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教養 × SOS三步驟=搞定五大領域育兒難題!
想教出好孩子,先學習有效率的教養法。
超級保母濃縮25年經驗,來自上千個家庭的教養難題,
分享超過50個案例說明,運用SOS三步驟,
讓0~5歲幼兒的飲食、睡眠、外出、學習、情緒教育更順利。
孩子每天吃好、睡飽、EQ高,頭好壯壯健康成長!
你是否曾禁止孩子吃零食,卻只要他一撒嬌就心軟了呢?孩子在圖書館奔跑時你會制止他,但當他在商場中亂跑時,你卻睜一隻眼閉一隻嗎?許多爸媽以為「孩子還小沒關係」,卻錯失從小內化孩子各種好習慣的黃金期。
孩子0~5歲這段期間,大腦發育與行為規範之間有著極深刻的影響。如果你家孩子會夜哭、亂吐食物、推打其他人、無法乖乖坐好、在商店哭鬧……掌握關鍵期建立好習慣刻不容緩。本書將以各種貼近育兒困境的實例,說明作者的獨門SOS使用法,讓爸媽只須退開、觀察、處理三步驟,就能兼顧慈愛與紀律,正確教導孩子。
◆簡單三步驟:退開+觀察+處理,給孩子全面紀律教養
要如何養成孩子自己起床上廁所的好習慣?為什麼孩子總是被飯菜噎住?想帶孩子出去玩,又怕他在外面鬧脾氣,到底該怎麼辦?如果你以直覺面對各種育兒難題,往往無法採用最適當的方法,也無法讓孩子有所成長。
相反地,先「退開」一步,冷靜下來,再「觀察」你正面對怎樣的人、事、物?進而思考孩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最後,介入「處理」,靈活運用書中提到的各式技巧,才能解決孩子吃飯、睡覺、社交、早期學習、情緒教育五面向的問題。
*想輕鬆處裡育兒五大面向問題→學習成為「五拍子父母」。
*想讓孩子吃得健康、開心→參考「食物彩虹表」。
*想讓孩子自己開心玩耍→使用「甩開跟屁蟲技巧」。
*孩子不守規矩時的有效管教方式→「邊線技巧」。
*孩子鬧脾氣時的解決法→「報時技巧」。
◆建立「紀律生活」,孩子擁有生活技能、高EQ,輕鬆探索世界
當「紀律生活」為孩子打下穩固成長基礎後,他就能盡情學習、發揮能力;爸媽不須成天緊迫盯人,孩子就能自動自發準時睡覺、不挑食、培養好習慣、有禮貌且與人和平相處。
教養是回不了頭的事,突破過去的迷思,從今天開始接受紀律教養吧,這種全新的育兒方法,將為你的家庭帶來和樂平順的親子生活。
本書特色:
融合科學研究與作者25年專業保母經驗,以客觀角度歸納出最有效率的「紀律教養」與「SOS方法」,分享超過50個幼兒教養現場案例,讓爸媽「心有戚戚焉」之餘,也能迅速以退開、觀察、處理三步驟,解決孩子睡眠、飲食、社交、早期學習、行為規範五大領域難題。
作者簡介:
喬‧弗洛斯特(Jo Frost)
幼兒教育專家,長期擔任保母,擁有超過二十五年的實務經驗。看著孩子從斷奶、大小便的訓練、長牙、發脾氣,到第一天上學;她觀察孩子的行為,聆聽別人討論媽媽經,運用自己的直覺與專業,幫助成千上萬的爸媽拓展教養孩子的視野。
喬‧弗洛斯特撰寫多本孩童教育書籍,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鼓舞世界各地有育兒煩惱的家庭走出困境,享受優質生活。
譯者簡介:
劉盈盈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業。
文字滋養我,我吐納文字。
章節試閱
簡單有效的教養絕招:SOS方法
你已經讀完五大規範領域的概述,期許自己成為有教養意識的父母,也明白為什麼紀律如此重要。在更深入去探討每一項規範前,我還要先說一件事。
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中,你都會面臨數十種不同的狀況,必須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你聽到二歲的兒子在哭,走近發現是三歲的女兒在他身邊徘徊;或是凌晨一點,四歲的孩子突然起床,但他從未有過睡眠障礙;又或者是剛滿二歲的女兒,動手打其他孩子。你是純粹從情緒上做出反應──生氣、恐懼、緊張或疲倦,或者你能做出最有效的回應呢?
SOS簡單三步驟:退開、觀察、處理
這裡要介紹一個能適用於任何時候的方法,能快速判斷出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以及何時適合執行紀律教養、何時不適合。亦即SOS方法:退開(Step-back)、觀察(Observe)與處理(Step-in)。
每當我與孩子相處時,SOS方法便很自然地出現在我腦海中,我也已經將它傳授給數百名父母。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一旦理解SOS方法的目的,不須花費太多時間思考,也能迅速做出反應。
對於有紀律的父母,SOS方法是我目前所知最強大的工具。它迫使你保持冷靜、通盤思考,並採取最有效的行動。為人父母的工作,很多時候就像醫院急診室中的醫護人員:得迅速評估情況,並決定處置方案。累積經驗能讓你迅速診斷問題,並做出決定。當然,與其講究速度,更重要的是當場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就是SOS方法發揮功效之處。不斷地練習,就能發揮得更好。透過一次又一次地使用,你將更能拋開情緒,理性地觀察實際狀況。它能幫助你更瞭解眼前的情況,避免淪陷其中;它使你更清楚身為父母的角色,知道你正在為孩子的當下與成長階段做出正確的決定。
SOS第一步:退開
當我說退開時,是指真的退後──至少當你第一次實行這個方法時,要真的退開,之後只要精神上退開即可。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暴露在任何形式的直接危險中──比方說他跑出購物中心、或是正在流血──不用多說,你的自動反應系統將會開啟,你會本能採取行動介入。在上述情況中,你不會──也不應該──採取退開這個方法。
更確切地說,這個方法適用於孩子正在做一些令人沮喪、討厭或頑皮的行為,而你想給予最好的對應時。要知道,當你退開時,孩子的行為還在持續進行,直到你觀察完,並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介入為止。這是對的,你深思熟慮後的反應,勝過幾秒鐘的錯誤行為。
退開是將自己從情境中抽離出來,避免單純依循情緒或舊習慣做出反應,或是倉促對情況做出判斷。保持距離,讓你能理性、客觀地看待目前的情況。
我曾身處非常糾結的情況中,而我知道僅憑情緒反應,將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退開,表示你要抽離自己,觀察實際發生的情形,彷彿是在觀賞一齣戲。這麼做的時候,啟動的腦部區塊與沉思時運轉的部位相同,這使你更冷靜沉著來應對情況。醫護人員和消防隊員也是如此,他們雖然身處緊急情況中,但並不驚慌失措,能保持冷靜和自制。
擁有退開的能力很重要,因為大腦有兩個區塊會對事情做出反應。一個是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這是大腦偏向本能的區塊,它允許我們不加思索做出反應,避免受傷。總是有些情況──例如前面描述過的,當孩子跑出購物中心時──使用本能反應較好也較快,這是一種反射動作,避免你或孩子受到傷害,但它適合使用在生理上的緊急情況。
其他情況下,一般人都希望用最冷靜、符合邏輯的思維來解決危機。這意味著要活化前額葉皮質層,這是大腦做出判斷和批判性思考的區塊。這個區塊一直要到成年才會發育成熟,這正是為什麼在處理孩子問題時需要使用它──確保你和孩子之間,至少有一個人是理性思考的。
第一次教導父母退開這個方法時,我總是請他們退到房間的角落,因為我知道對大多數人而言,保持實質上的距離是很有幫助的。越練習,你將越能在處理孩子的情況時切換自己的心態,亦即在心智上保持距離;不過,剛開始使用時,就從保持實際的距離開始做起吧。
SOS第二步:觀察
接著,我會請父母口頭表達他們看到什麼。我要求他們大聲說出來,因為當人們聽到自己所說出的話,將會受到更強烈的影響。譬如「我看到孩子過度疲勞和飢餓」或是「梅根與麥特在搶奪玩具」。
事實上,觀察,並說出你的觀察,是一個強大的動作。很多時候父母深陷在無能為力的情緒中(尤其是當問題已經持續好一陣子時),反而看不清真正的狀況。我忘記自己問過多少次:「你們看到了什麼?」而父母卻用他們的感受回覆我。請記得,這跟你的感受完全無關,而在於你看見了什麼──唯有當你真正看見正在發生的情況,才能站在一個有力的位置做出正確的事情。
觀察的重點,不僅在於看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更在於分析它的發生原因。當你看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能找出可能的影響因素,決定要採取一連串怎樣的行為。例如你觀察到「他正在哭鬧,我才意識到已經在商店街逛了九十分鐘,而且已經超過午休半小時了」,接著你開始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內在原因(也許他還不習慣離開家,所以感覺很不安)或是外在原因(我們延遲了他的午睡);你也檢視他過去的行為,回想他什麼時候會表現出這種行為(當他太過疲倦的時候)。
好的觀察必須客觀──著重在發生的事實,而不是責怪孩子或感到罪惡:「購物之類的瑣事已經進行好一段時間了,讓孩子覺得疲倦與無趣了。」客觀的觀察能讓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盡快回家,讓他睡午覺!」
觀察時,別陷入怪罪自己的陷阱
觀察步驟與父母常陷入的心理陷阱有很大的差異,也更有效率。這些心理陷阱包括:
責怪自己:「他為什麼總是如此煩躁?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他會不會一直這樣哭鬧下去?如果孩子總是這樣,能不能交到朋友呢?」
感到罪惡:「為什麼我會錯過他的午睡時間呢?我到底怎麼了?我一直這麼努力,卻總是搞砸。難怪他會哭鬧,因為我總是做得不對。」
這些想法無法幫你找到積極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種負面心理循環,試著讓自己像報社記者一般思考吧。真實的狀況是什麼?不帶情緒地面對事實,才能創造確實而持久的改變。
你想得到怎樣的結果?
觀察時,你同時也在思考,你想在這種情況下得到怎樣的結果?我常在這些與孩子相關的挑戰性情境中問父母:「你們希望得到怎樣的結果?」他們的回答常常是:「我不希望發生這種事。」
這種回答完全沒有幫助。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結果,要怎麼去實現它呢?當你在觀察時,花點時間去想像你希望的結果──「我希望孩子乖乖坐在餐桌邊,吃完他們的食物」、「我希望孩子們能友好地玩在一起」……唯有清楚知道你希望的結果,才能進行下一步。
觀察能力不僅在當下很重要,對於瞭解孩子的想法、感覺、反應及與他人的互動,也至關重要。單是從旁觀察孩子,就能獲益良多──觀察孩子的臉部表情、身體語言、他們說什麼、如何說;他周遭的氣場、是否興奮、是否沮喪;如何在不同的環境與不同對象做出對應。
這種觀察能讓你更瞭解孩子,更瞭解他的個性和氣質。觀察能幫助你瞭解,你是否需要表現出堅決的態度,因為你面對一個意志堅定的孩子;或是只需一個簡單的拒絕即可。觀察能幫助你瞭解什麼時候適合介入,什麼時候該讓孩子自己摸索,而非跳出來幫他解決。
親子彼此觀察,關係更緊密
你觀察得越多,越會知道該怎麼做,與孩子的連結度也越強,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最終你會發現,觀察孩子能使你與孩子的步調更協調,協助你更清楚知道該如何適當地回應他。如果沒有這樣的觀察,你純粹只能猜測。父母常對我說:「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哭了。」如果你曾經觀察過,你就會知道孩子為什麼哭,你會知道他是因為疲倦、壓力或是飢餓而哭泣。
別忘了──孩子也在密切觀察你。父母往往輕忽小寶貝對他們的觀察程度,孩子觀察父母的面部表情、語調與身體語言的每一項微小細節。孩子是如此聰慧,且被低估,孩子能如此密切地關注、觀察,是因為他的生活非常仰賴這些。父母是孩子完全依靠與信任的人,因此,瞭解父母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孩子能如此真實地瞭解父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父母也應該同樣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為了觀察孩子,首先你必須與他在同一個房間共處。即使你正在與別人交談,也許不是那麼全神貫注,但還是要看著孩子:他正在做什麼或說什麼?在這種環境下,他如何應對?他需要幫助或規範嗎?觀察孩子,能讓你知道何時該介入、何時該退開,知道孩子已經達成什麼成果,並給予讚賞──這正是提升孩子能力與潛力的方式。
SOS第三步:處理
進入這個階段時,表示你已經意識到該採取什麼行動,以適當地解決、改善情況。利如設定規矩、幫他倒牛奶、將二歲的孩子帶離他剛剛打人的沙堆、帶他回家午睡……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將會告訴你適合每一項教養領域的處理方式。
你已經花時間退開、觀察,所以知道該採取怎樣的行動最有效。你是最有能力的人,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也已經準備好執行計畫。你充滿決心,堅持不懈地實行,直到情況改善──你完全理智。
當孩子感受到你的決心與信念時,改變就相應而生。他知道你是認真的,你不會優柔寡斷或困惑。不論是實施紀律,或給予更多擁抱與關愛,你都會立即採取行動!
處理,一定是採取某種行動。即使你決定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仍然是一個行動,因為你有意識地選擇什麼都不做。例如,我與一對爭吵中的五歲孩子同處一室,當我退開、觀察後,我發現孩子們能在沒有人受傷的情況下自行解決,我也許會選擇主動忽視他們的爭吵──這仍然是一個積極的選擇。
「做」與「不做」都是一種處理
選擇主動忽視,與逃避並假裝一切都沒發生的忽視不同。後者是逃避現實,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是不負責任的教養方式。可惜的是,每天我們在購物中心、商店和遊樂場都會看到這樣的情形。
如果你還沒有完成退開和觀察兩個步驟,就不能假定「什麼都不做」是最明智的選擇。以上述的例子來說,主動忽略並不代表你就什麼都不管地走開,你仍在持續關注,確保孩子們能自行解決問題。
又例如孩子在雜貨店吵鬧,你會堅定地說「不行,你不能買這個玩具」;當孩子哭鬧時,你告訴他「這樣的行為不好」。然後,你不理會孩子的後續吵鬧,雖然你會不時表達不滿,跟孩子說:「夠了!」
當你主動忽略孩子的行為時,也許會引來其他人的關注,因為他們很反感孩子的行為,此時,不須覺得你得為自己解釋──你已經適當地處理情況了──如果有人試圖說些什麼,向他保證,你已經在處理了。
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看到其他父母發生這種情況,注意觀察。採取主動忽視的父母會與前面描述的情況很類似,他們首先會使用口語表達對孩子行為的不認同,而逃避現實的父母卻什麼都不說。
預留緩衝時間,不要急著介入
知道什麼時候不要插手處理也很重要。否則你會成為控制狂父母,阻礙孩子的發展,而不能更獨立自主的孩子也會感到不滿。這正是密切觀察能協助你的地方──它能讓你知道採取什麼行動最有效。
例如,當孩子試圖自己穿鞋子卻失敗,快要發脾氣時。我會先退開,觀察孩子的情形:他因為無法將鞋帶穿過扣環而感到沮喪,他已經穿過一半了,但他的手指頭卡住了……儘管孩子感到沮喪,但他並沒有放棄嘗試。我問自己:「我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結果?」答案是:「我希望他會自己穿鞋子。」所以我採取行動,用言語鼓勵並教導他,我會說:「你可以做到的!你看,第一隻鞋就要穿好囉!要不要試著用拉的,而不是用推的呢?」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觀察孩子的失控程度,以及年齡、靈巧和精細動作的能力,評估他是否真的能做到。如果你認為他可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他做完。
不幸的是,父母常中斷孩子的學習機會,因為他們不希望孩子感到挫折。他們將沒有笑容解釋為不快樂,認為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有時,父母會因為快遲到了,而中斷孩子的學習機會──讓孩子自己綁鞋帶,會浪費更多的早晨時間──正因如此,重要的是建立規律的時間表,讓你能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面對這些突發狀況。如果今天你得催促孩子穿鞋,記得調整明天的時間表,分配更多時間給出門前的準備。
適度放手,孩子學更多
為了使處理更有效,必須讓孩子有情緒上的感受,但不要去控制他的感受。孩子感到憤怒或沮喪都沒有關係。挫折能幫助他度過困境,在達成目標前集中精力,並持之以恆。當孩子沮喪時,他並非心理上覺得不高興,而是在經歷當下的情感。如果你幫助他度過,能鍛鍊他的耐力、堅持力,並體會到成就感。
集中心力度過困境,是一種需要被訓練的「情感肌肉」,當父母太急於介入,並且幫孩子做好一切時,他們認為自己在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但事實上,卻使得孩子更為急躁、缺乏毅力和堅持到底的精神。太多「幫孩子」導致溺愛、過度保護和放縱,從而導致孩子被寵壞,而不是變得更加獨立與自信。
腳踏實地,多方嘗試
當然,你得找到平衡。一方面,你相信孩子可以獨立完成,尤其是當你已經確實做到所有紀律教養的規則時。但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如果還沒有教孩子任何必要的生活技能,就不能假設他能自己理解。而如果你不清楚孩子的發展階段,你可能會要求他做出一些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事。例如,大多數三歲孩童是無法理性溝通的,所以不能放任他們自己解決紛爭;但如果你已經教會他如何分享與輪流,等他五歲時,就可以嘗試讓他自己處理。
有父母問:「我怎麼知道自己的處理方式是對的呢?」答案是:「自己觀察,並嘗試使用你覺得會成功的解決方案;如果不成功,下次再試試別的方案。」透過本書所介紹的技巧,你會更清楚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如同本章開頭所說,SOS方法的運用越練習,就會越熟練,是一個正向強化的循環。本書後半部分將告訴你,在孩子的睡眠、飲食、社交、早期學習和良好行為中,要如何運用SOS方法。
SOS方法後的反思
在運用SOS方法後,不妨給自己一段反思的時間。SOS是一種專注在孩子身上,並給予他最好教養的方法──同時也是瞭解你自己的好方法。也許不是在專注於孩子的當下,而是在事情解決之後,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透過這些方案,我是否更瞭解自己?」
例如:「以前聽到孩子們發出很大的噪音時,我直覺地認為他們在打架,我會發脾氣並尖叫『住手!』但觀察後發現,孩子們只是在玩鬧,沒有人在打架!我理解到我只是猜測最糟的情況,而不是客觀地觀察發生了什麼事。」
成為有紀律的父母,某種程度能幫助你自我提升。就像倒帶、重播這些行為,讓你更有餘力去仔細思考。舉例來說,你可能會發現,當孩子想自己嘗試時,你因為缺乏耐心,沒有給他足夠時間嘗試自己解決;或者觀察後發現,因為你想先完成所有家務而不斷延遲午餐,導致孩子容易發脾氣,如果你準時讓孩子吃午餐,就能避免許多麻煩事發生。
想認清自己,沒有比成為父母更好的方法,孩子真的能觸發你最真實的內在。很多父母告訴我:「我從來沒有真正瞭解自己,直到我成為父母。」真是奇妙──純真的孩子能讓父母體認到他們還需要學習哪些美德,或是他們還需要增長哪些能力──孩子可同時帶出父母最好與最壞的一面!
當你開始運用SOS方法時,也許會驚訝地發現,它開始滲透到你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你在各種面臨挑戰的情境下使用這些方法──不論是達成某個目標、改善與朋友的關係、或評估一個你沒有把握的商業行動。面對孩子所帶來的挑戰時所建立的紀律,可以運用來解決生活上的任何問題!
簡單有效的教養絕招:SOS方法
你已經讀完五大規範領域的概述,期許自己成為有教養意識的父母,也明白為什麼紀律如此重要。在更深入去探討每一項規範前,我還要先說一件事。
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中,你都會面臨數十種不同的狀況,必須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你聽到二歲的兒子在哭,走近發現是三歲的女兒在他身邊徘徊;或是凌晨一點,四歲的孩子突然起床,但他從未有過睡眠障礙;又或者是剛滿二歲的女兒,動手打其他孩子。你是純粹從情緒上做出反應──生氣、恐懼、緊張或疲倦,或者你能做出最有效的回應呢?
SOS簡單三步驟:退開、觀察、處...
作者序
走進育兒現場,找到最有效的教養祕方!
這麼多年來,我協助許多父母改善孩子的頑皮行為,並帶給這些家庭更多平靜與和諧。我能迅速解決孩子打人、丟擲東西、吐口水、不願意睡覺、拒絕吃蔬菜、不願聽從指令的問題。
二十五年來幫助過各種家庭的經驗,讓我發展出當下面對孩子的有效策略與解決方案。我總是在家中──即育兒現場──照顧孩子,並觀察父母們如何與孩子互動,我親身體驗到家庭生活中實際發生的狀況,不僅僅是透過教科書的標準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我不只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保母,更是一位家庭問題的解決者!
建立五大規範,從容面對挑戰
你疼愛孩子,覺得自己與他在各個面向緊密連結。你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雖然你不太清楚該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因為你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以及你在養育過程中產生的憂慮或期望,都可能使你忽略我所觀察到的情況。然而,透過本書,我能幫助你站穩腳步。
我將所學紀錄成書,並將我的想法歸納成容易實行的五大規範,將正確的做法傳授給你。接納我的教養規範,能提供你所需的一切,確保親愛的小寶貝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長大成為你所期望的:穩重溫和、規矩並受人尊敬的人。
書中的前四項規範是關於睡眠、飲食、外出與學習,你可能會疑惑,一本談論行為教養的書,為什麼會與這些事情相關?在我長年的保母生涯中觀察到,孩子看起來像頑皮行為的舉動,常是導因於上述四個領域。如果父母無法先在這些領域打好紀律的基礎,又如何能期望孩子有正確的行為呢?
第五項規範是關於良好的行為──如何以身作則當孩子的好榜樣、並建立你的期望。每個章節,我都會詳述規範背後的理由與如何進行,讓你有清楚的概念去面對執行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
更別說有時孩子就是會試圖挑戰一切邏輯,突然表現出令人詫異且驚慌的行為,就算父母堅定地遵循規範亦然。你也許會問:「這是正常的嗎?」是的,是正常的,孩子本來就會藉由探索與測試界線來認識這個世界。請記住,我的目標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呼吸舉止完全不敢有所踰矩、用嚴苛教條悶死自己靈魂與個性的孩子;而是讓身為父母的你,理解教養的規範,並盡你所能冷靜、一致地執行這些規範,靈活應用我的小技巧,來處理孩子的頑皮行為。
使用SOS方法靈活掌握孩子行為
書中我會傳授SOS方法的細節,並逐步拆解執行SOS方法的技巧,協助你成為冷靜、體恤、且能掌控全局的父母。所謂SOS方法,就是退開(Step Back)、觀察(Observe)與處理(Step In)。我會教你如何迅速採取SOS方法──讓它成為你的第二天性。無論孩子是拒絕入睡、拒絕吃蔬菜、或在賣場中哭鬧耍脾氣,你都能分析出頑皮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並採取正確的應對方式。相信我,我運用SOS方法帶領許多深陷麻煩中的家庭脫離泥淖──你也能做到!
有上千位父母問過我,如何處理鬧脾氣的孩子?本書第九章便針對這些令人苦惱、有時令人難堪、卻又是孩子經常會發生的爆發行為。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孩子的鬧脾氣行為有三種類型,而最重要的是先瞭解你碰到的是哪一種型態的鬧脾氣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絕對會歷經三種型態的鬧脾氣行為,一旦你掌握住目前面對的是哪一種型態,就能在準備充分下,迅速解決它,並防患於未然!
驕傲地成為有紀律的父母
養育孩子是一件重大的工作。孩子隨時隨地都仰賴父母,所以,你需要紀律,才能每天堅持不懈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有紀律的父母面對孩子的頑皮行為,要成為一個教官。我希望你能驕傲地說:「在必要時刻,我是個有紀律的父母。」
好消息是,當你打好基礎,並學會SOS方法,許多孩子的頑皮行為就會減緩、甚至消失。我渴望與所有父母分享這些方法,因為這能協助你提供最好的一切給孩子,並真正享受養育孩子的樂趣,成為以孩子為傲的父母。
許多父母告訴我,教養孩子是他們遇過最困難,卻也最值得、最感到驕傲的一項工作。我希望閱讀此書能協助你成為有紀律、有自信的父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引,並擁有圓滿和諧的家庭。
喬‧弗洛斯特
走進育兒現場,找到最有效的教養祕方!
這麼多年來,我協助許多父母改善孩子的頑皮行為,並帶給這些家庭更多平靜與和諧。我能迅速解決孩子打人、丟擲東西、吐口水、不願意睡覺、拒絕吃蔬菜、不願聽從指令的問題。
二十五年來幫助過各種家庭的經驗,讓我發展出當下面對孩子的有效策略與解決方案。我總是在家中──即育兒現場──照顧孩子,並觀察父母們如何與孩子互動,我親身體驗到家庭生活中實際發生的狀況,不僅僅是透過教科書的標準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我不只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保母,更是一位家庭問題的解決者!
建立五大規範,從容面...
目錄
前言 走進育兒現場,找到有效的教養祕方
PART I為什麼需要紀律教養?──打好規範基礎,掌握SOS方法
Chapter 1 紀律教養五大領域
接受寶貝帶來的所有挑戰
孩子應享有五項基本教養
成為優秀的「五拍子父母」
為什麼五大領域都很重要?
「關愛」是教養的基礎
建立常規,有助孩子腦部發育
循序漸進,每次改善一個領域
教養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Chapter 2 紀律,教養第一課──父母與孩子的共同課題
「紀律」是學習的基礎
為什麼父母要迴避紀律?
何謂有效的管教方式?
成為有「教養意識」的父母
Chapter 3 簡單有效的教養絕招:SOS方法
SOS簡單三步驟:退開、觀察、處理
SOS第一步:退開
SOS第二步:觀察
SOS第三步:處理
SOS的反思
PART II 幼兒教養現場與情緒教育SOS──形塑正確行為的規範&實行方法
Chapter 4 充足睡眠讓紀律教養更輕鬆
為什麼睡眠如此重要?
讓孩子入睡為何這麼難?
愉悅的睡前儀式有助入眠
什麼時候該讓孩子上床睡覺?
轉換角色,靜心陪伴
睡前儀式的要素
提供最適合孩子的睡前儀式
縮短睡前儀式的步驟
睡眠SOS方法
Chapter 5 均衡飲食、充足營養,讓孩子健康成長
吃出健康,從小做起
建立良好飲食典範
均衡飲食提供孩子發育所需
注意孩子的飲食分量
建立用餐規律
適量提供健康飲食
忙碌父母的簡單餐點
建議一週菜單
每日健康飲食祕訣
我煮了,但孩子會吃嗎?
飲食SOS方法
Chapter 6 積極互動,讓孩子學會等待分享與尊重
帶孩子一起外出探索,享受樂趣
克服障礙,帶孩子走出家門
紀律教養讓你事半功倍
外出時:安全第一
陪孩子練習漫步技巧
在家建立社交技巧
「玩伴約會」與「遊戲團體」
陪孩子享受日常活動
帶孩子愉快地外出辦事
避免在商店內出現的場景
避免餐廳中的戰爭
搭乘飛機、火車、汽車旅行無困擾
社交SOS方法
Chapter 7 讓孩子在家鍛鍊腦力、學習獨立自主
獨立體驗培養孩子聰明腦
早期教育的優點
孩子的大腦發育需要哪些刺激?
建立專屬於你和孩子的計畫
早晨是最好的學習時間
延長孩子的專注時間
讓孩子有創造性地玩
教導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孩子獨立,有助大腦發育
早期學習SOS方法
Chapter 8 建立家庭規範,從小培養良好行為與禮儀
五歲前是規範孩子行為的黃金期
每個人都遵守一樣的家庭規範
讚美與獎賞孩子
規範行為SOS方法
Chapter 9 情緒教育,幫助塑造和樂家庭
孩子到底為什麼發脾氣?
鬧脾氣的三種類型
觸發鬧脾氣的前十大原因
情緒失控
特定情境引起的發怒
挑釁式發怒
鬧脾氣讓你更了解孩子
預防鬧脾氣的技巧
找到跡象,提前預防孩子爆發
解決鬧脾氣SOS方法
附錄 疑難雜症指南
前言 走進育兒現場,找到有效的教養祕方
PART I為什麼需要紀律教養?──打好規範基礎,掌握SOS方法
Chapter 1 紀律教養五大領域
接受寶貝帶來的所有挑戰
孩子應享有五項基本教養
成為優秀的「五拍子父母」
為什麼五大領域都很重要?
「關愛」是教養的基礎
建立常規,有助孩子腦部發育
循序漸進,每次改善一個領域
教養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Chapter 2 紀律,教養第一課──父母與孩子的共同課題
「紀律」是學習的基礎
為什麼父母要迴避紀律?
何謂有效的管教方式?
成為有「教養意識」的父母
Chapter 3 簡單有效的教養...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好書屋出版日期:2015-03-04ISBN/ISSN:978986248448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開數:18開 17 x 23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