頂樓飽覽湖山秀色,又與良露伉儷巧遇,舊雨新知招呼笑談間,我心想三十多年過去,其實我和良露通共僅數面之緣啊!
這本書談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時值浮囂亂世,天災人禍不斷,殺機凜冽令人心驚,細品此書的詩文圖片,遙想古人當下即是、日日是好日的渡世情懷,讀者當有淡定歡喜。中國自古為陰陽合曆,天人陰陽之際的互蘊激盪,變幻多端,其中又有至簡至易之理則存焉。於變易見不易,於不易悟簡易,所煉成的太極時中的高智思維,讓這個民族對天道人事有殊異於其他族類的機敏與豁達。沒有真正末世的觀點,不需宗教的慈悲救贖,華夏文明浩蕩推衍,雖歷千驚萬險而始終不絕。孤陰閉陋生吝,亢陽張狂成悔,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合德方能剛柔有體。今世之人更需善體斯義,方能超拔於劫波業障之中,而獲心安,真生法喜,不憂不懼,坦蕩前行。
中國曆法又稱夏曆,夏非夏朝,而是華夏之意。《尚書‧堯典》明文記載,堯命羲、和二氏領軍制定曆法,讓民生有所依循,政事順利推展,當時中國已稱華夏,《舜典》中即言「蠻夷猾夏」。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夏為中國之人,是明白根源之論。夏朝曆法只是延續堯舜時的曆法而已,堯舜禪讓天下為公,夏朝起改為家天下的壟斷體制,大同小康截然易軌,孟子時還有「自禹而德衰」的批判,可見公道自在人心,不可不辨。
易經為群經之首,華夏文化之源,用五十根蓍草分合演算的大衍之數的占法,即由模擬曆法而來,《繫辭傳》中有專章清楚說明。宇宙間天地人時的互動變化,息息相關,絲絲入扣。夏曆可精密測定節氣物候的變遷,指導人因時養生順序工作,易占神機妙算未來發展的大小趨勢,億則屢中亦屬當然,實無足怪。
依易修行的終極境界稱為大人,《文言傳》釋云:「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離卦象徵文明的繼往開來,《大象傳》稱:「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恆卦演示天長地久的不易之理,《彖傳》稱:「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我與良露交遇多年,高興看到她日新又新,再出新書。《尚書大傳‧虞夏傳》的絕美謳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亂世中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願與良露及天下仁人志士互勉之。
劉君祖 謹序於甲午歲運夏曆七月
【推薦序】
一年打二十四個結,記號
◎王浩一
我曾經大量閱讀古人有關節氣的詩詞,那真是龐大的工程,我卻「樂」在其中,看著他們的人生慨喟或是情緒起伏跌宕,在節氣當下,情感抒發有特別的能量引發。詩句中描述大地四季的春風秋月,或是夏熱冬寒,因為是詩人,他們顯得與節氣的輪替有著更敏感的感受,或是感動。而好的作品裡,總在文字之間多了個人生命的「時間體悟」,那是美的,那是生命裡最珍貴的「珍珠」,晶瑩,而且溫潤。
研究二十四節氣與文化的關係,我已經浸淫十多年了。先從一些老廟門板上的彩繪開始,瘦長對開的側門或是邊門,左右共四片,每個門板底色打紅,四季分別畫在四個門板上,一季有六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代言的神祇,文官武將,羅剎儒生都有,每尊都神奇地傳達了每個節氣的特質,你可以不認識驚蟄、處暑、芒種等等這些字義,但是看繪圖看神祇的氣質,就可以明白現在是何節氣?下個節氣天候會怎麼?廟旁的老嫗都識得,那是不識字老翁的年曆,古代,這個節氣神明系統真是神奇了……。
學問走得久也走得深,更覺古人對大地與季節關係的智慧,更加折服,也更加明白這個帶有浪漫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博大精深,並非僅僅賺得詩人們的幾滴清淚而已,它還有幽微地告訴人們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告誡「人」在天地之間自處的律動。
看了良露的書稿,訝異她的廣博知識與生活經驗,文字間梳理古人的傳承,生活間體認的纖細紀錄。像是節氣的大辭典,又像是文人的四季頌,可是細細咀嚼之後,書香裡竟然有飯菜香。我不知她這本書寫了多久,但我確信,她每天日子的流動都是在寫著這本書,或者在準備中。
良露是雜學家,我也是雜食性的書寫者,在寫作的這條路徑,我們都非少林派、武當派的傳人,不是那些大門派的基本動作者,如果要戲稱,應該比較像是古墓派的,而且是棄徒!認識良露多年,每次看著她的著作總能會心一笑,也衷心暗暗叫好。黠慧中有關懷,博學中有自己的思想體系,節氣,剛好讓她如魚得水可以暢談。而我,在書本外,也能更剴切地在每個節氣,打上一個結,當是自己生命中有風有雨的記號。
【推薦文】
節氣的饗宴
◎劉克襄
在策劃南村落的各種藝文活動裡,良露把食材風俗、文化歷史和自然節氣結合,嘗試將過往老祖宗對待食物的尊敬,逐一給予新的視野和生命。這一樁轉化各種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緻飲食儀式,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覺得最具挑戰性。很高興自己也曾經參與其中幾回活動,體驗這等饗宴的美好。如今她再把這多年持續的活動轉化為文字,應該會給讀者更多豐厚的啟發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4折12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31 |
6折 | 9 |
7折 | 22 |
7折以上 | 1 |
8折以上 | 4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韓良露
優惠價: 9 折, NT$ 324 NT$ 360
已售完,補貨中
傾聽二十四節氣輪轉的腳步聲,以亙古智慧過豐美的好日。
「感時應物」,就是生活美學的根本之道。
美學大師奚淞、易學專家劉君祖
專文推薦
作家、文史工作者王浩一、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
共襄盛舉
「從天文到地理、從陰陽到五行、從八字到星座、從詩詞到《論語》、從時令到食物、從氣候到旅行等等,我在二十四節氣知識系統中,發現整套華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碼,更可貴的是這不只是古老知識,而是活用的天地人之學。……我很感激竟然有這麼一套深入華夏文明的二十四節氣曆法,讓我可以生活得如此豐美!」──韓良露
關於節氣,她便是所有的百科全書
人間的宜知、宜感、宜行、宜居、宜觀、宜食,其實都可以從祖先的節氣智慧中學習。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民俗、食觀、行旅、文學,「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上天鑽地、旁徵博引,中西陰陽點滴在心。漢文化的美學玄奧,其實就藏在天地節奏中。這是一本人人必備,真正「活」出來的節氣大辭典,演奏著屬於文明的悠揚四季頌。
「誠如良露所言,歲時節氣啟導華夏子民天人合一的生命態度。現代人若能靜下心來,便也能從自然、從人文中體驗得到:古聖其實不遠。這些日子閱讀良露的二十四節氣文稿,喚起我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感觸。」──奚淞
「這本書談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時值浮囂亂世,天災人禍不斷,殺機凜冽令人心驚,細品此書的詩文圖片,遙想古人當下即是、日日是好日的渡世情懷,讀者當有淡定歡喜。」──劉君祖
「良露把食材風俗、文化歷史和自然節氣結合,嘗試將過往老祖宗對待食物的尊敬,逐一給予新的視野和生命。這一樁轉化各種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緻飲食儀式,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覺得最具挑戰性。」──劉克襄
「像是節氣的大辭典,又像是文人的四季頌,可是細細咀嚼之後,書香裡竟然有飯菜香。我不知她這本書寫了多久,但我確信,她每天日子的流動都是在寫著這本書,或者在準備中。」──王浩一
▲ 韓良露說: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以陽曆計算,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的途徑的三百六十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為「黃道」,黃道就像一個鐘面一樣,二十四節氣即代表了鐘面上的二十四個刻度,每個節氣持續約十五天,二十四節氣是三百六十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立春時太陽黃道為三百一十五度刻。
二十四節氣源自中國古人從天人合一的基礎所觀察到的四時現象,中國一直到漢代才有二十四節氣的觀念,之前歷經過八節的概念,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節分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節中;之後才有觀察天氣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的節氣,與觀察氣候景象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小雪、大雪的節氣,以及觀察物候現象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節氣。
▲ 韓良露的節氣百寶袋!
「多年來一個人默默地研究二十四節氣之學,這套知識帶給我很多的樂趣,喜歡旅行的我,加上又曾在寒溫帶氣候的英國居住五年多,讓我可以觀察到不同於亞熱帶台灣的二十四節氣的天氣物候現象,因為心中有節氣變化,我常常可以通天人之際,在宇宙之中一點也不會寂寞……」——韓良露
【節氣文化】
喜歡思考的韓良露,從陰陽到五行、從八字到星座,理清關於節氣的意涵與奧祕。
【節氣民俗】
喜歡慶典的韓良露,道盡喜慶喪葬、神明崇拜、生命禮俗,樣樣脫離不了節氣。
【節氣餐桌】
喜愛食物的韓良露,節氣讓她對大自然的物產更加「食有所感」、「食有所悟」。
【節氣旅行】
喜歡旅遊的韓良露,遊遍天涯海角,觀察不同於亞熱帶台灣的節氣物候現象。
【節氣詩詞】
喜歡閱讀的韓良露,在閱讀節氣詩詞時,找到與千古詩人詞人同在天地一氣的共鳴。
作者簡介:
韓良露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作家、非典型知識分子、公益文化推廣者;種種興趣、專長、投入與身分,讓她成為豐厚多元的文化人。
十六歲開始於詩刊發表現代詩,開啟寫作之門,寫作觸角廣及影評、散文、電視和電影劇本等,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廣播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多項殊榮。二○○六年起,以藝文社會企業方式介入推廣、舉辦超過千場文化活動,採多元面向、獨特、創新且深入的方式重新詮釋在地文化。二○一三年,榮獲「台北文化獎」個人獎,被盛讚為「城市的文化魔術師」。
平日喜歡研究星象、蒐集地上城鎮,目前定居台北南村,著有《韓良露全占星系列》《微醺》《狗日子‧貓時間--韓良露倫敦旅札》《雙唇的旅行》《浮生閒情》等多部作品。暌違多年之後,於二○一四年初夏出版《文化小露台》與《台北回味》二書,深秋出版《樂活在天地節奏中:過好日的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與《良露家之味》,開啟另一階段的文化寫作與工作,追求人生與社會的真善美。
名人推薦:
歲月無驚‧江山共老──讀良露寫節氣有感
◎奚淞
個把月前,接到韓良露電話。她說即將偕夫婿全斌赴歐度假,計劃要到中秋前才返台。季節入於酷暑,伉儷二人卻如候鳥般鴻飛去歐陸享受涼爽、美食、自然兼文藝,真令人羨慕。
電話線彼端,良露說到她整理多年積存箱底的文稿,已出版《台北回味》、《文化小露台》二書,往後還準備推出有關節氣的作品集。「節氣?」我一時摸不著頭腦。
「就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良露解釋道:「中國人以農立國,古老黃曆節氣主宰數千年農業文明,也深入到人們生活細節……」
良露侃侃從古老天文曆法轉入傳統文化思維,她說:「我在想──孔夫子怎麼會著《春秋》而非《夏冬》呢?可能就是因為太陽曆中春分與秋分日照均等,合於中庸之道,才成為聖人用以譬喻理想政治的書名罷。再看做為儒家哲學核心的『仁』字,不正是春秋二季均長的兩橫日影與『人』的結合嗎?『天人合一』理想盡在其中。」
大自然歲時節氣與人文哲理互動共生,太有意思了,這便是自稱「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靈感飛躍之處,就連我這久住都市之人,也被她引動對節氣的興趣。未久,有鹿文化便寄來良露關於節氣的校稿,讓我先睹為快。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一連串久違了的名詞來到眼前,忽然都成了詩情畫意。確實,書中節氣不只說明季候冷暖、生態現象、人們順應歲時的飲食、醫藥、生活習俗,還貫穿多少歷代文人詩詞。試看在「雨水」節氣段落收錄的杜甫〈春夜喜雨〉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詩中春雨已化為蘊藉人情,可以隨順時序而與天地同壽。這必然是以農立國、安土重遷,華夏民族歷經數千年農耕文明孕育出來的人文風貌。
讀良露文稿至「驚蟄」,我憶及多年前奇特經驗。記得那日正是春困懨懨三月天,忽然平地一聲雷,嚇得我跳了起來。緊接著,彷彿有小蟲在衣內流竄叮咬,害得我到處搔癢。此時轉頭、剛好瞥見桌上月曆,清清楚註明當日是「驚蟄」,我覺得好笑……即便是躲在重重水泥建築包裹、玻璃帷幕密封的世界,人只像冬眠小蟲。雷聲驚好夢,也驚覺到面對大自然,現代科技文明所能給予人類的庇護其實是非常脆弱、不可靠的。
相對於近代化學農藥帶來水土破壞和糧食汙染,良露對「驚蟄」節氣的描寫很動人:
驚蟄常常伴隨著這個年度第一次的雷鳴,稱之春雷一聲鳴……春雷響,不只是聲音而已,也會引發空氣中的電子物理化學變化,每一聲雷都會讓天際產生幾萬噸的有機氮肥灑落大地,剛好為準備春耕的大地所用……從天上灑下自然肥,土中的冬蟲也相繼破土爬出,這些蟲兒等於是大地免費的鬆土工,不只讓自然的肥隨之運動而深入土中,也使大地的土質變得更鬆軟。驚蟄是天地為春耕布置的一個舞臺,難怪農諺有云:「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由華夏民族搖籃──黃河流域地區所發展出依節氣而運作的農業,順天應人,可以七千年而未耗竭地力。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期後人類工業生產加速飆進,導致環境汙染、水土破壞、氣候極端化,人類文明嚴重干擾自然環境,農業也就變成可疑慮的了。再想想「民以食為天」,現代都會人,難道就能夠無限制只顧工商利益而踐踏農業嗎?今日文明的危機其實是很明顯的,端看二十一世紀人要如何來應對了。
「傾聽祖先的腳步聲。」這是俞大綱先生愛說的一句話。當年向俞師學詩詞時,年輕的我尚不能十分會意。
現在漸漸明白,文化乃是點滴演進的。先祖在漫長奮鬥求存乃至與大自然協調的生活實驗中,結晶成豐富的智慧。譬如二十四節氣,便就是先祖上觀天文、下看地理,洞燭幽明的智慧累積。聖人由自然遷演而知人情冷暖,孔夫子著《春秋》,立《中庸》;教導仁愛禮節。誠如良露所言,歲時節氣啟導華夏子民天人合一的生命態度。現代人若能靜下心來,便也能從自然、從人文中體驗得到:古聖其實不遠。
多年前,我在朋友收藏的古董中,迷上一只醬菜老甕,忍不住把它搬回家,放置客廳一角,見著總忍不住摩挲幾回。渾厚、粗樸,觸手彷彿猶帶百年前陶匠體溫。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老甕散發沉沉幽光的褐釉表面,用白泥塑飾了四個微凸的大字:「江‧山‧共‧老」。
乍讀只覺溫馨,再玩味,便要驚動。
何等的江山?又依據什麼樣的文化傳遞,一份順天應人的情懷得以深入民間、使一介做醬菜的草民也相信歲月安好、生息無盡而得偕江山共老?
把耳朵靠近黝暗甕口,便彷彿可以聽見俞師所說祖先的腳步聲了。
這些日子閱讀良露的二十四節氣文稿,喚起我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感觸。中秋將至,也想對如大雁雙雙由歐陸歸來的良露伉儷說一聲:「多好的季節,歡迎回家。」
【推薦序】
日月光華──為良露新書序
◎劉君祖
我與韓良露認識早在三十多年前,當時青春年少,辭掉了工程師的職務,自己在麗水街開家名為「星宿海」的書坊交友讀書,頗有些憧憧往來的夢想。某夜看店快打烊時良露來逛書店,然後攀談起來,品評時事人物,還帶她上樓參觀我們「夏學會」的讀書會場。良露健談也愛談,陌路相逢的邂逅全無生分之感,凌晨一起豆漿早點,才知她家就在附近。
後來可能還見過幾次面,印象有些模糊了。幾年後書坊結束,我不意闖進出版界歷練,少年子弟江湖老。再逢良露已是多年後她返台出書,邀我參加新書發表會,同時應邀推薦的還有胡茵夢。良露當時已以星象專學及美食出名,故人重逢感受良深,遂又作英式下午茶之約,切磋彼此的專業心得,探討宇宙人生定數與變數間的微妙關係。她指著我的星盤仍是滔滔江水般敘說,而我傾聽之餘鮮有回應,她惱了:「怎麼好像跟牆壁講話?」
再往後就是幾年前她主持的南村落活動,在孔廟裡學周易,徐州路市長官邸論易卦與干支裡的漢字等,於我亦有整理思維教學相長之益。前年深秋,幾位在富邦習易十多年的老學生招待我們夫婦同遊日月潭,名義是慶賀老師六十生辰,歲月悠悠,一則感念一則心驚。當晚在雲品酒店頂樓飽覽湖山秀色,又與良露伉儷巧遇,舊雨新知招呼笑談間,我心想三十多年過去,其實我和良露通共僅數面之緣啊!
這本書談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時值浮囂亂世,天災人禍不斷,殺機凜冽令人心驚,細品此書的詩文圖片,遙想古人當下即是、日日是好日的渡世情懷,讀者當有淡定歡喜。中國自古為陰陽合曆,天人陰陽之際的互蘊激盪,變幻多端,其中又有至簡至易之理則存焉。於變易見不易,於不易悟簡易,所煉成的太極時中的高智思維,讓這個民族對天道人事有殊異於其他族類的機敏與豁達。沒有真正末世的觀點,不需宗教的慈悲救贖,華夏文明浩蕩推衍,雖歷千驚萬險而始終不絕。孤陰閉陋生吝,亢陽張狂成悔,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合德方能剛柔有體。今世之人更需善體斯義,方能超拔於劫波業障之中,而獲心安,真生法喜,不憂不懼,坦蕩前行。
中國曆法又稱夏曆,夏非夏朝,而是華夏之意。《尚書‧堯典》明文記載,堯命羲、和二氏領軍制定曆法,讓民生有所依循,政事順利推展,當時中國已稱華夏,《舜典》中即言「蠻夷猾夏」。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夏為中國之人,是明白根源之論。夏朝曆法只是延續堯舜時的曆法而已,堯舜禪讓天下為公,夏朝起改為家天下的壟斷體制,大同小康截然易軌,孟子時還有「自禹而德衰」的批判,可見公道自在人心,不可不辨。
易經為群經之首,華夏文化之源,用五十根蓍草分合演算的大衍之數的占法,即由模擬曆法而來,《繫辭傳》中有專章清楚說明。宇宙間天地人時的互動變化,息息相關,絲絲入扣。夏曆可精密測定節氣物候的變遷,指導人因時養生順序工作,易占神機妙算未來發展的大小趨勢,億則屢中亦屬當然,實無足怪。
依易修行的終極境界稱為大人,《文言傳》釋云:「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離卦象徵文明的繼往開來,《大象傳》稱:「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恆卦演示天長地久的不易之理,《彖傳》稱:「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我與良露交遇多年,高興看到她日新又新,再出新書。《尚書大傳‧虞夏傳》的絕美謳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亂世中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願與良露及天下仁人志士互勉之。
劉君祖 謹序於甲午歲運夏曆七月
【推薦序】
一年打二十四個結,記號
◎王浩一
我曾經大量閱讀古人有關節氣的詩詞,那真是龐大的工程,我卻「樂」在其中,看著他們的人生慨喟或是情緒起伏跌宕,在節氣當下,情感抒發有特別的能量引發。詩句中描述大地四季的春風秋月,或是夏熱冬寒,因為是詩人,他們顯得與節氣的輪替有著更敏感的感受,或是感動。而好的作品裡,總在文字之間多了個人生命的「時間體悟」,那是美的,那是生命裡最珍貴的「珍珠」,晶瑩,而且溫潤。
研究二十四節氣與文化的關係,我已經浸淫十多年了。先從一些老廟門板上的彩繪開始,瘦長對開的側門或是邊門,左右共四片,每個門板底色打紅,四季分別畫在四個門板上,一季有六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代言的神祇,文官武將,羅剎儒生都有,每尊都神奇地傳達了每個節氣的特質,你可以不認識驚蟄、處暑、芒種等等這些字義,但是看繪圖看神祇的氣質,就可以明白現在是何節氣?下個節氣天候會怎麼?廟旁的老嫗都識得,那是不識字老翁的年曆,古代,這個節氣神明系統真是神奇了……。
學問走得久也走得深,更覺古人對大地與季節關係的智慧,更加折服,也更加明白這個帶有浪漫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博大精深,並非僅僅賺得詩人們的幾滴清淚而已,它還有幽微地告訴人們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告誡「人」在天地之間自處的律動。
看了良露的書稿,訝異她的廣博知識與生活經驗,文字間梳理古人的傳承,生活間體認的纖細紀錄。像是節氣的大辭典,又像是文人的四季頌,可是細細咀嚼之後,書香裡竟然有飯菜香。我不知她這本書寫了多久,但我確信,她每天日子的流動都是在寫著這本書,或者在準備中。
良露是雜學家,我也是雜食性的書寫者,在寫作的這條路徑,我們都非少林派、武當派的傳人,不是那些大門派的基本動作者,如果要戲稱,應該比較像是古墓派的,而且是棄徒!認識良露多年,每次看著她的著作總能會心一笑,也衷心暗暗叫好。黠慧中有關懷,博學中有自己的思想體系,節氣,剛好讓她如魚得水可以暢談。而我,在書本外,也能更剴切地在每個節氣,打上一個結,當是自己生命中有風有雨的記號。
【推薦文】
節氣的饗宴
◎劉克襄
在策劃南村落的各種藝文活動裡,良露把食材風俗、文化歷史和自然節氣結合,嘗試將過往老祖宗對待食物的尊敬,逐一給予新的視野和生命。這一樁轉化各種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緻飲食儀式,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覺得最具挑戰性。很高興自己也曾經參與其中幾回活動,體驗這等饗宴的美好。如今她再把這多年持續的活動轉化為文字,應該會給讀者更多豐厚的啟發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31 |
6折 | 9 |
7折 | 22 |
7折以上 | 1 |
8折以上 | 4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4折12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