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文字型的「觀念藝術」攝影作品。
書中藉由隨處可得的「文字風景」影像,來表達作者對臺灣當下政治、情色、生活的觀照;並以文字論述「觀念攝影」的藝術,除此之外,書的整體設計同時也呈現了日常生活的限制感。
由於紙片上的文字是由「人的手(或打字)」,從無到有書寫出來的第一手結果;然而,照片中的文字則是「人透過相機」,採取類似翻拍或數位式影印的手段,所呈現的第二、三手資訊,其中至少掺雜了攝影者、相機和照片等特有媒介的介入,而且各自也都有相當的社會意義。所以,本書刻意將文字、圖象同置在一個畫面,在創作意念上有意衝撞「影像論述」在藝術化中的幾個議題:
首先是:「影像語言,真是一種語言?」──挑戰、玩味了影像創作最原始的盲點。
接著是:如果大眾都相信,「文字」傳達的精準度一向比圖來得較佳些,那麼,圖文並置在同一畫面,觀者也因而可以讀得更快,有更佳的訊息滿足感嗎?
書中的影像文字內容包括了:流行的俚語式「水臺語」、在地商用的「好臺詞」,加上小部分媒體中的「臺灣人」形象。這些「照像文字」在人文方面的焦點是:顯現了近代臺灣人所寫出來的「臺詞」;而在形式意義上,由於都有意要去映對生活話語的「活」與「動」特質,因此,外貌上大多會先考慮照片對原有世界變動的象徵性或行動感;接著,統整個別影像的飽豔顏色和顯著的造形特質;最後,透過並置方式來彰顯圖象時空的交錯,試帶出「立體派」畫作的青春力動氣息。不過,為了讓每件作品都能表徵在地族群對於語言方面的片段記憶,就算在藝術操作上有照片並置的動作,但個別影像都仍保有自身完整的單獨性。
一張一張的「臺詞」照片,即使有些內容不是人人都能懂的閩南話,但其中確實有令人深思與抒發情感的動能;它是作者對大環境期待的落空、滿意度不足的寫照,一種對搖晃社會眾象嘲諷的藝術包裝。
作者簡介:
我,1956 年 出 生, 美國 Ohio University「美術攝影」碩士 (MFA)、藝術教育碩士(MA),現任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 專任教授,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以及政 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我持續創作──1981 年起,以日常顯現的台灣景觀、建築及其相關 的文化產物為內容,陸續發表「閱讀台灣」系列影像:《真假之間》系列,動物篇、肖像篇、信仰篇;
《法國椅子在台灣,觀光旅遊》系列;
《台灣房子》系列,民舍、商家、宗教建物專題;
《永續寶島》系列;
《台灣公共藝術》系列,地標篇;
《遮公掩音》系列;
《鏡話 ‧ 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
我熱愛分享──我將創作以傳統照片、「藝術書」和多元影像裝置等形式,在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 地舉辦過近九十次展覽我也認真研究──1995《論超現實攝影》、2003《美術攝影論思》 的出版,是我對於攝影美學的探討論述;我也在國科會補助下,從 事中、美攝影教育研究,以及台灣當代攝影家和影像數位化的互動 研究。2009 年,更首次接受「臺灣美館」委托,就該館攝影類典藏品進行研究,並據此策劃了《「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專題展。
我還默默出版──基於藝術永恆,我將展覽由空間轉入平面,以藝術書的概念重新展現我的創作及論述,親自構思出版:1990《游 本寬影像構成》、2001《真假之間》、2002《台灣新郎》、2009 《手框景 ‧ 機傳情》──政大手機書、2011《台灣公共藝術──地標篇》,2012《游潛兼行露──「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2014《鏡話 ‧ 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
我竟然被典藏、館藏或收藏──記憶中,典藏或館藏我的作品機構居然中外皆有,如: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美國紐約 州水牛城第六、第七屆《CEPA 藝廊攝影藝術拍賣雙年展》、德國柏林 Forderkoje 藝術空間、上海師範大學、福建泉州華光攝影藝術學院「郎靜山攝影藝術館」;私人收藏的作品則有<有紅線的風景><芝加哥地圖 C-5 >;《遮公掩音》系列 3 張等。
我,喜愛攝影藝術創作與分享
章節試閱
從圖文的糾纏中出發
從文學或哲學角度來看圖文的關係,西方學者約翰柏格和羅蘭巴特 都曾經深論過,而我記得傳統視覺傳播理論中最常聽到的名言就是: 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的確,一張內容豐富、資訊又清楚的圖片(尤其是擬真性極高的照 片),如果要用文字來表現,恐怕得用更大的篇幅,更大量的字數 才能傳達相對等的內容。但,只要是具有寫實感的圖象或照片,真 的都可以獨立、理想,近乎完整的完成某項傳播工作嗎?恐怕也不 盡然。
就照片被人們廣泛應用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實情來看,絕大部分 的使用者仍必須在圖片之外,適當的加上必要文字說明,否則觀眾 在判讀影像原意時,往往會差距過大。所以,就視覺傳播而言,「圖 很難自圓其說,圖得要適當的文來輔佐,才能提高其中抽象意念的 傳達」,反而應該是當代人較高的共識。
其實,能將腦子裡想的事用筆畫出來,或進一步將原本由嘴巴所說 出來的話,藉由文字來加以再現或轉譯,兩者都是人類文明史中重 大的里程碑。只是,後者從簡單站在巷口、對街坊人物即席應對的 用字,到得坐下來、用心細讀的文學,其過程不是某種生活的自動 化,而是得有相當的學習模式介入。
因此,當代人在新科技的衝擊下,面對圖文共處,甚至互融的新潮 流中,是否應跳脫圖文孰主孰副的窠臼,而萌發出另類的視覺傳播 方式與更新的閱讀策略?
影像之外的省思照片,是否也有類似文學家所謂的腦、心交替的面貌?
有經過社會制約的文字並具傳播效應的話語,在嚴肅表意的過程中, 我們幾乎可以說,那是一種頭腦的語言。相對的,某些足以張顯說話 人情緒的言詞,恐怕又是另一種心靈的語言。難怪有人會說,一旦大 腦停止說話時,心便會開始講話了。說話,於公於私,真真假假,似 乎都不是重點,當下能清楚表述個人意念或情緒,反而是最底層的目 標;而就手拿相機的攝影人來說,照片中傳達訊息的影像元素就是攝 影語言。只是,姑且不論這種語言的溝通與傳播效應如何,我倒是好 奇,他們是否偶而也會自問:
照片,是否也有類似文學家所謂的腦、心交替的面貌?
如果完全沒有,照片裡的攝影語言又如何能為藝術的族群之一?
如果完全沒有,只怕攝影會是連穩定、持續性又高的機械語言都不如。
文字型的「觀念藝術」世人大都有類同的經驗──經歷過不同的生活之後,即使再穿上同 一件衣服,整個人的感覺往往就是不一樣了。有趣的是,一般人卻不見得會特別去注意──照片中如果有文字出現時,其內容即使和 寫在紙上的完全一致,照片中的文字就已經不是一般性的文字了!
這是由於現實中的文字大多呈平面狀,其間即使有經過媒介的轉換, 乍看之下(物理性部分)也沒什麼大變化;但從哲理上來細想,此時,照片裡的文字已經不再是原來它的本尊了。
更進一層來看,紙片上的文字是由「人的手(或打字)」,從無到有書寫出來的第一手結果;然而,照片中的文字則是「人透過相機」, 採取類似翻拍或數位式影印的手段,所呈現的第二、三手資訊,其中至少摻雜了攝影者、相機和照片等特有媒介的介入,而且各自也 都有相當的社會意義。所以,「照像文字」不是文字,是照片!
由於「照像文字」的藝術操作成分很低,或許有人會笑說:這算是 哪一門藝術?因此,刻意將文字、圖象同置在一個畫面的《鏡話.臺詞》系列,在創作意念上實有意衝撞「影像論述」在藝術化中的幾個議題。
首先便是,「影像語言,真是一種語言?」──挑戰、玩味了影像 創作最原始的盲點。
針對此,我以擬真的彩色或有鏡頭透視感的場景等影像自身的(藝 術)語言,交叉並置了生活看版中「真實的文字」。由於照片中的文字,除了原有的文化符號意義之外,都被視為重要的視覺元素,並小心的圖象化處理,因此,只要細心觀看就可能會發現,這些「照 像文字」,大不同於一般文字工作者的取景──直接、滿滿框取了對象本身。《鏡話.臺詞》對於鏡頭之前文字所處的環境仍有相當 藝術性的交代。
有文、又有景,《鏡話.臺詞》接著想要對視覺傳播及藝術創作再 提問的是:如果現實生活裡,大眾都相信,「文字」傳達的精準度 一向比圖來得較佳些,或,一旦有文字出現,就必然會對一旁的圖 有相當的輔佐效應;那麼,圖文並置在同一畫面,會是影像傳播中的雙槍俠,一刀兩面光嗎? 觀者也因而可以讀得更快,有更佳的訊息滿足感嗎?
因此,我試著將表意中的幾個關鍵文字,直接結構進畫面裡,並成為視覺的元素之一,更精確的說,從口說「水臺語」、眼看「好臺 詞」、手貼「限級照」、電告「限級客」等,微偏方言又蘊涵情感 的面向,來探索對「能讀懂文字的觀眾」而言,如此的「照像文字」 是否更能如魚得水、直通作者心意?
難言的情懷
從小到大、至老,我們都一直在練習並實踐如何說話。長長短短、斷斷續續、有條理或雜亂無序的話語中,有些是自我直線式的抒情, 有些是必要的社會性對話,更有些情況是,得站在眾人面前公開的 陳述或說服他人。但在真實生活裡,有更多的時刻是會要人語塞。
這讓我想起,曾經不止一次聽過攝影大師說過,某些場景是沒有辦 法拍照的!
那不是機具或技術的問題,而是當下非常細緻的情懷, 照片根本無法呈現。雖然實情如此,但,我卻常自忖:
拍照不成,何不就試著將它寫出來吧!
真生活,有那麼難嗎?
於是,與文字相關思緒及其影像創作的念頭,在腦中盤旋⋯⋯
用鏡頭看見「由嘴巴講出來的話」
在地居民即席、隨興語詞中,
有其數不盡的想像逗號,
勇猛、粗曠頓號之後,
掩不住的是深蘊幽默的句號。
生活的對話中,即使是一般性的口頭陳述,都會伴隨著個人既有的 知識和其當下的新知識。至於,如此街坊、常民的詞句是否能成為 堂皇的「方言體」,我想,對使用者而言應該不會是什麼文學負擔 吧?相對的,使用者苦思的應會是:
要如何才能讓它們和受眾之間產生真實、親切的零距離。
無法躲躲閃閃的「照像文字」在個人的觀看經驗中,照片裡如果有觀眾所熟悉的文字出現,並且 也了解其意義時,有時候即使它所佔的面積、比例並不大,但往往就變成了觀眾在閱讀整張照片的起點,甚至於就是終點了!
讓人更驚訝的是,文字在圖中幅射式連結所有元素的各種符號效 應,其主導性竟遠強於一旁作者所附註的標題。
我想,這其中可能原因之一是:圖象之外的任何文字說明,觀眾可以選擇忽視或跳過,然而,圖面內的文字卻是無法躲閃,必須被視為構成整體的要件。
拔辣!這不是臺語火星文的創作
《鏡話.臺詞》系列意圖針對字、詞或句的排組,達到某種程度的語意表述。這樣的創作導向,基本上是假設觀眾都是在地臺灣人,甚至很多內容還是衝著對傳統閩南語有相當了解的人而來。那就像 是一種密語,要說的不是你眼前所看到的;要論的不是字面第一層 面的文意而已。
這樣的「方言文字」藝術策略,在深層面上是想藉此「限制」,去論及各種文化議題與藝術內容的對話。所以,《鏡話.臺詞》中無法躲閃的「照像文字」組合,即使對了解文意的人而言,它們雖然看似輕鬆,但絕不是一種俏皮的、當代式的火星文,因為,
《鏡話•臺詞》語
有時幽默
有時無力
更有時是憤怒
動感「臺詞」的閱讀趣
生活中,我們用字或對話的習性常從直接、簡約、省略、跳躍的便 利,加上臨時、即席的交替互動,到旁敲側擊、間接轉述,甚至還有倒裝、再補充說明等更高階的表意行動。因此,若說生活話語就是一種深具「動感」的文化現象,應該不為過。
《鏡話.臺詞》系列中的文字內容包括了:流行的俚語式「水臺 語」、在地商用的「好臺詞」,加上小部分媒體中的「臺灣人」形象。形式意義上,由於它們都有意要去映對生活話語的「活」與「動」 特質,因此,外貌上大多會先考慮照片對原有世界變動的象徵性或行動感;接著,統整個別影像的飽豔顏色和顯著的造形特質;最後,透過並置方式來彰顯圖象時空的交錯,試帶出「立體派」畫作的青春力動氣息。
我甚至期望細心、有經驗的觀眾能特別注意到作品中的文字,並不 是整體畫面中唯一的視覺焦點,因為影像本身並不是一張「照像式 的文字筆記」。相對的,由於看板文字周遭有相當的環境訊息,所以影像本身反而更像是,過往以人、景為主的典型「紀錄照片」,在內容方面提出了另類思維。另一方面,《鏡話.臺詞》在人文方面的焦點是:顯現了近代臺灣人所寫出來的「臺詞」;在形式上,為了讓每件作品都能表徵在地族群對於語言方面的片段記憶,就算在藝術操作上有照片並置的動作,但個別影像都仍保有自身完整的單獨性。
被旋轉的文字世界
由於中文字本身具有顯著的圖畫特質,如果其所附屬的載體(如:看板等)也有些造形時,便更容易被視為畫面中的圖象元素之一。這個特性在文意之外,更提供了我另一個藝術空間的操作,例如:將原有照片做上下左右的方位改變等等。
有趣的是,照片中的文字,即使觀閱的正常方位被扭轉了,但是對於「母語級」的讀者而言,竟也大都無需刻意去轉、擺頭的位置才得辨識。
我想,這或許是觀者面對《鏡話.臺詞》照片時,一來,會專注去欣賞文字本身造形的機會其實並不大;二來,也不會百分百只專注 在文句本身的意義,尤其是一旦在參考照片中其他元素的形貌之後, 便會洞視到有些畫面是「被刻意的轉向」。
此時,無論是看得很懂,或者是完全看不懂其文意的「老外讀者」,應該都會特別去關注,照片中的地球是被誰給推歪了?還是整個世 界為什麼都被翻過來?
不正常的圖象所影射的意義又是什麼?《鏡 話.臺詞》則把答案全交給觀眾。
看見無厘頭的影像
外拍時,在環境現場偶爾看到無厘頭的「臺詞」時,本來只是抱以一種幽默的愉悅感;有趣的是,回到家再看到它們時,卻往往嘖嘖連聲。
讚嘆!有些影像為什麼可以在不具有溝通、傳達實用性時,反而顯 得很「藝術獨立」?當下便會自問:
舉起相機時,
為什麼很難盡情的多拍一些
不說話、靜默、沒有用的(藝術)照片?
為什麼不敢
大膽的讓神奇、神秘的氛圍,
去壓抑影像和現實世界的緊繫關係?
重要的是,這樣有點偏創作哲學的思緒,並不是針對那些從空白畫 面去畫出另一個世界的繪畫,而是,「無言靜像」在本質上從未離開過現實世界的影子(仍是「攝影鏡像」的形式),但是其結果就是能如「圖靈」般遊走在社會的空隙之間。尤其是,創作者偶爾不經意的看到並拍下它們時,也會有講不出來、說不清的困境。
《鏡話.臺詞》書中,大張、單格影像的理想大都是:
藉由自身形貌上遠離一般性話語的結構,
加上沒有顯見的敘事軸線,而達到某種靜、默的力量,
顯示鏡頭是如何「聽到、聞到、摸到」生活;
讓「看」成為一種自己對在地眾多社會現象的反思。
分離對象的「限制級」作者
將大眾媒體中的影視、書本、畫冊等做適當的分級,常是當代人在自評其文明高低時很典型的標誌之一,而各國政府藉由法律去規範 其內容的用意也蠻容易理解。只是,為什麼那些已開發、先進的國 家,對很多項目所限制的標準又不盡相同?是區域性的道德觀、族 群習俗和歷史的差異吧!
臺灣經驗裡,限制級都是以「禁止、不可以」為前提,來排除特定的族群(其實就是被視為身心尚未健全發展的青少年),而所謂的 「限制級」,說穿了大多只是色情內容,少部分才是和暴力相關;形式上,「限制級」只有成年人才准予接觸。諷刺的是,在科技發達的紀元裡,「年長政府」各種善意的防限,根本擋不住年輕一代的「翻牆功」。當今,臺灣任何法定的限制級恐怕早已形同虛設。
針對現實裡數不盡限制對象的內容(尤其是情色者),年長的閱聽眾也許不見得比年輕人更有「翻牆」的能力,但較多的生活歷練,或許會看得更清楚些:政府有時規定這個、限制那個,往往只是主事者依小撮族群的意識形態,借保護之名,防堵大眾對特定物象的了解。
撇開臺灣對「限制級」的刻板印象,走在小街上或公共場域裡,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形貌上像是商業招牌,但又很臨時性沒什麼正式 感,資訊的內容也只是手機號碼、特定的聯絡方式,或單純的方向標誌等等。這些讓人沒有辦法判讀的「文字商店」,彷彿是某種秘密結社的活動正在你眼前進行;更精確的說,看得懂的人便是VIP,有機會參與這個小族群的活動,反之,則被排除在外。顯然,
臺灣的商家對自己的客人已公開的進行篩選──我們只歡迎「限制級的客人」。
無法盡興的自我「限制級」
探討民主生活中的「限制」總總,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在「限制」 的產製過程中,由當事人所主導的限制級之外,其實,還有更多限制的本身根本就是來自受眾者自己。精確的說,當閱聽人無法完全 進入當下資訊相關的文化經驗,或事物應有的情境時,往往為了逃 避不愉快的接觸經驗,或無厘頭的心理焦慮,於是便主動的自我限 制、不去面對那些不明確、可疑的對象。
以文字為例,一般人在書本、海報等紙類的載體中,碰到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文字,尤其是連它們來自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無法猜測 時,那種莫名的陌生感便常會油然而生,而心理上的距離感,恐怕遠勝於面對一個真正的外國人。如果文字的現象是如此,那麼當代 生活中早已無法欠缺的照片呢?
其實,即使已是非常大眾化的照片,也有一小部分的專業現象容易 形成「限制級」,例如:拍照中的「光暈」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當鏡頭和強烈光源成特殊角度時,光在穿透鏡頭所造成的反射現象。或許有些專業攝影人會認為,這是大眾對「高級照片」認識上的限制。只是,當他們正在沾沾自喜於知道如何可以避開類似光學特性的同時,其實也喪失了另一個圖象創作的可能性;無法讓那些帶有星芒狀或亮處泛白的「光暈」圖象,有機會在自己的作品中,成為某種白日夢的象徵或帶宗教性崇高暗示語意。可見,當人們太過於執著某些「小專業」時,往往會在發想與創造力方面形成自我 的一大限制。
從圖文的糾纏中出發
從文學或哲學角度來看圖文的關係,西方學者約翰柏格和羅蘭巴特 都曾經深論過,而我記得傳統視覺傳播理論中最常聽到的名言就是: 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的確,一張內容豐富、資訊又清楚的圖片(尤其是擬真性極高的照 片),如果要用文字來表現,恐怕得用更大的篇幅,更大量的字數 才能傳達相對等的內容。但,只要是具有寫實感的圖象或照片,真 的都可以獨立、理想,近乎完整的完成某項傳播工作嗎?恐怕也不 盡然。
就照片被人們廣泛應用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實情來看,絕大部分 的使用者仍必須在圖片之外,適當的加上...
作者序
走在臺灣小鎮上(尤其是有點歷史的,居民習性也較開朗、活潑者),有時可以看到當地人很耐人尋味的「告知」方式,例如:田野中獨立著一條布旗,上面寫著「嘸你ㄟ死」;路邊一支像是公家單位用的圓形鐵製指示牌,煞有其事的站立著,上面卻只有「公告」兩字;菜市場邊的路燈上綁著「皮包請右背,錢財勿露白」的警告語。有時也可以看到一些無厘頭、大膽,卻有點詼諧的臺語式招牌文字,例如:屋前寫著大剌剌的「牛朝」兩個字;屋頂側邊豎著「拔辣」的招牌;或是「大胖脫光光」、「莓大莓小」、「刨兵團」等令人想入非非的限制級招牌語,就連老房舍前的電線桿上也有「早上吃麵,中午吃冰」的標示牌。
這些用日常生活裡的口語,創意的書寫成招牌或置入在各式各樣公告裡的文詞(我私下將它們稱之為「街坊詞」),深深吸引著我,因為這些近代臺灣人自創式的文、詞、句,在用詞與創字之間所流露出的直爽、庶人性,常常能把被專家學者視之為抽象、難明言的文化事,成功的呈現出某種具體可見,並讓眾人有感的「文字風景」。
起初,我也只是無厘頭的記錄著這些「文字風景」,但回頭檢閱這些有的傳播特定的商業訊息,有的則只是簡單表露某些人小意念的「文字風景」時,卻發現:這些語意所要傳達的對象是有所限制的。對外國人而言,這些可能只是文字圖案,沒有語義;對我而言,雖然我能讀懂字面的意義,但訊息仍是有收沒有到,因為我不是那一個區域的人;就算我是那區域的人,也許仍收不到訊息,因為我不是在那一時段活動的人。
當我進一步將這些「文字風景」並列在一起時,發現文字與文字又串連出另一層語意,而它們可以傳達我的一些想法並與讀得懂的人溝通。於是,我著手進行這一系列自認為有可能是小眾族群的「限制級」照片──《鏡話•臺詞》。
《鏡話•臺詞》以攝影藝術中比較不為人所重視的語言現象為創作主題;將臺灣人(尤其是常民),在廣告招牌、私人布告等公開場域裡的生活用語,做為影像實體的內容,外貌上,混搭了單張和並置的照片,以一種類似用字來造詞、再形成句子的「偽話語」形式,調侃自己對時下社會幾個現象的感觸。
創作過程中,該系列除了以「照片中含有文字」的圖象為最主要的版本之外,還特別著重於那些原本是由人「口中所講出來」的生活用語(像是流行話、俚語,以及常民之間自創式的臺灣話等等),被在地人藉由文字媒介,轉換成為一種「可見」的結果。至於再進一層的藝術、美學思維方面,《鏡話•臺詞》,我的「限制級」照片除了是自己對在地色情、政治方面的觀察和感觸之外,影像藝術表現方面,事實上還針對照片本身在圖文並置、相互自由混搭的新世代中,所進行的多方檢視。
所以,我的「限制級」照片回應了:當事者的主觀意識,在創作或閱讀時自我限制的現象;自省了:創作者的知識,對於特定文本的認知以及制約問題。
走在臺灣小鎮上(尤其是有點歷史的,居民習性也較開朗、活潑者),有時可以看到當地人很耐人尋味的「告知」方式,例如:田野中獨立著一條布旗,上面寫著「嘸你ㄟ死」;路邊一支像是公家單位用的圓形鐵製指示牌,煞有其事的站立著,上面卻只有「公告」兩字;菜市場邊的路燈上綁著「皮包請右背,錢財勿露白」的警告語。有時也可以看到一些無厘頭、大膽,卻有點詼諧的臺語式招牌文字,例如:屋前寫著大剌剌的「牛朝」兩個字;屋頂側邊豎著「拔辣」的招牌;或是「大胖脫光光」、「莓大莓小」、「刨兵團」等令人想入非非的限制級招牌語,就連老房...
目錄
前言
從圖文的糾纏中出發
色以黑色為限
)
影像之外的省思
文字型的「觀念藝術」
難言的情懷
用鏡頭見證「由嘴巴講出來的話」
無法躲躲閃閃的「照像文字」
拔辣!這不是臺語火星文的創作
動感「臺詞」的閱讀趣
被旋轉的文字世界
無厘頭影像的靜與動
分離對象的「限制級」作者
無法盡興的自我「限制級」
再論「限制級」的照片
「攝影照句」下的在地文化
將鏡頭對準在地的「街坊詞」
「英文嘸你ㄟ死」文化
家長不放心文化
難以相信的「色政」文化
鏡中有語
畫中有話
結語
作者簡介
英文序
前言
從圖文的糾纏中出發
色以黑色為限
)
影像之外的省思
文字型的「觀念藝術」
難言的情懷
用鏡頭見證「由嘴巴講出來的話」
無法躲躲閃閃的「照像文字」
拔辣!這不是臺語火星文的創作
動感「臺詞」的閱讀趣
被旋轉的文字世界
無厘頭影像的靜與動
分離對象的「限制級」作者
無法盡興的自我「限制級」
再論「限制級」的照片
「攝影照句」下的在地文化
將鏡頭對準在地的「街坊詞」
「英文嘸你ㄟ死」文化
家長不放心文化
難以相信的「色政」文化
鏡中有語
畫中有話
結語
作者簡介
英文序
商品資料
出版社:游本寬出版日期:2022-07-15ISBN/ISSN:978957431914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108頁開數:29.7x23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