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420
優惠價:9 折,NT$ 378
本商品已絕版
提供全球數百萬家庭
實際的照顧建議及體貼的關懷
當家中有親人罹患失智症,你面對的將是難以預料的挑戰。除了照顧病患,可能要兼顧其他家人和工作事業,同時還得承受許多旁人的誤解甚至責難,這些承擔足以令任何人感到心力交瘁。
本書透過務實的筆調,詳細而清楚地介紹失智症照護的各種問題,也在你投入照顧患者而無暇他顧時,提出貼心提醒:照顧患者也要照顧自己,如何與家中孩子溝通,如何向外求助,甚至最壞的狀況──萬一你先走。
作者的初衷在於整合專業醫療知識與家屬經驗,提供照護者全方位的資源:
‧對於失智症的基本認識。
‧日常生活照護技巧:飲食、運動、個人衛生及安全。
‧如何因應患者功能受損產生的錯誤想法、猜忌、憤怒及其他情緒問題。
‧尋求支持團體、朋友及政府的幫助。
‧財務與法律相關問題的處理。
本書由家屬的需求出發,受到超過百萬個失智症家庭的信任,三十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不斷更新,第五版修訂新增的資訊包括:失智症的成因,如何預防、因應早期失智症的症狀,幫助不適合居家照護的患者找到適當的生活調適方式,以及利用輔助用具解決造成困擾的行為問題等。
了解失智症的真實面目,減少盲目摸索的無助,在漫長的照護之路上提早規劃,患者與照顧者還是能降低遺忘的遺憾,在有溫度的陪伴中共享有品質的生活。
作者簡介:
南希.麥斯(Nancy L. Mace)
曾任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及顧問,並擔任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系羅威暨艾諾普斯教學服務處(T. Rowe and Eleanor Price Teaching Service)協調人及精神醫學系助教,現已退休。
彼得.羅賓斯(Peter V. Rabins)
杜蘭大學醫學博士,專長領域包括失智症、老年精神醫學及神經精神醫學,長期致力於失智症醫療、研究及教學工作。目前為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系、布羅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心理衛生及衛生政策管理系教授,同時也是老年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醫學部、羅威暨艾諾普斯教學服務處及夏皮羅失智症家族照護學程主任。曾被《華盛頓人》雜誌選為頂尖醫師,並於2013年獲頒美國精神醫學會溫伯格老年精神醫學紀念獎。
譯者簡介:
楊培珊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博士。專長為失智症整合照顧、老人福利政策、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照顧者研究等。曾服務於美國紐約下東區老人服務中心、1199工會退休員工福利部門、紐約猶太老人住宅及生活照顧集團。1997年起任教於臺大社會系與社會工作學系,現職臺大社工系教授。著有《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一書。
名人推薦:
譯者序
《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要重現江湖,我真是歡欣雀躍!一九九六年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攻讀博士,同時也任職於美國著名的紐約猶太老人住宅及生活照顧集團(Jewish Home life Care)擔任社工員,當時負責的主要任務就是失智症特別照顧單位,每天抱著《有品質的陪伴》這本經典著作的原文版The 36-Hour Day(Mace & Rabins, 1991),反覆閱讀來做為實務工作的參考。因預見未來失智症將成為高齡社會最大的挑戰,自告奮勇寫信給遠流出版公司,推薦出版此書中文版,由我一筆一字地翻譯完成,順利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癡呆症病患家屬手冊》,是臺灣首開先河詳細介紹失智症以及失智症照顧的第一本書。十多年來,臺灣失智症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5萬名,這也代表著至少15萬個家庭正在與失智症辛苦纏鬥。雖然我已由當年的年輕社工員,蛻變成為臺大教授,但對於失智症照顧的投入與關注,卻始終如一。
Dementia 當年稱為癡呆症,後更名為失智症,近來亦開始倡導與日本、香港同步更名為「認知障礙症」,但此次本書出版時筆者與許多失智症相關團體與專業人員討論之後,仍維持「失智症」之名。一來因多年努力宣導,民眾已經熟悉也接受失智症的名稱;二來失智症為一組症候群,其症狀包括認知、情緒、行為及後期生理的改變與退化,並非僅僅認知障礙而已。但有關Dementia 定名之議,仍有待患者、家屬、照顧工作者及專家學者繼續討論與指教。
回憶二○○五年我以董事身分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臺灣失智症協會等一同前往土耳其爭取加入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成功至今,臺灣在國際推展失智症照顧的舞臺上持續扮演相當活躍的角色,二○一三年並成功在臺灣舉辦ADI年會,獲得世界伙伴國家的讚揚。但臺灣的失智症患者及家屬所能獲得的照顧及服務,仍然遠遠不足。作為一位社會工作者,我認為能將臺灣的失智症患者及家屬服務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使命和工作。事實上,台灣的失智症照顧主要由家屬負擔,如果這一批龐大的家庭照顧者能好好的予以支持、培力,失智症患者才有可能獲得最佳品質的照顧,安享晚年。
二○一四年因緣際會之下,一位美國回臺探望父母的神父主動聯繫遠流,希望當年出版的《癡呆症病患家屬手冊》能依該書原文最新的版本再繼續出版。感謝遠流的主編首肯,並再度聯繫我攜手合作,我非常高興能再次一筆一字地重新翻譯這本重要的經典,只是這次已經用電腦而不是在稿紙上爬格子了!
原文的兩個版本之間整整相差20年,修訂翻譯時發現,Dementia 的名稱變化代表著各相關專業及社會大眾對於這個疾病的認識與態度有了極大的進展,瞭解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特別是近年腦科學突破性的發展,包括針對腦部結構性變化、細胞組成變化,以及化學物質變化的種種研究,讓各界深信,總有一天能成功找到失智症治療或痊癒的方法。但正如本書一再強調,目前我們仍然無法預防或治癒阿茲海默症,因此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以飲食運動正常作息來控制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如何幫助患者活得更舒服、更滿足,和如何協助家屬照顧患者等非醫療、非藥物處遇方法和竅門!
本書特別強調,即使在最輕微的失智症症狀出現之前很多年,患者的大腦結構或神經傳導已經出現異常了!可惜現實情況往往相反,要到症狀頗為明顯、甚至嚴重,例如患者走失,或家屬因患者不明原因的情緒及個性改變而生活大亂之後,才開始懷疑是否該帶患者去就醫。故此,本書希望能讓民眾建立「早期篩檢」的觀念,透過簡易的失智症篩檢量表、一般性的健康檢查,加上進一步的腦神經內科或精神科的種種測驗,讓疑似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或各種類型失智症的患者能儘早被發現、瞭解,然後能儘早開始各種有效的介入方法與治療,以使患者和家屬不要白白多受折磨。
讀者可以在本書中找到所有關於失智症預防和照顧的最新知識和訊息,您可以從頭到尾細讀,也可以挑選您最關心的章節閱讀就好。這本書絕對是您值得買回家一讀再讀的參考資料,就像一九九○年代這本書陪伴、教導了我和我的同事開啟失智症特別照顧工作一樣,希望本書能為臺灣的失智症家屬和專業照顧人員,帶來力量也帶來喘息。
【家屬分享】褚士瑩
謝謝你讓我占用你的生命
自從少年時期開始,我就嚮往著要成為一個旅行者,也因此一直意識到追求夢想路上的重重「限制」。追尋夢想的限制,不只是金錢,健康,時間,同時也包括了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和義務。比如說因為全職的工作而不能去旅行,就是一種限制,而辭職去旅行,就是一種解除限制的方法。辭職簡單,但與家庭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我們能夠從工作職務上辭去任務,但能夠辭去家庭嗎?
在嚮往背著背包去旅行、打工度假的學生時代,身為家庭照顧者的一份子,負擔著照顧失智症外婆的責任,也讓我有機會開始思考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1.這樣對我的人生公平嗎?
2.這樣的生活到底要持續多久?
3.我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4.責任「結束」後要怎麼辦?
人生有限,而青春苦短,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正當年輕的生命準備展翅高飛時,卻有了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這時候應該怎麼辦?是延遲、甚至放棄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將心一橫,遠走高飛?如果選擇了前者,這是自我犧牲嗎?如果選擇後者,這算壯士斷腕嗎?如果我選擇逃避,有沒有辦法一輩子心安理得,沒有罪惡感?到底應該要怎麼去理解這件惱人的事?
選擇擔任照顧者之後,似乎到了一個關口,遲早還要面臨另一個道德的困境:如果我照顧得非常好,我就得照顧越久,難以早日脫身,這不等於是對自己的懲罰嗎?但是如果不好好照顧的話,反而很快就能夠「重獲自由」,但抱著這種想法,是不是太邪惡了?
當我選擇要做最好的照顧時,卻又會面臨另一層現實的困境:「大家都這樣」、「法令現行規定就這樣」、「目前醫學只知道這些」、「現在我經濟能力能做的,頂多就是這樣了」,但是這樣究竟夠不夠好?我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最後有一天,當責任「結束」後又該怎麼辦?做生意的人在草創時期就要想好一套「退場機制」,但是家庭照護者有沒有想好如何全身而退?如果到時候的我,因為長期照顧病人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失去了在外面的就業競爭能力,甚至為憂鬱症所苦,會不會最後只剩下殘破的人生?
The 36-Hour Day這本書在全世界的失智症家屬之間,多年來一直扮演著有如Google般的存在,在不同的照顧階段,提供失智症家屬許多無法自行想像、預測的知識,難怪中文版也屢次應社會需求翻譯更新,中文書名也反映著時代跟醫學在這個領域的演進,從一開始的「老年癡呆症」到後來的「失智症」,第五版的中文版則取名為《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正是幫助家屬如何透過美國的許多案例,從過去偏重「疾病」的角度提升到如今「生命品質」的角度,去理性思考這四個重要的問題。
當時的我,選擇了留下。
少年的我想法也相對單純,我用「交換」的心情來面對。
外婆年輕時用她的生命陪伴我無助的脆弱生命成長,所以現在是我用年輕的生命陪伴她最後一程的時候。
事隔多年後,我回顧這段經驗,發現自己在這過程中意外學習到另一件重要的人生功課:我們不只是無奈地相互犧牲、消耗對方的生命而已。在這過程中,我更學習到如何「感謝」。
我感謝外婆不是只給我她的時間而已,而是讓我占用了她一部分的生命。所以身為家屬應該給予回報的也不只是「時間」罷了,而是敞開雙手跟心,迎接一個需要長期照顧的病人,來占用一部分我有品質的生命。
我抱著感謝的心,謝謝外婆讓我占用她的生命,不只是當年照顧我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在她最後無法選擇、而我有所選擇的情況下,占用了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但有一個臺灣面臨的普遍照護現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卻是美國的經驗無法完全解釋的,也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第五個問題:家庭與外籍看護工之間的關係。
雖然美國的照護現實狀況跟臺灣不同,臺灣社會並不是地球表面上唯一面臨這個困難的國家。
我一個在NGO領域的好友瓊齡,最近和我分享她最參加一個關於銀髮族照顧的國際會議,聽到一位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專業工作者麗莎.巴賽特(Liisa Bassett),以一個芬蘭人的經驗,分享如何訓練新移民成為無國界照護人才的體悟。她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必須把新移民訓練成有獨立判斷能力的人,並且與案主能夠順利進行口語溝通。這點很重要,因為,彼此既然都占用了對方一部分的生命,怎麼可以無法直接溝通呢?」她還進一步解釋說,「因為照護員這個角色,很容易流於聽命行事,因此培養他們具備專業判斷力,當他們的意見與雇主相左時,才有足夠的能力,堅持自己應該做的事。」
丹麥政府認為使用別國的青壯人力是自私的、不應該的,因為對方的國家也需要年輕人才能順利發展,所以丹麥政府從此聚焦在已經取得丹麥身分、並且有就業困難的新移民身上,透過老人照護的過程,讓新移民學習丹麥的語言與生活方式,因為丹麥社會相信,這些外來的照護員不會永遠留在社會底層,而是可以透過這個起點,勾勒出一條明確的職業生涯,一步步發展向上。
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顯然我們還晚了丹麥一大截。
所以在臺灣的我們,不只要思考作為家屬的生命價值,也當然要為專業照顧者的生命認真考量,如此,病人、家屬、外籍看護工三者之間彼此占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也才能順利地走完這段需要陪伴的路。
現在的我,也還在這條學習生命的道路上。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的告訴自己和彼此:在這條照護的漫長路上,沒有任何一條尊貴的生命因此被犧牲。我們占用了對方的生命,不是相互折磨,而是透過一起走這段路的過程,讓彼此的生命品質都變得更美好。
陪伴其實就像旅行,我們去旅行,其實沒有征服世界、也從來沒有改變世界,但是在旅行的過程中,世界卻改變了我們,同時教我們如何變成更好的人。
各界推薦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直譯為「36小時的一天」(The 36-Hour Day),充分表達出了正在或曾經照顧過失智症親人的家屬心聲,「一天怎麼像有36小時那麼長呢?」而此次中譯版的書名《有品質的陪伴》,正是本書真正的目的。
此書對失智症的診斷、治療和照護,提供了清楚且詳細的說明與建議,值得細讀,也是失智症照顧上絕佳的工具參考書。無論您家中是否有失智症的長輩,或是您失智的親人是處於失智的哪個階段,絕對都可以從中找到想要知道的資訊。書中的內容從失智早期症狀的發現與調適開始,到疾病最終的陪伴與因應,給與了大家最新且完整的資訊。
失智症的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經由此書了解失智的病程,學習照顧的技巧,尋求可能的協助,照顧自己的健康與情緒,定能陪伴您的失智親人一起平穩走過這條路。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王培寧
這是針對失智症患者家屬所撰寫的一本書,雖說讀者是以家屬為主體,但因為家屬的生活與失智症患者的病程息息相關,因此透過對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症狀與照顧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之瞭解,才能裝備自己基礎的知識來承擔艱鉅的照顧責任;另一方面就是促使照顧者自我覺察、照顧自己,並運用相關的服務來均衡照顧者的生活。作者在描述失智症患者行為或問題時都用實例呈現,所提出的因應方法與建議也十分具體可行。當家屬窮於應付日常照顧問題時,作者卻指陳出失智症患者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失智症並不表示不再能享受生活,但可能表示你需要花一番功夫去找出哪些事能令患者感到愉悅。」
「當失智症繼續下去,而患者開始有協調性及語言的困難之後……千萬不要忽視握手、撫觸、擁抱,和愛的重要性。往往當沒有其他方法和患者溝通時,他仍然對碰觸有反應。碰觸是人類溝通中重要的一部分,按摩背或手、腳能令人感到寧靜。」
此外,從事有意義的活動讓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故作者主張:
「當失智症患者無法繼續日常的活動時,你需要幫助他找到一些在他能力範圍之內、有意義的事做。」
依我個人之見,上述的建議彰顯出陪伴失智症患者的核心元素。
譯者楊培珊教授因具有失智症照顧方面的學術專精背景,故對於專業術語的譯詞,相當精準,且文字流暢,可讀性高,值得推薦給目前正在從事失智症患者照顧工作的家屬和相關工作人員,相信閱讀此書而學習到的與失智症共舞的秘笈,以及觀照自己經驗而長出的力量,就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對於關注此議題的社會大眾而言,增加瞭解就是為採取行動做準備,實現臺灣成為失智症患者友善社區的目標。
─臺灣老人學學會理事長、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呂寶靜
一九九六年為這本書的第一版寫序至今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來,失智症的訊息從某些「名人的疾病」,演變成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親人朋友罹患的疾病,甚至變成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的疾病。根據台灣失智症二○一四年的調查,65歲以上的民眾8.04% 罹患失智症,而高達18.76% 有輕度認知損傷的情形,等於是每4個台灣老年人就有1位有認知及記憶上的困擾或疾病。失智症成為每個人自身可能需面對的問題,而不僅是成為照顧者。
新的版本中,在原先照顧的細節外,增加對輕度認知障礙及預防及檢查,以及相關的疾病介紹,使這本書不但成為照顧者的手冊,也成為每一個人關心自己、關心周遭親友健康都必讀的一本書。
近二十年,我和培珊也從原本不相識,到多年共同從事失智症研究的好伙伴,以她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學理背景,使這本書的翻譯十分貼切、流暢,使這本書成為易懂且實用的健康與照顧參考書籍。期望這本書不僅能幫助失智症患者、家庭、專業人員,也能幫助每一位關心自己及親友健康的讀者。
─長庚大學護理所教授 徐亞瑛
這本書在時間系譜中,詳細的告訴成年子女,當父母失智後的所有可能依序發生的狀況!
然而,除了豐富的理性知識,譯者培珊老師溫柔的筆觸,讓它讀起來不僅像是照顧失智症的百科全書,又像光芒暗藏的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之親子相處寶典,我們可以在本書中獲得繼續照顧的寶貴能量!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陳正芬
很榮幸受邀推薦臺灣大學楊培珊教授的譯作《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此書的原文版是我在十八年前為了我們的機構即將照顧失智症長者,遠赴美國遍尋書店,唯一選中買回有關失智症照顧實務的一本書。
欣聞此書籍將修訂再版,深覺以楊教授的經驗與功力,本書會是切合照顧者、家屬、關心失智症照顧的學校師生與機構工作者需求的葵花寶典。接到遠流出版公司寄來的書稿,迫不及待地反覆閱讀。拜讀後,更想向大家推薦此本具應世實用價值的著作。
本書深入簡出、鉅細靡遺、全方位的解說,相信可以化解焦慮家屬的困境;甚至能指引一般對失智症患者關懷的民眾,尋求到解答。在此,也佩服遠流出版公司掌握社會脈動,再版此書,真的造福社會啊!
─健順老人養護中心院長 廖慧媛
本書作者均專精於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他們將長年從事失智症臨床研究經驗及家屬實際照護的分享融合寫成本書。書中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失智症的基本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照護技巧,並教導如何因應處理患者因認知功能受損所產生的猜疑、妄想、憤怒及其他精神異常行為,同時在修訂版中,提供失智症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方法,包括運動、飲食、心智訓練及保持活躍社會參與等建議。
本書自出版以來,備受醫學界及媒體各界強力推薦,對失智症患者家屬及專業人員而言,不啻是一本既可解惑、解憂、解困,又可助己助人的好書。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耕莘醫院院長 鄧世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折12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6折 | 1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6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9 折, NT$ 378 NT$ 420
本商品已絕版
提供全球數百萬家庭
實際的照顧建議及體貼的關懷
當家中有親人罹患失智症,你面對的將是難以預料的挑戰。除了照顧病患,可能要兼顧其他家人和工作事業,同時還得承受許多旁人的誤解甚至責難,這些承擔足以令任何人感到心力交瘁。
本書透過務實的筆調,詳細而清楚地介紹失智症照護的各種問題,也在你投入照顧患者而無暇他顧時,提出貼心提醒:照顧患者也要照顧自己,如何與家中孩子溝通,如何向外求助,甚至最壞的狀況──萬一你先走。
作者的初衷在於整合專業醫療知識與家屬經驗,提供照護者全方位的資源:
‧對於失智症的基本認識。
‧日常生活照護技巧:飲食、運動、個人衛生及安全。
‧如何因應患者功能受損產生的錯誤想法、猜忌、憤怒及其他情緒問題。
‧尋求支持團體、朋友及政府的幫助。
‧財務與法律相關問題的處理。
本書由家屬的需求出發,受到超過百萬個失智症家庭的信任,三十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不斷更新,第五版修訂新增的資訊包括:失智症的成因,如何預防、因應早期失智症的症狀,幫助不適合居家照護的患者找到適當的生活調適方式,以及利用輔助用具解決造成困擾的行為問題等。
了解失智症的真實面目,減少盲目摸索的無助,在漫長的照護之路上提早規劃,患者與照顧者還是能降低遺忘的遺憾,在有溫度的陪伴中共享有品質的生活。
作者簡介:
南希.麥斯(Nancy L. Mace)
曾任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及顧問,並擔任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系羅威暨艾諾普斯教學服務處(T. Rowe and Eleanor Price Teaching Service)協調人及精神醫學系助教,現已退休。
彼得.羅賓斯(Peter V. Rabins)
杜蘭大學醫學博士,專長領域包括失智症、老年精神醫學及神經精神醫學,長期致力於失智症醫療、研究及教學工作。目前為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系、布羅伯格公共衛生學院心理衛生及衛生政策管理系教授,同時也是老年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醫學部、羅威暨艾諾普斯教學服務處及夏皮羅失智症家族照護學程主任。曾被《華盛頓人》雜誌選為頂尖醫師,並於2013年獲頒美國精神醫學會溫伯格老年精神醫學紀念獎。
譯者簡介:
楊培珊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博士。專長為失智症整合照顧、老人福利政策、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照顧者研究等。曾服務於美國紐約下東區老人服務中心、1199工會退休員工福利部門、紐約猶太老人住宅及生活照顧集團。1997年起任教於臺大社會系與社會工作學系,現職臺大社工系教授。著有《臺灣老人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一書。
名人推薦:
譯者序
《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要重現江湖,我真是歡欣雀躍!一九九六年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攻讀博士,同時也任職於美國著名的紐約猶太老人住宅及生活照顧集團(Jewish Home life Care)擔任社工員,當時負責的主要任務就是失智症特別照顧單位,每天抱著《有品質的陪伴》這本經典著作的原文版The 36-Hour Day(Mace & Rabins, 1991),反覆閱讀來做為實務工作的參考。因預見未來失智症將成為高齡社會最大的挑戰,自告奮勇寫信給遠流出版公司,推薦出版此書中文版,由我一筆一字地翻譯完成,順利於一九九六年出版《癡呆症病患家屬手冊》,是臺灣首開先河詳細介紹失智症以及失智症照顧的第一本書。十多年來,臺灣失智症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目前已超過15萬名,這也代表著至少15萬個家庭正在與失智症辛苦纏鬥。雖然我已由當年的年輕社工員,蛻變成為臺大教授,但對於失智症照顧的投入與關注,卻始終如一。
Dementia 當年稱為癡呆症,後更名為失智症,近來亦開始倡導與日本、香港同步更名為「認知障礙症」,但此次本書出版時筆者與許多失智症相關團體與專業人員討論之後,仍維持「失智症」之名。一來因多年努力宣導,民眾已經熟悉也接受失智症的名稱;二來失智症為一組症候群,其症狀包括認知、情緒、行為及後期生理的改變與退化,並非僅僅認知障礙而已。但有關Dementia 定名之議,仍有待患者、家屬、照顧工作者及專家學者繼續討論與指教。
回憶二○○五年我以董事身分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臺灣失智症協會等一同前往土耳其爭取加入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成功至今,臺灣在國際推展失智症照顧的舞臺上持續扮演相當活躍的角色,二○一三年並成功在臺灣舉辦ADI年會,獲得世界伙伴國家的讚揚。但臺灣的失智症患者及家屬所能獲得的照顧及服務,仍然遠遠不足。作為一位社會工作者,我認為能將臺灣的失智症患者及家屬服務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使命和工作。事實上,台灣的失智症照顧主要由家屬負擔,如果這一批龐大的家庭照顧者能好好的予以支持、培力,失智症患者才有可能獲得最佳品質的照顧,安享晚年。
二○一四年因緣際會之下,一位美國回臺探望父母的神父主動聯繫遠流,希望當年出版的《癡呆症病患家屬手冊》能依該書原文最新的版本再繼續出版。感謝遠流的主編首肯,並再度聯繫我攜手合作,我非常高興能再次一筆一字地重新翻譯這本重要的經典,只是這次已經用電腦而不是在稿紙上爬格子了!
原文的兩個版本之間整整相差20年,修訂翻譯時發現,Dementia 的名稱變化代表著各相關專業及社會大眾對於這個疾病的認識與態度有了極大的進展,瞭解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特別是近年腦科學突破性的發展,包括針對腦部結構性變化、細胞組成變化,以及化學物質變化的種種研究,讓各界深信,總有一天能成功找到失智症治療或痊癒的方法。但正如本書一再強調,目前我們仍然無法預防或治癒阿茲海默症,因此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以飲食運動正常作息來控制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如何幫助患者活得更舒服、更滿足,和如何協助家屬照顧患者等非醫療、非藥物處遇方法和竅門!
本書特別強調,即使在最輕微的失智症症狀出現之前很多年,患者的大腦結構或神經傳導已經出現異常了!可惜現實情況往往相反,要到症狀頗為明顯、甚至嚴重,例如患者走失,或家屬因患者不明原因的情緒及個性改變而生活大亂之後,才開始懷疑是否該帶患者去就醫。故此,本書希望能讓民眾建立「早期篩檢」的觀念,透過簡易的失智症篩檢量表、一般性的健康檢查,加上進一步的腦神經內科或精神科的種種測驗,讓疑似罹患輕度認知障礙︵MCI︶或各種類型失智症的患者能儘早被發現、瞭解,然後能儘早開始各種有效的介入方法與治療,以使患者和家屬不要白白多受折磨。
讀者可以在本書中找到所有關於失智症預防和照顧的最新知識和訊息,您可以從頭到尾細讀,也可以挑選您最關心的章節閱讀就好。這本書絕對是您值得買回家一讀再讀的參考資料,就像一九九○年代這本書陪伴、教導了我和我的同事開啟失智症特別照顧工作一樣,希望本書能為臺灣的失智症家屬和專業照顧人員,帶來力量也帶來喘息。
【家屬分享】褚士瑩
謝謝你讓我占用你的生命
自從少年時期開始,我就嚮往著要成為一個旅行者,也因此一直意識到追求夢想路上的重重「限制」。追尋夢想的限制,不只是金錢,健康,時間,同時也包括了與家庭、社會的關係和義務。比如說因為全職的工作而不能去旅行,就是一種限制,而辭職去旅行,就是一種解除限制的方法。辭職簡單,但與家庭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我們能夠從工作職務上辭去任務,但能夠辭去家庭嗎?
在嚮往背著背包去旅行、打工度假的學生時代,身為家庭照顧者的一份子,負擔著照顧失智症外婆的責任,也讓我有機會開始思考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1.這樣對我的人生公平嗎?
2.這樣的生活到底要持續多久?
3.我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4.責任「結束」後要怎麼辦?
人生有限,而青春苦短,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正當年輕的生命準備展翅高飛時,卻有了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這時候應該怎麼辦?是延遲、甚至放棄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將心一橫,遠走高飛?如果選擇了前者,這是自我犧牲嗎?如果選擇後者,這算壯士斷腕嗎?如果我選擇逃避,有沒有辦法一輩子心安理得,沒有罪惡感?到底應該要怎麼去理解這件惱人的事?
選擇擔任照顧者之後,似乎到了一個關口,遲早還要面臨另一個道德的困境:如果我照顧得非常好,我就得照顧越久,難以早日脫身,這不等於是對自己的懲罰嗎?但是如果不好好照顧的話,反而很快就能夠「重獲自由」,但抱著這種想法,是不是太邪惡了?
當我選擇要做最好的照顧時,卻又會面臨另一層現實的困境:「大家都這樣」、「法令現行規定就這樣」、「目前醫學只知道這些」、「現在我經濟能力能做的,頂多就是這樣了」,但是這樣究竟夠不夠好?我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最後有一天,當責任「結束」後又該怎麼辦?做生意的人在草創時期就要想好一套「退場機制」,但是家庭照護者有沒有想好如何全身而退?如果到時候的我,因為長期照顧病人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失去了在外面的就業競爭能力,甚至為憂鬱症所苦,會不會最後只剩下殘破的人生?
The 36-Hour Day這本書在全世界的失智症家屬之間,多年來一直扮演著有如Google般的存在,在不同的照顧階段,提供失智症家屬許多無法自行想像、預測的知識,難怪中文版也屢次應社會需求翻譯更新,中文書名也反映著時代跟醫學在這個領域的演進,從一開始的「老年癡呆症」到後來的「失智症」,第五版的中文版則取名為《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正是幫助家屬如何透過美國的許多案例,從過去偏重「疾病」的角度提升到如今「生命品質」的角度,去理性思考這四個重要的問題。
當時的我,選擇了留下。
少年的我想法也相對單純,我用「交換」的心情來面對。
外婆年輕時用她的生命陪伴我無助的脆弱生命成長,所以現在是我用年輕的生命陪伴她最後一程的時候。
事隔多年後,我回顧這段經驗,發現自己在這過程中意外學習到另一件重要的人生功課:我們不只是無奈地相互犧牲、消耗對方的生命而已。在這過程中,我更學習到如何「感謝」。
我感謝外婆不是只給我她的時間而已,而是讓我占用了她一部分的生命。所以身為家屬應該給予回報的也不只是「時間」罷了,而是敞開雙手跟心,迎接一個需要長期照顧的病人,來占用一部分我有品質的生命。
我抱著感謝的心,謝謝外婆讓我占用她的生命,不只是當年照顧我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在她最後無法選擇、而我有所選擇的情況下,占用了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但有一個臺灣面臨的普遍照護現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卻是美國的經驗無法完全解釋的,也是我認為很重要的第五個問題:家庭與外籍看護工之間的關係。
雖然美國的照護現實狀況跟臺灣不同,臺灣社會並不是地球表面上唯一面臨這個困難的國家。
我一個在NGO領域的好友瓊齡,最近和我分享她最參加一個關於銀髮族照顧的國際會議,聽到一位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專業工作者麗莎.巴賽特(Liisa Bassett),以一個芬蘭人的經驗,分享如何訓練新移民成為無國界照護人才的體悟。她說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必須把新移民訓練成有獨立判斷能力的人,並且與案主能夠順利進行口語溝通。這點很重要,因為,彼此既然都占用了對方一部分的生命,怎麼可以無法直接溝通呢?」她還進一步解釋說,「因為照護員這個角色,很容易流於聽命行事,因此培養他們具備專業判斷力,當他們的意見與雇主相左時,才有足夠的能力,堅持自己應該做的事。」
丹麥政府認為使用別國的青壯人力是自私的、不應該的,因為對方的國家也需要年輕人才能順利發展,所以丹麥政府從此聚焦在已經取得丹麥身分、並且有就業困難的新移民身上,透過老人照護的過程,讓新移民學習丹麥的語言與生活方式,因為丹麥社會相信,這些外來的照護員不會永遠留在社會底層,而是可以透過這個起點,勾勒出一條明確的職業生涯,一步步發展向上。
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顯然我們還晚了丹麥一大截。
所以在臺灣的我們,不只要思考作為家屬的生命價值,也當然要為專業照顧者的生命認真考量,如此,病人、家屬、外籍看護工三者之間彼此占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也才能順利地走完這段需要陪伴的路。
現在的我,也還在這條學習生命的道路上。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的告訴自己和彼此:在這條照護的漫長路上,沒有任何一條尊貴的生命因此被犧牲。我們占用了對方的生命,不是相互折磨,而是透過一起走這段路的過程,讓彼此的生命品質都變得更美好。
陪伴其實就像旅行,我們去旅行,其實沒有征服世界、也從來沒有改變世界,但是在旅行的過程中,世界卻改變了我們,同時教我們如何變成更好的人。
各界推薦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直譯為「36小時的一天」(The 36-Hour Day),充分表達出了正在或曾經照顧過失智症親人的家屬心聲,「一天怎麼像有36小時那麼長呢?」而此次中譯版的書名《有品質的陪伴》,正是本書真正的目的。
此書對失智症的診斷、治療和照護,提供了清楚且詳細的說明與建議,值得細讀,也是失智症照顧上絕佳的工具參考書。無論您家中是否有失智症的長輩,或是您失智的親人是處於失智的哪個階段,絕對都可以從中找到想要知道的資訊。書中的內容從失智早期症狀的發現與調適開始,到疾病最終的陪伴與因應,給與了大家最新且完整的資訊。
失智症的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經由此書了解失智的病程,學習照顧的技巧,尋求可能的協助,照顧自己的健康與情緒,定能陪伴您的失智親人一起平穩走過這條路。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王培寧
這是針對失智症患者家屬所撰寫的一本書,雖說讀者是以家屬為主體,但因為家屬的生活與失智症患者的病程息息相關,因此透過對失智症患者的行為症狀與照顧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之瞭解,才能裝備自己基礎的知識來承擔艱鉅的照顧責任;另一方面就是促使照顧者自我覺察、照顧自己,並運用相關的服務來均衡照顧者的生活。作者在描述失智症患者行為或問題時都用實例呈現,所提出的因應方法與建議也十分具體可行。當家屬窮於應付日常照顧問題時,作者卻指陳出失智症患者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失智症並不表示不再能享受生活,但可能表示你需要花一番功夫去找出哪些事能令患者感到愉悅。」
「當失智症繼續下去,而患者開始有協調性及語言的困難之後……千萬不要忽視握手、撫觸、擁抱,和愛的重要性。往往當沒有其他方法和患者溝通時,他仍然對碰觸有反應。碰觸是人類溝通中重要的一部分,按摩背或手、腳能令人感到寧靜。」
此外,從事有意義的活動讓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故作者主張:
「當失智症患者無法繼續日常的活動時,你需要幫助他找到一些在他能力範圍之內、有意義的事做。」
依我個人之見,上述的建議彰顯出陪伴失智症患者的核心元素。
譯者楊培珊教授因具有失智症照顧方面的學術專精背景,故對於專業術語的譯詞,相當精準,且文字流暢,可讀性高,值得推薦給目前正在從事失智症患者照顧工作的家屬和相關工作人員,相信閱讀此書而學習到的與失智症共舞的秘笈,以及觀照自己經驗而長出的力量,就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對於關注此議題的社會大眾而言,增加瞭解就是為採取行動做準備,實現臺灣成為失智症患者友善社區的目標。
─臺灣老人學學會理事長、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呂寶靜
一九九六年為這本書的第一版寫序至今也快二十年了,二十年來,失智症的訊息從某些「名人的疾病」,演變成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親人朋友罹患的疾病,甚至變成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的疾病。根據台灣失智症二○一四年的調查,65歲以上的民眾8.04% 罹患失智症,而高達18.76% 有輕度認知損傷的情形,等於是每4個台灣老年人就有1位有認知及記憶上的困擾或疾病。失智症成為每個人自身可能需面對的問題,而不僅是成為照顧者。
新的版本中,在原先照顧的細節外,增加對輕度認知障礙及預防及檢查,以及相關的疾病介紹,使這本書不但成為照顧者的手冊,也成為每一個人關心自己、關心周遭親友健康都必讀的一本書。
近二十年,我和培珊也從原本不相識,到多年共同從事失智症研究的好伙伴,以她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學理背景,使這本書的翻譯十分貼切、流暢,使這本書成為易懂且實用的健康與照顧參考書籍。期望這本書不僅能幫助失智症患者、家庭、專業人員,也能幫助每一位關心自己及親友健康的讀者。
─長庚大學護理所教授 徐亞瑛
這本書在時間系譜中,詳細的告訴成年子女,當父母失智後的所有可能依序發生的狀況!
然而,除了豐富的理性知識,譯者培珊老師溫柔的筆觸,讓它讀起來不僅像是照顧失智症的百科全書,又像光芒暗藏的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之親子相處寶典,我們可以在本書中獲得繼續照顧的寶貴能量!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 陳正芬
很榮幸受邀推薦臺灣大學楊培珊教授的譯作《有品質的陪伴:失智症病患家屬照護手冊》,此書的原文版是我在十八年前為了我們的機構即將照顧失智症長者,遠赴美國遍尋書店,唯一選中買回有關失智症照顧實務的一本書。
欣聞此書籍將修訂再版,深覺以楊教授的經驗與功力,本書會是切合照顧者、家屬、關心失智症照顧的學校師生與機構工作者需求的葵花寶典。接到遠流出版公司寄來的書稿,迫不及待地反覆閱讀。拜讀後,更想向大家推薦此本具應世實用價值的著作。
本書深入簡出、鉅細靡遺、全方位的解說,相信可以化解焦慮家屬的困境;甚至能指引一般對失智症患者關懷的民眾,尋求到解答。在此,也佩服遠流出版公司掌握社會脈動,再版此書,真的造福社會啊!
─健順老人養護中心院長 廖慧媛
本書作者均專精於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他們將長年從事失智症臨床研究經驗及家屬實際照護的分享融合寫成本書。書中除了深入淺出介紹失智症的基本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照護技巧,並教導如何因應處理患者因認知功能受損所產生的猜疑、妄想、憤怒及其他精神異常行為,同時在修訂版中,提供失智症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方法,包括運動、飲食、心智訓練及保持活躍社會參與等建議。
本書自出版以來,備受醫學界及媒體各界強力推薦,對失智症患者家屬及專業人員而言,不啻是一本既可解惑、解憂、解困,又可助己助人的好書。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耕莘醫院院長 鄧世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3折 | 0 |
6折 | 1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3折 | 0 |
5折 | 6 |
8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折128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