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建莉
定價:NT$ 350
優惠價:9 折,NT$ 315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美好的教育並不複雜,「費盡心機」不如「簡單樸實」
放下培養完美孩子的想法,尊重與接納才是自信從容的基石
兩岸知名教養專家以學者的嚴謹、媽媽的親和,為讀者寬心與打氣!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成功的教育,是幫助孩子發展內在力量、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的有用之人,不過,許多家長的願望和努力,不但沒有轉化成生產力,反而變成了破壞力。而且關於教育的新概念、新名詞越來越多,專家意見和廣告話術比比皆是,家長因此無所適從,感歎教育孩子這件事好難。
其實難題不一定難解,掌握原理就是掌握教育的萬能鑰匙,可以打開無數癥結之鎖。尹建莉以學者的嚴謹和媽媽的親和,對時下常見種種教養問題和盲點,提出鞭辟入裡的觀察與解答。《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每個主題或案例的切入點可能很小,所陳述的道理卻很大;想傳達的觀念是:美好的教育並不複雜,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樸素而簡單的。
作為父母,留給孩子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生產性的、可持續性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負責。至於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保障他們幸福健康的可靠寶物呢?第一是「閱讀」──閱讀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質;第二是「自由」──必須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權,他才可能成為一個自尊自覺的人;第三是「良好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面貌。
如何以「無痕」的教育之法,達到「有跡」的教育之效?從保衛孩子的純真童年、回歸自然養育到完善家長自身,你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父母,以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作者簡介:
尹建莉
大陸著名教育學者,教育碩士,曾任基層教師,現專注於家庭教育研究和寫作。代表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出版以來一直在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暢銷排行榜獨占鰲頭,並授權台灣、韓國、越南、泰國等多種語文版本,至今已發行600萬冊,在歐美華人中亦有廣泛影響。《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她的第二本著作,榮獲2014中國好書獎(科普生活類),並獲頒2015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年度自然養育人物獎。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洪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吳曉樂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朱旭東
好評推薦
《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作者 宋慧慈
親子教養作家 番紅花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陳美儒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推薦序1
順其自然,海闊天空
洪蘭
這本書獲選大陸二○一四年的好書,八月份出版後立刻躍居中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家庭教育類排行榜的第一名。只要讀過尹老師前面作品的人完全不會覺得驚訝,因為尹老師的書寫行雲流水,理論與實務兼備,讓人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是一本滿足心靈饗宴的好書。
她的第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語道破教育的真諦──品德。在小的時候教好了品德,孩子一生受用不盡。她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更重要,教育本來就不是複雜的事,順著孩子的天性去帶他,水到渠成,樸素而簡單,如同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的:「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順其自然,樹就長大了。眼看現在的教育被搞得這麼複雜,不由得教人好奇,究竟有沒有必要?我們是不是該檢討一下?
臺灣的教改已改得父母無所適從,我每次看到報上在討論比序、積分,都很慶幸我孩子生得早,所以逃過了這個浩劫,也慶幸我生得更早,在那個聯考時代,把課本搞懂便天下搞定,我不曾補過習,家裡也沒有錢送我去上才藝班,我一樣成長,在專業上找到自己的天地。所以我特別喜歡尹老師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簡單的教育,給他環境,適度的監督,只要不長歪,海闊天空,長多高多大都沒關係。這也是我對臺灣(或是整個東南亞的教育)要不停的考試很反感的原因。一千多年前,柳宗元就告訴我們種樹不可以一直挖起來看長根了沒有,現在的教育卻一個月挖起來一次。只要做過園藝的人都知道,這種方式樹活不了,因為它沒有機會settle down。每個孩子開竅的早晚不一樣,如果你的孩子開竅在段考之後,你想他有多可憐?在小學階段,一年會考一次就好了,不必每個月不停的考。
另外中國的教育也不准孩子犯錯,其實給孩子一點犯錯的自由是必要的,現在的孩子可以安心做自己、展現自己的空間太少了,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我小時候臺灣貧窮,大多數孩子沒有自己的房間,晚上是睡榻榻米的通舖,白天家裡也到處都有大人在活動,不論做什麼事都有眼睛在監督。當時家裡只有外公外婆和父母有獨立的房間,有一次,我趁媽媽外出時,偷偷進她房間想試穿她的高跟鞋,當我打開衣櫥的門,拿出鞋子還未穿上,突然有個聲音說「不可以,放回去」,我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外婆睡在我媽媽的床上,因為房間黑我沒有發現床上有人。這次事件使我後來一直主張給孩子一點做壞事的空間,滿足他的好奇心;鞋子穿一下不會壞,卻可以滿足我體會踮腳走路的好奇心。所以對尹老師敢違背當時的社會風氣,讓她的女兒圓圓去畫牆,給她空間,真是敬佩。
請記得當你說「不行」時,要指出一條可行的路來。黃春明家的牆有兩條平行的塗鴉,上面那一行是老的塗的,下面那一行是小的塗的。黃春明說得很對,探索是動物的本性,給孩子一個空間去表達他的想法,牆塗滿了,用白油漆一刷又是一面新牆,為什麼不准孩子畫牆?他之所以辦《九彎十八拐》就是要給年輕人一個發表的空間。
其實,書中每一則故事都是一個觀念的啟發或革命,例如父母太有本事,孩子自然就沒出息,對照靈長類的研究者發現,黃昏時小黑猩猩會把藤蔓牽在一起做一張床,這時大黑猩猩就會去搶小黑猩猩搭好的床來睡,可見好逸惡勞是動物的本性,要養成勤勞的習慣必須要從小訓練;「不要把牛頓培養成牛倌」使我想起一個學生曾經跟我說:假如牛頓的媽媽像他媽媽一樣嘮叨,牛頓不會有今天;「隔代教養隔開生命的聯結」很值得今天魚與熊掌都想要的父母三思;「求完全是最不完美的做法」真是說得太對了;看到書中關於「選擇幼兒園的建議」我才發現雖然兩岸分隔了六十多年,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態度竟然在這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總之,這是一本生動、實用的教養書,父母在忍不住把孩子跟別人比時,不妨拿出來再看一遍,它會導正你很多錯誤的觀念。(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教授,教育與神經科學專家)
推薦序2
選擇一條無人拜訪的美麗小徑
吳曉樂
這是一本非常美的書。
對於坊間的育兒書,我時常是抱持遠觀的微妙心態。根據過往的經驗,當我們在討論教育時,因著臺灣向來對於成功神話的情有獨鍾,也或許是瀰漫亞洲社會的風氣,習慣將優異的個人成就歸於適宜且「正確」的家庭教養。多種壓力的匯流之下,時常可以見到一群焦慮又自我懷疑的父母,在各家經典學說面前戰戰兢兢、反覆諮詢比較,就怕稍有閃失,自己的小孩沒有順遂搭上成功典範的列車。
我曾簡單地將教養書籍依照問市先後做個分類,第一代瀰漫著濃濃「我一定要成功」的氛圍,那時的書多半會有一個「就讀國外名校」的亮眼範本作為參考;而相較第一代,第二代顯得比較有彈性,除了展現出部分對臺灣教育風氣的反思外,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借鏡大量國外的育兒經。我無法預測更之後的教養書該是做什麼模樣,但有個小小的心願是,希望在那樣的風景之中,向孩子偏心一點吧。過往的教養書,不管怎麼更易,都不脫一個特色,那是身為家長對於一個「完美的」、「有想像力的」、「有競爭力的」、「有金錢觀念的」,在那些凝視之中,得以清晰看見家長本人對孩子的期待與藍圖規劃,而看不清楚這個孩子自身的存在,包括他的想法(是否喜愛這樣的凝視?)。這點一度讓我深感不安,教育,既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事,也許是親子,也許是師生,當我們在討論教育時,是否該讓兩者的聲音對稱一點?
是以,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很快地就得到我的共鳴,在每一個章節與標題之間,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很清楚地意識到,教育不應只停留在家長單向的想望與凝視,其中絕對有小孩存在發聲的空間。所以在作者的想法與觀念錯落之中,都能找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身影──圓圓,她不僅現身,非常具有生命力,她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的思維,有她理解世界的方式,每一次她的出場,帶來另一種思維,也可以讓我們更具體地意會到:教育如同裁衣,必須柔軟、彈性、量身設計、重視對方的感受,唯有如此,穿衣的對象在行止時,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而不是制約,下一次他又穿衣,心中的感受是期待,而不是排斥。
這點我覺得是彌足珍貴的。如今,說到教育,每一層面都顯得舉步維艱,甚至有些人直接表達對於討論這一議題的不情願。我曾感到不解,後來仔細地詢問之下,才發現他們下意識拒絕地不是「教育」,而是從前那些不歡快的「教育經驗」,可能是來自師長方面的攀比心、長期處於競爭心態下的抑鬱、以及表現不盡人意時所遭遇的挫敗與被遺棄感。而這些失落的感受,在這本書中,作者都做了很清晰的解釋與說明,在閱讀的當下,既欣喜於這本書的出現,卻又冷不防想起那些對教育、對自己不再感到信賴的面孔,若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也有人以這樣充滿從容與尊重的目光陪伴在旁,也許他們此時踏出每一步時,是更有自信的。
最後,這本書之於我個人,還有個特殊意義,作者在很多思考的脈絡與行動的採擇上是師法約翰‧杜威(John Dewey)。最初我開始思考教育議題時,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先生立即從架上取來杜威的《民主與教育》一書,要我仔細精讀。捧卷時確實深受啟蒙,杜威的主張是非常有活力的,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也很珍視每一個「孩童」存在的價值。然而,杜威的描述偶爾不那麼近人。在此,必須感謝作者用一些俏皮、活潑且充滿畫面感的故事,讓讀者得以從容、優雅地走入這樣一條親近生活教育的途徑。這條小徑也許不那麼知名,拜訪的人跡也不特別多,但是我相信,當你願意走進來,你可以看見比過往更清麗的風景。(本文作者為新生代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推薦序3
兩個書名,兩個教育發現
朱旭東
幾年前,尹建莉拿來她的第一部家教書稿《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傳達的有心無痕的教育理念已讓我略有驚訝。現在又讀到她的第二部書稿,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教育的美麗和質樸,再次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她的第一本書已獲得很好的社會反響,從這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來看,尹建莉的研究和寫作又上了一個臺階。
在這本書中,她的角色從家長完全進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寫作更進一步地從個體經驗進入到群體經驗,從經驗理性進入到學術理性,從個案思考進入到對更廣泛社會教育問題的關注。尹建莉在自己的專業上一直不斷成長,同時又引導著廣大家長進入專業成長的軌道,這種引導力在本書中呈現得更為突出。
本書的每篇文章各自獨立,整本書卻渾然一體,因為其內部始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邏輯框架。這個框架不是文字結構上的教條,而是遵循了發現問題(problem)、提出問題(question)、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一個科學認知的規律。她深入地觀察生活,敏銳地發現問題,勇敢地剖析問題,並且積極地給出建議,這樣的思考路線和專業素養貫穿始終。
尹建莉的這本書和她的前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主要落腳點在家庭教育上,兩部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教育學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白,彌補了政策和學院理論無法對個體教育生活形成細節關懷的不足。
一個兒童的成長,任務很多,如認知與情感的發育,道德與公民性的成長,個性與社會性的協調,健康與安全意識,藝術與審美品味,興趣與學業平衡等等。這些需要家庭和學校兩方面合力完成。兒童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發育主要經由家庭來實現,社會性和認知發展等方面則主要通過學校來完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相輔相成。比如一個孩子,他在學校哪怕僅僅是和同學打一場籃球,除了表面上的碰撞和衝突,更多地領略到的是競爭、合作、角色、關心、幫助、接納等意識,這些體驗是家庭教育難以孤立地給予的。
教育要發展兒童的個性。個性不是孤僻,是在遵循社會普遍規則、準則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越是個性越應該具有融合性、社會性,大家因為不一樣才會在一起,由個性組成的群體,才是豐富的,才會和諧。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力而為,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到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兩個書名概括出兩條教育真理,對當下很多人的認識來說,猶如新發現。雖然從書稿中也看到了尹建莉在面對種種教育問題時,有糾結和煩惱,但相信她對教育的熱情始終飽滿,希望她在今後的研究和寫作中繼續有佳作誕生,為家庭教育的研究拓展出更寬的路。(本文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1折7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尹建莉
優惠價: 9 折, NT$ 315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美好的教育並不複雜,「費盡心機」不如「簡單樸實」
放下培養完美孩子的想法,尊重與接納才是自信從容的基石
兩岸知名教養專家以學者的嚴謹、媽媽的親和,為讀者寬心與打氣!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成功的教育,是幫助孩子發展內在力量、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的有用之人,不過,許多家長的願望和努力,不但沒有轉化成生產力,反而變成了破壞力。而且關於教育的新概念、新名詞越來越多,專家意見和廣告話術比比皆是,家長因此無所適從,感歎教育孩子這件事好難。
其實難題不一定難解,掌握原理就是掌握教育的萬能鑰匙,可以打開無數癥結之鎖。尹建莉以學者的嚴謹和媽媽的親和,對時下常見種種教養問題和盲點,提出鞭辟入裡的觀察與解答。《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每個主題或案例的切入點可能很小,所陳述的道理卻很大;想傳達的觀念是:美好的教育並不複雜,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樸素而簡單的。
作為父母,留給孩子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生產性的、可持續性的財富,才是真正的負責。至於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保障他們幸福健康的可靠寶物呢?第一是「閱讀」──閱讀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質;第二是「自由」──必須給孩子選擇權、嘗試權和犯錯權,他才可能成為一個自尊自覺的人;第三是「良好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麼面貌。
如何以「無痕」的教育之法,達到「有跡」的教育之效?從保衛孩子的純真童年、回歸自然養育到完善家長自身,你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父母,以正確的方式愛孩子。
作者簡介:
尹建莉
大陸著名教育學者,教育碩士,曾任基層教師,現專注於家庭教育研究和寫作。代表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出版以來一直在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暢銷排行榜獨占鰲頭,並授權台灣、韓國、越南、泰國等多種語文版本,至今已發行600萬冊,在歐美華人中亦有廣泛影響。《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是她的第二本著作,榮獲2014中國好書獎(科普生活類),並獲頒2015父母必讀養育科學研究院年度自然養育人物獎。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洪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吳曉樂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朱旭東
好評推薦
《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作者 宋慧慈
親子教養作家 番紅花
親子教育家.建中資深名師 陳美儒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推薦序1
順其自然,海闊天空
洪蘭
這本書獲選大陸二○一四年的好書,八月份出版後立刻躍居中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家庭教育類排行榜的第一名。只要讀過尹老師前面作品的人完全不會覺得驚訝,因為尹老師的書寫行雲流水,理論與實務兼備,讓人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是一本滿足心靈饗宴的好書。
她的第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語道破教育的真諦──品德。在小的時候教好了品德,孩子一生受用不盡。她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更重要,教育本來就不是複雜的事,順著孩子的天性去帶他,水到渠成,樸素而簡單,如同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的:「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順其自然,樹就長大了。眼看現在的教育被搞得這麼複雜,不由得教人好奇,究竟有沒有必要?我們是不是該檢討一下?
臺灣的教改已改得父母無所適從,我每次看到報上在討論比序、積分,都很慶幸我孩子生得早,所以逃過了這個浩劫,也慶幸我生得更早,在那個聯考時代,把課本搞懂便天下搞定,我不曾補過習,家裡也沒有錢送我去上才藝班,我一樣成長,在專業上找到自己的天地。所以我特別喜歡尹老師的第二本書,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簡單的教育,給他環境,適度的監督,只要不長歪,海闊天空,長多高多大都沒關係。這也是我對臺灣(或是整個東南亞的教育)要不停的考試很反感的原因。一千多年前,柳宗元就告訴我們種樹不可以一直挖起來看長根了沒有,現在的教育卻一個月挖起來一次。只要做過園藝的人都知道,這種方式樹活不了,因為它沒有機會settle down。每個孩子開竅的早晚不一樣,如果你的孩子開竅在段考之後,你想他有多可憐?在小學階段,一年會考一次就好了,不必每個月不停的考。
另外中國的教育也不准孩子犯錯,其實給孩子一點犯錯的自由是必要的,現在的孩子可以安心做自己、展現自己的空間太少了,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我小時候臺灣貧窮,大多數孩子沒有自己的房間,晚上是睡榻榻米的通舖,白天家裡也到處都有大人在活動,不論做什麼事都有眼睛在監督。當時家裡只有外公外婆和父母有獨立的房間,有一次,我趁媽媽外出時,偷偷進她房間想試穿她的高跟鞋,當我打開衣櫥的門,拿出鞋子還未穿上,突然有個聲音說「不可以,放回去」,我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原來外婆睡在我媽媽的床上,因為房間黑我沒有發現床上有人。這次事件使我後來一直主張給孩子一點做壞事的空間,滿足他的好奇心;鞋子穿一下不會壞,卻可以滿足我體會踮腳走路的好奇心。所以對尹老師敢違背當時的社會風氣,讓她的女兒圓圓去畫牆,給她空間,真是敬佩。
請記得當你說「不行」時,要指出一條可行的路來。黃春明家的牆有兩條平行的塗鴉,上面那一行是老的塗的,下面那一行是小的塗的。黃春明說得很對,探索是動物的本性,給孩子一個空間去表達他的想法,牆塗滿了,用白油漆一刷又是一面新牆,為什麼不准孩子畫牆?他之所以辦《九彎十八拐》就是要給年輕人一個發表的空間。
其實,書中每一則故事都是一個觀念的啟發或革命,例如父母太有本事,孩子自然就沒出息,對照靈長類的研究者發現,黃昏時小黑猩猩會把藤蔓牽在一起做一張床,這時大黑猩猩就會去搶小黑猩猩搭好的床來睡,可見好逸惡勞是動物的本性,要養成勤勞的習慣必須要從小訓練;「不要把牛頓培養成牛倌」使我想起一個學生曾經跟我說:假如牛頓的媽媽像他媽媽一樣嘮叨,牛頓不會有今天;「隔代教養隔開生命的聯結」很值得今天魚與熊掌都想要的父母三思;「求完全是最不完美的做法」真是說得太對了;看到書中關於「選擇幼兒園的建議」我才發現雖然兩岸分隔了六十多年,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態度竟然在這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總之,這是一本生動、實用的教養書,父母在忍不住把孩子跟別人比時,不妨拿出來再看一遍,它會導正你很多錯誤的觀念。(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教授,教育與神經科學專家)
推薦序2
選擇一條無人拜訪的美麗小徑
吳曉樂
這是一本非常美的書。
對於坊間的育兒書,我時常是抱持遠觀的微妙心態。根據過往的經驗,當我們在討論教育時,因著臺灣向來對於成功神話的情有獨鍾,也或許是瀰漫亞洲社會的風氣,習慣將優異的個人成就歸於適宜且「正確」的家庭教養。多種壓力的匯流之下,時常可以見到一群焦慮又自我懷疑的父母,在各家經典學說面前戰戰兢兢、反覆諮詢比較,就怕稍有閃失,自己的小孩沒有順遂搭上成功典範的列車。
我曾簡單地將教養書籍依照問市先後做個分類,第一代瀰漫著濃濃「我一定要成功」的氛圍,那時的書多半會有一個「就讀國外名校」的亮眼範本作為參考;而相較第一代,第二代顯得比較有彈性,除了展現出部分對臺灣教育風氣的反思外,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借鏡大量國外的育兒經。我無法預測更之後的教養書該是做什麼模樣,但有個小小的心願是,希望在那樣的風景之中,向孩子偏心一點吧。過往的教養書,不管怎麼更易,都不脫一個特色,那是身為家長對於一個「完美的」、「有想像力的」、「有競爭力的」、「有金錢觀念的」,在那些凝視之中,得以清晰看見家長本人對孩子的期待與藍圖規劃,而看不清楚這個孩子自身的存在,包括他的想法(是否喜愛這樣的凝視?)。這點一度讓我深感不安,教育,既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事,也許是親子,也許是師生,當我們在討論教育時,是否該讓兩者的聲音對稱一點?
是以,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很快地就得到我的共鳴,在每一個章節與標題之間,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很清楚地意識到,教育不應只停留在家長單向的想望與凝視,其中絕對有小孩存在發聲的空間。所以在作者的想法與觀念錯落之中,都能找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的身影──圓圓,她不僅現身,非常具有生命力,她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的思維,有她理解世界的方式,每一次她的出場,帶來另一種思維,也可以讓我們更具體地意會到:教育如同裁衣,必須柔軟、彈性、量身設計、重視對方的感受,唯有如此,穿衣的對象在行止時,才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而不是制約,下一次他又穿衣,心中的感受是期待,而不是排斥。
這點我覺得是彌足珍貴的。如今,說到教育,每一層面都顯得舉步維艱,甚至有些人直接表達對於討論這一議題的不情願。我曾感到不解,後來仔細地詢問之下,才發現他們下意識拒絕地不是「教育」,而是從前那些不歡快的「教育經驗」,可能是來自師長方面的攀比心、長期處於競爭心態下的抑鬱、以及表現不盡人意時所遭遇的挫敗與被遺棄感。而這些失落的感受,在這本書中,作者都做了很清晰的解釋與說明,在閱讀的當下,既欣喜於這本書的出現,卻又冷不防想起那些對教育、對自己不再感到信賴的面孔,若在他們的成長經驗中,也有人以這樣充滿從容與尊重的目光陪伴在旁,也許他們此時踏出每一步時,是更有自信的。
最後,這本書之於我個人,還有個特殊意義,作者在很多思考的脈絡與行動的採擇上是師法約翰‧杜威(John Dewey)。最初我開始思考教育議題時,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先生立即從架上取來杜威的《民主與教育》一書,要我仔細精讀。捧卷時確實深受啟蒙,杜威的主張是非常有活力的,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也很珍視每一個「孩童」存在的價值。然而,杜威的描述偶爾不那麼近人。在此,必須感謝作者用一些俏皮、活潑且充滿畫面感的故事,讓讀者得以從容、優雅地走入這樣一條親近生活教育的途徑。這條小徑也許不那麼知名,拜訪的人跡也不特別多,但是我相信,當你願意走進來,你可以看見比過往更清麗的風景。(本文作者為新生代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推薦序3
兩個書名,兩個教育發現
朱旭東
幾年前,尹建莉拿來她的第一部家教書稿《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傳達的有心無痕的教育理念已讓我略有驚訝。現在又讀到她的第二部書稿,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教育的美麗和質樸,再次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她的第一本書已獲得很好的社會反響,從這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來看,尹建莉的研究和寫作又上了一個臺階。
在這本書中,她的角色從家長完全進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寫作更進一步地從個體經驗進入到群體經驗,從經驗理性進入到學術理性,從個案思考進入到對更廣泛社會教育問題的關注。尹建莉在自己的專業上一直不斷成長,同時又引導著廣大家長進入專業成長的軌道,這種引導力在本書中呈現得更為突出。
本書的每篇文章各自獨立,整本書卻渾然一體,因為其內部始終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邏輯框架。這個框架不是文字結構上的教條,而是遵循了發現問題(problem)、提出問題(question)、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一個科學認知的規律。她深入地觀察生活,敏銳地發現問題,勇敢地剖析問題,並且積極地給出建議,這樣的思考路線和專業素養貫穿始終。
尹建莉的這本書和她的前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主要落腳點在家庭教育上,兩部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教育學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白,彌補了政策和學院理論無法對個體教育生活形成細節關懷的不足。
一個兒童的成長,任務很多,如認知與情感的發育,道德與公民性的成長,個性與社會性的協調,健康與安全意識,藝術與審美品味,興趣與學業平衡等等。這些需要家庭和學校兩方面合力完成。兒童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發育主要經由家庭來實現,社會性和認知發展等方面則主要通過學校來完成,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必須相輔相成。比如一個孩子,他在學校哪怕僅僅是和同學打一場籃球,除了表面上的碰撞和衝突,更多地領略到的是競爭、合作、角色、關心、幫助、接納等意識,這些體驗是家庭教育難以孤立地給予的。
教育要發展兒童的個性。個性不是孤僻,是在遵循社會普遍規則、準則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越是個性越應該具有融合性、社會性,大家因為不一樣才會在一起,由個性組成的群體,才是豐富的,才會和諧。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合力而為,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到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兩個書名概括出兩條教育真理,對當下很多人的認識來說,猶如新發現。雖然從書稿中也看到了尹建莉在面對種種教育問題時,有糾結和煩惱,但相信她對教育的熱情始終飽滿,希望她在今後的研究和寫作中繼續有佳作誕生,為家庭教育的研究拓展出更寬的路。(本文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1 |
6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2折 | 0 |
4折 | 1 |
5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1折7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