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唯一」比搶「第一」重要,
標榜「第一」,只會帶來得意忘形。
我的人生和事業不學別人模式,只求唯一,
我50歲才認清自己,找到熱情,
你也可以翻轉既定規則,成就獨特真誠的人生路。
劉金標,台中沙鹿人,巨大集團創辦人,以推廣自行車運動而聞名,因為他的推廣,也讓台灣在每年的五月都有專屬的「台灣自行車月」。
一九七二年創立時從代工做起,整整三十年,立足台中大甲,巨大集團從無到有,一步一腳印耕耘出全球頂級自行車國際品牌──捷安特。
「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我卻是五十才不惑。 」劉金標說自己是做生意做到六十歲時,才真正體會到,以賺錢為目的,是最膚淺的人生目標。
七十三歲,劉金標因為一身是病,開始騎腳踏車,一開始,騎得很辛苦,但透過環台,逐漸發現新的自我,也對健康有信心,回到公司後,帶動公司騎自行車的風氣,也帶動社會騎車的風氣。八十歲,又再環台一次,甚至遠征日本的瀨戶內海島波海道,藉這些騎車經驗,劉金標對自己和人生,有新的領悟:有時糊塗一點,反而可以突破上限!相反的,如果自認為自己體能只到這裡,就差不多也只是這樣而已。
作者尤子彥為《商業周刊》資深撰述,劉金標是他採訪過上千位採訪對象之一,在尤子彥眼中,劉金標不只是一位創立全球最大自行車集團,事業版圖落在世界地圖的成功企業家;以及帶頭成立A-Team(社團法人台灣自行車協進會),讓自行車產業在台灣紮根、升級,繼續前進的產業界標竿人物;最特別的是,劉金標因開始親自騎車,騎出傳教士般的志業熱情,以及倒吃甘蔗般的人生逆轉滋味。
這樣的淬煉,不但讓其事業成就高峰不墜;所反覆醞釀的人生智慧,更帶給作者深刻體會,每回與劉金標的同騎對話,皆是一趟與智者前行的心靈洗禮,更是劉金標快意人生的智慧結晶。
本書賣點
1.不只是遊記,更是80年生命旅程:
本書以遊記為表,生命故事為裡。雙線併進,短篇寫作,不枯燥,不說教。標哥帶路,也帶讀者看懂人生風景。
2.蘇格拉底式啟發,有溫度的分享:
本書不是成功傳記故事,也不是環島騎車挑戰記事,卻讓讀者看到標哥真正想熱切分享給年輕人的心情;以第一人稱娓娓道來,就像與蘇格來底在夢中相約,促膝而談,沒有距離。
3.不只說經營故事,更看到態度與高度:
從創業求賺錢,到轉為經營志業的格局和高度,真誠分享在成與敗中喪失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找出什麼才是終極有價值的事。
作者簡介:
劉金標
1934年生,台中沙鹿人,巨大集團創辦人,以自創品牌「GIANT」(捷安特)成為全球自行車龍頭,被譽為台灣自行車業教父。1982年當選第8屆「十大傑出企業家」、2004年榮獲外貿協會「推廣台灣國際品牌特別貢獻獎」;2006年獲頒「華人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頒「安永年度創業家獎」,2002年提出台灣觀光自行車島概念,2007年以73歲高齡完成單車環島,一生致力於提倡優質單車生活態度,至今熱情不褪。
尤子彥
台中人,大學修心理,研究所念新聞,曾任臨床心理師、報社財經記者,現為《商業周刊》資深撰述,著有《大店長開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A-Team台灣自行車協進會會長吳盈進、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全聯社總裁徐重仁、扶輪社全球社長黃其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安麗台灣總裁劉明雄、喬山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羅崑泉、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廣、廣島縣知事藤奇英彥
名人推薦: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A-Team台灣自行車協進會會長吳盈進、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全聯社總裁徐重仁、扶輪社全球社長黃其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安麗台灣總裁劉明雄、喬山健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羅崑泉、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廣、廣島縣知事藤奇英彥
章節試閱
■PART1 認識自己夠深,可以掌握命運
前言
追逐金錢卻找不到自己的根
「從現在起,我要開始學習如何當博士!」二○一四年六月七日,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八十歲生日前夕,接受亞洲大學授予名譽管理學博士,當著滿場應屆畢業生,他這樣勉勵自己。
在此之前,劉金標的最高學歷是高職肄業。
他對在場所有年輕人說,自己不是好學生,學歷不佳的他,繼續升學夢碎,轉好向社會學習,因為社會是一所不給文憑的超級大學。
這是劉金標首度在面對公眾的演講場合,坦承自己的缺點:「我年輕的時候衝勁十足,但毅力不夠,每兩、三年就換一個工作……」
年輕的劉金標,找不到事業重心,也曾對人生感到困惑,抱著聽明牌買股票的菜籃族心態,聽到人家說什麼生意好賺就做,是一個以利潤為第一優先的生意人。直到民國六十一年他三十八歲那年,和友人成立巨大機械,跨入自行車行業,一頭栽進去之後,發現不是想像中的簡單,必須下功夫踏實經營才可能成功,劉金標這才驚覺,自己一直都在追逐金錢卻找不到根,這樣的日子過得一點也不踏實,「難道就要這樣過一生嗎?」他逼問自己。
誠實面對自我,徹底反省缺點,從那一刻起,劉金標放棄所有其他投資與合夥事業的兼職,一心專注在自行車行業,更選擇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當別人還在搶內銷生意,他著眼國際市場;為了做出外國客戶要求的品質,他像苦行僧般,說服每家零件廠商統一規格,前四年公司不賺錢,也咬牙堅持不放棄,與過去只想賺容易錢的劉金標,判若兩人。
如今,巨大集團年產近七百萬輛自行車,是全世界營收最高的自行車集團,不但將百年傳統行業根留台灣,所打造的「GIANT」捷安特品牌,更是真正走進國際市場的台灣品牌,在全球八十餘國,擁有超過一萬家銷售門市;和全球變速器龍頭大廠島野(Shimano),共同冠名的GIANT-Shimano車隊,更飆進二○一四年環法自行車大賽(Tour de France)屢創佳績,在這個全球觀看人數前三大的運動賽事中,成為眾人目光焦點。
在起跑點屢仆屢起,接近人生中場才徹悟,並在通過折返點之後,擁抱甜美的勝利果實,可說是劉金標的人生寫照。
回首來時路,他的體會是,只要下功夫「認識自己」,每個人絕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一旦真正認識自我,過去的閱歷和潛力,就能發揮出來,成為改造自身的巨大能力。
然而,人卻很難真正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是一條漫長的路,而且,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別人永遠無法為你代勞。
1.我五十歲,才真正認識自己
十九歲那年,離開學校之後,我一度在父親投資的公司做事,學做罐頭、麵粉等生意,可能因為我是么兒,覺得在父親的公司綁手綁腳,比較不能發揮,所以沒多久,就自己出來創業了。
我年輕時很好動,做過太多行業,經營過木材、螺絲釘、碳酸鈣等工廠,還開過汽車貨運行,賣過日本進口的魚飼料,也曾經和朋友一起投資養殖鰻魚等,兩、三年不到就換一個行業。
換過這麼多截然不同的行業,並非都失敗收場,只是當時心態和散戶買股票一樣,在飯局上聽人家說什麼好賺,或看到哪裡有新商機,就想跑去做新的,和許多年輕人一樣衝動、有野心,希望自己趕快成為經營之神王永慶。
其實,我到三十八歲那年,創立巨大機械時,都還不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實在是一條很漫長的路,說得上真正的開始了解自己的年紀,大約是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才確實知道自行車行業最適合我。
比大多數人幸運的是,在經營過程中我沒有一敗塗地,還有機會持續學習,做不同生意所累積的歷練,到後來反而成為最珍貴的知識基礎。正因接觸過的行業別性質完全不同,歷練過之後,便歸結出一些不同領域都可以運用的共通心得,例如重視消費者的需求,就是其中的要訣之一,因為經營事業總脫離不了創造獲利,自我感覺良好的天馬行空想法,就算再怎麼吸引人,如果沒有消費者願意埋單,一點用處都沒有。
為什麼在三十八歲之前,常常沒多久就換一個行業?現在回想起來,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的根,對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真的不明白。
人很難了解自我,有時,人家看你傻傻的,你卻自認為很聰明;人家覺得你挺聰明,但自己卻不這麼以為。
在認識自我的路上,也許常常繞來繞去,走了很多旁人眼中的冤枉路,但現在回頭看,卻是影響我一輩子的重要養分。好比在創立巨大之前,我因為和日本人做過生意,知道日本工業界有所謂的「日本工業標準」(JIS)國家標準,因此,在跨入自行車行業之初,我就想到要前往日本取經,帶頭制定台灣業界零件的國家標準(CNS),找到改善自行車品質的根本方法,這是行業內前所未有的創舉。
剛開始進入自行車這一行時,因為做的是OEM代工,我仍是抱著生意人的經營心態,整天忙著爭取訂單、押匯出貨,嚴格說來也是被動經營,和先前做的養鰻魚等貿易生意,本質上沒什麼不同,生意好壞隨景氣起伏而定,一心只在乎,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賺到最多錢。
一直到巨大成立後的第九年,因為代工大客戶移情別戀,「真心換絕情」失去大半訂單,轉而自創捷安特品牌之後,我們認知到,打品牌若要成功,不可能一朝一夕,也不能再抱著只想獲利的短線思考,更必須為產品品質徹底負責,唯有踏實經營才能感動顧客、得到市場認同,我的經營心態才開始變得成熟些。
與過去做代工不同,因為擁有品牌,並跨出台灣建立世界性通路,主權在我,對市場開始有商品的提案權和定價權,才算真正掌握經營事業的自主權。特別是,做品牌不能學別人,我更因此進一步探索、認識自己,熱切關注未來趨勢,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經營觀點。
從一開始兩、三年換一個工作、一心想找好賺的生意做,到後來專注經營自行車行業,最重要的轉變關鍵,是因為不斷挖深探索,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了自己、理解自己所屬的產品、產業,我的人生才開始真正扎根,過去累積的知識也才得以真正發揮。可以這麼說,我從「生意人」變成「企業家」,最大改變是認識自己。
世界上有些天才人,像蘋果電腦的賈伯斯(Steve Jobs),或創辦阿里巴巴的馬雲,不到五十歲就攀上事業高峰,但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平凡人,不能期待每個人都成為賈伯斯、馬雲,多數成功的經營者可能和我很類似,都是到了五十多歲,經歷一連串跌跌撞撞,才真正認識自己或開始掌握一切,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人格比較成熟,不再經常情緒化,看待事情才有完整的邏輯。
常看到很多人會擔心,已到了四、五十歲,事業基礎還不穩固;年輕人也常因遲遲存不了第一桶金、買不起第一棟房,而感到焦慮不已,在我看來,這些都不免急功近利、趨於短視,沒有真正下工夫認識自己,釐清自我。孔子曾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我卻是五十才不惑啊!
即便過了五十歲,我也還在經歷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更從中發現新自我。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不夠了解真正的自己,碰到很多事情總以為已經碰到天花板了,因而把自己的可能性,自我設限在一個範圍之內。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也從來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公司一樣,這是一般人的心態。
但事實證明,人的潛力可以開發出來,自己的潛力也只有自己願意才能開發,一旦充分認識自己具備的潛質,遇見不一樣的自己,不僅能帶來莫大信心,甚至會徹底改變周圍的人看待你的態度。對照我七十三歲、八十歲,前後兩次騎自行車環島的差別,便是最好的例子。
七十三歲那次環島,一來,出發前,椎間盤突出的舊疾復發,醫生囑咐我如果要繼續騎車,必須綁著護腰帶;還有因為胃癌開刀過,血栓靜脈炎的後遺症,左小腿必須套上彈性襪,靜脈末端血管內的血液才能回流;加上高血壓、高膽固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老人病纏身,身體狀況一直在走下坡。
其次,周圍的親朋好友,包括巨大的董事會成員,都擔心年紀大騎車危險,反對我做這樣的嘗試,尤其是從小就最疼我的姐姐杜劉月嬌,更責怪我年紀這麼大還這麼幼稚,算是童心未泯嗎?我心理上壓力滿大的,說實在自己也比較沒有信心。
深怕萬一真騎不完全程,自己的一世英名從此泡湯。環島團出發時不敢讓太多人知道,全團成員包括我在內,只有五個人,都是巨大集團的同仁,沒有其他車友。尤其,此行是定位在沿途享受美食小吃的寶島逍遙遊,因此,從台北中正紀念堂出發時,沒有通知任何媒體前來採訪,我們開玩笑說,只差沒有摸黑出門而已。
後來,之所以會被媒體大幅報導,是因為當時的聯合報記者黃兆璽,他不知道從哪裡知道這個事情,自己開著車,趕到桃園縣政府採訪我,隔天在報紙上大幅報導,沿路才開始有電視台的SNG車,追蹤「老翁騎車環島」的這個新聞。騎到高雄時,更和當時正在競選總統的馬英九先生不期而遇,他正從南往北進行自行車環島,我們這趟行程才被外界廣泛注意到。
我八十歲再次環島時,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自從上回環島之後,我便持續騎車,沒有停下來過,騎車帶來的深度有氧運動效果,不但讓我高血壓的毛病好了大半,更神奇的是,血栓靜脈炎、呼吸中止症和坐骨神經等老毛病,竟全部不藥而癒,出發前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整份報告看不到一個紅字。
隨著對自己的健康有信心、心情變得更樂觀,我也想證明,體力是不是真的越老越好,還是自我感覺良好?於是,相隔七年之後的第二次環島,我便要求籌備活動的捷安特旅行社同仁,把騎乘天數縮短、總里程數拉長,當做自我挑戰的目標。
再者,因為騎車之後,身心狀態明顯變好,周圍的人對我挑戰環島的態度,也出現一百八十度明顯轉變。第一趟環島前,親友同事沒有一個贊成的;但第二趟環島前,卻變成沒有任何人持反對意見,還大力贊成,連做健檢的醫生都鼓勵我,一定要繼續維持騎車的好習慣。
我經常在想,如果當年沒有跨出自創捷安特品牌的這一步;七十三歲時,沒有實現騎自行車環島夢想的勇氣,我可能到今天,都還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可以到這裡,有本事經營出如今巨大的局面。我的例子或許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認識自己越深,便能活出越豐富的人生。
▲ 標哥諺語談管理
一時風駛,一時船: 在大海中航行,有風張帆讓船加速,無風就搖漿前進。引申應看情勢辦事、與時俱進,不能拿昨天的思維解決今天和明天的問題。
3.興趣是一回事,事業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看我熱中騎自行車,興致勃勃環島不夠,還一路騎到中國、日本,甚至遠征荷蘭,以為我一定對自行車有極高的興趣,才會投入這個產業。
事實上,若這樣認為,可就誤會大了。
我之所以跨入自行車業,一開始根本和興趣毫無關連,只是剛好三十八歲那年,和兄長投資的鰻魚養殖事業失敗,在一次偶然機會,與幾個朋友在中部聚餐,彼此交換商機看法,席間有人提到美國自行車市場不錯,建議不妨一試,眾人便集資成立「巨大機械公司」。
甚至取名「巨大」,也不是最優先考慮的公司名稱。當時國內吹起少棒熱,台南巨人隊在美國威廉波特拿到世界冠軍,股東們原本想借用巨人隊的響亮名號,以「巨人工業」為公司名登記,但已有人捷足先登,才改為巨大;第一任董事長也不是我,是一位經營瓦斯生意的友人,我只是擔任總經理。
因為做自行車是朋友邀約投資的生意,和我的興趣沒有特別關聯,剛開始只是當做副業,抱著早上十點多去蓋個章,中午還可以回家休息的天真想法,以為從此可以告別之前守在鰻魚養殖場,沒天沒夜、更沒有家庭生活的作息。
沒想到,這一做下去後,才知道每天都有新狀況,沒有原來想像中的簡單,不是不同廠家的零件規格互異,就是買來的輪圈和輪胎、螺絲和螺帽搭不起來,每批出廠的自行車品質「哩哩落落」,客戶從國外傳真來的抱怨一長串,要改善的問題一大籮筐,經營型態和過去曾接觸過的生意,截然不同。
既然困難重重,我當然會問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投入下去?這一行值不值得下深功夫呢?
一方面是面子問題,為了自尊不願輕言認輸;另一方面,那時我也才開始反省,如果不把這個事業好好做下去,闖出點名堂來,每隔幾年就換一個生意做,那麼,年紀大了以後要做什麼?這輩子能累積出什麼成績嗎?
在評估的過程中,我才理解到,雖然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機車做為交通工具,大量取代了腳踏車的需求,只剩下經濟弱勢族群和學生通勤的內需市場,但自行車不只尚有龐大的外銷需求,更是世上少數的萬年工業,確實值得下功夫深入經營,加上不能辜負繼續借錢支持我的姐姐,我當時便下足決心,決定深入經營這個行業。沒想到,這一投入就是四十幾年,可以說,我是誤打誤撞進入自行車行業,也是到了這一行,才開始變得有毅力。
我經常接觸年輕族群後,發現很多年輕人在選擇工作時,喜歡挑感興趣的事情做,但我也要提醒,興趣是一回事,事業又是另一回事。小時候有興趣的事情,不見得會成為後來一生的職業。我認為,在生涯過程中,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情,或受到大家肯定,有成就感,就會產生興趣。
進一步說,興趣和事業是不同層級,兩者不宜為一談。事業和股東、客戶存在利害關係,讓你可以有飯吃、過好的生活,是很嚴肅的事。興趣則是不管有沒有飯吃,都要可以維持,只要老子高興就好的事。
一個人的興趣和事業能兼顧當然最好。但你必須認真評估,究竟你的興趣有沒有市場性,若只是自己喜歡、自我感覺良好,經常無法成為工作或事業。
因為一旦市場需求不存在,你再怎麼努力,不但得不到成果,更會產生挫敗感,打擊自我信心,也無法帶來進一步投入的樂趣,最後成為負向循環,人生就原地踏步,無法繼續前進了。
年輕的我沒定性,問題雖不在挑感興趣的事做,但卻和一般小生意人一樣,凡事「向錢看」,自認出身商業家庭,有一點經營天分,懂得判斷時機做生意。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心態和和自我感覺良好的股市菜籃族沒兩樣,妄想今天買的股票明天馬上漲停板。
成立巨大之後,我雖然慢慢找到一方地,扎下自己的根,但前十年靠接代工,還是抱著「做生意」的心態,真正用「經營事業」的高度和格局,看待自行車產業,是到六十歲之後,從自創品牌過程體會到永續經營的重要,才真正體會到,以賺錢為事業目的,是最膚淺的人生目標。
經營企業不賺錢當然罪過,但無論如何,賺錢的目的終究離不開要對社會有意義;或做出超越消費者期待的品質或服務水準,讓花錢買你產品的人感到滿意、認同,甚至驚喜,對生活有益。類似這樣的努力方向,才是事業成功的基本條件。
如果把賺錢列為第一優先,只顧撿眼前的鈔票,我相信,不但事業規模做不大,也絕對做不出超越消費者期待,讓使用者有感的水準以上產品。
這些經營心得都是我六十歲以後,才完全釐清的觀念,年輕時想不到這麼多,一心只想多賺點錢,這樣說,並不表示人年輕就等於無知,而是那時人生的格局、著眼點和高度,都還存著許多盲點。換成今天的我,著眼點就相當遠,看的範圍也比較廣;更多時候,則希望儘量拉高格局。
例如二○一四年五月,公司舉辦我八十歲的二度自行車環台活動,行前籌備會議上,我一再叮嚀同仁,活動宗旨是把騎自行車的好處,充分向社會大眾介紹,過程不能有任何商業化行為,絕對不是要推銷自家產品。
事業經營和人生過程一樣,必然會經歷許多劇烈起伏,才能獲得可觀的成就。常看到很多人因一時生意失敗,就懷憂喪志,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但我卻很少有如此負面的想法。雖然年輕時犯了「向錢看」的錯誤,但可能從小在大家庭裡頭長大,總認為只要肯做事,一定會有飯吃;也曾眼見父親做生意大起大落,意志沒被擊倒過,環境薰陶了我,不會把人生全部的得失都壓在金錢上,這也是我的幸運。
相較於金錢,我更在意信譽,和對員工、股東及社會的責任,特別是顧客的滿意度。包括幾年前儘管虧損連連,我不顧公司內部所有董事的反對,仍堅持接手台北市「微笑單車YouBike」BOT案,也是基於這樣的信念。
正因為沒把金錢擺第一,我一路上經營事業,就算幾度差點破產,面臨意志消沉的考驗,確實不曾擔心過,自己一輩子會從此無法翻身。我思考的始終是,如何脫離困境再出發。
▲ 標哥諺語談管理
快熱、快冷,快臭酸;無燒、無冷,卡久長: 原指食物在忽冷忽熱的條件下,容易變質腐壞。引申股市或房地產若一時景氣大好,後面一定會有泡沫化危機,暴衝式成長亦不利企業永續經營,穩健經營才是上策。
■PART1 認識自己夠深,可以掌握命運
前言
追逐金錢卻找不到自己的根
「從現在起,我要開始學習如何當博士!」二○一四年六月七日,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八十歲生日前夕,接受亞洲大學授予名譽管理學博士,當著滿場應屆畢業生,他這樣勉勵自己。
在此之前,劉金標的最高學歷是高職肄業。
他對在場所有年輕人說,自己不是好學生,學歷不佳的他,繼續升學夢碎,轉好向社會學習,因為社會是一所不給文憑的超級大學。
這是劉金標首度在面對公眾的演講場合,坦承自己的缺點:「我年輕的時候衝勁十足,但毅力不夠,每兩、三年就換一個工作...
推薦序
推薦序1
向前跨出去的力量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一九九二年,我因工作關係接待德國客戶,公務結束後對方請我幫忙,帶他去買可以寄回國的高級運動自行車。當時我滿心懷疑,高級自行車不都歐洲做的嗎?便回答我不知要去哪買他需要的車,客人說,那你幫我找捷安特(GIANT),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捷安特早已名揚海外,國人因為沒有自行車運動風氣,還把自家國際品牌當代步車廠商,回想起來真是罪過。
二○○二年,奉派回知本老爺服務,好山好水是騎車天堂,我當下決定購置好車一輛,由於喜歡研究東西的個性,我花了近一個月閱讀日本、美國的專業雜誌與資料,了解自行車的種類、品牌、結構、零件及搭配方式,眾裡尋她千百度,最後決定是GIANT TCR2──我的小黃,也是人生第一台高階公路車。自此,從知本往太麻里看日出、沿著台九線享受美景,以及參加東北角和雙溪的鐵人兩項、鯉魚潭和梅花湖的鐵人三項、洄瀾兩百K和環花東自行車賽等大小賽事,加上斷斷續續完成的環島,一路上,「她」都是我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現在,作為一個台北市民,我以踩踏YouBike為美好生活築夢;作為一個尋求自我突破的平凡人,我則從閱讀本書一篇篇標哥口述的動人故事,轉動未來人生夢想。
從不經意間進入自行車業的門外漢,到做到世界第一;從只是為了試車而騎自行車,到七十三歲決心單車挑戰環台,標哥可說是有著無比毅力、耐力與決心的企業家,但書中提到從代工轉向品牌、巨大集團自行研發領先的碳纖車架、結合競爭者成立A-Team建立台灣自行車產業競爭力,乃至成立基金會推廣自行車運動,進而投入YouBike等的突破,卻不是光有決心和毅力就能夠達成。
我的體悟是,對於想要做一件「對的事情」,標哥所下的正向念力無比強大,這樣的力量不只支撐了自己,也感染了巨大集團上下,並進一步希望擴散到全台各地,且大步跨出台灣。
啟動「善的循環」,是我對巨大集團以及標哥多年經營成果最好的形容。閱讀本書,我從中受益良多,也誠摯分享給目前一時覺得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未來的年輕朋友,可以從中得到被鼓舞的力量。
最後,容我引用本書內文的一段佳言:「我常對年輕人說,就像騎自行車,向前跨出去一步,才能看到前面的風景;生涯的過程也是一樣,一定要跨出去不要怕,做了以後自然就會看到下一個機會。」真心想告訴標哥︰我也是這樣相信的,也會抱持這樣的信念繼續努力,謝謝您!
推薦序2
自行車時尚文化的推手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我與劉董事長相識的因緣,是因當年一起創立「自創品牌協會」,推動台灣企業投入經營品牌,經多年努力,台灣企業經營品牌已在不同領域展現成果,該協會如今也與其他協會合併成「台灣精品品牌協會」。
劉董事長長期為提升台灣的品牌形象不遺餘力,投入的努力值得讚揚,特別是他在中部推動建立「A Team」,改變自行車產業單打獨鬥的文化,帶動產業的共存共榮,建立符合王道精神的產業生態。
其次劉董事長克服了成本問題,成功區隔產品定位,帶領捷安特的自行車產品朝中高價位發展,未受制大陸廉價勞力的影響,仍能在台灣較高的勞工成本下,不斷創造價值。
更重要的是,劉董事長舉辦各種活動讓自行車運動成為生活時尚(Life Style),進而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這種生活文化的體驗價值,是一種無形的價值,可以大幅提高硬體的附加價值,是推動台灣產業升級的新核心能力,值得產業思考及學習。
而劉董事長與台北市攜手推動「YouBike微笑單車」,不僅響應全球節能減碳的風潮,也為台北創造全新的觀光價值,這套系統背後整合許多科技,從使用者為中心的思考設計,讓使用者透過悠遊卡十分容易借車、還車,打造出極佳的單車體驗。
台灣的經濟已邁入知識經濟、創意經濟、體驗經濟,過去產業的傳統思維較重視有形、直接的顯性價值,但在新經濟來臨後,未來以無形、間接的隱性價值,將逐漸展現其創造價值的力量,本書十分值得大家參考學習,在此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3
父親
劉麗珠(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我是長女,從小父親就很疼愛,下班回來總會親我臉頰,可是也愛逗我,占我便宜,常常惹得我跳腳,他就自顧自去忙他的事,一副不相干的樣子。 所以,我雖然覺得父親疼我,但又不確定他是否真的在意我。
幾十年過去,我對父親印象最深刻的,是約莫四、五歲時,有一天他回來看到我,就很高興又要親我, 我說不要,他商量說,妳讓我親,我就給你一塊錢。我說好,就給他親了右臉頰, 親完,他卻走開了。我追著父親要一塊錢,他不給,我吵著說:「你自己說親了就給一塊錢的啊!」他竟然說,那是親兩邊才有,只親一邊當然不用給。我只好很配合的請他親我的左臉頰,父親竟回答:「我現在不想親了,明天你再還我。」
這樣莫名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到了高中還是如此。看同學的爸爸都接前接後的照顧他們,父親卻不會為我們做特殊的繞路或配合,甚至,後來我的小孩要騎的童車,父親都叫我自己去買。我嘟著嘴說那就不是爺爺送的了,他也無所謂。我常常感慨跟媽媽抱怨,爸爸是一個不知道如何愛小孩的父親。不過,我們幾個小孩都習慣了父親的個性,個個反而都很獨立,跟父親的感情也都很好 (我想這要歸功於我母親)
隨著長大成人,我不想到巨大公司上班,因為不知道如何轉換女兒變部屬的情緒,父親竟也無所謂,認為不來就不來。倒是我到外地工作,碰到對公司或上司有不滿的事,想到父親也是老闆,或許可以從他那裡尋求答案。幾次請益和長談後, 我才對他有更深的認識,心想父親還真是有兩把刷子。
有一陣子因為工作倦怠而對公司新上任董事長的行事風格很不滿,而且新董事長還計畫要像巨大一樣做自行車!我從未讓公司知道我的背景,很擔心公司如果知道我父親是劉金標,認為我是臥底的,那我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不知所措時,就趁父親出差臺北,跟他約時間見面,父親聽我邊哭邊講,沈默了一陣子才說:「妳換個工作吧!」這一換工作,我的世界就因而變了。我常常想,如果沒有父親指點,我不知道要折磨自己多久。我很珍惜原來的工作,因為在那個時代,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並不容易。
幾年前,小兒子從紐約大學商學院畢業,立刻在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找到一份薪水優渥的工作,我很得意的告訴父親,他孫子的工作是錢多事少。他一聽卻叫我轉告兒子,這個工作不可以久做,了不起一年就該換了。問為什麼,這可是人人羨慕的工作啊!父親的回答是,這種工作輕鬆、薪水高的easy money,會磨掉一個人的志氣,人只會越來越懶。
這就是我的父親,永遠有他自己的想法,永遠有很深的危機意識,也讓人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懂得他。
《沒有唯一,哪來第一》這本書道盡了父親從事自行車業以來,一長串的獨特見解與做法,我可以理解,公司同仁前期的抗拒與後期的佩服,就像我的成長一樣。
如果讀者看完這本書,就能懂得我父親的邏輯,那麼恭喜您!不必像我一樣,經歷多年的適應才與他同步。
同時,也要恭喜作者,尤子彥先生的功力!
推薦序1
向前跨出去的力量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一九九二年,我因工作關係接待德國客戶,公務結束後對方請我幫忙,帶他去買可以寄回國的高級運動自行車。當時我滿心懷疑,高級自行車不都歐洲做的嗎?便回答我不知要去哪買他需要的車,客人說,那你幫我找捷安特(GIANT),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捷安特早已名揚海外,國人因為沒有自行車運動風氣,還把自家國際品牌當代步車廠商,回想起來真是罪過。
二○○二年,奉派回知本老爺服務,好山好水是騎車天堂,我當下決定購置好車一輛...
作者序
我在單車上遇見「蘇格拉底」
尤子彥
如何才能認識自我,找到真正的熱情所在?什麼才是經營事業的正道?人生的成長與終極價值,又該如何創造並定義?在如此眾聲喧嘩的年代,答案總是令人眼花撩亂。
何其有幸,主跑財經產業新聞多年的我,在多次與創辦捷安特品牌的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一起騎自行車時,找到充滿啟發且雋永的答案。特別是,這條尋求人生解答的路上,不僅俯拾皆智慧,更是沿途風景明媚的千里之行。
二○○七年,劉董事長七十三歲,受到電影《練習曲》對白──「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激起的急迫感,忍著坐骨神經痛和小腿靜脈血栓炎宿疾,完成十五天、總計九百二十七公里的自行車環島。在台東知本往濱海的台十一線公路上,我親睹他沿途護腰纏身,埋頭苦騎奮力前進。
七年後,八十歲的他二度騎單車環台。這回,他歲數益長,但卻以更短的十二天,挑戰比上次更長的九百六十六公里;我一面進行《商業周刊》封面故事採訪,同時也完成個人的首次單車環台行。
這趟路上,劉金標說,他一直在學習年輕,不允許大家稱他「劉董」,所以我便隨大夥改稱他「標哥」。
和「劉董」比起來,「標哥」騎車既穩且快。行經台東太麻里濱海路段,標哥在車胎寬度僅二十三厘米的捷安特旗艦公路跑車Propel上,飆出近五十公里的下坡巡航時速,速度直逼環法職業選手,讓隨行的捷安特旅行社同仁嚇出一身冷汗。
之後,二○一四年十月底,我們共同遠征日本,在被CNN評選為「全球最美的七條自行車道」之一,跨越瀨戶內海的島波海道,參加由當地愛媛縣與廣島縣政府共同舉辦的「國際自行車大賽」,快意奔馳於當天全線封鎖汽車通行的高速公路上,完成百餘公里異國單車旅程。
有別於先後兩度環台,以突破自我作為挑戰目的;對定位自己為「自行車傳教士」-──傳「自行車新文化」的標哥來說,遠赴國外騎車,是要把騎自行車帶來美好生活的福音,從台灣傳到全世界。
既是傳教,自應有追隨者,日本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広便是信眾之一。以推廣自行車騎乘風氣,做為振興地方觀光施政要務,深受劉董親身啟發的中村時広說:「我要成為日本的自行車傳教士!」
期間,為進行本書的深度訪談,我多次和標哥相約周末,清晨五點半準時於台中朝馬轉運站集合,沿例假日時,他經常一個人騎車健身的路線前進;並在爬過一整座大肚山的晨光之後,落腳麥當勞餐廳,聽這位我在單車上遇到的「蘇格拉底」,一邊大口吃漢堡,一邊分享他逾半世紀的事業經營心得,以及因為騎車而體會到的逆風哲思。
「進取」(日文:前向き)便是標哥在一次訪談結束前,有感而發在我採訪筆記本寫下的人生心得。這兩個字,讓我想起標哥曾比喻過的,「經營事業和騎自行車一樣,踩一步就進一步,你不踩就倒掉」,唯有開始前進,人生才可能找得到解答。不只事業,標哥看待自己的人生軌跡,亦如是觀。
我接觸過上千位採訪對象,在我眼中,劉金標不只是創立全球最大自行車集團,事業版圖猶如世界地圖的成功企業家;帶頭成立A-Team(台灣自行車協進會),讓自行車產業在台灣扎根、升級,繼續前進的標竿人物;更特別的是,他因騎車,騎出傳教士般的志業熱情,以及如倒吃甘蔗的人生逆轉滋味。
儘管巨大已穩居全球自行車龍頭寶座,公司市值亦續創新高,但標哥卻說:「一生最有價值的事,是七十三歲騎自行車環島」,因為那是百分之百靠自己踩出來,沒有任何運氣成分所創造出來的人生紀錄;「一生最有意義的事,是把YouBike做到世界第一」,雖然不是獲利的事業,但騎車市民臉上的笑容,卻令人欣慰。
這樣的淬煉,不但讓其事業成就維持不墜;所反覆醞釀的人生心得,更帶給我深刻體會,每回與他同騎對話,皆是一趟與智者前行的心靈洗禮。
這便是做為記者,採訪工作致命吸引力所在──親臨多數人不能及的新聞現場,不僅採擷第一手新聞事件,亦飽覽鏡頭之外的歷歷風景;更因為開口訪談,人生旅程,便交疊了採訪對象的生命軌跡。
「如是我聞」,是佛經開卷的用語,當中的「我」,是指伴隨佛陀講經說法的侍者阿難,他謹記佛陀一言一語,並將之完整記錄為佛經。因此,佛經中出現的「如是我聞」,便是指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之意。
將這四個字,略做修改為「如是我騎」,當可說明這本書的出版緣起。其意思便是,做為記者的我,「有幸和自行車傳教士劉金標騎車時,親自聽到他這樣談人生。」
我在單車上遇見「蘇格拉底」
尤子彥
如何才能認識自我,找到真正的熱情所在?什麼才是經營事業的正道?人生的成長與終極價值,又該如何創造並定義?在如此眾聲喧嘩的年代,答案總是令人眼花撩亂。
何其有幸,主跑財經產業新聞多年的我,在多次與創辦捷安特品牌的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一起騎自行車時,找到充滿啟發且雋永的答案。特別是,這條尋求人生解答的路上,不僅俯拾皆智慧,更是沿途風景明媚的千里之行。
二○○七年,劉董事長七十三歲,受到電影《練習曲》對白──「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激起的急迫感,忍著...
目錄
目錄
推薦序1向前跨出去的力量 沈方正
推薦序2自行車時尚文化的推手 施振榮
推薦序3 父親 劉麗珠
各界名人推薦4
作者序 我在單車上遇見蘇格拉底
■PART1 認識自己夠深,可以掌握命運
前言:追逐金錢卻找不到自己的根
1.我五十歲,才真正認識自己
2.一味學別人,永遠都學不像
3.興趣是一回事,事業又是另一回事
4.能力再高,都要靠團隊才能成事
5.成就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樂趣
6.功夫下夠深,可以看到未來命運
■PART2 沒有「唯一」,哪來「第一」
前言:追求唯一,比搶第一重要
7.沒有業界唯一,哪來世界第一
8.未來,決定現在!
9.危機浮現才要應對,為時已晚
10.成功,高興十分鐘就好
11.神討厭貪心的人,一個人只能有一個願望
12.徹底做好有意義的事,可以改變世界
■ PART3 進取的人生,無限延伸的夢想
前言:跨出去,才能看到前面的風景
13. 無私,是熱情真正的基因
14.不只「釣魚」,更要「養魚」
15.有故事,才有生命力
16.我一直在學,學習年輕
17跨出去,因為本來就有夢
附錄1:專訪日本愛媛縣知事中村時廣 : 「劉董是我在台灣的父親!」
附錄2:巨大集團重要紀事
目錄
推薦序1向前跨出去的力量 沈方正
推薦序2自行車時尚文化的推手 施振榮
推薦序3 父親 劉麗珠
各界名人推薦4
作者序 我在單車上遇見蘇格拉底
■PART1 認識自己夠深,可以掌握命運
前言:追逐金錢卻找不到自己的根
1.我五十歲,才真正認識自己
2.一味學別人,永遠都學不像
3.興趣是一回事,事業又是另一回事
4.能力再高,都要靠團隊才能成事
5.成就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樂趣
6.功夫下夠深,可以看到未來命運
■PART2 沒有「唯一」,哪來「第一」
前言:追求唯一,比搶第一重要
7.沒有業界唯一,哪...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4-12-30ISBN/ISSN:978986603278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7X22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